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2021上海高一语文散文阅读汇编

上海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含作文(持续更新)


2020年上海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2020年上海高考真题(附答案)

第33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决赛)范文 《对“独立思考”的再思考》

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范文选登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范文


高考精品讲义集

考场中的边塞诗之盛唐高适诗歌赏析


议论文写作:论据的广度深度厚度

关系型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赏析

多则材料类作文的类型、审题与写作方法

高考命题作文类型、审题与写作方法


上海市奉城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1届上海浦东区高三一模作文《界限与阻挡》范文6篇

2021届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1年黄浦区初三语文一模及答案

【议论文】2021年上海市各区初三语文一模题议论文汇编

2020上海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及答案解析


2021上海高三一模古诗默写汇编

2021上海高三一模基础诗句理解选择题汇编

2021上海高三一模基础词语运用与句子排序题选择题汇编

2021上海高三一模古诗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1上海高三一模论述类文本汇编

2021上海高三一模文言文人物传记类汇编

2021年上海高三一模游记、书序类文言文汇编

2021上海高三一模文学类文文本汇编

2020、2021上海十套高一语文古诗阅读汇编


上海市虹口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金山区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质量监控语文试题

上海市闵行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青浦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1上海高一上期末古诗默写汇编

2020、2021上海高一语文名著阅读汇编

2020、2021上海高一(上)期末作文题目汇编



2021上海高一语文散文阅读汇编

1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1·上海青浦高一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①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②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③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④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天的苦心安排。

⑤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权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些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⑥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1.作者在文中多次写到地坛,地坛有何特点?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2.第②段中用了“缘分”和“宿命”,要突出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

3.第③段划线句可以改成“古殿檐头浮夸的玻璃已经剥蚀,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已经淡褪,一段段高墙坍圮了,玉砌雕栏散落了”,句子结构从动宾结构变成了主谓结构。请比较两种表达的不同效果。

原句:

改句:

4.第⑤段对地坛园内的景物描写及其细腻传神,请列举一例作赏析。

5.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通篇采用概述式的笔法,介绍地坛中的代表性建筑和景物。

B.夕阳残照地坛的断壁颓垣,时间的伟力、岁月的无情令人无奈。

C.本文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思想深刻,情味浓郁。

D.最后写作者明白了“死”的道理:死是必然的,死没什么可怕的。

 

(2021·上海闵行高一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读山

贾平凹

①在城里待得一久,身子疲倦,心也疲倦了。回一次老家,什么也不去做,什么也不去想,懒懒散散地乐得清静几天。空着无事,就坐在窗前看起山来。

②山于我是有缘的。但我十分遗憾,从小长在山里,竟为什么没对山有过多少留意?如今半辈子行将而去了,才突然觉得山是这般活泼泼的新鲜。每天都看着,每天都会看出点内容;久而久之,好像面对着一本大书,读得十分地有滋有味了。

③其实这山来得平常,太黑乱,太粗笨了,浑浑沌沌的。无非是崛起的一堆石头,石上有土,土上长树。树一岁一枯荣,它却不显出再高,也不觉得缩小;早晚一推窗子黑兀兀地就在面前,午后四点,它便将日光逼走,阴影铺了整个村子。但我却不觉得压抑,我说它是憨小子,憨得可爱。这么再看看,果然就看出了动人处,那阳面,阴面,一沟,一梁,缓缓陡陡,起起伏伏,似乎是一条偌大的虫,蠕蠕地从远方运动而来了,蓦然就在那里停下,骤然一个节奏的凝固。这个发现,我大惊,才明白:浑浑沌沌原来是在表现着大智,强劲的骚动正寓以屑屑的静寂里啊!

④于是,我常常捉摸这种内在的力,寻找着其中贯通流动的气势。但我失望了,终未看出什么规律。一个山茆,一个山茆,见得十分平凡,但怎么就足以动目?一个崖头,一个崖头,连连绵绵地起伏,却分明有种精神在团聚着?我这么想了:一切东西都有规律,山则没有;无为而为,难道无规律正是规律吗?

⑤最是那方方圆圆的石头生得一任儿自在,满山遍坡的,或者立着,或者倚着,仄,斜, 蹲,卧,各有各的形象,纯以天行,极拙极拙了。拙到极处,却便又雅到了极处。我总是在黎明,在黄昏,在日下,雨中,以我的情绪去静观,它们就有了别样形象,愈看愈像,如此却好。

⑥有趣的是山上的路那么乱!而且没有一条直着,能从山下走到山顶,能从山顶走到山底,常常就莫名其妙地岔开,或者干脆断去了。山上啃草的羊羔总是迷了方向,在石里,树里,时隐时现。我终未解,那短的弯路,看得见它的两头,为什么总感不到尽头呢?如果将那弯线儿拉直,或许长了,那一定却是感觉短了呢,因为城里的大街,就给人这种效果。这效果太过直白无趣。我懂了:这就是含蓄、丰富吧!

⑦如果是早晨,起来看天的四脚高悬,便等着看太阳出来,山顶就腐蚀了一层红色,折身过山梁,光就有了棱角,谷沟里的石石木木,全然淡化去了,隐透出轮廓,倏忽又不复存在,如梦一般,完全的光明和完全的黑暗竟是一样看不清任何东西,使我久久陷入迷惘,至今大惑不解。

⑧看得清的,要算是下雨天了。自然那雨来得不要太猛,雨扯细线,就如从丝帘里看过去,山就显得妩妩媚媚。渐渐黑黝起来,黑是泼墨地黑,白却白得光亮,那石的阳处,云的空处,天的阔处,树头的虚灵处……一时觉得山是个莹透物了,似乎可以看穿山的那边,有蓄着水的花冠在摇曳,有一只兔子水淋淋地喘着气……很快雨要停了,天朗朗一开,山就像一个点着的灯笼,凸凸凹凹,深深浅浅,就看得清楚:远处是铁青的,中间是黑灰的,近处是碧绿的,看得见的那石头上,一身的苔衣,茸茸的发软发腻,小草在铮泠泠挺着,每一片叶子,像长着一颗眼珠,亮亮地闪光。这时候,漫天的鸟如撕碎纸片的自由,一朵淡淡的云飘在山尖上空了,数它安详。

⑨我总恨没有一架飞机,能使我从高空看下去山是什么样子,曾站在房檐看院中的一个土堆,上面甲虫在爬,很觉得有趣,但想从天上看下面的山,一定更有好多妙事了,但我却确实在满月的夜里,趴在地上,仰脸儿上瞧过几次山。那是月亮还没有出来,天是一个昏昏的空白,山便觉得富富态态;侯月光上来了,但却十分地小,山便又觉得瘦骨嶙峋了。

⑩到底我不能囫囵囵道出个山来,只觉得它是个迷,几分说得出,几分意会了则不可说,几分压根儿就说不出。天地自然之中,一定是有无穷的神秘,山的存在,就是给人类的一个窥视吗?我趴在窗口,虽然看不出个彻底,但却入味,往往就不知不觉从家里出来,走到山中去了。我走月也在走,我停月也在停。我坐在一堆乱石之中,聚神凝想,夜露就潮起来了,山风森森,竟几次不知了这山中的石头就是我呢,还是我就是这山中的一块石头?

(选自贾平凹《自在独行》,有删改)

6.有人说第①段可以删掉,对全文没有影响,你怎么看?

7.怎么理解“浑沌是在表现大智,骚动正寓以静寂”?请结合第③段内容加以分析。

8.第⑧段划线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新颖形象,请加以赏析。

9.文章中蕴涵着很多正反相对、有无相生的哲理,如城里的疲倦与山里的安静、浑沌与大智、骚动与静寂、石头是我与我是石头等,请从文中再找出四组来。

 

(2021·上海浦东新区高一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变轨

路明

①她放下手中的小刀和 2B 铅笔,这是今天削的第五支,说,不早了,去考场看看吧。

②上周我参加了江苏省的中考,明天考上海的。那些年,这样“两边考”的知青子女并不在少数。多考一次意味着多一种选择,也多一份压力。这是知青子女的特权,如果考试也算一种权利的话。

③我妈等这一天很久了。

④自打我在小镇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像进入了某个倒计时。从小,我是听着沪语儿歌入睡的。我妈坚持要我讲上海话,她不厌其烦地纠正我的小镇口音,“你会被当作阿乡的” ,她忧心忡忡地说。她教我的儿歌里,有一首是这么唱的:

⑤乡下人,到上海,上海言话讲不来,讲不来,哪能办,咪西咪西炒咸菜。

⑥我曾以为自己就是个上海小孩。少年的倔强和虚荣告诉我,我和新闻里那些上海学生是一样的,我们是同一把种子,撒向不同的田野。直到一个寒假的下午,我路过思南路上的某所中学,一支学生乐队刚结束排练。我的同龄人身着正装,拎着各式乐器盒,三三两两从我身边走过。我只能从轮廓猜测其中的内容——小提琴、大提琴、小号、黑管、萨克斯……他们高声谈笑着,讨论演出细节,或者某款新出的电子游戏。我被一种说不清的东西击中了。我下意识地抱紧双臂,像守卫一种不存在的东西。现在我知道了,我们不一样。

⑦考场不远,从外婆家出来,穿过后弄堂,不一会就到了。考场是一所弄堂中学,三层红砖小楼,逼仄的操场,角落里立着两三棵香樟树,刚下过一阵雨,地皮有些发潮。这里正是我妈的初中。当年,她从这里去上山下乡了。

⑧在我妈看来,上海是一个太阳系。南京路、淮海路、中福会少年宫、平安电影院……她熟悉的老市区,是辐射光热的永恒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旋转的,是千百条弄堂、密密麻麻的工人新村,是嘈杂的小菜场、飘着生煎香气的国营饮食店。再往外,是棚户区、郊区工厂、工厂外的大片菜地,以及逐渐变调的口音。在这个星系的外缘,某处冰冷蛮荒的所在,是她落脚的小镇。如果可能,她愿意穿着宇航服离开上海。

⑨我妈被抛出星系的那一年,外公外婆忙着“革命工作”,是我的太外婆、她的外婆送她去了火车站。锣鼓喧天,红旗招展,她被一双嶙峋的手握住了。我妈有点气恼,外婆怎么这么落后呢。她挣开手说,外婆,你哭什么呀?

⑩在皖北的无数个夜里,她反复咀嚼这一场景。她依然能感受到恒星微弱的引力,却置身于一个更大的轨道上。一年一次的探亲假,是她的近日点。

(11)后来她嫁给我爸,来到这个毗邻上海的小镇。对于那些回不去的知青们来讲,这里是抵达的终点。我妈认命了,而我是她唯一的寄托。她愿意当一个火箭助推器,在燃料烧光之前,把我送回预定的轨道。

(12)回到母校,我妈有点兴奋,她指给我看,哪里是当年的广播站,哪里是图书室,哪里改动过了,哪里没变。我一脸的不耐烦。门卫拦住了我们,说不能进。我妈赔笑脸,说孩子明天考试,能不能去教学楼看一眼,就一眼。我心里一阵难受,骂了句,转身就走。

(13)我妈追上我,声色俱厉——你刚才说什么?

