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层的法律论证方法
法律规则构成了法律适用的关键和核心,本于法律规则而从法律规则推及开来,体现了立法和司法的职能分工,体现了法的安定性的价值,体现了法律适用的形式理性因素,有助于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原则的贯彻落实。为此,我们构建了三阶层的法律论证方法:
(一)法律规则的传统解释
在这一阶层,立法者居于主导,在法律规则文义可及的范围内,立法者通过规则体现的价值判断遮断了司法者的价值判断,法律适用的形式理性居先。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是萨维尼开创的法律的传统解释规则,如文义、体系、历史、目的解释方法。
(二)基于规则的漏洞填补
在这一阶层,立法者和司法者共同协力,一方面需要考虑法律规则的文义指引,另一方面司法者还要深入探究立法目的,为了实质理性可能要适当偏离文义的范围,或者对一般条款进行具体化的操作。
第二阶层主要有三种方法:
1、类推,类推解释处理的情形是请求权基础的法律后果符合该案,但是案情却不能涵盖在请求权基础的构成要件之内,通过探究立法目的而扩大构成要件。
2、目的性限缩,则是请求权基础的案情能够涵盖在构成要件之下,但是请求权基础的法律效果却不符合立法的目的,从而对构成要件做出其核心文义之内的特别限制。
3、一般条款的具体化,该条款虽然具备规则的形式,但其构成要件术语不确定的概念,在适用时必须进行价值补充。而价值补充应当根据具体情事,依社会一般的秩序观念和伦理道德为标准,作客观的价值判断,并公开其理由。
(三)超越法律规则的漏洞填补
在此阶层司法者居于主导地位,立法者并未提供具体的规则指引,需要结合各种情况进行实质理性的思考。
1、习惯法。习惯法是不成文的规则,在这方面立法者没有提供具体指引,需要法官自己审查适用。又由于习惯法具有法的确信,所以优先于指导性案例。
2、指导性案例。在这里需要明确案例的三种分类。案例的精髓在于区别和联系,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在和具体规则的关系上,又可以对照三阶层的论证方法,前两种案例都是对法律规则的精确化解释和适用,只有第三阶层的才属于本部分所说的超越法律规则的漏洞填补。如果指导性案例久而久之形成法的确信,则上升为习惯法。
3、法律原则。法律原则明文规定于法典,自然高于学说和法理。和案例类似,法律原则也有三个阶层的用法,前两个是解释规则,间接适用于案件。只有在第三个阶层,才属于本部分所说的超越法律规则的漏洞填补。这里立法者只是列举了其所欲保护的各种利益和价值,司法者需要在具体案件中对竞争性的价值和利益进行衡量和比较,以便在诸多方案中做出更好地选择。具体选择方面,需要考虑比例适当原则、过度禁止原则、同等对待原则。
4、学说与法理。一般来讲,法律原则就是可以直接援引的法律依据了。学说和法理可以作为法律原则的论证理由。本国的学说一般优于比较法上学说和法理。
5、法外论证。法经济学、法社会学等法外论证则是更为遥远的论证理由了。比如复仇心理学等。
律师应该根据证明的要件事实,有针对性地说理论证,对事实和法律之间的落差通过解释性的操作予以弥补,直至能将具体案件事实与构成要件严丝合缝地连接起来,满足要件事实符合性要求。一般应按照法律规则的传统解释、基于规则的漏洞填补、超越规则的漏洞填补逐层推进,越靠前的方法论证越有力度,应作为首选。越往后论证难度越高,需要更充足的论证理由。
对于法律的解释常常会有数个代表性的观点,诉讼的对抗性更使得观点之间的对抗成为常态。律师就需要根据自己的代理立场对这些观点进行论证,以便说服法官采纳。本章介绍的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形和正确适用的具体要求,律师应该熟悉正反两方面的运用,针对这种方法该如何正确应用,针对对方的运用该如何反驳,是否存在运用上的不当。对于能够得出你想要的结论的一种或几种方法,不应过分地迷信,你应该把其他各种方法都考察一下,能够得出相同结论的方法你可以作为强化论证的理由,对于得出不同结论的方法,你要有更好地反驳理由。“法律解释,……通常会带有讨论的性质,即使是方法论上完美无瑕的那些论证也不可能是绝对正确的,它们不过是根据专家的意见罗列出的一些不受质疑的论述,应当有效地论证,陈述相反观点的理由,最后给出更好的驳回理由。”
如果你对法律论证已经确信有足够的理由,但还是要跳出自己的立场,站在一般法律人的角度,考察一下这个结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法官的判决要在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达成统一,如果明显背离了法律人认为的公正和合理,他会反思论证的理由和过程是否出现了问题,是否产生了法律漏洞需要进行漏洞填补。你要有足够的补偿来消除这种不公正感,比如要求高额赔偿的案件中,利用受害方的悲惨境遇、弱势地位,加害方的强势地位或者蓄意等进行补偿。
● 九步法案例讲解
● 起诉状的叙事策略
● 答辩状的撰写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