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飞天、礼佛,南北朝的绝美造像——巩义石窟寺

小探君 探文化遗产 2023-05-22

“荒唐且美好”的南北朝,能够孕育出美到极致的事物。那就是藏着《帝后礼佛图》的石窟寺,它位于现在的巩义市东北大力山下伊洛河北岸,与云冈、龙门同为北魏皇家石窟。


石窟寺位置示意


北魏宣武帝在此令工匠造窟刻佛,以后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各代相继开窟造像。据统计,石窟坐北向南,现存洞5个、千佛龛1个、摩岸造像3尊、摩崖像龛328个、碑刻题记186篇、佛像7743尊。


石窟寺初建时叫“希玄寺”,唐初改为“净土寺”,宋代以后才用现在的名字——石窟寺。


石窟寺外观



01


帝后礼佛,旷世珍品!


巩义石窟寺在巩义市南河渡镇的寺湾村,石窟为北魏皇室开凿,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各代相继开窟造像,最终形成巍然壮观的石窟群。


龙门石窟-北魏孝文帝礼佛图

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巩义石窟现存五个洞窟,第一窟规模最大,其中最精美的浮雕造像为"帝后礼佛图",由于洛阳龙门石窟的"帝后礼佛图"被盗往国外,其中的《北魏孝文帝礼佛图》现在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文昭皇后礼佛图》现在在美国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龙门石窟-文昭皇后礼佛图

藏于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因此巩义石窟的"帝后礼佛图"就显得尤为珍贵。巩义石窟汇集了大量佛教造像与石刻题记,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与石刻书法艺术的宝库。


“河洛神迹”石碑,民国二十六年立


帝后礼佛图在石窟寺第一窟南面入口处两侧的墙上。东侧墙壁上雕刻着皇帝礼佛图,西侧墙壁上雕刻着皇后礼佛图。


皇帝礼佛图


完整的帝后礼佛图所在第一窟


皇帝礼佛图呈现了北魏皇帝带领百官朝圣的景象。图像分为三层,第一层以皇帝为首,身后依次跟随两位大臣,队伍最前方有一位僧人站在树下引路。皇帝头戴通天冠和冕旒,身着曲领广袖长袍,腰间系有绶带,脚上穿着云头履,手持一束长柄莲花,俨然一副汉族服饰装扮。


皇帝礼佛图


随皇帝依次站列的两位官员的姿态与服饰与皇帝都比较相似,从其侍者所持伞扇与华盖的数量及华丽程度来看,应是地位仅次于皇帝的皇亲国戚。二位官员头戴笼冠,笼冠一侧插一个东西,推测是插在帽子上的貂。据文献记载,北朝高官的官帽上常有用貂、蝉作为装饰的传统,这种冠就叫做“貂蝉冠”。 


皇帝细节


成语“狗尾续貂”说的就是貂蝉冠的故事,《晋书·赵王伦传》中有记载:


“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



赵王伦就是赵王司马伦,他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叔父。司马伦用小恩小惠取悦人情,乱封貂蝉冠,导致府库貂尾及金银铸印都不够了,就用狗尾代替,所以就有了“狗尾续貂”这个成语。


貂蝉冠示意图


第二层石刻共五位官员并列而行,人物官职等级明显低于第一层石刻人物。该层为首的官员像已损毁,但依然可见其侍从与仪仗。五位官员体态与神情相似,服装配饰也相对简单,没有第一层人物的华丽,数量也没有第一层人物的多。


戴着貂蝉冠的大臣细节


第三层石刻队列之首也是一位僧人引路,僧人形象已残损,他身后跟随五位官员,身份等级又低于前两层石刻人物。


皇后礼佛图


皇后礼佛图,同样是分三层排列,第一层以皇后像为首,皇后头戴莲花花冠,同样也是身穿广袖长袍和云头履,整体雍容且华贵。


周围有六个侍女,前方的女官,身形要比其他侍女大,手持香斗,供其取香,身后有两个人撑伞扇,一个人举着华盖。 


皇后礼佛图


在皇后礼佛图的表现中,女性人物的形象的阶级更多会从她们所使用的仪仗中来体现,也就是伞扇和华盖。


伞扇细节图


先说伞扇,它是古代的两种仪仗物。均有长柄,上端分别为伞形和扇形。晚清小说《官场现形记》第六回中曾这样描写晚清的官员出行:


“什么冲锋旗、帅字旗、官衔牌、头锣、腰锣、伞扇、令旗、令箭……一对一对的过完,才见那抚院坐着八人抬的一项绿呢大轿子,缓缓而来。”