(14)那是一句上海骂人话,正派人士视之为流氓切口。可以想象我妈当时的愤怒与恐惧——她苦心雕琢的作品坍塌了。她听说过无数知青子女回沪后“堕落”的例子,而现在,还没回上海呢,她的儿子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做一个混混了。

(15)在我的世界里,这实在是一句再平常不过的口头禅——知青家的男小孩每天用它来问候彼此。

(16)回到外婆家,我妈勒令我道歉,并深刻反省。我看着她那张正气凛然的脸,重复了一遍那两个字。

(17)我妈被激怒了,她的表情混杂了震惊、绝望和困惑。她不明白,一向听话的儿子何以至此。对我而言,这是最后一根稻草,是城破前的反攻。我俯首帖耳,我逆来顺受,可这一切是假的。你不是希望我当个上海小孩吗,那么好的,偏不。

(18)我妈抓起一本书,狠狠撕成两半。我毫不示弱,她撕一本,我撕一本。纸页纷纷洒洒,像一场狂欢。

(19)一地的狼藉。黑夜和沉默同时降临。没人开灯。我听见了低低的啜泣,知道自己获得了胜利。

(20)我感到了悲哀的快意,像完成了一次星箭分离。那一刻,我确信自己将回到这座城市。

(2019年6月22日《文汇笔会》)

10.分析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1.第⑧段画线句比喻贴切形象,表现力强,请加以赏析。

12.请联系上下文,简析第⑰段画线句“我不愿当上海小孩”的原因。

13.本文标题颇具匠心,联系全文,试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加以鉴赏。

 

(2021·上海虹口高一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塘栖

丰子恺

①夏日漱石在小说《旅宿》写道:“像火车那样足以代表二十世纪的文明的东西,恐怕没有了。把几百个人装在同样的箱子里蓦然地拉走,毫不留情。被装进在箱子里的许多人,必须大家用同样的速度奔向同一车站,同样地熏沐蒸汽的恩泽。别人都说乘火车,我说是装进火车里。别人都说乘了火车走,我说被火车搬运。像火车那样蔑视个性的东西是没有的了。”

②我翻译这篇小说时,一面非笑这位夏目先生的顽固,一面体谅他的心情。在二十世纪中,这样重视个性,这样嫌恶物质文明的,恐怕没有了。有之,还有一个我,我自己也怀着和他同样的心情呢。从我乡石门湾到杭州,只要坐一小时轮船,乘一小时火车,就可到达。但我常常坐客船,走运河,在塘栖过夜,走它两三天,到横河桥上岸,再坐黄包车来到田家园的寓所。

③客船是我们水乡一带地方特有的一种船。水乡地方,河流四通八达。这环境娇养了人,三五里路也要坐船,不肯步行。客船最讲究,船内装备极好。分为船梢、船舱、船头三部分,都有板壁隔开。船梢是摇船人工作之所,烧饭也在这里。船舱是客人坐的,船头上安置什物。舱内设一榻、一小桌,两旁开玻璃窗,窗下都有坐板。那张小桌平时摆在船舱角里,三只短脚搁在坐板上,一只长脚落地。倘有四人共饮,三只短脚可接长来,四脚落地,放在船舱中央。此桌约有二尺见方,叉麻准也可以。舱内隔壁上都嵌着书画镜框,竟像一间小小的客堂。这种船真可称之为画船。

④吃过早饭,把被褥用品送进船内,从容开船。凭窗闲眺两岸景色,自得其乐。中午,船家送出酒饭来。傍晚到达塘栖,我就上岸去吃酒了。塘栖是一个镇,其特色是家家门前建着凉棚,不怕天雨。有一句话,叫做“塘栖镇上落雨,淋勿着”。“淋”与“轮”发音相似,所以凡事轮不着,就说“塘栖镇上落雨”。且说塘栖的酒店,有一特色,即酒菜种类多而分量少。几十只小盆子罗列着,有荤有素,有干有湿,有甜有咸,随顾客选择。真正吃酒的人,才能赏识这种酒家。若是壮士、莽汉,象樊哙、鲁智深之流,不宜上这种酒家。他们狼吞虎嚼起来,一盆酒菜不够一口。必须是所谓酒徒,才可请进来。酒徒吃酒,不在菜多,但求味美。呷一口花雕,嚼一片嫩笋,其味无穷。这种人深得酒中三昧,所以称之为“徒”。迷于赌博的叫做赌徒,迷于吃酒的叫做酒徒。但爱酒毕竟和爱钱不同,故酒徒不宜与赌徒同列。我发了这许多议论,无非要表示我是个酒徒,故能常识塘栖的酒家。我吃过一斤花雕,要酒家做碗素面,便醉饱了。算还了洒钞,便走出门,到淋勿着的塘栖街上去散步。塘栖枇杷是有名的。我买些白沙枇杷,回到船里,分些给船娘,然后自吃。

⑤坐船逢雨天,在别处是不快的,在塘栖却别有趣味。因为岸上淋勿着,绝不妨碍你上岸。况且有一种诗趣,使你想起古人的佳句:“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古人赞美江南,不是信口乱道,却是亲身体会才说出来的。江南佳丽地,塘栖水乡是代表之一。我谢绝了二十世纪的文明产物的火车,不惜工本地坐客船到杭州实在并非顽固。

⑥知我者,其唯夏目漱石乎?

14.下列对语言风格的评说,最贴近本文的一项是(   )

A.清淡典雅B.委婉含蓄C.平直质朴D.华丽洒脱

15.请说说第③段中表数量词的作用。

16.分析第④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17.本文写“塘栖”却先言交通工具,郁达夫写“故都的秋”却大谈中外的秋感秋思,请分析这些“闲笔”的意图。

18.结合全文,赏析结尾的好处。

 

(2021·上海金山区·高一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①旧时代的上海老味道之所以令人怀想,一半源于彼时体内脂肪薄瘠,一半借时间慢慢沉淀。一位英国作家说过:过去的时光都是美好的。美好的想象和落空的小确幸,不经意为往事罩上一层金色光芒,(甲),外婆红烧肉占据了餐桌C位。

②长大后吃到新雅的玫瑰细沙、奶油椰蓉和杏花楼的上等五仁,方知天外有天,小街南货店里酥皮斑驳的小月饼不能望其项背。风水轮流转,作为“国民记忆”的五仁月饼近来常被吐槽,叫人很生气。做一款五仁月饼有多烦你知道吗?光是将上好的果仁、瓜仁召集拢来就是一项大工程。再说舌尖享受,层层递进,惊喜连连,中老年粉丝对它不离不弃,(乙)是对匠人精神的礼赞。

③近年来市场竞争激烈,月饼花头翻得也快,从小龙虾到芝士培根,从腌笃鲜到流心奶黄,但聚焦多在馅心,饼皮不大有人提及。其实,馅心与饼皮君臣佐使,方能成就一款丰腴华滋的节令美食。现在月饼新秀的馅心大多出自珍馔佳肴,与饼皮一起入口是否更加好吃,吃过才晓得。今年吃到一款手做月饼,饼皮分一酥一软两种,馅心也是双拼,栗子与豆沙、绿豆与佛手的组合,形态优美、轮廓清晰、格调清雅、味道隽永,真诚地诠释了月饼的本质。

④中国人喜欢通过咀嚼某些食物来纪念一个节日或时令,这是农耕文明代代相传的文化指令。在市场繁荣的美好期待中,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仍然符合广大群众的意愿,所以我们心里要有谱,除了月饼,秋高气爽之时还有许多风味值得领略。比如毛豆、芋,盐水一煮,最能体味时蔬的清香软糯。毛豆以“牛踏扁”为佳,香糯软绵胜出同类许多。糖芋艿现在不大有人吃了,过去是老阿奶的专利。芋艿子煮至半熟后剥皮,回锅煮至酥而不烂,加红糖提味上色,装碗后再浇一小勺糖桂花。老阿奶郑重其事地端到小孙子面前,脸上的每一条皱纹似乎都在咏唱童年歌谣。随着岁月的流逝,这张脸便会在小孙子的记忆中化作青铜浮雕。

⑤吃了虾子菱白、油焖茭白、糟油菱白,塘藕、菱、荸养也接踵而至。小时候当令水果没有条件经常吃,老爸会从菜场抱两节老藕回家,洗净刨皮,切片装在高脚碗里,一边看书一边吃,蛛网般的细丝常会牵绕在嘴角,这就是“藕断丝连”。生藕片不很甜,但在生脆上胜过秋梨,汁液在牙缝中进出,颇得闲趣。藕节整支填进浸泡过的糯米,焐熟后切厚片,如玛瑙嵌白玉,浇桂花糖油,可以入席。

⑥藕以一节为佳,但市场上售卖的多为两节以上。切开断面,可以看到大多为九孔。九孔就是塘藕,也叫白花藕,如果是十一孔,就是田藕。也有七孔的,叫红花藕,特别珍贵。藕与梨、甘蔗一起榨汁,是一款清热消渴的饮品。

⑦“陂塘鲜品,秋来首数及菱”。红菱有尖角,苏州人俗称“水客”,《酉阳杂俎》认为,有两角者为菱,有三角、四角者为角,后人混称为“菱角”,生吃与塘藕一样清新可爱。剥菱后手指被染得红艳艳的,到第二天才能彻底洗清,但是乡间小囡乐此不疲。

⑧藕、菱、荸荠等也可以请甜豆、茭白、黑木耳等加盟,做一盘时鲜小炒,不大送饭,但佐加饭酒倒有清逸之气。

⑨辛弃疾《和赵晋臣送糟蟹》诗:“人间缓急正须才,郭索能令酒禁开。一水一山十五日,从来能事不相催。”梅尧臣《一月十吴正仲遗活蟹》诗:“年年收稻卖江蟹,二月得从何处来。满腹红膏肥似髓,贮盘青壳大於杯。”入秋后,江河湖泊水温渐凉,大闸蟹也完成了最后一次蜕壳。

⑩江南的秋天从来不缺河鲜,白鱼、白虾、鳜鱼鲫鱼、鲈鱼、青鱼、鲢鱼、甲鱼、鳗鲡……不也是很肥美的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除了月饼,我们还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要分享。如今,我们更要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通过节令美食来传承中华文化

(选自《解放日报》2020年10月4日,有改)

19.请将下列选项中的内容填入文中甲、乙两处,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于是;乙:更B.甲:但是;乙:也

C.甲:于是;乙:也D.甲:但是;乙:更

20.第④段画线句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21.文章结尾处也提到了“传承中华文化”,请用第一篇现代文语段中关于“传”与“承”的观点与态度来评析本文中的“月饼文化”。

22.第④段提到“中国人喜欢通过咀嚼某些食物来纪念一个节日或时令,这是农耕文明代代相传的文化指令”,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联系生活,举一家乡美食(文中提到的除外)加以分析。

 

(2021·上海市实验学校高一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我与地坛

史铁生

①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②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③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④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天的苦心安排。

⑤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权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些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⑥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23.第③段中加点词“失魂落魄”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4.第⑤段中对地坛景物的描写有何作用?

