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浙江、江苏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2018学年浙江省湖州、衢州、丽水三地市联考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8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9学年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高三(上)语文试卷

2019学年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学年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学年浙江省衢州一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2020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学年浙江省舟山中学等十二校联盟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7学年浙江省金华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7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梦应是一幅(fú)多维度的篮图,它需要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包容各种文化思潮的交融碰撞,需要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传承优秀璀璨(càn)的中国文化.

B.陈明还是没吱(zhī)声,默默地坐着,连江老师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好久,他才瞥(piē)了一眼门口,露出了极难捉摸的有些玩世不恭的神态.

C.周文略是个虚构高手,做着“宇宙梦”,在小说内容介绍中,书写宣言似(shì)的写道:“一滩稀泥,也可以面对浩瀚(hàn)的天空,站在最高处的石头,就是星辰!”

D.《幻想交响曲》中的音浪裹挟着你栖惶的内心左奔右突,直到古典的形式扭曲、变形、坍圮(pǐ),然后,听他高唱挣脱灵魂桎梏(gù)、摧毁旧日城堡的浪漫主义的赞歌.

2.(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得在一次讲座中,有人问我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我的回答是:尊重他人,亲疏随缘,这个回答基本上概括了我对待友谊的态度

B.《课程标准》指出:“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通过引导学生鉴赏作品,让学生对作品蕴涵的意义理解得更充分,更深刻,更透彻.”

C.近日,山东省就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作出规范,严禁乡(含乡)以上政府部门以任何名义借“一事一议”向农民筹资筹劳

D.上世纪初,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镀金”与“炼金”虽一字之别,境界却判若云泥.“镀金”者把挂职视为自身升迁的“资本”,“炼金”者把挂职视为体察社情民意的“窗口”.

B.国际金价连续下跌,一些储户大量抛售黄金,理财经理小李耐心细致、假以辞色的分析劝阻,使储户停止了不理智的做法.

C.得悉“银狐”里皮出任国家队新一届主教练,人们期待处于低迷状态的中国男足能因人成事,踏上复兴之路,获得世界杯的参赛资格.

D.几万字的文字也能做成三五百页的大书,一些书的图和文八竿子打不着,配得莫名其妙,文不够图来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长征沿线各地在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活动中,广大干部群众讲述长征故事,歌颂长征英雄,践行长征精神,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B.考古人员打开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棺外棺盖,发现内棺保存较完好,在外棺和内棺之间发现大量马蹄金和玉器以及精美竹木漆器展现在眼前.

C.即便养老金不亏空,财政补贴也不是长远之计,社保经费筹措机制如果不改进,靠财政补贴发放养老金也很难持续下去.

D.中产阶层的生活是美国人向往的生活,壮大中产阶层是政治人物口中的政策倾向,但美国能否建设以强大中产阶层为基础的国家,是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三、标题

5.(3分)请按要求答题。

    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新丰中学的王涵同学所在活动小组,准备到当地一家非常有名的墨香书市去进行名著阅读的相关问卷调查。请你以王涵的身份写一封简短的信函,争取书市经理的同意和支持。(100字左右)

尊敬的书市经理:

  

新丰中学学生:王涵

××年××月××日

 

6.(5分)近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我国传统的“节气”,不仅是身外纯自然的季节,更是生命的四季,四季的景致莫不附着生命的律动。

(1)请你根据示例猜一节气名。

示例:谜面:雾散之后冰消融(打一节气)  谜底:雨水

谜面:三人同日相别离(打一节气)    谜底:   

(2)模仿示例,在“立春、惊蛰、清明、夏至、寒露、霜降、大雪”这几个节气中挑选两个,写两则对节气的个人解读,要求:字数相等,意蕴贴切,并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大暑﹣﹣骄阳似火,热到极致,繁荫蔽日,蝉歌如雨。

  ﹣﹣   

  ﹣﹣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10分)

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存形莫善于画”。造型,是绘画之所以为绘画的本质属性,中国画也不可能是例外。而所谓造型,即以客观为对象的物我交融,以形似为前提的形神兼备的形象塑造,所以,它的基础是客观形似。这就是所谓“写实”,其实质决非真实的再现复制,而是典型地拉开与真实的距离。唐宋时期的中国画,我们通常称作画家画,便是在这上面用功夫,是谓“画之本法”。要想成为画家,必须过造型这一关。

