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FAN某”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全文)
”FAN某”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全文)
公益慈善|“翼行天下 一生守护”慈善项目捐赠仪式圆满举行!
哈里斯女粉搞4B运动、毒杀丈夫,回旋镖能否让美国“血流成河”
比国产光刻机更重要的IPO要来了!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021年12月25日
2023年4月16日
2023年4月16日
2023年4月17日
2023年4月17日
2023年4月18日
2023年4月18日
2023年4月19日
2023年4月19日
2023年4月20日
2023年4月20日
2023年4月21日
2023年4月21日
2023年4月22日
2023年4月22日
2023年4月23日
2023年4月23日
2023年4月24日
2023年4月24日
查看原文
其他
戴乃迭:外甥女说她好看得像一幅画
Original
徐敏
青衣仙子
2021-12-25
结婚时母亲给过她忠告
© 徐敏|文
戴乃迭
一个英国女子,因为热爱中国文化,又恰好遇上了与她心心相印的中国男子,于是夫唱妇随,来到中国,在几十年的岁月中,绵绵持续地为自己的热爱竭诚付出,九死不悔,直至奉献终身。
这女的叫戴乃迭,男的叫杨宪益,两人都身世不凡。
戴乃迭出生于北京一个英国传教士的家庭。父亲戴乐仁受伦敦传教会派遣,在中国负责救灾援助和庚子赔款的使用工作。这样的家庭衣食无忧,即便她出生的那年正赶上五四运动激起的动荡浪潮,戴乃迭的童年仍然十分快乐。
戴家在北京抽屉胡同有座玲珑别致的小四合院,在北戴河海边还有栋小别墅。这样的居住条件,夏日可去海滩避暑,冬日能在北海湖面溜冰。一年四季,春节的庙会,元宵的花灯,清明的风筝,端午的艾叶,中秋的传说,都给戴乃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这天,戴乃迭和姐姐骑着童车在马路上玩耍,被一群士兵团团围住。这些士兵出于好奇,向姐妹俩提问、逗乐。因为并无恶意,姐妹俩没有感觉害怕。但士兵的围观却让母亲塞琳娜深感担心。
考虑到孩子的安全,戴乃迭
7
岁时,塞琳娜带着儿女们返回了英国。
戴乃迭在英国柴郡读了一年小学,又入一家教会学校做了十年的寄宿生。
1937
年,
18
岁的戴乃迭考入了牛津大学,攻读法国文学,后又转攻中国语言文学。
当年牛津大学有许多俱乐部性质的协会,导师修文斯介绍她加入了中国协会。一生的姻缘由此而始。在协会中,她结识了后为协会主席的中国留学生杨宪益。杨宪益出身津门富家子弟,父亲杨毓璋做过天津中国银行行长。杨宪益从小便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聪明和幽默,以及浑身洋溢着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深深地吸引了戴乃迭,唤醒了她童年时烙印在脑海中的中国情结。当时,杨宪益主持的牛津中国协会,由
100
多人发展到
1000
多人,钱钟书、杨绛、俞大缜、俞大絪等皆是会员。
戴乃迭是协会秘书。与杨宪益交往日多,情感日密。
1940
年,杨宪益从牛津大学毕业,哈佛开出高薪诚聘他前往任教,沈从文、吴宓向西南联大推荐了杨宪益,也发来电报聘请他回国任教。当时中国抗战正处于最艰困时期,杨宪益放弃优渥条件,毅然选择了返回祖国。
对于这个决定,戴乃迭表示愿意跟随杨宪益一道回国。杨宪益深受感动,但出于责任,他告诉戴乃迭说:“
我们不是去美国,而是到中国内地。那里烽火连天,吃苦不说,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我是中国人,有责任有义务,我是预备回去受苦的,你愿意吗?”
