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作家网:玫瑰,你就一个红/和谷

黄堡书院 黄堡书院
2024-09-24

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十大精品剧目榜首《迟开的玫瑰》


玫瑰,你就一个红

和 谷
来源:中国作家网

原载《文艺报》2007年5月17日


题   记

玫瑰,一种奇妙的花卉。它的形态、色泽、气味和枝叶甚至刺儿,都蕴藏着瑰丽迷人的语言。它艳丽,娇美,馨香,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它成为人类表达爱情的象征。尤其在现代社会,人们约定俗成地把玫瑰当成了爱情之花。
如果说是迟开的玫瑰,迟迟到来的爱情,一定有一个离奇曲折而鲜为人知的生命故事。
何况是一出戏,一出与爱情有关的玫瑰的现代传说。
《迟开的玫瑰》是一出现代剧,它叙述的是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古城小院中的故事。19岁的乔雪梅考上了大学,母亲却遭遇车祸身亡,她作为大姐毅然放弃学业,支撑起这个五口之家,把前途和幸福让给了弟妹们,将残疾的父亲养老送终。而自己的初恋情人与别人完婚,直到36岁,她才与修下水道的工人许师傅倾心爱慕,结为连理。
是又一个“活雷锋”吗?是好人的故事吗?是道德说教吗?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之风甚盛的经济生活中,有谁会为这样似乎过时了的戏曲主题动心?
可事实并非如此。这出眉户剧,从西安到京城,从北方到南方,从圈内人到社会各界,从老戏迷到大学生,观众们越过地方戏的语言障碍,越过年龄、知识背景、文化观念和审美趣味的鸿沟,一起在观赏中或唏嘘啜泣,或泪水如雨,给予经久不息的掌声。也就是这样一出现代地方戏,能在全国产生广泛的社会轰动,获得国家多项殊荣,这实在是意料之中而又意料之外的难能可贵之事。
这朵玫瑰,不攀富贵之高枝,也不趋时媚俗搞笑,它绽放的是平民百姓的大爱,散发的是精神世界的馨香。也是当代有出息的文艺家的一种文化立场的抉择。
玫瑰是怎么开的?它蓬勃的生命力,究竟来自哪里?
这枝玫瑰,迎风怒放,从现实社会丰腴土壤中生长起来,阳光,空气,风风雨雨,也一定有幕后的戏中戏可看。

薪火承传

坐落于西安城南文艺路上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其前身是1938年在延安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弹指之间,69年过去,换了人间。民众,是它的原名,也是它赖以生存的观众,是它的衣食父母,是它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秦腔流传甚广的民间,这里被老百姓看作是西北戏曲的最高学府和艺术殿堂。
大型眉户现代剧《迟开的玫瑰》,正是从这里起根发苗,迎风绽放的。
秦腔源于陕西关中和甘肃,这一带古为秦地,故称秦腔,俗称乱弹、桄桄子。秦腔源于唐,形成于明,昌盛于清,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眉户属曲牌体,又名曲子戏、清曲,是由陕西眉西、华县民间小调发展演变而成,是仅次于秦腔的陕西第二地方剧种。

早在延安时期,马健翎的《血泪仇》《穷人恨》等剧作就为投身中华民族革命斗争而鼓与呼。建国后,黄俊耀的《梁秋燕》反映农村青年的新生活,风靡一时,乡间有“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的美谈。新编历史剧《赵氏孤儿》《游西湖》等剧目曾誉满京华,蜚声南国。新时期以来,《千古一帝》《杨贵妃》《西湖遗恨》《杏花村》《漂来的媳妇》《留下真情》等剧目脍炙人口,屡获国家级大奖,在民众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民众立场是根本,作为戏曲艺术研究团体,他们遵循研究、改革、创新实验、示范演出的方针,不断推出深受群众欢迎的优秀剧目,丰富着地方戏曲艺术宝库,延续并创造着秦腔、眉户、碗碗腔等古老剧种永不衰竭的生命力。演出《迟开的玫瑰》的青年实验团成立于1987年,阵容强大,艺术精湛,曾先后多次晋京献演并出访演出,得到了海内外观众和专家的高度赞誉。

