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上海高一语文名著阅读汇编
第33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决赛)范文 《对“独立思考”的再思考》
上海市奉城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金山区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质量监控语文试题
2021上海高一语文名著阅读汇编
一、选择题
1.(2020·上海市奉贤区高一期末)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的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世代定居的传统中国社区本质上是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做事靠的_____________。在这个社会体系中出了案子,首先关乎的_____________。乡绅会“先照例认为这是件全村的丑事”:“这简直是丢我们村子里脸的事!你们还认了错,回家去。”费孝通说乡土中国的最高理想是“无讼”,就好像足球比赛中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双方的规则,而犯规的代价_____________。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首要的技能_____________。
①不是金钱和利益,而是名声和面子
②不单是被罚,更是整个团队的耻辱
③不是赚钱致富,而是分辨善恶美丑
④不是商业和法治,而是道德和礼治
A.①③②④B.③②①④
C.①④②③D.④①②③
2.(2020·上海徐汇区·高一期末)下列将《乡土中国》中描述的现象与观点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乡下人不识字—面对面社群没有文字的需要。
B.各人自扫门前雪——中国乡下佬公私界线分明。
C.乡土社会夫妇排斥私情——小家族所求的是稳定。
D.籍贯不因迁徙而改变——血缘是乡土社会稳定的力量。
3.(2020·上海徐汇区·高一期末)臧克家的诗《三代》:“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适合用来阐释《乡土中国》中相关理论的篇章是( )
A.乡土本色B.礼治秩序C.男女有别D.无为政治
4.(2021·高一期末)《再论文字下乡》篇中写道:“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下列行为不属于“习”的一项是( )
A.每周例行的升旗仪式B.端午节吃粽子
C.定时定点投放垃圾D.新团员学团章
5.(2021·)下列谚语与乡土社会的人伦关系不相契合的一项是( )
A.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B.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C.物以类聚,人以群分。D.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6.(2020·上海徐汇区·高一期末)下列诗句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
A.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归园田居》)
B.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C.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2020·上海徐汇区·高一期末)选择题。对联“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描述的对象是( )。
A.陶渊明B.白居易C.李白D.杜甫
二、名著阅读
8.(2021·上海高一期末)《乡土中国》知识填空: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写的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____著作。这类著作的主要特点是____、系统性和逻辑性。
(2020·上海闵行高一期末)结合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完成下面问题。
9.下面不符合《乡土中国》原书意思的一项是( )
A.乡土社会是亚普罗式文化,靠共同生活来配合人的相互行为;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文化,把感情变化作为生命的主脉。
B.人治和法治不是对立的,两者的区别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而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C.乡绅赶走抽大烟的小儿子,教训老父亲,处罚大儿子,维护了乡村的礼治秩序,但却破坏了法治秩序,没有明辨是非。
D.文化性的强制常包含教化性的权力,文化对社会新分子的强制是一种教化过程,乡土社会则正是这种靠近教化的社会。
10.下面运用《乡土中国》“血缘与地缘”的相关内容来分析某些现象,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南方看不上北方,沿海看不起内地的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地缘关系的反映。
B.“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挖洞”,这种判断是用血缘关系来给人定位。
C.在上海生活的“籍贯”是外地的人结成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是地缘不是血缘。
D.饭店里几个人吃完饭之后争着付账,正是不想欠对方人情,因为没有血缘关系。
11.(2021·上海金山区·高一期末)下列运用《乡土中国》的观点与理论进行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平常经常会说“落叶归根”“不离故土”,中国的老人还经常会讲“我已经是半截子入土的人了”,费孝通先生认为,这个“土”字虽然用得很好,但听起来多少有些“土气”和贬义。
B.中国古人喜欢“学而时习之”的原因,是因为那时候每天面对的新问题其实没有那么多,大部分的生活就是在不断地重复,只要这个村子里边有一个像孔子那样的老人家,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请教他就好了,所以有机的团结会容易形成礼俗社会。
C.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个差序格局的核心,那向外扩张的这个动作,就叫作“推”。所以孔子讲“推己及人”。孟子评价孔子“善推而已矣”。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这些都是一个由内向外推的过程。
D.每一次技术的重大变革都会带来一大拨的时势权力。当机器发明的时候,当内燃机发明的时候,当汽车发明的时候,当电报发明的时候,当互联网、手机、短视频,一个一个的社会变革出现的时候,你能不能抓住,就代表着你是不是可以在短期之内获得时势权力。
三、选择题组
(2020·上海松江区·高一期末)结合费孝通《乡土中国》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2.下面不符合原书意思的一项是( )
A.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的孩子和教授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反映的不是“愚”的问题。
B.中国人在寒冷的西伯利亚都要下些种子,就像如今有些小区、高架桥下有人拓土种菜一样,都是明白泥土的可贵。
C.人的学习是靠群体知识的传递,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
D.曾子易篑说明“礼”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于传统的习惯,这也和孔子所重视的服礼的主动性是一致的。
13.按照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理论,依次填入下图a、b、c处的人物正确的一项是( )
A.林黛玉 贾政 薛宝琴B.林黛玉 薛宝琴 贾政
C.贾政 薛宝琴 林黛玉D.贾政 林黛玉 薛宝琴
四、其他
14.(2020·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期末)依据《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说说如何理解“涟漪效应”。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段落的整体意思,然后联系上下文,先找是否有标志,如关联词、修辞等;如果没有,就看其意思。本题第3空,“足球比赛中犯规的代价”与②中“被罚”“团队”联系紧密,第三空应选②,排除B项;第4空,与“首要的技能”联系密切的词语是“赚钱致富”,第四空应选③,排除A;第2空上文语境是“出了案子”,与之相关的是“金钱和利益”,因此排除A。故本题选D。
2.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本题考查的是《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需要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解答此种题型,需要学生平时多读经典作品,多记忆,多感悟。
B项,“公私界线分明”错误。“各人自扫门前雪”,比喻不要多管闲事。结合“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谁也不敢否认这俗语多少是中国人的信条”分析,“各人自扫门前雪”对应的观点应该是“自私”,不是“公私分明”。
