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石头记/李宏伟

黄堡书院
2024-09-24

我的石头记

李宏伟


说起收藏,本来我是没有这个看似“闲人嗜好”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喜欢上收集陈炉石,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屈指算来,有十几年“石痴”史了。虽说收藏是专业研究人员和有闲人的事,没有想到,这个”有闲人的事”,却使我上了道,还有些为此“发癫”不已。

陈炉石,顾名思义,便是在铜川市陈炉山里发现的一种奇石头。其魅力有着柔和色泽和凹凸的纹理,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绝无雷同。奇妙的是质地坚硬,敲击发出悦耳之声,似乐器,很是奇妙。凡事不敢有开头,一旦上了“瘾”,或许就是进了“陷阱”,会自觉不自觉地越陷越深。由最初的一枚石头开始,便着了“道”。细想起来,也不是无缘无故。那天在陈炉的山路边上,看到一村夫在路边卖石头,甚是好奇,便停车查看。老村夫脚下摆设几块水盆大小的奇石,石上纹理甚是奇妙,宛如浮雕,犹似石刻,纹理似刻意雕琢一般,见其石欢喜不已,似他乡遇故友。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花千余元买了两块。淘宝似的回到家,一番水洗清理,一件乌黑幽幽的高浮雕般的艺术品展现出来。有朋友见了,把宝贝端详良久,不住地“啧啧”称奇,似乎有些爱不释手一般。让他品评,他又是一番端详细查,说道:“奇石,奇石也!”他指着那块大些的说:“这个像极了‘嫦娥奔月’,你看这神态、姿势、还有这飘逸感,我觉得跟敦煌的那幅浮雕没啥两样。”听他言语,我也同感,便问他另外那块。他又是一番端详细查,并且把石头翻来覆去地摆布,良久,竟然吟出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诗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我兴趣盎然,让他就这块石头作诗一首,意思是,给这块石头配个底座,也是一个装饰品。他将石头再三端详,最后还是坚持说,就用贾岛的那首,再无佳句能配得上,即便是凑合几句,也还是有剽窃的嫌疑。听他如此之言,我心里不免得有些沾沾自喜了。

有了两块奇石作引子,也是有了两块石头的诗情画意带来的愉悦感觉,心里便有了石头的艺术欣赏,虽说是偶尔的收获,却似乎无端地在心上划下印记一般。在闲暇时,会借口去山里转转,便独自驱车奔往那个以陶瓷而闻名遐迩的地方。久而久之,去东山似乎上了瘾,大有痴迷的架势,一发不可收拾。那个山村叫育寨,去的次数多了,与不少村民都脸熟,便跟他们有了“石头”的交易,于是,晓得了他们其中的来历,甚至还跟着他们去往“采石场”,也是不亦乐乎。育寨村后一里许,便是莽苍深山幽谷,奇石大多又是幽谷中。有乡民“拿”到山上的,说“拿”有些不准确,说从山谷里“挖”似乎差不多。他们告诉我,起先,山坡上甚至平地里就有这种石头,来捡的人多了,平地里就再难看到了,于是便有人出钱来买,就更加难寻了,只得去山涧里挖。

那时谁还知道这些三圆四不圆的石头能值钱,都是看到了会扔到沟里去。真是,现在的人啥都稀罕,把石头也当做艺术品了。这种见多不怪的态度和认识,其实对谁都一样,一个时期说一种话,或者说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道理对谁都一样,反正,我看道理差不多。但是,我发现这类石头其实并不多,出了东山育寨这里,其它地方就是有,也是极其稀少,即便是偶尔发现,也没有这里石头的那种品质,或者只能说是“类似”而已。就好比是和田玉与且末玉的区别,质地还是有天壤之别的。有了想法,便“上瘾”更快,一发不可收拾,一时间似乎要“搜尽山间奇石”, 煞有介是地生出许多想法,譬如开奇石馆,或者出一部关于奇石的书籍(画册),也是兴致满满。情趣呼唤着兴致,兴致激发着兴趣,一时间往山里跑就成了一个不可推卸的功课,果然,很快便由兴趣转化为痴迷了。似乎有《叶公好龙》的架势,客厅摆满石头,库房堆满石头,院落堆满石头,甚至车里也时常被石头摆上了,可谓是叶公家的“龙”了。自然也引来不少同志者,曰之为“石友品石,不亦乐乎”也。当然,石友交流,也会互通信息,相互交流,也越发上瘾有劲,并乐在其中了。每次去山里,淘到十分中意的石头,便会抑制不住心里喜悦,即刻会邀石友分享。在众人一番诗意的分享中,我似乎也得到了莫大的荣幸一般。而且,这是一个旷日持久的活动,由此,我想起了古人的话语:石痴、花痴、画痴、鸟痴、鱼痴种种,想到了痴迷与痴呆的区分,有时会自嘲地 “反省自我”,或许,奇石的心便会凉下来一半天,但终究也是不做数的,依旧会自觉不自觉地往山里跑,似乎那里有无法割舍的情人一般。

