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郑杨:如何提升配置全球金融资源能力丨《北大金融评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大金融评论杂志 Author 郑杨

编者按

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基本确立了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具有较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能力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地位,但与纽约、伦敦等全球发达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仍有提升和拓展的空间。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原书记、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原局长、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党委书记郑杨先生日前在《北大金融评论》创刊号上发表文章,指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紧密结合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具体战略思路可以概括为“三个目标、三步走”战略。本文后附《北大金融评论》购刊二维码,敬请阅读。


文 / 郑杨(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原书记、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原局长、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党委书记)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 〕19号,下称“19号文”),明确了上海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的成就


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完成了“19号文”绝大部分任务,基本确立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具有较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能力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地位,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国际金融中心需要的基本架构已经确立。


上海已经形成格局完整、品种完备、交易活跃的金融市场体系,和纽约、伦敦一样具备了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所有主体要素。比如,上海聚集了股票、债券、期货、货币、票据、外汇、黄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要素市场,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齐备的城市之一。此外,各类金融要素市场国际排名显著提升,多个品种交易量位居全球前列。2018年末,上海债券市场规模达86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三(其中公司信用类债券存量16.35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位居全球第四;上海期货交易所多个期货品种交易量位居全球第一;上海黄金交易所场内现货黄金交易量位居全球第一。


再如,上海已经形成门类齐全、中外荟萃、总部汇集的金融机构体系。截至2018 末,在沪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1605家,较10年前翻了一番。其中,各类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超过30%,上海已成为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主要集聚地。同时,各类国际化、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不断在沪集聚。新开发银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全球清算对手方协会(CCP12)、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等相继落户上海。



另外,上海已经形成产品丰富、服务齐备、创新突出的金融业务体系。上海已成为我国金融产品和业务种类最丰富、最为集中的城市,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不断拓展,原油期货、“沪港通”“沪伦通”“债券通”、黄金国际板、国债期货等重大金融产品成功推出,跨境人民币业务、投贷联动、跨境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等业务创新层出不穷。银行间债券、外汇、货币等市场加快开放,海外投资者广泛参与市场交易。

第二,国际金融中心应当具备的基本功能已经完善。

从传统的投融资功能看,近年来上海金融市场功能不断提升,影响力日益增强。上海证券交易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全国各地的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平台。2018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1645.8万亿元,是10年前的近10倍;直接融资额达9.6万亿元,是10年前的4倍,占全国直接融资总额的85%以上。

从核心功能看,金融中心归根结底是对货币定价的功能,对于上海而言,是人民币的价格形成、资产定价和支付结算功能。在这三个方面,上海已经取得较大进展。

价格形成功能方面,人民币基准价格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上海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应用范围不断扩大。2018年,货币市场成交862万亿元,同比增长24%;利率衍生品市场成交21.6万亿元,同比上升49.7%。上海关键收益率(SKY)选取3个月、1年期等6个期限国债收益率曲线,被广泛作为市场定价基准。

资产定价功能方面,一批以人民币计价的产品“上海价格”的影响力日益凸显。迪拜交易所推出挂钩“上海金”的期货产品;原油期货自2018年3月上市以来,日均成交量已跻身全球交易量前三;螺纹钢、铜、天然橡胶等10个期货品种交易量位居全球第一,且对相关大宗商品的定价能力逐步凸显。

支付清算功能方面,上海已经成为全球人民币支付清算的核心枢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二期全面投产,日均处理金额超千亿元,业务覆盖约160个国家和地区,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重要支撑。上海已成为全球交易规模最大的银行卡交易清算中心,银联全球受理网络延伸至170个国家和地区。

第三,国际金融中心环境生态持续优化。

首先,金融法治环境方面,上海在全国率先设立金融法院、金融仲裁院、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并颁布实施《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其次,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上海出台全国首部地方综合性信用条例——《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开通运行。再者,人才集聚方面,近年来上海通过主动实施各项金融服务措施,积极吸引金融人才集聚上海,在沪金融从业人员超过37万。

在英国独立智库Z/Yen集团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中,上海已连续两年保持全球前五名。根据GFCI评价,上海在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声誉方面表现不错,也得到了国内外同仁的赞誉和认可。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与纽约、伦敦等全球发达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在国际化水平、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及软环境、软实力等方面仍有提升和拓展的空间。


一是金融市场的结构还需进一步完善,市场的定价机制和交易功能的有效性尚有改善空间。金融衍生品市场和交易所之外的场外市场仍需进一步发展,不同板块和不同层次的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和互通还需加强。


二是金融体系的国际化程度与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超大型和跨国金融机构的集聚度亟需提升,本土金融机构开展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各类金融业务的能力较弱,金融监管需要向先进的理念和模式转变,金融法律和税收体系也需进一步完善。此外,上海专业服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法律和会计师事务所等)的数量和质量有待大幅度提升。


