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市宝山区行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含作文(持续更新)


2020年上海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2020年上海高考真题(附答案)

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范文选登


高考精品讲义集

议论文的写作结构

考场中的诗歌之唐诗的豪迈与悲伤

古文中的孔子与作文写作运用

上海2021年普陀区高三二模语文卷

上海2021长宁区高三二模试卷

2021届高三二模作文题汇总(16区全)

上海市2021浦东新区语文二模 ( 含答案)


2020—2016上海高考语文真题选择题汇编

2020—2016上海高考语文真题论述类文本汇编

2020—2016上海高考语文真题文学类文本汇编

2020—2016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古诗阅读汇编

2020—2016上海高考语文真题人物传记类古文阅读汇编

2020—2016上海高考语文真题游记、书序类文言文汇编

2020—2016上海高考语文真题作文题目汇编

2021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1年上海卷写作指导与示例


考场中诗词散文里的端午节

上海市杨浦区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学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6-2020年上海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编

202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1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1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1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1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1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1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2020、2021上海高一期末作文题目汇编

2021上海高一上期末古诗默写汇编

2020、2021上海高一语文名著阅读汇编

2020、2021上海高一(上)期末作文题目汇编

2020、2021上海高一语文散文阅读汇编

2021上海高一语文古诗阅读汇编

2020、2021上海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0、2021上海高一语文古诗阅读汇编


要读名著,也要做阅读
索性结合名著讲阅读方法
从名著经典情节中,看考题类型,学解题技巧

5次课了解名著主要人物、经典情节、作品主旨与外延
5次课阅遍出题类型、掌握解题技巧

名著与阅读一起学——假期语文班课



上海市宝山区行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句子默写

1.按要求依据教材填空。

(1)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人生如梦,____________。(苏轼《______·赤壁怀古》)

(3)《老子》中,在实体、空间的基础上概括抽象出“有”“无”的功能价值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2.社区在“读古诗,做好人”的活动中向学生征集楹联,请你在下列联中选出最合适的一项(   )

A.兴观群怨,修齐治平B.离骚而问天,哀以招魂

C.篑于平地进以往,风乎舞雩咏而归D.《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而不乱

3.下列表达和推理无逻辑错误的一项是(   )。

A.两天两夜一直没有停过的毛毛细雨又淅淅沥沥地下起来。

B.梅雨季节,江南的农村、平原、山区和城镇都阴雨连绵。

C.如果他是教授,他就有学问;他有学问,所以他是教授。

D.只有到了深秋,枫叶才会红:正是夏天,枫叶应该没红。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怜悯是人的天性(节选)

(法国)卢梭

①我们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因为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便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便认为人是邪恶的;人从来不对他的同类效劳,因为他认为他对他们没有任何义务;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既然这位作者是根据他自己提出的原则进行推理的,他的论点就应该这样来表述:我们在自然状态中对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的关心,丝毫不妨碍他人对保护他自己的生存的关心的,因此这个状态是有利于和平的,是适合于人类的。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其实,这些欲望乃是社会造成的,而且,正因为人的欲望丛生才使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既然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我们就要问:野蛮人是否也是一个强壮的孩子?如果我们承认他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如果这个人强壮的时候也像他柔弱的时候那样依赖他人,那么,什么过分的事他干不出来呢?他的母亲如果不及时喂他奶,他就会打她;如果他觉得他的弟弟招他讨厌,他就会掐死他;如果别人碰撞了他或打扰了他,他就会咬别人的腿。说自然状态中的人是强壮的,与说自然状态中的人需要依赖于人,这两种说法是矛盾的。人只有在处于依赖状态的时候才是柔弱的;如果他无拘无束,不依赖他人的话,他早就是很强壮的了。霍布斯没有看出:我们的法学家所说的阻碍野蛮人使用理智的原因,正好就是霍布斯本人所说的阻碍野蛮人滥用他们的官能的原因。因此,我们认为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恰恰在于他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防止他们作恶的,既不是智慧的发达,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恶事的无知。