25.第③段划线句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26.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2020·上海市奉贤区高一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合欢树

史铁生

①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地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②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哪!”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③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吗?”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④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离开我整整七年了。

⑤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句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儿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⑥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⑦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子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子,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儿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⑧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⑨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⑩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儿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儿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⑪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想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27.结合上下文意,分别解释第②段第③段两个“希望”的含义。

①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虔诚地抱着希望。

②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28.依据第⑧段的插叙,对“母亲”形象加以赏析。

29.对本文“合欢树”之“合欢”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合欢”蕴含着母子两个生命的相融与互爱。

B.“合欢”表现了母子交织着痛苦的欢乐生活。

C.“合欢”是母子二人悲苦生活和命运的反衬。

D.“合欢”表达了母与子共同反抗命运的情怀。

3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悲伤也成享受”一句,是说有时候,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B.作者选取了每个人一生较为重要的三个转折点——十岁、二十岁、三十岁来组织材料,突出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可谓独具匠心。

C.文中几次写到“我”想去看合欢树,又终于未能成行,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情绪正是对母亲复杂的思念情愫的一种流露。

D.文章的语言淡雅、朴素。作者内心的感情不像洪水喷涌,而如涓涓细流,隽永的真情蕴涵于平朴自然的语言中,感人至深。

31.分析第⑦⑨⑫段划线句写“树影儿”和“孩子”的意图。(分析出两条即可)。

 

(2020·上海市行知中学高一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像月光与玫瑰同时出现

宁白

①最近读柳鸣九先生的《种自我的园子》,其中有记述朱光潜先生一文,这让我想起我的大学美学老师。

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考入杭州大学夜大学,学习中文。同学中,大多是在田埂、草原、森林中历经了艰难的回城知青,胸无文墨,心思补学,个个粗粝而饥渴。对我来说,美学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五十多岁的老师讲课深入浅出,舒缓简约,每次上课,人都很齐。

③那天,老师正讲着朱光潜先生的美的移情理论,循循诱导人的心境和意识在审美中的作用,突然,灯灭了,教室里一片漆黑。同学中出现了惊讶和纷乱,但老师只是短暂地停顿了一下,就还是继续着她的讲解。这时,我看见月光从树叶的缝隙中洒进来,照在靠窗的一排学生身上,黑暗中的教室有了亮光。穿着裙子的老师在课桌间走动,颀长的身影朦胧、飘逸。教室里忽然有了非同寻常的安静,老师所讲的“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往复回流”这样陌生而新鲜的内容,让我们似乎受了一次洗礼。以至下课前灯亮了,大家仍然没回过神来。

④每个同学都记住了这堂课,记住了在黑暗中听讲时自己的心理感受。我还牢牢记住了朱光潜这个名字。

⑤不久后的又一堂美学课,老师由她的先生背着进了课堂。我发现,老师的小腿绑着石膏。她微笑着向我们致歉,身靠讲台,依然站着。这堂课讲了美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还是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论述。我记住的话是,一个真正有美感修养的人,必定同时也有道德修养。对当时的我来说,这真是一个生疏而富有哲思的话题,又觉得美妙而温馨,似乎在一片荒芜的田野暗处,看到了一盏暖暖的灯。

⑥我去买了朱光潜先生的书看,也关注起了朱先生的故事。

⑦上了北大经济系的“插友”告诉我,有一次,一位同学在未名湖畔读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译著,朱先生正好路过,告诉她,不必读这类书,没什么新东西,译得也不准确,要读原著。这位同学不认识朱先生,看着这位清癯矮个老头的多嘴,甚为气恼。直至路过的一学生向朱先生问安,才知道遇见的正是自己的偶像,她顿时怔住。待她起立要向朱先生致歉时,先生已踽踽离去。她说,一生的仅见,让她一辈子铭记。

⑧很多北大人,都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晚年的朱光潜先生坐在他寓所门前的石头上,身边放着一堆玫瑰花,给路人每人奉送一枝。这时,朱先生的两眼视力已经很差,很难辨认出眼前走过的人是谁,他只是在传递一种美意,把心中的一种美感传导给路人。这是朱先生美学理论的躬身实践吗?按当下人说,很像一种行为艺术。我想,从这位矮小瘦弱的美学大师手中接受了玫瑰花的每一位老师、学生或者素不相识的校外人,他们心中的冲击,不仅有关美感,也有关一位学者出于善良的道德实践。

⑨于是,我从杭州去了北京大学,探访未名湖畔的燕南园。

⑩这时,朱先生已辞世多年了。走在那一幢幢灰色小楼之间,我不知道哪幢楼是朱先生的故居,也没找到传说中朱先生坐过的石头,只见小路清静、安逸,偶尔有路人匆匆走过。我在这里,想象着当时的场景,想象“一身肃穆,不苟言笑”的朱先生,微笑着把红色的花朵递送过去,接花的人,惊讶过后,一脸笑容。这个曾经出现过如此美妙场景的地方,现在,仍有美的气息弥漫在我的周遭,让我沉浸。

我曾在朱先生的著作中,读到过北大校长蔡元培在二十世纪初讲过的话,大意是,中国没有宗教,可以普及美学教育,用美育代替宗教,来提升中国人的道德水平。此说一出,不同见解纷起。但是,从我美学老师的授教中可以知道,朱先生是认同这个观点的。他在体弱的晚年无法上课,难以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远远地丢弃了曾经的委屈,淡却了铭心的伤痛,以花送路人,是想告诉人们,赠人以美,可以美美相传,滋养人的魂灵。

在这安静的小路上,我的美学老师,与朱先生出现在了同一个画框里,就像月光与玫瑰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上,一种沉静和雅致的美浮现出来。她也是一位美的传授者和践行者,暗夜独语、忍痛倚案的解惑和传道,都是给那时思想贫瘠、浅薄的我们,以美学的启蒙、道德的引导。

……

32.第②段中加点词“粗粝而饥渴”很有表现力,联系下文,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33.第⑤段和第⑦段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何区别?请加以分析。

34.本文的标题颇具匠心,结合全文,从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进行赏析。

 

(2020·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理水(节选)

鲁迅

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齐咽口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笞滑溜……等等。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查的怎么样?”

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产不少;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

“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

“这很好。”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

“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第三位大员说,“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

“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假了。

“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

“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的。”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这时觉得天下兴亡,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道:“湮是老大人的成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

禹一声也不响。

“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虽然触了上帝的恼怒,洪水的深度可也浅了一点了。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另一位花白须发的大员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子。

禹一声也不响。

“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照着家法,挽回家声。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人罢……”

“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就抢着说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

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他举手向两旁一指。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员们,跟着他的指头看过去,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

(有删改)

3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中,洪灾中的民间疾苦被筵宴上大啖酒肉的大员们转化为“水乡沿途的风景”等谈资,这不仅是讽刺,更表达了忧愤。

B.鲁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胖大官员脸上“流出着一层油汗”,与写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一样,都是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

C.针对禹提出的“导”的治水方法,众大员软硬兼施,口口声声“老大人”,是以所谓“孝”给禹施压,实质上还是反对禹的变革。

D.文中有意使用“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词语,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

36.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禹”的。

37.《理水》在今天仍有“针对性”,请评析这篇小说的主旨。

38.《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2020·上海嘉定区·高一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涉世

安石榴

①大学实习阶段,我找了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地方。姑姑把我叫到她家去,晚饭之后,客厅里只留下我们两个人。姑姑清了嗓子,竖起食指,对我说,我来给你上社会的第一课:

②十年前,我在乡财政所。我们为一项工作去石砬lá子村,然后,去另一个叫做四里半的村子。

③我说的我们是我和一个刚刚经过公务员考试取得这个职务的大学生,青青。

④事情办得不顺利,村里很不配合。这种事情我司空见惯,        ,但经验告诉我们不能很好地、可持续地解决问题。但是青青表现得相当激烈,这个初登社会舞台的姑娘热血贲张,最后我已经不能掌控局面,所以当机立断,决定暂时放置,之后研究协调。双方战局好歹才算进入僵持。

⑤村干部热情,他们一贯这样,非要送我们。从这儿到四里半村要跨越小半个莲花湖,坐自行改装的柴油机动小船要走两个小时。书记、村长、会计送我们到湖边,船是会计家的,此刻不在,说是正往这边赶。旁边是西瓜地,村长摘下两个足有四十斤重的西瓜,说:吃吧,老蔫儿家的西瓜是绿色的。会计就从他的万能兜子里取出折叠刀,一会工夫,三角形的西瓜片就摆了一地。

⑥他们四个人就大吃起来。青青很时尚,也很朴实,并没有嫌恶农村脏什么的,也坐在地上一边叫着甜一边大吃。还抽空鼓动我,王姐,你怎么不吃呢?我告诉她我不吃西瓜。

⑦我告诉她我不吃西瓜的时候,地上已经全是西瓜皮了。他们可真够猛的,一个西瓜二十斤,两只西瓜四十斤,你说他们每个人吃了多少?书记还问青青,还吃吧?管够。青青拍着肚子说,不行了,已经满满一肚子了。那三个人就哈哈大笑了半天。这时候,船也来了。我们就一起上了船。

⑧接下来就出现了状况。

⑨西瓜这个水果非常的利尿,他们又吃了那么多。那三个人也不在乎,有内急时就大叫一声,背转身子往湖里尿。后来干脆也不用发出大叫的警示,背过身子就来。他们是男人,天生就有方便的条件。

⑩青青起初还好,又说又笑还唱了几支歌配合山水的心情,渐渐的,青青沉默起来,一直四处观赏美景的眼睛收了回来,而且黯淡无光。她坐在船舷上,合上眼睛,紧闭嘴唇,佝偻着身体,胳膊抱着双膝,一声不吭。

我于是担心起来,小声说,不行你就解吧,让他们背过身去,我挡着你。青青坚决地摇了头,事实上的确那很难,船非常小,人挨着人。我只好转而敦促会计把船开快点,我知道说也是白说,那种船我坐过多少次了。果然,他慢悠悠地说:也得能够啊,这是最大马力了。说完,那三个人又一次大笑了起来。

两个小时之后,我们终于到了四里半村,但是,青青狼狈透顶,她的水磨石浅色牛仔裤湿了一大片。我叫四里半村的妇女主任取来裤子的时候,青青终于大声痛哭起来。换了裤子之后,她坚持回乡里,改乘另一艘船,船开动起来时,她看了我一眼,我看到一种幽怨和敌意。

说实话,我心里很不好受,所以没理睬那三个人就往村里走,远远地听见他们说:还大学生呢,这不傻逼吗?自己是什么鸟不知道!

