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真题汇编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范文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优秀学生范文
2018年高考试题浙江卷及答案

2020年浙江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浙江省舟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9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9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六校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9学年浙江省921高中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

浙江省A9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台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丽水四校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0年10月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学年浙江省921高中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丽水四校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浙江省丽水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十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十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浙江省绍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0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浙江省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内部)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2)

浙江省衢州四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丽水市五校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基础测试语文学科试题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遇到懂行且对他道行啧啧称赏的,老谈就会喜不自禁,当场开一堂扬扬洒洒的zhuàn)刻课。喜欢而缺钱的穷学生,期期艾艾(ài)地舍不得走,老谈见状,爽快对折,半卖半送。

B.(mò)地,叮叮淙淙响起古筝声,却是一个穿着旗袍的女子,十指娴熟地弹着我听了千百遍的《姑苏好风光》,我的心仿佛也被这音乐填满了似的充(yín)而富足。

C.汉柏劫后余生,仅存一脉生机。那些受尽岁月盘剥(bō),变得赤裸裸的枝丫,依然苍jìng)有力地直指天穹,它质问的姿态,显然不是针对曾经的风霜和雨雪,而是生命本身。

D.鼻腔深处强烈地一酸,喉头处像硬硬地gěng)了一个什么硬物,他觉得自己的泪水带着一股温热迅疾地流下来了,他连忙转过头,有些踉qiàng)地疾疾地走了过来。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领略趣味的能力一半固然由于天资,另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甲]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

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乙]你的心境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六根清净,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丙]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你偶尔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左右逢源。这就是忙中静趣。

(改编自朱光潜《谈静》)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然B.六根清净C.偶尔D.左右逢源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B.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20年,对于石油投资者和生产者,是破天荒的一年,石油价格大幅下跌,不仅改写了石油业的历史,也打破了人们对于商品价格的认识:市场宁愿给钱,也不愿意拿到原油现货商品。

B.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医学,将“天人合一”的观念作为理论依据,在保持人类的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C.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包括餐饮、影视、酒店、娱乐、旅游等在内的很多行业面临经营困境,据外媒报道,迪士尼为缓解疫情以来的经济压力,对多位高管均作出了停薪和减薪的安排。

D.在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经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等单位的《2019年全球自然灾害评估报告》发布,该报告综合利用比利时鲁汶大学紧急事件数据库、中国灾害数据库等资料,对各类灾害情况进行了评估。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国画推崇以虚代实的留白,___________。字的结构和通篇的布局一定要有疏密,才能破平板、划一,有起伏、对比,既矛盾又和谐,从而获得良好的艺术情趣。凡作书法,既要注意黑的字形笔画的密处,___________________,而字里行间的白处布置也须措置得宜,方能使之疏密有致,两者相映生辉。

6.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工智能越来越成为一个常见的话题。某校举办一年一度的辩论赛,辩题是“人工智能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正方有以下看法:

人工智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从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到医疗行业的远程操作,人工智能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人工智能的决策基于之前的数据记录和算法组合,更为精准,相比人工可以减少出错几率。

ƒ人工智能可以连续工作,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把更多的人从简单烦躁而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请站在反方立场上,针对上述看法,任选两点反驳。要求:先填序号,再作反驳;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得体。

所选序号:(   )(   )

反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微信公众号:浙考神墙750

良渚文化代表遗址为良渚古城遗址,遗址距今5300-4300年,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中国学者们研究认为该遗址是5000年前中国古文明的遗存,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说明这一发现和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上认可。

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已相当进步。稻谷有籼、粳稻之分,并普遍使用石犁、石镰。手工业也有很高的成就,玉石制作、制陶、木作、竹器编织、丝麻纺织都达到较高水平。尤其是琢制的玉器,其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美,均达到史前玉器的高峰。玉器上的纹饰主题神人兽面纹,是良渚先民“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和信仰的象征,并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玉器和陶器上还出现了不少刻划符号,这些符号在形体上已接近商周时期的文字,是良渚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大约距今5300年,大量人口移民至良渚地区。由于良渚地区地势低洼,“治水”仍是头等大事。大量人口的涌入还需要解决吃饭问题,这刺激了灌溉稻作农业的迅速发展。大规模的土木水利工程和灌溉水稻农业,使得良渚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升,也极大提高了良渚社会的组织动员能力,从而催生出灿烂的良渚文化。归根结底,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持续文明化进程的结果,这一文明化进程的启动还与来自中原的推动有关,且与周边地区存在互动。因此,良渚文化形成于多元一体的早期中国各区域文化融合互动的背景之下。

