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选择性必修下册《兰亭集序》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上册《师说》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上册《劝学》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上册《赤壁赋》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上册《登泰山记》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阿房宫赋》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促织》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答司马谏议书》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答司马谏议书》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鸿门宴》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谏逐客书》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六国论》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庖丁解牛》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齐桓晋文之事》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与妻书》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上册《兼爱》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上册《人皆有不忍之心》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上册《五石之瓠》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上册《<老子>四章》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老子》《五石之瓠》《兼爱》原文译文及习题


选择性必修中册《过秦论》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中册《屈原列传》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中册《苏武传》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中册《五代史伶官传序》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文言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过秦论》《屈原列传》《苏武传》《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译文及习题


选择性必修下册《陈情表》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下册《归去来兮辞》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兰亭集序》相关知识点及练习

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至(全,都)    少长集(全,都)

茂林竹(修整)        归去兮(助词,无实义)

B.畅叙情(深远高雅)  人之相(交往)

山峻岭(高)         引壶以自酌(酒杯)

C.感慨之矣(连接)   修短随(变化)

于尽(至、及)    或植杖而耘(培土)

D.之于怀(比喻)    翳翳以将入(风景,景物)

坐其次(排列)      扶老以流憩(拐杖)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瞻衡宇                设九宾礼于廷

B.门虽设常关            时矫首遐观

C.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不如善遇之

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次   真不知马也

3.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其还也

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

4.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D.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畅曲水,列坐其      次:旁边

B.夫人之相,俯视一世     与:交往

C.或取诸怀抱,言一室之内      悟:理解

D.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之于怀  喻:明白

6.下列句子中,“一”都作数词的一组是(   )

A.①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②悟言一室之内

C.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D.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②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死生亦大矣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8.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兰亭集序》就是为《兰亭集》而写的赠序,其内容突出了赠序的特点。

B.癸丑,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用“十天干”中的“癸”和“十二地支”中的“丑”相配来表示年份。

C.流觞,指的是古人在水旁欢宴时,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用。

D.“若合一契”中的“契”指的是符契,以金玉竹木等制成,上刻文字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9.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茂林竹  修:长

B.况修短随化,终于尽  期:日期

C.未尝不文嗟悼  临:面对

D.所以兴怀,其一也  致:情趣、情致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                                   ,译:                      

2.亦由今之视昔                               ,译:                      

3.悟言一室之内                                ,译:                      

(二)词类活用

1.群毕至                      活用          ,译:                      

2.一咏活用                   活用          ,译:                      

3.故知死生为虚诞               活用          ,译:                      

4.少长咸集                        活用          ,译:                     

5.无丝竹管弦之                 活用          ,译:                     

6.彭殇为妄作                   活用          ,译:                     

(三)古今异义词

1.日也                        古义:                  今义:                 

2.茂林                      古义:                  今义:                 

3.因此游目骋怀                  古义:                  今义:                 

4.可乐也                      古义:                  今义:                 

 

5.之所欢                      古义:                  今义:                 

6.列坐其                      古义:                  今义:                 

7.其所之                      古义:                  今义:                 

 

8.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                  今义:                 

9.因此兴怀                       古义:                  今义:                 

10.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                  今义:                 

(四)一词多义       

1.之:

既卷                                         

兴怀                                         

夫人相如                                       

极视听                                       

阳关宇宙                                     

2.修:

茂林                                         

短随化                                       

乃重岳阳楼                                     

守战之具                                       

身洁行数十年                                 

禊事也                                         

3.虽:

趣舍万殊                                       

世殊事异                                       

4.于:

会稽山阴之兰亭                               

所遇                                         

终期                                         

5.以: 

为流觞曲水                                   

亦足畅叙幽情                                   

犹不能不之兴怀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两句相似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两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宜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于是写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⑸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                                                                       

⑹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                                 ,                  ”。

⑺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⑻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表现集会当天气候宜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人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有相似的感叹:______________

(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将世人大体分为“静者”和“躁者”两类,并形象地概括这两类人的生活内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评魏晋名士崇尚虚无这一思想倾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文。