我回到乡里之后,最先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青青辞职了。她再也没回来过,辞职手续都是她的父亲代为办理的。

姑姑讲到这儿就沉默下来。我问姑姑:

现在她怎么样了?

不知道。没有她的任何消息。姑姑回答。

我又问:你当时知道这种结果,是吗?

姑姑带着明显的悔意说:我没有估计到会这么尴尬,这么严重。

我沉静下来,细细地揣度这个故事。

这可真是很好的一堂课。直到我坐在火车上奔赴我的舞台——每个人必须亮相的舞台时,我还这样想。

需要补充的是,我的姑姑的确不吃西瓜,家族的人都知道。

39.以下填入第④段画线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

A.用规章制度不是不能解决问题

B.用规章制度虽然也能解决问题

C.用规章制度不但不能解决问题

D.用规章制度固然可能解决问题

4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用“战局”“僵持”这样的战斗词汇,表明青青和村里之间,是坚持规章制度与否的正邪斗争。

B.用“幽怨和敌意”告别不吃瓜的“我”,表明青青未能从这次难堪中吸取到最关键的人生教训。

C.情节不曲折起伏,事情不惊天动地,没有一个坏人,本文表现的是这样一种近乎无事的悲剧。

D.“姑姑”用“我”的口吻向“我”上社会第一课,这既使故事真实自然,也令叙述简约流畅。

41.本文叙事运用铺垫手法颇为成功,请举两例并作简析。

42.文末八个段落都独行成段,请分析这样分段的表达效果。

43.试用从《乡土中国》阅读中获得的认识,剖析男人们在西瓜事件中的表现。

 

(2020·上海松江区·高一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2020·上海徐汇区·高一期末)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想念地坛

史铁生

①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②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着归来,雨燕盘桓□,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③有一天大雾迷漫,世界缩小到只剩了园中的一棵老树。有一天春光浩荡,草地上的野花铺铺展展开得让人心惊。有一天漫天飞雪,园中堆银砌玉,有如一座晶莹的迷宫。有一天大雨滂沱,忽而云开太阳轰轰烈烈,满天满地都是它的威光。数不尽的那些日子里,地坛应该记得,有一个人,摇了轮椅,一次次走来,逃也似地投靠这一处静地。

④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丝风飞叶动,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

⑤那安静,如今想来,是由于四周和心中的荒旷。一个无措的灵魂,不期而至竟仿佛走回到生命的起点。

⑥我记得于是我铺开一张纸,觉得确乎有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写下来。不考虑词句,不过问技巧,也不想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场,只是写,只是看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是不够的。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⑦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这五个字吸引了我,合了我的心意。我想,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以及生命自古而今对意义不息的询问。譬如那两片无花果叶的遮蔽,以及人类以爱情的名义、自古而今的相互寻找。譬如上帝对亚当和夏娃的惩罚,以及万千心魂自古而今所祈盼着的团圆。

⑧倘若,写作变成潇洒,变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资,它就不要嘲笑喧嚣,它已经加入喧嚣。尤其,写作要是爱上了擂台和排名榜,它就更何必谴责什么“霸权”?它自己已经是了。我大致看懂了排名的用意:时不时地抛出一份名单,把大家排比得就像是梁山泊的一百零八,被排者争风吃醋,排者乘机拿走的是权力。

⑨这让我想起我曾经写过的那个可怕的孩子。他凭什么让人害怕?只要把周围的孩子经常地排一排座次,“我第一跟谁好,第二跟谁好…第十跟谁好”和“我不跟谁好”,他凭空地就有了权力。于是,欢欣者欢欣地追随他,苦闷者苦闷着还是去追随他。我记得,那是我很长一段童年时光中恐惧的来源,是我的一次写作的零度。生命的恐惧或疑难,在原本干干净净的眺望中忽而向我要求着计谋;我的第一个计谋,是阿谀。我记得我抱着那只用于阿谀的破足球,抱着我破碎的计谋,在夕阳晚风中回家的情景…但恐惧并未因此消散,疑难却因此更加疑难。

⑩零度,并不只有一次。每当你立于生命固有的疑难,立于灵魂一向的祈盼,你就回到了零度。一次次回到零度,一次次走进地坛,一次次投靠安静,走回到生命的起点,重新看看,你到底是要去哪儿?是否已经偏离亚当和夏娃相互寻找的方向?

想念地坛,就是不断地回望零度。放弃强力,当然还有阿谀。现在可真是反了!——面要面霸,居要豪居,海鲜称帝,狗肉称王,人呢?名人,强人,人物。可你看地坛,它早已放弃昔日荣华,安静了安静得草木葳蕤,生气盎然。土地,要你气熏烟蒸地去恭维它吗?万物,是你雕栏玉砌就可以挟持的?疯话。再看那些老柏树,历无数春秋寒暑依旧镇定自若,不为流光掠影所迷惑。千百年来,它们看风看雨,看日行月走人世更迭,浓荫中惟供奉了所有的记忆,随时提醒着你悠远的梦想。

回望地坛,回望它的安静,想念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重新铺开一张纸。写,真是个办法,油然地通向着安静。写,这形式,注定是个人的,容易撞见诚实,容易被诚实揪住不放,容易在自以为是时回归零度。把一切污浊、畸形、歧路,重新放回到那儿去检验,勿使伪劣的心魂流布。

当年我在地坛里挥霍光阴,曾屡屡地有过怀疑:我在地坛吗?还是地坛在我?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49.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第②段空格处,最贴切的一项是(   )

①吟唱     ②吵闹      ③歌咏     ④喧嚣

A.②①③④B.④①②③C.②③①④D.④②①③

50.第⑨段提及“那个可怕的孩子”和自己童年的恐惧,分析其作用。

51.赏析第⑩段排比句的表达效果。

52.结合《我与地坛》与本文,简析地坛之于“我”的意义。

 


参考答案

 

1.①古老沧桑;②宁静;③荒凉破败;④虽荒芜却不衰败;富于生机。

2.“缘分”和“宿命”强调了作者的个体生命和地坛紧紧相联。

3.原句用动宾结构,把地坛拟人化了,也让地坛变成了生命的主宰,/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地坛虽然外观衰败,内在却在经历了风雨的剥蚀之后格外深沉又活力,让人精神为之振奋;

改句用主谓结构,突出描写的是饱受风雨剥蚀后的地坛的衰败景象,让人为之喟叹。

4.示例:“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运用比喻手法,把小蜜蜂比作小雾,比喻形象精准又新颖奇特。用“小雾”比喻,突出了小蜜蜂的轻盈灵动、生命活力。小蜜蜂让荒芜的园子生意盎然,也让作者荒芜的心灵变得轻松惬意。

5.C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文本所描写的地坛的特点:(1)古老沧桑。园子“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历尽沧桑,建筑剥蚀坍圮甚至散落。

2)宁静。“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无人看管”“一个宁静的去处”,更因“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以动衬静,表现地坛的静。

3)荒芜但并不衰败,充满生机。“荒芜”体现在:园子历尽了四百多年的沧桑:琉璃剥蚀,朱红淡褪,高墙坍圮,雕栏散落,古柏苍幽,野草荒藤茂盛;“不衰败”体现在:如一朵小雾停在半空的蜂儿,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的蚂蚁,支开翅膀升空的飘虫,脱蜕而去的蝉,摔开万道金光的露水,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的生机盎然画面。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缘分”本指一种人与人之间无形的连结;是某种必然存在相遇的机会和可能。从文中“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可知,我的生活总是和地坛相连,历经几十年非但没有远离,反而越来越近,不得不让人感觉地坛和我缘分之深。

“宿命”本指人生中早已注定的遭遇,包括生死祸福、贫富贵贱等。在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地坛一直存在于我的生活和生命中,仿佛四百年前就已注定,它在那里好像就是为了等我,我必然能与它相遇。

作者用这两个词想突出表达的是地坛和自己有着紧密的关联,它见证着我个人的命运和生活,是我的精神家园。

3.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原句“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的主语是“它”(地坛),使用了四个动宾短语,把地坛拟人化,赋予它人特有的动作和力量,主宰着园中的一切。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园子里建筑、景物虽看去荒芜沧桑,生机却无处不在。

改句“古殿檐头浮夸的玻璃已经剥蚀,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已经淡褪,一段段高墙坍圮了,玉砌雕栏散落了”,句式变成主谓句,主语分别为“玻璃”“朱红”“高墙”“玉砌雕栏”,突出描写的是历经沧桑岁月后的荒芜破败景象。相比原句,改句失去了“蕴藏无限生机”的内涵,不如原文更生动,更能贴近主题思想。

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能力。

如“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运用拟人手法,将蚂蚁和瓢虫人格化,说它们“想透了什么”“不耐烦了”“累了祈祷”,形象写出了小昆虫的突然掉头离开的动作形态,灵动轻盈,富有情趣,生动可爱。也传达出作者感受到小生命的活泼而发自内心的愉悦之情。

5.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A.“作者在本文中通篇采用概述式的笔法”错误,文中有不少细节描写,如对园中景物的描写“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

B.“令人无奈”错误。时间岁月虽无情,古园荒芜却不衰败。从无处不在的生命景致中作者看到了生机,感悟到了生命的力量,古园让他战胜了突如其来的不幸带来的恐惧与颓废,实现了人生的突围。

D.“明白了‘死’的道理”错误。最后是写作者明白了“活”(或者叫“出生”)的道理:“一个人,出生了”“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而且“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每个人都得面对由生到死的过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所以“死”没什么可怕的,顺其自然,让自己活出精彩才是最重要的。

C.文中叙述了自己和地坛的不解缘分,细致描写了地坛的荒芜却不衰败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对古园的精神依恋,更谈及生命的力量等哲理话题。所以“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思想深刻,情味浓郁”。

故选C

 

6.不能删。第一段看似平常之笔,却自然引出下文看山的情景、读山的感悟;与结尾呼应,首尾圆合。

7.写出山的拙朴和内敛,富有动感和节奏,大智若憨,寓动于静,气势贯通流动,只是内敛了。

8.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鸟的自由,构成了空灵静谧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超然境界的向往之情。

