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习惯:4步轻松戒掉坏习惯,改变未来人生
“总是想养成好习惯,但是为什么这么难?”
“早起,健身,阅读,健康饮食……为什么我觉得需要付出努力的事情,有些人做起来毫不费力?”
Atomic Habits 《原子习惯》,这本书带给我了很多惊喜:与其花大篇幅阐述所谓“成功人士“的习惯,作者James Clear用更多的心血介绍了一些实在、易操作的养成习惯的小技巧,每一个人都可以轻松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atom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是我们都知道的原子,还有一个意思是:极小的,细微的物质或者品质。
Atom habits(微习惯),它是一种有规律的的练习或惯常举动,微不足道且简单易行,却是不可思议的力量之源。
James开篇花了大量的笔墨,解释了细微的改变怎么对我们人生长期形成巨大的影响。用图来解释大概就是这样:
如图可见,利息滚雪球一样地:
如果每天退步1%,365天后,就会退化到接近于0!
如果每天进步1%,365天后,你就会进步37倍!
你看,仅仅是1%的差别,随着时间的流逝,就能带来如此大的差距。
我们经常说,今天活动两下也减不了肥,就算了吧;今天多读10页书,也不会变得博学,就算了吧;今天学几个单词,也还是散装英语,就算了吧……
就这样,我们被这些不起眼的小习惯无意识地改变。直到某件事物触发了我们对自身的审视,我们才恍然大悟。但此时雪球已经滚得太大,想要改变现状又觉得力不从心。
但其实,你只需要每天改变1%就好了。
习惯提高效率
“习惯就是大脑将一项行为自动化的过程“,作者如是说。
面对不熟悉的事物,大脑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试验,得到反馈,再作出对应的反应。习惯省略了复杂的处理信息的时间,让你有多余的精力去处理更多的事情。
比如,我养成了早晨起来晨跑的习惯,那么我就不必在睁开眼睛的时候才开始想:“我要怎么开始我的一天“——直接去做就好了!
习惯带来自由
“习惯太多,我的生活会不会索然无味,没有灵活性?“
实际上,习惯才能让你的生活摆脱限制。没有好的理财习惯,你会受到金钱的限制;没有好的饮食习惯,你也会觉得总是无精打采,没有活力。
只有当把理财,健身,饮食等生活基本变成你习惯的一部分,你才有更多的实力和精力去思考和创造更多,去挑战日常生活外的全新可能。
作者总结,想要建立习惯,先保证自己具备这三个心态:
1. 耐心等待“熔点“
一块冰拿出来不会立即融化,而是不断吸收热量,直到某个点,发生质的改变。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因为迟迟看不到习惯的“效果”,便不了了之:也许你的“熔点”就是明天,但你却在今晚就选择了放弃。你能用肉眼看到某个人巨大的改变,也必定是不断重复的结果。
2. 忘记“目标”,建立“系统”
许多人树立目标的时候喜欢把计划写得尽善尽美,但自己从未采取任何有效行动,使得计划永远停留在“设计”而非“实施”。
事实告诉我们,更重要的是:设定你朝着目标努力的具体行动,即形成一个“好习惯体系”,目标自然就会实现。
什么是系统呢?简单来说:它是一系列接近理想的小步骤。
比如,我希望自己变得更健康,我的系统就里就包括运动方式,健身频率,饮食搭配等。
3. 先建立人设:“我是谁”
作者强调,可持续的习惯应该从上图圆圈最里面的一层——“自我认知”开始。
作者首先提出了改变行为的基石——即“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就是指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将导致你执行什么样的习惯,同时你坚持相应的习惯也会强化你的身份认同。
因此,要改变习惯,要先设定你的人设,思考已经拥有那种习惯的“身份”会如何行事,再去围绕你的人设改变自己。
与其说:“我想减重xx斤”(结果导向),不如说“我想成为生活健康,体态轻盈的人“ (认知导向)。
与其说:“我想读完xx本书” (结果导向),不说我“我想成为热爱阅读,勤于思考的人” (认知导向)。
你对于自我的认知,往往源于你不断重复做的事物。你越重复一项行为,它就在你的自我认知中占比更多。比如,你经常画画,你会不自主地叫自己“手绘爱好者”。
那么,当你想建立一个新的身份认知(饮食健康的人/热爱运动的人),就可以去不断地重复符合认知的行为(多吃蔬菜水果/坚持晨跑)。
这样,每一颗吃下的苹果,每一个迈开的脚步,都像在为你的新身份投票:“对!他就是那样的人~“
思维和认知的改变就像一个方向盘,轻松地指导着你的行为,习惯也自然而然地养成了。
作者将这样的模式总结成了“两步法“
1)决定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2)用一次次微小的成功向自己证明,事实如此。
我们建立或摒弃一个习惯,不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result-oriented),而是为了塑造理想的身份认知(identity-oreinted)。了解这一点后,习惯养成就变成了一场丰富而精彩的“游戏”。
为什么说是“游戏”,而不是一次艰难的挑战?因为这一过程实际上有迹可循:只要练习以下这4个黄金法则,养成习惯就如同打怪升级,一路上遍布着成就感和新鲜感。
习惯的科学原理
作者将每一个心理效应结合一个法则,通过四个简单的法则来帮助我们建立习惯。
如图所示,James Clear通过人类行为学搭建出一个习惯的框架:
提示➔渴望➔反应➔奖赏
举个简单的例子:
提示:手机短信铃响了,你本能地想去拿手机。铃声就是提示。
渴望:你拿起手机,其深层原因是你想知道短信的内容 (好奇心+社交需求)。
反应:拿起手机,开始阅读短信。
奖赏:好奇心获得满足。
久而久之,你的大脑会把“奖赏”和“提示“联系在一起:“当手机铃响起时,看手机可以满足好奇“,所以这四部曲形成一个闭环,你也因此养成了“手机响了就看手机”的「习惯 」。
明白了习惯的原理,我们接下来针对这四个阶段逐一设计对策。
四个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
法则一:让信号明显
“Motivation is overrated; Environment often matters more" (动力被高估了,环境通常更加重要)
牙刷就洗手池旁,所以你洗脸时会直接拿起;咖啡馆就在办公室旁,所以你习惯了每天上班前来一杯……生活中越显而易见的信号越能激发行动。养成习惯的第一步是有意地让你的环境触发行动。具体有两种操作方式:
【1】 就近原则:一杯温开水,一套健身服放在床边;蔬菜水果放在冰箱中显眼的位置;单词书放在早餐桌上……人都有惰性,但触手可及的距离让任何事情都更加容易。
【2】一个环境做一件事:作者提到,有时候习惯难以形成,是因为一个环境中“信号”过多。比如,如果沙发本来是你窝起来刷剧的地方,想在沙发上养成看书的习惯就更难。因为沙发已经给你一个“葛优瘫”的信号。书中给出两个建议——
为习惯设立详细的时间和地点
比如:每周六上午11点,我会在书房写作。有这样详细的计划,你会有更明确的执行力。
优化环境
同理,如果想摒弃不好的习惯,就尽可能地让信号“不明显”。
因为回避诱惑比抵制它容易,减脂期把零食藏起来或干脆别买的原理,想学习的时候把手机放隔壁房间,大家都明白吧?
