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院进行时

其他

【成果巡礼】“金箭羽”+“云政工” 开启智慧管理新模式

智慧前言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法院以“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为目标,探索研发符合基层法院实际的“金箭羽”小程序,后台搭建“云政工”网页端,助推队伍管理实现数字化、全景化、集约化,深耕基层智慧管理,推动审判管理迈向更高水平。金牛法院为进一步提升队伍管理智能化水平,创新研发成本低、体验好、延展强的“金箭羽”小程序,后台搭建“云政工”网页端,聚力开发特色功能,实现在网页端整合更新信息源、小程序同步动态关联数据,建成全场景、掌上办智慧管理枢纽。以服务为本,“指尖”关怀干警“金箭羽”小程序具备“你说我听”干警信箱、“问卷调查”心理测试、“问题反馈”、“请休假”等功能,与“云政工”网页端“思想动态”管理模块深入对接,方便领导干部同步了解干警实际需求与思想动态。在“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统计结果的基础上,金牛法院通过专业心理评估将干警的心理状态划分为“绿黄橙红”四类,对应启动无需介入、提醒介入、尽快介入、急需介入干预机制,通过谈心谈话、邀请心理医生等措施针对性化解干警心理健康问题,关爱干警身心健康。以画像为要,“一键”描绘全貌金牛法院以组织部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干部任免审批表、聘用人员报名登记表为信息源,将法院干警信息整合录入“云政工”网页端,“金箭羽”小程序自动同步生成个人“数字画像”,全方位展示干警任职、奖惩、考核、培训、党建、心理等信息。搭建“随手办”管理入口,政工干部可在“云政工”网页端批量维护常规数据,在“金箭羽”小程序中实时更新教育培训、审务督察等动态信息,实现人事政务随手办。以排名为据,“可视”培育梯队“金箭羽”小程序、“云政工”网页端同步关联“绩效考评”“公务员考核”“编外聘用人员考核”三大考评机制,可视化展现考评结果,自动生成干警综合素能“六维图”,呈现思想值、专业值、潜力值、作风值、经验值、贡献值等6项得分及排序。同时,金牛法院以成都市首批公务员职级晋升积分制试点工作为契机,将量化积分考核各项指标分解落实到“六维”中,为评优争先、晋职晋级、人才培育、绩效奖金评定提供数据支撑,持续提升法院队伍管理智能化水平。以协作为基,“智能”打通梗阻“金箭羽”小程序整合政治部、机关党委、综合办、行装办等部门人事信息、党员材料等,通过后台数据“协同办”模式,打通数据查询互认通道,全景呈现群体画像、团队信息、组织构架等数据,实现政务、党务信息跨部门互联共享。金牛法院围绕审执主业,联合审管办、立案庭等综合审判部门,在“金箭羽”小程序中录入审辅团队及员额法官、审辅人员的审结案情况和案件评查“红黑榜”数据,自动关联干警“绩效考核”结果,打造“全场景、一体化、协同办”智慧管理枢纽。以数据为王,“量化”后台管理金牛法院在“云政工”网页端通过电子文档,批量上传海量政务、党务和审务信息,同步关联“金箭羽”小程序,各级领导、法院干警均在权限范围内访问和处理相应层次信息,实现基础信息、动态信息的标准化录入和安全传输,有效解决地方法院人事管理系统、市公务员管理系统等7个相关人事系统更新不同步、标准未统一的问题,为干警队伍业绩考评提供量化依据。结语下一步,金牛法院将坚持“统筹协调、参谋助手、督促检查、服务保障”的管理职能定位,聚力打造政工人事智库,深度运行“金箭羽”小程序及“云政工”网页端,为绩效考评、人员配置、人才培育等提供决策依据,抓紧抓实抓好干部全员考核工作,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7册。2021年4月首批出版5册图书,2023年8月第二批出版2册,分别为《智慧法院区块链的研究与实践》《复杂信息系统体系工程方法——结合智慧法院建设开展的探索实践》。丛书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互联网司法实践、区块链研究与实践、复杂信息系统体系的工程方法,集信息技术的理论研究、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点击图片
2023年9月26日
其他

【成果巡礼】执行案件全流程监管平台 助力构建规范、高效、透明的执行监管体系

智慧前言近年来,为构建规范、高效、透明的执行监管体系,江西省玉山县人民法院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搭建集管理、监督、服务于一体的执行案件全流程监管平台,强化流程节点监管,积极推进执行信息公开,努力打造聚力聚智、规范高效的执行长效机制,切实提升执行质效,推动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监管工作融合集约为响应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3年印发的《关于开展“执行长效机制巩固年”专项活动的意见》,破解消极执行、执行办案难监管等问题,玉山法院借助信息化手段打造集财产查询、财产变现、终本管理、审批结案、财产处置、规则配置等六大功能模块为一体的执行案件全流程监管平台。该平台可自动监督执行人员办案情况,对总体案件办理情况进行可视化展示,便于法院领导快速掌握督办案件整体进程,实时督促关键节点、重要环节办理进度,提升案件办理速度。该平台推动执行监管工作由“面对面、人盯人”的传统模式,向“分段集约、流程顺畅、衔接紧凑、全程留痕”的线上模式转变,提升监督管理质效,真正实现“数据管理”。截至2023年8月,共计监管1908个案件,该院执行案件平均结案时长29.9天,环比降低24%,法定期限内结案率上升至100%,实际执行到位率上升至60.24%。执行案件全流程监管平台首页执行案件全流程监管平台案件列表流程管理智能精准玉山法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37项流程节点管理要求,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创新节点设置并自定义节点办理规则,依托执行案件全流程监管平台从“执前准备、执中强化、执后复盘”三个环节,对各流程节点进行精细化办理、智慧化监管。该平台具备预警、督办功能,可对立案分案、执行通知、查封冻结、评估拍卖、案款发放、结案审批等26个对内督办核心节点进行智能监测。当节点临近超期或者已经超期时,该平台将自动发送短信提醒承办人员及时办理,有效减少流程节点超期数量,实现智能化精准监管,真正发挥信息化、自动化、系统化的价值,辅助执行法官提高执行效率。截至2023年8月,该平台以短信形式发送督办工单802条,督办完成率72.9%,环比上升1.5%。查封冻结节点督办案件进展公开透明除对内自动监督执行人员办案情况外,执行案件全流程规范化监管平台还具备向当事人公开案件进展的功能。该平台可将司法制裁、执行准备、案件立案、财产处置等18个节点进展情况以短信形式推送至执行案件当事人,“晒”出执行工作透明度,有效打通信息壁垒,方便当事人随时了解案件办理进度,充分保障当事人知情权、监督权,倒逼案件承办人严格进行时间节点管控,提升案件执行效率。截至2023年8月,该平台共向当事人发送节点进展情况短信4719条,有力破解执行案件当事人对案件办理情况不清楚、少知情、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执行流程信息公开管理指挥动态调整执行案件全流程规范化监管平台内设规则配置模块,玉山法院根据实际办案情况对节点期限、提醒对象、短信公开模板等内容进行实时调整。通过全年案件数量、督办承办人员案件数量、反馈登记情况、督办“top10”节点数量、信息公开率及节点完成关闭率等指标,调整工作侧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对执行团队、执行人员的分类管理,明确职责权限,为执行工作提质增效提供内生动力,及时兑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对执行工作的动态调整,玉山法院真正做到决策得法、指挥得当、处置得力、张驰有度,进一步巩固常态化整治执行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活动成果,提升执行公信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执行案件全流程规范化监管平台规则配置模块结语下一步,玉山法院将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推进执行案件全流程规范化监管平台的建设应用,切实做好执行全流程关键节点管控,提高全流程监管精细化水平,推动执行工作提质增效,努力构建更全面、更智能、更高效、更便捷、更透明的智慧执行工作新格局。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7册。2021年4月首批出版5册图书,2023年8月第二批出版2册,分别为《智慧法院区块链的研究与实践》《复杂信息系统体系工程方法——结合智慧法院建设开展的探索实践》。丛书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互联网司法实践、区块链研究与实践、复杂信息系统体系的工程方法,集信息技术的理论研究、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点击图片
2023年9月25日
其他

【成果巡礼】浙江磐安法院:“终本案件动态管控”应用 助力终本规范管理数字化转型

智慧前言浙江省磐安县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智慧法院建设”和浙江省委“数字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依托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全域数字法院”平台化、无纸化、智能化改革成果,聚焦“带财”终本、违规终本、终而不管等难点堵点问题,增量式开发“终本案件动态管控”应用。该应用聚集财产智能研判、终本要件核查、终本分类管理、执行在线服务等场景模块,推动终本案件在前端规范财产查控,中端加强节点监管,规范执行行为提质量,末端实行分类管理,有序动态退出去存量,助力终本规范管理数字化转型。1►全要素核查,做好终本案件“质检员”应用通过解构终本案件的程序要件,围绕执行办案的准备与启动、执行调查、财产控制、财产处置、案件结案等五个阶段,细化29项111个核查评判节点,对拟终本案件实行百分制赋分管理,通过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抓取执行流程节点、文书关键词等进行智能判定,随案生成要件核查报告,对办案流程节点的缺失进行预警、监控,依托数字监管扎紧终本案件的准入“口袋”。自试运行以来,磐安法院已自动核查案件3018余次,核查时间从人工校验的半小时缩短至1分钟以内,案件核查质量平均得分在96以上。2►全周期查控,做好动态管理“参谋员”应用对已终本案件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建仓,实行标签化分类管理,根据终本类型对被执行人资金账户、不动产信息、车辆情况等财产线索设定高频次、周期性的查询,通过动态巡检、集成分析,建立相应预警、甄别、退出机制,实现自动核查-反馈预警-恢复处置的闭环管理,重新唤醒这些“沉睡的执行案件”。截至目前,磐安法院已对2015年以来终本案件进行分类入库管理,助推终本积案恢复执行198件,有效打通终本退出渠道“末端梗阻”。2022年12月29日,磐安法院通过该应用筛查出一批重点案件,会同磐安工业园区管委会、尖山镇人民政府等联合开展执行攻坚月专项行动,打响了终本案件在基层治理“最小单元”的执行清网,36件交通肇事赔偿、劳动报酬等涉民生积案得以恢复执行到位。同时,在年关期间开展的百日集中执行暖春行动中也发挥了良好的辅助作用,执行到位金额1050万元,及时兑现了当事人的胜诉权益。3►全方位监管,做好执行办案“督导员”通过数据整合,即时反馈办案质量、效率等数据,全方位归集、多维度分析案件核查暴露的普通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并对终本期间财产冻结、查封期限临期情况进行监控、预警,为执行部门管人管事提供数助决策,有效提升质量管控效能。同时,自动推送相关执行调查、处置情况等信息,当事人可以实时了解执行进展。截至目前,已累计向申请人推送节点信息8万多次,进一步推动执行行为规范化、执行过程透明化。依托终本案件动态管控场景运用,磐安法院积极开展财产调查、执行实施、终本管理分段式集约化执行模式的流程再造,打破传统的“一人包案到底”模式,出台《关于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办理工作的指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分类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文件,完善执行工作的管理机制,推动“技术+制度”的业务重塑,深化数字应用的“督导”效果。结语下一步,磐安法院将围绕执行案件“查人找物”这个关键核心,注重改革实战实效,完善优化“终本案件动态管控”应用建设,推动执行工作更加规范、高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3年4月18日
其他