9.“拙到极处”与“雅到极处”,“弯路显长”与“直路显短”“完全的光明”与“完全的黑暗”“富富态态”与“瘦骨嶙峋”。

【分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语段的作用、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作为探究题型,解答时首先亮明观点,然后要结合全文分析第一段的作用。本文开篇,看似极为平常,这看似“平常”,却正是他的大家之笔。“在城里呆得一久,身子疲倦,心也疲倦了。……然后空着无事,就坐在窗前看起山来。”娓娓道来,自然而然引出下文“山于我是有缘的……”关于山的感悟。结合结尾“我趴在窗口,虽然看不出个彻底,但却入味,往往就不知不觉从家里出来,走到山中去了”可知,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浑沌是在表现大智,骚动正寓以静寂”,在原文的表达是“浑浑沌沌原来是在表现着大智,强劲的骚动正寓以屑屑的静寂里啊”。结合原文“这山来得平常,太黑乱,太粗笨了”“我说它是憨小子,憨得可爱”可知,“浑浑沌沌”“静寂”指的是山的外形,表面上是憨的,拙朴的;结合“那阳面,阴面,一沟,一梁,缓缓陡陡,起起伏伏,似乎是一条偌大的虫,蠕蠕地从远方运动而来了,蓦然就在那里停下,骤然一个节奏的凝固”可知,“大智”“强劲的骚动”指的是山的内蕴,富有动感和节奏,气势贯通流动。整句话写出山的大智若憨,寓动于静的内在美。

8.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漫天的鸟如撕碎纸片的自由”这句话把“鸟”比作“撕碎的纸片”,漫天的鸟与飞扬的纸片给人一种超然、灵动的形象感,写出了鸟的自由之态,比喻新颖,结合下句“一朵淡淡的云飘在山尖上空了,数它安详”可知,作者描绘鸟的自由,构建了空灵静谧的意境,意在表达作者对这种超然境界的向往之情。

9.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哲理性的语言的能力。

本题要求找出文章中蕴涵着的正反相对、有无相生的哲理。首先理解“正反相对、有无相生”的内涵,再分析原文结合示例确定答案。

结合“拙到极处,却便又雅到了极处”“那短的弯路,看得见它的两头,为什么总感不到尽头呢?如果将那弯线儿拉直,或许长了,那一定却是感觉短了呢”“完全的光明和完全的黑暗竟是一样看不清任何东西”“那是月亮还没有出来,天是一个昏昏的空白,山便觉得富富态态;侯月光上来了,但却十分地小,山便又觉得瘦骨嶙峋了”找到对应的词语,分别概括即可。

 

10.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这一天指“我”作为知青子女可以有权参加上海中考,引出下文,写出了十几年来母亲盼望“我”回到上海,成为上海人的殷切心情和全身心的付出。

11.把“我妈”心中的上海比喻成“太阳系”,老市区是太阳系的中心,其他地方是围绕这个太阳系的星系,辐射光热,由内向外,由上海老市区的经典繁华到远离上海的蛮荒。这既表达了母亲对上海深深的依念,也隐含着不能回上海的疏远感和遗憾。

12.一次寒假“我”在上海看到一群结束排练的学生,我和他们的着装、接受的教育、生活品质等方面存在差距,这些差距让“我”产生自卑感,我意识到“我”和上海城市的孩子不一样,我的内心受到很大的冲击,心生叛逆心理,不愿沿着母亲给我设定的道路走。

13.“变轨”成为全文的线索,此标题有文学意味,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此标题寓意深刻:紧扣“母亲”和“我”地人生轨迹,“变轨”指母亲作为知青离开上海,也指“我”不愿成为母亲的心中的 “上海小孩”的叛逆,“我”想要活出“自己”,这才能真正意义上回到这座城市。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第三段是“我妈等这一天很久了”,联系上文看,“这一天”指的是“上周我参加了江苏省的中考,明天考上海的”,也就是“我”作为知青子女可以有权参加上海中考;再看下文,“自打我在小镇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像进入了某个倒计时。从小,我是听着沪语儿歌入睡的。我妈坚持要我讲上海话,她不厌其烦地纠正我的小镇口音……”,从“我”出生起母亲就盼望“我”回到上海,成为上海人,这句话照应了她殷切心情和全身心的付出。因此,第三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1.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线句是“在我妈看来,上海是一个太阳系”,本题是“上海”,喻体是“太阳系”。上海的老市区,南京路、淮海路、中福会少年宫、平安电影院等是“辐射光热的永恒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旋转的,是千百条弄堂、密密麻麻的工人新村,是嘈杂的小菜场、飘着生煎香气的国营饮食店。再往外,是棚户区、郊区工厂、工厂外的大片菜地,以及逐渐变调的口音。在这个星系的外缘,某处冰冷蛮荒的所在,是她落脚的小镇”,由老城区向外逐渐辐射光热,从上海老市区的经典繁华到远离上海的蛮荒之地。生动写出了母亲对上海深深的依念,也隐含着不能回上海的疏远感和遗憾。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17段画线句是“你不是希望我当个上海小孩吗,那么好的,偏不”,我不愿当上海小孩的原因在第6段,曾经我以为自己就是个上海小孩,可是那天我看到一群上海小孩,他们“身着正装,拎着各式乐器盒,三三两两从我身边走过。我只能从轮廓猜测其中的内容——小提琴、大提琴、小号、黑管、萨克斯……他们高声谈笑着,讨论演出细节,或者某款新出的电子游戏”,而我“被一种说不清的东西击中了”“现在我知道了,我们不一样”,我原来的“倔强和虚荣”一下子被击溃,少年的叛逆让我不愿沿着母亲给我设定的道路走。

13.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赏析标题的效果。

“变轨”是全文的线索,既指那个特殊的年代母亲作为知青远离上海的一次人生“变轨”,也指母亲期盼我能回到上海,从边远小镇回到上海市中心生活,实现人生“变轨”;同时也指我因为自卑而叛逆,不接受母亲给我预定的“变轨”,想要做回“自己”。

“变轨”含义深刻,特别是最后“我”的选择,“我感到了悲哀的快意,像完成了一次星箭分离。那一刻,我确信自己将回到这座城市”,形式上的回归不是真正的回归,活出自我,才能真正意义上回到这座城市。

“变轨”一词有文学意味,“变轨”指的是什么?起到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

 

14.A

15.通过这些数字,作者细致地写出了客船内的设置突出了客船设备齐全灵活,舒适安逸的特点这正是作者要从水路去塘栖的原因也反衬出了现代火车之忽视个性的问题。

16.列举历史和小说中的饮酒的典型人物,以其著名的豪爽反衬出塘栖饮酒之风雅,“一盆酒菜不够一口”则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有趣地写出了樊哙、鲁智深之流饮酒的粗豪风格;以此表明喝酒应该有精神享受。

17.《塘栖》先写火车之工业化,乘火车毫无个性,突出了画船的舒适、从容,乘画船去塘栖,为塘栖的充满诗意的生活张本(做了铺垫)。《故都的秋》用一整段文字来写古今中外文人的秋思,衬托出了中国的秋的深味,而故都的秋是其最佳,增加了文本的文化情味,也使作者的对故都之秋的情感更深一层。

18.以推测性的问句结尾,呼应了第二段“我体谅他的心情”,但是角度却从我理解夏目漱石转向了夏目漱石理解我,语意的变化深化了这种对于诗意生活的共鸣,使文本更富于趣味,也更加突出了对塘栖生活的热爱,隐含了对工业物质生活讲求效率而毫无诗意的生活的批评。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语言风格的能力。

A.丰子恺的散文大多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行笔朴素自然,风格隽永疏朗,表达了对现实人生的思索,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情趣。丰子恺的散文以一种特有的清淡典雅情调打动了无数读者。

故选A

15.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词语作用的能力。

“分为船梢、船舱、船头三部分”“舱内设一榻、一小桌,两旁开玻璃窗”,作者细致地写出了客船内的设置;“三只短脚搁在坐板上,一只长脚落地。倘有四人共饮,三只短脚可接长来,四脚落地,放在船舱中央。此桌约有二尺见方”,通过这些数字,突出了客船设备齐全灵活,舒适安逸的特点。“三五里路也要坐船,不肯步行”,这正是作者要从水路去塘栖的原因也反衬出了现代火车之忽视个性的问题。

16.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若是壮士、莽汉,象樊哙、鲁智深之流,不宜上这种酒家。他们狼吞虎嚼起来,一盆酒菜不够一口”。

樊哙,西汉开国元勋,著名军事统帅。出身寒微,以屠宰为业,迎娶吕后妹妹吕嬃,深得刘邦和吕后信任。参加沛县起义,骁勇善战,为刘邦麾下最勇猛的战将,颇有功勋。鸿门宴时,出面营救刘邦。鲁智深,原本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缉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后又因搭救林冲,流落江湖,与杨志、武松一同在二龙山落草。接受招安后,在征四寇的战役中立下战功,生擒方腊后,在杭州六合寺圆寂,追赠义烈昭暨禅师。

列举历史和小说中的饮酒的典型人物,即“樊哙、鲁智深”,以其著名的豪爽反衬出塘栖饮酒之风雅;“一盆酒菜不够一口”,则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有趣地写出了樊哙、鲁智深之流饮酒的粗豪风格;以此表明作者观点喝酒应该有精神享受。

17.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文本段落作用的能力。

《塘栖》先引用夏日漱石在小说《旅宿》的段落,“像火车那样足以代表二十世纪的文明的东西,恐怕没有了。把几百个人装在同样的箱子里蓦然地拉走,毫不留情。被装进在箱子里的许多人,必须大家用同样的速度奔向同一车站,同样地熏沐蒸汽的恩泽。别人都说乘火车,我说是装进火车里。别人都说乘了火车走,我说被火车搬运。像火车那样蔑视个性的东西是没有的了”,借以写火车之工业化,乘火车毫无个性,突出了画船的舒适、从容,乘画船去塘栖,为塘栖的充满诗意的生活做铺垫。

《故都的秋》用一整段文字来写古今中外文人的秋思,这一段的内容是作者由现实中对故都秋的情与理的抒写,继而到外国著名诗人、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对秋的描写。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对秋的感受处处有,而中国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这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在故都之秋中寄寓作者的一种特殊情感。衬托出了中国的秋的深味,而故都的秋是其最佳,增加了文本的文化情味,也使作者的对故都之秋的情感更深一层。

18.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结尾作用的能力。

丰子恺先生在文末,也用自己的总结:并不是他人所说的谢绝文明、顽固不化,其实只是一种心境的追求。呼应了开头的引文。看淡世事,放慢脚步,追求一种内心的安然。也许世事纷繁多态,也许身不由己,但最初那份纯真值得我们在内心期待:即使走出半生,归来仍有那份少年之心。对城市生活的拒斥,在塘栖寻找古人之风,表现出对古人生活与古风的追慕,对原始真朴的生活方式的向往。结合作者对客船、吃酒、吃枇杷的描写作简要阐述,表现出结尾从我理解夏目漱石转向了夏目漱石理解我,作者面对城市难以逃离的苦闷与无奈,隐含了对工业物质生活讲求效率而毫无诗意的生活的批评。