日子久了,我就想要知道陈炉石的由来和其它有关的来由。于是,我首先发现的是这种石头并不像他人所说的那样:是火山爆发而形成;是一种玉石;是山崩地裂而形成等等。和朋友交流,听到的皆是不合理的解释。我倒是赞同一种说法,就是“水可以溶解石灰岩”,于是我想起了云贵高原上的那些溶洞。还有那句“水滴石穿”的成语,便觉得问题或许没有那么复杂,只是石痴者们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罢了。其实,反过来想想,凡是“把山里石头往家里搬者,一般会找个‘立脚’的理由,免得贻笑大方”,再者,理由千千万,目的在自我标榜抑或自我抬举,或者说自我陶醉也不是不可的。不过,人们很早就给这种质地细腻,色泽沉稳的石头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磬玉”“磬石”,便有唐代诗人白居易“华原磬”一文为证:

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泗滨石,泗滨石,今人不击古人击。今人古人何不同,用之舍之由乐工……华原磬与泗滨石,清浊两声谁得知。

我还发现,这种“磬石”质地并不坚硬,不过它的质地却很浑厚,色泽厚重,华美大气,的的确确是“天生丽质”。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我发现不少唐宋石碑就是采用这样的石头,可见古人在取材上,对它是青睐的。或许色泽,或许质地,或许它特有的品质。特别要强调的是,山里石头多不胜举,而华原磬却单单选择了这种“磬石”,查其原由,也是有其独特之处的。当你静静地欣赏磬乐演奏,它那沉稳细腻的音质,犹似从云端里徐徐而来,丝毫没有细微的杂质,也丝毫没有些微的嘔哑,它浑然飘荡,宛如清波荡漾一般,浸入骨髓,浸入细微的气孔。故,古人对乐器材质的选择是严格的、有道理的。由此,再回过头来看陈炉石,它不但具有磬的质地,更著有天工造化的华彩,这不就是文章么?

