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苏省常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理科)及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文科)及答案解析

浙江、江苏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2019-2020学年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0届江苏高考全真模拟试题(五)(南通密卷)

江苏省七市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2020届江苏省高考全真模拟卷八语文试题(南通密卷)

江苏省高邮市高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二三月份线上学习测试语文试题

2020届江苏省泰州市高三调研语文试题

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2020届江苏省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三语文四月测试

江苏省南通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2020届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江苏省高邮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江阴市四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0届江苏省南师附中、淮阴中学、姜堰中学、海门中学四校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徐州市2020年春季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江苏省高考全真模拟卷十语文试题(南通密卷)

2020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调研语文试题

江苏省淮阴中学、姜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0届江苏省高三三模全真模拟语文试题一

2020届江苏省高三三模全真模拟语文试题二

2020届江苏省常熟市高三5月阶段性抽测三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20届南京十三中、中华中学、金陵中学等十六校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下学期2.5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学科模拟(三)语文试题

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学科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20届江苏省连云港市老六所四星高中(海州高中、赣榆高中、海头中学、东海高中新海高中、灌云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线上课程居家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江苏省高邮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六中高二(下)月考语文试卷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7—2018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徐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江苏省徐州市三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2020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江苏省常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淮安市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2020年江苏省七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2020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一中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2020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姜堰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一(下)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江苏省淮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启东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徐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月考语文试卷(6月份)


江苏省常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宋词是唐诗的‘           ’,对待‘自然’的心态转入颓废,梳剔精致,吐属尖新,尽管吹气若兰,脉息终于微弱了……”木心的文意就是这样           又切中肯繁。也许在严谨的学者眼里这样表达未必严谨。但他           的笔法,不落窠臼的现代思维,还是激起一大批年轻人读其书便想拜谒其人的热情。

A.兴尽悲来  循循善诱 炉火纯青B.兴尽悲来  娓娓道来  炉火纯青

C.兴之所至  循循善诱 登峰造极D.兴之所至  娓娓道来  登峰造极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B.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D.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下面四首古诗所表现的传统节日对应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②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③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④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A.元宵  清明  重阳  春节B.春节  中秋  端阳  除夕

C.元宵  端午  中秋  重阳D.元宵  七夕  重阳  元宵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

欣赏中国书法,意义存在于忘言之境。它的笔画,它的结构只有在不可言传的意境中体会其真味。在这种纯粹线条美与结构美的魔力的教养领悟中,中国人可有绝对自由贯注全神于形式美而无庸顾及其内容。

A.中国书法的忘言之境,主要由笔画、线条等要件营造产生。

B.不能领悟中国书法纯粹的线条美与结构美就难获欣赏自由。

C.中国人欣赏书法多喜欢关注全神于形式而无暇顾及其内容。

D.中国书法笔画、结构的真味,多在不可言传的意境中体会。

5.2018世界击剑锦标赛在中国无锡举行,下列对徽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徽标图形以无锡的拼音首字母“WX”的造型构成,代表举办地无锡,可识别度高。

B.徽标图形融入击剑运动员的人物造型,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击剑锦标赛的主题。

C.徽标图形融入古建筑飞檐的造型,塑造了无锡这一吴文化发源地的历史厚重感。

D.徽标采用中英文两种字体,能彰显泱泱大国地位,也能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含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秦自穆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

B.项王渡淮,骑能者百余人耳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

C.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归   项羽而东归

D.高祖狎侮诸客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7.下列句中加点字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之    ②项王军垓下

③无不膝行而                     ④项王其言

⑤陈涉首难,豪杰起                ⑥大王起微细

⑦诸将及士卒多亡归                ⑧公始常欲此女,与贵人

⑨父老秦苛法久矣                  ⑩及见

A.①④⑧⑨/②③/⑤⑦/⑥⑩B.①⑧/③⑤/②④/⑦/⑥⑨⑩

C.①⑧/②③/④⑨/⑤⑦/⑥⑩D.①②③/④⑧⑨/⑤⑦/⑥⑩

8.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至城东,有二十八骑            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B.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下令如流水原,令顺民心

C.无不膝行前                    项王嗔目叱之

D.始大人常臣无赖               乃秦王属吏

9.下列格局中特殊句式跟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

A.然今卒困于此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C.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小题。

查八十传

(明)汪道昆

野史氏曰:古之人不卑小道,务有所成名,彼操一技之能,必入其室,君子葢有述也。

查八十,名鼐,大父以起家,鼐从父兄受贾。少负意气,务上人。尝过毘陵倡家,鼐为弦歌佐客酒,倡引琵琶,诧鼐目之。鼐怒,祭酒谓倡:“他日不以此擅场,有如酒!”