13.对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俯察品类之        盛:热闹

B.亦将有感于文       斯:此,这

C.不能之于怀        喻:明白

D.列坐其         次:序次

14.对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引为流觞曲水     ②亦足畅叙幽情

③及其所既倦       ④后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不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1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B.第二段先叙事,说的是“人之相与”之“乐”,本段即由此生发议论,从“欣于所遇”说到“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再到“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归结为“死生亦大矣”。

C.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D.作者感慨时光易逝,往昔不再,人的生命的长短都由造化的安排,最后都会消失。所以作者才发出“岂不痛哉”的感叹。

1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及长,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时太鉴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会稽内史。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雅好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其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竞不顾,述深以为恨。羲之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

B.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

C.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

D.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的人都有名有字,名一般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隶书,指书体。汉字的主要形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名著《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被人看重。他去拜见周顗,被周顗认为奇特;他被堂伯王敦看好,王敦认为他是王家的好子弟,并把他和当时的名人阮裕并列。

B.王羲之寄情山水。他想在浙江度晚年,因为浙江会稽有好的山水,他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作序明志。

C.王羲之生性爱鹅。他得知老妇人将善啼叫的鹅烧煮时非常惋惜;道士以让他书写《道德经》作为交换鹅的条件,他欣然答应。

D.王羲之性情孤傲。王羲之和当时很有名望的王述关系不好,王羲之母丧时,王述只去吊唁了一次,后来王羲之也不去拜见王述。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

②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其悦,固求市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书谱》(节选)

孙过庭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馀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以兼通,故无惭于即事。

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妍。”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②,犹逸少之不及钟张。”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而未详其始卒也。且元常专工于隶,伯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谢安素善尺牍,而轻子敬之书。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后答之,甚以为恨。安尝问敬:“卿书何如右军?”答云:“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尔。”子敬又答:“时人那得知!”子敬虽权以此辞折安所鉴,自称胜父,不亦过乎!且立身扬名,事资尊显,胜母之里,曾参不入③。以子敬之豪翰,绍右军之笔札,虽复粗传楷则,实恐未克箕裘。况乃假托神仙,耻崇家范,以斯成学,孰愈面墙!后羲之往都,临行题壁。子敬密拭除之,辄书易其处,私为不恶。羲之还见,乃叹曰:“吾去时真大醉也!”子敬乃内惭。是知逸少之比钟张,则专博斯别;子敬之不及逸少,无或疑焉。

(注)①钟张:三国魏钟繇(yáo)和东汉张芝的并称。二人皆以善书名。②子敬:王献之,字子敬,“书圣”王羲之第七子。逸少:王羲之,字逸少。③“胜母之里,曾参不入”:《孝经》上讲到曾参见到一条称“胜母”的巷子,认为不合人情拒绝进去。

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B.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C.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D.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书即写,此处可理解为书法,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诸体。

B.草体即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形成于汉代,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以草书见长的书法家有怀素、张旭、王羲之、颜真卿等。

C.尺牍,木牍的规格,据记载有几种,大多长一尺左右,故有“尺牍”之称,多用于书法、绘画。有尺素、尺函、尺笺等多种称谓。

D.题壁,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现象,即将诗句题写在墙壁上。苏轼的《题西林壁》就是题壁诗中的名篇。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羲之博采兼通,无愧书法。王羲之的书法专精擅长,虽然还未完全体现前人书写法则,但能博采兼通各种书体。

B.书法风尚格调,随世而变。古人的书法风尚质朴,今人的书法格调妍媚。然而,质朴风尚因循时代发展而兴起,妍媚格调也随世俗变化在更易。

C.书法继承传统,不背潮流。书法最可贵的,在于既能继承历代传统,又不背离时代潮流;既能追求当今风尚,又不混同他人的弊俗。

D.王献之狂妄自傲,自称胜父。献之的笔法继承于王羲之,虽然粗略学到一些规则,其实并未把他父亲的成就全学到手,且从未感到惭愧。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

(2)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后答之,甚以为恨。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砚室记

(明)陆树声

①余性寡嗜好,平生所蓄,舍书史外,无长物。自为史官,蓄一端砚。及官南雍,得一砚,歙石也。已前后得石,属工理之,凡得砚者十。曰:“蓄此足□,越十吾无取焉。”因自号十砚主人。椟藏之,题曰“砚室”。间一出之,置几上,兀傲相对。