《迟开的玫瑰》,是戏曲研究院这个炉火纯青而新秀辈出的艺术殿堂在新世纪之初的一出精彩献演,是有真知灼见的艺术家们在现代多元文化撞击的舞台上的一个独特亮相,也把手中的艺术薪火又一次高高地举过头顶。
就像高高地擎着的这枝红玫瑰。
一剧之本
1998年夏,编剧陈彦带着他《迟开的玫瑰》剧作初稿进京求教。他对自己的新作是自信的,土特产,总是和别人不一样,但也难免有些惴惴不安。
文艺评论家康式昭说他先睹为快,乍看之后,立刻产生了一种发现的喜悦,并情不自禁地在剧本末页写下了几句话:“此剧视角之新、内涵之深邃、精神核反应之大,为全国近年来现代戏创作之罕见,它对目前社会上比较混乱的利己主义、个人至上的价值观,具有反潮流意义。”
这特指的“反潮流”是该剧最大价值之所在,也是问世以来遭遇的最多责难之所系。当时,有一种时尚风潮,其高论是远离革命、拒绝崇高、实现自我,充斥荧屏舞台的白领女人、别墅女人、暴发的女老板、甚至傍款爷的小蜜成了引领社会价值的宠儿。陈彦不为这些扭曲的时髦所撼动,不被这些逆向的新潮所左右,坚守民族传统美德,保护心灵纯洁和做人本分,为此自甘被讥讽为保守、落伍,陈彦就是这样一个不合时宜、不识时务的“另类”,一枝刺玫瑰。
在京城的座谈会上,陈彦的《迟开的玫瑰》剧本初稿并不叫好,得到的赞成票只有寥寥几张。对这样一部注目城市平民心灵历程的作品,责难与质疑多于赞美。乔雪梅的牺牲值得吗?一个普通女工能和大学生比人生价值吗?家庭遭遇灾祸是社会和政府的事,放弃自我实现,不人道!如今的人讲实惠,谁还理睬那些奉献牺牲的高调?
回到西安,这枝带刺的玫瑰,含苞待放。好在有戏曲研究院、文化厅、省领导和文艺界有识之士的呵护扶持,这出戏才得以成活。
艺术创作必须于通中求变,同时又要变而不失其通。陈彦始终对当下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保持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考,又深谙艺术生命在于不断创新的真谛,从《九岩风》《留下真情》《大树小树》到《迟开的玫瑰》,他追求变新的艺术创作之路,丰富、发展和超越着自己。

历经八年,数易其稿,《迟》剧在艺术上不断趋于成熟。


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中,乔雪梅的崇高行为并未流于概念化的符号图解,而是把笔触运转于一个普通人的真实情感世界。在剧作文本结构中,没有单纯描写乔雪梅的价值取向,而是分别描写了以温欣、许师傅、宫小花、乔雪梅为代表的不同的人生道路和价值选择。

《迟》剧的开场,是一种明朗欢快的氛围,突如其来的灾祸使这一切戛然而止。剧作者巧妙地使用了这一情节核,亦可称为情节之母。结尾,女主人公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自我牺牲后,收获了他人的敬爱与如愿的情爱。其艺术表现手法,错落有致,浑然天成。
将七场戏镶嵌在七个生日之中,下水道气味的变化和“堵实了”的重复伴唱,不失为剧作的匠心独运。剧中有一个典型的细节是保护古宅民居事件,由乔雪梅积极带头搬迁修改为主动展开保护行为得以成功。这一细节的修订,加强了审美力度与厚重感。
陈忠实说,我看过陈彦三部戏,都是以当代生活为题材,多以城市里普通人的种种心态为解剖对象,都有直抵观众灵魂的冲击力量。无论剧坛或者文坛,不少见一些标新立异乃至荒诞的形式,这些缺失了对生活的独立发现、甚至不惜以瞎编臆造怪诞丑陋的情节细节,以掩饰思想的浅薄和苍白。陈彦的创作指向和追求,令我钦敬。
玫瑰,你就一个红!

