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读的巨著: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温馨提示:阅读前,让我们一起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孔雀王愈加美丽
久远之前,在印度鹿野苑有一梵施国王,不仅财富圆满,更有一美丽无比之无喻姆王妃,王妃对国王也非常贪执、爱恋。当时在大雪山南方之山林里,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变为一只孔雀王,名为金色孔雀王。它身色端严,嘴由珍宝长成,拥有五百眷属。 孔雀王后来有次于中夜时分,在鹿野苑城市上空飞翔时发出悦耳鸣叫,恰巧无喻姆王妃此刻正坐在王宫顶层,她听到鸣声后便问梵施王:“如此妙音是谁发出?”国王面露困惑之色说道:“好妃子,我对此事也不大清楚。只是听说在大雪山南方栖息有一只金色孔雀王,众人都说它鸣音悦耳动听。”王妃闻言便向国王要求说:“大王无论如何也要为我逮着这只孔雀王。”国王面呈难色答言:“这只飞禽平日看上一眼都非常困难,更何况要逮住。”王妃则不依不饶撒泼道:“如得不到孔雀王我会立刻死去。” 梵施王平时对无喻姆王妃就恩宠娇纵,此时一听王妃说要死去急忙安慰她说:“你千万不要如此焦虑,我马上下令命猎人、捕鸟者火速将孔雀王抓获以宽你心。”国王于是命令所有猎人、捕鸟者务必想尽一切办法捕获孔雀王,并要将之送至王宫。如能抓获则善妙非常;若逮不住孔雀王,则定斩不饶。 这些人听命后均非常担心自己性命不保,便带上各种捕鸟工具纷纷前往大雪山之南。他们将大网放置于孔雀王必经之地,但它无论走到哪里,只需用眼一扫,所有网结就自然解开。就这样,众人在七日中想尽各种办法也无法逮住孔雀王。 孔雀王此刻则心生悲悯,它对众人说道:“你们这些受雇之人为何要到这里遭受如是疲倦、劳累之苦?”众猎人、捕鸟者就回答说:“孔雀王,你应了知,我们受梵施王派遣,为免丧身失命才致如此劳顿。”孔雀王听罢道出实情:“你们用网根本就抓不到我,不过若国王真欲见我,就请他先庄严城市,七日之后,再令四种军队前来迎接,我才可以前往。” 众人回去之后向梵施王如实禀白,国王即刻装饰城市,后又派马车、军队前往大雪山南方迎接孔雀王。孔雀王立于珍宝严饰之马车上,一路发出悦耳鸣叫。梵施王与眷属皆欢喜难言,他们以大恭敬心将其接到鹿野苑所在城中。刚抵城门口时,孔雀王又发出动听音声,且传遍整个城市。城中众人均以欢喜心分列两边观瞻,他们向王妃惊喜喊道:“孔雀王已亲自来到城中。” 无喻姆王妃欢喜非常,连忙恭敬上前观看,而国王则用鲜花水果供养、承侍孔雀王。梵施王后于国务繁忙时不觉心中思量:我如此忙碌,谁能代我经常承侍孔雀王?而王妃正好又具智慧又广闻多学,想来她定能好好承侍孔雀王。”想及此,国王便对无喻姆说:“好王妃,你应如我那样承侍孔雀王,喂与饮食,关怀照顾。”自此之后,王妃则担当起承侍之责,她天天以鲜花、果实供给孔雀王。 无喻姆后又喜爱上另一男子,并与他约定在孔雀王所居花园中准时见面。而当两人如约会面时,孔雀王则向他俩宣说佛法。结果男子闻听后心生惭愧,再不欲与王妃行邪淫,他便先行离去。王妃却心中暗想:孔雀王已了知我之丑事,它若用人言将之禀告国王,国王定会将我处死。念及此,王妃便在饮食里掺和进毒药送与孔雀王。谁料它吃下毒药后反而更加美丽,色泽更胜从前。 看到王妃心生怀疑,它便向王妃解释说:“你自己贪爱别人,又认为我会告发,于是便欲毒杀我。但以此种方式,你根本无法损伤我一根汗毛。” 王妃听罢立即口吐鲜血,并得上严重疾患,且于死后直堕号叫地狱。 孔雀王则安乐自在、重获解脱,它后来回到自己原先栖息之地,又继续对其它众生宣讲佛法。 当时之梵施国王即为后来之舍利子比丘;当时之无喻姆即为现在之婆罗门狡诈姆。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行愿品》
目录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3-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3-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3-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4-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4-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4-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5)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6-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6-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6-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6-4)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6-5)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7-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7-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8-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8-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8-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8-4)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8-5)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9)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0-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0-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0-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1-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1-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1-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1-4)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4)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5)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6)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7)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8)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9)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20)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2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2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2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2-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2-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4)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5)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6)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7)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8)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9)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10)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