不过,良渚文化对中原地区产生影响是晚期以后。大约距今4500年,在晋南临汾盆地出现陶寺文化,其玉、石器都明显属于良渚文化因素;陶寺有近300万平方米的古城,此前中原从未有过如此超大规模的城,它是受良渚筑城理念启发的产物。良渚式玉器的出现,使得黄河流域人群终于找到了一种绝佳的高等级社会身份标志物;良渚式大城出现的同时,良渚文化那套政治管理模式也相应渗透到中原和北方地区。更重要的是,以陶寺文化为基点,琮、璧等玉器北向影响到老虎山文化石峁类型,西向影响到甘肃、青海、宁夏地区齐家文化,为这些粗犷的北—西北方文化平添了许多温润之气。它们甚至传承到更晚的二里头文化(晚期夏文化),以至于商、周文化。

(摘编自韩建业《如何看待良渚文化的重要地位》,《人民日报》2019年8月10日)

材料三:

目前来看,良渚文明是所能确证的中国最早文明,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陶寺、石峁、二里头的相继繁荣,使得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地发生变化。除了文字和青铜器,良渚文化在各个方面均已达到国家文明的要求。青铜器在文明社会中承载的礼制规范的意义,在良渚文化中是体现在玉器上的。这些玉器以玉琮为代表,并与钺、璜、璧、冠状饰、三叉形器、牌饰、锥形器、管等组成了玉礼器系统,或象征身份,或象征权力,或象征财富。礼玉上常见刻绘有“神徽”形象,用以表达良渚人的统一信仰。文字是记录语言、传承思想文化的工具,在良渚文化中,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这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统一着人们的思想,而大型建筑工事所反映出的良渚社会超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也透露出当时一定存在着某种与文字相当的信息传递方式。  

 (摘编自刘斌《良渚与中华五千年文明》)

7.下列对材料中“良渚文化”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和手工业已相当进步,城池规模大,又开展了大型的土木水利工程,这些都标志了其进入文明时代。

B.良渚文化的形成基于区域文化融合互动的背景,是长江下流地区持续文明化进程的结果,也离不开周边地区的推动和与中原的互动。

C.晚期良渚文化对中原和北方等地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影响,在玉石器、城池等物质层面和等级观念管理模式等精神层面都有所表现。

D.良渚文化中的玉器和陶器上出现了不少形体上类似文字的刻划符号,它们是当时社会记录语言、传承思想文化的工具。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良渚古城遗址作为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有力地将中国的文明推到了5000年前,这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B.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神人兽面纹为代表的纹饰,既代表了原始信仰,也体现了良渚先民“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

C.因地势低洼而催生的大规模土木水利工程,及因大量人口涌入而迅速发展的灌溉稻作农业,是良渚文化形成的重要动力。

D.良渚文明的因素随着玉器等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影响直至商周,这表明了区域性文明的动态过程以及中华文明的统一过程。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作为良渚文化重要载体的玉器具有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家人

何立伟

我儿时家里来的客人中,有一位叫李四格子的,我印象至为深刻。他一看就是从乡下来的,在一堆城里人中,显得特别拘束,坐是特别选到角隅里坐着,牢牢望定自己一双脚,好像要管住,生怕它们乱走;又手袖着,弓起腰,你不跟他说话,他是一言不发的。天稍冷,头顶上必定戴个绒线尖顶帽,像那种马戏团里小丑戴的,看上去就想笑。我父亲走拢去递烟给他,他必躬身而起,双手接过,拳成作揖的姿势,说,还要抽你郎家的纸烟哦。慢慢坐下,揭开总是系着的围裙,从里头口袋里摸出火柴来,点上,拇指同食指拈着烟,掌窝着,深深吸一口。他平常,是自己滚喇叭筒烟抽,那烟是四个指头捉住的,极呛人,是自己种的旱烟。

我问父亲何解叫他李四格子。父亲解释说,四,就是排行老四,格子呢,乡下人把念过书讲文明的人,或者受尊敬的人,称为有“格”。李四格子的“ 格子”呢就是说他是一个有格的人。大概是这个意思吧。我听得云里雾里,究竟不懂如何从他身上看出父亲说的那种“格”来。

但有一点我是晓得的,就是李四格子说话,有些文绉绉,动不动就是之乎者也。父亲说李四格子是念过私墊的,比起其他乡下来的亲威,他算是肚子里头有墨水的。他是我父亲娘家的表哥,进城来,必定要到我家里来走走,吃餐饭,然后说一堆客气话告辞而去,肋下总是夹一把暗红色的油纸伞。