精兵强将
剧目上马,康式昭举荐由导演谢平安执导该剧。
导演谢平安和徐小强统率全局,在《迟开的玫瑰》舞台二度创作中,追求一种清明简洁的艺术风格,营造一种亲切温馨的氛围。他们不刻意于浓墨重彩的描绘,只是按照生活本来面目,娓娓道来,自然而流畅,强化了这部戏的审美力量。
最抢眼的,自然是以李梅为首的演员队伍。
饰演一号人物的李梅,主工正、小旦,是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居秦腔“四大名旦”之首。
饰演许师傅的李小锋,主工文武小生,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饰演姨妈的李娟,主工刀马旦、正旦,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秦腔“四大名旦”之一。
饰演温欣的郝卫,主工老生,表演艺术家。
陈魁,主工老生,表演艺术家。
任小蕾,主工正小旦,中国戏曲红梅大奖获得者。
张蓓,主工小花旦、刀马旦,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获得者。
李君梅,主工闺阁旦、正小旦,居秦腔“四小名旦”之首。
官小良,主工小生,秦腔百佳演员。
这么多鲜艳的梅花,能不让迟开的玫瑰光彩夺目吗?在舞台上,他们以精良的表演水平,塑造了既各有风采又融合一体的艺术形象。在表演上追求艺术完整美,陕西戏曲研究院的这一优良传统,在《迟》剧的艺术特点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由李梅饰演乔雪梅,要演出19岁到36岁的距离,其实比演从青年到老年更难。李梅并不特别着力于外形的跳跃,她下功夫显示的是人物精神状态由青年气概到近于中年冷静历练的渐渐转换。李梅后半场戏中精到内敛,感情丰富却不外露,分寸上把握得恰到好处,光彩照人。
《迟开的玫瑰》是眉户戏,而演出该剧的青年剧团是秦腔、眉户和碗碗腔三种腔调全能演唱的剧团,这对于姊妹剧种音乐交流大有裨益。
《迟》剧作曲王激和谭建春,把板腔体的秦腔同联曲体的眉户两个剧种音乐的优长融会贯通,既浸透着眉户音乐优雅、委婉、细腻的本质属性,又容纳着秦腔音乐高亢、激越、大气的剧种特色,二者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玫瑰,你就一个红!
落泪是金
春寒未尽的季节,玫瑰开了。1999年1月,大型眉户现代剧《迟开的玫瑰》首演成功。
《迟》剧走进高校,是在时任省委副书记范肖梅邀请大专院校书记和校长观摩演出后的新举措。从而,一部反映平民现实生活的地方戏征服了培育社会精英的高等学府。    
这是人们事先没有想到的。以往不少人以为,传统戏曲尤其秦腔眉户,是演给普通市民和农民的,是演给中老年人的,或者是配合形势送票给官员们看的,现在的年轻人审美取向趋于娱乐化,能买你的账?这枝昔日的爱之花,这束迟开的玫瑰合乎时令吗?
送你这朵玫瑰,朴素而高洁的爱之花,收下吧,年轻的朋友!
第一个“吃螃蟹”的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两千多名师生的心随着剧情的起伏而激荡,许多人被剧情和剧中人的情操感动得热泪盈眶,剧场上不时可以听到师生们的唏嘘声。当全剧在雪梅的婚礼乐曲声中结束时,师生起立鼓掌,掌声延续了五分钟之久。同学们说,这比看美国大片还过瘾。
学生高俊一看完戏,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远在东北的母亲打电话,母亲还以为有什么事,他说没有事,就想听听您的声音。他流着泪说:“那一刻,我深刻理解了我的成长道路和上大学的不易。”
虚拟的魔鬼游戏,华美而空洞的片子,庸俗下作的搞笑逗乐,高大全的慷慨陈词,奸淫凶杀的猎奇,琐碎无聊的絮叨,在娱乐市场中屡见不鲜。让极具可塑性的年轻人从虚拟空间和喧嚣污秽的诱惑中,回到现实生活的严峻和温暖之中来,哪怕是触动了他的一丝心情,想听一声远方母亲的呼唤,也是艺术家们对世道人心的一点作为吧?
在西安交通大学宪梓堂前,离开演还有近一个小时,很少看戏的大学生已纷至沓来。几位女学生说,我们从来没有看过眉户,听说戏太好了,想来看看。一传十,十传百,演出开始时,容纳1800多人的剧场,已经座无虚席,连剧场两侧也挤满了人。随着剧情的推进,大学生们被乔雪梅平凡而崇高的形象所感染,泪水模糊了他们的双眼,掌声一浪高过一浪。据细心的记者统计,掌声竟达117次。
看完戏回到宿舍,同学们久久不能入睡,长时间沉浸在一种审美愉悦中。用同学们的话说,是好戏,崇高,我们为好戏鼓掌,我们为崇高鼓掌。什么样的戏为好戏?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让人激动,让人流泪,让人难以忘怀。靠什么达到这种境界?靠精神,崇高的精神。
鲁迅谈文学时有一句话说,“文学是国民精神的火花,文学又引领国民精神的前进。”文艺学硕士郑宁莉认为,《迟开的玫瑰》是一部不仅反映了国民精神的火花,而且是引领我们国民精神前进的优秀戏曲作品。
中文系副教授张蓉说:“当代大学生根本就不拒绝崇高、美好的东西,拒绝的只是那种为了宣传的、假大空的崇高,能感化他们的是那种真正触动心灵神经的实实在在的崇高,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像《迟开的玫瑰》这样。”
在北京大学,《迟开的玫瑰》已落下帷幕,但台下观众仍然不散,掌声不断。演员们再三谢幕,北大师生们还是不走,他们要与《迟》剧的主创人员座谈,并推选出30名师生作为座谈代表,此举令剧组既感惊喜又觉意外。
博士生导师、社会心理学家、原北大党委副书记王登峰说,作为知识分子,他是怀着一种抱愧的心理看完这部戏的。想想看,自己一路走过来,行程中曾经接受过多少像乔雪梅一样的人的扶持和帮助!在现今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很多人只顾着往前走,却很少回过头来梳理一下自己曾有的经历。而这部戏令我们在浮躁中忽然变得心明如镜,心平气和,它张扬的正是人性中一种昂扬正气的东西。
在为西安翻译学院演出时,每场观众达6000余人。第一场演出后,校园便出现了许多标语:“看《迟开的玫瑰》,思考人生深层次哲理”、“为《迟开的玫瑰》喝彩,向含辛茹苦的父母致敬”、“学习乔雪梅的爱心、良知、责任感和崇高品德,做新世纪主人”。
已在高校连演50余场的《迟》剧,被解放军二炮工程学院请进了该校的大礼堂。拥挤在过道的学生一直站着看到演出结束,学生们都前呼后拥跑上台去与演员合影。
一位陕西籍学生在与李梅合影后,激动地说:“这个戏太棒了!李梅的表演太棒了!为我心中的偶像喝彩!”
走进贵州大学的首场演出就轰动了贵阳全城。一名喜欢戏曲的傣族女同学联系当地的滇剧、黔剧评价说,滇剧细腻、欢快,黔剧婉转、质朴,而这次看到的眉户现代剧《迟开的玫瑰》在唱腔上融合了这两者的特色,同时又饱含一种苍劲质朴的西北地方特色,带给人一种淋漓率性而又典雅含蕴的审美享受,为此陶醉不已。
在校园巡演期间,先后有20多所大专院校的校刊为《迟》剧开辟了专版,引发了现代大学生关于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大讨论,被新闻媒体誉为“《迟开的玫瑰》现象”,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追求科技文明的一代学子,从平民百姓的故事中汲取了似乎久违了的人文关怀的思想甘霖。
玫瑰,你就一个红!

