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灭绝,跟你有什么关系?
- 本文长度为 4877 字 29 图,建议阅读 12 分钟 -
- 思考时间 XX 分钟 -
- 可先收藏后阅读,能分享就最好不过了 -
(在后台回复【X月X日】,可获取你的当日植物便签)
随着人类各项活动的快速发展,野生植物遭受灭绝的威胁越来越严重。据估计,全世界受到威胁的植物数量超过30%。以我国现有本土有维管植物约为3.7万种计算,就已经有超过1万种植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
仅在广西靖西、那坡、田阳、扶绥、凭祥,零星分布于海拔550m的丘陵地带的我国特有种植物——隶属于梧桐科梧桐属的广西火桐,便是如此。
广西火桐的野外原生分布区极为狭域,资源甚少,长期以来被当地的群众采伐利用,已濒临绝灭。目前大部分生境受人类活动影响严重,有些分布点仅有1株母树,没有中、幼龄树,自然更新困难,已经沦落到接近野外灭绝的境地。
早在1999年第一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当中,广西火桐就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而在2021年第二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当中,则被提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由此来看,情况不妙。
那关于植物灭绝这个事情,想要知道它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了解。
◆ 美花兰,隶属于百合科,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
在上万种受到威胁的植物种群之中,我们根据诸多维度对其所受威胁程度,进行不同的等级划分,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
目前我国权威的珍稀濒危植物评价体系,主要依据国家在1999年8月4日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版以及2021年9月7日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二版,其中规定植物受保护等级分为一级和二级。
◆ 夏蜡梅,隶属于蜡梅科,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
在1991年《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中,还将所收录植物的濒危现状分为无危、近危、易危、濒危、极危、野外灭绝、灭绝等7个等级。
此外,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编制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该名录是全球动植物物种保护现状最全面的名录,也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状况最具权威的指标。被核定物种保护级别分为9类,由低到高分别是未评估、数据缺乏、无危、近危、易危、濒危、极危、野外灭绝、灭绝,其中易危、濒危、极危3个等级统称“受威胁”。
也就是说,一种植物的灭绝,通常会经历几个阶段,能否在灭绝之前抢救过来,继而降低受威胁等级,还有赖于整个社会的关注。而最后阶段的灭绝,就是指植物的种类不可再生性地消失或破坏了,没了就是没了。
◆ 银缕梅,隶属于金缕梅科,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
谈及植物的灭绝原因,不外乎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客观的自然环境变化、气候影响,以及自身的竞争劣势。人为因素则包括乱砍滥伐、工程建设等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人为引入的植物入侵,以及由此带来的自然环境变化以及气候影响等。
具体到植物自身而言:
(1)栖息环境的破坏和改变,是其灭绝的主要原因。而原生境的乱砍滥伐、盲目开荒,又是改变栖息环境的主要原因。
(2)过度的捕猎和开发,是其灭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其中野生植物的国际贸易和走私,又是导致过度捕猎和开发、促使野生植物灭绝的重要原因。
(3)人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由于水质污染,大量的水生植物灭绝,而大量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是造成野生植物灭绝的又一重要原因。
(4)外来植物的大量引入、逸生、入侵,使本土野生植物需要与其竞争栖息地和食物,加剧了野生植物灭绝的步伐。
(5)对自然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由于旅游活动带来了人类活动频率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破坏了一些自然生态系统,使其失去适宜的生存环境。
(6)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气候在较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使得野生植物无法适应,并改变生物群落的边界。
综上,如今普遍认为,人为因素是使植物发生灭绝事件的最重要原因。从自然保护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自工业革命开始,地球就已经进入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
2021年9月7日,一直以来尘封未动的旧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终于迎来了修订版,这距离第一版的出台已经过去了22年。
在这个2021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里面,一共罗列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55种和40类,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54种和4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401种和36类。其中,由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分工管理的有324种和25类,由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分工管理的有131种和15类。
与1999年版《名录》相比,调整后的2021年版《名录》主要有三点变化:
一是调整了18种野生植物的保护级别。
将广西火桐、广西青梅、大别山五针松、毛枝五针松、绒毛皂荚等5种原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调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将长白松、伯乐树、莼菜等13种原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调降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二是新增野生植物268种和32类。
在1999年版《名录》的基础上,新增了兜兰属大部分、曲茎石斛、崖柏等21种1类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郁金香属、兰属和稻属等247种和31类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三是删除了35种野生植物。
因分布广、数量多、居群稳定、分类地位改变等原因,3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3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从2021年版《名录》中删除。
所有能够入选到这份名录中的植物,都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
(1)数量极少、分布范围极小的极度濒危和珍稀濒危植物,如华盖木、新疆阿魏等。
(2)作为重要作物的野生种群和有重要遗传价值的近缘种植物,如稻属植物、野大豆、野黄瓜等。
(3)有重要经济价值,因过度开发利用导致资源急剧减少、生存受到威胁或严重威胁的植物,如石斛属、人参属等。
(4)在维持生态系统中有特殊或重要作用的珍稀濒危植物,如望天树、华南锥等。
(5)在传统文化及科研中有重要作用的珍稀濒危物种,如兰科兰属植物、莼菜等。
◆ 望天树,隶属于龙脑香科,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
众所周知,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其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给自身的发育生长,也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人类社会的发展便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它们不但为我们提供了清新的氧气、优美的环境,还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提供粮食、蔬菜、调料、纤维、药物、工具、材料以及工业原料等。
◆ 辐花苣苔,隶属于苦苣苔科,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
所以一般来说,任何一种植物在经济、药用、食用、观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价值。这个价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植物本身,还取决于我们人类的发展水平。
然而,我们的认知和发展,永远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也就是在一定时间内,我们的认知和发展是有限的,但野生植物蕴藏的价值潜力却是无限的,有些植物的巨大价值可能需要在未来才会被发掘并被利用。
一旦有植物遭遇灭绝,我们甚至在自己尚未意识到的情况下就永远丧失了发现这种价值的机会。即一个物种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兴衰。
此外,一种植物的消失,不仅意味着可量化的经济损失,还意味着其基因、文化和科学价值的丧失。同时,大自然间的关系千丝万缕,还会引发其他生物的灭绝,进而打破生态系统的稳定。
◆ 银杏,隶属于银杏科,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
既然如此,那我们能否对濒危植物进行利用呢?