我小的时候爱涂鸦,拿粉笔在家里墙上四处乱画些穿盔甲骑白马舞刀戟的人,为此没少挨过父亲的丁公,额角上并后脑壳上于是经常有些轰轰烈烈的造山运动。但李四格子是第一个表扬我的人。他歪着戴绒线尖顶帽的脑壳看我画天兵天将,咳句嗽,不大不小的声音道:咯伢子,将来有出息!父亲听见了,颇不屑,说:乱搞,搞得一屋邋遢得要死,有么子鬼出息。李四格子转过身,对我父亲说,哎,你有所不知,人看从小,马看蹄爪。你看你家少爷,随便几笔就画个神仙,几多灵泛。不能小看哦,不能小看。然后就背了句我没听得清的古诗,以证明他的看法是大有来头的。父亲对他的这位念过私塾的表哥是很尊敬的,于是不争,悻悻道:随他去。我虽然不大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懵懂间还是感觉得到,额角上的造山运动今后势必会要少去许多。

李四格子吃饭的时候腰坐得笔直,夹菜时筷子从不在碗里翻动,夹少少许,放到饭尖上,先扒饭,再吃菜。饭要扒到碗里粒米不剩,再去添。

李四格子瘦,而且高,总是弯着腰走路,仿佛世界上到处都是矮屋檐。我长大后才明白人要有“格”,无格不足以立世。一想到“格”,会想到李四格子,他走路的样子,坐的样子,说话文绉绉的样子,还有他肋下总是夹着的油纸伞。

……

但老家来的客人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保吾伯。他是父亲的表哥。不过他不是从乡下来,是从城里来,因为他在一家做半导体收音机的工厂里当工会干部。赤面浓眉,笑声爽朗。一来,就从口袋里掏几粒糖粒子给我吃,每回都是太妃奶糖。我母亲说,惯饲。保吾伯就爽朗地笑。而且他来还是骑单车来,是一辆飞鸽牌的。我就叫他教我踩单车。我人小,坐到座凳上够不着蹬子,就左脚站在脚蹬上,把右脚伸进三脚架另二边的脚蹬上半圈半圈地踩。他扶住后架,跟在后头。咣当我倒下了,又连忙扶起我,没事没事,继续继续。我就是跟保吾伯学会骑单车的。

保吾伯十三四岁就进城学徒,做过很多事,跑过很多地方,是我们家亲戚中最见多识广的人。我最喜欢听他聊天。他说什么都有味。我们搬过几回家,每回都是保吾伯帮我们打点收拾,手脚极是麻利。我们家凡遇到什么事,第一个想起来要求助的,必是保吾伯。如今,有什么事要再找保吾伯,已经找不着了。当然,太妃糖如今也看不到了。李四格呢?也都不在了。

我老家其实就在长沙县,并不远,但我却没有再回去过。因为老家已经没有亲戚了。父亲家虽然仍有亲戚走动,但都是从城里头来的。

没有了亲人的老家,现在是什么样子呢?

(原载2017年2月8日《文汇报》,有删改)

10.为什么说李四格子是老家来的客人里留给作者“印象至为深刻”的人?

11.如何理解作者写到李四格子这个人物,一再提及的“格”字以及他胁下夹着的“油纸伞”。

12.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

13.本文为什么以“老家人”为题,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伊尹论

苏 轼

办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立天下之大节者,天下者也。夫以天下之大不足以动其心,则天下之大节有不足立,而大事有不足办者矣。

今夫匹夫匹妇皆知洁廉忠信之为美也,使其果洁廉而忠信,则其智虑未始不如王公大人之能也。惟其所争者,止于箪食豆羹,而箪食豆羹足以动其心,则宜其智虑之不出乎此也。箪食豆羹,非其道不取,则一乡之人,莫敢以不正犯之矣。一乡之人,莫敢以不正犯之,而不能办一乡之事者,未之有也。推此而上,其不取者愈大,则其所办者愈远矣。让天下与让箪食豆羹,无以异也。治天下与治一乡,亦无以异也。然而不能者,有所也。天下之富,是箪食豆羹之积也。天下之大,是一乡之推也。非千金之子,不能运千金之资。贩夫贩妇得一金而不知其所措,非智不若,所居之卑也。