【新闻速览】智慧法院一周新闻速览【4.11-4.17】

1.做深做实涉侨权益保护工作
2023年4月17日
其他

【成果巡礼】浙江杭州余杭法院:“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智审系统”让诚信被看见

智慧前言……2022年,余杭法院被确定为浙江省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类个人破产)工作重点突破法院,以及关于打造破产办理“一平台”构建“互联网+破产”新模式的重点课题承担单位。2023年,被确定为“办理破产一件事”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智审系统改革试点法院。为此,余杭法院立足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审判实践,优化升级“余法破产管理共享钉平台”2.0版,重点打造“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智审系统”(以下简称“智审系统”),助推破产审判提质增效。智审系统作为子平台内嵌于“余法破产管理共享钉平台”,具备线索查询、诚信监督、公开问答、债权申报审核、债权人会议、资产处置六大应用场景,让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程序更加经济高效、开放便民、精准透明。“线索查询”应用场景:辅助调查核实如何准确判断债务人的诚信度及偿债能力是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案件中的棘手难题。为此,智审系统中设置“线索查询”应用场景,该场景在充分保障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基础上,经债务人书面授权后,依法通过大数据技术加工、归集个人数据,法官、管理人可及时查询债务人个人数据报告,包含债务人名下房产、车辆、银行账户及交易信息等。债务人数据报告可以为债务人进行精准“数据画像”,该报告除反映银行账户余额外,还可以反映一段时间内债务人的银行账户流水变动情况,具有动态性特征;除反映财产登记情况外,还可以反映财产的实际使用情况,有利于挖掘“隐形”财产;除包括财产类线索外,还包括行为类线索,如是否存在异常收支记录、挥霍消费行为等,以辅助判断债务人诚信情况。“诚信监督”应用场景:拓展监督渠道片面、滞后的信息和孤立、形式化的措施是制约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程序的瓶颈。通过挖掘“大数据”宝藏,提升债权人及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全面实时掌握债务人的财产线索,推动信用惩戒、责任追究落到实处。“诚信监督”应用场景可公示债务清偿方案、信用限制及行为考察期内债务人履行义务情况,接受全体债权人监督。如债权人发现债务人有存在不诚信行为的情况时,可随时在线反映并提交相应材料,以便法院、管理人调查核实。经核实确有失信行为的,则纳入“黑名单”进行公示,形成“人人参与监督”的氛围。“公开问答”应用场景:智能答疑解惑为提高社会公众对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工作的认知度,通过“公开问答”应用场景为公众答疑解惑。该应用场景分为“智能问答”和“我要咨询”两部分,前者带有普法性质,其引入答疑机器人,针对公众、当事人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智能回答;后者则支持债权人就个案问题向管理人进行咨询。“债权申报审核”应用场景:线上申报高效便捷着力推动线上债权申报应用,当管理人向债权人发送债权申报材料时,一并提供线上申报债权操作指引。债权人通过办公应用系统识别债权申报二维码或点击债权申报链接进行“债权申报”,在线登记身份及债权信息,上传申报材料。债权人线上申报成功后,管理人即可审核债权,债权人可随时查看债权申报审核进度。“债权人会议”应用场景:线上参会“一次不用跑”选择参加网络债权会议的债权人,通过会议直播群签到后,即可同步观看会议直播、阅读会议资料、提出债权异议、表决议案及提交问题,投票表决结果实时自动生成。智审系统打破了当事人参与程序的时空限制,满足了债权人降低参会成本的愿望,提高了债权人的程序参与度。此外,该系统还为当事人获取信息提供了公开、便捷的渠道,最大限度保障了当事人的知情权、监督权。“资产处置”应用场景:一键评估拍卖智审系统中配有“房产询价”“车辆询价”“3C数码询价”等资产处置工具,为资产询价评估工作提供便利。同时,该系统还关联阿里拍卖破产强清平台,可实时查看债务人资产处置情况。截至目前,余杭法院已在14起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案件中应用债务人数据报告、通过在线申报审查债权、召开线上债权人会议等功能,成功帮助3名债务人清理债务,债务金额达970余万元。此外,在1起案件中通过“诚信监督”发现债务人存在恶意偏颇性清偿行为,依法终止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程序,恢复对债务人的执行措施,实施精准惩戒,提高了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程序的公信力。余杭法院积极推进“全域数字法院”建设,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将大数据、区块链、智能合约、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融入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工作实践中,推动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程序的全流程智能化运行,下一步,该院将继续探索“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智审系统”在更多场景中的应用,以更高水平的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破产审判实践。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3年3月30日
其他

【新闻速览】智慧法院一周新闻速览【3.21-3.27】

1.张军:讲政治顾大局
2023年3月27日
其他

【建设实践】贵州黔东南天柱法院:“云”上发力 激活司法为民新动能

智慧前言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人民法院以全面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打造“云+”诉讼服务新模式,不断推动信息技术与审判工作深度融合,让人民群众感受公平正义的同时享受智慧法院带来的“数字红利”。“云”立案,诉讼服务不打烊结合当前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立案需求,天柱法院大力推广应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贵州)、跨域立案等平台。当事人无论身在何处,只要登录相关平台即可提交立案、身份证明材料等,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办理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缴费等业务。2022年,天柱法院通过“云”立案共受理网上立案917件,同比增长151%,网上立案率52.47%;网上缴费案件1530件,缴费成功率100%。“云”立案打破了原有的诉讼参与人必须到法院立案窗口提交材料、到银行排队缴费的模式,节约了当事人立案、缴费等环节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云”庭审,高效便捷解民忧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天柱法院突破传统办案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法庭”“云上法庭”等系统,开展网上庭审、线上调解工作,切实有效提升诉讼服务水平。2022年,天柱法院通过“云”开庭审理案件281件,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人民法院在线服务(贵州)线上调解纠纷1454件,为当事人节约诉讼成本约80余万元。“云”执行,权益兑现有温度天柱法院充分运用人民法院执行指挥管理平台、人民法院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平台、贵州法院执行款“一案一账号”管理系统、智慧执行移动APP等系统平台,积极开展线上查控、网络拍卖、执行联动、案款发放等工作,确保案件承办人第一时间掌握案件线索,有序推进案件进程,全力突破执行案件查控难点。2022年,天柱法院通过网络查询存款、房产、财产、车辆等信息3600余次,线上冻结存款8600万元、扣划2680万元,发放执行款4580万元。“云”送达,司法为民加速度天柱法院坚持“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理念,通过电子送达平台“一键点击送达”的方式,将送达法律文书以短信形式发送至当事人手机,实现送达“零距离、零等待”。2022年,天柱法院通过电子送达平台共送达法律文书6785次,占案件总数99.4%,缩短送达用时约6.4万个小时,有效解决了“找人难、送达难、回执难、成本高”的难题。“云”阅卷,线上体验再升级天柱法院大力推广“电子诉讼平台”“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等线上阅卷系统,当事人或代理律师通过注册登录相关平台申请网上阅卷,待案件承办人审核通过后即可查看卷宗详情,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进行网上阅卷。2022年,天柱法院共办理网上阅卷597件,占阅卷总数77%,有效解决了跨地区阅卷难题。结语下一步,天柱法院将紧紧围绕智慧法院建设目标,进一步优化“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立体化诉讼服务模式,不断提高诉讼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以科技助力司法便民利民,满足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3年3月14日
其他

【新闻速览】智慧法院一周新闻速览【3.7-3.13】

1.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3月7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人民法院推动司法审判和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深刻重塑。全面推进智慧服务、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管理,建成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智慧法院;率先出台人民法院在线诉讼、在线调解、在线运行“三大规则”,使各类在线司法活动有规可依、规范运行。我国互联网司法从技术领先迈向规则引领。坚持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双轮驱动,在案件压力不断增大情况下,审判质效持续稳中向好。司法公信力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中国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公众号)
2023年3月13日
其他

【要闻聚焦】即日起,全国法院电子送达文书均可支持司法区块链在线核验

经各级法院共同努力,即日起,全国3500多家法院的电子送达文书均支持电子送达文书在互联网司法区块链平台(https://sfl.court.gov.cn)或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进行在线核验。至此,人民法院今后送达的每一份电子文书均将实现区块链技术存证验证。如当事人对所接收的电子送达文书真实性存疑;或案件审理完成后,当事人依照电子送达文书执行需第三方机构参与,第三方机构对当事人提交的电子送达文书存疑时,可经互联网司法链平台(https://sfl.court.gov.cn)或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对电子送达文书进行在线核验,确保数字时代下每一份电子送达文书的真实性、权威性,从根本上解决电子送达文书易篡改、难验证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更好地维护当事人诉讼权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最高人民法院坚决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数字中国建设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应用。2022年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区块链司法应用的意见》,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电子送达文书存证验证从而确保司法文书权威是其重要场景之一。2022年12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电子送达文书支持实现司法链在线核验。据了解,下一步人民法院将继续大力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促进法治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智慧法院建设迈向更高层次。附:“电子送达文书核验”服务使用说明当事人及社会第三方机构接收到相关部门发送的电子送达文书后,可访问互联网司法链平台、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对电子送达文书进行在线核验。核验操作流程如下:一、互联网司法链平台核验方式1、访问互联网司法链平台(https://sfl.court.gov.cn);2、选择司法链数据核验功能中的电子送达文书核验;3、输入正确的“验证码”,然后选择需核验文件上传;4、对于验证通过的文件,页面将提示“核验通过”;对于验证不通过的文件,将提示“该电子送达文书尚未在司法区块链存证,或与链上存证数据不一致,无法通过核验”;5、对于确认当前文书真实性但不能通过在线核验的情况,可点击“常见问题”提交问题反馈,我们将及时核认处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问题类型,如选择“文件无法通过核验”,需上传核验文件原件;如有其它建议,可选择“其他问题反馈”提供宝贵意见。二、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核验方式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可访问人民法院在线服务。首页点击“进入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分平台”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分平台,可进入使用“电子送达文书核验功能”
2023年3月8日
其他

【新闻速览】智慧法院一周新闻速览【2.21-2.27】

1.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2013—2022)》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组织编写了《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2013—2022)》一书。该书以中英文双语形式,从中国法院制度和改革历程、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推进法院组织体系和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诉讼制度改革、强化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机制、扎实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完善司法便民利民制度机制、深化司法公开和司法民主、推行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服务保障国家发展制度机制、推进互联网司法和智慧法院建设等十一个方面,向社会公众系统介绍了人民法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并按时间梳理了改革大事记,内容全面、资料翔实、通俗易懂,为读者了解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提供了权威参考。(中国法院网)2.《数字法治》创刊号出版发行近日,由最高人民法院主管、人民法院出版社主办的《数字法治》创刊号出版发行。《数字法治》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数字法治领域的学术期刊,设有“圆桌话题”“学术专论”“法治实践”“青年视点”“域外观察”等栏目,旨在共同探讨如何有效应对数字时代新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助力数字社会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塑造数字社会的法治秩序。(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公众号)3.湖南、湖北两地高院签署《长江沿线涉海事诉讼服务司法协作协议》2月22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同签署《关于加强长江沿线涉海事诉讼服务司法协作协议》。该协议的签署将便于湖南、湖北两省法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数据平台,为当事人提供异地立案、云上庭审等服务,实现跨区域诉讼服务协作一体化。深化两省法院在信息共享、远程立案、巡回办案、协助送达和执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涉海事环境资源诉讼、公益诉讼、法治宣传等多领域的深度合作,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海事司法服务。(湖北高院官方公众号)4.福建高院召开福建法院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2月21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福建法院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介绍,福建法院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引擎,深度凝聚“数智”合力,实现诉讼服务“一网通办”从“无”到“有”、从“有”向“好”的转变。同时,福建法院大力推广应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做到“一平台调解、全流程在线、菜单式服务、一体化解纷”,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增强基层解纷实效,努力向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迈进。(福建高院官方公众号)5.贵州召开全省法院院长会议2月20日,贵州全省法院院长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强调,2023年全省法院要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应用,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贵州高院官方公众号)6.内蒙古法院向最高法院专题汇报全链条要素式审判工作近日,内蒙古三级法院向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作试点成果专题汇报。会议中,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法院进行了试点成果汇报,参会人员分别从审判、技术、实际环境等多个角度提出多项建议和意见。实测法官表示全链条要素式审判在民间借贷案由中初步形成了智能提取要素、智能归纳争议、智能计算本息、智能生成文书四项功能,民间借贷案件审理时长大大缩短。下一步,内蒙古三级法院将整理各项建议,进行修改完善,总结经验成果,不断完善和拓展全链条要素式审判技术,集约化完成事务性工作,充分释放法官的劳动力,不断提升审判质效。(内蒙古高院官方公众号)7.吉林召开全省法院工作会议近日,吉林召开全省法院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推进吉林法院工作现代化的重点任务。会议指出,要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有效的司法活动制约监督体系,便利群众、方便诉讼的司法服务体系,推进审判体系现代化;要围绕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三化目标”,推动标准化建设融入到法院管理各领域全过程,推进法院管理现代化;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智慧法院建设,推进司法保障现代化。(人民法院报)8.上海高院“临港智慧舱”正式启用近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召开2023年营商环境暨法治建设大会,“临港新片区诉讼服务智慧舱”正式启用。
2023年2月27日
其他

【征文展播】“人民法院信息化这十年”2022年度智慧法院优秀建设成果有奖征文活动获奖名单出炉!

由“智慧法院进行时”编辑部联合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新媒体部开展的2022年度智慧法院优秀建设成果有奖征文活动“人民法院信息化这十年”征文展播及投票环节圆满落幕在本次征文活动中各级法院展示出强大的朝气、拼劲与热情再次感谢各位投稿者及读者们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接下来就跟随智慧君一睹获奖者的风采获奖名单综合阅读、转发及投票权重计算排名文章名称1浙江永嘉法院:数智赋能司法
2023年1月16日
其他

【征文展播】“人民法院信息化这十年”2022年度智慧法院优秀建设成果有奖征文活动投票开始啦!

