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学会辩证分析之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作文写作,名家论述杂篇汇编

高考精品讲义集


议论文综合式(纵横)结构训练

记叙文(小说)的写作立意

议论文写作:论据的广度深度厚度

关系型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赏析

多则材料类作文的类型、审题与写作方法

古文拾遗、文言文古诗常识、常识汇编(持续更新)考前作文

高考命题作文类型、审题与写作方法


记叙文(小说)的写作立意

高考记叙文(小说)写作情节篇

2020年北京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13篇)

2020全国Ⅰ卷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2020全国二卷高考作文例文集锦(9篇)

2020年全国三卷高考作文范文集锦(8篇)

2020年上海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2020年浙江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2020江苏新高考作文集锦

2020天津卷新高考作文集锦


作文写作指导:君子善假于物

“不用公权力报私恩”的写作提示与示例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


最新时评精选汇编
作文——保持理性,追求真理

社会精英与社会承担——作文训练

古诗词鉴赏专题

典型性任务驱动作文范文5篇

考试体作文加分之“神结构”分布(附:范文举例)


议论文的写作结构

古文中的孔子与作文写作运用

跟领袖新年贺词学作文结构

探究因果  强化论证——议论文如何进行因果分析


《红楼梦》相关知识与习题合集

《论语》的十大思想内涵

古文中的孔子与作文写作运用

2020年(11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论语》《红楼梦》

高考《论语》理解阅读练习题汇编1

孔子之外其他儒家人物作品及相关练习

高考《论语》理解阅读练习题汇编2

高考《论语》理解阅读练习题汇编3

高考《论语》理解阅读练习题汇编4


考场中唐宋元明清诗词与当代散文里的清明节

考场中唐宋元明清诗词里的清明节(试题版)

古诗词里的清明,道不尽的哀思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古文中的墓志铭

孔子赞赏的中庸——骆玉明

名著阅读《论语》、《红楼梦》相关知识与习题合集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鉴赏专练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学会辩证分析之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技法点拨】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辩证分析的基本方法。而所谓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将分析对象置于特定的背景中考查,从而明确它之所以这样而不那样的原因所在。时间在变,空间在变,显性隐性的条件都在跟着变,如果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变,就会演绎“刻舟求剑”的现代笑话。换句话说,对于对象的是非曲直,也只有将其放在特定背景中去考查,才能辨明其适宜性或正确性。如学校安全,可能有些学校安全意识还不够强,安全隐患还很多,安全事故屡有发生。这是问题。而有些学校安全意识过了头,为了安全不敢开展学生的文体活动,甚而一减再减学生的体育课。这也是问题。再如对待社会变革,尤其是变革引发出来的问题,有人惶惶不可终日,这是问题。而认为只要是变革,就总是好的,总是按照传统做法的相反相对的路子去行事,这也可能是问题。有人固步自封,画地为牢,小富即安,还美其名曰知足常乐,这是问题。而有人总是渴望自己没有的东西或一时不能到达的领域,并因此而忧郁苦闷。这自然也是问题。孩子寡言,非常不善交际,家长觉得这是问题;而一个孩子成天精神亢奋,无论什么场合,他都无所顾忌地讲话,显示自我,家长恐怕也会觉得这是问题。而且,这些类似的问题,还会出现对流现象,即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可见我们需要一颗敏感的心,需要有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鲁迅曾经写过一篇文,叫《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后来王蒙也写一篇文,叫《费厄泼赖应该实行》。两位文豪,观点似乎相左,而其实并不冲突,因为他们都分别是在自己特定的社会背景中就不同的社会现象而做出的判断和主张。而这不同的社会背景,具体说,小可以指特定的时间段,大可以指特定的时代。

【时文引路】

孔孟(节选)

黄仁宇

孔子对“礼”非常重视。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厚葬颜渊;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孔子虽不值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他见了梁襄王,出来就说:“望之不似人君。”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他做了齐国的吊丧正使,出使滕国,却始终不对副使谈及出使一事。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时代的末期。孟子的生卒年月,虽不能确定,但是他最活跃的时间,也县战国时代的前中段。《孟子》一书开场即提到他见梁惠王,那是公元前336年的事,距离战国开始已67年,又115年之后秦才灭六国统一中国。在春秋的时候,周朝的封建制度,已不能维持,但是还没有完全败坏。以前各小国各自为政,里面主持国政的卿和大夫以及担任下级军官的土,全部世袭,一切都按成规,而现在一切都接受“礼”的约束之原则已不再适用,但是公侯伯子男的互相征伐,仍以道德的名义出之。纵使叛逆篡位也还要邀请与自己利害相关的各方支持。但最最重要的是,这时的战事还未波及全民,不致使父母兄弟妻子离散。