②此外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因而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克制他的强烈的自尊心,或者在自尊心产生之前克制他的自爱心。认为这是人类唯一具有的天然的美德。我认为怜悯心是我们这样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有怜悯心了;它是那样地合乎自然,甚至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的表现。且不说母兽对幼兽的温情和在危险时刻不惜牺性命保护它们,我们经常看到,就连马也是不愿意踩着一个活着的生物的身体跑过去的。一个动物在它的同类的尸体旁边走过时,总是感到不安的。走进屠宰场的动物发出的哀鸣,表明它们对所看到的恐怖情景是感同身受的。我们看到《蜜蜂的寓言》不得不承认人是一个有感情和同情心的生物。书中描述了一个动人的事例:一个被囚禁的人看见一头猛兽从一个母亲的怀抱里抢走了她的孩子,用尖锐的牙齿咬孩子的肢体,用爪子掏取他还在跳动的内脏。他看到的这件事情虽与他个人无关,但他心中的感受是何等悲伤啊:目睹这种情景,而自己却不能对晕过去的母亲和垂死的孩子一伸援手,他难道不难过吗?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4.依据甲文,用判断句给“怜悯心”下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具备的定义。

5.依据甲文,以下不是霍布斯观点的一项是(   )。

A.因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所以人天生是恶人。

B.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所以人是邪恶的。

C.因为认为对同类无义务,所以人不对同类效劳。

D.因为人是宇宙的主人,所以自然权利互不妨碍。

6.甲文第①段划线部分两个“既然”领起两个方法相同的反驳,下列各项中与这两个反驳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生物不变论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因为,生物不变论是一种违反客观事实的观点,违反客观事实的观点当然是错误的。

B.生物不变论不符合事实,动物是发展变化的,植物是发展变化的,微生物是发展变化的,所以,生物不变论是错误的

C.生物不变论是错误的,如果生物是不发展变化的,那么,古代生物和今天生物应相同,而事实上古今生物差异很大。

D.生物不变论是错误的,因为,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已表明人从猿进化而来。

7.甲文第②段画线部分和乙文画线句在逻辑论证上有重要作用,且作用相同,请加以分析。

8.甲乙两文的理论思想有相通之处,请加以概括。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各题。

记念刘和珍君(节选)

鲁迅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乙   

荷花淀(节选)   

孙犁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着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女人抬头笑着问: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

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

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

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

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

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说:

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9.甲文画线部分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10.以甲乙两文为例,分析纪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不同的写作特点,写出两方面即可。

11.在选择性必修教材中,《记念刘和珍君》《荷花淀》属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以“苦难与新生”为人文主题。请你依据学习任务群和人文主题,结合甲乙两文内容,拟定一个“研习专题”,写出专题发言稿的题目和正文提纲。

 

 

五、现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玫瑰  

(德国  歌德)


少年看见红瑰,

原野上的玫瑰,

多么娇嫩多么美,

急忙忙跑去看,

心中暗自赞美。

玫瑰,玫瑰,红玫瑰,

原野上的玫瑰。


少年说:“我摘你回去,

原野上的玫瑰!”

玫瑰说:“我刺痛你,

使你永远不会忘记,

我决不能答应你。”

玫瑰,玫瑰,红玫瑰,

原野上的玫瑰。


粗暴少年动手摘,

原野上的玫瑰,

玫瑰刺痛他的手

悲伤叹息没有用,

只得任他摧残。

玫瑰,玫瑰,红玫瑰,

原野上的玫瑰。


采葛

《诗经·王风》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12.下对《野玫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意象描写看,本诗的主题是“爱”,不能理解为“强横”“女权”等。