孟子曰:“伊尹耕有莘之野,非其道也,非其义也,虽禄之天下,弗受也。”夫天下不能动其心,是故其才全。其全才而制天下,是故临大事而不乱。古之君子,必有高世之行,非苟求为异而已。卿相之位,千金之富,有所不屑,将以自广其心,使穷达利害不能为之芥蒂,以全其才,而欲有所为耳。后之君子,盖亦尝有其志矣,得失乱其中,而荣辱夺其外,是以役役至于老死而不暇,亦足悲矣。

孔子叙书至于舜、禹、皋陶相让之际,盖未尝不太息也。夫以朝廷之尊,而行匹夫之让,孔子安取哉?取其不汲汲于富贵,有以大服天下之心焉耳。夫太甲之废天下未尝有是而伊尹始行之天下不以为惊以臣放君天下不以为僭既放而复立太甲不以为专。何则?其素所不屑者,足以取信于天下也。彼其视天下眇然不足以动其心,而岂忍以废放其君求利也哉?

后之君子,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一为希阔之行,则天下群起而诮。不知求其素,而以为古今之变时有所不可者,亦已过矣夫。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广选•新注•集评》苏轼卷)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立天下之大节者,天下者也     狭 :使……狭小

B.然而不能者,有所也           蔽:蒙蔽

C.是以役役至于老死而不暇         役役:劳苦不息

D.后之君子,常而习故           蹈:遵循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以天下之大不足以动其心        到则披草

B.伊尹耕有莘之野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赵者

C.则天下群起而诮                    士大夫

D.其全才而制天下                    君何知燕王

1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从儒家的伦理标准出发,要求人们的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并提出了“办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的观点。

B.紧承首段提出的观点,文章第二段通过对王公大人和匹夫匹妇的比较,说明不取者愈大,所办者愈远。

C.文章第三、四段引述孟子和孔子的相关材料,就是为了证明“办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从而使文章行文更严谨。

D.作者认为伊尹是符合儒家道德规范的贤者,不以自己的得失而进退,不以自己的荣辱而喜忧,穷达利害都不能动摇其对精神本质,也即道义的追求。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夫 太 甲 之 废 天 下 未 尝 有 是 而 伊 尹 始 行 之 天 下 不 以 为 惊 以 臣 放 君 天 下 不 以 为 僭 既 放 而 复 立 太 甲 不 以 为 专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伊尹耕于有莘之野,非其道也,非其义也,虽禄之天下,弗受也。

(2)彼其视天下眇然不足以动其心,而岂忍以废放其君求利也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 尘埃。

19.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字。

20.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阅读三则材料,完成各题。

(1)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

(3)孟子曰:“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

(《孟子·告子下》)

注:(1)几:轻微、婉转的意思。(2)劳:操劳、劳烦。(3)矶:激怒

21.“弟子服其劳”中“弟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孟的孝道观。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__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2)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3)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以趋于亡。 (苏洵《六国论》)

(4)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_________,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

(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__________________。 (王昌龄《从军行》)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路遥《平凡的世界》

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鲁迅

正是万千平凡人直面工作生活中困难、勇于奋斗拼搏圆梦的精神,才汇聚成我们这个时代的奋进之光。

——《人民日报》编者

作为青年学子,站在人生的新起点,你有怎样的思考和体验?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1.C

A项,题干中“扬扬洒洒”,应为“洋洋洒洒”,洋洋洒洒:用来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形容规模或气势非常宏大。扬扬洒洒:多用来形容雪纷纷扬扬,飘飘洒洒,要比‘洋洋洒洒’直白、浅显很多。题干中修饰中心词“篆刻课”,故应为“洋洋洒洒”。

B项,题干中“充盈(yín)”应为“充盈(yíng)”,盈(拼音:yíng)是现代汉语常用字,最早字形见于春秋金文。本意是盛满、充满,引申为多出、有余,用于“盈余”等。又引申为丰满、饱满、圆满无缺、满足、盛多、增长,由满足义又引申为自满、骄傲。

D项,题干中“埂”应为“哽”,“埂”释义: 1.地势高起的长条地方。2.用泥土筑成的堤防。“哽”释义:1.声音阻塞2.堵住喉咙3.食物堵塞喉咙不能下咽。4.因感情激动等原因喉咙阻塞发不出声音、哽咽。题干中主语为“喉头处”,故应改为“哽”。

故选C。

【点睛】

前、后鼻音总结:记声韵配合规律: 1.d、t、n、l只与eng相拼,不与en相拼。2.zcs除了“怎”(zěn)“谮”(zèn)“参”(cēn)“岑”(cén)“涔”(cén)“森”(sēn)。3.d、t、n只与ing相拼,不与in相拼(除“您恁”外)。