【点睛】

散文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阅读这类文本一定要掌握答题方法,并且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19.C

20.运用拟人和比喻修辞,形象的写出老味道在一代代人之间传递下去。

21.“月饼”是一种美食文化,它不单是一种舌尖享受,更代表了一代代人的记忆,需要我们继承、发扬、延续,坚持无条件、有意识地“传”下去;另一方面还要学会转化和创新,在馅心上做改良,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通过节令美食来传承中华文化,而非刻意守旧。

22.美食作为一种文化,有鲜明的农耕文明的文化特征,注重制作过程的精细,享受品味咀嚼的过程。如“元宵”,元宵是中国汉族传统小吃之一,属于节日食俗,民间正月十五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圆形食品,可分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元宵”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分析】

1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正确使用虚词的能力。

甲处,“好的想象和落空的小确幸,不经意为往事罩上一层金色光芒”与“外婆红烧肉占据了餐桌C位”两句话之间应是顺承关系,由“往事”引出外婆的红烧肉。“于是”连词,表顺承,“但是”连词,表转折。故选“于是”。

乙处,“……中老年粉丝对它不离不弃”与“是对匠人精神的礼赞”两句话是并列关系,没有强调哪一个更主要。“更”表递进,“也”可表并列。故选“也”。

故选C

20.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似乎都在咏唱童年歌谣”运用拟人手法,把“皱纹”人格化,形象的表现老阿奶岁月浸染下对“糖芋艿”老味道不变的初心;“青铜浮雕”运用比喻,把小孙子的记忆中老阿奶的“脸”比作“青铜浮雕”,形象的写出“糖芋艿”的味道借助老阿奶的形象变成小孙子记忆中的永恒。这句话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老味道在一代代人之间传递下去。

21.

本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本题要求用第一篇现代文语段中关于“传”与“承”的观点与态度来评析本文中的“月饼文化”。首先明确第一篇现代文语段中关于“传”与“承”的观点与态度,即“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把“传”和“承”区分开来,一方面坚持无条件、有意识地“传”;另一方面要有选择、有条件地“承”。“承”要继承、发扬、延续,但还要转化和创新,而非刻意守旧”。

然后结合文本中关于月饼的内容来作评析,结合“长大后吃到新雅的玫瑰细沙、奶油椰蓉和杏花楼的上等五仁,方知天外有天,小街南货店里酥皮斑驳的小月饼不能望其项背……再说舌尖享受,层层递进,惊喜连连,中老年粉丝对它不离不弃,也是对匠人精神的礼赞”可知,月饼作为一种美食文化,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我们有理由把它有意识、无条件的传下去。结合“近年来市场竞争激烈,月饼花头翻得也快,从小龙虾到芝士培根,从腌笃鲜到流心奶黄,但聚焦多在馅心,饼皮不大有人提及……形态优美、轮廓清晰、格调清雅、味道隽永,真诚地诠释了月饼的本质”可知,传承一种美食不是一味地刻意守旧,还要有所创新,让传统美食焕发恒久的活力。

22.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中国人喜欢通过咀嚼某些食物来纪念一个节日或时令,这是农耕文明代代相传的文化指令”这句话中“通过咀嚼某些食物”指的是享用美食,而注重制作美食过程的繁复、细致,以及品味咀嚼美食的过程,这种代代相传的纪念方式,就是农耕文明的典型文化特征。列举家乡美食时,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美食,分析时注重与地方或传统文化相联系,体现美食的文化内涵。

 

23.由于双腿残废而极度痛苦,对生活产生绝望。

24.“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懂得了:虽然残疾,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

25.句子用动宾结构,把地坛拟人化了,也让地坛变成了生命的主宰,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地坛虽然外观衰败,内在却在经历了风雨的剥蚀之后格外深沉又活力,让人精神为之振奋。

26.每个个体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和喜悦。人活着就要顺应自然,豁达地面对死亡。人不该刻意去追求死亡,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顽强地活下去就是一种幸福。

 

 

27.①“希望”:指治好“我”的病。

②“希望”:指“我”能通过写文章走出人生的困境,找到未来的出路。

28.【答案示例(一)】母亲的形象是用行为动作、心理描写的方法塑造的,如在去给“我”找工作的路上挖了刚出土的含羞草、“常去侍弄”等行为动作,生动地写出了一个热爱花花草草,热爱生活,爱美的母亲形象;“喜欢”、“叹息”、“高兴”、“不敢大意”等直接的心理描写,一切喜好都因为儿子而改变,母亲把“树”当成儿子,充满了对儿子的忧虑、关切和疾病痊愈的希望。

【答案示例(二)】母亲在路边挖了一颗“含羞草”种在花盆里,这个行为动作表现了母亲爱美爱生活的“闲情逸致”,而且她“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里的叙述表现了母亲为儿子改变了爱好。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第三年长出叶子且茂盛了,母亲“高兴”,常去侍弄,不敢大意,由小树没有发芽的遗憾到茂盛的喜悦,“念叨”树的成长,并给予更多期望,这些动作、语言、心理描写,都表现了了母亲把树当成了“我”,是对“我”未来生活的忧虑、关注,充满了对儿子痊愈的希望。

29.C

30.B

31.(1)树影是母爱的化身,小孩正承受着这份爱,这给“我”一种物是人非、人何以堪的悲哀,让自己想起过去(联想)与母亲的生活,在痛苦中却欢乐的生活,更增添了对母亲的思念;

(2)树影是爱的化身,小孩在承受着这份爱,却不知不觉,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在受着深恩、都生活在爱中,却没有意识到感觉到;

(3)树影是爱的象征,而这个小孩是幸福的健全的,并且不会丧母又瘫痪,这样就反衬了自己和母亲一起的生活;

(4)树影儿是母爱的化身,小孩在承受母爱,既是“我”的母亲生命的延续、母爱在延续,也有此推及天下的母亲、天下的母爱,我的母亲、母爱不朽,天下的母亲、不爱也绵亘永恒;

(5)借孩子看树影,含蓄地表达对种树之人的怀想,对种树之人的感恩;

(6)“树影”隐喻每个孩子心中都会留下成长的印记,也像我一样会回忆回味这种印记和生活;

(7)以“孩子看树影”引出对“合欢树”的种种叙述,三处重复,形成复沓的效果,意蕴逐层深入升华,言有尽而意无穷。

【分析】

27.

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必须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第①句中的“希望”,结合前文中“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以及后文中“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可知,其含义是指治好“我”的病。第②句中的“希望”,是在文章的第三自然段,这一段是说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这时的她对治好“我”的腿已经绝望,所以她希望“我”能通过写文章走出人生的困境,找到未来的出路,找到新的希望。

28.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时,主要通过人物的直接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神态),以及间接烘托(环境、情节、人物的衬托)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形象特点。解答此题,先概括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再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在第⑧段的插叙中,作者采用了动作描写,如“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常去侍弄它”“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等,通过母亲对待植物的态度和对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花草、细心又有生活情趣的人;同时还采用了心理描写的手,通过“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不敢大意”等句子,可以看出,母亲的一切喜怒哀乐都和儿子的病情息息相关,这棵合欢树身上寄托了母亲希望儿子腿疾痊愈的希望,体现了她对儿子的关心和爱。

29.

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C项,“反衬”说法错误。“合欢树”有象征意义,象征着母亲希望“我”的生命如合欢树一般蓬勃发展。

故选C

30.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项,“作者选取了每个人一生较为重要的三个转折点”错误,所选取的只是对于他自己来说较为重要的三个转折点。

故选B

31.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创作意图的探究能力。

解答此类探究性试题,首先要理解“树影儿”与“孩子”的含义,并确定这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然后寻找作者的创作原因。一定要善于从多角度入手分析原因,如结构、情感、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角度。文章在⑦⑨段三次写到“树影儿”和“小孩”,形成复沓的艺术效果,意在强调树影与小孩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引出合欢树,升华深化主题。但无论如何分析,都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这篇文章是史铁生颂扬母爱的抒情乐章,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于亡母的悼念与愧疚之情,歌颂了母亲的伟大与母爱的无私。这颗合欢树是母亲生前种下,在这棵合欢树的身上,寄托着母亲对于生命的期待,对于希望的憧憬,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它不再仅仅是一棵树,而是母亲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度重创之后,依然还能坚强地走下去的心灵支柱。作者写到的这个孩子,是母亲离去的时间里,小院儿里的一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那个孩子无疑是幸运的,在自己母亲与合欢树的双重呵护下健康地成长。“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即使那个孩子长大了,不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但他一定会跑去看他的妈妈,看那棵陪他长大的合欢树。在这里,合欢树远不仅是对母亲的寄托与哀思,更是联系现在与未来的一个纽带,作者的感情在文章的最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所以这两者的具体意蕴是什么,只要学生基于文本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32.“粗粝”形象地描摹同学们历经磨难而学识匮乏,精神层面未经美学启蒙的粗糙状态;饥渴则生动地刻画出同学们想改变精神贫瘠的殷切期望。与下文老师“穿着裙子"、月光下“颀长的身影朦胧、飘逸”的雅致形成直观而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这一课堂“洗礼”心灵冲击力的强大。

33.第⑤段先通过对老师身体不便依然站着上误动作的正面描写刻画人物,再从老师课上所说又被”我” 深深记住的话,以及我上课的感受凸显老师的学识修养,后者属于从侧面描写刻画人物。而第⑦段则是通过一位“插友”的转述写朱光潜先生对他的诚心告诫,表达对朱光潜教授严于剖析自己的反思精神的敬意,强调美学教育的价值,属于从侧面描写刻画人物。

34.内容上:标题中的两个意象涵盖了文章所叙述的内容,“月光”指大学停电时,美学老师在月光下授课,让学生深受触动的画面;“玫瑰”指朱光潜先生晚年奉送路人玫瑰的场景。标题蕴含文章主旨:“月光”和“玫瑰”同时出现,表达的是对美学老师、朱光潜教授都将美传递、馈赠给他人,滋养人灵魂的敬意,强调美学教育的价值。

手法上:两者“同时出现”将对美学老师的回忆与对朱光潜先生的认识交织书写的构思相一致;两个意象本身构成沉静雅致的美丽画面,既是美学的象征,也更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因而,标题成为全文情感纽带和意蕴载体,运用意象叠加、比喻、象征等手法形象生动,独具匠心,余音袅袅。

【分析】

32.