北上东行
1999年8月10日,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作为陕西惟一参加本届中国戏剧节的剧目,在沈阳中华剧场亮相,不少观众边看边流泪,激动地连连称赞:“好戏!”
戏剧评论家薛若琳看后给予高度评价:“这是一出不可多得的好戏!”
作曲家徐占海说,这出眉户现代剧非常感人,音乐运用了西洋乐器,很有气势,也特别美,有鲜明的特点,体现了西北丰富的音乐元素,配器细致、大气、抒情。
接着,国庆50周年晋京演出献礼,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让北京观众倾倒。
在连续两场演出中,座无虚席,连休息室的座椅也被观众全都搬到过道,有的竟站着看完戏,除了掌声和欢呼声外,整个剧场安静得落物有声。几个北京人看完戏,一走出剧场就议论说:“80年代的《渴望》,90年代的《迟开的玫瑰》!”
北京有一批戏剧学校的学员来看戏,据他们的老师说,这些人看戏爱挑毛病,但看了《迟》剧都说好。有一个广西人叫陈平,本想看一下就走,结果一屁股坐下去,一口气看完。回到宾馆还激动地写了一首顺口溜:“迟开的玫瑰浓浓情,催人泪下掌声鸣,平凡之人不平凡,甘将年华谱新音。”
常州,可以容纳两千多名观众的红星大剧院,为中国艺术节而装修一新。《迟开的玫瑰》离开场还有几十分钟,大厅里已经挤满了人,剧院一位工作人员讲,这样火爆的场面很少看到。一些远在苏州、无锡、扬州等地的陕西乡党也通过电话预订戏票,并赶来观看演出。虽为陕西地方戏,但《迟开的玫瑰》并没有因为语言障碍而影响南方观众的欣赏,演出结束后,全场观众眼含热泪,掌声经久不息。
该剧第二次在红星大剧院演出,其场面仍然火爆,许多常州市民闻讯赶来时,戏票已全部卖完了。
一位在浙江打工的老陕叫胡连成,是常州市一家汽修厂老板,他说,美妙的乡音,把我带回到曾经生活了20多年的西部小院落,我想念那儿善良的乡亲。
之后,受陕西省人民政府委派,《迟开的玫瑰》应邀赴贵州演出,党、政、军主要负责同志和机关干部、大学生等各界代表前往观看,盛赞《迟》剧是一部思想深邃、艺术精湛的时代力作,是给贵州人民带来的一份丰厚的礼物。在为大学代表举行的专场演出中,一场掌声多达105次。
2004年8月7日,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在杭州剧院擂响“西部文化东部行”的开场锣鼓。
离开演还有近一个小时,剧院门口就已经人头攒动,他们中有在杭州工作生活的陕西乡党,更多的是首次欣赏眉户的当地观众。观众们在字幕的帮助下,听得看得触景生情,毫不吝啬掌声和泪水。
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是陕西人,从小听着秦腔长大,还带爱人在易俗社看过秦腔。看完《迟》剧, 他说,这出戏思想性很强,写的虽是普通人、平常事,却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教育意义,它的震撼力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揭示。你们的表演技艺精湛,演出阵容整齐,相信你们的演出一定会受到浙江人民的欢迎,使东部人民深受教益。
剧作家胡小孩说,看《迟开的玫瑰》这个戏,我感受很深,就像吃甘蔗越吃越甜,越吃越有味,又像是喝绍兴黄酒,劲儿都在后头,这是非常难得的。现代戏不要跟风,搞所谓的大制作,只能是曲高和寡。
这天下午,陈彦院长带着手下的精兵强将从杭州赶到上海,将在美琪大戏院举行为期三天的演出。晚饭前,他们已经到美琪大戏院看过台了,晚饭后来不及休息一下,又开始排戏。陈彦院长感到,虽然两台大戏都是演了很多年的保留剧目,但正因为演得多了,演员难免有些油,也就是懈怠,所以才要抓紧时间重新进行排练。
8月11日晚,千名上海观众观看了《迟开的玫瑰》。阔别40余年,上海观众领略了新世纪陕西戏曲的风采。听惯吴侬软语的南方听众,被这一声声高腔的北方戏打动了。
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坦率地讲,看了戏后我很受感动,在上海的舞台上,像这么精彩的现代戏很少看到。这个戏编得好,体现出了陕西编剧人才的质量。剧本写得非常精致,戏剧冲突非常合乎逻辑,高潮迭起,戏中有戏,很多观众都掉了眼泪,大家非常认同剧本所体现的精神和价值。三朵“梅花”演得很流畅。我们认为该剧不愧为文华大奖得主,不愧为精品力作。上海的舞台是全国的舞台,全国有许多戏剧到上海来演出,但是,我们希望有更多像《迟开的玫瑰》这样的戏来上海,我也希望我们的沪剧能移植这部作品。
导演陈薪伊说,我一进剧场,看到人那么满,但又非常安静,还以为是组织的陕西老乡呢,但很快发现旁边坐的都是讲上海话的,鼓掌的也都是上海人,我很感动。美是永恒的,美是可以征服人的。
《梁祝》作曲、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占豪说,《迟》剧的音乐很好听,符合青年的审美观,演员唱得很美,歌剧化,有激情。如果能这样不断地发展,我相信,传统戏曲一定会赢得当代青年人的喜爱。50年代我就经常看秦腔眉户,现在在电视上也看,很喜欢。这出戏的音乐有很多革命老区音乐的影子,听了不觉陌生,反而很亲切。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要有勇气经常到上海滩来,占领上海演出市场。
8月16日,《迟开的玫瑰》映红了秦淮河。当晚,南京紫金大剧院热闹异常,千余名观众在这里度过了一个精彩的夜晚,江苏不少戏曲演员也纷纷前来观摩。
江苏演艺集团编剧张弘说,陕西是文化的绿洲,《迟》剧获得大奖当之无愧,令我对主创由衷地敬重,陕西艺术家在大多数人迷茫徘徊时推出这样的戏,这种坚定打动了我。
玫瑰,你就一个红!