为期近三个月的“人民法院信息化这十年”2022年度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有奖征文活动征文展播环节至此结束!本次活动展播环节共有20篇优秀征文轮番亮相。在此,“智慧法院进行时”编辑部感谢各位投稿者及读者们的大力支持!接下来的七天,将开启投票环节,请大家踊跃参与,为您心目中喜爱的文章投出宝贵一票~活动时间:2023年1月4日17:00-2023年1月11日16:59活动规则:关注公众号后,选出您喜欢的文章进行投票(可多选)注:文章按发布时间先后排序投票活动规则(一)投票范围投票活动在上述20篇文章中进行,该20篇文章为根据活动周期与投稿情况择优选出,经刊发后进入投票环节。(二)文章评选权重规则推文阅读量权重占比30%,转发数权重占比30%(注:两项数据均截止到文章推送第七天24:00),投票票数权重占比40%(投票时长七天,以编辑部核实的最终有效票数为准)。(三)奖项设置此次活动将评选出10篇优秀稿件。征文活动一至三名奖品:《法院信息化蓝皮书(2022)》、“智慧法院进行时”编辑部周边、音箱。征文活动四至六名奖品:《法院信息化蓝皮书(2022)》、“智慧法院进行时”编辑部周边、双肩背包。征文活动七至十名奖品:《法院信息化蓝皮书(2022)》、“智慧法院进行时”编辑部周边、鼠标。(四)联系方式稿件报送邮箱:xinxuan@court.gov.cn联系电话:010-67553451联系人:李浩哲活动结果将于投票结束后十个工作日内公布奖品邮寄事宜请获奖单位及作者多多关注及时与编辑部联系评选结果敬请期待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3年1月4日
其他

图片征集 | “司法信息化服务人民群众”摄影作品长期征集啦!

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2年6月22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智慧法院一周新闻速览【6.14-6.20】

012022年中国法院信息化蓝皮书发布6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22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发布暨中国法院信息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蓝皮书对2021年中国智慧法院建设成效进行了综合评估。蓝皮书指出,2021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切实抓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信息化建设的各项任务,优化智慧服务、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管理等信息系统,扎实推进司法数据中台和智慧法院大脑建设,推进人民法院在线运行,构建了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司法模式,为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作出新的贡献,获得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公众号)02“山东金融云庭智审平台”上线
2022年6月20日
其他

【成果巡礼】重庆黔江法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推动智慧法院建设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智慧法院建设各项工作中。该院以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为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提供科技保障,有力地服务了人民群众、审判执行、司法管理工作。一、互联网庭审减少群众往返奔波黔江法院坚持以庭审为中心,充分运用互联网庭审方式,减少当事人往返出行成本,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2021年全年,该院开展互联网庭审共308场,其中包括跨域庭审43场、三方庭审24场,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跨域庭审减少中院辖区间往返奔波。黔江法院建有六套跨域庭审系统,当事人可以申请到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辖区法院的跨域审判庭开庭,减少区县之间的往返奔波,提高辖区法院审判法庭使用效率,确保庭审规范严肃,维护了司法权威。互联网庭审减少跨省远距离奔波。黔江法院为方便市外当事人诉讼,基于重庆法院公众服务网易诉平台,运用互联网智慧庭审系统,减少当事人跨省远距离奔波。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避免人员聚集、严守疫情防控要求,切实推动执法办案工作有序开展,积极引导当事人利用互联网智慧庭审系统线上诉讼,满足当事人诉讼需求的同时,保障其合法权益,最大程度保障当事人的健康安全。三方庭审减少同城之间往返奔波。该院在检察院建设公诉室、在看守所设提讯室,通过庭审主机链接两边终端进行开庭,嫌疑人直接在看守所开庭,一方面避免公诉人员往返奔波,另一方面降低提押风险。同时,在疫情防控期间,能有效保障疫情防控与依法审判两不误、两手抓。二、无纸化办公系统减少纸张浪费重庆黔江法院在全院大力推进无纸化办公,在公文流转、公告通知、工作动态和人、财、物的规范管理等方面均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纸张使用量同比下降15.2%。公文收发网上流转。该院出台公文流转及办理制度,严格规范公文流转方式,除涉密文件外,所有公文、公告、通知等均通过政务系统流转,一方面极大提升文件流转效率,确保公文流转全程流痕;另一方面节约纸张,实现无纸化办公。固定资产网上登记。该院在政府采购完成后,及时将固定资产录入司法行装管理系统,通过资产管理系统按流程进行审批申领固定资产,审批完成后管理员将资产调拨给申请人员,保证出入库资产全程留痕、一一对应。办公物资网上审批。该院转变人工纸质申请逐级向领导提交审批的方式,将办公物资及时录入系统,申请人通过系统发起办公用品申请,在政务系统中完成审批。审批完成后,向办公用品管理员领取办公物资。三、智能化楼宇系统提升用电效率黔江法院在智慧法院建设中坚持绿色低碳理念,建设智能化楼宇系统,审判业务用房耗电量同比下降7.1%,为成功创建节约型机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预先规划设计。该院在审判业务用房信息化设计中,将节能减耗作为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心机房采用一体化机房建设,配置环境监测系统,自动根据环境温湿度变化,设置精密空调,减少设备功耗,保证所有设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智能定时控制。该院在诉讼服务中心和执行大厅启用电源定时开关,保证工作时间启用信息化设备,工作时间外按时关闭;在显示屏中预装定时开关app,设置开关机时间,保证工作时间正常启用。使用节能设备。该院采购办公设备时优先考虑节能设备,将节能理念贯穿于政府采购中,在会议室和审判法庭均使用LED节能灯,既保证会议和审判需要的充足光线,又有效降低电量。重庆黔江法院始终坚持用户导向、问题导向、服务导向、结果导向,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全渝数智法院”建设为契机,结合该院实际,积极试点创新,提升应用成效,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将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持续运用到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等方面,促进“节能降碳,绿色发展”。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2年6月17日
其他

智慧法院一周新闻速览【6.7-6.13】

01陈一新在2021年度平安建设考评工作会议上强调
2022年6月13日
其他

【成果巡礼】江西吉安两级法院:大力推动多元解纷工作落实落地 谱写一站式建设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1年6月2日,江西法院一站式建设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在吉安召开。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葛晓燕在会议开幕式上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确保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建设工作的正确方向;要坚持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提升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和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要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面提升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建设效能。一年来,吉安市两级人民法院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在院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依托当地党委政府,深耕红色资源,大力推动多元解纷工作落实落地,以昂扬的势头在传奇的红土地上续写一站式建设的新篇章。一、创新工作机制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启动提级管辖程序。2022年4月8日,吉安中院对辖区基层法院报请的3件提级管辖案件决定立案受理,其中民事案件2件,行政案件1件,并依据规定向上一级法院进行备案。这是在江西省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后,中级法院层级首次适用提级管辖程序审理辖区基层法院案件,深入落实了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建设“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要求。
2022年6月9日
其他

【成果巡礼】甘肃高院:信息化办案平台 助推减刑假释案件高质效办理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建设运行以来,做到了审判机关、刑罚执行机关与检察机关的全面互联互通,实现了办案部门全覆盖、办理案件全覆盖、办案人员全覆盖、案件数据全覆盖,进一步严格规范了减刑假释案件办理流程,增加了减刑假释案件办理的公开透明度,极大地提高了减刑假释案件的办理质效。以信息化为载体,实现案件办理全网流转信息化办案平台联通了监狱、法院、检察院三部门的办案系统。监狱对罪犯的考核奖惩、认罪悔罪等情况实行网上录入,通过平台将罪犯的减刑假释建议书、案件原生效判决裁定以及罪犯在监狱内的表现和计分考核情况等案件材料发送给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检察院通过信息化办案平台对罪犯前期改造及监狱报请减刑假释情况进行监督,并在法院办理减刑假释案件时,通过网络提出检察意见或者以视频方式参加庭审,实现全程动态跟踪和实时监督;法院接收案件全部以电子数据形式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无需再移送纸质卷宗材料,减刑假释案件的立案、分案、阅卷、审查、文书起草及审签等活动全部在网上进行,开庭审理可以采用视频方式进行,并实现网上同步直播,法律文书一律加盖电子签章并通过网上流转送达。监狱网上申请、法院网上审理、检察院网上监督,通过网络实现文书、材料等同步送达,既节省了时间和人力,又避免案卷材料在运送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实现了网上信息共享、数据交换和协同办案,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办案效率。以智能化为支撑,实现案件办理严格规范案件办理过程中,信息化办案平台可预设文书模板,根据案件类型自动匹配文书模板,将案件信息中的罪犯信息、判决信息以及减刑情况等信息智能提取到文书模板中,自动生成审理报告、笔录以及减刑、假释裁定书等文书,通过在线核稿、排版及审签,加盖电子签名,线上集中盖章等电子化操作完成案件办理,并根据预设的卷宗目录,自动归档生成电子卷宗,构建了全流程智能化支撑。信息化办案平台具有法律条文自动推送、同类案件处理提示、阶段节点提醒防控等功能,有助于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确保办案标准统一、裁判尺度统一,防止在减刑假释环节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信息化办案平台对相关数据进行实时电子存档和监管,案件办理“全程留痕”,通过对办案节点进行动态、精准管控,严格规范案件办理程序,避免人为干预影响,还可对相关节点追溯回查,确保案件结果公平公正,进一步提升案件办理的规范化水平。以网络化为平台,实现案件办理阳光透明信息化办案平台同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中国庭审公开网以及全国法院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信息网实现了无缝对接和信息共享,扩大了公开信息的来源和信息量,所有依法应予公开的信息均可实现自动抓取、实时公开,减刑假释案件立案公示、开庭公告和文书上网等均实现了网络化运行,文书内容均可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查看,支持多种公开途径,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平台的远程视频庭审功能,不仅使法院、检察院和监狱之间的远距离视频开庭成为可能,还可以对减刑假释案件的庭审过程进行网上直播,让人民群众能够通过网络直接观看案件审理过程,确保减刑假释案件在阳光下进行审理,使减刑假释案件办理的每一步都公开透明。自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建成以来,甘肃省各级人民法院减刑假释法官合计登录次数达30余万人次,累计完成线上办案12万余件,案件平均办理天数缩短到22天,缩短办理审结期限25%以上。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极大地减轻了办案法官的负担,依赖数据协同平台实现法、检、监三方数据的互联互通,三方共享数据包共计9万余个,文书材料93.5万余份,减少了法院、检察院、监狱对共性数据的重复录入。各方信息传递、材料获取都在线上完成,减少法官的事务性工作,节约了审判资源,方便了各方参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让案件审理实质化,推动司法流程更加公开透明。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2年6月7日
其他