 

2.D

3.A

【解析】

【分析】

2D项,应为“油然而生”或“层出不穷”。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主语一般是人,而语境中主语是“无穷妙悟”。不合语境。

故选D

3.根据冒号“一冒到底”的原则,和句号搭配才表示一句话的结束。语境中,由“这个定律”判定,冒号的内容已经结束,应在“空间”后用句号点断。

故选A

4.A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B项,结构混乱,在“协调稳定”后面加“等方面”;或者将“在”改为“对于”。

C项,不合逻辑,“餐饮、影视、酒店、娱乐、旅游”中“娱乐”并列不当。

D项,成分残缺,“经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等单位的”缺少动词,应改为“经……等单位完成的”,或者“经……等单位制定的”。

故选A

5.①书法讲究疏密有致的简约    ②也要落实白的字里行间的疏处    ③字形笔画的黑处布局固然需要设计精妙    

6.1)人工智能虽然带来很多便利,但人们也因此会增加对机器的依赖,长此以往,人类的心理和思维能力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

2)人工智能虽然可以根据一定的编程和算法来精准完成任务,但很难进行自主思考,在很多需要创新或者人文情怀的工作中他们很难胜任,比如医生、教师、科技工作者等。

3)人工智能由于可以不间断工作,会导致企业更喜欢投资机器,从而取代许多低技能工作,带来大规模失业,可能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7.C

8.B

9.    特点:①数量多,品种丰富,雕琢精美。(至少写出两点)②有形体上接近文字的刻划符号。    作用:①表达人们信仰,统一人们思想。②规范社会礼制,象征等级观念。(或 规范社会礼制,象征财富身份权力)    

 

10.①举止行为显得特别拘束,装扮也可笑。②第一个表扬、肯定我的绘画(涂鸦)才能。

11.①“格”字意在表示李四格子是受过教育、有文化、讲规矩的人。②)肋下夹着“油纸伞”,表明李四格子是一个讲究有备无患、不喜欢麻烦别人的人。③借“格”字及“油纸伞”表达作者对老家来人讲规矩、知礼义、自律自重的品德的尊崇。

12.①通过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来描写、刻画保吾伯热情友善的形象。②作者抓住儿时保吾伯给糖吃及教自己学会骑车两件事,交代自己最喜欢这位老家来客的理由。③对回忆中的往事的细节展示,既给了读者真实可信之感,也传达出作者对保吾伯的怀念之诚。

13.①“老家人”关注的是过去时光里的人,他们的知书达礼、热情友善是不会随时光消逝的。②“老家人”在结构上起线索的作用,串联了作者所要写的来自老家的几位客人。③“老家人”中的“人”来自老家,他们的存留去废决定了作者对老家的情感依恋深浅:失去“人”,“老家”便真的“老”了。

 

14.A

15.D

16.C

17.夫太甲之废/天下未尝有是/而伊尹始行之/天下不以为惊/以臣放君/天下不以为僭/既放而复立/太甲不以为专

18.(1)伊尹在有莘国的郊外耕作,倘若不合乎道,又不合乎义,就是拿整个天下作为他的俸禄,他也不接受。

(2)伊尹看待天下,感到十分渺小,不足以打动他的心,难道忍心用废黜放逐他的国君来求得好处吗?

【解析】

【分析】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常见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本题可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将选项中实词义代入句中,代入文中,来进行分析。A项,“狭”,应为意动用法,以……为狭。使动用法:是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意动用法:是某些词用作动词充当谓语时其动作属于主观上的感觉、看待或评价。该句释义为“树立了天下崇高节操的人,是把天下看得十分狭小的人”。

故选A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可以把一些古汉语虚词做出一些总结和归纳。每个虚词,标出具体的含义、例子以及用法。需要灵活的掌握在不同环境下对虚词的认识和理解。A项,前句“而”连词,表转折;后句“而”连词,表修饰。B项,前句“于”介词,在;后句“于”介词,对 C项,前句“之”代词,他;后句“之”代词,这。D项,“以”都是介词,凭借。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文章第三段引述孟子的材料,为了表明“古之君子,必有高世之行,非苟求为异而已”;文章第四段引述孔子的材料,就是为了“彼其视天下眇然不足以动其心,而岂忍以废放其君求利也哉?”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7.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关键是三个句式工整的句子是解题的关键,“天下不以为惊”“天下不以为僭”“太甲不以为专”,然后找出句中名词代词,太甲”“ 天下,然后根据语法、句式以及句意进行即可。句中“太甲”与“废”是主谓结构,不要断开;注意“是”为指示代词,不要断开。