戴乃迭没有豪言壮语,也不山盟海誓,只说了一句:“我愿意。”
戴乃迭的母亲知道后,不断劝告女儿别去中国,见她执迷不悟甚至把话说绝:“
你嫁给一个中国人,最终一定后悔。要是有了孩子,这孩子也会自杀!”但戴乃迭意志已决。
倒是父亲戴乐仁开明豁达,对两个年轻人的结合表示祝福,只是提醒女儿:“先别忙着结婚,可以在中国内地住上几年,如果觉得受得了那个苦,再结婚不迟。”
此时,杨宪益方面也面临压力。当母亲见到儿子漂洋过海,身边带回的朋友,竟然是金发碧眼的洋女人时,直接就病倒了。就连亲朋好友,也都纷纷表示反对。最终,经多方解释,杨宪益总算说服了家人。
1941
年
2
月
16
日,这对异国夫妻在重庆举行了婚礼,证婚人是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和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杨宪益的母亲身穿旗袍也来到了婚礼现场。教育部次长杭立武是戴乃迭父亲庚款基金会的同事,也被邀请。罗家伦为杨宪益和戴乃迭证婚,是有原因的。他听说杨宪益要到西南联大任教,便中途拦截,动员这对新人来中大教书。杨宪益母亲担心儿子到昆明后的安全,也希望他们留下。于是夫妻二人留在了重庆,被安排到中大柏溪分校。
戴乃迭和杨宪益
婚后不久,杭立武宴请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同席者有财政部长孔祥熙与夫人宋蔼龄、国防部长何应钦夫妇以及美国驻华大使夫妇。杨宪益说,“我们俩是席中唯一的没有官方身份的人。”席间,杭立武表示希望杨宪益加入国民党。杨宪益说:“君子不党,是孔子的话,所以我不加入。”婉拒了杭的邀请。
在中大教书期间,有一次学生问戴乃迭对三青团的看法,戴乃迭直率地说,她不喜欢这类组织,这让她想到纳粹的盖世太保。这话传到张沅长(罗家伦内弟)耳中,怀疑戴乃迭有红色政治色彩。
第二年夏天,学校拒聘戴乃迭。夫妻二人遂应邀去了贵阳师院。不久,戴乃迭有了身孕,因贵阳地处边远,医疗条件有限,母亲赛琳娜要女儿到成都分娩,并说好到齐鲁大学执教,校长是赛琳娜的朋友。等戴乃迭到了成都,齐鲁大学校长易人,聘书作废,戴乃迭于是去了光华大学。
42
年孩子出生,取名“烨”
有光辉灿烂、明盛美茂的意思。杨烨的出生,给小家庭带来了无限的快乐。那两年,夫妇俩为了生计,带着幼小的儿子坐在拉货的“黄鱼车”上,在川黔公路上来回颠簸。直至
1943
年秋,经卢冀野介绍,来到梁实秋主持的北碚国立编译馆工作,生活才算安定下来。
当时,将英文名著翻译到中国来,这方面的人才并不缺乏。但主持这项工作的重庆国立编译馆负责人梁实秋,更想让欧美主流国家认识中国,这就必须物色合适的人选来翻译中国名著,梁实秋一直为找不到人选而感到犯愁。
经过多方打听和卢冀野推荐,梁实秋发现杨宪益夫妇是最好的人选,在他的主导下,杨宪益和戴乃迭共同翻译了史学名著《资治通鉴》。
经过这次翻译,杨宪益夫妻二人的翻译大门,从此逐扇打开。二人年复一年,强强联手,翻遍了中国著名古典文学作品,陆续将它们推向世界,让更多的外国人认识和了解了中国。
1945
年抗战胜利。
10
月,大女儿杨荧出生。
1946
年秋,杨宪益夫妇随编译馆迁往南京。船过三峡,人无恙,行李船却不慎侧翻,七八箱由伦敦带到香港,又由香港辗转带到重庆的珍贵藏书,全部付之东流。在水上漂泊了
17
个昼夜之后,终于来到了南京。除了在编译馆工作,杨宪益还在中英文化协会兼差,戴乃迭也在学校兼职教书。他们用积蓄在傅厚岗买了一处房子,生活自此稳定下来。
数年后,风雨苍黄,雄师过江,南京改天换地,杨宪益转而为新政权工作。有段时间被任命为市政协副秘书长,工作繁忙。戴乃迭则在南京大学外文系教书,当时正值抗美援朝,学校中的英美籍教师倍感压力,有的选择了回国。戴乃迭处境不是很好,但仍积极参加相关活动,与杨宪益一同响应号召,拿出积蓄捐献了一架飞机。为此还变卖了自己的首饰。
1951
年北京发来一纸调令,让戴乃迭、杨宪益进京参与“毛选”翻译委员会工作。因杨宪益想去复旦搞学术研究,所以婉言拒绝了。
第二年夏天,北京再次发来调令,作为“政治任务”,要求戴乃迭与杨宪益到北京参加“亚太区域和平会议”,担任翻译工作。进京不久,又抽调他们替宋庆龄编辑英文版的《为新中国而奋斗》。工作完成后,夫妇二人调到外文出版社从事中译英的翻译工作。戴乃迭作为外国专家,工资高达同事的五六倍,一家人生活优裕,身心愉悦。
1957
年反右运动,杨宪益平安无事。在外文局,夫妇二人一直都是业务骨干,受到领导和同事的尊重和礼遇。五六十年代是他们翻译的黄金时期,夫妻二人中译英的古代典籍及现代名著,其篇目列表长达数页;这些译作都是没有稿酬和版税的。
戴乃迭不喜欢政治,但她思想敏锐,性格直率。也因为如此,她在不经意间触犯了禁忌。
1959
年彭德怀“出事”,一般群众毫不知情,戴乃迭从外文报纸上获悉消息后给领导写信提意见说:“彭德怀的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在这儿工作,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此后个人崇拜日甚,英文版的《中国文学》为了突出政治,刊登了许多对领袖的颂歌,戴乃迭奉命翻译后,在译稿上用英文写道:“
childish!