时寿州钟山琵琶最善,尝师乐师张六老,一时侠少若工师即善弹,尽出山下。鼐奉千金为山寿,师事山。无何,尽得山法。鼐卧起服习,日夜不绝音。居顷之,过山远矣。山叹曰:“郎君吾师也,山何敢为郎君师!”于是乃过故倡,倡不知也,一弹而四座辟易,以为神,倡蒲伏下堂涕泣,莫敢仰视。

鼐愈益自负,事事务上人。当是时,滑人李贵善技击,襄阳吴奇善骑射,豫章孙景善蹴鞠,金陵马清善箫,吴人张大本善琴,皆独步,鼐悉从之受业,务尽其长。客曰:“夔①犹不免于穷,吾惧吾子之力矣。”鼐乃缓一切,仍专事琵琶。

既托贾而游,所至人人亲鼐。之吴,祝希哲,杨用修、王履吉、唐伯虎、文征仲引为布衣交。之大梁,周王使人召鼐。鼐语使 者:“王能客鼐,鼐来;不能,鼐裹足逝矣。”于是长揖而据宫座,尽王欢。窦得意以倡幸鄢陵王,且蛊太原公子。得意深自闭绝外交,既闻鼐名,私事鼐。鼐方结 客,得意岁出百缗佐客资。居七年,事鼐唯谨。入楚,楚愍王遣使操币之蕲,鼐遂留蕲,辞使者。及愍王弑,蕲人多之。入广陵,大贾李从尧执贽请业,鼐笑曰:“既得富家翁为弟子,鼐将鬻技乎哉!”

野史氏曰:世俗言琵琶夷部乐耳。鼐独以此成绝技。昔高渐离易衣而惊坐客,视鼐诎故倡,何异焉。彼以匹夫而距王公,藉令事贵主以干进,彼且羞为之矣。吾乡故多节侠,则鼐其人乎!。

(选自《太函集·查八十传》,有删改)

(注)①夔:相传为尧舜时的乐官。

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父以起家           贾:做买卖

B.诧鼐目之             摄:震慑

C.吾惧吾子之力矣       诎:竭,尽

D.楚愍王遣使操币之蕲   逆:不顺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野史”是私家编辑的史书,与“正史”相对。“野史氏”在文中指民间无名氏。

B.“入其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文中指精通某种技艺。

C.“为……寿”是祝颂之辞。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祷祝福对方能够健康长寿。

D.“贽”是指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见面礼。“执贽”既持礼物(以请求)。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寿州钟山琵琶最善,尝师乐师张六老,一时侠少若工师即善弹,尽出山下。

(2)彼以匹夫而距王公,藉令事贵主以干进,彼且羞为之矣。

13.试概括文中查鼐身上表现出的优秀品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小题。

南乡子·自述

苏轼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卧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①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注)①使君:太守。作者时任徐州太守。

14.上阕描绘了怎样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5.请指出下阕主要采用的抒情方式,并简要分析下阕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16.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世事茫茫难自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__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____________________,犹自音书滞一乡。(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4)____________________,山行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5)____________________,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6)不知腐鼠成滋味,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安定城楼》)

(7)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8)____________________,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浣溪沙》)

(9)帘外雨潺潺,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浪淘沙令》)

(10)离愁渐远渐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踏莎行》)

(11)____________________。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

(12)是处红衰翠减,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八声甘州》)

(13)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4)___________________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

(15)今宵剩把银釭照,____________________。(晏几道《鹧鸪天》)

(16)柔情似水,佳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秦观《鹊桥仙》)

