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正见民声 | 公共外交,匹夫有责

赵启正、吴建民 走近外交 2023-12-06

音频



正文

吴建民:您第一次跟外国人交流是哪一年?

赵启正:在上海工作的时候。1981年,到美国去谈我们的专利产品出口项目,当时美国两家大电子公司Ampex和RCA给我们的产品做了鉴定,说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吴建民:达到这么高的水平,那是不容易。您第一次出国,有什么比较深刻的印象吗?

赵启正:印象就是美国很富裕,而我们中国太穷,很多事情现在回想起来更令人感慨。第一次看到高速公路和立体交叉的高架桥,还有超市那么大,光是厨房用纸就有那么多品种,有擦菜刀的、擦面板的、擦手的,而且,自助餐厅都是随便吃,他们不怕赔了吗?我们那时还用粮票才能买粮食呢。

吴建民:第二次呢?

赵启正:第二次跟外国人接触是德国人来厂参观,也是1981年。我们厂里有翻译,当时不在。我的德文技术单词还行,结结巴巴地陪了一个多钟头,好像也基本上完成了任务。

吴建民:把关键词讲出来,人家就听懂了。

赵启正:关键词没问题,术语、数据都行。以后真正的锻炼,还是当了上海市副市长兼管外事之后,接触了大量的外国政要、大企业家和记者。

吴建民:20世纪90年代,我去过浦东,您介绍得清楚而且有吸引力。

如果讲得好,人家听得懂,听了觉得有内容,讲得也让大家有兴趣,那么就会发生实际效应,投资的人就多了。人们通过与你交谈、听你演讲,对中国的了解就会逐步加深。再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广泛地宣传出去,效果就会倍增。

赵启正:中国在崛起过程当中,不会走一条非常平坦的大道,有某些国际势力在歪曲中国,在宣传“中国威胁论”。要想减少这种阻力,就需要我们加强公共外交,面对面地向外国公众说明中国的实情,回答有关中国的问题,也许可以说“公共外交,匹夫有责”。

吴建民:您近年写了几篇提倡加强中国公共外交的文章,说国际对话不只是政府间的对话,也需要公众更广泛地参与对话。

赵启正:是的,公共外交是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您以外交学院院长、前大使、国际展览局主席和学者身份,与外国政府官员、学者和非政府组织广泛接触,参加各类国际论坛,从各个角度介绍中国国情,同时了解外国各界对中国的认识,您做了典型的公共外交工作。

以北京奥运会为标志,中国的确进入了“公共外交”的时代,奥运会的志愿者都对外表达了现代中国的精神。

1996年,施燕华在中国驻卢森堡大使馆前留影

吴建民:民众对外表达的影响是很大的。我夫人施燕华在卢森堡当大使的时候,丹麦驻卢森堡大使见了施燕华就说中国人好,心地善良。

什么原因?那年,他让18岁的儿子到中国旅游,他说这是世界上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方,要他儿子亲眼去看看。给他钱不多,不许他住高级饭店。男孩子一个人在中国跑,坐硬座车,半夜上车,又热,就把鞋脱了,袜子几天不洗,有味儿,所以干脆把袜子也脱了。一觉醒来,袜子没有了,再一看,旁边有一根绳,袜子有人给他洗干净了,晾在那儿,是谁洗的?是对面的一位大妈。

这位大妈就是中国人的代表啊,她想自己的孩子也可能遇到这种情况,就很自然地帮他洗了。就因为这件事情,这位丹麦大使到处说中国人善良,这就是公共外交的重要性。

赵启正:这真是个好例子,是没有语言的公众外交。中国人民大学的程天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前党委书记]有一次访问美国密苏里大学,在晚上10点多散步时,遇到一位老人找不到自己的家了。程教授决心把他送回家,一家一家敲门去问。他们进入一家院子时,主人竟端着步枪出来了[在美国,不经允许进入私人院子是违法的]。他们继续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总算把老人的家找到了。不会外语的中国老大妈和会外语的中国教授都体现了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都可以算是感情交流的外交案例吧。