【数助决策】从盆景到风景:全国1040家法院的“数助决策”探索与实践

工作意义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2022年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形成经济社会运行大数据报告220份,‘数助决策’服务社会治理”。这表明了运用司法大数据辅助司法管理和社会治理决策的重要意义,也说明“数助决策”已成为人民法院主动服务经济社会治理的一道风景,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全国法院继续深入开展“数助决策”研究,服务法院内部管理和社会治理体现代化的方向。何为“数助决策”?“数助决策”是最高人民法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由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具体牵头组织,2019年4月启动开展的专项工作,迄今已连续开展四年,是全国法院进行司法大数据专题协作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助决策”工作遵循“用数据说话”的基本原则,以司法大数据报告运用、司法大数据联合深度研究和系统示范应用等形式开展,依托人民法院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所构建的司法数据空间,按照数字体检的方式,对内以审判质效现代化管理为主线,帮助各地法院放眼全国视野,找准自身审判特色,发现工作短板;对外以服务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主线,运用数字分析的方式,总结当地社会治理成效,预警社会治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更好地服务地方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回顾:2021“数助决策”工作关键词2021年,依托第六届司法大数据专题协作研究,全国共计1040家法院积极开展了“数助决策”工作,研究内容涉及民生热点、社会治理、金融商务和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包括经济社会运行情况、合同纠纷、权益保护和法治化营商环境等在内的多个研究方向备受各地法院关注。图为“数助决策”报告关注领域图为2021年“数助决策”关键词2021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遴选出146家法院作为2021年全国法院“数助决策”深度应用单位。图为“数助决策”深度应用单位地区分布2021年底,综合考虑司法大数据分析报告、“数助决策”联合研究报告及“数助决策”系统等应用成效、研究成果是否进入业务回路、是否支撑地方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等因素,经评审,产生特等奖6名,一等奖13名,二等奖21名,三等奖31名。盘点:2021“数助决策”工作成效2021年度,在全国法院的积极参与下,“数助决策”工作在司法大数据深度应用研究上取得以下成效:一是以服务国家治理为方向,聚焦社会热点,大幅提升了司法大数据预测社会需求、预判社会发展、预警社会风险的准确性、及时性。联合福建高院、浙江高院、北京一中院、北京二中院、北京三中院、台州中院、宜宾中院、丰台法院、海淀法院、石景山法院、怀柔法院和临海法院等针对“双减政策”对教育培训行业影响、数字经济发展、春节农民工欠薪、平台用工、后疫情时代旅游纠纷、农村集体经济等群体性案件以及养老、职业放贷、涉知识产权犯罪、代孕、直播、个人信息保护和宠物管理等民生热点问题开展精准分析,及时为相关部门研判风险提供决策参考。二是针对司法大数据深度服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需求,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结合前期保定中院、嘉兴中院、宜宾中院、翔安法院、西山法院合作研究经验,与云南玉溪中院形成《玉溪市基于司法大数据的社会治理风险评估预警化解工作管理办法》,建立起风险预警机制、风险预警提示机制、化解整改责任机制、督查考核机制,推动形成“法院司法大数据风险预警→各单位(部门)分析研判及防控化解→联席会议分工协同→工作任务督办→治理结果反馈→下一轮司法大数据风险评估检验→工作成效评价”的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这一由党委主导、法院参与推动、基于司法大数据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的工作办法,已在多地实施,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规模效应。三是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司法大数据在环境治理和保护中的重要作用。联合青海高院、云南高院、福建高院、玉溪中院、嘉兴中院、南通中院、沧州中院、如皋法院、西山法院、龙海法院等针对高原环境资源、长江流域保护、黄河流域保护、大运河流域保护开展非法采砂采矿、非法捕捞等专题分析,助力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大江大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提供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务与保障。四是聚焦“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基于司法大数据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估研究,为各地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持。联合江西高院、广州中院、杭州中院、泉州中院、南通中院探索量化指数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估研究,通过设计“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评估指数体系”框架和指标,经由5类25项指标对有关法院辖区营商环境司法保障与建设实效进行数字体检,辅助各地党委和政府从司法大数据视角客观评估当地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及时掌握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022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启动了以“数助决策”为主体的第七届司法大数据专题协作研究工作,将继续在2021年基础上,发挥司法大数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晴雨表”“风向标”的作用,立足司法实践,着眼社会需求,推动“数助决策”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2年6月6日
其他

智慧法院一周新闻速览【5.31-6.6】

01周强与古巴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雷米希奥举行视频会议6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与古巴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鲁本·雷米希奥·费罗举行视频会议。周强表示,中国法院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在线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中国法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成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加强互联网司法建设,出台人民法院在线诉讼、在线调解、在线运行三大规则,率先发布《关于加强区块链司法应用的意见》,加快推进人民法院数字化变革,中国特色互联网司法规则体系基本建立,审判执行质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公众号)02两高两部发布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实施办法
2022年6月6日
其他

抗疫 | 上海宝山法院大场法庭:积极运用全流程网上办案 疫情防控与审判工作“两不误”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大场人民法庭(以下简称大场法庭)在宝山法院院党组的领导下,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信息处的指导下,及宝山法院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充分运用全流程网上办案方式,推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线诉讼服务常态化,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做到“疫情防控不松懈、执法办案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一、思想重视,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执法办案大场法庭坚决贯彻落实院党组安排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1名干警借调常驻大场镇防控办,3名干警先后加入宝山法院抗疫突击队开展驻点防控,其余干警均向所在社区报到后就地转为志愿者,配合社区完成核酸检测、扫楼统计、楼道消杀、物资配送等工作,担当尽责、冲锋在前。同时,大场法庭全体干警迅速切换办案模式,将审判工作由线下转入线上,干警们在做好志愿者的同时,做到“居家不离岗、防疫不停工”,保障审判工作顺利开展,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诉讼权益。2022年3月,在先后14人次因新冠肺炎疫情受到不同等级封控的情况下,大场法庭共收案167件、结案187件,当月结收比111.98%。4月,大场法庭10名法官共计开展在线庭审192次(去年同期线上线下全部庭审数136次),并最终实现收案85件、结案91件。二、学习先行,确保全流程网上办案人人掌握大场法庭将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案作为2022年度重点工作。年初,组织全庭干警进行意见收集,梳理关于全流程网上办案的堵点和难点。积极开展流程培训,邀请技术人员为全庭干警进行全流程网上办案培训,从送达、庭审、网上阅卷、合议庭评议、文书制作签发、结案归档六个部分对全流程网上办案环节进行详细讲解。另组织全庭干警多次参加上海高院以及宝山法院举办的各类全流程网上办案培训。不断强化流程规范指导,法庭就全流程网上办案的细节问题制作操作手册,在技术层面确保人人掌握,切实增强全庭干警全流程网上办案的意识和能力,形成“会用、好用、想用”的良好氛围,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庭干警迅速转变办案方式打下坚实基础。三、搭建平台,善用技术支持为审判工作再添力为进一步提高干警适用全流程网上办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解决干警的后顾之忧,大场法庭靠前一步、主动对接,在上海高院信息处的协调下,建立“大场法庭全流程网上办案推进微信群”,通过实时交流,第一时间解决干警实践操作中的问题,将该群作为大场法庭全流程网上办案的“强大后援团”和每日更新的“学习平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流程网上办案推进群”成为了全庭干警在线办案的技术支撑和信心来源,为大场法庭审判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四、双向推动,不断强化干警使用反馈及当事人引导在积极推广全流程网上办案应用的同时,大场法庭关注“一线用户”体验,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使用效果,并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其中关于上海法院在线异步审理等模块优化的建议被上海高院信息处采纳。同时,大场法庭持续做好公众推广和宣传,扎实推进诉讼服务与指导,引导当事人通过在线参与诉讼,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不能参加实体诉讼的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由大场法庭干警撰写的《当事人看过来,学会微法庭,在家也能参与诉讼》《近期如何有效联系法官?别急,简易图解来了!》《居家封控别着急,诉前调解云上解纠纷》等数篇文章在宝山法院微信公众号发布,切实解决当事人的疑惑,广受好评,并先后被“上海宝山、上海法院12368”等公众号转发。下一步,大场法庭将继续深入贯彻上级疫情防控部署,一肩抗防疫、一肩抗办案,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深度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案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审判质效和智能化办案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2年6月2日
其他

【成果巡礼】广东深圳中院:深圳法院通过国家档案局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试点工作验收

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0年4月被确立为国家“电子文件单套归档和电子档案单套管理”试点单位,为实现电子卷宗单套制管理目标,深圳中院基于信息化建设先行优势,大胆开拓革新,充分应用深圳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在制度改革、业务创新、技术赋能和应用推广四个方面“齐头并进”,实现深圳市两级人民法院电子文件归档模式“从纸质化到无纸化”“从双轨制到单轨制”的突破。2022年5月19日,深圳中院顺利通过国家档案局组织的“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电子文件单套归档和电子档案单套管理试点工作”验收,获得评审专家高度肯定。分析堵点,制度先行深圳中院围绕“单套制”工作的运行机制、制度保障、业务管理、技术规范等方面,对单套制工作模式的瓶颈、趋势、机制展开研究。先后制定出台《单套制工作方案》为核心、多项工作制度为配套的“1+N”制度体系,创新“单套制”“中间库”“集约化”业务管理模式,打造司法审判领域单套制行业范本。应用创新,智能便捷深圳两级法院突破线下案件办理的传统模式,实现了诉讼、审理、执行等核心业务办理从线下向线上的转变,大力推动单套制试点工作的创新和攻坚,促进了深圳两级法院无纸化、数字化、智能化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无纸化流程再造。深圳中院重塑立案、排期、送达、归档等流程,打通电子卷宗、纠纷调解、案件审理、执行集约等系统的相互连接,实现立案到结案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卷宗数据资源为中心实现诉前调解到一审、二审、执行案卷一码通查,结案后自动对卷宗进行排序、编码、分卷,一键归档移送上级法院,实行全流程无纸化单套制闭环管理,促进案件办理效能提升。全流程无纸化协同化线上办理。“无纸化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提供多模态卷宗在线阅卷服务,包含材料提醒、卷内检索、阅卷批注及定位、多屏比对、检察院案卷目录结构化、阅卷笔记等,与科技法庭协同实现无纸化庭审便捷高效。合议庭在线合议,线上查阅卷宗和案例,自动生成合议笔录入卷,为当事人提供线上阅卷、证据交换、线上庭审质证等便民服务,丰富线上诉讼途径,实现两级法院卷宗上下协同、诉调协同、审执协同,使得卷宗数字化协同简便快捷。协同化线上办理智能化卷宗服务。基于图像文本AI实现诉讼材料智能识别、自动编目、要素提取和精细化命名,提升材料智能处理效率。支持全案由各环节标准文书模板和个性化文书管理,智能匹配模板,并基于事实认定规则自动生成文书说理,为卷宗智能服务提供强力“大脑”。对历史卷宗档案进行要素解构形成卷宗知识库,对高发民商事案由构建审判辅助和裁判依据知识系统。文书智能辅助生成数字化质效提升。以卷宗为中心构建一体化数据服务体系,为深圳两级法院审判管理提供案件研判、流程管控、质效评估和审判监督等多维度数字决策分析、风险预警防控支撑。围绕审执提效、纠纷治理等,逐步形成审判执行办案指数、营商环境司法指数、治安形势稳态指数等专题研判,实现智能泛在的数字精准研判、精准服务、精准推送。司法指数分析区块链运行防护。“单套制”工作模式对于电子档案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深圳两级法院“单套制电子档案系统”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在全流程电子卷宗材料存证固证、可信互认方面,与“无纸化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紧密衔接,搭建了完整的“单套制”电子档案运行管理防护机制。实践成效2021年,深圳两级法院网上立案45万件;自动生成程序性文书319万份、裁判文书60万份,电子送达569万人次,个案结案周期缩短13天,法官人均办案数均上涨逾5%;上诉案件平均移送周期降至21.16天,缩减近50%;电子卷宗归档37万宗,归档平均周期降至39天。2022年3月,深圳市因新冠肺炎疫情按下“暂停键”。3月14日至18日全市居家办公期间,深圳两级法院共处理网上立案申请10173件,在线调解案件2316件,在线开庭审理案件1286件。2022年1至4月,深圳两级法院结案125094件,与去年同期持平,结案率与去年同期上升4.16个百分点,结收比与去年同期上升13.73个百分点。深圳两级法院基于无纸化工作模式实现了审判执行不停摆。
2022年6月1日
其他

【全流程无纸化】河南高院:全面推进“无纸化办案” 以数字正义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

近年来,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力指导下,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指示,积极推进科学技术与审判执行、诉讼服务、司法管理等法院工作融合,形成全链条、全节点、全流程的“无纸化办案模式”。一、立案数字化当事人或律师通过网上诉讼服务平台提交的电子材料,立案后直接关联进入电子卷宗系统,无需再次提交纸质材料;当事人在诉讼服务中心提交的材料,由立案人员同步扫描进系统后,法院只保留必要的纸质材料,其余退还当事人。立案材料入卷后,通过OCR文字识别技术,智能回填案件信息项,生成立案信息表,自动发送立案成功短信,一键生成制式文书(案件受理通知书、缴费通知书等)并电子送达。二、流转集约化立案成功后,系统会自动对案件进行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根据配置自动分案策略,实现案件合理分配,有序流转。部分法院建设了
2022年5月31日
其他