②客有规余好之癖者。余日:“癖此,不犹愈于癖他好乎?”异日,客有具辨眼者,视之,举非佳品也。余曰:“客知余癖砚矣,宁庸以佳品为癖乎?(甲)且昔之论砚者多矣。自欧阳永叔、蔡君谟、洪景伯推龙尾良者出端石上,而苏子瞻至列以牛后,乃复为罗文作传。岂物无定论,其轻重一出士人之喙耶?(乙)如使余嗜砚而取必于佳,则珍玩殊品,世不有万于砚者乎?(丙)夫珍玩殊品,非有力者不能致,而往往规夺所好于他人,故不以移余之嗜。独余材薄无文,知嗜砚矣,不能为之重。以余之不足以重砚也,又何暇计其品之高下?(丁)虽然,姑余之嗜砚,不移于珍玩殊品,则砚之托于余而见嗜也,安知不因以为重乎?然则余之癖未解也。”

③他日,璋子学书,出其一授焉。曰:“俟汝能书,吾将举全室畀之。”有问者,曰:“此余家青毡也,惟勿以籯金例之。”十砚主人记。

选自《陆文定公集》

(注)①畀:给与。②青毡:语自《晋书王羲之传》“(王献之)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③籯金:财物。

25.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

B.

C.

D.

26.对第①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平生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平生收藏的也就是十块砚台。

B.作者前前后后一共得到了十块砚石,嘱托工匠雕琢并且加工。

C.作者觉得收藏已够,除非有比这十块更好的,就不会再谋求。

D.作者不断地会取出一些收藏放在桌案上,骄傲地向朋友展示。

27.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放回到文中,位置合理的一项是   

又安知余所蓄之果佳乎否也?

A.

B.

C.

D.

28.第②段作者通过一连串的问句表达收藏砚台的原因,请对此加以分析。

29.第③段中“青毡”译为“传家旧物”或者“传家之宝”,哪一种更接近作者旨趣,请说明理由。

 

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然后填空。

兰亭诗

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30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诗中的“俯瞰渌水滨”对应《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流觞之水

朱以撒

①一次在曲水边坐了下来,准备觞咏。

②几次来兰亭,都与流觞有关,做一个亲水的游戏。时间过去那么久了,曲水流觞却一直不被遗忘。旧日游戏今人为之,便有一种旧瓶装新酒的味道。

③遵照主人的美意,每个人都换了件晋时的长衫,一直延伸到脚下,有点徐徐舒展。试走几步,仿东晋文人的优雅从容,便觉得回去以后要依此仿制几件,穿起来古色古香。东晋人服食五石散多了,衣衫都裁剪得宽大,布料也柔和,便不会刮着细腻的皮肤,同时也使挥毫的动作更加婉转。

④忽然,我看到长衫下露出锃亮的皮鞋尖了,随着走动的摆幅,一伸一缩地探头探脑。显然是主人疏忽了,忘了为每个人配备一双晋履,便使足下有些异样。不过,让今人穿上晋履,会否在移步时踉跄不安?正思量,有人手机响起,是雄健的进行曲,镗镗嗒嗒汹汹而起。他急匆匆解开晋衫,从贴身口袋掏出手机,哇啦哇啦地叫喊起来。眼看着伪造好的仿古气氛,一刹那冲荡得毫无影踪。还是黑格尔说得好:一个人不能脱离他的环境,就好像一个人不能脱离他的皮肤一样。

⑤同样的暮春之初,同样的茂林修竹,不同的文人情怀,如同笔调凌乱的草书,已经不是魏晋时的章法。

⑥缤纷的花瓣从上游星星点点地飘了下来——春天就是这样,鲜花是她的容颜,灿烂地绽放,使江南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艳丽。花瓣过后,盛着黄酒的觞缓缓地飘了下来。按规定,觞停在谁面前,得即兴赋诗,赋诗不成者则要罚酒了。

⑦我是做好罚酒的准备的,如果觞停在我的面前,那就看造化了,也许即兴就成了一首诗,博得众人喝彩;也许一时憋住,脸红耳赤,传了出去,说此人胸无点墨。注视着觞的动静,却见身边的人变戏法似地掏出笔记本,上边都有几首早早做好的诗,准备应对。

天啊,怎么可以这样?