        明清时期勃兴的文人画也即“写意”画,它改变了中国画的造型本质,而以笔墨为中心,对于形象的塑造,它注重的是主观和神似,而不再是客观和形似,这样的形象,区别于“写实”,又称“意象”。文人画家则又称“利家”,以区别于专业画家的“行家”,他的用功,主要也不在“画之本法”的造型,而在“画外功夫”的诗文、书法。但问题是,过不了造型关,却拥有极高“画外功夫”的偏才实在少之又少。所以,就如用钱锺书等个别人的成就,来否定高考、取消高考,大学的教育一定沦于“荒谬绝伦”一样,一旦用董其昌、石涛等个别画家的成就,来否定造型、取消造型,中国画的发展也一定沦于“荒谬绝伦”。然而,文人画家们以其居高的话语权,却恰恰以董其昌、石涛为例,否定、取消了中国画的造型原则。他们认为,从上古绘画的不能形似,到古典绘画的高度形似,再到现代绘画的不要形似,是不断进步,讲求机械的“写实”,则“直如照相机,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何贵乎人邪?何重乎于艺术邪?”所以主张“写意”,就是“不与照相机争功”﹣﹣不想想,难道摩托车发明后,就得取消跑步比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国画家普遍拙于造型,并以拙于造型为荣,工于造型为耻。所以,不仅新文化人发起“美术革命”,对文人“写意”画的风靡提出严厉的批评;传统的国画家中如张大千、谢稚柳等少数有识者,对文人“写意”画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为它不过是中国画传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是池沼而不是江海。谢稚柳明确表示:“中国画是写实的。”张大千再三告诫他的学生:“要学画家画,千万不要学丈人画。”

       反观坚守文人“写意”观者,把灵活性当作原则性,把特殊性当作普遍性,以钱锺书的成功为例坚决主张取消高考,“家家石涛,人人昌硕”,固然做到了“画之本法”的“形式欠缺”,又有几个具有“画外功夫”的“精神优美”呢?至以高考不过关就意味着具有偏才,以“形式欠缺”了就意味着“精神优美”,“逸笔草草”就意味着所抒发出来的就是“胸中逸气”,并斥高考过关者为庸才,“形式周密”者为“精神不美”,为匠气,在逻辑上也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所选文段有删改)

 

(1)下列对“造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造型是中国画的本质属性,要想成为优秀的画家必须过造型这一关。

B.造型不仅追求“客观形似”,而且还要达到形神兼备、物我交融。

C.工于造型者,既注重照相机般的“写实”,也注重典型地拉开与真实的距离。

D.造型师与“写意”相对而言的,它“形式周密”,不重“精神优美”。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坚守“写意”、摒弃“写实”,是在否定画家画乃至中国画的传统。

B.“写意”画风的坚守者认为以“主观神似”取代“客观形似”是以先进取代落后。

C.民国画家普遍以拙于造型为荣,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与生活真实拉开距离。

D.力倡“写实”画风的新文化人、传统画家,都对文人“写意”画持否定态度。

(3)结合上下文,指出作者认为“否定造型、取消造型,中国画的发展也一定沦于‘荒谬绝伦’”的理由。

8.(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医院需要病人

【美】阿•巴彻沃尔德

 

        以前,医院的住院部常常人满为患。可是近来,医院的效率越来越高了,病人住院根本无须久等。因为医院的床位过剩,为了经营下去,医院就得尽力避免病床空闲。这既是好事,似乎也不是好事。

前些天,我到医院探望一位住院的朋友,我先到了问讯处,那里兼办入院手续。没等我开口问及我朋友的病房号,值班小姐便拿出一份表格,记下了我的姓名、年龄、职业,按了电铃。我还没来得及说明来意,早有两个护理员推着一辆轮椅来到我跟前。他们把我按到轮椅上,二话不说,顺着走廊推起就往病房走。

      “我没病!”我嚷了起来,“我是来看望朋友的。”

      “你朋友一来,我们就带他去你的房间。”一个护理员说。

      “他早就来了。”

      “那好,等我们把你安置到病床上,他就可以来看你了。”

       我发现自己被带到了一个写着“私人病房,未经护士许可不得入内”字样的小房间。护理员扒光了我身上的衣服,然后替我穿上一件古怪的、背后系带的短睡衣,还给了我一个水罐,然后打开了悬吊在天花板上的电视机,对我说:“需要什么就按一下电铃。”

      “我要我的衣服!”

