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摊经济”,会成为商业地产的噩梦吗?

佐夫 Zoff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感性城市”系列第三十篇

主编/撰文/编辑 | Zoff

文章共计3324字,阅读时间6分钟


“活久见”的意思是:只要你活的够久就什么都可以见到。一夜之间,我们见证了地摊的全面复活,见到城管对口帮扶地摊小贩的和谐世界。



在核心城市,90初基本是最后深度体验过地摊夜市市集的一代人。在那个时代,基本上每个老社区和大学周边,都还有密密麻麻的地摊,有好多人的青春真的是吃着地摊长大。


但很快,随着城市自己的更新迭代,我们看到的地块都变成了打游击,作为贫穷时代象征的地摊基本被清理干净,只会在深夜的街头偶尔聚集。


而疫情以后,时代确实变了。


因为一句话,一夜之间,虽然不知道地摊是不是真解决了那么多人就业,但却着实成为了街道的主人,一路烟火不断,穿越回十几年前。


很开心,凭着许久未见的小吃找到了不少成长记忆,但自己却不是当年那个自己,早已被所谓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洗脑的更挑剔更做作,看着诱人而又来历不明的食材,欲拒还迎。


但同样欲拒还迎的,还有这个行业。



在网购的夹缝中求生存的商业地产行业,如今遇到了新的变局和好久不见的对手。


它们来自街头,不用交租金,不用给物管和商管费用,可以自由选择口岸,马路有多宽营业面积就有多大,开上一辆五菱宏光摆摊神车,整个城市都可以成为选择,哪里人多去哪里,自由度无敌,风险零。


每一条都可以完爆传统商铺。


同时,地摊重现街头,似乎也是对商业地产发展几十年成果的一种否定。


这个行业折腾到今天,好不容易发展出一条从核心商圈,几十万的购物中心,一直到区域中心,社区商业,邻里商业和裙楼底商的产品线,全面覆盖生活,费尽心思研究细节,提升体验和品质,还在在高杠杆时代去挣这点微薄的回报。


结果还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当年曾视为落后的地摊现象,现在反而变得声势浩大。有不少流动摊位甚至反客为主,直接挡在了不少临街商铺的前面,让租户和房东欲哭无泪。


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说地摊经济,是商业地产的噩梦?特别是消费目的相似的各种社区商业,他们会开心吗。



首先真的要说说地摊的好。


地摊,一定是人类有史以来,历史最悠久,也最基础的一种商业交易形式。看看清明上河图的商业风景,其实和现在的路边摊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这种商业形式,可能真的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习惯。毕竟后来大规模开发式的商业,成为主流也不过几十上百年而已。所以不要质疑看到摆摊所带来的自然而然的亲切感,要去享受这种状态,这就是来自记忆深处的感觉。


同样,这也有技术原因。地摊本身就来自人的尺度,视听丰富,有展陈有吆喝,甚至还有飘香。所谓温度也好烟火也好,一条街的地摊本身就是一次沉浸体验,进去了目不暇接,不断刺激眼球和消费欲,停不下来。


地摊市集的这种特征,后来也被购物中心所学习,成就了大大小小不一样的“主题街区”。最典型的莫过于暹罗天地ICONSIAM负一层的固定市集,把曼谷街头小吃地摊都聚合在一起,成为旅游打卡地。


当然还少不了文和友。特别是在长沙超级文和友的永远街上,地摊叫卖变成了一场展演秀,成为了当代都市里稀缺魔幻的景观。


可以说,地摊本身的特色商业场景,其实就在为商业地产不断带来场景灵感,让我们的购物体验逐渐越加丰富,既享受到烟火又能体验高品质的消费环境,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当然也要记得,地摊其实是重要的品牌IP孵化器。


至少在成都,我们所熟知的蛋烘糕,玉林串串香,钢管厂串串,等等还有数不清的美食,几乎无一例外全都出自街头,能回溯到某位大爷大妈下岗时,拖着三轮车出来卖小吃的故事。


洋气一点,连汉堡网红sharkshake,最早也是在纽约中央公园推着推车卖三明治的“地摊”。



得益于摆地摊的极低成本,基本一个人就可以干完的特征,地摊其实就是一个低成本商业试验场。虽然注定大多数的地摊生命周期不会长久,但架不住门槛低基数大,总有那么几种食物和摊位,从险恶的竞争力凭着产品力脱颖而出,一步步走出街头,走进购物中心,被资本看重,成为新一代网红品牌。


真的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地摊,还会有那么多有趣的品牌和美食脱颖而出吗?