【建设实践】北京二中院:案件排期管理系统——快速排期助庭审 便捷办案提效率

近年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持续推进司法数字化、智能化,切实发挥审判执行的职能作用,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通过“信息化应用+信息化管理”配套且独立建设的方式,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效能,紧贴一线庭室实际需求,探索实践路径、制定建设方案,自主创建案件排期管理系统,实现庭审排期、信息互通的一站式服务,减少了案件排期工作强度,避免了承办人员的重复工作,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以信息化手段提高了办案效率。建设目标以往,庭审排期工作全程依靠人工电话沟通,笔记本记录开庭时间,流程繁琐、效率低下,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在实际工作当中,工作人员还会面临当事人数量众多,时间难以协调的困境;偶遇部分当事人存在突发事由或拒绝配合法院工作时,造成庭审排期工作的循环往复,使干警工作陷入被动,亦使工作量陡增,严重拖延了案件审理进度。自案件排期管理系统上线后,北京二中院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当事人及法院多方同步庭审排期、信息通知等功能,法官在线开展案件开庭日程管理,当事人在线进行开庭时间选择,实现排期的全流程可视化,对案件排期精准管理,有效规避了因修改、取消日程等因素带来的反复沟通问题,避免了法院多方人员的重复劳动,提高了案件办理的工作效率,发挥出信息化助力司法审判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了北京二中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建设步伐。系统功能减少重复沟通,提高排期质效。案件排期管理系统对接新审判管理系统、短信平台,链接内外网案件审理信息,无需手动录入,可自动抓取审判组织成员的日程,自动关联案件,获取审判组织成员、当事人、代理人等信息,并将信息同步整合。案件排期前,法官进入案件排期管理系统,在系统日程表中标记本月繁忙时间,法官助理无需一一确认,直接根据系统显示的法官空闲时间段,在可选择的排期时间勾选拟开庭时间范围,一键即可通过手机短信将开庭时间发送至当事人、代理人、陪审员等案件相关人员。当事人等相关人员接到短信后,无需下载任何软件,点击短信中的链接,可直接进入排期页面,根据所提供的开庭时间区间勾选繁忙时间。待收集到所有人员的反馈信息后,系统将各方重合的空闲时间段自动进行整理,并给出推荐的排期时间,直至法官助理最终确认,通过手机短信通知所有庭审参与人员最终的开庭时间。整个排期过程无任何反复沟通流程,大大减少了沟通过程中的时间成本,提高了案件的排期效率。破除遗漏困局,强化提醒服务。以往案件排期全程依靠人工手动记录,存在事项延迟、遗漏风险。案件排期管理系统通过功能设置,可设置提醒服务覆盖至整个案件排期的每个流程节点,对当事人及法院进行实时、互通的系统提醒及短信通知,有效规避开庭信息遗漏的问题。一是设置重点标志,对重要事项强化提醒。法官进行日程管理时,如有重要工作事项,可在该时间段前做重点标记,系统显示明显标识做重点提醒,以免日程被遗忘。二是一键通知多方当事人,督促完成选期提醒。法院确定拟排期时间范围后,系统开启当事人选择阶段,短信一并发送至当事人、代理人、陪审员等相关人员,敦促其尽快完成选期。三是网页弹窗提醒,规避信息遗漏。在当事人完成选期后,法官助理端会及时收到系统弹窗提醒,待法官助理对庭审日期进行最终确认。通过系统一系列的提醒功能设置,有效规避事项提醒不到位、消息滞后、消息不一致等问题,实现对案件参与人员及时进行事项通知、事项提醒和督促的完成。跨越数据障碍,搭建信息桥梁。案件排期管理系统依托于司法大数据,也将服务于司法大数据。该系统可通过功能的逐步完善,实现案件信息的抓取、分享及拓展。通过与审判系统和短信平台的对接,实现对案件信息同步更新的功能,将案件的排期信息实时发送至当事人手机短信进行提醒,短短几步即可完成排期操作,解决了当事人对排期反馈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未来,系统仍将持续探索,计划与法庭预定系统对接,实现闲置法庭查询、一键预定法庭功能;与工作量考核系统对接,实现对司法干警工作量的自动统计;与电子送达、集约送达等系统对接,实现传票的自动生成与发送,使当事人可以在不同节点,一站式便捷获取庭审相关信息,将群众满意作为落脚点,极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案件排期管理系统自2022年年初上线以来,大大地减轻了案件排期工作量,得到了当事人和一线庭审人员的一致认可。该系统的建立,是北京二中院近几年在探索智慧法院建设中的又一创新,是以“实用、爱用、管用、好用”为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又一实践转化,通过信息化手段打破实际困局,充分发挥审判执行职能,真正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促进司法便民、利民不断升级。下一步,北京二中院将在案件排期管理系统现有功能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案件排期工作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功能、提升服务,打通法院信息共享互通的应用渠道,不断拓展服务应用和管理应用并行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方向,持续提升审判执行、诉讼服务、司法管理质效,努力推动以智慧司法为中心的法院信息化建设。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2年5月30日
其他

智慧法院一周新闻速览【5.24-5.30】

01周强:加强数字经济法治建设
2022年5月30日
其他

抗疫 | 江苏无锡江阴法院:“云”上多措并举 保障诉讼权利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加之不断增长的案件数量,给诉讼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江苏省江阴市人民法院积极采取互联网庭审等“云”上方式,既有效避免了当事人参加实体诉讼引发情传播的风险,又大大提升了办案效率,切实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一、“云”开庭,避免庭审积压今年以来,江阴法院积极转换思路,新改造2个互联网法庭,并充分发挥江苏全省法院统建互联网开庭小程序和江阴法院建设互联网法庭的作用,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第一时间线上开庭完成庭审,避免案件积压。截至目前,江阴法院通过小程序和互联网开庭已达600余次,有效降低疫情对审判工作的影响。使用互联网开庭小程序开庭前,审判员只需提前录入各方诉讼参与人信息,系统会将排期以短信的形式发至参与人手机。庭审中,支持线上质证;庭审后,书记员可将笔录发送给参与人,当事人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庭审结束后,法官还可下载庭审视频和笔录存入卷宗。二、“云”执行,保障胜诉权益近期,新冠肺炎疫情不但对审理案件开庭带来了影响,也给执行案件的及时执行带来巨大不便。面对申请执行当事人的诉求,加之被执行人身处疫区的实际情况,很难第一时间到涉疫地区开展执行工作。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实际困难,江阴法院执行局主动转变思路,变被动为主动,采取电话约谈、微信协商等方式,必要时借助互联网开庭小程序,与被执行人展开零距离沟通协商,成功执结各类追偿权纠纷案件,保障了胜诉当事人的正当权益,为胜诉当事人追回了应得的资金及费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确定因素的增加,给执行工作及时开展带来诸多不便,江阴法院执行局借助“云”上方式,执结案件数十件,做到“疫”执不停,保障胜诉权益。三、“云”调解,助力矛盾调处自上海疫情暴发以来,不少案件当事人、代理人等均因身处涉疫地区,不能到法院开庭、参加调解等,江阴法院案件承办法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云”上解纷的作用,主动连线当事人,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采取互联网庭审、互联网开庭小程序、江苏微解纷调解等方式,把调解从线下搬至线上,及时高效开展调解工作。在处理多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中,承办法官酌情采用电话、“云”开庭等方式与案件当事人积极沟通,避免因无法现场调解导致矛盾处理“延后”,法官耐心在线上审核证据,确认事故事实,依据法律条款做出评判,确保当事人能更快地拿到“真金白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江阴法院通过“云”上方式,调解案件数百件。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对线下诉讼带来不便,但是江阴法院积极转换思路,采取多种“云”上方式,把庭审工作从线下搬到线上,转换为非接触式庭审,不仅节约了当事人诉讼成本,有效避免了各地人员流动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也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有效维护了当事人合法诉讼权益。通过“互联网+审判”模式,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常态化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服务与保障。后续,江阴法院将结合新冠肺炎疫情走势,继续加强审判庭功能改造,在保证做好内外网物理隔离的前提下,实现审判庭的互联网接入,保证法官开庭效果。同时,江阴法院还将继续加大互联网开庭的使用和推广,更好地为审判工作保驾护航,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2年5月27日
其他

【成果巡礼】浙江湖州中院:数智赋能繁简分流 为公平正义提档加速

繁简分流改革是破解各级人民法院执法办案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全面提升司法质效和公信力的有力之举。浙江省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探索创新的数字化改革成果,让繁简分流这项工作本身变得更加智能、高效。2018年以来,湖州中院牢固树立“大繁简、大分流”理念,在湖州两级法院范围系统性推行刑、民、行、执全领域、全流程繁简分流机制,实现案件审理“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取得明显成效。但与此同时,直接区分、正反区分、可变区分……复杂、细致的繁简区分标准让程序分流员犯难:“一个案子一个案子看过去,每个案件识别繁简加上分案至少需要十来分钟,每次操作几十个案件,往往大半天时间就搭进去了,效率不高不说,有时候难免分得不准确。”为了让繁简识别标准更加精确,分流环节运转更加高效,案件分类管理更加智能,湖州中院聚焦问题需求,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在浙江法院办案办公平台研发上线智能化繁简分流模块,并于2021年6月在湖州市推广应用。场景功能繁简分流模块立足于科学合理的繁简案件区分标准,借助图像识别、语义分析等技术自动从案卷材料中提取特征要素信息,实现智能识别案件繁简,动态监管案件办理全过程。繁简识别智能化繁简分流模块将之前由法官人工识别繁简的经验,提炼分解为识别算法的要素,建立涵盖各诉讼案件类型的识别指标标准库。库内细化简案识别规则115项、繁案识别规则97项,并配置规则优先级。模块可根据实际需求对指标动态调整,例如该模块可结合小额诉讼程序、二审独任制审判等新规,增加新的识别标准。依托该规则库,立案时可快速识别案件难易程度,并以“繁、简、普”对识别标准进行可视化展示。在初轮智能识别的基础上,模块可预留一定比例的初查普案进行人工二次识别,有效提升识别的精准性。案件分流自动化各业务庭负责人、审判团队管理人可根据员额法官办案经验、身体状态等具体情况以及团队人员结构变化等因素,标注、调整每个人的办案系数。已立案案件移送至各业务庭时,繁简分流模块根据案件数量、案情复杂程度和自定义办案系数,进行智能化的自动随机分案,同时绑定提前设置的合议庭成员、法官助理、书记员,确保人案高效匹配,切实优化审判资源配置。“以前,庭里不时会有法官跟我反映疑难复杂案件给他分多了,办不过来。有了繁简分流模块之后,我可以根据庭里员额法官的具体情况和考核要求,提前设置每个人或者每个团队的办案系数,比如我自己作为庭长办70%的难案、20%的普案、10%的简案,年轻法官的难案系数可以往下调,系统会根据设置的系数自动分案,很好地解决了分案不均衡的问题。”湖州中院民一庭庭长项炯表示。质效监管动态化模块可根据案件难易程度,设置不同的管理期限,方便团队管理人以及审判人员对案件进行分类管理,如审判人员可据此合理分配自己的办案时间、精力,做到心中有数,有效提升办案效率和结案均衡度。院庭长还可实时监管指定时间范围内细化到人的繁、简、普案件办理情况,动态掌握案件繁简分流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可利用模块预留的个性化空间,对每家法院、每个庭室、每个团队乃至每位法官的分案规则进行调整,通过持续的质效监督反馈摸索形成最优的繁简分流标准和模式。“繁简分流智能化改革之后,办案系统里除了可以看到案件剩余审限,还会提示管理期限,比如简案的管理期限是正常审限的三分之一,这样就可以根据管理期限调整办案节奏,疑难复杂案件和简单案件穿插着办。不像以前,手里几十个案件来不及一一看过,往往按照立案先后顺序办,但一旦连着碰到几个难案就卡住了,严重影响整个办案质效。”湖州中院立案庭法官沈杰表示。为提升智能化繁简分流模块效能,湖州中院还建立完善了一些配套机制,如该模块与诉前化解识别相衔接,明确诉前调解案件经过诉前化解仍进入诉讼程序的,结案时必须对案件难度进行判断,选择繁、普、简审判流程,并明确相关理由。又如智能化繁简分流模块明确程序分流员地位作用,规定其在对外分流、人工二次识别、繁普简转换以及随机分案范围确定等环节的具体职责。智能化繁简分流模块运行以来,截至2022年4月底,浙江省湖州市两级人民法院已智能识别各类案件75433件,识别率达98.78%,有效破解了以往人工识别工作量大、效率低下的难题。依托模块的自动分案和动态监管功能,湖州两级法院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下降5.25天,改革成效明显。目前,湖州中院已根据干警使用过程中反馈的需求,完成43处项目优化。下一步,湖州中院将持续抓好模块迭代升级工作,进一步强化智能技术的深度运用,对人工识别、分流等立案审判业务进行优化再造,充分释放平台数字化带来的改革红利。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2年5月26日
其他