吴建民: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各种代表团、考察团出国访问。可惜的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不愿应邀演说或面对记者。已经到了国外,花了旅费,却不接受可以表达中国的机会,真是可惜。

赵启正:目前,各国人民互相交往的机会是很多的。我们了解外国,或外国人了解中国,都不能只通过报纸、电视,那容易造成片面理解,人与人交往才能够实现真切地理解。在一些大学,“公共外交”已经是一门选修课了。

吴建民:今天的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听说您在一些场合讲解公共外交的意义,很受欢迎。

  学生:郑敏珠  


二位好,我是韩国人,中文说得不好,请包涵。

您两位曾提到“交流的失败”,我觉得这个概念很有意思,交流的失败是什么?或者说,交流的成功又是什么?我还想知道,怎样可以更好地交流?

赵启正:交流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目的,最朴素的交流目的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带来温暖。如果交朋友是为了利用他,这不高尚。交朋友是为了温暖,因为我心里有很多话,不说出来就很难过;或者因为我有疑惑,需要别人的意见。

假设人是一个个煤球,炉子里有很多煤球在燃烧,你这个煤球却在炉子外面,人家在燃烧而你不燃烧,你会很孤独的,把你放到炉子里跟大家一起燃烧,那多有光彩,多有意义啊!

至于国家间的交流,则是为了让彼此增进了解,彼此能够原谅对方,减少冲突。但国际交流中存在文化障碍,对这种障碍的态度就决定了你如何去交流。

对一般人来说,他不知道有文化差异,就会产生误解,如果只是误解,人家可以原谅你。但有人是故意的,比如前面提到的欧洲人在漫画里画穆罕默德的像,这就有藐视人家的感觉了。尤其他们还说没有法律禁止这样做,他们有言论自由。何必去自由地伤害别人呢?

如果交流了,是否可以化解矛盾?我觉得可以。我发现,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教义,跟孔子的很多思想都很接近,都是爱人的,都没有一定要把别人当作敌人。

国际上的沟通,关系着世界和平,而现在,我们与外界的沟通还远远不够。不能只靠政治家们去沟通,也要靠我们大家去沟通,大家说的话没有经过政治的包装,都是真话,有时更能起到好的沟通效果。

我以前没有去过巴基斯坦,这次去了后感觉特别好,穆斯林真是朋友,当然基督徒也是朋友——信教的人也可以成为朋友。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学生:李子微  


大家好,我是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主持专业的学生,90后。刚才提到了跨文化交流,但是,外国人说到中国的文化,就只知道孔子学院、京剧之类的传统文化,好像我们青年人在文化方面缺席了。所以,在跨文化交流中,青年艺术工作者如何实现我们的担当和责任呢?或者说,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独特符号让世界对中国青年形成比较独特的认知呢?

赵启正:您提出了一个大问题。世界的文化宝库应当由世界各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和维护。在当今世界文化宝库中,中国的贡献是什么呢?尤其是当代中国的文化贡献是什么呢?的确比较少,找不到太多有广泛影响力的思想贡献。这当然跟我们近100多年来贫困落后有关,但是,今天的我们不能以这个理由来原谅自己。

中国曾流行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不正确。

民族是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人们形成的,所以,越是民族的文化,就越是小地方所流行的文化,就是少数人拥有的文化,它怎么会自动成为世界的呢?有人说这是鲁迅说的,鲁迅没这么说,鲁迅说的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没有错,世界当然是由各民族组成的。

你看鲁迅那篇文章的前后语境,他的意思是说,你必须在本民族是优秀的,在本民族都没有被广泛承认,怎么可能被世界认为优秀,甚至自动地在世界上传播呢?优秀,这是第一个条件。