毫无疑问是可以的,因为个别植物之所以变得濒危甚至灭绝,恰恰是因为其有巨大的价值,比如石斛、人参、沉香等。我们需要做的是保护好野外自然生长的濒危植物,并且积极推进野生植物的培育发展,建立人工培植技术体系,使它们一方面得到保护,另一方面又能缓解由于市场过度采集给野生药用植物造成的生存危机。
如何去避免植物灭绝?
1.就地保护
一般来说,植物从濒危到灭绝,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栖息地丧失。因为大自然中任何一种植物都没办法脱离栖息环境而继续存活下去。所以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植物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事实上,就地保护不仅保护了需要保护的单个植物体,还保护了其原来的生境以及与之关联的生态系统。
因此,自然保护地,也就是国家法律特别保护的自然生态空间,便成了就地保护的强有力支撑。诸如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沙漠公园等都是重要的自然保护地类型。而按生态空间价值和生态空间保护强度进行划分,中国自然保护地主要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自然公园等三大类。
目前,我国已经约有1.2万个自然保护地,其总面积占我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涵盖了25%的天然林、50.3%的自然湿地和30%的典型荒漠地区。在此基础上,超过2.8万种本土有维管植物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占我国本土有维管植物总量的77%。
如保护银杉等的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红松等的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珙桐等的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桫椤等的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胡杨林植物群落的额济纳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过渡性质常绿阔叶林的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2.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又叫异地保护,它是对就地保护的一个重要补充,主要针对那些极度濒危的、保护地范围尚未覆盖的、需要人工辅助生存的受威胁野生植物而开展的抢救性保护措施。这种措施通常以整株、种子、花粉、营养繁殖体、组织或细胞培养物的形式,在其自然栖息地之外的地方保存和维护活体样本。
其中,植物园或树木园,便是迁地保护的重要场所。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境内的本土有维管植物约为3.7万种,约占全球十分之一,而我国的植物园或树木园里正进行的迁地保护植物就有约2.3万种。从这个数据不难看出,植物园已成为中国保护植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如北京国家植物园、华南国家植物园。目前,北京国家植物园已收集培育各类植物1.5万余种,迁地保护水杉、珙桐等珍稀濒危植物近千种;而华南国家植物园现保育植物1.7万余种,其中国家珍稀濒危植物643种,华南地区80%以上的珍稀濒危植物均迁地保育于此。
此外,还有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重庆南山植物园等。这些植物园因除了有大量专业的技术人才外,还有相当规模的土地资源等,可方便对相关植物进行一系列的生物学研究和生态种植研究。未来我国将逐步实现85%以上野生本土植物、全部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得到迁地保护的目标。
3.科普宣传
和之前关于植物入侵的推文一样,真正想要做到避免植物灭绝,加强科普宣传工作也是刻不容缓的,但这里的科普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植物科普,另一个是法制科普。
因为认识并了解濒危植物,才能谈保护,否则相见再多都永远只是过客。而濒危植物往往又因为具有一定的价值,没有一定程度上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又担心有人动歪脑筋。尽管其在野生植物的保护中作用有限,但不管怎样,科普宣传还得双管齐下地进行。
就像上图所示,各省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物种数相差很大,多则超过500种,少的只有个位数。先不说各省区本身陆域面积以及所涵盖的植物物种数量不一,光是在这个数据背后,就可以看到我们本土受威胁的物种种类之多,可谓任重!道远!
有人说,很多时候大家第一次听到它们的名字,都是它们灭绝的时候。或许它们的消失并没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但是每一个物种的灭绝,都在悄悄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整个自然环境。
就像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讲完。
「往期精彩」
- End -
本文内容均为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务必事先联系公众号村里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