【全流程无纸化】四川自贡中院:办公办案无“纸”境 “绿色模式”再升级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四川省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持续推动无纸化办公办案体系成果在自贡市两级人民法院全面运用,陆续上线并深入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系统、电子集约送达、公文全流程线上流转、数字党组会、数字审委会等业务系统的应用,通过“制度建设、人力统筹、技术支撑”三项联动,全力推动自贡市两级人民法院办公全流程无纸化向“简案”全链条无纸化的模式升级,多措并举打造节约型绿色智慧法院。一、创新打造智慧文档,升级绿色办公四川法院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成使用以来,自贡市两级人民法院已完成291435份公文的全流程网上流转。为进一步提质增效、强化监管,自贡中院打造基于文档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移动化、协同化的自贡市两级人民法院智慧文档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采用创新技术底层,建立统一云端存储,提供”组织级”文档分类分级管理、线上检索编辑、便捷流转共享、高效移动办公、多人多端协作及安全交换备份的线上协同解决方案,能有效解决办公文件存储分散,管理和协作效率低下等办公痛点。智慧文档Web端(一)集约协调平台搭建私有云端集中存储,按需分配到人;人员离职一键交接,有效规避数据随人员流失的风险,大幅提升自贡市两级人民法院数字资产存储可靠性。基于审核审计规则,实现分类分级管理。映射自贡市两级人民法院组织架构,细颗粒度灵活授权,规范数据全生命周期操作,保证文件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各种协作模式。细颗粒度灵活授权(二)安全开放Web端、移动端、PC客户端多端同步,科技赋能外出办公,告别传统的材料打印、U盘拷贝等老办法,确保平台跨网信息交换安全规范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办公效能。平台身份认证严密,设置明暗水印,全方位操作留痕,强化数据溯源能力,督促干警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智慧文档移动端(三)高效共享赋能专网办公平台,融合全线业务流程,强化文件服务能力;模板库助力自贡市两级人民法院知识库打造,发挥历史文件最大价值。平台分级设立公共存储机制,实现自贡市两级人民法院文档全链条管理,强化跨层级分工协作,加快文档流转,轻松应对收集专题材料等事务性工作。分级公共存储二、深度运用电子卷宗,助推绿色诉讼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自贡中院设立收转发“e中心”实体窗口,配备电子卷宗制作和校对专员,构建诉讼材料登记、扫描、流转、送达及归档的网络枢纽,认真贯彻电子卷宗在立案环节随案同步生成,夯实绿色智慧法院根基。同时,配合智慧法庭平台建设,贯彻落实电子卷宗在审判全流程的智能化流转和深度运用。自2021年8月“e中心”和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系统配套上线以来,自贡中院已随案同步生成电子卷宗2578件并实现自动编目,这些卷宗在后续流转中发挥出提升办案质效、支持无纸化庭审、强化办案监管、促进科学化管理决策等重要作用。自贡中院收转发e中心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系统的应用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自贡市两级人民法院积极向群众推广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微信小程序、四川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在线诉讼平台,支持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跨域立案和全域上诉费缴纳,打破时空制约,诉讼业务指尖办、随时办、就近办,切实减轻当事人出行诉累,低碳环保、提质增效,运用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司法满意度大幅提升。三、统筹建设智慧法庭,深化绿色庭审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统一部署下,自贡市两级人民法院已于2018年3月完成科技法庭全面覆盖,绿色智慧庭审模式初具雏形。自贡中院深入探索融合式智能法庭,在充分利旧的前提下,以升级改造自贡市两级人民法院智慧法庭平台为抓手,推进电子卷宗在庭审阶段的深度应用。在原有科技法庭、远程提讯、远程开庭、互联网庭审的基础上,完成了语音识别辅助庭审记录、裁判文书辅助生成、智慧质证批注共享、卷宗批注及历史查阅、法条同步推送、电子签章对接等功能升级,既可当庭浏览卷宗笔录,又可进行电子签名捺印,庭审中新产生的文书卷宗自动回传编目,切实助力节能减排,提升审判质效。智慧法庭法官客户端的应用法官当庭查阅电子卷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自贡中院将继续以实现全业务全流程低碳诉讼服务和低碳办公办案为目标,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全面推进无纸化办公办案向纵深发展,加速拉动自贡版本的节约型绿色智慧法院模式升级的“进度条”,为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实施贡献自贡法院力量。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2年5月25日
其他

【建设实践】江西南昌中院:市域协同 全力以赴 推进“档案e管理”建设

“档案e管理”是江西特色智慧法院e系列全闭环体系的收官之作,是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审判流程优化重塑的关键一步,是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十四五”期间江西智慧法院建设“走稳前列,争做标杆”的主打品牌。2022年,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聚焦率先“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市域协同,全力以赴,推进“档案e管理”工作。结合《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档案e管理”推进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紧盯南昌市两级人民法院全流程无纸化办案工作规程、电子诉讼档案管理办法和全面实现上诉案件在线移送交办管理等关键节点,多措并施,奋力推进南昌市两级法院“档案e管理”工作。2022年1月至4月,南昌市两级法院共受理无纸化案件4462件,制作格式文书114233份,制作裁判文书4251份,无纸化结案3679件,无纸化归档714件。一、有条不紊,全面推进根据方案内容,2022年南昌市两级人民法院“档案e管理”工作按照三个阶段进行推进,分别是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验收阶段。当前,整体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的后半段,即全面推进“档案e管理”深化应用工作开展。自进入实施阶段以来,南昌中院以规范“收转发e中心”的数据资源和形成以“电子归档为主,纸质归档为辅”的单轨制档案管理为目标,从电子卷宗生成源头、实现电子卷宗阅卷、无纸化办案应用和电子档案管理等方面入手,统筹加强南昌市两级人民法院的材料扫描入口和电子档案归档出口,并积极试点完成了电子卷宗的“两卷合一”,全面推进无纸化归档工作。推进“档案e管理”时间线2022年2月24日至25日,南昌市两级人民法院开展“档案e管理”应用培训,介绍“档案e管理”涉及的应用及操作流程,并根据不同法院的问题进行实地点对点沟通指导。2022年3月1日,南昌市两级人民法院统一上线应用,部署安装智能中间柜和交换柜,确定材料收转流程,上诉案件移交和无纸化立案等规章制度。全面开展无纸化办案以及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工作。2022年3月17日,南昌市两级人民法院全面开展“两卷合一”试点工作,实现“两卷合一”自动归档的卷宗管理模式。2022年4月2日,南昌市两级人民法院开展“档案e管理”无纸化归档培训,全面推进无纸化归档工作。2022年4月8日,南昌市两级人民法院召开“档案e管理”工作座谈会,沟通解决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一步规范无纸化应用。二、探索创新,拓展应用一是探索实现上诉案件线上移送。针对实际工作中无纸化办案模式下二审上诉案卷移送、跨域送卷、退卷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南昌中院进一步规范上诉案件移送流程,探索实现上诉案件卷宗全部由网上提请、审批、移送,有效推进各基层法院上诉案件材料的全过程网上移送办理,大大提升了上诉案件移送效率。2022年1月至4月,南昌中院共接收线上移送案件879件。二是打造“诉事速办”无纸化品牌。在全面推进“档案e管理”应用的同时,南昌中院结合业务需求推出了“诉事速办”服务通道,利用“档案e管理”的无纸化应用基础,搭建了“专用固定电话+业务庭公用移动电话+管理平台”的模式,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自2022年以来,日均接听处理群众来电230余起。在南昌本轮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南昌中院结合《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充分挖掘无纸化办案潜力,制定了《“诉事速办”微办案细则(试行)》,进一步推进“无纸化办案”工作,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参与在线诉讼的便利度和满意度。三是推进减刑假释案件无纸化办案应用。自前期“档案e管理”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南昌中院就一直探索尝试打通其与全国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和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的应用对接,从而实现减刑假释办案的全流程无纸化应用,目前对接工作已基本完成。尤其是自三月份南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减刑假释办案工作已全部转成线上无纸化办理,2022年3月至4月,共完成1323件减刑假释案件的在线立案、在线生成阅卷笔录、裁判文书和合议笔录。三、因情施策,强化保障为全面保障“档案e管理”工作的实施,南昌中院第一时间成立了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并成立了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运维团队,统筹南昌市两级法院“档案e管理”推进和保障工作。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展现场培训,创建工作群,印发操作手册,制作常见问题处理文档等措施提供技术保障。同时对症施策,针对个别法院、个别办案团队存在的个性问题,则安排技术人员进行一对一现场指导,找准问题关键,化解技术难题。另一方面,结合应用数据和应用开展情况,印发了6期《工作周报》,通报整体推进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并给予解决建议,并且按照“一院一策”的方式,对各个法院进行精准剖析,指出问题短板,找出根本原因,帮助各基层法院提升整体应用成效。目前,南昌市两级人民法院“档案e管理”工作整体运行稳步提升,在无纸化案件覆盖率、无纸化案件结案率以及裁判文书制作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下一步,南昌中院将锚定“档案e管理”工作目标,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督促指导,注重统筹结合,着重在材料扫描质量、无纸化阅卷以及电子档案归档等方面下足功夫,确保以过硬的成绩迎接“档案e管理”工作的整体总结验收。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2年5月24日
其他

智慧法院一周新闻速览【5.17-5.23】

01周强:深化国际司法交流合作
2022年5月23日
其他

抗疫 | 河南许昌魏都法院:智慧“战疫” 审判执行全天侯“在线”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大力发展法院信息化建设,将执法办案与智慧法院建设深度融合,持续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升级办案和服务功能,打造集网上立案、网上交费、在线庭审、电子送达、网上司法鉴定、网上保全、网上申诉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审判执行保障中心,实现立案“不打烊”、审案“走云端”、执行“网上办”,全力推进疫情防控和审判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一、诉前调解信息化魏都法院建设了信息化设施完善的诉讼服务中心、诉前调解室等,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对矛盾纠纷开展诉前、庭前调解工作。线上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申请线上司法确认。诉前调解案件直接从调解平台推送至内网进行立案并出具调解书或进行司法确认;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实现了当事人足不出户化解纠纷。律师也可利用档案自助查询机,通过人脸识别完善信息后,便可以轻松查阅到案卷信息,还可以当场打印有法院水印和档案查询章的卷宗材料。网上阅卷功能推动了律师阅卷从“现场阅卷”到“网上阅卷”的转变。使用调解平台开展诉前调解工作二、诉中信息化魏都法院运用“互联网+诉讼服务”,开展网上庭审。通过之前搭建的审判流程管理系统、智能文书系统、OA系统、庭审直播网等系统,极大程度提高了法院干警的审判工作效率,方便了辖区群众参与诉讼,也使得法庭工作更加公开透明。服务不断升级,亮点持续更新。2021年12月,魏都法院进一步进行庭审智能化改造,实现互联网庭审、庭审直播、智能语音识别转写等功能。不仅在庭审过程中可提供智能笔录、智能阅卷、智能文书当庭送达、电子签名等全流程无纸化办公服务,还通过建设安保视频监管系统、接入庭审视频监管系统,实现法官和书记员在内网进行庭审,当事人从互联网端接入,看守所进行远程连线,达到互联互通、跨网通信的功能。据该院信息中心负责人李帅介绍,魏都法院是河南省许昌市唯一一家可以实现刑事案件网上开庭的法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如有需要,也可为代理人提供远程会见被告人、当事人的服务。王磊华法官开展线上庭审三、执行信息化通过对智慧法院不断完善升级,魏都法院将网上保全系统、司法鉴定系统、送达平台等系统进行整合,当事人可以通过河南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直接进行网上保全申请、远程鉴定摇号、网上信访和电子送达签收。如今,魏都法院所有审判执行流程节点都可全部通过信息化方式实时推送当事人,回应当事人关切,让当事人能够及时了解办理进程,满足当事人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真正让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监督司法。微信视频在线摇号选取评估机构“魏都法院将以智慧法院建设为抓手,将互联网、多媒体元素融入信息化建设,向智能化要质量、要效率、要素质,不断提高诉讼服务智能化水平,充分发挥科技在方便群众诉讼、公正高效司法上的效能。”该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婷表示。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2年5月20日
其他