本题考查赏析文中精彩词语的表现力的能力。分析文中精彩词语的表现力一般要注意:①着眼上文,确定指代词的指代内容,②联系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③注意修辞方法,正确解释词义,④结合写作背景,确定词语的内涵,⑤注意词语搭配,准确辨析词义。鉴赏所用词语,则应结合语句,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准确性、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等方面着手赏析其妙处。

本题,结合“同学中,大多是在田埂、草原、森林中历经了艰难的回城知青,胸无文墨,心思补学”赏析“粗粝”的意思。该词形象地描摹同学们历经磨难而学识匮乏,精神层面未经美学启蒙的粗糙状态。“饥渴”生动地写出历经磨难而学识匮乏的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求。下文写“穿着裙子的老师在课桌间走动,颀长的身影朦胧、飘逸”中老师“穿着裙子”的姿态优雅,月光下老师“颀长的身影朦胧、飘逸”的雅致,与“粗粝”形成对比,凸显这一美学内容对学生心灵的“洗礼”起到强大的冲击力。

33.

本题考查比较赏析文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的能力。塑造人物手法是一种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指肖像、行为、语言、心理、神态、细节等方面的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间接描写可以借助作者的议论,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以及环境描写了衬托人物。这道题要求分析人物形象在塑造上的区别。回答时,首先阅读第⑤段和第⑦段文字,找到有关人物描写的语句,准确判定人物描写的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第⑤段,对老师描写的语句是“老师的小腿绑着石膏。她微笑着向我们致歉,身靠讲台,依然站着”,其中“微笑”是神态描写,“靠”和“站”是动作描写,“一个真正有美感修养的人,必定同时也有道德修养”是对老师的语言描写,这些都是对老师进行正面描写;“对当时的我来说,这真是一个生疏而富有哲思的话题,又觉得美妙而温馨,似乎在一片荒芜的田野暗处,看到了一盏暖暖的灯”是通过“我”上课的感受塑造老师的形象,是侧面描写。总之,这节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项结合的手法,凸显了老师的学识修养以及她渊博的知识和深入浅出,舒缓简约的讲解对学生的影响。

第⑦段,“‘插友’告诉我,有一次,一位同学在未名湖畔读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译著,朱先生正好路过,告诉她,不必读这类书,没什么新东西,译得也不准确,要读原著。这位同学不认识朱先生,看着这位清癯矮个老头的多嘴,甚为气恼。直至路过的一学生向朱先生问安,才知道遇见的正是自己的偶像,她顿时怔住。待她起立要向朱先生致歉时,先生已踽踽离去。她说,一生的仅见,让她一辈子铭记”属于侧面描写人物,这节是通过一位“插友”的转述写朱光潜先生对他的诚心告诫。“不必读这类书,没什么新东西,译得也不准确,要读原著”,表达对朱光潜教授严于剖析自己的反思精神的敬意,强调美学教育的价值。

34.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的能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文章的比如、手法、主旨的角度分析。题干要求从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进行赏析。阅读全文,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分析标题含义的作用。内容上主要分析文章写了何人何事,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从结构方面看是否是线索,是否制造悬念;从表现手法方面看,是否运用了双关、反语比喻、象征等。

内容上,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像月光与玫瑰同时出现”涵盖了文章所叙述的内容。“那天,老师正讲着朱光潜先生的美的移情理论,循循诱导人的心境和意识在审美中的作用,突然,灯灭了,教室里一片漆黑”“月光从树叶的缝隙中洒进来,照在靠窗的一排学生身上,黑暗中的教室有了亮光。穿着裙子的老师在课桌间走动,颀长的身影朦胧、飘逸。教室里忽然有了非同寻常的安静,老师所讲的“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往复回流”这样陌生而新鲜的内容,让我们似乎受了一次洗礼”,可见,“月光”指大学停电时,美学老师在月光下授课,让学生深受触动的画面。“晚年的朱光潜先生坐在他寓所门前的石头上,身边放着一堆玫瑰花,给路人每人奉送一枝。这时,朱先生的两眼视力已经很差,很难辨认出眼前走过的人是谁,他只是在传递一种美意,把心中的一种美感传导给路人”“从这位矮小瘦弱的美学大师手中接受了玫瑰花的每一位老师、学生或者素不相识的校外人,他们心中的冲击,不仅有关美感,也有关一位学者出于善良的道德实践”,可见,“玫瑰”指朱光潜先生晚年奉送路人玫瑰的场景。其中“月光”和“玫瑰”这两个意象同时出现,表达的是对美学老师、朱光潜教授将美传递、馈赠给他人,滋养人灵魂的敬意,强调美学教育的价值。所以,标题蕴含文章主旨

手法上:“月光”和“玫瑰”这两者“同时出现”在题目中,这样,美学老师的回忆与对朱光潜先生的认识交织下一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月光”和“玫瑰”是两个意象,构成沉静、雅致的画面。“月光”下老师讲的是美学,“玫瑰”是美学家朱光潜送给路人的花,也是传递给路人的“一种美意”,他“把心中的一种美感传导给路人”。所以,“月光”和“玫瑰”象征着美学,含形象生动,独具匠心,蓄地表达了作者热爱和崇敬之情。所以,标题成为全文情感纽带和意蕴载体。

【点睛】

文章标题的作用有: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概括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具有象征意义;揭示或暗示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态度;寄托作者情感;展开情节,前后呼应;对比讽刺,强化效果;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从给读者的感情来说,还有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的冲动的作用。回答标题的作用题一般从结构、主旨、形象以及艺术技巧等角度分析。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含义的分析注意从表层和深层的角度进行分析,表层含义注意结合小说的情节作答,深层含义注意结合文章的主旨作答。

 

35.D

36.①形象描写,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写出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②言行描写,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③对比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塑造禹及其随员,从而凸显其“中国的脊梁”形象。

37.①《理水》高度地赞扬了古代人民英雄禹的实干品质和他跟人民群众一道创造的丰功伟绩;同时通过考察灾情的大员和“文化山”上的学者的勾画,②深刻地批判了趋炎附势空论的学者,昏庸的官员的腐朽本质,从而唤起人民群众的自信力,鼓舞起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战斗勇气。③具有着深广的批判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历史意义。④同时对当下的腐败不作为官员有警示意义,并启发我们要做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要成为新中国伟大复兴路上的脊梁。

38.①大禹治水的“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②“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③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地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分析】

3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D项,“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错误,鲁迅从反顾历史和讽喻现实的目的出发,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在上古时代的神话世界里插入大量的现代人事,使作品逸出了传统历史小说的范围,呈现出鲜明的怪诞性和讽刺喜剧情调。

故选D

36.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常见的刻画人物的手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白描和工笔等。对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本题中,

大禹形象的塑造,体现了鲁迅在30年代中国内忧外患、灾难频仍的严峻形势下对宏扬民族优秀文化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高度重视。其时,国内政局黑暗、民生凋敝,日军加紧侵略,国土不断沦丧,舆论界弥漫着悲观失望的调子。为此,鲁迅写作《理水》,

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属于肖像描写,写出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

②原文中“禹微微一笑:‘……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属于语言描写,体现他了解民情,为民请命的坚定决心。

③“面貌黑瘦”“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等属于外貌描写,体现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

④大禹作为官员,深入民间,公而忘私,面对施压意志坚定,不改初心,又与其他官员的吃喝享乐、无所作为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凸显禹的“中国的脊梁”形象。

3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鉴赏和评价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再结合重要的语段概括文章的主旨。然后再联系当下进行分析。

首先,通过阅读这篇小说,可以知道《理水》主要内容是:鲁迅依据史有所载的神话传说,塑造了上古时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形象,同时刻画了文化山上的学者教授、视察大员、水利局官吏等众多角色,写出了他们吃喝享乐、无所作为昏庸腐朽的丑恶嘴脸。

根据这篇小说的写作背景,这个开始实际上写的就是黄河决堤发洪水,国民党却不顾这些灾情,反而变本加厉的搜刮民脂民膏,无视百姓安危,导致当时受灾人数众多,鲁迅亲眼目睹这一切,心中愤慨,就写下了这篇文章,用以讽刺国民党的丑陋一面,并且表达出了对于受灾人民的同情,并希望能够唤起人民群众的自信力,鼓舞起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战斗勇气。

结合现实,党和国家正在抓腐败,清吏政,大禹的形象就是一个最好的实干家和 为民请命的好官员,而对现今这些腐败、不作为的党政干部有不小的警示作用!同时也告诉我们,只有像大禹一样的人民公仆越来越多,有越来越多的实干家的涌现,才能实现我们伟大祖国的复兴之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38.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基本特征的能力。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掘的艺术内容,其感觉经验愈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愈是小说化。“虚构性”与“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上述要素中最能体现小说性质的东西。简单地说,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理水》的基本特征扣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三个要点去答题。作品中让人们习见不惊的熟悉事物以陌生的面目出现,使事物蕴含的滑稽丑陋性质基于陌生化的艺术处理而变得尖锐、醒目,消除习俗偏见涂抹在事物上的假相,给人们提供一个透视事物丑拙鄙陋本质的适当心理距离和最佳角度。

在《理水》中,鲁迅一方面依据史有所载的神话传说,塑造了上古时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形象,同时又大胆突破传统历史小说的形式规范,将30年代中国社会形形色色的丑陋乖讹现象披上历史的外衣,讽刺性地嵌入上古时代的神话氛围里,刻划了文化山上的学者教授、视察大员、水利局官吏等众多喜剧角色,组成了一个古今杂揉的怪诞世界。

此外文本的“新”还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在讲历史故事的同时揉进了诸如“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新词,尧舜的天下不仅有满嘴外语以做学问谋生的学者,还有幼稚园、飞车等古代根本不存在的事物。鲁迅有意将现代话语和事物植入到古代的时空环境中,使时间错综交叉,呈现出非古非今、亦古亦今的特征,使文本的结构呈现出反讽的艺术形态。

这种奇诡的艺术构思最典型地体现了作家在 《故事新编》 中所追求的“故”事“新”编的独特艺术风貌。

【点睛】

鉴赏小说文本五角度

1、梳理故事情节

小说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情节是否精巧致。情节是小说中事件发展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小说中起到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等作用。所以在阅读小说时,分析作品的层次,理清情节的设置与发展,既是小说的一个考查点,也是阅读时的突破口。

2、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小说主要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作者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行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塑造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我们在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时,要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感受作者倾注在人物上的感情,同时要注意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关系。

3、分析环境描写

在小说中,环境是烘托人物形象、展示事件发生背景的要素。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要注意理解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努力发掘它深刻的思想意义。社会环境是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社会条件,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土壤。自然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给读者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4、领悟小说主题

高考中涉及的小说往往是微型小说,(现在也有将名著的典型片段节选放入考题中),但是这些小说往往是生活内容的高度浓缩,常常以小事件或平常现象反映大主题或深刻的道理。所以阅读时,必须透过情节、人物和事件,概括出文章的大主题。