法则二:让动机有吸引力
这里有两个非常实用的方法:
【1】习惯叠加法:把想养成的习惯和喜爱的事物叠加
就个人经历来说,每天做运动时我都会用两个屏幕,一个是训练视频,另一个是我喜爱的节目。我设定好,后者只在运动的时候观看。从此,我甚至开始期待每天的运动时间,因为对于我来说它已经变成了娱乐时间。
再比如,我希望每天靠墙站10分钟,矫正体态。听起来很枯燥,但我趁这个时间定时播放10分有声书。有时候10分钟结束了,还想把书继续听下去,一点都不觉得累。
有创造性的你可以多去挖掘把自己的爱好和习惯结合起来的方式,把一件本来不想做的事情,变成最期待完成的事情。
【2】习惯先后法
公式1:做完了___(已有习惯)___后,我会做___(新的习惯)_____。
公式2:做完了___(新的习惯)___后,我会做___(想做的事情)_____。
我们都有许多已经养成的日常习惯,例如洗脸刷牙喝咖啡等,把新习惯立马安排在日常活动的后面,有助于我们把新的习惯变成常规的一部分。
比如:喝完早晨的咖啡后(已有习惯),我会阅读15分钟(新的习惯)。
再比如:下班回家脱鞋后(已有习惯),我会马上换上健身服(新的习惯)。
同时,在完成新的习惯后,也可以一个小奖励机制,也就是你想做的事情。
比如我做完10个俯卧撑(新的习惯),我可以刷10分钟手机(想做的事情)。
法则三:让过程简单
很多时候我们放弃一个好习惯,都是因为怕麻烦。用尽所有可能把你的习惯简单化,轻松化,就好比把鞋子放在门边,出门时才能穿上就好。即使每天的进步很小,没有关系:即使走得慢,不倒着走就好。
“提前懒惰“
比如:“脸书”老板小扎衣柜里都是同款的衣服,每天不用动脑筋搭配。
比如:想督促自己饮食更健康,搭配更合理,不如每周固定花两个小时来准备健康便当。
有时候坚持习惯不是说一个人有多勤奋,而不过是因为他通过“提前懒惰”,用了更少的精力去解决后顾之忧,提高效率。
人类都想储存自己多余的精力(energy reservation),这是一项从远古时代就流传下来的适应性的法则。
“两分钟法则“
面对新习惯,我们可能会有畏难心理。作者的建议是“两分钟法则”,也就是将新习惯的需要花费时间控制在两分钟内,随着时间增加,再慢慢增加难度。
听起来可能很荒诞:两分钟能运动什么?阅读什么?
但当你用两分钟拿出瑜伽垫,心想拿都拿出来了,就锻炼一下吧!
当你用两分钟穿上跑鞋,到了门口,那就顺便跑一跑吧!
法则四:让成果令人满足
定期回顾自己的成果,设立奖励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但作者建议,即使是“奖赏”,也最好能结合前文所述的“身份认知“。
比如,在努力健身和管理饮食一段时间后,我们或许会用一顿“放纵餐“来犒劳自己。但比起大吃一顿,不如奖励自己一次舒缓放松的按摩SPA。
作者还提到,比起迟来的满足感(Delayed Rewards)人类会更倾向于可以马上拥有的奖赏(Immediate Rewards),但这并非坏事。
我们恰好可以利用这一心理效应:比如,用打卡的方式,每完成一次任务就为自己打勾☑️。
最有名的一个方法,每当你做成一件事情,就把一个瓶子里的回形针放入另一个空瓶子,这样你会得到视觉上的奖励。
行为虽小,却能马上激起自信和满足的积极心理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看到自己的进步,这就会鼓励你坚持下去。
如果说前三个法则能使你的新习惯上路,这个法则是帮助你长期保留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良策。
定期回顾和调整你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这可以防止你在养成习惯后陷入停滞状态,相反,它会推动你前进。
我想,比起拖延的焦虑,在完成任务后松一口气那种畅快坦荡的成就感,才是幸福的秘诀。
自律,是自爱淋漓尽致的体现。因为不放弃自己,持续进步,正是爱自己的能量源泉。
Love yourself, build habits.
免费英语作业打印网站,“救命”的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