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有时彼此都以竞技的方式看待,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也就是仍不离开“礼”的约束。“不为已甚”是当时的一般趋势。根据原则,在某种情形之下,不追击敌人。在某种情形之下,不向主敌射击,不设险以谲诈取胜。既已给敌兵第一下白勺创伤,不乘势作第二次的戳刺。头发斑白的人,不拘为俘虏。这些态度与欧洲中古的骑士精神很相仿佛,虽然这些原则并不可能全部遵守,但是接战时间短促,参战的人数受车数的限制。总之,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的本身,还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  

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时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示着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恢复。他有时也发牢骚,说什么“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可是要他表示方针的时候,他的办法端在“正名”,也就是恢复一切事物原有的名分。“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更表现一腔复古的热忱。

孟子有时候被人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

【跟我观察】

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们的很多观点却有不一致的地方。而怎样看待这些相异之处?不同的分析方法或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用发展的观点对此加以考查,得出的结论被人广泛接受。他们认为造成孔孟差异的原因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用孟子的话说,精辟得很,那就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上述节选部分,已经让我们见识了孔子“此一时也”的情境,假如你对此感兴趣,想了解孟子的“彼一时也”的情境,可以搜索该文全文,进一步熟悉黄仁宇的发展分析方法。

【佳作展示】

居安思危

 有人说,看一个民族是否成熟,就要看这个民族能不能居安思危。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法不对此举双手赞成。

古人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我认为在忧劳之后,逸豫一下无可厚非。估计很多人都认同这一点,想想我们法律中规定的双休日、春节、端午节等假日不都是为了让国民在忧劳之后逸豫一下吗?但凡事都有个度,古人所说的“逸豫”应是“过度逸豫”吧!“过度逸豫”的结果就是被“逸豫”蒙蔽了双眼,遮蔽了心智,忘记往日奋斗的艰辛,不见来日之危机,而后便是“亡身”了。

所以居安是不容否定的,但居安能否长久就看能不能思危了。谈到此,我们大概就会想到古代一大串帝王的名字。比如说那个唐庄宗李存勖,也就是这个人引发了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之慨叹。李存勖秉承父志,艰苦创业,历经无数险难才得成帝王之业。如果历史就定格在他把大唐王旗插遍大地的那一刹那,那他绝对是个可以比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优秀帝王。可惜,“事定犹须待阖棺”,李存勖得到天下之后就英气全无,斗志顿消,终日沉溺于管弦,甚至任用伶人为官且让其居于权位要职。他只顾逸豫而不念来时之危的后果就是身死人手,国破家亡,而且是一世而亡,比秦隋还差劲。

其实唐庄宗之后又走他覆辙的人君比比皆是,历史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吗,有些例子也就不用再一一列举了。

可以说,中华民族一直都不太成熟。直到新中国建立时,才有了一些成熟的味道。当时筹备建国中的一件大事就是选国歌。现在都知道《义勇军进行曲》当选了。但当时颇有争议的,一些人认为这首歌创作于抗日时期,歌中内容已经和时代相去甚远,不宜当做国歌,尤其那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太过时了。但后来还是选了这首歌,据说就因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因为它永远警戒着我们要居安思危。因为灾难不是别人给的,而都是自己的逸豫造成的。

不知后人在仰望红旗冉冉升起,唱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之时,能否体味先辈寓于其中的殷殷期望。倘能,中华民族才可能成熟。

【点评】本文的亮点,在大处说,是将忧患意识这一古老话题放在一个民族是否成熟的高度上来探究,并且认为是否有忧患意识就是一个民族是否成熟的标志。观点新颖富有启发性。在小处说,是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李存勖这个人物的功过是非,其间画线部分,大大增加了语言的辩证色彩。

【每周一练】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段时间以来,“谣言”不断,从“女干部携巨款潜逃加拿大”到“艾滋病患者滴血传播艾滋病”……网络谣言“四起”,而这些谣言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就如同一法律专家的比喻:一旦打开就无法再拧紧的水龙头。或许,谣言可以止住,但带给社会的“阵痛”,却不会瞬间消逝。

