泰国抗疫,走不了“中式死磕”,能不能学“英式躺平”?
泰国疫情这个事,骂也骂累了,哭也哭干了,油也加满了。
现在心平气和地讨论一下未来吧。
东南亚疫情爆发,越南一天一万,泰国一天两万。这个意思很明白,之前曾经管用的套路,在“德尔塔时代”已经玩不转了。
有人说,泰国要“学中”;也有人说,泰国要“学英”。
之前我们推演过很多次,泰国很难使用中国模式进行抗疫,不完全是因为“受不了”,更主要的原因是“做不到”。
你问学霸明天考试咋办,学霸说,你今晚背三百个单词就行了。
国家实力、社会结构、组织动员能力不同,决定了泰国做不到中国海啸式的防疫战略,即便勉强为之,也没那个效果。
那么,英国式的“全体免疫”,泰国能不能学一下?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
首先,所谓“英式躺平”是指什么?
简而言之,就是——在七成人口注射新冠疫苗的前提下,彻底恢复社会日常运行,撤销一切封锁、口罩、旅行禁令、社交距离等防疫限制措施,加速实现“全民免疫”。
由于中国民众长时间奉行“严格防疫”,因此对英式策略不可思议,嗤之以鼻,蔑称其为“躺平”、“弃疗”、“低人权防疫”。
与此同时,也有一股声音认为,中国“紧绷战略”难以持久,呼吁中国转变思路,正视英式道路的合理性,甚至预言英式道路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防疫的“最终道路”。
英国式战术的要点,是大面积接种疫苗,在全民进入“免疫门槛”之后放开。
由于疫苗对新冠变异毒株具有“防重症,免死亡”的功效,因此在理想状态下,即便“全面开放”之后感染病例增加,总体死亡率也会较低。
最终,抵达“新冠不可拍,只是大流感”的境界,保持一个“人民可以接受”的死亡数字,以此与新冠长期共存,好好过日子。
当然,这些都是理论,具体什么效果,还有待验证。
英国人的路数,究竟疗效如何呢?
在过去,英国人曾经三次企图冲击“全民免疫”的目标,结果运气不好,三战三败,逢赌必输。
第一次,2020年二三月,疫情刚开始那会儿,当世界各国都在忙着“初次迎击”新冠的时候,英国人一马当先,风骚走位,直接要搞啥“被动群体免疫”。
当时英国各种专家上电视解释“群体免疫”的理念,英相放话“很多国民将要痛失所爱”。就连一些中国公知大V,都开始盛赞英国“是真正的人道主义”。
结果,死亡率大幅上升,连鲍里斯中堂大人自己都进了重症监护室,此事便不了了之。
英国解封后,群众可以一起不用戴口罩参加运动比赛。(PA MEDIA)
几个月后,大约是寄希望于“新冠不喜欢热天”,英国政府在2020年夏天再次鼓励民众(那时候大家都没有打疫苗)大逛餐厅酒吧。
到了当年秋天,新增确诊再次爆表。英国只能收紧防疫措施,“二次放松”再败。
2020年12月,英国人按捺不住,突发“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传统艺能,宣布提前结束封锁,让人民“欢度传统佳节”。
结果到了圣诞节前一周,英国疫情再次恶化,英国政府匆忙宣布英格兰东部“最高等级封锁”,伦敦封城。
整个英格兰一片恐慌,伦敦民众携老扶幼,抢在伦敦封城前“胜利大逃亡”。
大英颜面扫地,世界人民历历在目。
“英式放松防疫”,仿佛是英国人的一种执念。
三出三折,屡战屡败,而英国人总是不死心,三番五次地重蹈覆撤,内损民力,外辱国格,让世界人民啧啧称奇,想要替英国人挽回点尊严,都不知道从何下嘴。
到了2021年7月19日“自由日”,英国首相再次宣布“全境解封”。
——不封锁,不隔离,不戴口罩,不讲社交距离,可以泡酒吧混夜场——总之就是爱干嘛干嘛,和疫情出现之前一样。
这一回,感觉有些不一样。
本轮英国“躺平”,似乎有戏了。
在过去,一开放就感染,感染就死人。英国社会承受不了一天一千多的死法,于是便只能重新收紧,陷入死循环。
如今,本质的不同在于,英国80%以上成年人已经接种疫苗。
年轻人打得少,一针50%多,两针不到20%。
但是45岁以上的中年人,两针覆盖率70%以上。老年人更是90%以上接种过两针。
这样一来,英国便通过疫苗,人为迈入了理论上的“群体免疫门槛”。
英国这次“自由日”效果如何?
