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豆豆 | 文艺座谈会精神与中国文艺发展路向

黄豆豆 艺术教育杂志 2023-09-29

↑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艺术教育》




本期关注



文艺座谈会精神与中国文艺发展路向

黄豆豆

(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十一届副主席)


从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70多年的时间,中华民族不但在民族危难关头站了起来,而且筚路蓝缕、励精图治,克服重重困难,渡过了无数危机,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巨大转变。在祖国繁荣发展的新时代,文艺理论的内涵与发展无疑蕴含着深刻的时代精神,正在发生着的中国奇迹不但包含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执着坚守、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包含着中国文艺事业的蓬勃繁荣、中国舞蹈事业的腾飞进取。

从延安时期的新秧歌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东方红》,从《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到现在深受观众喜爱的众多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舞剧、舞蹈作品,让人们看到几代舞蹈艺术家为民族创造新文艺的努力和成果,也看到“文艺为人民”的活力,那就是——凡是立得住的舞蹈精品,无一不是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可以说,《讲话》精神所提倡的鲜明的人民性、民族性深刻规约了中国当代舞蹈的建设思路、发展路向和生命样态。这其中,北京舞蹈学院作为中国唯一一所专门化的舞蹈专业教育的最高学府,一直在探索如何准确把握人民对文艺的需求并寻找满足人民需求的途径,在舞蹈表演、教育、编创、研究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一直在通过舞蹈、通过艺术传递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境界,铺就人生的底色,影响更多的观众;一直在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舞蹈大学的长远战略目标而努力。

今天,重温80年前的《讲话》精神,不仅是对过往的追溯,我们更加可以感受到延安文艺和革命文艺的艺术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指引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现代转型和复兴,创造一种相匹配的新文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中国文艺独树一帜、特点鲜明,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新时代的舞蹈事业应以民族精神为依托,在作品创作和表现中彰显中华文化,突出中国特色,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呼应人民需求。笔者一定与各位舞蹈界的老师们、同行们共同携手努力,用一生的艺术实践赓续《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文艺发展的方针、政策、要求,创作演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为进一步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做出更大努力。

2021年12月,笔者随团参加了全国文代会。在开幕式上,有机会跟随众多文艺界前辈老师和同行们,共同聆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心感到无比激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一次强调了: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文代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了艺德修养的重要性: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确实,德艺双馨是中国文艺界的优秀品质与优良传统,从小到大,文艺界大家庭中的前辈大师们为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我们要向前辈大师们的艺德修养致敬、向他们好好地学习。我们要坚持崇德尚艺,带着板凳坐得十年冷的专业精神,练好每一趟功、编好每一个舞、完成好每一场演出。我们一定要共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创作要靠心血,表演要靠实力,形象要靠塑造,效益要靠品质,名声要靠德艺。

新时代新征程,舞蹈工作者任重而道远。近年来,舞蹈队伍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舞蹈群体大量涌现,新的舞蹈组织日益活跃,新的舞蹈形态层出不穷。我们如何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如何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爱国、为民、崇德、尚艺”这刻在中国文联大楼上的8个字,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共同营造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为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奋斗终身!


END


|本文刊于《艺术教育》2022年6月刊||微信编辑:Mona|








AM 新媒体矩阵

(点开二维码长按关注)





    往期精彩回顾


仲呈祥 | 里程碑之间的继承与创新——以文艺与政治关系为例
冯双白 | 坚守人民立场  繁荣舞蹈事业

冉常建 | 繁荣发展戏曲事业的历史使命与奋斗目标

俞锋 | 新时代高等艺术教育“为何做”“做什么”“怎么做”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徐翔 | 汲取党的百年历史经验智慧 建设一流艺术院校

巴图 | 以“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指导中国艺术教育的守正创新

仲呈祥:加强文艺评论三思

胡一峰 | 审美治理与增量变革——论新时代文艺评论的功能拓展

杜卫:坚持审美与人文相结合 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

杨晓阳:学、术并重 助力艺术人才培养

宁钢:重视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

刘晓静: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激活新时代文化传承

朱乐耕:大力推进“新艺科”建设

雷鸣强:持续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鼓与呼

刘月宁:民族音乐海外传播关键是人才

骆芃芃:加强篆刻学科制度建设 凸显社会人文价值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新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