对于谣言风起现象,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释你的看法,而且文中必须含有发展的观点。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我们可以分析谣言风起的背景,或自媒体时代给舆论传播提供便利,而网络的虚拟性则让人们对言语信息真实性的辨识变得艰难,所以传播异常活跃。其间自有发展的观点,有古今的对比。也可以分析制止谣言的方法,过去提倡“谣言止于智者”,这般常识,在古代信息不发达时,的确可以做到。可如今,信息技术如此发达,或许上一秒事件才刚刚发出,下一秒便火遍网络了,此时,任何智者都是无力的,而道德自律,也往往靠不住,毕竟,由于猎奇心态作怪,对一些无法辨别的事情,人们总会自动扩散。于是我们便寄希望于法律,寄希望于法律对网络平台和谣言传播者的全面管理和实质性管理。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建构议论文中升华段落的思维模式


议论文是高考作文的热门文体,也是当下最引人注目的一种写作体式。所谓议论文,就是准确表达自己对某一事物或者某一现象的看法,并且充分阐释自己的理由和见解的文章。在阐释理由的过程中,既需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点,又要将自己的见解挖掘得更加深刻。如果说在考场作文中,议论文的主体段落是保证基础得分的重要部分,那么升华主旨的段落就是拿到高分的武器,并且是不可缺少的有利武器。

大家常说“题好文一半”,但考生更应该做的是让自己文章的内容配得上好标题。如果仅仅是标题亮眼,并不能使这篇作文取得高分,相反,可能会让阅卷教师觉得这篇作文华而不实,对正文内容大为失望,适得其反。

一种能让主旨段落更加深刻的思维模式,让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能使作文升华的段落。


一个关键词:外寻联系,内抓昭晰

若遇到题干中只有一个关键词的材料作文,升华主旨时必然要围绕这个关键词展开。而要使主旨更加深刻、有见地,就必须使用一种升华技巧,即“外寻联系,内抓昭晰”。简单来说,就是寻找与题干中的关键词有联系的词,可以意思相近或者相反,但需要注意这些词是为主旨服务的,并且作者内心要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切忌盲目寻词、生搬硬套。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关于冲动,西哲有言:冲动是魔鬼,它只会让你得不到本该得到的,失去本不该失去的。也有学者说,冲动是可爱的,它让人敢于做事,人类历史,实际就是由一连串冲动创造的。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


角度自选 ,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这道作文题中的关键词是“冲动”,并给出了“魔鬼”“可爱”两种观点,根据西哲的话可以立意为“冲动不可取”,根据学者的话可以立意为“要敢于冲动”,综合两者可立意为“适时冲动,适当克制”“为己理智,为人冲动”等。当然,最佳立意是结合双方观点辩证地看待“冲动”,既要看到冲动的好处,又要看到冲动的弊端,或者哪方面的冲动可以多一点,哪方面的冲动要少一些。

在确定立意之后,正文中就要对冲动进行深入的、个性化的解读,此时要想加深文章立意,必然要寻找一个“陪衬”。这个陪衬是在文章的升华段中对比衬托或者突出强调“冲动”的,在撰写文章时切忌喧宾夺主,大篇幅地解释陪衬词的意义和作用。

在撰写升华段时,可以选择“理性”“感性”等词作为“冲动”一词的陪衬,对冲动的意义、作用进行深入挖掘,可以提出“理性的冲动为人为国,彰显时代青年的担当”,也可以提出“感性的冲动任性妄为,终将反噬自身”等观点。无论选择哪一个词作为陪衬,都要注意不要落入理性与感性的争辩之中,要牢牢抓住“冲动”这一关键词进行辩证思考。


片段一


人类可以冲动,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性妄为。卢梭认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刘慈欣也说过:“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我们应该提倡的“冲动”绝非随心所欲、肆无忌惮,更非为了一己私欲而不择手段。其实,“冲动”和“理智”从来都不是一对反义词,我们该时刻保持“理智”,但却不必克服“冲动”。倘若这“冲动”积极有益,能推动社会发展,为世界谋大义,又何来克服一说?

片段二

我们要有一种冲动的精神,但却不是感性地冲动行事,而是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质疑从前的观点,拥有不惧一切冲动而行的勇气。但是,我们不能失去理性的思考。在精神上,我们要有理性之考虑;在行动上,我们要有冲动之崛起。感性的冲动是魔鬼,只有在冲动前多理性思考,冲动才会转变成帮助我们的天使。


这两段升华段落都围绕“冲动”阐释了自己的观点。片段一将“冲动是什么”这一点作为升华点,提及理智作为辅助,肯定了冲动的积极作用。这种表达方式在表面看来是寻找了一个修饰词阐释冲动的正面意义,但其内在含义是对感性的、不理智的冲动的否定,肯定理性冲动的合理存在。片段二直接提出冲动的两面性,即感性和理性的冲动,对比论证了两种冲动都存在价值,属于一分为二的逻辑思想。这两位学生的升华段的思路都非常清晰,各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并且在论述时思路明晰,牢牢把控升华段落的走向,让升华段落成为一个加分段落。