简而言之:高感染,低死亡。
7·19大开放至今三个星期,英国新增感染高峰达到五万人一天,此后逐渐下降到两万多一天。
死亡数字“稳步上升”,但总体不是很多,7·19时死亡人数大约20+,现在(8月9日)涨到90+。
关于这个“新增确诊”为何会下降,存在争议。
由于各国疫苗对变异病毒保护力普遍下降,“防重症不防感染”,因此英国确诊人数在大开放后反而下降,看上去“不太科学”。
有人质疑,英国新增确诊的反常下降,一方面是疫苗起效,另一方面也是英国青年人为了在假期自由活动而减少了自主检测。英国医疗机构在“群体免疫”的导向下,也减少了检测的力度,使大量新增无症状确诊者被人为忽略了。
但是,感染人数可以作假,但是死亡率却是做不了假的。
按照老汉写文章的8月9日数据,英国26000人感染,90人死亡,死亡率千分之三。
其中,接种两剂疫苗患者的死亡率,仅万分之一(死掉的都是没打疫苗的)。
要知道,2020年末的时候,新冠肺炎全球平均死亡率在2%—5%之间,英国死亡率更是达到4.6%!
而流感死亡率,按美国2018年的数据,为0.14%。
也就是说,英国“7·19大开放”后的死亡率,仍高于流感(且仍有上升趋势),但是高得不算太多,已经大大低于2020年时的数据,仅为去年底的十分之一。
而已接种两剂疫苗的人,新冠死亡率远低于流感。
这次,英国人的豪赌,看来有这么点赢面了。
面对挑战,死磕优于躺平。
但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没有谁能够永远死磕。
当“新常态”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付出的代价能够被社会所承受时,这个世界最终的归宿,很可能就是某种改头换面的“安全躺平”。
问题在于,泰国,也能这样吗?
在泰国,同样也是众说纷纭。
有专家说泰国必须“效仿广州模式”,不然死无葬身之地;
也有专家说泰国只能走英国道路,“九成以上民众感染”才能最终战胜新冠。
其实,泰国不是不想嗑,实在是嗑不下去。
也不是不想躺,只是还没到“可以躺”的时候。
英式躺平,关键原则在于“少死人”,唯一途径是注射疫苗。
但是泰国如今,疫苗覆盖率还不到15%,现在就学人家“躺平”简直是天方夜谭。
即便这个15%,也是从6月到8月辛辛苦苦两个月的结果——要是按照这种速度,所谓“120天大开放”绝无实现可能,到明年都不可能。
本来疫苗就少,现在手里头的疫苗又不想用,反对派天天想要跟欧美订购“有用的疫苗”。
而欧美那边,也自知两针搞不定变异毒,第四季度不顾世卫组织反对,眼看就要将手头的疫苗拿去给本国打“加强针”。
到年底,大概率“有用的疫苗”对泰又要限供,一个月能得个几百万剂,就已经是老天保佑。
打不上疫苗,到达不了85%的“群体免疫门槛”,泰国又怎么去躺平呢?
对于死亡,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忍受的极限。
我不知道,英国人的“下限”在哪里。
2020年圣诞节的每天1200人死亡,英国人似乎也还算情绪稳定。
如果是这样的话,现在的每天100人死亡,英国人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泰国人对死亡的容忍,又是多少呢?
泰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2万人,平均每日60人,死亡率0.0014%。
假如有一天,泰国实现“英式全面开放”,新冠死亡人数降至每日50人以下,接种疫苗患者的死亡率降到万分之一。
那么到那个时候,泰国人还会将新冠肺炎,当成需要不惜一切代价去应对的“头等要务”,哪怕经济停顿,民生凋敝,也在所不惜?
大约不会了。
人命无价,用人命去置换“经济发展”,是一种冷酷。
但现实是,人类社会对死亡的敏感度,是有界限的——一旦某一种灾难、疾病、事故的死亡率降到“下限之下”,就会被容忍,乃至被忽略。
曾经我们以为,“战胜新冠”意味着新冠病毒从世界上彻底消失。当世界上最后一个新冠病人出院的那一刻,人类就能彻底庆祝对新冠病毒的完胜。
再后来,我们又以为,“战胜新冠”意味着打了疫苗的人可以永不再感染这种疾病。当全世界100%的人打过两针,新冠就会以每天感染几百个人的效率,在世界上某个角落苟延残喘。
现在,所谓“战胜新冠”的定义,再次被下调。
只要大家都打了新冠,即便得病,也病不至死。于是新冠与我们一道天长日久,像流感一样永生不死,改头换面,神出鬼没,却又不值一提。
真到那一天,不也就是一种“躺平”吗?
迎战新冠,中国人民的死磕,是伟大的,也是成功的。
但是,没有人能够永远绷着。我很怀疑,终有一日,我们也将疲惫于这漫长而代价高昂的成功,最后在确认了新冠病毒奈何不了我们之后,休息一下,和大家一块儿躺了。
因此,不用太过鄙夷英国人的躺平——没准以后咱们也要一块儿躺。
当然不会躺得这么难看,这么彻底,口罩估计还是要戴的,每日新增的数字也会比现在的英国少得多。
希望,英国人这回,能够赢一次。
我希望英国人成功的心情,已经超过了想要看英国人洋相的心情。
我们也受够了,让英国人救赎自己,也让世界多一条生路吧。
中国人累了,泰国人也累了。
上天保佑,这场噩梦终有一个尽头,让疲惫的泰国人民,能够在可预见的将来,跟着“躺着赢”一次吧。
+++
监制:王新宇
文:岳汉
图:综合自泰媒
编辑:布周十面派
来源:泰国网
华人语言学校泰好学视频号开通啦!
往期头条回顾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