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太极细说
B、王龙溪先生
(a)先生尝作《太极亭记》,宋明儒对周子图说解得如此明白者,于此仅见。
……夫太极之说,濂溪周子发之详矣,予复何言?后世解者(按:指朱子),尚若未尽其立言之旨,略为绎之。夫千古圣人之学,心学也。太极者,心之极也。(极训中,谓太极即此心之中心据点也,即龙溪阳明常云之此心一点灵明)有无相生,动静相承。自无极,而太极,而阴阳五行,而万物;自无而向于有,所谓顺也(即吾科判之顺流而下);由万物,而五行阴阳,而太极,而无极,自有而归于无,所谓逆也(即吾科判之逆流而上)。(此中之‘而’字大可注意,盖即以表缘起之不同层次也,顺逆两过程无极与太极间皆以‘而’字断开,显然是先生强调二者乃系二态,为缘起之二层次,以指出朱子之错误也。阴阳五行于顺逆中皆合说者,则以朱子于此二者乃系二层并未弄错,二者间之‘而’字不妨从省也。不过顺言阴阳五行,逆言五行阴阳,由此语序之颠倒仍能表明二者系缘起之二层次也。)一顺一逆,造化生成之机也。
……人(指朱子)之言曰:自古未尝言太极也,而孔子言之。不知箕子相传已叙皇极之畴,皇极即太极之义,孔子特从而衍之耳。孔子未尝言无极也,而周子言之。不知易有太极,易无体,无体即无极之义,周子特从而阐之耳。(按:先生此处对太极图说渊源之论述甚是!)其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尤示人以用功之要。夫定之以中正仁义所谓太极,而主静即所谓无极也,故曰人极立焉。静者心之本体,主静之静,实兼动静之义。后儒(指朱子)分仁为阳之动,义为阴之静,以中正配之,其失也支。圣人本之于静。众人失之于动,而以时属之,其失也妄。支与妄,圣学之所由晦也。
周子数百年后,阳明先师倡明良知之教,以觉天下。而心极之义,复大明于世。(诚然,宋明儒中,能契周子本旨者,其唯阳明龙溪乎!)寂然不动者,良知之体(真如门良知也,无极也,众生共有之本体)。感而遂通者,良知之用(生灭门良知也,太极也,众生各有一个)。常寂常感忘寂忘感,良知之极则也(体用不二)。夫良知知是知非,而实无是非。无中之有,有中之无,大易之旨也。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天之极也。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地之极也。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人之极也。人者天地之心(犹云人之一点灵明之良知,乃天地之心也),阴阳五行之秀,万物之宰。良知一致而三极(天地人也)立,天地万物有所不能违焉。(言人由太极阴阳五行肉身诸层次所构成也。天地之心即太极也,生灭门良知也。天地万物同此一气,其发窍最精处,即人心一点灵明,此即天地之心也,是为太极。人人各有此一点灵明;故生灭门良知言这些精灵,而太极乃人人各具一个者。人者天地之心,犹果人为果之心,正因良知即太极即天地之心,故而才能良知一致而三极立也。)
——《太极亭记•全集卷十七》
(b)又龙溪先生明确承认轮回之说,是其于周子得正解之证也。
疾革,执基仁手曰:生死事吾了之,吾今见极乐世界也。书‘无极太极’四字而没。说者谓:与中之学以仁为本而彻悟性宗,故至没不乱云。
——《方贡士陆君与中传略•全集卷二十》
按:所谓彻悟性宗,即亲证无极太极也,与中临终书此正示亲见此二而乃一生中最后最重要之受用也。无极即真如,乃法界本体;太极即赖耶自证分,乃众生轮回之主体。迷此二即有轮回,悟此则生死可了。与中能亲证之,故真能了生死也。
故周子图说末后云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非虚语也。按:此正系图说宗旨所在。示缘起之五级,为示生死之来源,正为开示了生死之原理与依据也。逆流而上,五级一一勘验明白,则生死可了。