      “哦,您放心好了。”护理员说,“哪怕发生最不幸的事情,我们也会把您的东西全都交给你那可能成为寡妇的妻子的。”

        正当我设想着怎样从这鬼地方逃出去的时候,威德大夫带领他的几个学生进来了。

      “谢天谢地,你们可来了!”我说。

     “你疼得很厉害吗?”他问。

     “我身体健康,我一点儿也不疼!”

       威德大夫显得十分忧虑:“如果你不觉得疼,那意味着情况比我们预料的还要严重。起初是哪里疼?”

     “不,我没病,我哪儿也不疼!”

       威德大夫同情地点了点头,转身对他的学生们说:“这是最难对付的一种病人,因为他拒不承认自己有病,拒绝向医生叙述他的感受。在他打消自己根本没病的错觉之前,他是不会痊愈的。既然他不肯告诉我们什么部位有病,我们就只好做个外科检查手术来找出毛病。”

      “我可不想动手术。”

       威德大夫摇了摇头:“没人愿意动手术,但治病还是宜早不宜迟啊!”

     “我是来看望朋友的,我没病可治!我一切正常!”

     “如果你一切正常,”威德大夫填写着病历卡说,“就不会到这儿来了。”

        次日早晨,他们剃光了我的胸毛,并且拒绝给我开早饭。

过了一金儿,来了两个护理员把我挪到一辆担架式推车上,护士长在旁随行,一个牧师殿后。

       我环顾四周,想寻求救援,但是我完全绝望了。

       最后,我终于被推进了手术室。

     “等一等,”我开了口,“我有话告诉你们。我是病得很重,但是我还没有加入医疗保险,交不起麻醉费。”

       麻醉师关掉了麻醉仪器。

     “当然,手术费我就更付不起了。”于是,大夫们纷纷放下了他们手中的手术刀具。

        接着,我转向护士说:“我甚至连交住院费的钱也没有。”

        接着,我糊里糊涂地换上了自己的衣服,被最初把我送进病房的那两个护理员赶到了清冷的大街上。

        但我要看望我的朋友,所以我又去问讯处打听我朋友的病房号,这回值班人员盯着我,冷冷地说:“我们再也不愿在本院看见你,你这不正常的人!”

﹣﹣选自《外国经典短篇小说选读》

(1)如何理解开头所写的“这既是好事,似乎也不是好事”?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2)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

(3)这篇小说的结尾部分有何特点和作用?

(4)文章主体部分安排了“病人”与威德大夫的对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1分)

9.(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梅花楼记

【明】陈继儒

 

        王元美尝谓余:“市居之迹于喧也,山居之迹于寂也,惟园居在季孟间耳。”然王氏之弁山,枕城中,朝暾映门,游屐麏集,即主人亦往往支门谢客,欲放而之于旷间无人之乡而不可得。余然后知园之与众也,宁独:与其谋于市也,宁谋于野。

        吾友范象先,有园在横涝野塘之南,去城十里而近,喧寂半之。四面榆柳,阴翳小池。池上梅花两树,婆娑相对,苍枝老骨,纵横屈曲,挑檐而上。其干可抱,其叶可荫一亩余,其子可得五石。

范子谓:“吾见梅多,未有如此君之老而奇者。”乃结高楼以临之。独与一二野衲,摊虎皮,爇猊鼎,倚楼而歌。歌曰:“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已复笑曰:“如李迪诗,不过得花之幽韵闲淡而已。吾家老梅,正如碧眼胡僧,修眉露额,又若毒龙怒虬,纷孥构斗于广莫之野,攫爪迸鳞,鬼怪万状,度他梅讵足与此君争席?庶几钟贾山之嘉树,四贤祠之紫藤,差鼎足矣。”范子楼既成,于是广莳霞桃、芙蓉、来禽之属,以映带之,池加辟,竹加徙,楼之为观,日闲以敞。

       而陈子适来,陈子曰:“吾尝闻往年探梅者,过寿安寺中,寺僧为游客所困,至折而为薪。而其次惟光福玄墓之傍,薄雪轻云,漠漠数里,一快生平。然村人率以种梅为业,不复有品题护持,与梅花两相韵者。古今梅花之知己,仅得林逋君。后迄二百年,而有范子于此中块焉野处,白板赤栏,朱帘碧幄,依微独立于暗香疏影之外,何异处士孤山?所少者童子开笼放鹤耳。他日抱鹤上扁舟,送之花下,烟沙星渚,短笛悠悠,有巍然破轻浪而出者,则陈先生至也。子其报梅花吐一枝以候我。”