一枚枚华美的石头,诸上天工的绮丽,宛如浮雕,犹似壁画,且写意自然,绝对天工,绝非人力作为,不也是一朵奇葩么?它奇特万千,绝无雷同,枚枚犹似故事,件件宛如画幅,似在述说,似在吟哦,似在登临远眺,似在引吭高歌。但凡人间故事、仙踪神影,在其间皆可遇见,且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可谓奇哉妙哉也。有大块的,便为缩小了的仙境,奇异非凡,山峦起伏,洞穴幽秘,沟壑断崖,万般惊奇。这时,你的耳边会有律吕丝竹响起,入心的幽深,入平川的辽阔,入云端般的高远与升华,境地不一,思想不一,认识不一。再乐赏奇美石头,会昂然诗情,会生发许许多多的遐想来。亦或是三国故事,亦或是红楼艳舞,抑或是三皇五帝,亦或是神仙列班,亦或是神雕侠侣,亦或是聊斋茶话,林林总总,包罗万象,目不暇给。画幅多为写意,故而神采飞扬,不是巧夺,却的的确确是天工也!这此中,你会看到毕加索,也会发现杜甫、李太白、孟浩然的神韵,会抒发你心中的《阳关三叠》和《塞上曲》。尤其在夜深人静时候,一杯香茗,一本词典,一部画册,一本史书,独自灯下,细细欣赏,不时会有许许多多的对话者和令人目不暇接的故事与场景,他们纷纷地出现,又纷纷地远去,留下无限联想和思绪。时间久了,轻浮的那些东西会渐渐退去,留下较为纯粹的艺术欣赏和对一种艺术的认知,渐渐地进入唯美唯真的一个境地。这个时候便会觉得自己的知识欠缺,当然,尤其是门类繁杂的艺术鉴赏了。
譬如说,唐诗宋词之美,又有几人说得出它美在哪里?这就是艺术修养的问题,需要的是修养、积淀、思考、再学习,不可能装,也不可以能装的出来。于是乎,我也煞有介是地去书店买书,像《奇石鉴赏》《唐诗欣赏》《宋词选集》《散曲鉴赏》《国画欣赏》等等。不但如此,还在外出时,不忘去参观外地的奇石展览,向石头收藏爱好者请教学习,渐渐地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的皮毛,无论如何不敢称“行家”。以前不晓得奇石有哪些,稍微接触,才发现这个行里也是“浩如烟海”,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因此,游了一圈下来,不谦虚也不行,世界处处有高山,而且是高耸入云者不计其数!这下再回过头来继续陈炉石研究(只可以叫做收藏),发现它的确有很多方面不一定不如其它“名石”,而且它的风格和特有的魅力其它石头上是没有的,这就是特色!
一枚石头,一幅画卷;一枚石头,一首诗歌。都是不二的存在,都有它的独特之处,魅力之处,绝无雷同。有人说,与石头对话,听石头唱歌,当时觉得词语让人费解,现在看来,倒是自己无知耳。诚然,奇石收藏者是社会上各类人,也不可能是清一色的,有商贩,有爱好者,有知识分子,有干部也有平民百姓,还有偶尔遇见因稀奇而购买者,也不能说谁是内行谁是外行了,一个字“玩”,两个字“稀奇”而已,其实也没有多少云云之类了。
我的理解,无论言之什么,冠以什么称号,就是就是一个“奇”字罢了。其高低贵贱之分主要在于“物以稀为贵”而已,譬如说寿山石、田黄石、鸡血石、灵璧石、以及其它门类纷杂的诸如肉食、雨花石,当然也包括翡翠美玉等等,其各有风采,各有其奇妙之处,也是物以稀为贵,或许都出不了这个评判法则吧。物以稀为贵,大概是评判吴志贵贱的标准,或许也是一个很难改变的法则吧。坐下来细想,我倒是觉得,艺术品应该在于其之“稀少”并且有其所包含的欣赏价值来看,来论其“贵贱”,而不是想当然的品评。这便是见识抑或说个人认知的原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再往深层次说,也是于个人的修养大有关系。不然便会出现“我心向明月,明月照沟渠”的尴尬,或者说“不识金镶玉”了。
学问,艺术,修养,兴趣,兴致,这几点,我想应该是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的前提,否则,不会是“伯乐”,也不会是鉴赏者和收藏者,顶多算是拿着乐器的厨子而已。不一样的人,艺术修养不一样,世界观不一样,看世界万物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有人看了一枚奇石,会说“这石头有意思”,便再无下文;有的人看了,会好奇不已,围绕三圈,道一声“美美美”,赞叹者也以他的“美美美”敷衍了事罢了,也不会有个子丑寅卯的;还有的人,默默审视,慢慢品味,或者会进入画面的境界里,或者会思绪飞扬,或许会情不自禁地吟哦,或许已陶醉其中了。可谓不一样的眼光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思想不一样的世界观,不一样的个人境界,绝无雷同也绝无同样的唏嘘与理解。譬如三块奇石,三个人看了,每人给每块石头题诗一首,立刻会泾渭分明了。这跟红楼梦里的那些宝贝们作诗是一样的道理,雅致者自然见雅致,大俗者离不开大俗,是为各得其章耳。一个天然石头,以其自然形成的纹理而形成千姿百态的造型,绝对是自然而然,无需可以加工,抑或画蛇添足的。其质其章其色,其纹理以及形态,当以本来面目为佳。取除其表曾之附着物,保留其本来面目,是为最好。

