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杨:如何提升配置全球金融资源能力丨《北大金融评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大金融评论杂志 Author 郑杨
文 / 郑杨(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原书记、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原局长、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党委书记)
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完成了“19号文”绝大部分任务,基本确立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具有较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能力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地位,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已经形成格局完整、品种完备、交易活跃的金融市场体系,和纽约、伦敦一样具备了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所有主体要素。比如,上海聚集了股票、债券、期货、货币、票据、外汇、黄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要素市场,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齐备的城市之一。此外,各类金融要素市场国际排名显著提升,多个品种交易量位居全球前列。2018年末,上海债券市场规模达86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三(其中公司信用类债券存量16.35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位居全球第四;上海期货交易所多个期货品种交易量位居全球第一;上海黄金交易所场内现货黄金交易量位居全球第一。
再如,上海已经形成门类齐全、中外荟萃、总部汇集的金融机构体系。截至2018 末,在沪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1605家,较10年前翻了一番。其中,各类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超过30%,上海已成为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主要集聚地。同时,各类国际化、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不断在沪集聚。新开发银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全球清算对手方协会(CCP12)、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等相继落户上海。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与纽约、伦敦等全球发达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在国际化水平、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及软环境、软实力等方面仍有提升和拓展的空间。
一是金融市场的结构还需进一步完善,市场的定价机制和交易功能的有效性尚有改善空间。金融衍生品市场和交易所之外的场外市场仍需进一步发展,不同板块和不同层次的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和互通还需加强。
二是金融体系的国际化程度与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超大型和跨国金融机构的集聚度亟需提升,本土金融机构开展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各类金融业务的能力较弱,金融监管需要向先进的理念和模式转变,金融法律和税收体系也需进一步完善。此外,上海专业服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法律和会计师事务所等)的数量和质量有待大幅度提升。
三是吸引人才聚集的环境有待改善。上海金融业从业人员占全市就业人口的比重仅为3%,大大低于伦敦、纽约(10%左右),也低于香港、新加坡(5% 左右)。其中,香港、新加坡的低税率对上海吸引高端金融人才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在清醒认识挑战和不足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期。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宣布交付给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上,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发布了一揽子重磅举措;7月20日召开的金融委会议,宣布了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11项举措;7月22-23日,李克强总理来沪考察,对上海金融发展及自贸区新片区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这些都是上海金融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和市场化程度将大幅提升。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思路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紧密结合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具体战略思路可以概括为“三个目标、三步走”战略。三个目标:参照发达金融中心演变的路径和全球金融体系格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可以根据开放程度、辐射范围分为三个级别,即基本目标、中级目标、高级目标。三步走:按照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三步建设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国际金融中心。
第一步: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完成基本目标,即基本确立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具有较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能力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地位,基本形成公平法治、自由开放、创新高效、合作共享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第二步:从2020年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完成中级目标,即人民币使用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资本账户和金融制度进一步开放,成为覆盖以中国为腹地的整个亚太经济板块的开放国际金融中心。
第三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完成高级目标,即上海成为与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地位相匹配的,处于全球金融体系中心地位、辐射全球经济金融活动的全球金融中心。
当前是上海完成第一步基本目标最重要的决胜期和冲刺期。2019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出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基本目标的建设路径,明确了战略重点和推进举措。
高标准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具体举措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在新的基础上,继续打造上海金融的独特优势,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推进。
首先,建设更加开放、更具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把“三大任务” 打造成为上海金融发展新增长极。第一,主动服务好科创板及注册制试点。加强资本市场与科技资源的结合,支持更多优质科技企业做大做强。第二,深化自贸试验区新片区金融改革创新。实施更有力度的开放突破举措和更大程度风险压力测试,探索先行跨境资金自由收付和资本项目可兑换,发挥自由贸易账户等作用,加强境内外联动。第三,推进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建立完善长三角区域金融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突破金融机构跨区域经营障碍,推动建立信用长三角、风险联控和重大金融案件协处机制。
其次,建设不断创新、更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机构集聚方面,积极吸引全球知名资产管理机构,打造全球资产管理中心;金融创新方面,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成品油、天然气、航运价格衍生品等期货产品的同时,构建金融科技产业生态链,支持金融机构研究制定金融科技的中国标准;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促进世行营商环境报告中“获得信贷”指标的提升,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并进一步完善金融人才政策,激发人才创新。
再者,建设谋求合作、更具包容性和普惠性的国际金融中心。第一,服务好科创中心,充分发挥科创母基金的作用,吸引更多海内外风投资本;第二,服务好“四大品牌”,提升“上海价格”的影响力,打响“金融服务”品牌;第三,服务好社会民生,推动上海健康保险交易中心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并引导保险资金积极参与旧区改造。
最后,建设规范有序、更具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国际金融中心。第一,进一步强化地方监管责任,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强化金融、市场、司法、信访、维稳等部门的工作合力;第二,充分发挥新型金融业态监测分析平台,严防跨区域、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交叉叠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第三,加强地方监管制度保障,推动尽快出台《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完善各类金融活动监管制度;第四,建设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中心,争取金融产品、技术应用、机制创新以及重要的金融改革措施在上海先行先试,使上海成为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的承载地。
刊物摘编
发刊词和卷首语
巴曙松:“刷新”开放的意义
封面
理论
宏观
彭文生:数字经济能否“改写”宏观经济规则
李讯雷:经济下行时如何促进居民消费
徐奇渊:迷失周期
托马斯·萨金特:关于数学和经济学的关系之解惑
发展之路
解读
前沿
人物
金融家论坛
随笔
科技
品读
延伸阅读
文章来源:《北大金融评论》杂志2019年第1期(创刊号)
本篇编辑:张琦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