第二个条件是主动地走出去。不然,人家怎么知道呢?欧洲的歌剧,像《卡门》《茶花女》《奥赛罗》,它们是自己来中国的吗?那是欧洲人带进来的。

不久前这里作了一个演说,有一位非洲留学生的中国话说得很好,他说,京剧看来看去就看懂了《三岔口》。京剧的历史故事比《卡门》难懂,那么如何让外国人看懂呢?首先得翻译成非常好的外语。

说到翻译,还有一个文化自尊心问题。“京剧”翻译成英文是“Beijing Opera”,欧洲人就可能会想,这不过是中国人演的欧洲歌剧罢了。还有人把“馒头”翻译成“蒸汽面包”(steamed bread),它怎么就成了蒸汽面包呢?我在很多场合说过,我们这种传播方式把自己贬低了,这是不可取的。

青年人是中国文化的承载者,中国的话剧、京剧的复兴就靠你们了。人家德国有布莱希特体系;俄国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我们中国的梅兰芳体系[它们并称世界三大表演体系],能不能用更完美的理论表达出来,提升它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我们学习艺术的青年人更有责任把中国文化变得更优秀,同时送到外国去。因为艺术是无国界的。

在所有中外交流的载体中,艺术行为、艺术作品、艺术元素,是世界通用的,其靠想象力传递信息以通畅交流的直接性,非常易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对外传播。

吴建民:补充一句,我在法国当大使的时候,法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中学,叫大路易中学,校长跟我讲,自从去了三个中国学生,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都上去了。因为这三个学生比当地学生用功得多,带动了学习氛围,这就是同学之间的影响,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影响。

讲述你身边的故事

  学生:于文非  


各位老师好,我是来自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的研二学生,80后。

今年夏天,我去了牛津大学,在跟牛津大学的学生进行交流时,我发现自己对他们很了解,无论他们说什么话题,我都知道,可是,他们对中国人的认知非常少。

所以,中国人在交流上有优势,因为我们了解世界的变化发展。但是,我又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不善于交流,聚会时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手机,你明明就坐在我面前,我偏偏用QQ或者微信跟你聊天。难道我们年轻人更喜欢通过网络社交,而不擅长面对面交流吗?是否可以说中国人既擅长交流又不擅长交流呢?

赵启正:你把两个问题交织在一起了。你和外国年轻人接触的时候,他们说到外国的事情,你多少都知道一些背景,而他们对你所说的却不怎么了解,这不完全是你个人的问题,这是国家的问题——我们对外传播的力量比较弱。

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原来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比较低,人家没有必要特别关注中国,因为中国不影响他们的命运。但是,现在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已经位居世界第二,GDP也是世界第二,中国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贸易,中国的事情开始变成了世界的事情。

所以,国际上开始关心中国了。因为存在着语言困难,汉语实在太特殊了,会汉语的外国人太少了,而在中国,英语是比较普及的,中国人了解外国语言障碍较小。

我访问西班牙时,跟西班牙的国务秘书见了面,我送给他一个目录,列着中国有哪些西班牙语的网站、西班牙语的杂志等。他说:“中国是大国,这么瞧得起我们,我很感动。”

接着,他又说:“我们西班牙人倒是不需要把我们的东西有意地翻译成外文,因为全世界大约有30个国家使用西班牙语,美国的西班牙裔比西班牙本国人口还多,我们对美国的传播还要费劲去翻译吗?”

汉语的使用人数世界第一,但只有两个国家使用——中国和新加坡。所以,由于语言障碍,人家对我们了解甚少。

第二,这跟我们文化本身也有关系。你为什么知道美国那么多事情?比如他们的歌星、球星,还知道好莱坞。中国的歌星、舞星以及电影在美国流行吗?不流行。他们对中国了解甚少,这就是国家文化力量的差异。

你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问题,你们在与外国人接触的过程中,可以说一些中国的事情,你可以讲讲你的家庭、你的大学、你的老师等。中国的故事都是通过每个人的故事组合起来的,能够感动人的还是你们的故事。希望你们有一种表达中国的自觉,讲述你身边的故事,这就是自然地表达中国。