龙溪先生太极亭记,是我们能见到的对太极图说解得最好的一篇。这个记写得很精要。首先他把无极和太极的关系说得非常好,能够区分无极和太极这两态。自无极而太极而阴阳五行而万物,自无而向于有也。承认一个无的本体,这是龙溪的精髓。自无极而太极而阴阳五行而万物,顺说时无极和太极之间是而断开的,回来的时候还是断开的,由万物而五行阴阳而太极而无极,自有而归于无,所谓逆也。这无极和太极顺逆两个过程都是用‘而’字断开的,明确表明龙溪先生认为,无极和太极是两态,是缘起的两个层次。而不是像朱子认为的是一个层次。他全篇的宗旨都是对朱子的一种批评。夫太极之说濂溪周子发之详矣,予复何言?后世解者,尚若未尽其立言之旨,略为绎之。后世解者就是指朱子的太极图说解,龙溪先生没有明提朱子的名字,但是这里面所涉及所对话的就是朱子一个人,全指向朱子《太极图说解》里面的错处。这里面用两个“而”字来强调无极太极不是一态,强调把无极和太极合为一态是不对的。
我们看“太极者,心之极也”以及下文“人者天地之心”。从这里就知道,龙溪先生和阳明一样,他们都认为太极是多个,而不是一个。人是天地之心,我们每个人都是天地之心。所以这个心是我们每个人都各有一个的心。而心就是太极。所以从这两段话上我们就能推断,龙溪先生能知道太极是多个,是众生各有一个,而不是众生共有。
这个“人”字是一个非常妙的字,有显密两种含义,人的显意是从形释,像人上臂下胫之形。上面的手下面的腿,强调人是直立的,以区别于横生。所以人是天地之性最贵者也,就是天地之间的生命里面人是最贵重的,因为天地之间其它的生命都是横生,只有人是直立的。所以形竖的人单独立为一道,高于横生的畜道。人的密意从声释,犹果人之人,人就是心的意思。所以人者天地之心,就像果仁是果实的心一样。所以在以前果仁就是用用这个“人”字,直到明代重刊的本草才改成了这个“仁”字,这是大错的。用这个“人”字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人者天地之心,那么果人也是果之心;所以说用这个“人”字是对的。所以人就是天地之心,天地之心就是太极。
有很多的人,所以有很多的心,就有很多的太极,一人各有一个太极。这从龙溪先生的太极亭记里面可以看得很清楚。所以龙先生对正见五级说把握得非常好,非常准确。首先他能够区分无极和太极,另外他还能知道无极是一个,而太极是多个。能把握到这两点,这正见五级说就了无疑问了。这就是正见五级说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一无极和太极是两态,其二太极是多个,一人各有一个天地,各有一套宇宙万物。
C、《性命圭旨》
传乃全真教邱祖门下尹志平弟子所作,是能从现量上知无极太极者,难能可贵:“凡人之始生之初,一点灵光,而所以主张乎形骸者,太极也。父母未生以前,一片太虚,而所以不属乎形骸者,无极也。”(性命圭旨,太极图一节)
按:此段话极精要,极合儒佛道正旨,无极太极之精义全在此中矣。
(a)太极乃一点灵光,无极则一片太虚,正示太极为大中为据点,无极为无中为无据点之境界。
(b)太极乃主张乎形骸者,即此太极乃众生各有之主体,为多个。无极为不属乎形骸者,谓无极乃众生共有之本体,为唯一。
(c)太极一句与玄奘法师颂第八识之句“去后来先作主公”,可相互发明也。故吾人以太极为第八自证分,于此可得一证。
我这三点都写得很明白了,就不再解释了。总之性命圭旨这段话非常精要,能从现量上认识太极和无极,所以说得非常到位。能够把我们所列无极太极二点要义都能包进去,无极和太极是两态不是一态,而且能知道无极是一个,太极是众生各有一个。从现量上描述无极和太极的相状,描述得非常准确,完全合乎正理。儒释道在秘教同为见性的境界,所见到的无极和太极、赖耶和真如就是这种境界。就如性命圭旨所说:无极即父母未生以前一片太虚而所以不属乎形骸者;太极则人之始生一点灵光所以主张乎形骸者。总之说得非常好,非常精要,非常形象,现量就是如此。我们见性后,现见到真如和阿赖耶、无极和太极,我们就会赞叹性命圭旨这段话,如此地准确,如此地到位!
——孟晓路 《佛学与西学》
(转载请标注作者及版权)
阅读和分享此文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图文原作者、众读者、转发者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福慧日增,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