B.本诗用第三人称叙事,结构上起承转合,事件和人物情感发展很清晰。

C.本诗的问答对话,使诗歌具有情节性,使玫瑰与少年的形象更为鲜明。

D.本诗三节的行数相同,各行大致整齐,诗歌形式工整匀称具有建筑美。

13.在音乐性方面《野玫瑰》和《采葛》用了相同的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比较赏析其表达果。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屈原列传(节选)

(西汉)司马迁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苏武传(节选)

(东汉)班固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连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1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形容枯槁    (2)武益    (3)

15.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被发行吟泽畔B.马畜弥山C.何以女为见?D.头县北阙

1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1)短屈原顷襄王    (2)不凝滞

B.(1)是见放          (2)空身膏草野

C.(1)欲此时降武      (2)君我降

D.(1)幽武置大窖中    (2)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17.把《屈原列传》(节选)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18.下面是分别悬挂于屈原祠、苏武祠的楹联,其中空格处的文字已经风化,无法看清,请根据《屈原列传》和《苏武传》相关内容加以补足。

(1)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格;□□沉此地,二千年后,唯有滩声似旧时。

(2)杖节牧羊塞外雪;啮雪□□中原心。

19.从节选部分看,两篇传记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同中有异,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史论上

(宋)苏洵

①史何为而作乎,其有忧也。何忧乎?忧小人也。何由知之?□其名知之,楚之史曰《梼杌》。梼杌,四凶之一也。君子不待褒而劝,不待贬而惩;然则史之所惩劝者独小人耳。仲尼之志大,故其忧愈大;忧愈大,故其作愈大。是以因史修经,卒之论其效者,必曰“乱臣贼子惧”。由是知史与经皆忧小人而作,其义一也。

②其义一,其体二,故曰史焉,曰经焉。大凡文之用四:事以实之,词以章之,道以通之,法以检之。此经、史所兼而有之者也。虽然,经以道、法胜,史以事、词胜;经不得史无以证其褒贬,史不得经无以酌其轻重;经非一代之实录,史非万世之常法;体不相沿,而用实相资焉。

③夫《易》、《礼》、《乐》、《诗》、《书》,言圣人之道与法详矣,然弗验之行事。仲尼惧后世以是为圣人之私言,故因讣告策书以修《春秋》,旌善而惩恶,此经之道也。犹惧后世以为己之臆断,故本《周礼》以为凡,此经之法也。至于事则举其略,词则务于简。吾故曰:经以道、法胜。史则不然,事既曲详,词亦夸耀,所谓贬,论赞之外无几。吾故曰:史以事、词胜。

④夫规矩准绳所以制器,器所待而正者也。然而不得器,则规无所效其圆,矩无所用其方,准无所施其平,绳无所措其直。史待经而正,不得史则经晦。吾故曰:体不相沿,而用实相资焉。噫!一规,一矩,一准,一绳,足以制万器。后之人其务希迁、固,实录可也。

(选自《嘉佑集》,有删减)

20.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B.C.D.

2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经、史各有特点,体式上有差别,内容上各有侧重。

B.经、史并不分离,在社会运行中有相补相助的功用。

C.《易》《礼》《乐》《诗》《书》是经,《春秋》是史。

D.经、史作为文章,都运用到“事”“词”“道”“法”。

22.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方法。

23.依据“阅读(四)”中的《屈原列传》(节选)和《苏武传)(节选),评析本文第①段和第③段划线句的观点。

 

 

七、材料作文

24.阅读下面材料,提炼观点,以“传扬‘仁’的精神”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申论。要求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书记指出:“‘爱人利物之谓仁。’疫情无情人有情,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会再来。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仁爱”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之一,在孔子的思想系统中,“仁”处于核心地位,其将“仁”与“德”实现了有机结合,认为爱好“仁”的人是至高无上的,所谓“好仁者,无以尚之”。如果说孔子的“仁”还过多强调于人与人之间关系层面的话,那孟子则把人与人之间的“仁”推加于万物,并在“仁”思想中融合了“爱”的概念,提出“仁者爱人”“仁者无敌”等观点,形成了爱亲、爱民、爱万物三个层次,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与之同时代的庄子则进一步凝练为“爱人利物之谓‘仁’”,将“仁”作为社会发展的精神之柱、应世之迹和治世之具。可以说,孟子和庄子关于“仁”的思想实现了真正的交融汇通,并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传统。