专家如是说
评论家刘厚生说,我看过的戏难以数计,很难动情。看《迟开的玫瑰》时尽管很理性,还是被感动了,这个戏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普通知识青年的高尚情操,是一部很典型、有个性、有特点的戏。
评论家姚欣是陪台湾文化界的60多位朋友们来看戏的,他们中多数是文化学者,是博士、专家,都对这部戏反应强烈。台湾同胞对《迟》剧的赞赏和认同足以说明:炎黄子孙血脉相融,心灵相通,乔雪梅身上所体现出的中华传统美德激起了海峡两岸人民内心的共鸣。
在剧作家戴英禄看来,《迟开的玫瑰》是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剧目,它像水盆显影一样,一点一点将最深刻、最打动人心的东西凸现出来,看着很有“后劲”。
剧作家曲润海评价道,《迟开的玫瑰》蕴涵的奉献和照亮别人的精神是传统的,更是现代的,也是永恒的。试想,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人类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
国家话剧院副院长、导演查明哲说,现代戏创作难,因为它是在众目睽睽下表现当下生活。剧作彰显出了敢于大声疾呼的理想主义的勇气,是一部表现朴实与清新之美的生活诗篇。
刘杏林是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教授、中国舞美学会副会长。他认为,《迟开的玫瑰》找到了民族文化遗产守成、创新的承载点,触及到心灵深处的人性共鸣。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荣广润评价道,《迟》剧把社会的基本结构、普通人群在社会当中的作用、地位、力量表现得非常充分。
陈忠实撰文说,《迟》剧我看了两回,每一次都很自然地沉浸其中,每一次也都抑制不住热泪涌流,根本无法保持观赏者的纯粹娱乐或事不关己的理性状态。乔雪梅的精神取向和道德内涵,是我们民族传统的美德,自有文字以来就推崇着的这种美德,是各个民族共通的一种不需语言沟通的东西。
贾平凹认为,从乔雪梅身上,你能感受到脊梁式的人物、支柱性精神对于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个民族至关重要的作用。看《迟开的玫瑰》,让我联想到自己走过的路,我也像“大姐”一样,有过类似的经历和心境,因此,我落泪了。
陕西省文化厅厅长秦天行说,《迟开的玫瑰》进高校,下基层,走南闯北,不仅给广大群众带去了高尚的艺术享受,也成为了陕西的一张名片。它深受欢迎的程度,也证明了品质优良的戏剧一定会被市场认可。
玫瑰,你就一个红!
观众说了算
传统秦腔戏,在民间庙会戏台上,会引得浑身尘土的老百姓万头攒动,台上小戏台,台下大戏台,戏中戏,戏外戏,常常构成了一个喜怒哀乐的巨大文化娱乐场。平民百姓常用戏里的道理教导后人,什么是仁义道德,什么是廉耻贵贱,什么是君子小人,什么是忠臣奸贼。《迟开的玫瑰》用它精良的戏剧品格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观众最多的一场,是在农村野外场地,有三四万人。
“戏太好了也让人操心。昨天四五万人聚在一起,把谁挤了、踏了,出了事就是不得了的大事,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没想到时装戏也这么好看,把人看得眼泪吧嗒的。村上教师说,应该让娃们多看这样的戏,这比上多少堂课都管用。”这是在宝鸡陈仓演出时,全国劳模李黑记说的话。
《花木兰》唱的是“谁说女子不如男”,唐朝戏里是“生女当如杨玉环”。西北大学的观众姚敏杰说:“谁说女子不如男,生女当如乔雪梅。”
武警战士李小林当兵后,赶上西安护城河清淤,女朋友来看他,一堆泥人,分不清哪个是他,一气之下跟小伙子绝交。《迟开的玫瑰》中乔雪梅对弟弟教育的话句句都像在说他自己。小林也有前去拼命的念头,但看罢戏后,心里的死结解开了。小林说:“这个戏比所有劝告的话都起作用,我感激它。”
来自农村的宁继荣,有三个姐姐,正是姐姐们的辛劳换取了他上大学的机会,现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十一所工作。他说:“我感谢无数像乔雪梅这样的姐姐,我祝福她们,同时我会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直在部队长大的女孩子王婷,是解放军四五一医院营房助理,并没有经历过乔雪梅那样的艰难。她说:“《迟开的玫瑰》太好看了,催人泪下,这可能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吧!”
《迟》剧在沪演出时,上海市科协干部郑健强看了一遍戏,他完全被吸引住了。在上海看了不过瘾,他又特地乘了三个小时的火车赶到南京,抓紧机会又看了一遍。
玫瑰,你就一个红!