故选B。
3.A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名著内容及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的能力。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回答此题,要根据平时对名著阅读的记忆,根据题目要求选择。
《三代》这首诗二十一个字,三个人物形象,构成了一幅祖孙三代与泥土打交道的生活图画。强调乡土。
A项,乡土本色中实际上阐述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指出“土”是农民发展农业必不可少的条件。“土”一字的演变展现了时代的变迁,乡下人其实并不是不值得尊敬的,他们守护着这养育他们的土地,灌溉、播种、收获。农业与工业、与游牧业不同,农业需要农民扎根在土地上,这便使得“土气”不得不萦绕在农民的身边。这种不流动的土气不是农民造成的。强调乡土。
B项,强调乡土社会秩序及法治等。
C项,强调对性别的认识。
D项,强调治国方针等。
故选A。
4.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筛选信息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观点,然后仔细查看所给四个选项,分析选项的内容是否符合文章的观点。
A项,“每周例行”强调的是习惯性,是说每周都要做,使一个人惯于一种做法,属于“习”。
B项,“端午节吃粽子”,是说每年五月初五都要吃粽子,这是中国人的习俗,属于“习”。
C项,“定时定点”,强调时间和地点的惯常性,是说每到某个时间点人们要去某个地点做什么事,属于“习”。
D项,“新团员学团章”,是新团员刚刚入团时,要学习团章,这是一时的,不能属于“习”。
故选D。
5.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筛选信息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观点,然后仔细查看所给四个选项,分析选项的内容是否符合文章的观点。“乡土社会的人伦关系”应指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等。
A项,“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谚语里明确提到了“兄弟”和“父子”,非常契合乡土社会的人伦关系。
B项,“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句谚语里包含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也有“朋友” 关系,契合乡土社会的人伦关系。
C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谚语是说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这句谚语只是客观地表达同类的人或物易于聚在一起,所以不属于乡土社会的人伦关系。
D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谚语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了势,而“和他有关系的人”往往是他的父母、兄弟、儿女、朋友等,所以这句谚语非常契合乡土社会的人伦关系。
故选C。
6.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用典手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用典手法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考生课下多留心,做答时才能得心应手。
A项,“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白描手法。陶渊明运用简笔的勾勒,显示出自己生活的简朴。
B项,“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意思是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登上高峻入云的山路。谢公屐,指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登山时为了保持人体平衡所穿的一种鞋子。李白运用“谢公屐”的典故,写自己怎样攀登天姥山。
C项,“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意思是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我。“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曹操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表达自己善待人才、求贤若渴的心意。
D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意思是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回来报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辛弃疾运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以廉颇自比,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事赵国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
故选A。
7.D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联的理解与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本题题干要求分析对联描述的对象,需要抓住对联的关键词语分析判断。需要抓住“诗史”“草堂”“野老”等分析,是写杜甫的,是刘咸荥题于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的对联。杜甫因为三吏三别故号称“诗史”;曾客居成都浣花溪边草堂,在他的《野老》里就自称为野老,自号“少陵野老”;杜甫在自己的诗里也用“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来形容自己,这是群鸥的意思。
故选D。
8.学术 科学性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名著阅读的文学知识常识的能力。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学术著作。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这类著作的主要特点是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由此可知,本题第一空的答案是“学术”,第二空的答案是“科学性”。
9.C
10.D
【分析】
9.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C.“破坏了法治秩序,没有明辨是非”错,在乡土社会,注重的是礼治秩序,乡绅的做法正是在维护礼法社会,不能说破坏了法治秩序,没有明辨是非。
故选C。
10.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D.“因为没有血缘关系”错,几个人争着付账,体现的是可能是地缘关系,与有无血缘关系没有必然联系。
故选D。
11.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名著,判断与分析文章观点与理论的能力。
A.“但听起来多少有些‘土气’和贬义”错。根据原文“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可知,认为乡下人土气的是城里人,并非是费孝通先生的看法。费孝通先生认为,乡土的这个“土”字用得很好,虽然听起来不好听,但其实它并没有特别多的贬义存在。
故选A。
12.B
13.D
【分析】
1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B项,“都是明白泥土的可贵”错,中国人在西伯利亚下些种子,表现得确实是珍惜泥土。但是在小区和高架桥下种菜,体现的不是珍惜泥土,是占便宜的心态。
故选B。
13.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以及读图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
根据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决定有差等的次序关系。由图示可知,a与贾宝玉关系最近,贾政是贾宝玉的父亲,故排在a位,排除AB;薛宝琴是薛宝钗的堂妹,林黛玉是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可见林黛玉与贾宝玉关系更密切,排在b位,排除C。
故选D。
14.运用比喻手法,把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形象地比成链漪;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说明圈子越近的关系越紧密,离圈子中心越远的关系越疏远。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把词语放回到原文中,并结合上下文来分析。由原文看“好比投石入水的涟漪效应”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乡亲的交往全凭相熟度、关系度”,由此可分析出“涟漪效应”指的是传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特点便是“圈圈扩展开愈远愈疏愈近愈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