(摘自《爱人利物之谓仁提供的文化镜鉴》,2020922日《光明日报》)

 


参考答案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
    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摧,折,尊,酹。

2.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运用对联的能力。

A.“兴观群怨,修齐治平”,兴观群怨,是指诗的社会功能;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符合“读古诗,做好人”的主题。

B.“离骚而问天,哀以招魂”不是对联,且与做好人的主题无关。

C.“篑于平地进以往,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经过自己的创造和努力,达到人生中诗意的境界。无“读古诗,做好人”的意思。

D.“《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而不乱”,这是对《国风》和《小雅》的评价,无“读古诗,做好人”的意思。

故选A。

3.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逻辑推断的能力。

A.“又淅淅沥沥地下起来”说明之前雨停过,而前句“两天两夜一直没有停过”,前后矛盾,不合逻辑。

B.“农村、平原、山区和城镇”并列不当,存在交叉关系。

C.“他有学问,所以他是教授”前提不成立。有学问的未必是教授,逻辑推理错误。

故选D。

 

4.怜悯心是在人类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有的一种最应该具备的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最普遍和最有用的、合乎自然的人心(秉性或美德)。

5.D

6.C

7.都用了因果论证、例证、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等论证方法,结构关系呈现步步深入循序渐进,作用是由果溯因逻辑性强,层层深入有条有理,选材典型新颖,论证充分、深入、有力,具有可信度和说服性,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深入浅出。

8.孟子和卢梭都主张人性本善,它源于本性,也就是天生具有的温柔、善良、同情心,先天存在的自然情感,即自爱心和怜悯心。

参考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9.①运用反复修辞,句中反复出现“沉默”这一词语,强调了作者对于大多数人的“沉默”的批判,指出这就是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原因所在,进而剖析“沉默”的两种结果,号召人们不要“沉默”,起来反抗;

②“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运用反问修辞,加强情感,表达了作者在“惨象”“流言”面前极度的愤怒,表达了对于反动政府残暴镇压学生运动的批判。

10.①纪实作品和虚构作品的选材内容特点不同:纪实作品的选材是真实的,虚构作品的选材是虚构的。如《纪念刘和珍君》的文章内容是真实事件,《荷花淀里》的情节内容是源于生活的虚构;②纪实作品和虚构作品的虚构成分的多少不同:纪实作品中虚构成分较少,虚构作品的虚构成分较多。如《纪念刘和珍君》里的事件是作者亲历的现实真实事件,虚构成分很少;《荷花淀里》是小说,作品通过虚构的情节、环境、人物等要素表现主旨,因而虚构成分较多。

11.题目:苦难中获得新生

正文提纲:文章开头:引入主题我们这个世界好象从来都离不开痛苦,我们往往能在经历苦难后获得新生。

正文部分:第一段,论述我们要正面面对人类社会到处遍布的痛苦。新与旧、生与死、野蛮与文明无时无刻不在激烈地对抗、搏斗。历史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必然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正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样,“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游行中,刘和珍君等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可是唤醒了一些人斗争的意识;《荷花淀》一文中,日寇横行,也需要每一位有识之士奋力反抗,以争取光明的到来。

正文部分:第二段,克服苦难的意义是获得新生。如经历了艰难痛苦的抗日斗争,我们把日寇驱逐出中国;刘和珍等的呼号和牺牲让我们认清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寻求获得光明的道路。

正文部分:第三段,当代社会也需要我们直面苦难。我们社会上还有贫困存在,还有战争存在,我们也应该努力消除贫困,消除不断出现的苦难,以争取更美好的明天。

结尾段:总结回扣主题,犹如凤凰涅槃,我们应努力在克服苦难中寻找、获得新生。

 