打造国家精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几年前曾在西安观看过该剧,并给予高度评价。再度观看,仍然感动不已,他说:“这部戏修改得很好,艺术上更加成熟了,是一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好教材,一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好教材。”
文化部部长、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对该剧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也给予高度评价,他说:“现代戏创作能达到这样水平的不是很多,它引发了人们多重思考,非常不容易,它还把传统文化与物质遗产保护有机结合,没有人为拔高这个人物,一直朴朴实实的,非常真切感人,是一部精品力作。” 
《迟开的玫瑰》超百场纪念演出时,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观看并接见演职人员。他已经先后两次观看该剧,每次都控制不住感动的泪水。他勉励剧组,要以“艺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打造艺术精品。
他讲道,这出戏通过一个寻常百姓的家常故事,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迅速而深刻的变化,以及人们人生观、价值观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揭示出在当今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精神定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生价值取向,仍然是我们所追求的崇高境界,永远是一种奋发向上、凝聚社会的道德力量。
在观看完《迟开的玫瑰》后,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马中平心情很激动,他在接见演职人员的讲话中说,这部戏不愧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是弘扬主旋律的好作品,不愧是对青年学子和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教材。
他说,一是这部作品反映的是我们身边的事,是老百姓的事,是实实在在的事;二是李梅塑造了乔雪梅这样一位崇高的大姐形象,她勤劳、善良、忍耐,充满了爱心;三是传统不一定陈旧,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迟》剧上演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观众的好评,荣获文化部“文华大奖”、中国艺术节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中国人口文化进步奖金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
2005年,《迟》剧荣获“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奖,并滚动进入2005-2006年度初选剧目。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重大文化建设项目,主要是选择和扶植能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代表中国舞台艺术最高水准的舞台艺术精品,以此带动全国艺术创作沿着良性轨道循环。这个宗旨本身就是对急功近利之风的一个扭转,也是对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的导向和引领。
《迟》剧从提名、初选到冲刺,经历了一个艰苦的锤炼过程,他们相信高峰就在前面,召唤着坚忍不拔的跋涉者。前年精品冲刺落榜时,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马中平当即打来电话,要他们沉住气。他说落榜说明我们还有距离,还需要再努力,再精益求精,并安慰大家不要泄气。在向精品工程冲刺的舞台周围,从省领导到上级主管部门领导,都多次亲临剧组,观看演出并指导加工修改。省文化厅长秦天行,甚至为一句台词的修改,一天给陈彦院长发过6次信息。
2006年11月28日,特大喜讯从北京传来,《迟开的玫瑰》在“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选中一举夺魁,荣登十大精品剧目榜首的宝座。
玫瑰,你就一个红!
花开遍地
陈彦是陕南商洛镇安人,他的老家出花鼓戏,多年来被誉为戏剧之乡,他是从那里走出来的。
山雀儿出脱成了凤凰,陈彦写了新戏,又当了院长,南鹏作为乡党、同行,看了《迟开的玫瑰》后真的被感动了。他索性连看五场,不禁萌发了学习排演该剧的念头,想以此为突破口,救活已经瘫痪了近十年的商州区剧团。
南鹏背水一战,先找财政支持,又从银行贷款,调动一拨人的激情,商州版的《迟》剧终于亮相舞台。一个只有数万人的小县城与关中相比,缺乏形成规模的戏迷群,一般的戏最多在县城只能演两三场。但《迟开的玫瑰》乍一上演,便轰动县城,连演八场。好几位角色艺术上还稚嫩,但剧中人那高尚的人性美唤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看到动情处,连大男人也是泪流满面。
商洛玫瑰,几年间开遍了商山洛水,观众达数十万人次。玫瑰有情,让商州剧团起死回生。
山西有个夏县蒲剧团,移植上演了《迟开的玫瑰》,在晋南演出上百场。一时间,前来包戏的人,点的都是《迟开的玫瑰》,戏价也从每场800元上升到1500至2000元,《迟》剧成了他们演出的压轴戏。剧团丰厚的经济效益,使凝聚力空前增强。在省移植剧目调演中,十多台奉调上演的移植剧目,惟夏县版的《迟》剧一举夺得演出、导演、音乐、表演等六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
江苏省有个盐城淮剧团,将眉户现代剧《迟开的玫瑰》移植为《大姐你好》,基于原作艺术风格清新,人物个性鲜明,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演出也赢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作为文化部向全国推荐的新时期15部优秀剧目之一,眉户现代剧《迟开的玫瑰》,先后被陕西、山西、甘肃、宁夏、江苏等省市十余家剧团多个剧种移植,演出逾千场。
《迟开的玫瑰》自1998年创演以来,至今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及70多所大专院校演出已逾400场。从2006年4月开始,《迟》剧新一轮百场巡演正式启动,继宝鸡、铜川两地的演出之后,巡演活动已经在陕西省各地市及周边地区陆续展开。
2006年7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现代戏展演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作为入选全国展演的10台剧目之一奉调进京,大获成功。
是年夏秋之交,在央视陕西戏曲展播中,《迟》剧又一次让更多观众大饱眼福。
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加,《迟》剧早已收回先期投资,赢得丰厚的经济回报,进入了演出市场的良性循环。
面对所谓“好戏不叫座”的怪圈,关于艺术与市场的冲突,《迟》剧给我们的启示是多元而深刻的。有句话说得好:《迟开的玫瑰》是“演”出来的精品。
十年磨一戏,花开香天地。你就一个红,玫瑰!
玫瑰,多好的名字!唱出你的立场,你的情感,你的真诚,把你的大爱寄予这朵玫瑰,献给普通劳动者,献给养育我们的默默无闻的泥土。
在文艺舞台的百花园里,这一枝俏丽的玫瑰,带给人们的是感动,是愉悦,更多的是诸种意义上的思考。它的出现,校正着人们在多元文化下的价值观。这一枝玫瑰,是独特的,也是有普遍意味的。迟开,并不要紧,问题是它终于来到了,终于开放了。关不住的是春色,开不败的是人们追求美向往美的心灵之花。