这种给某个关键词寻找有联系的辅助词的升华模式并不少见,但是在使用时必须注意思维模式的建构。只有建构好一个合适的思维模式,才能在写作时快速且高效地完成升华段落,让整篇文章有一个立意的凝聚点,显示出思想的深刻。


 二

两个或者多个关键词:外修混沌,内修昭昭


题干中若是有两个或者多个关键词,这类材料作文在写作时,升华主旨的段落就可省去另寻“搭档”的步骤。以这两个或者多个关键词为基础进行辩证思考,这种方式可以称为“外修混沌,内修昭昭”,也就是阐释题干中的若干个关键词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界限不需要完全清楚明晰,但内在逻辑必须明了。有时候越是简单的关系,升华段落的语言就可以越“混沌”,达到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作文题目


2020年新春前后,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犹如一面镜子,照见世间百态:

有逆行而上、奔赴武汉,不计个人安危的仁心医者;

有于危难中哄抬物价的无良奸商;

有公益志愿者、慈善人士的慷慨解囊;

也有人玩忽职守、敷衍塞责;

有人自觉留守,主动隔离;

也有人隐瞒行程,四处“逃窜”;

有人相信国家,积极配合;

也有人散播恐慌,谣言惑众……

一阴一阳谓之道,太阳的背后是阴影,但阴影永远无法遮挡阳光,世间万象从来如此。

对于以上各种现象,你有怎样的评说?请任意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现象发表你的看法。

这道作文题的关键词是“阳光”与“阴影”,学生能很快想到这两个关键词是相反的关系,并在正文中论述疫情中人性的阳光面与阴暗面。但是,若只是分别论述“阳光”与“阴影”,显然不足以成为一篇高分佳作。题干中有一句话需要关注,“一阴一阳谓之道,太阳的背后是阴影,但阴影永远无法遮挡阳光,世间万象从来如此。”由此可见,题干已经明确指出“阳光”与“阴影”的关系就是“阴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相生相克的关系。所以,学生不必花时间寻找两个关键词的关系,更加不应该忽略题干中的提示信息,而应该根据这“一阴一阳谓之道”的明确提示,把“阳光”与“阴影”放在一起讨论,外化为一个事物的阴阳两面,以“道”来统一两个关键词,内化为对相生相克关系的逻辑阐释,着力于论证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并且思考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关系。


片段

乐观看待阴影并非放纵黑暗滋长。在德国前总统魏茨泽克眼中:“谁对过去闭上眼睛,就是对未来视而不见。”我们对阴影的存在不能过于悲观,因为阴影会让阳光更显明亮,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阳光下的阴暗视而不见。疫情之中,有人借机哄抬物价,那么疫情过后,我们就该完善制度,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阴影的确可以衬托黑暗,但任其泛滥只会让阴影笼罩下的人们饱受苦难。光明和阴暗必然并存,但我们既该克服黑暗将侵蚀阳光的悲观心理,也要杜绝“不作为”的消极主义,坚信阴影让阳光更明亮,也要用阳光照亮黑暗。

这一片段将“阳光”与“阴影”两个关键词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进行阐释,并且结合题干中的疫情进行深入分析,看似是将两个关键词“混乱”地放在一起讨论,实际上思考十分清晰理性,将“阳光”与“黑暗”相生相克的关系阐释得非常到位。

因此,在遇到有两个或者多个关键词的材料作文时,应该先思考这些关键词的深层关系,并且将这一关系放入升华段落中阐释,使文章的立意更加深刻,提升文章的档次。


内在必昭,外露锋芒

议论文通常考查学生的思辨思维,学生要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转换为文字的表达,必然需要建立一个思维模式。在建构升华段落的思维模式时,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作文材料,让学生建立不同的思维模式。其中,在面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时,学生不仅要正确解读材料中的事件,更要就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辩证阐释。

笔者就升华段落的写作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思维模式,建议学生在撰写升华段落时要用心、用力、用对方向,建构一种常用的高效的思维模式,来帮助自己在考场中快速写成升华段落,使文章思想更加深刻。

无论是含有一个还是多个关键词,学生行文时,文章内在的思维逻辑必须清晰,思维模式必须牢固。要在下笔前构思一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并且将这种解读用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出来。我们必须清楚,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内在的思维,而这种思维的体现又必须依赖语言的表达,所以在建构思维模式的同时也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模式的建构还需要体现思辨思维,要挖掘关键词的关系背后的意义,提出自己的见解,让考场作文有的放矢,锋芒毕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