12.A

13.《野玫瑰》和《采葛》都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野玫瑰》中“玫瑰,玫瑰,红玫瑰,原野上的玫瑰”反复出现,富有节奏感;《采葛》则反复使用句式“彼采……兮,一日不见,如三……兮”,每一节指替换一字,反复咏唱,富有乐性。

【解析】

12.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A.“意象描写看,本诗的主题是‘爱’”错误。野玫瑰象征着年轻的少女,她拒绝了少年的追求并保卫自己。少年摘采野玫瑰,意味着少年粗野地夺去了少女的贞洁,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少女的不幸遭遇,而无力反抗的哀伤,流露出一种怨而不怒的情感。

故选A。

 

14.①(面容)憔悴②痊愈③判决

15.B

16.D

17.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18.(1)怀沙(2)吞旃

19.相同点:都用对话刻画人物形象;
不同点:对屈原的刻画运用了外貌和行为描写,如“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对苏武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如“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形容枯槁”意思是:脸色憔悴。“枯槁”,憔悴。

(2)“武益愈”意思是: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愈”,痊愈。

(3)“当死”意思是:判处死罪。“当”,判决。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通假字意义的能力。

A.“被”,通“披”,指头发散乱,不梳不束。

C.“女”,通“汝”,你。

D.“县”,通“悬”,悬挂

故选B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个“于”,介词,向;第二个“于”,介词,表被动;

B.第一个“以”,介词,因为;第二个“以”,介词,用;

C.第一个“因”,介词,趁机;第二个“因”,介词,通过;

D.两个“乃”意思和用法相同,副词,于是。

故选D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怀瑾握瑜”,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瑾”“瑜”,都是美玉,此处指美好的品质;“而自令见放为”,被动句,“见”表被动;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而令自见放为;“为”,句末语气词,呢。

18.

本题考查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撰写对联的能力。

题干要求补齐屈原祠、苏武祠的楹联,要根据《屈原列传》和《苏武传》相关内容以及对联的相关只是补齐。

(1)所填写的内容,与“哀郢”相对,故为动宾结构;根据文中内容“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可填写“怀沙”。

(2)所填写的内容,与“牧羊”相对,故为动宾结构;“啮雪□□中原心”可根据文中内容“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提炼,可填写“吞旃”。

19.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

相同点:

节选部分的文字,对屈原和苏武的刻画,都运用了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对屈原的描写,通过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刻画了屈原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对苏武的刻画,通过卫律劝降苏武,突出了苏武威武不屈的刚烈之气。

不同点:

对屈原的刻画运用了外貌和行为描写,如“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写遭受政治打击后的屈原的样貌。

对苏武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如“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属于细节描写,突出苏武的不屈。

参考译文:

屈原列传(节选)

【西汉】司马迁

令尹子兰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愤怒,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

苏武传(节选)

【东汉】班固

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剑斩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苏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与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岿然不动。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苏武毫无反应。卫律说:“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 苏武痛骂卫律说:“你做人家的臣下,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南越王杀汉使者,结果九郡被平定。宛王杀汉使者,自己头颅被悬挂在宫殿的北门。朝鲜王杀汉使者,随即被讨平。唯独匈奴未受惩罚。你明知道我决不会投降,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的灾祸,将从杀死我苏武开始了!”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认为这是神在帮他,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来。分开他的随从官吏常惠等人,分别投放到另外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公家发给的粮食不来,掘野鼠、收草实来吃。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20.B

21.D

22.比喻论证。用规矩准绳所以制器,器所待而正比喻史待经而正,不得史则经晦,最终论证“体不相沿,而用实相资焉”的观点。

23.第①段划线句的观点是史书的创作原因是忧小人而作。《屈原列传(节选)》中令尹子兰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造成屈原被放逐;《苏武传》中卫律是汉朝的叛徒,对苏武威逼利诱,想使他投降。可见①句的观点史书的创作原因是忧小人而作是正确的。