然后再说一说华盖,华盖其实就是古代贵族用来遮阳的伞状遮掩物,大多时候表明阶级高低的效用要大于遮阳的实用性。


伞扇和华盖


跟随皇后的两位妃嫔头上也是花冠,但花冠的造型不如皇后华丽,明显可见其等级高低。前一位主像左手提着精致的小挎包,两位主像右手都是拈花的样子。


花冠和挎包细节

圆圈内为花冠,方框内为挎包


第二层石刻有四位妃嫔,第四位已经损毁,其余三位衣着服饰大致相似,身后各有四名侍女,仪仗是一伞扇一华盖,华盖显然不及第一层主像的装饰华丽。


西侧第三层队伍还是四位妃嫔,石刻人物大小依次递减,等级地位这就体现出来了。第一位妃嫔手持长柄莲花,第二位手提香袋,第三、第四位拿着香盒,神态从容温和。 


“绝世孤品”的秘密


有趣的是,帝后礼佛图虽然是石刻图像,但它的布局构图和表现手法,与同一时期的绘画和壁画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帝后礼佛图采用分层排列的构图方式,将主要人物依次排列,用连续的构图呈现出复杂的出行仪仗,既明确区分出身份等级高低,又能使画面内容清晰。这种构图方式与同时期的石窟壁画颇为相似。其中以著名的“九色鹿本生”故事壁画为例,整幅壁画构图采用横幅连环画式,将前后故事脉络绘制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呈现出全部的内容情节。


敦煌石窟 北魏-257窟  九色鹿本生


除此之外,帝后礼佛图的内容是帝后带领百官和后妃出宫礼佛以及仪仗队伍,石刻中的王公贵族都是正侧面的形象,而且人物处于空白之中,没有背景。


这种表现方式是中国古代人物画惯用的手法,在汉画像石、砖,以及魏晋时期的绘画之中可窥见一斑。 


顾恺之绘画洛神赋图,摹本现藏于美国弗瑞尔美术馆


不过帝后礼佛图的价值并不全在于艺术,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也是相当珍贵的。它的出现反应了北魏时期鲜卑人汉化的过程,礼佛图中的衣冠服饰表明孝文帝推行汉化已经有了明显的成效。再有,供养人像从单个转变成主从形式,就能看出北魏晚期严格的等级制度。 



02


千佛飞天,魏晋风华!


除了帝后礼佛图之外,石窟寺中还有不少珍品值得一一品味。例如第二窟外的摩崖佛和弟子,雕造精细,面目比北魏时期的佛像稍胖,衣纹也简练许多, 应该是东魏时期的作品。


石窟寺摩崖佛和弟子


衣袂飘飘,飞天是也


石窟寺既然源自“荒唐且美好”的南北朝,身上自然是带着一些“仙气”的,这些“仙气”,就源自飞天造像。


第三窟中心柱正面帐形龛上部的两身飞天


这些飞天主要分布在佛龛和窟顶周边,除第四窟外,其余各窟的飞天形象多以界格隔开,呈现为单体造型。例如,最大的第一窟中的两身礼佛飞天,位于中心柱南侧主龛背光的上方,居左者双手抱花树朝向主龛佛像,居右者一手持花一手奉供品于胸前;二者均上身半裸,以浅浅的衣纹勾勒出紧贴身体的长裙,显得体型匀称、协调、生动。


第一窟佛龛顶部的飞天


更为生动的是第三窟中心柱正面帐形龛上部的两身飞天。居左者侧面向佛,一手持供品,一手持莲花,莲花的花茎修长而有弧度,是一根饱满而有韵味的粗线条,更多较细的线条则构成了他的长裙与飘带,这些线条都呈现出一种飞扬的动势,再加上其身下的一片卷云,分明见出优雅飞起的姿态。


第三窟中心柱正面帐形龛上部的两身飞天-左


居右者整体动态为向左飞翔,脸却向右而侧,呈回眸而笑状一手托着一枚桃状花蕾,一手持跟居左者相仿的长茎莲花,一条腿屈膝向前,显出一种回旋的动感,由数根飞扬的细线织成的衣裙同样传达出随风飘舞的观感。


第三窟中心柱正面帐形龛上部的两身飞天-右


似乎雕刻者还觉意犹未尽,又在两身飞天下方各雕了一条同样屈曲回旋仿佛舞动中的带有忍冬花纹的绸带,越发衬托出这两位飞天那种凌空飘举的轻盈曼妙。二者清秀优雅,在比例与动势上格外协调,在优雅中又透出一种雍容和庄严。


千佛之龛,庄严宝相


在石窟寺中第五窟的千佛龛,也是一处绝景,有一千尊佛像!它开凿的石壁高度偏低,内部放置着较大的佛龛,唐代所凿刻,佛龛高1.5米。宽3米左右,后殿内放置一坐佛,后殿石壁上凿刻有小佛龛,一共有999尊小佛像,加上正中间的大佛,刚好1000尊佛像,故而名为千佛龛。


千佛龛


壁脚处的“神王”,显然是当时权贵和将军形象的艺术再现,尊尊怡然自得,面相丰满;力士处于壁脚下端、双手上托,五大三粗,膀阔腰圆;异兽筋肉饱绽,孔武有力。这些雕像均运用了高浮雕手法雕刻而成,手法粗犷但形神兼备,凸显石窟寺简约质朴的雕刻风格。


佛龛壁脚的力士像


不过石窟寺的美却不仅止于此,还有更多技艺精湛的佛教造像。


第一窟中的佛像,衣饰细节非常精致


第二窟中的东魏造像


第三窟中的伎乐人和力士像


第三窟中的双面人像


第三窟中已残毁的皇帝礼佛图以及伎乐人像图


第四窟中心柱


有着大莲花藻井的第五窟


石窟外壁



03


“荒唐且美好”?