”(幼稚!)更为突出的是文革前夕,林彪委托江青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并整理成“纪要”下发。戴乃迭受命翻译纪要,拟刊登在英文版的《中国文学》上。戴乃迭译完后用英文写了一段“批语”,大意是:“这篇‘纪要’是违反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人可以掘自己的祖坟,可是在中国的对外刊物上掘外国人的祖坟(指‘纪要’把西方文艺都打成‘资产阶级黑线’),这样的做法在对外宣传中是非常愚蠢的。”当时的《中国文学》负责人见到批语后大惊失色。将批语压了下来。
不久,文革烽烟四起。
1966
年
7
月,杨宪益因所谓反诗和反动言行,在外文局被揪了出来,成为外文局的“第一罪人”和“牛鬼蛇神”,被挂牌游街,逼迫他站在三张饭桌叠起来的桌面上接受批斗。不批斗时,杨宪益在单位的任务就是扫厕所、拉煤渣。
1968
年
4
月
27
日,晚饭后杨宪益与戴乃迭像往常一样举杯对饮。戴乃迭饮了一杯便先去睡了,杨宪益愁绪深重,借酒浇愁,仍继续自斟自饮。夜
11
时,酒喝到一半的杨宪益被传唤到外文局大楼,在办公室被宣布逮捕,并强迫他在“同意”搜查的文件上签了字。
10
分钟后,另有一男一女两个公安人员进入杨宅,叫醒了戴乃迭,命令她穿衣起床,在搜查了房间后,给她戴上了手铐。戴乃迭问为什么抓人,答复是“你自己清楚”。戴乃迭说“我不清楚”。两个公安叫戴乃迭带上脸盆、洗漱用品、换洗衣服,然后用吉普车把她送进了北京半步桥监狱。
从此,夫妻二人被关押在同一所监狱,但不允许见面。在被关押的四年中,杨宪益最担心戴乃迭受不了牢狱之苦而选择自杀,总是向看守人员打听戴乃迭的下落,只有得到戴乃迭仍被关押的消息,杨宪益才会放下心来。
在狱中,戴乃迭最担心的是她的
3
个孩子。她唯一的读物是《人民日报》和“小红书”。后来,也允许她读美国的左翼刊物。当她看到美国犯人在监狱中可以与家人通信、放风时,戴乃迭十分愤慨,在本子上写道:“我嫉妒他们!”这下惹恼了看守,看守问她:“你难道不知道他们是法西斯监狱吗?”戴乃迭回答说:“如果有选择,我宁愿去坐法西斯的监狱,那样还可以与家人通信。”看守斥骂她思想问题严重,必须好好学习。
刚进狱中的头年冬天,天气奇冷,没有暖气,窗户也是破的,戴乃迭的耳朵因此长满了冻疮。由于是外国人,她被单独囚禁,她要求和别人关在一起,遭到拒绝。为防止失去语言能力,她只能自言自语,或背诵唐诗。监狱的墙壁很脏,她用牙刷把墙刷得干干净净,尽量让居住环境变得整洁。虽然做了阶下囚,戴乃迭仍始终维护自己的尊严,礼貌待人,对给她送饭的看守总要道声谢谢。有次看守送来土豆,问她:“你喜欢吃吗?”她说喜欢。那人便经常送来土豆。她很感谢这位普通中国人的善良。
1972
年五一节前夕,杨宪益获得释放。一周之后,戴乃迭也被释放。回到家中,杨宪益早已经整理好了房间,并特别在餐桌上放了一瓶白兰地。戴乃迭看见后说:四年没见,没想到还没改变过去颓废的毛病。杨宪益解释说,这是支部书记指示这样做的。
在两人被关押的四年期间,他们的
3
个孩子都因父母问题遭到不公待遇,受到社会的歧视,只能在夹缝中求生,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1969