③段划线句的观点是史书的优长在于事实、文辞,作者的褒贬态度表现较少。《屈原列传(节选)》中记述了屈原被放逐和死去的过程,记事详尽;《苏武传》中记述了苏武在匈奴的遭遇,故事情节曲折,记述语言生动详尽。可见本文第三段划线句的观点是正确的。

【分析】

2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何由知之?□其名知之”这句话是设问句,前一句用“何由”设问,意思是“凭什么”,后语句是答语,应回答为“凭借……知道的”,“以”有“凭借”的含义,其他三个虚词没有此含义。

故选B

2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都运用到‘事’‘词’‘道’‘法’”错误,根据原文“经以道、法胜”“史以事、词胜”可知,经、史作为文章,都运用到“事”“词”“道”“法”错误,而是各有特点。

2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本段的观点是“体不相沿,而用实相资焉”,前文运用“矩准绳所以制器,器所待而正者也”作比喻,把“史待经而正,不得史则经晦”比喻成“矩准绳所以制器,器所待而正者也”,论证生动形象,抽象的道理让人如见如感。

参考译文

历史为什么而作?因为写历史的人有忧患。忧患什么呢?忧患小人。凭借什么知道呢?从史书的名字就知道。楚国的史书叫《梼杌》,而梼杌就是四大恶人之一。君子不用等到褒奖就能够劝勉,不用等到贬斥就能够惩戒。既然这样,那么史书所惩戒和激励的,就只是针对小人罢了。孔子的志向远大,故而他的忧患也大;忧患越大,故而他的著述越伟大。因此,他便凭借历史材料来修撰经书,最终评论他的著述功效的,必然会说“使乱臣贼子感到害怕”。由此可知,史书和经书都是由于担忧小人而写出来的,它们的用意是一致的。

它们的用意是一致的,但文本体制却不同,所以一个叫做“史”,一个叫做“经”。大概说来,写文章的手法有四种:用事实来充实它,用文辞来彰显它,用道理来贯通它,用法度来约束它。这就是经书、史书共同具有的东西。虽然这样,但经书的优长在于道理、法度,史书的优长在于事实、文辞;经书如果没有史书的襄助,就无法验证它的褒贬;史书如果没有经书的襄助,就无法斟酌它的轻重;经书不是一代历史的实录,史书不是万古不变的常法;尽管它们的体制不相沿袭,但在用途上确实是相互有帮助的。

《易》《礼》《乐》《诗》《书》这五本书,论述圣人的道理和法度已经很详尽了,但却没有用历史事实来验证。孔子害怕后世把这些书看成是圣人的个人言论,因此便凭借讣告、策书来撰写《春秋》,表彰善良而惩戒邪恶,这就是经书的道理;(虽然这样)还是害怕后世把《春秋》看成是自己的主观臆断,因此又依据《周礼》来发凡起例,这就是经书的法度。至于历史事件,就仅仅列举它的梗概;至于文辞,就务求简练。所以我说:经书的优长在于道理、法度。史书就不一样了,事情既曲折详尽,文辞也夸张炫耀,所谓褒和贬,除了文末的“论”和“赞”之外就没有什么评论了。所以我说:史书的优长在于事实、文辞。

圆规、方尺、水平仪、墨线是用来制造器物的,器物要靠它们来校正。然而,没有器物圆规就无法发挥它量度圆的作用,方尺就无法使用它量度方的作用,水平仪就无法施展它量度平的作用,墨线就无法安排它量度直的作用。史书需要依据经书来校正,没有史书经书就会晦涩难懂。所以我说:尽管它们的体制不相沿袭,但在用途上确实是相互有帮助的。唉!一把圆规、一把方尺、一个水平仪、一条墨线,就足以制造各种各样的器物。后人希望达到司马迁、班固的水准,只要做到实录就可以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