⑨可惜,觞到我跟前转了个弯,不愿停下,以至于不能让我的才华有所表现。

⑩公元353年暮春,那个觞咏的文人游戏中,雅集的四十二人,有二十六人诗才敏捷,把诗做出来了。在那个流连诗酒的时代,居然还有十六人未能成诗,从而罚酒三巨觥。当时,八九岁光景的王献之也跟了来,一路行走已是劳顿,觞到跟前一时乱了方寸,诗兴全无,只好喝酒,想必被罚得天旋地转,还得由几个兄长轮流背回去。文人游戏就是这样,玩玩而已,真情是雅集的基础,不可太认真了。诗才迟速历来就有,像三国时的王粲,“举笔便成,无所改定”,而南朝谢灵运,“久之乃就”,却不能因此认为谢的才华不如王粲。自然而然是人的禀性中最实在的部分,没有矫饰,也没有污染,就如年幼的王献之,完全不会事先请求王羲之:“父亲大人,替我作诗二首,以备明日觞咏之需。”作为父亲的王羲之,也不牵挂儿子是否能诗,是否当众出丑。雅玩就是随其情性,得其自然,倘若一切都在安排、预设之中,那真是谈不上名士风度了。

想想如此自在的文人交游岁月,已经像走马灯一般过去了。

有些燥热,我站了起来,走出摇头晃脑吟诵的人群。脱下晋人长衫,反而舒畅起来。旧时兰亭并不在此地,这里的一切都是后人仿制的,渗透了人工的痕迹,就连王羲之喜爱的白鹅,王徽之喜爱的修竹,都长得如此精致,没有一点野性,植物和动物都有自己的本性,它们是在野的生命,却在修剪和圈养中,被改造得温顺起来。只有澄澈之水还是旧日模样,在迎来送往中潺湲无息,越来越多的人工匠意被卷入水库成为旧事,连同当时的诗篇,都已不知所终。只有那年兰亭雅集的诗文,依旧传诵。

人自古亲于水。筑巢于水湄,枕涛声于梦中:击楫于中流,凌万顷之茫然,却越来越不能如水这般自然。这也是生而为人的一个缺憾吧。

3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流觞曲水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游戏,现代人效法古人,旧瓶装新酒,别具风雅。

B.第⑥段写花瓣顺着曲水漂流,创设了春光灿烂的美景,有助于激发人们的诗情。

C.现代人胸无点墨,不具有即兴赋诗的诗才,不能像古人一样才思敏捷,临觞吟咏。

D.兰亭雅集,王羲之并不牵挂儿子是否成诗;王献之虽未成诗,却也并不因此事先准备。

E.无论形式上怎样刻意的模仿,现代人再也无法还原古代的情境,回归古人的情怀。

34.在第⑤段中,作者将不同于魏晋文人的今人情怀比喻为“笔调凌乱的草书”,请结合全文内容,回答“凌乱”有哪些方面的表现?

35.“天啊,怎么可以这样?”完全可以放在第⑦段末,作者却把它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36.在第⑩段中,作者认为“雅玩就是随其情性,得其自然,倘若一切都在安排、预设之中,那真是谈不上名士风度了”,请你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名士风度”是怎样的?联系现实生活,你又如何看待“名士风度”?

37.文章题目《流觞之水》,含义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三、古代诗歌阅读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修:长,高;“茂林修竹”含义为:茂密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C.化:指自然;“修短随化”含义为:寿命长短随自然而定。
D.喻:明白,一说是消解、释怀的意思,“喻之于怀”含义为:在心里明白。景:日光,“景翳翳以将入”含义为,日光暗淡将要落山。
故选B

2.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乃”均为副词,于是。

B.“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C.“因”,介词,依﹑随着。/介词,趁机。

D.“其”,代词,它的,指曲水的。/副词,表推测。

故选A

3.A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

A项,副词,还是;

B项,代词,它的;

C项,代词,他;

D项,代词,他。

从用法上看A不同于其他。

故选A。

4.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数词。

B.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

C.形容词,一样。

D.副词,有时,或者。

故选A





需要全部答案可添加作者微信付费获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