吴建民:你刚才提问的过程中,我觉得有一点混乱,你说中国人很善于交流,是因为我们知道国外的情况,这只能说明我们中国人对国外的情况比较了解,这怎么能说明交流能力呢?他们对中国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不是因为他们不善于交流,而是双方的信息不对等。

启正最后讲的话,我很赞成。中国在发展中会有很多艰难险阻,人家对我们有疑虑,你怎么办?你去打他?越打,疑虑越多,越打,人家越联合起来对付你,你将来会寸步难行。

真正的本事是什么?邓小平讲过,是化解。钓鱼岛的主权归我,咱们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就是化解。“一国两制”也是一种化解方式,你们将来要学邓小平的这个本事,让世界能够通过你的交流而和平稳定。如果跟人家动不动就挥拳头、拍桌子,人家就会敬而远之,这实际上增加了中国崛起的困难。

所以,你们一定要掌握交流能力。我们讲的话为什么不能打动人?因为我们讲的往往是概念,那是虚的,太抽象。而你们的故事是具体的,可以打动人,所以,你们一定要善于把身边的故事讲述出来。

  学生:张玉婷 


两位老师好!我们学校马上就要举办一场国际交流活动,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名校学生参加。我不知道该送他们什么样的礼物,所以想请教两位老师。

赵启正:这个问题请施大使回答吧。

交流现场

施燕华[外交部英文专家、原翻译室主任,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曾任中国驻卢森堡大使,著名翻译家]送礼物,首先要看你的对象。我们同国外一些人交流时,有的人身份地位很尊贵,有的人就很普通。

当年,江泽民主席访问法国的时候,送给希拉克夫人一个很漂亮的雕塑,是用青铜制成的松鹤。送礼物的时候,你要跟对方讲清楚,这表示松鹤延年。有的礼物不一定非常珍贵,但是对方也许会很喜欢。

我们曾给一个法国朋友送过一册剪纸,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他喜欢极了,因为这里面的文化含义很深。

所以,在送礼物的时候,第一,要注意文化上的差异,要了解他们喜欢什么;第二,礼轻情义重,送礼的时候,不要刻意追求它的含金量,而是要看它是否符合对方的愿望、品位。你们大学生接触的都是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人,所以,可以挑一些有深刻文化含义的东西。

  学生:杨穹  


交流现场学生在提问

大家好,我是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研二学生。我们跟外国人接触时,对于不同国籍、肤色的人,态度是不同的,我想问问两位老师,你们对于这个现象怎么看?我们应该如何改善这种现象?谢谢!

赵启正:其实你已经有答案了,只是要求我们肯定一下。你其实是批评这种态度的,我认为你是对的。不应该由于肤色、国籍不同而区别对待,这是一种歧视。

我曾经写过一本书,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在 2008年出版,叫《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上面有一幅漫画,是一个英语国家的留学生,穿着背心,上面写着“我是不教英语的”。(众笑)

有太多的中国学生总是硬要和外国留学生练习英语,这样子跟人家交朋友,人家会反感的。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让人反感的人?人要有一点自尊心,你对别人歧视,也是缺乏自尊心的表现!


- END -


图片、文字 | 《正见民声》赵启正、吴建民著

   编辑 | 走近外交 鹏鹏



/阅读前文/


1

一篇讲话改变人生

2

我们的第一次演讲

3

如果30岁时能有40岁的智慧

4

交流不过关,空负一身学问

5

交流是一门艺术

6

克服“交流障碍症”

7

我绝不多看他一眼

8

从与父母的交流做起

9

善于交流的人是幸福的

10

造物所忌者巧,万类相感以诚

11

说话要有根据,批评要注意政治

12

不要犯“午后疲倦症”

13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14

读书是一种广义的交流

15

交流是一种真诚的表演

16

吵架是交流的大忌

17

把“短处”变“长”

18

套话打动不了人

19

客随主便,主随客便

2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公益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