玫瑰,历久弥香。

《文艺报》2007年5月17日  

附:

就是这一唱

和 谷

来源:陕西戏曲研究院

原载《华商报》2011年3月31日

“我大,我爷,我老爷,我老老爷,就是这一唱,慷慨激昂,还有点苍凉。不管日子过得顺当还是恓惶,这一股气力从来就没塌过腔。”看了秦腔《西京故事》,这一折回环往返的咏唱一直在耳边缭绕,挥之不去。
我从乡间种树回到城里,观赏了陈彦的新剧作,从头到尾流了七八次眼泪。在剧院门口遇上陈彦,我说了我的感动之情,他说我敏感,有对社会底层的人文关怀,我说可能是我心太软,把戏中的情景当成了我乡间父老兄弟姐妹的当下处境,他们在哭在笑在悲伤在欣慰,我能不动情吗?是的,就是这一唱。
一个发扬风格到老也没转正的民办教师,一个让位于后生的前任村长,一个凭打饼手艺进城供养儿女大学学业的农民工,圆了一回西京梦。一个饼赚三分钱,几年挣了三万多元,等于打了一百多万饼,用细密的辛劳为这个城市提供了营养。女儿懂事,当家教捡垃圾补贴费用,就业困难,自主创业办起了经营饼子的公司。儿子成功心切,自卑自负,终是在父母的感召下读上了博士。房东男人涉赌,养狗的女人下眼看待农民工,纨绔公子飙车撞人。泼辣能干的街道办主任,保护古树体恤民工的老先生,纯洁正直的教授女儿,向往城市勤劳善良的众乡亲,与主人公罗天福一家在西京城的一角,构成了城市社会底层人生百态的真实缩影。是的,就是这一唱。
就是这一唱,唱的是中华文化的美德,唱的是对植根于厚土的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就像对待曾经在山洪到来庇护过家园的百年紫薇树,知恩图报,不出卖不放弃,不吃老先人,自强自立。物质丰富了,倘若物欲无穷,甚至践踏道德底线,投机于所谓潜规则,人性黯淡,则危害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对当下如民工、教育、住房、收入、民生等涉及平等、公正、均衡、共享诸社会问题,在剧中得到了真切的呈现和吁求。是对农民工心灵的颂扬与抚慰,是对当代大学生寓教于乐的一本精神指向的教科书。
就是这一唱,牧马的秦人之吼就是这一唱,唐朝梨园的秦王破阵就是这一唱,李自成戏班的乱弹就是这一唱,魏长生进京就是这一唱,毛泽东在延安看过的《国魂》就是这一唱,《三滴血》《赵氏孤儿》《梁秋燕》就是这一唱,《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就是这一唱。不只是唱腔是这一唱,重要的是土声,土地里生长的声音是这一唱,与土地贴得最近的苍生是这一唱。唱的是气力,是心声,是酸心热耳的天籁之音。当然,唱腔的形式在演进,在正本清源,也在时尚,在吸吮多种元素的音乐营养生长。舞台表演形式,也在借鉴其他戏曲和舞台艺术的精华趋于完美。
我在唱,我们在唱,就是这一唱。为《西京故事》叫好,就是这一唱。
《华商报》2011年3月31日