【注】王元美:王世贞,字元美,明代文学家、史学家。麏集:jǔn,聚集。爇:ruò,烧。玄墓:在苏州市吴县,为赏梅胜地。林逋,字君复,号和靖。人称“孤山处士”,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中,朝暾映门

枕:靠近

B.乃高楼以临之

结:修建

C.于是广霞桃

莳:栽种

D.池加,竹加徙

辟:僻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爇猊鼎,倚楼

弃甲曳兵

B.楼之为观,日闲

故为之文

C.与梅花两相韵

古之学必有师

D.依微独立暗香疏影之外

以勇气闻诸侯

(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范象先的一段话和陈子的一段话,而王元美的话语则相当于“引子”,使话题自然开启而不显突兀。

B.范象先重在说梅,他欣赏的是梅树闲淡的美和动态的美,以想象与联想,使得静态的梅树动态化了,表现出了梅树的姿态和神韵。

C.作者自己的一番话,重点是说人,分别描写了折梅的人、种梅的人和赏梅的人,他认为创造美和懂得欣赏美都是非常重要的。

D.文章前后两部分内容以梅为线索而一脉贯通,而且后半部分有所拓展和深化,全文形成了既有横向发散又有纵向深入的结构。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余然后知园之与众也,宁独;与其谋于市也,宁谋于野。

庶几钟贾山之嘉树,四贤祠之紫藤,差鼎足矣。

(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自古执笔为文者何可胜言然至于宏丽精华不过数十篇耳但使不失体裁辞意可观便称才士要须动俗盖世亦俟河之清乎

(《颜氏家训•文章》)

10.(7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问题

春日郊外

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1)赏析第一首诗中的画线句。

(2)唐诗的“莺边日暖如人语”和苏诗的“西崦人家应最乐”两句诗中都写到“人”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1.(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4)“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

儒家所谓的“礼”是建立在   的基础之上的,礼的作用是   

根据以上文段,概括并理解中庸之道的内涵。

12.(6分)古诗文默写。,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2)《诗》三百篇,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诗经•氓》)

(4)青山隔送行,   ,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   。(王实甫《长亭送别》)

(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

四、作文(60分)

13.(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不少网友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朋友在微信群发布内容,然后发一个红包求大家转发,不少人迫于情面顺手转发了这些内容,实际上这些内容很可能就是虚假广告。

对此,网友众说纷纭。

有人说,应该禁止在朋友圈发虚假广告,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值得点赞。

有人说,如果在微博、朋友圈任性转发广告,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

还有人说,很多人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转发广告,或者是迫于情面,情有可原。

对材料中所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2016-2017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解答】A、“篮图”的正确书写为“蓝图”;

B、“吱”的正确读音为zī;

C、“滩”的正确书写为“摊”。

D、正确。

 

故选:D。

2.【解答】A.“我的回答”至“亲疏随缘”结束,据冒号管到提示内容的结束的原则,“亲疏随缘”后应加句号。

B.正确。

C.括号内的内容是解说“乡以上”,是句内括号,应紧跟在解释的词句后,故括号应移至“乡以上”之后。

D.约数之间不能加顿号,故“十三、四岁”之间的顿号应去掉。

 

故选:B。

3.【解答】A.判若云泥:比喻差距极大,差别悬殊就像云和泥的距离那样,此处用来形容“‘镀金’和‘炼金’两个词语的差别”符合语境;

B.假以辞色: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此处用来形容“理财小李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储户”符合语境;

C.因人成事:因:依靠。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多用于讽刺或自谦,此处用来形容“人们期待处于低迷状态的中国男足能‘银狐’里皮出任国家队新一届主教练,踏上复兴之路”不得体;

D.八竿子打不着:形容二者之间关系疏远或毫无关联,此处用来形容“一些书的图和文毫无关联”符合语境;

故选:C。

4.【解答】A.偷换主语,句子开头的主语是“长征沿线各地”,还没有出现与之对应的谓语,主语就变成了“广大干部群众”,“在”移到“长征沿线各地”之前;

B.结构混乱,“在外棺和内棺之间发现大量马蹄金和玉器以及精美竹木漆器展现在眼前”杂糅,去掉“展现在眼前”;

C.语序不当,句子有两个主语,关联词语“如果”的位置不当,将“如果”调到“社保经费筹措机制”的前面;

D.正确;

故选:D。

三、标题

5.【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写应用的基本能力。在解答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结合相关问题的格式进行准确书写,尤其是要注意材料的具体内容以及题干的基本要求,在表达的时候不要遗漏相关要素,如本题中要求学生到书店进行调查问卷,这个目的要求就必须准确书写。

答案:

尊敬的书店经理:

       您好,我是新丰中学的学生,也一直是贵书店的忠实读者,现在我们学校语文综合性学习小组正在着手对名著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兴趣,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同意和支持。

新丰中学学生:××

××年××月××日

6.