18.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此题注意,“耕于有莘之野”为状语后置。“道”“义”为名词作动词解释为合乎道,合乎义。“眇然”解释为渺小的样子。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做天下大事业的人,是具备天下崇高节操的人;树立了天下崇高节操的人,是把天下看得十分狭小的人。凭借着广大的天下却不足以打动他的心,那么,天下的崇高节操就有不够他树立的,天下的大事业也有不够他做的了。

现今那些普通的男男女女,都知道廉洁、忠义、守信是美好的,如果他们果真廉洁、忠义、守信,那么他们的思虑、智慧未必赶不上王公大人们的所能。只是由于他们争夺的不过是一竹筐饭、一盘肉汤,而一竹筐饭、一盘肉汤足以打动他们的心,那么他们的思虑、智慧,不超出这个就是应该的了。一竹筐饭、一盘肉汤,倘若不是通过正当的途径就不去获取,那么一乡的人,就没有谁敢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冒犯他了。一乡的人没有谁敢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冒犯他,却不能办好一乡事情的人,从来没有过。依照这个推论,他不拿取的东西越大,那么他能办的事情也就越大了。把天下让出去跟把一竹筐饭、一盘肉汤让出去,没有什么不一样;治理天下跟治理一乡,也没有什么不一样。但是仍不能做到,是因为有蒙蔽他们的东西。天下的财富,是由一竹筐饭、一盘肉汤聚集起来的;天下这么广大,是由一个乡推演而来的。倘若不是拥有千金的富家子弟,就不能贩运价值千金的资财。那些出售货物的男女小商人,得到一金都不知道怎么放置,不是他们的智商不如富贵家子弟,而是由于他们处的地位十分卑下。

孟子说:“伊尹在有莘国的郊外耕作,倘若不合乎道,又不合乎义,就是拿整个天下作为他的俸禄,他也不接受。”天下都不能打动他的心,所以他的品德完美了;凭借他完美的品德来执掌天下,所以面临大事而不惑乱。古时候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超出世人的品行,并不是贪求想跟一般人不同罢了。卿相这样的高官显位,价值千金的财富,也有所不顾,要用这个来使自己的心胸宽广,使得困窘、得志、利益、祸害都不能成为他心中的芥蒂,来完善他的道德,想要有所作为罢了。后代有道德的人,大概也曾有过这样的志向,但得与失在他心中扰乱,荣与辱在他身外纠缠,所以辛辛苦苦地直到老死也无暇顾及自己的志向,也够可悲的了!

孔子为《书经》作序说到虞舜、夏禹、皋陶相互推让天下的时候,未尝不长长地叹息。朝廷多么尊贵,可他们却像普通人那样将它推来让去,孔子看中了他们的哪一点呢?孔子看中了他们对富贵不急切地追求,有用来使天下人的心完全折服的功效罢了。太甲被废黜,天下未尝有过这种做法,而伊尹开始推行它,天下的人不以为骇怪;以臣下的身份放逐国君,天下的人不以为僭越;已经放逐又重新扶立,太甲不认为是独断专行。为什么呢?因为伊尹平常不屑一顾的东西,足够用来取得天下人的信任。伊尹看待天下,感到十分渺小,不足以打动他的心,难道忍心用废黜放逐他的国君来求得好处吗?

后代有道德的人,遵循常规,习惯旧例,惴惴不安,害怕不被天下的人宽赦,一做出罕见的行为,天下的人就群起嘲讽他,不知道探求他平素的行为,却认为古今是有变化的,现今就是有不能去做的事,这其实是大错特错了啊!

 

19.            

20.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出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21.为人弟、为人子的年轻人。

22.(1)孔子认为的“孝”是从内心到行为都孝顺父母,要保持和颜悦色。即使在劝说父母不被听取的情况下,也要恭恭敬敬,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2)孟子认为的孝是要客观理性对待父母错误,不能盲目顺从。父母过失大,却不纠正,是不孝的;面对父母的小过错,不能随意发怒,要尊敬父母。

参考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孟子说:“亲人的过错较大而不怨恨,是更加疏远关系。亲人的过错较小而怨恨,是不可激怒的。更加疏远,是不孝顺;激怒了,也是不孝顺。”

23.(1)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2)地势极而南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远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日削月割    (4)银瓶乍破水浆迸    曲终收拨当心画    (5)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