有人将南北朝归结于“荒唐且美好”,对这个时代充满了热切的向往,但真实的南北朝可不是石刻中这些精美的造像和飘飘欲飞的仙女,真实的南北朝实际上是非常残酷且痛苦的。


南北朝服饰,飘逸华丽


这段历史从公元420年始,直至公元589年。在这期间战乱频仍,正是民族融合的关键时期。 


南北朝并立形势图,可以看出仅仅一百多年发生的变化相当大


虽然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发展空前,但仍然掩盖不了战争的血腥气,士大夫靠过量服用五石散来麻痹自己的心智,以此逃避现实。实际上长期使用这种药物会导致中毒,许多服食者都因此而丧命。药王孙思邈甚至呼吁世人:


“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南越王墓出土的五色药石,很可能就是“五石散”的配方


怎么样,这样的南北朝,还“荒唐且美好”吗?



旅行TIPS

石窟寺大门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区东北的河洛镇寺湾村

开放时间:冬季08:00-17:00 夏季08:00-18:00

门票:30元


景区内可以请到很好的讲解人员,讲解费40元。


小提醒:小探君看到了不少人出于好奇,随手触摸石刻,历经一千多年的造像是非常脆弱的,请不要随便触摸。



扫描二维码,获取精品好课!

往期精选


探文化遗产

玩转明十三陵 / 明十三陵 / “太监庙”/江南第一家 /重庆大足石刻 /杭州飞来峰 /广胜寺飞虹塔 / 南禅寺和佛光寺 /白帝城 / 新疆 / 独乐寺 修定寺塔 / 烂尾城明中都 / 法门寺 / 北京中轴线 / 古邺城 / 正定古城 / 盘龙城 / 北京云居寺 / 潼关 / 北京 / 广州 / 上海 / 登封

环球考古大事

和木乃伊喝酒的男人 / 希腊火的秘密 / 放屁大战3000多年前的开颅手术 / 16米长的莎草纸玛雅的精英住宅 / 六个闹鬼之所 / 罗马沐浴者宝石 / 最古老的非王室包金木乃伊23.01.1623.1.10 / 23.1.9 / 23.1.5震碎三观的10个古罗马事实 / 23.1.2  

展览和博物馆

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东京国立博物馆俄罗斯冬宫博物馆 /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大英博物馆 / 吉美博物馆 / 卢浮宫 /展览1.20

一起看世遗

中国大运河 / 周口店遗址 / 明十三陵 / 敦煌飞天长城 / 约旦佩特拉古城 /

抽身探世界

英国女王印度彭霸文明 墨西哥古献祭 / 保加利亚铜器窖藏  / 古埃及的诅咒 / 埃及木乃伊工坊 / 肯尼亚史前遗址 / 英国修女 / 墨西哥阿兹特克墓葬 / 

历史和考古

2022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公布河南苏羊遗址新发现 / 新疆重要发现 / 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 陕西重要考古成果湖北考古重要发现 /《丝绢案》里数术的秘密“考古中国”最新成果印尼悬棺 / 冲水厕所遗址 / 考古中的爱情 / 陕西大墓 / 痴情皇帝叙利亚阿勒颇城堡在地震中受损 / 殷墟遗址 / 土耳其古堡在地震中倒塌 / 穆林头遗址 / 高陵 / 古格王朝 / 唐人假期岁朝欢庆图/ 升平乐事图 / 出警入跸图文会图 / 新年食俗 / 男狐狸精 / 兔子文物 / 古人取暖 / 清初女性服装 /古代“双11”  / 唐朝诡事 /古代“寒门” / 何谓中国 / 宅兹中国 /中秋 /避暑 / 阴丽华 / 纳妾 / 三伏天 / 古代"考编"  / 宋朝女性地位 / 宋代官服 /《离骚》贴 / 寒食节的来历 / 康熙爷养生 / 《中秋帖》 /《快雪时晴帖》 /  卍卐的历史 / 端午节中日韩 / 高考VS科举 / 古代开学季 / 古代教师节 / 分餐与合食 /移民 / 连坐 / 匈奴 / 王莽 / 陈国公主墓 / 太平公主宅院 / 茹茹公主墓 / 小河公主墓江口沉银 / 隋朝VS秦朝 / 历史骗局 / 姜子牙 / 秦赵烽烟 / 张之洞 / 丹尼索瓦头骨 狐狸家畜 / 麻疹病毒 / 谁是哥伦布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