抗疫 | 上海闵行法院:"技术套餐"保供线上及居家办公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扎实做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迅速切换办案模式,充分应用网上阅卷、在线庭审、异步审理等方式,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各类诉讼服务需求,以实际举措破解法院人员居家办公难点堵点,助力全院实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执法办案两不误目标。2022年3月14日至5月15日,上海闵行法院共完成网上立案审查3412件、线上报结5132次,开展线上庭审共4026次,占总庭审数的92.64%。这组数据的背后,有一群提供有力技术保障、维持网络畅通连接的“隐身侠”,为迎接快速更新的线上办案平台对技术保障工作带来的极大挑战,解决法官们居家办公所面临的软硬件环境各不相同的问题,他们7*24小时全天候在线待命,火力全开。一案一群云保障为保障审判工作不停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迅速开发、优化居家办案相关系统,办案人员面临新系统学习、硬件配置等任务,涌现出了大量细分化的技术支持需求。在电话、视频解答效率遇到瓶颈的情况下,技术人员开展无接触式云保障,利用远程桌面软件,直击核心问题,逐渐摸索出居家办案技术保障新模式:提前建群早对接、远程测试排故障、开庭实时云保障。针对人数较多、情况较为复杂的案件,根据排期情况提前筛选,重点关注,确保技术保障实时在线。一内一外相配合法官在居家办公期间最烦恼的两大问题是:办公材料无法获取、案件事项急需处理。技术部门第一时间捕捉到需求,开通内外网交换邮箱,每小时交换一次材料,在院内安排技术人员常驻,居家技术人员在社区志愿者工作和技术保障之间予以平衡,提前一天调剂安排,保证院内、院外技术人员7*24小时实时在线,内外结合辅助办案。一问一答快响应面对不断更新的办案系统和突增的运维工作,技术部门坚持“先学、深学、学用结合”,自己先学深悟透,再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教会办案人员,设立技术支持热线和微信联络员群,确保业务部门随时可以找得到人。针对办案中遇到的任何疑问,无论通过何种途径上报,技术人员均会逐一记录并答复,不漏一人一问,力争做到问题不过夜,责任到个人。团队协作多联动操作问题集中涌现、居家人员办公分散、获取信息不及时、不对称等是居家办公初期遇到的突出难点,为了能让信息有效及时的传达,技术部门迅速将技术联络员团队搬到了微信群上,增设“闵法技术联络员”群,并联合“法官自管团队”先行先试、密切交流、共同探讨,以点带面地推动全院干警熟练掌握居家办公系统。提炼梳理重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上海高院的大力支持下,互联网办案系统日新月异,目前已累计新增和优化办案功能84项、异步审理46项、在线庭审82项,几乎日日有更新,时时有提示。如何在海量信息之下,让法官能一目了然,更高效便捷地居家办案,技术部门积极响应、靠前保障,对线上办案方式方法和实操中碰到的相关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汇编成《闵行法院居家办公技术指南》《互联网APP-PC端主要功能对比表》《内外网数据交换规则导图》等,集合内容,融合实践,为干警提供居家办案的快捷指引,并被上海高院转发至全市法院参考。向上滑动阅览点击查看大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闵行法院借助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疫情防控不松懈,执法办案不停歇,实现无接触式“云上办案”,通过信息化手段努力保证审判活动有效开展,尽可能地满足“特殊时期”人民群众对审判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下一步,闵行法院将进一步推动全流程网上办案,持续释放智慧法院建设红利,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2年5月19日
其他

【成果巡礼】新疆乌鲁木齐中院:构建繁简分流格局 提升速裁快审成效

202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对第一审适用简易程序审结或者不服裁定提起上诉的第二审民事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适用普通程序独任审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升级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增加了二审独任审理程序,同时开展二审民商事繁简分流系统的试点工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探索二审案件“分调裁审”机制,出台制度规范,组建调解速裁团队。通过繁简分流,实现民商事二审案件“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繁简结合”的分层递进、衔接配套机制,重塑诉讼格局,提升程序效能。定规则搭平台
2022年5月18日
其他

【建设实践】江苏连云港中院:聚焦诉讼参与人“核心刚需” 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诉讼服务新模式

智慧法院微创新诉讼服务再升级“连云港法院诉讼服务号”显身手建设背景近年来,随着智慧法院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法院在线司法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诉讼参与人带来了切实便利,但是同时也存在平台入口较多,当事人、律师查找不便,部分诉讼平台应用率偏低的问题。业务庭法官忙于办案、开庭,当事人、律师想随时联系法官的诉求客观上较难实现,且容易给法院带来大量咨询电话和来访业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导致12368热线电话和法院咨询窗口的查询案件业务量较大,不少诉讼参与人反映咨询电话接进难。……各地法院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上问题,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之下,部分司法矛盾更为突出。建设理念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的组合在线服务模式,在银行、快递、医院和互联网平台等领域率先得到普遍应用,获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动创新,积极借鉴商业领域中的成熟互联网应用经验,结合人民法院司法工作实际,研发了“连云港法院诉讼服务”公众号平台,以“整合在线服务平台、提升线上服务应用率”的建设理念,推行“首选线上办、有序线下办”的服务模式,努力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司法服务升级版。服务功能“连云港法院诉讼服务”公众号平台全面聚焦诉讼参与人的“核心刚需”,以简单实用的服务功能,有效提升当事人、律师的诉讼服务体验。1.诉讼引导服务公众号的平台矩阵模块整合中国庭审直播网、中国裁判文书网、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网、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人民法院在线诉讼平台等在线诉讼服务入口,为诉讼参与人提供一站式在线诉讼功能引导服务。2.信息推送服务公众号借助微信平台海量用户优势,为当事人、律师推送案件进展信息,提高诉讼信息服务覆盖率;为法官推送诉讼参与人的留言信息,提升司法服务工作质效。3.来访预约服务公众号引导当事人、律师线下来访线上预约,减少排队等待时间和人员扎堆聚集情况发生,同时便于立案庭提前合理配置诉讼服务资源,规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之下的诉讼服务大厅工作秩序。4.联系法官服务公众号方便当事人、律师随时向法官提交信息事项,平台在工作时间向法官推送微信信息,法官可合理安排时间集中答复处理,建立诉讼参与人与法官之间合理高效的沟通方式,解决因联系不便引发司法矛盾问题。5.在线咨询服务公众号拓展微信在线查询、咨询渠道,将打不进12368热线、本地来电来访咨询业务引导至在线服务,方便立案庭规范高效处理该类事务,彻底解决“电话接通难”问题,有效减少此类来访。6.涉企纠纷绿色通道服务公众号方便诉讼参与人反映涉企业纠纷相关问题,从诉前调解、立案、审判、执行等各个工作环节,为企业依法提供一站式护航服务,全面贯彻最高人民法院、江苏省委、省政府、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新变化、新冲击,进一步助企纾困的政策措施、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司法措施的工作要求。7.立案难投诉服务公众号方便诉讼参与人反映相关法院立案不及时、不规范或不立案等问题,坚决防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出现立案难问题,切实保障当事人、律师的合法诉讼权利。8.联系律师、法律工作者、当事人服务公众号为法官提供在线联络服务,法官可向全市律师、法律工作者、在平台注册过的其他地区律师,以及当事人在线发送文字、图片等联络或送达信息,有效提高法官与诉讼参与人之间的联络沟通效率。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2年5月17日
其他

【全流程无纸化】浙江高院:以无纸化推动智能化 为实现数字正义贡献浙江经验

2020年,浙江法院全面开展无纸化改革,推动实现“全流程、全要素、全覆盖”的无纸化办案机制,形成“线上线下、内网外网、有线无线协调一致、互联互通”的司法运行新模式。以“无纸化转型”为基础,“智能化赋能”为手段,建设“全域数字法院”,最终实现司法领域从数字赋能到制度重塑的革命性变革。2022年1月至4月,浙江全省法院无纸化办案率98.72%,电子诉讼应用率95.77%,在线文件流转88.3万份。一、全面加强卷宗治理,从源头上减少纸质材料打造在线诉讼“主渠道”。浙江法院着力推动浙江法院网、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分别成为群众诉讼主渠道,并构建“有线”“无线”相结合的电子诉讼服务窗口。推动政法协同,实现公安卷、检察卷单轨制电子化进入法院办案办公平台,推进相关业务在线协同办理。优化当事人网上立案操作,实现无起诉状立案。推进与高频诉讼群体平台对接开通“网上绿色通道”,引入结构化数据,推广要素式立案。2022年1月至4月,要素式填写立案民事一审13.3万,申请执行11.7万份。建立集中扫描中心。在各级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建立集中扫描中心,配备专人为当事人提供集中扫描服务,开展智能编目。并鼓励当事人自主扫描纸质材料,减少法院扫描工作量。优化电子卷宗
2022年5月16日
其他

智慧法院一周新闻速览【5.10-5.16】

01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暂停开放诉讼服务(申诉信访)大厅的通告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工作,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即日起,最高人民法院本部诉讼服务(申诉信访)大厅暂停现场办理诉讼事项,恢复接待时间另行通知;二、疫情防控期间,当事人需要提交申请再审材料、进行申诉信访或者申请其他诉讼服务事项的,建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网、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最高人民法院网上申诉信访平台办理或者以邮寄方式提交;刑事申诉案件也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远程视频接访规则》向当地人民法院提交;查询咨询等事项可以拨打12368诉讼服务热线联系办理。(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公众号)02湖南高院与省知识产权局签署保护合作备忘录5月12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与湖南省知识产权局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备忘录要求继续深入开展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明确人民法院对已有在先生效判决的关联案件、权利人集中维权的系列案件,原则上先通过在线诉调对接平台委派调解组织或调解员进行调解。湖南高院、省知识产权局共同建设湖南省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库、湖南省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调查官库,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审理需要,可以从中选任技术调查官和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的审理。(人民法院报)03海南高院召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022年5月16日
其他

【成果巡礼】浙江杭州钱塘法院:案款退费止付闭环管理 智能破解退费难题

智慧前言2021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过程中,法院案款管理存在的诉讼费执行款应收未收、应退未退、应发未发等不规范问题被列入顽瘴痼疾,成为重点整治的对象。2021年5月起,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人民法院探索开展“案款一件事”改革,通过对案款管理模式系统化、制度化改造,实现案款从进账到退款全流程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打造“智能退结、智能止付、智能查询”的闭环智能案款管理新平台。“案款一件事”改革试点项目旨在通过数字化改革方式,从完善管理制度、增强系统功能、简化审批环节、加强公开透明等切口入手,重塑案款管理流程,全面优化法院各系统间协同,实现案款从进账到退款全流程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数字赋能破解案款清退不及时的顽瘴痼疾,提升法官办案质效,及时兑现人民群众胜诉后的合法财产权益,被列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数字改革试点项目。2022年1月平台上线试运行以来,钱塘法院通过改革后的系统退结案款4616笔1.5亿余元,智能止付10笔34067元,自动结算165笔,平均退费时长减少11.48天,有效提升了当事人的司法获得感。该院主要做法如下:一是重塑业务流程,完善管理机制新案款管理模式构建“三端四节点”案款闭环管理新模式,将业务流程分解为当事人、审理、执行三端,通过立案阶段采集退费信息,结案时增设案款分担必填项,生效后提醒督促案款清退,归档时案款余额强制清零,不断完善审判、执行端案款管理体系及配套监督制度,简化退款审批流程,实现案款从立案、结案、生效到归档四个节点智能闭环管理,增强当事人的使用体验感。二是打破数据壁垒,完善系统协同新案款管理模式打通系统间、区域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审判、执行、案款三系统多跨协同,对案款进行清单式管理,达到审判、执行同一张清单,同一当事人全省法院一张清单,智能甄别案件当事人是否存在关联案件诉讼费未清需止付、执行款未缴需扣划、保全财产未足额等情况,智能启动“自动提示、自动退款、自动结算、自动开票”。三是强化公开透明,完善信息共享新案款管理模式提供全方位查询平台,当事人可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查询本人案件所涉款项处置进度情况,案款进账情况等。增设系统提醒功能,每笔案款进出账记录在案,实现全流程清单化、可视化管理。设置倒计时预警模式,根据案款发放到期时间节点,分别以“蓝、黄、红”三色亮灯预警,兜底保障案款及时发放。四是建立评价体系,完善考核管理钱塘法院在案款系统改造建设同时,建设指标评价系统,与案款系统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开发、同步上线,选定基础信息、退结用时、自动占比、发放天数、归档清零、超期比例等六项要素,通过数据分析进行综合评估,以验证改革成效,进而提出升级方案,实现不断迭代优化。因改革效能突出,“案款一件事”改革项目获评浙江法院司法改革“微创新”示范案例。2022年二季度起,钱塘法院在试运行的基础上,全面适用案款闭环管理模式,并将从小场景切入,对系统进行全方位迭代升级,实现智能退结、智能入库、智能提存新的“三智”功能支点,推进数字赋能案款清退改革深入进行,为全市、全省推广适用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2年5月13日
其他