5、鉴赏语言技巧

鉴赏语言包括鉴赏主人公语言和作者语言,还有作品中的修辞和句式等方面的特点。质量上乘的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这是因为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才能。

 

39.A

40.A

41.两次提西瓜重量、全程所需时长2小时、船在吃瓜后才来、“我”确实不吃瓜,(说出其中一种即可),都为下文青青最终的尴尬作了铺垫。

“青青”的名字、大学生身份、着装、处理公务情绪激烈,(说出其中一种即可),都表明她涉世未深,也为她后来辞职的尴尬结局作了铺垫。

42.(1)末八段,写“我”听完姑姑的“课”后,与姑姑对话,深究姑姑在西瓜事件中的内心世界和责任定位;说明姑姑“这一课”起到了启迪“我”深思的作用。

(2)独行成段,起强调突出段落的作用,能使读者阅读时更为关注。

(3)分段多则停顿多,停顿多是为了放慢叙述速度,从而突显对话双方的沉重心情

43.男女有别(男人可以随时撒,女人不可以。青青虽然是个大学生,也质朴,能跟乡民打成一片,似乎融入其中了,但在性别及由此造成的不便方面,她连冲破这个局限的意识都没有,可见观念之深入人心。)

礼俗社会(村里对乡财政所的一项工作很不配合,但一码归一码,村干部对待青青和我姑姑仍然非常热情,一定要为她们送行。)

差序格局(如果青青是这三个男人中任意一个男人的妻女,他们会忍心让她遇上这样的窘迫吗?对自己人一套心肠,对外人又是一副心肠。)

【分析】

39.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

根据语境“但经验告诉我们不能很好地、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可知,所填句子与下句形成转折,表达能够解决问题的意思,排除CDB项“虽然也能解决问题”表意过于肯定,不如A项语气委婉。

故选A

40.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等内容的考核,设错点概括类一般为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类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A项,“正邪斗争”错,青青和村里之间只是在工作上产生的矛盾,“正邪斗争”之说夸大其词。

故选A

41.

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分析能力。具体考查铺垫手法的运用。解答此题,首先掌握铺垫这一手法的特点,铺垫是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而提前做的基础性描写。然后审清要求,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即可。

本题要求举例分析铺垫手法的运用,应首先从后文找到相关情节,然后在前文找出引出这一情节的描写。如关于“青青”这一人物形象,小说在后文的情节设置有两处,一是“青青狼狈透顶,她的水磨石浅色牛仔裤湿了一大片。我叫四里半村的妇女主任取来裤子的时候,青青终于大声痛哭起来”,表明青青因吃西瓜最后的尴尬;另一处是“青青辞职了。她再也没回来过,辞职手续都是她的父亲代为办理的”,表现青青最后的结局。而关于这样的尴尬和结局作者在前文有恰当的铺垫,考生只需要从前文找出相关的描写即可,如“他们可真够猛的,一个西瓜二十斤,两只西瓜四十斤”“坐自行改装的柴油机动小船要走两个小时”“我告诉她我不吃西瓜”“青青很时尚,也很朴实”“青青表现得相当激烈,这个初登社会舞台的姑娘热血贲张”。这些都为她后来辞职的尴尬结局作了铺垫。

42.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的能力。分析语段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结构方面考虑与前后文的关系,是否有照应、铺垫,是否是承上启下。内容方面则需要考虑主旨、感情、形象方面的作用。

本题考查独立段的作用,独行成段一般有显示文脉、调整节奏、突出强调、呼应开头等作用。从内容看,位于文末的这八个段落,主要写的是姑姑讲述完西瓜事件之后,“我”与姑姑的对话,从“姑姑带着明显的悔意说:我没有估计到会这么尴尬,这么严重”“我沉静下来,细细地揣度这个故事”“这可真是很好的一堂课。直到我坐在火车上奔赴我的舞台——每个人必须亮相的舞台时,我还这样想”可知,主要表现姑姑对这一事件的反思以及这件事对“我”的影响。

从结构和表达效果看,段落独行成段显示了文脉,具有突出强调的作用,易于引起读者的注意;八个段落都独行成段,调整了文章的节奏,使前文紧张的故事情节舒缓下来,便于表达人物的心情,引导读者的情绪。

43.

本题考查探究能力。主要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内涵与主旨。本题要求结合《乡土中国》的阅读认识,剖析男人们在西瓜事件中的表现,解答时,首先结合《乡土中国》整本书的阅读知识,为小说中的男人们找到形象和思想的定位,然后结合作品具体分析。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生活体验作答,言之成理,言之有据,注意不要脱离小说的内涵而凭空想象。

从“那三个人也不在乎,有内急时就大叫一声,背转身子往湖里尿。后来干脆也不用发出大叫的警示,背过身子就来。他们是男人,天生就有方便的条件”“我于是担心起来,小声说,不行你就解吧,让他们背过身去,我挡着你。青青坚决地摇了头,事实上的确那很难,船非常小,人挨着人”“青青很时尚,也很朴实,并没有嫌恶农村脏什么的,也坐在地上一边叫着甜一边大吃”“青青狼狈透顶,她的水磨石浅色牛仔裤湿了一大片。我叫四里半村的妇女主任取来裤子的时候,青青终于大声痛哭起来”看,男人与女人在生活中的小解这样的一件事中是有不同认识的,概括出男女有别;

从“事情办得不顺利,村里很不配合”“村干部热情,他们一贯这样,非要送我们”看,乡土社会中的男人们热情的为我们送行,概括出礼俗社会;

从“果然,他慢悠悠地说:也得能够啊,这是最大马力了。说完,那三个人又一次大笑了起来”“我心里很不好受,所以没理睬那三个人就往村里走,远远地听见他们说:还大学生呢,这不傻逼吗?自己是什么鸟不知道!”看,男人们对青青的窘况表现出漠视和嘲笑,概括出差序格局。

【点睛】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答题技巧。一是把握主题。虽说文学作品考查八大能力,但其中把握主题是核心。可以说,阅读题的几个小题都是围绕主题设置的,答每一题都要点到主题,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因此,不管题目怎样问,考生都要往主题上引。把握主题的方法是,找点题的议论句。它一般在篇首或篇尾。二是同样的意思要用文中的句或词来做答。因为答案都是从这个角度给出的。但是一般不去照抄关键句,要压缩精简,去掉修饰,抽取内核。三是以阿拉伯数字分点作答。一般来说,分值4分的题答案有两点或四点,6分的题答案有三点或六点。分点答题的作用是,阅卷老师能一目了然,防止误判漏判,考生答题能尽可能答出每一点,防止漏答。答题“点”到为止,不必展开细答;某一点答得再深入,也不过是这一点的分,而其他点没有答出老师也不会额外开恩。四是多角度答题。如:解释词义,要从表面义和主题义角度回答;理解句义,要从句本身义、形式(表现方法、结构作用)、内容(主题义)角度回答。

 

 

49.D

50.将排座次与文坛排行榜现象进行类比,用自己的经历表明名利与强权对人性的压抑与扭曲,引出下文关于生命回归零度的议论。

51.三个“一次次”强调每个人在生命历程中经常与自己对话的必要,提醒自己不受名利干扰,不忘生命本真的意义。

52.在“我”面临生死困顿时,沧桑又充满生机的地坛告诉“我”要好好地活下去;在“我”面临喧嚣文坛阿谀与强权的疑难时,安静的地坛提醒“我”回归生命的本真,告诉“我”要诚实、纯净地活。地坛让“我”一次次地获得精神的救赎。

【分析】

49.

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

“吟唱”,意思是吟咏歌唱。“吵闹”,扰乱,使不安静,(声音)杂乱。“歌咏”,唱,吟咏。“喧嚣”,意思是声音大而嘈杂、吵闹之意,吵闹、喧哗。结合“雨燕盘桓”分析,第三处应该用“吟唱”。结合“暮鸦”“归来”分析,应该选“吵闹”。结合“暮鸦……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分析,应该是讲地坛四季的“歌咏”。结合“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及那些声音的描写分析,第一处应该用“喧嚣”。

故选D

50.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本文段内容及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第⑨段提及‘那个可怕的孩子’和自己童年的恐惧,分析其作用”,需要分析两者的共同点,然后联系上下文内容分析。

结合“我大致看懂了排名的用意:时不时地抛出一份名单,把大家排比得就像是梁山泊的一百零八,被排者争风吃醋,排者乘机拿走的是权力”“只要把周围的孩子经常地排一排座次,‘我第一跟谁好,第二跟谁好…第十跟谁好’和‘我不跟谁好’,他凭空地就有了权力。于是,欢欣者欢欣地追随他,苦闷者苦闷着还是去追随他”分析,主要讲将排座次与文坛排行榜现象进行类比,用自己的经历表明名利与强权对人性的压抑与扭曲。

结合后面内容“零度,并不只有一次。每当你立于生命固有的疑难,立于灵魂一向的祈盼,你就回到了零度。一次次回到零度,一次次走进地坛,一次次投靠安静,走回到生命的起点,重新看看,你到底是要去哪儿?是否已经偏离亚当和夏娃相互寻找的方向”分析,通过用自己的经历表明名利与强权对人性的压抑与扭曲,引出下文关于生命回归零度的议论。

51.

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该从修辞、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刻含义,语言上有怎样的特点。本题题干已经明确提示修辞为“排比”。抓住三个“一次次”的内容分析,从“回到零度”到“走进地坛”,然后“投靠安静”,这样的一次次的生命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一次次的与自己的对话,让自己的心走向宁静。结合“你到底是要去哪儿?是否已经偏离亚当和夏娃相互寻找的方向”分析,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受名利干扰,不忘生命本真的意义。

52.

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结合《我与地坛》与本文,简析地坛之于‘我’的意义”,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从创作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整体倾向看等。

《我与地坛》通过描写“我”双腿残疾以后日日与地坛作伴的经历和母亲对“我”的无限关爱,抒写了“我”在特定遭遇,特定环境中对自然、人生、母爱的深切体会和深沉思索,表现出“我”在痛苦与焦灼中挣扎、奋发的坚韧性格和意志。

结合“写作变成潇洒,变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资,它就不要嘲笑喧嚣,它已经加入喧嚣。尤其,写作要是爱上了擂台和排名榜,它就更何必谴责什么‘霸权’”“一次次回到零度,一次次走进地坛,一次次投靠安静,走回到生命的起点,重新看看,你到底是要去哪儿?是否已经偏离亚当和夏娃相互寻找的方向”“想念地坛,就是不断地回望零度。放弃强力,当然还有阿谀”“回望地坛,回望它的安静”“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等分析,在“我”面临喧嚣文坛阿谀与强权的疑难时,地坛提醒“我”回归生命的本真。地坛让“我”一次次地获得精神的救赎。

【点睛】

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二)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收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三)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四)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恰当地运用排比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形式多样的排比有节奏感,增强了语势,深化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