(17)飞云冉冉蘅皋暮,____________________。(贺铸《横塘路》)

(18)____________________,轻解罗衫,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

(19)____________________,翠禽啼一春。(姜夔《鬲溪梅令》)

(20)休说鲈鱼堪烩,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1)自在飞花轻似梦,____________________。(秦观《浣溪沙》)

(22)知音少,____________________。(岳飞《小重山》)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小题。

在母语的屋檐下

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俩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恍惚中,甚至忆起 了听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景,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友人感慨:真过瘾。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油彩一般的韵味。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做到这一点。

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 tongue,直译就是妈妈的舌头。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多么深邃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以做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遥遥,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的珍宝。

芝麻开门吧!咒语念起,山洞石门俨然敞开,堆积的珠宝付光跃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瓜熟蒂落,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音调的升降平仄中,笔画的横竖撇捺里,有花朵摇曳的姿态,水波被风吹拂出的纹路,阳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里隐忍的啜泣。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母语,才有这样的魅力和魄力,承担和覆盖。日升月落,春秋代序;昼夜不舍的流水,远古沉默的荒野;鹰击呼啸着射向天空,羊群蠕动成地上的云团;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有怎样的哀怨,一声自喉咙迸发的呐喊有怎样的愤懑。一切,都被母语捕捉和绾结,表达和诉说。

我骄傲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灾祸连绵,兵燹不绝,而一个个方块汉字,就是一块块砖石,当它们排列衔接时看,便仿佛垒砌了一个广阔而坚固的壁垒,牢牢守卫了一种古老的文化,庇护了一代代呼吸沐浴着它的气息的亿兆的灵魂。

童年在农村度过,记事不久的年龄,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觉,我独自走出屋门到外面玩,追着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远了,一直走进村外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没人听到,只好在林子里乱走。过了好久,终于从树干的缝隙间,望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

一颗悬空的心倏的落地了。

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语熟悉的音调,带给他的正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返归家园之感,一个汉语的子民,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故乡的语言,母语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形式,甚至关联到了存在的确凿感。

因为时时相与,反而熟视无睹,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当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的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并经由翻译传播,成为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以诗歌为证,《鲁拜集》中波斯大诗人伽亚谟及时行乐的咏叹,和《古诗十九首》里汉代中国人生命短暂的感喟,贯穿了相通的哲学追问;中世纪的意大利,彼特拉克对心上人劳拉的十四行诗倾诉,和晚唐洛阳城里,李商隐写给不知名恋人的无题七律,或者隽永清晰,或者宛转迷离,各有一种入骨的缠绵,让不同的语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质得到彰显和分享。

热爱来自母亲的舌尖上的声音,应该被视为是一个人的职责,他的伦理的基点,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阔,但母语是他的出发地,是他不断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原点。

(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中引用英语mother tongue,是为了引出妈妈的舌头这一形象说法,强调母语的温馨可亲。

B.作者用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来形容母语的微妙和玄奥,是说母语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C.文中引用阿里巴巴的故事,旨在说明封存在语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宝般珍贵。

D.文中列举“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等意象,意在说明,只有用母语才能准确言说它们的内在情韵。

E. 文章融记叙、议论、抒情为一体,引经据典,华美而不失厚重,有较深的文化意蕴。

18.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9.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

20.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网上热议“舒适圈”这一话题。所谓舒适圈是形容人生活在一个无形的圈子里,在圈内有自己熟悉的环境,与认识的人相处,做自己会做的事,感到轻松自在。

于是,有人认为,人处在舒适圈内,有安全感,避免了不必要的挑战,能更好的发挥自身潜能,不断成长。但也有人认为,人要勇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接受新的挑战,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自身潜能,不断成长……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

2.A

【解析】

B项,“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一句,译为当年不肯在春天开放,如今却在无端地在秋风中受尽凄凉。可见将荷花比作人。C项,“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句,译为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可见将菊比作人。D项,“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一句,译为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可见将桃花比作人。故选A。

3.C

 