(1)春分

(2)示例:立春:春已归来,收尽余寒,草长莺飞,花香鸟语.

惊蛰:轻雷隐隐,凝聚雨露,万物苏醒,虫叫蛙鸣.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10分)

7.【解答】(1)B(A、“要想成为优秀的画家必须过造型这一关”表述错误,原文第二段“唐宋时期的中国画,我们通常称作画家画,便是在这上面用功夫,是谓‘画之本法’”.要想成为画家,必须过造型这一关”;C、“既注重照相机般的‘写实’”错误,原文第三段大意为,这种机械的“写实”是文人画家对“写实”的误解;D、“不重‘精神优美’”错误,追求“形式周密”者不一定“精神不美”.)

(2)D、“都对文人‘写意’画持否定态度”不正确,文章批评的是“写意画”的风靡、泛滥,不是对写意画风的风格的全盘否定,且文章倒数第二段有“认为写意画是中国画传统的一部分”之意.

(3)造型是“画家之本”,否定了造型、取消造型者,只看到了极个别画家的成就,看不到“过不了造型关却拥有极高“画外功夫”的偏才实在是少之又少”这一事实,是把灵活性当做原则性,把特属性当做普遍性.而且认为追求造型就会“精神不美”,只是“形式欠缺”了就意味着“精神不美”,在逻辑上是完全不能成立的,是荒谬的想法.

8.

(1)理解:医院效率高,病床空闲的多,这应该是“好事”;但医院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而不择手段,这当然“不是好事”.

作用:总领全文,为下文发生在医院里的事情作铺垫.设置矛盾,造成悬念,耐人寻味,吸引读者.

(2)这句话运用夸张手法和动作描写表达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对于一个完全健康的人派了两个护理员,一个护士长护送,还用了一辆担架式的推车,这就显得十分夸张.一个“挪”字显示了护理员的小心翼翼,动作夸张,非常滑稽.而“一个牧师殿后”更是将讽刺推向了极致﹣﹣他们已经随时准备为一位完全健康的“病人”送终了.

(3)特点:这是欧•亨利式的结尾,一切都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作用:使故事情节陡生波澜,增加情节上的吸引力;和上文医护人员的夸张的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人物形象;进一步突出了本文讽刺唯利是图、缺乏道德责任心这一主旨.

(4)表明所谓的“病人”并没有病,他以一个被莫名其妙的健康人的身份和思维方式讲话,所说的话合乎情理和事实.在人物对话中凸显人物形象性格.揭示威德大夫缺少应有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起码的医生职业道德.以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叙事更加集中,主旨更加含蓄.更能突出对话发生的原因和前提极不合理.双方的对话显得格格不入,极其滑稽,增加小说的幽默感.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1分)

9.【解答】(1)D  辟:拓宽;译文:池塘再拓宽,再移栽竹子.

(2)B  A都表修饰;B连词,表并列/连词,来;C代词,…的人;D介词,在.

(3)B  “他欣赏的是梅树闲淡的美”有误;依据原文第三段“不过得花之幽韵闲淡而已”,不认同花的“闲淡”,应为“奇崛的美”.

(4)我在这以后知道了修建园林时与其同众多园林建在一起,不如单独修建;与其谋划在城里,不如谋划在郊野阅读答案.

大概也只有钟贾山的美树,四贤祠的紫藤,勉强(略微)可以与之相比啊.

(5)自古执笔为文者/何可胜言/然至于宏丽精华/不过数十篇耳/但使不失体裁/辞意可观/便称才士/要须动俗盖世/亦俟河之清乎.

 

【参考译文】

王元美(世贞)曾对我说:“集市居住的特点在于喧闹,山林居住的特点在于寂静,只有田园居住的特点介于这两者之间.”然而王氏的弇山住处却处在城中,早晨的阳光映照家门, 游人聚集,即使(求清静的)主人常常要关门谢绝来客,想自由自在地到那清闲无人的境地 却不可得.这以后我知道了田园对于众人来说是宁可选择独处的地方,与其在集市中谋求, 宁愿在田野间寻找.