年远在吉林农村插队的小女儿杨炽回京过春节,已经无亲可探,无家可归。她先是住同学家,后来想去住在北京的大姑妈杨敏如家,在姑姑家门口徘徊了半天,左思右想不敢进门,怕被人怀疑搞“黑串联”祸及亲戚。在举目无亲的情况下,不得不提着小包到河北沧州去找姐姐杨荧……
随着夫妻二人的释放,三个子女的回家,生活又开始恢复正常。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他们唯一的儿子杨烨却出了问题。
杨烨
杨烨就读于北京工业大学,父母被捕后,他被分配到湖北鄂城一家小农机厂。因长相酷似外国人,处处受人提防,曾被人诬陷偷听敌台受到审查,钟表、被子都被拆开,以搜寻他的特务活动证据。杨烨生性好学,在农机厂工作时,托妹妹杨炽寄来过一箱书籍,其中有一本《摩尔密码》的小册子,被搜查人员认为是特务活动的证据。因母亲戴乃迭是英国人,杨烨理所当然被怀疑为英国特务,受到众人辱骂摧残,导致他精神分裂。这种状态后来一直影响着他,正常时还好,一受刺激就会复发。
为了让儿子病情稳定,杨宪益和戴乃迭把他送到英国的姨妈家,试图通过环境的改变让儿子恢复正常。不幸的是,杨烨始终不能适应英国的生活,只要在咖啡馆之类的公共场所,一见到中国人就会慌忙逃走,深怕被抓回中国,这成了他始终无法摆脱的恐惧。久而久之,他不堪重负,最终选择了自焚。那天,他把自己反锁在房中,给自己浇上汽油。从自焚的时间看,他的头脑应该是清醒的,他选择在姨妈出门前的几分钟点火,以避免烧毁整栋楼房。
他短促的一生,仅仅活了三十八岁。
儿子的死,印证了母亲当年的预言,使戴乃迭倍感伤痛。她从此郁郁寡欢。为从悲痛中挣脱出来,她一面发疯似地工作,希望在打字机的嗒嗒声中忘却悲伤;一面以烟酒为友,在袅袅的烟雾和微醺的醉意中麻痹自己。
杨宪益深知戴乃迭的痛苦,但他无法化解,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戴乃迭晚年变得痴呆的时候,谢绝一切交游,朝夕相伴,陪同他的英国妻子,一步步走完悲怆的最后岁月。
1999
年
1
月
17
日,戴乃迭去世,终年
80
岁。
这位伟大的女性,为中国服务了一辈子,她在《自传》中这样写道:“我来中国不是为了革命,也不是为了学习中国的经验,而是出于我对杨宪益的爱,我儿时在北京的美好记忆,以及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仰慕之情。”
难怪她的心灵会这样纯美,也难怪画家赵蘅在怀念她的追思会上说,她的这位舅妈“好看得像一幅画”。
参考资料:
搜狐号《戴乃迭:不后悔嫁中国人》
张昌华《纪念戴乃迭逝世十周年》
百度百科《戴乃迭》
百度百科《杨宪益》
推荐阅读
极其难得的私密照片,其中有些画面你绝对没见过(增订版)
佳人薄命
|
大梦一觉浮生尽
|
互斗
三次自杀后,他活成了所有人的救赎之神!
就是她,改变了8000万知青的命运
临终时,她说了这样一句话
因为他的站立,印证了在场所有人的卑微
玉碎
|
飞来横祸
|
文化人
尊师
|
他为何选择了太平湖?
他没想到,自己居然成了反面教员
一卦成谶
|
宁为玉碎
1.76亿独生子女面临的困境,已经来临!
奇葩标语,绝不仅仅是笑话
陕北一枝花:102岁的林彪前妻
|
乱世姻缘
忏悔
|
部长们看戏比国务院开会还积极
私房改造记事
|
老成都
消失的青春
|
性压抑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