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世明《文如其人乎:人格观念与中国考据学方法》

古文拾遗、文言文古诗常识、常识汇编(持续更新)


古人出行带什么样的包

文化的开新与守成

儒家是哲学还是宗教?----李泽厚

古人出行带什么样的包

孙季萍《封建帝制下吏治的努力与无奈》

纪亚芸《<论语>视角下的工匠文化观》

远离优雅写作,直面疼痛现实

时间——季羡林

鸡汤与囚笼  羽戈
杨明刚《文心玩趣话“文玩”》

艾永明《传统监察制度展现中国古人智慧》 

中国古代监狱演变——据王志亮《中国监狱史》整理
徐茂明《文化世族在社会变迁中转型》
冯峰《义利相兼,以义为先》
林剑《论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
汤拥华、朱国华《诺贝尔时代的终结与文学世界共和国的重建》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历史由来》

以“师道尊严”挺立民族信仰

宋朝国富军弱的原因
当代文学创作的“轻”与“重” ---谭皓珺
彭勇《活跃在明清时期的那些民间组织》

文化与代沟

吃饭  钱锺书

胡晓明《“江南”文化再发现》

王永波《从时空维度看巴蜀文学》

帝王排场虚荣政治学

张贺《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精准供给”》

中国道德的重建

唐诗中的边关意象  邢宇晨

“文如其人”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文章风格与作者的道德品质相一致,风格是道德的外显;一是指文章风格与作者的性格、气质、才情、学识、情感等相联系。立身和为文不可分离;言为心声,风格也应是作者个性特征的自然流露。

   单从个性上看,时间是性格定型的关键因素,这种通过时间积淀的性格特征产生的行为惯性,是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改变的。再从主观上说,作品的风格就是作者在感受、体验、表现社会生活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个人特征。文风与人的性格特征是一个人生活阅历、社会实践同一进程的产物,两者互相影响,具有相关性,自然可能导致文如其人的现象。尽管作者所言之物可以饰伪,但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性。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一个人既然要为文,甚至是有些难以使其文不如其人的。在这个意义上,“文如其人”的确是值得信任的批评戒条。

   但是,“文如其人”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文如其人”是一个宽泛的命题,既包含了知性、气性方面的问题,也包含了情性、德性方面的问题。知性、气性与情性、德性属于不同性质的问题。长期以来,在“文如其人”问题上的争论中,混淆了人的气性特征与德性特征这两个不同的层面。知性与文法的关系、气性与风格的关系,属于心理学范畴,是一种必然的对应,实然的存在。而情感表达真实与否问题,人品的好坏问题,属于伦理学范畴, 其与文不是必然性相关,而是或然性相关。既是或然相关,就有“文如其人”的现象,也有文、人相悖的突出表现。

  此外,文、人相悖还有文、人关系中的外力牵引因素。作品的形成大多出自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不能超绝于世外。由他人、社会所形成的外力一并涌入,往往对作者构成有形或无形的牵引。政治权力的影响在这种外力牵引场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任何时代的文章,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在政治开明时期,作者的自由度相对大,没有或者相对较少约束,这种自由自然可以反映在文章的风格上。在政治严酷时期,作者失去创作自由,有的作者也不得不俯仰从人、随俗为言,文章中就会出现言不由衷、口是心非的现象,导致言与志、文与人之间拉开距离,产生不同形式的文、人相悖的现象。一种表现是, 作者屈就压力地歌功颂德,投其所好地鹦鹉学舌;另一种表现是,不愿与统治者合作的作者不敢铮铮有声,只好采取隐晦曲折的方式表达。隐晦方式尽管形式上与违心迎合不同,但在本质上同样或多或少隐蔽了真实的人性。

  (摘编自张世明《文如其人乎:人格观念与中国考据学方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