奇石题诗二首:
其一:
碧水青天岭上红,几多鹭鸟舞西风。
翻听李杜诗歌意,忘却华年几许空。
其二:
神鹰背上唱秋风,惬意高歌赋远东;
俯瞰红尘多少事,皆成琐事不言中。
一块出之于深山、出之于土地深层里的石头,和谁结缘也是有定出的,也可以叫做“缘分”。似乎这个由来已久的原因自古有之,譬如许许多多的美玉,譬如说那个古文里所的和氏璧故事,来去皆蹊跷,来去皆有故事,令人不可捉摸。其实,有很多故事派生,这也是太过用心所致了,无非在讲一段传奇和因由而已,不会毫无缘故地增加一个因果。若是一块寻常石头,断然不会有所派生。有首歌唱得好,“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赋予什么,得到什么,皆有心生,不会是本来,只会是后来,而在人的思维里和见识中。也就是说,一个事物,它有哪些“妙处”,取决于人赋予它物象的存在和人的大脑思维,而不是它本来所有的现象。这思维和赋予,就叫感官的定义,也不是神乎其神的。而陈炉石给与人的感官就是一种特有的存在形式,它的奇异质表,就很能直截了当地给人以深思,神思,神相,神态,从而引发人无限的联想。千奇百态,万种风情,目不暇给的物象,的确是令人匪夷所思。故而,我谓之“石头记”,也是不可说,不可说的原因了。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也有以卖石头挣钱者,还有据说发了财的,这些都属于自然现象。有买的就有卖的,无所谓谁能与不能,行与不行,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也。过去如此,现在如此,以后依然如此,一点都不奇怪。人常说,搞收藏需要钱。这话一点不假,尤其是盲目地收藏,就是有一座金山银山,也不一定够用。世界上可收藏的门类太多了,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我单单收藏陈炉石,这是基于地方、种类以及经济条件考虑的,我没有金山银山,也不可能啥都去搜集、收藏。诚然,我也得养家,也得为先前的营生打理,觉得做个陈炉石的业余收藏者也挺好。乐得自在,乐得逍遥,何不美哉!
来源:黄堡书院(文中插图来自网络)

友情提示:凡黄堡书院公众号原创文章,转发者请注明来源,违者视为侵权。


往期文章阅读:

《白鹿原》《平凡的世界》走出陕西 话剧经典两城联动引央视关注点赞

鲁迅这辈子挣了多少钱?
余华原著、张艺谋执导经典电影《活着》完整版

今日西安日报 | 七双布鞋/和谷

2020黄堡书院十四件事

作家和谷2020年作品要目

聆听2021丝路诗人新时代的驼铃声/和谷
三登收获文学榜丨文學陝軍专访弋舟:到世界去
电影文学剧本《石破天惊》和谷/刘平安
咸铜铁路的筑建

“我爱我的家乡”大型融媒体直播 27日12时走进幸福新铜川!

观看“我爱新铜川”网络直播 幸运者可获赠作家和谷签名著作

毛主席的秘书田家英的一生

惊回首:陕西文学六十年风云际会,沙场秋点兵

高建群艺术社区:《高建群全集》出版座谈会举行

探秘路遥与铜川的不了情

关中书院的来龙去脉

冬夜的风记住了许多事/孙阳

刘成章:石羊进门(外一首)

电视剧《装台》:刁菊花这块混蛋的冰,融化了吗?

重温电视连续剧《铁市长》惊心动魄!

陈忠实:不能忘却的追忆

对生活和爱情充满希望!95岁艺术家黄宗英今晨逝世

祈求人间太平/秦腔版《哈姆雷特》震撼出台!

《装台》火了!刁大顺手机铃声的秦腔曲子是?

陈彦三把火:央视《装台》张艺谋导《主角》新作《喜剧》!

中国作家网:玫瑰,你就一个红/和谷

文著协名家会员作品展播丨和谷:归园札记

重磅!孙思邈故乡的三代名中医登上了《中国报告文学》杂志!

纺织姑娘/和谷

张艺谋:一位黄土铸就的秦国人

铜川黄堡百年苏氏唢呐,醉心!

广播剧《路遥》策划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首届“铜川文学奖”获奖作品授奖辞、获奖作者获奖感言

首届“铜川文学奖”颁奖典礼举行

《不平凡的路》纪念路遥诞辰71周年

贾浅浅/ 读父亲的信有感

作家反目:从打笔仗到掴耳光

黄堡书院喻德江馆陶瓷传统文化走进桃园二小

《中国报告文学》2020年12期发表和谷/孙阳《孙思邈故乡的三代名中医》

《长安约读》陕西作家名篇赏析会举行

艺术家岳钰在黄堡书院演讲丝路文化

院里的狗/孙阳

《和谷诗集》出版/节选:一只白鹿在原野上游弋

作家和谷给陕西文学陈列室赠送14卷本《和谷文集》

《金秋》封面人物/金秋娇子:和谷
文学群星榜|诗性和谷
《南凹槐花诗会》入围美丽乡村国际影像节
瓷城散记/和谷
贾平凹:陈炉
玉米金黄/和谷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

你右下角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五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堡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