我的朋友范象先,有一处田园在横涝野塘的南边,距离城邑十里却又还算近,喧闹寂静各半, 田园四周榆树柳树枝叶繁茂,小池上有两株梅树,婆娑相对,苍枝老干,交错弯曲,直冲屋 檐而上.它的树干可以合抱,它的枝叶可以遮蔽一亩之地,它的果子可收得五石之多.

范先生说“我见过的梅树多了,却没有见过像这两棵年久且奇特的.”于是面对着梅树而筑高楼,独自和一二个僧人摊开虎皮坐具,焚烧猊形香炉,倚楼而歌,吟诵:“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然后又笑着说:“像李迪的诗,只不过写出花的幽韵闲淡罢了.我家的老梅树,形态像西方的碧眼和尚,长眉高额,又像凶猛虬龙,在广袤的田野间纷乱争斗,爪抓鳞裂,像鬼怪一样的变化万端,其他树木怎足以和这梅树争胜?差不多也只有钟贾山的嘉树,四贤祠的紫藤,略微可以与之鼎足罢了.” 范先生的梅花楼建成之后,在这里广种霞桃、芙蓉、来禽之类的植物,与池水相互映衬.池塘再拓宽,再移栽竹子、梅花成为景观,一天比一天幽闲而宽敞.

而陈某恰好来了,陈某说:“我曾听说当年寻梅的人,(频繁地)到寿安寺内探访,寺院里的和尚被游客所困扰,以至于把梅树砍倒当做柴火.而其次只有光福元旁边的梅花了,地上一层薄薄的雪,天上几朵淡淡的云,梅花却连绵数里,心情一下子舒畅起来,然而村里人大多把种梅当做职业,不再有品评呵护,与梅花相应和的人.自古至今梅花的知己,仅有林逋一人,三百年后才有了范先生,范先生在这田园中畅快地野居,白色的楼板、红色的栏杆,深红的帘子、碧绿的帷帐,依稀独自站立在暗香疏影之外,这和孤山处士有何不同呢?所缺少的,只是童子开笼放鹤罢了.某天抱鹤登上扁舟,把它送到梅花之下,星光之下,烟雾之中,沙洲之旁,短笛悠扬,有个形象高大破细浪而出的人,那就是我陈某人到了,您一定要报知梅花开一枝来等待我.”

10.

(1)运用对比(衬托)手法,用城里不知春天来临,突出城外春光烂漫,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点明题意,并领起下文.   

(2)唐诗写到的人是广义上的人,是比喻(比拟)的对象,诗人用比喻(比拟)、听觉等手法,表现郊外景色的美丽,抒发内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苏诗提到的“人”是特定环境中的山间农人,他们在春天忙着耕种,表现出山村生活的生机勃勃,寄托着诗人向往农人生活的情感.

 

译文:

《春日郊外》住在城里,还丝毫没能感受到春光;今天漫步郊外,惊喜地发现,原来榆树槐树早已抽芽,半绿半黄.远处的青山婀娜多姿,我更喜爱它那峰顶还留存着皑皑白雪;池塘的水渐渐上涨,倒映出岸边的垂杨.暖和的日光照着,黄莺儿啼啭,似人在对谈;一阵风从草地吹来,夹杂着芬芳的药香.我怀疑这景中藏有美妙的诗句,刚想为你们拈出,忽然又感到迷濛茫然.

 

《新城道中》东风像是知道我要到山里行,吹断了檐间连日不断的积雨声.岭上浮着的晴云似披着丝棉帽,树头升起的初日象挂着铜钲.矮矮竹篱旁野桃花点头含笑,清清的沙溪边柳条轻舞多情.生活在西山一带的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吃了好闹春耕.

 

11.

(1)仁 维护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社会的安定.

(2)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孔子主张中立不倚,行仁义之道,不能“知和而和”,即节制适度.执两用中,实行稳健的主张.“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就是全面考察,采取比较客观和稳妥的主张加以实行.宽容包容,以“和”为美,和而不同,既要 互爱互谅,又要坚持原则,不能“同而不和”.

 

参考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12.【解答】(1)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重点字:渺、沧、 粟、羡)

(2)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重点字:底、愤、郁)

(3)于嗟鸠兮,无食桑葚(重点字:鸠、桑、葚)

(4)疏林不作美,禾黍秋风听马嘶(重点字:黍、嘶)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