当然更不要忽视,地摊夜市一类的氛围,对于人流的超强驱动力。


有商铺的地方,很难讲是不是有人气,甚至在人均零售商业体量过量的今天,新开的MALL都很难说客流是否能保证。


但对于地摊市集而言,只要他们聚集在一起,就完全不怕没有人这件事,一定是人流如梭,络绎不绝,这时候尽管地摊挡住了商铺,但同时也为商铺带来了更大的流量,也算是功过相抵。


而当地摊发展到一定状态时,便有了风情和特色,它可能会影响一座城市的旅游氛围,甚至成为城市名片的一部分。


近到大理丽江,远到曼谷清迈东南亚,地摊市集文化早已升华成为了城市IP,成为旅游客群来消费的一个点,各种流动摊位到处神出鬼没,反而成为了这些城市的特色,对于旅游经济的带动不可估量。



更别提地摊本身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地摊可以说就是一种“社区级快闪店”。对于市场的灵敏永远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实体商业形式,生意好就来,生意不好就换地方,这种方式也让各种不同的社区之间都形成了一种商业的动态平衡,永远让你在家门口买得到各种丰富的商品,还时不时有点小惊喜。


从这些角度看过去,地摊似乎挺好的,有自己存在的前提和价值。


但很多人认为,地摊经济踩到了商业地产的尾巴。



就比如社区商业。


以地摊的客单价及消费档次,根本无力对任何中高端商业有威胁,但社区商业往往在人群、消费定位上几乎会与地摊完全重叠。


似乎人们在地摊上,买了本该去社区商业买的菜,吃了本该去社区商业吃的早餐晚餐夜宵,贴了本该去社区商业贴的手机膜。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不一定。


地摊经济里,所有关于消费的标签,其实离不开“便利与便宜”,但这并不是完全属于社区商业的标签,而是属于网购的标签。


万能的淘宝,和拼多多大杀特杀的世代,你就会明白便宜这件事对于消费的核心决定能力。同时,京东的半日达,盒马鲜生的一小时配送,也会让你明白网购的无敌便利性。


但地摊出现以后,不得不说有不少的网购消费需求,特别是与日常生活相关,都被地摊零售所直接消化掉了。


从另一个侧面也能印证这样的事实。在不少媒体关注不到的中西部456线城市里,地摊夜市依然非常盛行,这不仅是因为物流原因,缺乏京东等等,更是因为在这些地方的网购消费意识并没有那么强烈。


相比地摊争社区商业的市场,倒不如说地摊经济更多抢占了网购的领地,在不断壮大实体商业的影响力。



在这种常态下,商业地产行业应该怎么办?


其实只有一种方式,就是“主动出击”。


正像疫情时代里,多少商家所做的一样。不管是多高端的餐饮,开始选择送外卖,此时更可以去摆外摆,开始做大排档,用好属于自己门前的空间,作为门店的延伸。


而更极致境界,其实就是自己来去组织地摊,将其不断升级,成为一条条富有烟火气息同时也有品质的市集快闪,成为节庆与IP,与自身的销售节奏深深绑定在一起。


就比如安义夜巷,一条平日里的市政道路,经过细致的软装灯光景观的精心打点,和与成熟品牌方的沟通落地,呈现出的场景感,不仅仅造就了静安嘉里自身的引流吸粉能力,更成为上海夜间经济的一个标杆,撩动着周末的夜晚。


说来说去,其实都是降维打击。用多年深耕商业的经验洞察,品质把控与无可替代的信任感,来做发挥地摊和实体商业所有的优势,建立自身的护城河。



地摊经济和商业地产之间,其实并不是一场零和博弈。


它们之间需要更多的相互依靠,相互补充,其实在努力的把人拉回线下,让我们寻找到购物游逛的乐趣,体验社交和街头的氛围感。


让线上消费,回到它本应该有的位置,而让我们少一点宅,更多一些人与人,人与街道,与公共空间的连接。


更真真实实的理解生活,感受城市所带来的感性。




*部分图片来源自网络,一筑一事等



往期阅读:

关于策划,和策划人的自我修养

Tx淮海,是购物中心的“后浪”吗?

成都“网红”桥,告诉你设计如何激发公共活力

购物中心“最强王者”SKP,在成都会好吗?

优衣库打造的公园,和UT一样简单且有趣

“二次元之心”的东京涩谷PARCO,对成都有什么启示?

“我害怕做商业地产的人”

星巴克所理解的办公空间,真没那么简单

茑屋书店来成都确实很巴适,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成都IFS+太古里的“黄金CP”,真的无可替代。

被拆毁的三圣乡,为何让成都人如此留恋?

几乎全自持的310亿地王,告诉你什么叫真正的「城市运营者」

疫情过后,中西部两大城市群的浮沉。

在商业地产的至暗时刻,让我们来聊聊理想与远方丨 新公号序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