4.D

【解析】

第一句强调中国书法的美在于忘言之境。第二句指出中国书法的笔画、结构之美存在于不可言传的意境里。第三句对第二句进行具体解释说明。因此判断语段的中心句为前两句,然后进行压缩概括。经比较,“中国书法笔画、结构的真味,多在不可言传的意境中体会。”一句的表述更准确简洁。故选D。

5.D项,“能彰显泱泱大国地位”错,“徽标采用中英文两种字体”不能彰显泱泱大国的地位。故选D。

6.D

【解析】

A项,“约束”,两处均是动词活用为名词,意为"同盟,信约"。B项, “属”,两处均为跟从,跟随。C项,“解”,两处均为脱身。D项,“因”,前者为趁机,后者为通过。故选D。

7.C

【解析】

①⑧均为使动用法,“信”,使……信守;“奇”,使……变得神奇。②③均为名词作动词,“壁”,驻扎。“前”,向前行。④⑨均为意动用法,“然”,认为……正确;“苦”,认为……苦。⑤⑦均为名词作状语,“蜂”,像蜜蜂一样,纷纷;“道”,从小路。⑥⑩均为形容词作名词,“微细”,平民,卑微的身份;“怪”,怪异的现象。故选C。

8.C

【解析】

A项,“之”,前者为才;后者为于是,就。B项,前者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后者为助词,的。C项,两处“而”,均表示修饰。D项,“以”,前者译为认为,后者译为把。故选C。

9.A

【解析】

A项,“困”,被围困。故此句为被动句;B项,“骑能属者”应为“能属者骑”,能跟随的骑兵,定语后置,即倒装句;C项,“战于蓝田南”应为“于蓝田南战”,在蓝田南作战,状语后置,即倒装句;D项,无特殊句式。故选A。

 

10.D,此处“逆”应为迎接。

11.A项,“‘野史氏’在文中指民间无名氏。”错,“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12.(1)当时寿州钟山琵琶演奏水平最高,(因为他)曾经拜乐师张六老为师,当时像乐工乐师一样善于演奏的年轻人,都是出自钟山门下。(2)他凭借一介匹夫身份而能拒绝王公(的要求),凭借着才干侍奉身份高贵的主上而得到升迁,尚且不太愿意做这些事。

13.胸怀大志,力求争先,学习刻苦,虚心纳谏,交友广泛,有远见。

 

14.初秋的黄昏,苏轼在碧纱帐里一觉醒来,枕边微凉的秋风也吹不尽浓浓的睡意,于是继续躺在凉席之上,听外面公堂一片寂静,他知道这意味着今晚不用上堂处理公事了,表现出苏轼起床的慵懒和悠闲。

15.直抒胸臆。表面上看是自嘲,在贬低自己,实际却是在表达一种摆脱尘世功名束缚的愿望,同时也是在庆幸自己已经慢慢摆脱了这些束缚。

16.春愁黯黯独成眠    云横秦岭家何在    共来百越文身地    人世几回伤往事    青山隐隐水迢迢    猜意鹓雏竟未休    枳花明驿墙    菡萏香销翠叶残    春意阑珊    迢迢不断如春水    沙上并禽池上暝    苒苒物华休    拣尽寒枝不肯栖    料峭春风吹酒醒    犹恐相逢是梦中    忍顾鹊桥归路    彩笔新题断肠句    红藕香残玉簟秋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尽西风,季鹰归未    无边丝雨细如愁    弦断有谁听    

 

17.BCB项,“是说母语宜于意会,难以言传”错,依据文章第三段,可以看出作者用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来形容母语的微妙和玄奥,是为了说明“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C项,“旨在说明封存在语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宝般珍贵”错,依据原文第六段,可知文中引用阿里巴巴的故事,旨在说明“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

18.①内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离开母语,强调母语给人带来的庇护感和安全感。②结构上,呼应题目屋檐,引出下面的议论。

19.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揭示出人和母语之间生死难离的关系,使事理具象化,生动形象

20.①母语可以拉近彼此关系;②母语最早打通人与世界的联系;③母语可以自由地抒情状物;④母语包蕴文化基因,守卫民族文化;⑤母语给人以家的归宿感;⑥各民族用自己的母语创造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