和 谷

和谷,1952年生,陕西铜川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协顾问,黄堡书院院长。《市长张铁民》获中国作协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著作《和谷文集》14卷、《柳公权传》、舞剧《白鹿原》等多部。作品译为英文、法文。

来源:中国作家网  华商报  陕西戏曲研究院  黄堡书院综合整理

友情提示:凡黄堡书院公众号原创文章,转发者请注明来源,违者视为侵权。


往期文章阅读:

文著协名家会员作品展播丨和谷:归园札记

歌曲《有朋自远方来》和谷/词 赵季平/曲 谭晶 郝萌/演唱

云儒文学馆筹建启动仪式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举行

赵季平:艺术世家四代传承,好教育不如好家风

重磅!孙思邈故乡的三代名中医登上了《中国报告文学》杂志!

铜川作家云岗小说集《雪落大地》出版发行

纺织姑娘/和谷

张艺谋:一位黄土铸就的秦国人

铜川黄堡百年苏氏唢呐,醉心!

广播剧《路遥》策划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首届“铜川文学奖”获奖作品授奖辞、获奖作者获奖感言

首届“铜川文学奖”颁奖典礼举行

《不平凡的路》纪念路遥诞辰71周年

贾浅浅/ 读父亲的信有感

作家反目:从打笔仗到掴耳光

批驳西北大学中文系78级李毅:柳青三流路遥四流陈忠实五流贾平凹六流

痛批马保国,用的竟是“江湖字体”!

路遥《平凡的世界》史料争议/白描/李国平

十二月一日,秦风再起!《大秦赋》登陆CCTV-8黄金强档

我的陕北/ 赵伯涛

黄堡书院喻德江馆陶瓷传统文化走进桃园二小

中国文学的陕西贡献

川淮手记:甘肃省书协换了主席,以后呢?

榜单 | 文学好书榜10月榜单

放羊诗人李松山的朴素梦想:盖新房、娶新娘、新书大卖

贾平凹、张艺谋和陈忠实为陕西经济发展抹黑?

《中国报告文学》2020年12期发表和谷/孙阳《孙思邈故乡的三代名中医》

《长安约读》陕西作家名篇赏析会举行

艺术家岳钰在黄堡书院演讲丝路文化

院里的狗/孙阳

《南凹槐花诗会》入围美丽乡村国际影像节

铜川煤矿史:留美海归博士吴绍曾

张维迎:父亲九十

传媒帝国《华商报》的前世今生

铜川人牵挂的工人文化宫回来了吗?

《和谷诗集》出版/节选:一只白鹿在原野上游弋

诗人王可田/刘平安

央视【读书】和谷/杨春风:《春归库布其》

陈佩斯的胜利,是价值观的胜利

今晚报美文/顾艳:采菊东篱下

铜川作家杨柏峰长篇小说《天择》出版

和谷:电影《柳青》的美学品格

韩春萍:《丝路骑手:红柯评传》

叶广芩:慢慢长大

当代诗坛的十大祸害

作家和谷给陕西文学陈列室赠送14卷本《和谷文集》

有意思的书店

冯骥才:一群才气纵横的艺术家,却被庸俗的价值观打败、毁灭了

永不过时的“铁市长"/雷焕

大作家莫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登上了铜川药王山!

在青山酿柿子醋/姚逸仙
纪录片《路遥》何志铭导演
作家和谷为母校西北大学西安电影学院赠送14卷本《和谷文集》
陕西省青年电影制片厂成立啦!
观菊/贾平凹
金锁关/朱鸿
《金秋》封面人物/金秋娇子:和谷
文学群星榜|诗性和谷
《南凹槐花诗会》入围美丽乡村国际影像节
瓷城散记/和谷
贾平凹:陈炉
玉米金黄/和谷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

你右下角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五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堡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