三是吸引人才聚集的环境有待改善。上海金融业从业人员占全市就业人口的比重仅为3%,大大低于伦敦、纽约(10%左右),也低于香港、新加坡(5% 左右)。其中,香港、新加坡的低税率对上海吸引高端金融人才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在清醒认识挑战和不足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期。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宣布交付给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上,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发布了一揽子重磅举措;7月20日召开的金融委会议,宣布了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11项举措;7月22-23日,李克强总理来沪考察,对上海金融发展及自贸区新片区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这些都是上海金融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和市场化程度将大幅提升。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思路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紧密结合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具体战略思路可以概括为“三个目标、三步走”战略。三个目标:参照发达金融中心演变的路径和全球金融体系格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可以根据开放程度、辐射范围分为三个级别,即基本目标、中级目标、高级目标。三步走:按照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三步建设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国际金融中心。


第一步: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完成基本目标,即基本确立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具有较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能力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地位,基本形成公平法治、自由开放、创新高效、合作共享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第二步:从2020年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完成中级目标,即人民币使用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资本账户和金融制度进一步开放,成为覆盖以中国为腹地的整个亚太经济板块的开放国际金融中心。


第三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完成高级目标,即上海成为与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地位相匹配的,处于全球金融体系中心地位、辐射全球经济金融活动的全球金融中心。


当前是上海完成第一步基本目标最重要的决胜期和冲刺期。2019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出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基本目标的建设路径,明确了战略重点和推进举措。


高标准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具体举措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在新的基础上,继续打造上海金融的独特优势,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推进。



首先,建设更加开放、更具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把“三大任务” 打造成为上海金融发展新增长极。第一,主动服务好科创板及注册制试点。加强资本市场与科技资源的结合,支持更多优质科技企业做大做强。第二,深化自贸试验区新片区金融改革创新。实施更有力度的开放突破举措和更大程度风险压力测试,探索先行跨境资金自由收付和资本项目可兑换,发挥自由贸易账户等作用,加强境内外联动。第三,推进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建立完善长三角区域金融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突破金融机构跨区域经营障碍,推动建立信用长三角、风险联控和重大金融案件协处机制。


其次,建设不断创新、更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机构集聚方面,积极吸引全球知名资产管理机构,打造全球资产管理中心;金融创新方面,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成品油、天然气、航运价格衍生品等期货产品的同时,构建金融科技产业生态链,支持金融机构研究制定金融科技的中国标准;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促进世行营商环境报告中“获得信贷”指标的提升,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并进一步完善金融人才政策,激发人才创新。


再者,建设谋求合作、更具包容性和普惠性的国际金融中心。第一,服务好科创中心,充分发挥科创母基金的作用,吸引更多海内外风投资本;第二,服务好“四大品牌”,提升“上海价格”的影响力,打响“金融服务”品牌;第三,服务好社会民生,推动上海健康保险交易中心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并引导保险资金积极参与旧区改造。


最后,建设规范有序、更具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国际金融中心。第一,进一步强化地方监管责任,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强化金融、市场、司法、信访、维稳等部门的工作合力;第二,充分发挥新型金融业态监测分析平台,严防跨区域、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交叉叠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第三,加强地方监管制度保障,推动尽快出台《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完善各类金融活动监管制度;第四,建设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中心,争取金融产品、技术应用、机制创新以及重要的金融改革措施在上海先行先试,使上海成为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的承载地。





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可在京东购买



刊物摘编





发刊词和卷首语



海闻:中国金融,全球价值
巴曙松:“刷新”开放的意义



封面



厉以宁: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耐心


沈联涛:寻找新一轮金融改革开放的“中国路径”


陆磊:立足供给侧改革,深入推动金融对外开放


巴曙松:从政府主导到中性竞争


鄂志寰:新一轮金融开放的序列与策略


邓世安:粤港澳大湾区:下一步金融开放的“先行者”


金刻羽:跨国网络:中国在全球新秩序中的角色


中国金融开放路线图



理论



国际前沿研究


宏观



余永定:中美贸易摩擦前瞻

彭文生:数字经济能否“改写”宏观经济规则
李讯雷:经济下行时如何促进居民消费
徐奇渊:迷失周期
托马斯·萨金特:关于数学和经济学的关系之解惑



发展之路



何晓军:对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的思考


郑杨:提升配置全球金融资源能力


魏尚进:如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局?



解读



王胜邦 朱晓丹:理解永续债


曾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



前沿



黄国滨:科技革命时代投资银行的重新定位


朱晓天:量化投资“新伙伴” 



人物



王鹏飞:未来宏观经济研究方向与方法


李笑薇:用数学语言看待人生



金融家论坛



谢永林:平安银行的战略转型实践


姚江涛:信托业回归本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随笔



李伯重:商人的“成长”


张明:美东双城记


包特:人工智能的社会冲击


周洛华:塑料袋和房产证



科技



比特币的诡异复兴



品读



周承辉:抗战后期的外援波折、通胀与崩溃


新书压卷



延伸阅读




用全球视野探讨中国金融问题,《北大金融评论》隆重创刊


文章来源:《北大金融评论》杂志2019年第1期(创刊号)

本篇编辑:张琦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