【全流程无纸化】江西新余分宜法院:集约办案无纸化 便民服务新模式

智慧前言案件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名目繁多,庭审现场敲字声不绝于耳,法官桌上纸质案卷堆积如山……这些大众心中的熟悉场景,即将在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人民法院成为过去。如今分宜法院已上线集约办案e平台,构建“分调裁审”新模式,实现了民事立案、分案、排期、开庭、结案、归档全过程无纸化,极大减轻了办案人员的工作压力,让当事人诉讼更便捷高效。e分流推进办案效率大跨步2022年2月,分宜法院组织民事业务团队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开展集约办案e中心业务培训,详细讲解操作流程并解疑答惑,积极引导全院干警转变观念、紧跟时代步伐,以点带面推进无纸化办案实际应用。集约办案e中心上线以来,分宜县法院新收案件672件,结收比88.99%,10日内结案率34.78%,15日内结案率38.29%,结案平均耗时33.29天。“繁简分流”快速立案,高效分案大部分情节轻微的民商事案件都优先进行调解,实现了案件分流的实际可操作性。为“纠纷”能调则调、“简案”快速审理、“繁案”精心打磨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根据法院实际分案规则,用快捷高效的系统分案提高分案的科学性,使法官收案机会均衡,既能充分利用司法资源,又能客观地评价法官的办案能力。e中心分案到法官后立案庭统一进行开庭时间、开庭地点的选择,实现智能排期,一键送达,文书的送达结果也将实时反馈,极大地提高立案收案、辅助工作的办理效率。e办案推动审判质效大提升3月2日,分宜法院第四审判庭审理了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原告提供的证据名目齐全,材料繁多,双方当事人对部分证据争议较大。传统庭审纸质传递方式展示效果不佳、较为不便,阻碍了证据材料在法官端、双方当事人端的信息传输,降低了庭审环节的审判效率。无纸化庭审新模式:构建法官、书记员、双方当事人的“小圈子”新模式使法官端卷宗管理贯穿于审判始终,内嵌至处理界面,法官可以随时查看、调整电子卷宗,并将需要展示的证据材料共享给双方当事人,实现三方信息的及时、良性沟通。同时,书记员端的庭审笔录也通过共享系统实时传输至法官端、当事人端界面,使得法官能够有序推进庭审进程,三方及时掌握庭审信息。庭审结束后法官、书记员、当事人可在笔录上进行批量电子签名并按捺指纹,一键入卷归档。无纸化庭审共享模式应用以来,方便了当事人,使其“轻装上阵”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庭审效率,目前该模式在分宜法院取得了良好效果,赢得了当事人的交口称赞。“我是第一次来分宜法院,原本准备的纸质版证据都用不上了,省去了我们不少麻烦。”3月2日劳务合同纠纷一案的原告如是说。急人民之所急,愁人民之所愁,利用无纸化庭审新模式,方便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始终是分宜法院的价值内核。e对接实现多元系统大融合作为档案e管理在江西法院全面推广的项目,无纸化办案新模式占据重要地位。集约办案系统支持收转发e中心一键引入,互联互通。当事人通过收转发e中心提交的各类材料,收案人员通过材料“唯一码”扫码功能,即可引入已扫描的起诉材料信息。同时与移送“法官e助理”平台相互兼容,收案过程的案件信息、卷宗材料等将自动移送至法官统一办案的e助理,不改变法官现有办案习惯,在“法官e助理”中即可接收和继续办理。结合新档案法颁布实施和法院实际,分宜法院通过无纸化办案,推动以收转发e中心为枢纽,相关应用进一步融合,促进e系列体系的智能化、一体化、协同化发展。分宜法院高度重视档案e管理工作,于2021年2月25日下发《档案e管理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档案e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在2021年6月6日下发《档案e管理工作规程》,规范工作流程,明晰工作步骤。下一步,分宜法院将积极探索,主动对接系统研发人员,优化系统功能和案件办理模式,总结经验,让审判工作更加智慧、便捷、高效。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2年5月12日
其他

【全流程无纸化】河南郑州上街法院:全面打造执行无纸化办案模式 打破执行空间壁垒

从白纸黑字的生效文书到群众拿在手中的真金白银,执行案件的快速执结是人民法院真正落实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最好写照。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人民法院依托执行改革,不断积极探索执行办案新模式,秉持“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办案理念,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执行无纸化办案,打破执行空间壁垒,提升办案质效,打造“智慧执行”新品牌。01“执行业务无纸化办案系统”全面上线2022年4月14日,上街法院“执行无纸化办案系统”正式上线,执行法官告别以往繁杂的纸质材料,纸质卷宗材料经过文档化、数据化、结构化处理不再流转,从执行立案到财产查控、文书审批、结案归档等各个环节的业务均能在网上办理,电子卷宗材料随办案进程同步生成,执行过程全程留痕,公平正义随处可见。卷宗材料数字化处理。上街法院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以及案件过程中的补充材料进行集中的扫描、编目。通过文字和语义识别技术对案件卷宗材料数字化处理,将扫描图片等电子文件数据化、结构化,转化为可选择、可复制的电子数据,为后续材料利用提供便利条件。智能提取信息要素。运用电子卷宗数字化处理结果,智能提取材料中的信息要素,辅助应用到立案、文书制作、财产查控等各个阶段,实现各类信息的智能回填,减少人工输入和校对工作量。实现文书自动生成。法院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式各样的法律文书,执行法官通过系统智能分析并提取案件电子卷宗信息,实现程序性文书的自动生成、自动签章,非程序性文书通过智能分析卷宗材料并提取要素信息,通过预设配置的多种文书模板,一键生成各种法律文书,提高了法律文书编写效率。提升法官阅卷体验。为执行法官提供多维度的阅卷目录,保留了传统阅卷模式下的标记、批注、比对、快速浏览、看写、阅卷笔记等诸多习惯性需求,为法官提供更加人性化、便捷化的阅卷服务,也增加了阅读体验感和真实感。实现执行卷宗高效一键转档。结案后,执行法官按照执行卷宗排列标准,对纸质卷宗进行排序后,将全部的归档工作交由一键归档外包团队进行卷宗补扫、材料一致性审查、装订移交等一系列归档处理,通过辅助事务集约化外包,有效地为执行法官剥离各种事务性工作。“因岗定人”与“专事专办”。针对执行案件数量快速增长态势,上街法院立足执行案件实际,在遵循执行法定程序的基础上,推行“执行事项集约化”办理模式改革。按照“因岗定人”思路,根据具体工作量,改进执行业务模式,对执行事项进行分段处理,形成日常接待、文书制作、财产查控、案件分流等工作小组。每个小组根据工作性质和需要设定岗位,配备相应数量的工作人员,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让“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提高流程节点办理效率。同时,对查人找物、信用惩戒、网络拍卖、事项委托等事务性、辅助性工作,由执行指挥中心专人进行集约办理,让承办法官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执行工作的谋划和推进上,实现减压增效。02执行工作规范化管理根据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要求,上街法院进一步规范执行案件办理,动态监控执行案件办理过程中的规定程序、流程节点。通过严密的巡查规则,实时监控各个执行环节,特别是超长期未结案的分类标记、控制措施届满预警提示、财产处置节点期限到期提醒等,实现对重点案件、重点事项的精准管理。院领导可直接对相应的案件发起催办、督办流程,办案人员接收到催办、督办信息后需及时处理、反馈,达到执行案件全过程的提质增效。结合执行法官频繁外出办案的工作特点,上街法院利用5G技术及移动终端设备,将执行工作延伸到移动专网,为执行人员提供案件信息查看、卷宗信息浏览、财产查控、案款收取、笔录制作等功能,实现跨网系的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动,法官可以随时随地办理执行案件,大幅提高执行办案效率及信息化水平。在今后工作中,上街法院将充分利用执行改革这一契机,以信息化为支撑,全力打造智能化执行新模式,实现执行工作由“办案”向“办事”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新期待和新要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水平。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2年5月11日
其他

【全流程无纸化】江苏徐州中院:坚持数智引领 推动无纸化办案实质运行

智慧前言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度挖掘智慧法院建设效能,坚持制度为先、保障为要、业务为宗、实用为上、效率为重的“五为”导向,推动技术创新和流程再造融合共进,打通卷宗流转从立案到归档的所有节点,无纸化办案实质运行取得明显成效。制度为先搭建模块化的流程体系围绕加强组织领导,徐州中院成立“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与深度应用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院长任组长,成员涵盖行装处、办公室、审管办和各业务庭室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结合工作实际,梳理不同岗位特点,细化扫描、编目、数据挂接等系列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职责清单,确保电子卷宗生成有章可循。信息中心搭建了不同的交流平台,实时沟通工作推进活动中的技术难点和功能漏洞,专班人员在线答疑解惑;技术人员线下组织浸入式培训,选派专班人员走进基层法院,组织立案、审判、执行、档案管理等节点部门,深入学习开展无纸化办案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标准,推动流程再造。行装处开展随机抽查、发布工作通报,点名道姓通报材料电子化关键指标排名落后的基层法院,确保工作落实有力有效。保障为要组建标准化的辅助中心围绕服务办案一线工作,徐州中院采取社会化服务外包的方式高标准建成审判(执行)辅助事务中心(以下简称辅助中心),该中心集材料扫描、智能编目、卷宗整理等功能于一体,对司法资源进行了更加优化的配置。经过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科学布局和整合升级,辅助中心和档案室形成了面对面、零距离的运行模式,使得审判卷宗和档案卷宗的转化更加便捷、更加规范。借助信息化手段,辅助中心实现了前端承接电子卷宗系统,后端对接档案管理系统,通过材料管理系统提供集中扫描、智能编目、智能比对等辅助服务的卷宗流转新模式。为确保卷宗转化和数据生成质量,行装处持续加强对服务外包人员的日常考勤、卷宗质量的定期抽查、工作量的统计评算,不断强化对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工作的管理。业务为宗构建数字化的审理模式围绕智能化庭审目标,徐州中院大力改造科技法庭,积极升级联网带宽和软硬件配置。改造后科技法庭通过智能庭审系统与电子卷宗系统的深度对接,提供了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庭审服务,服务内容涵盖庭前准备、庭中审理、庭后判决阶段,初步实现了庭审活动数字化。法庭支持本地开庭、互联网开庭、远程开庭、移动便携开庭、线上线下同步开庭等全场景庭审,全方位支持审判执行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智能庭审系统具备案件信息管理、类案智能推送、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与深度应用、多屏实时联动、页面共享控制、线上线下电子签名、文书辅助生成等功能,为法官、书记员、当事人提供智能化、一体化、伴随式的审判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审判质效。实用为上拓展功能化的深度应用围绕全面贯彻司法为民宗旨,推广落实全域诉服工作机制,徐州中院在一站式诉讼服务大厅配置一体式自助机,为当事人提供智能查询、卷宗调阅等服务。在辅助中心配置智能文件中转柜,为办案人员提供短信通知、智能存取等自动化服务,通过卷宗管理APP即可操作使用,确保卷宗随时查询、便捷调取,每份材料全程留痕、有迹可循;在档案室配备智能移动密集架,为纸质档案查找、调取提供智能化服务,确保档案查阅的即时需求。为动态掌握全市法院卷宗数据,徐州中院上线卷宗数据分析可视化平台,并完成与审判、执行等各类平台的对接,通过数据自主分析和交互体验,实现卷宗集中统一管理。效率为重塑造协同化的运行机制围绕强化服务保障,信息中心会同辅助中心工作人员主动对接法官办案需求,细化调整编目规范,采取“系统自动编目+人工质检修正”相结合的编目方式,不断提高编目速度和准度。技术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积极沟通交流,不断优化“一键归档”流程,改变了过去因变量太多、程序繁琐等导致需要反复调整、对接的归档模式。归档时,辅助中心工作人员对纸质卷宗和电子卷宗进行一致性审查后,办案团队一键点击“提档”,电子卷宗即提交电子档案系统,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打印封皮、备考表等材料并整卷移交,由档案管理人员对电子卷宗和纸质卷宗进行同步验收。“一键归档”模式运行一年以来,徐州中院仅依靠3名工作人员,即完成3000件案件,共计6000多册材料的归档工作,单件案件能为审判团队节省约30分钟的工作时间,极大提升了审判效率。下一步,徐州中院将继续深度运用信息化手段破解司法难题,深化运用“四化四智”(四化四智:优化智慧服务,深化智慧办案,细化智慧管理,强化智慧运维)云融法院建设成果,推动以电子卷宗流转为驱动的全流程无纸化办案模式,进一步创新创优、走深走实,更好地服务审判执行主业。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2年5月10日
其他

【成果巡礼】智慧执行 “最强大脑”——湖北武汉中院执行指挥中心建设显成效

智慧前言为充分发挥智慧执行建设成效,将新时代科技成果充分融入执行工作各方面、各环节,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立足执行工作全局、聚焦执行工作规律,针对执行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以富有创造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工作举措,化解个人财产多样化、企业经营多样化、市场主体多样化等困难因素,着力促使被执行人难找、财产难查、协助执行难求等司法难题得到解决,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执行工作质效,化解执行工作的痛点、难点,切实推动和保障武汉法院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2021年,武汉中院被最高人民法院选定为全国执行电子卷宗管理系统试点法院之一,以此为契机,武汉中院着力打造标准化、流程化、集约化、智能化的执行运行体系,构建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移动执行办公办案、执行集约送达、移动执行视频应用、执行质效可视化分析等系统平台,以提升执行工作质效,实现从个人包案执行到流程化、专业化执行,从单个法院执行到上下级法院协同发力执行,从统筹司法资源到联动社会资源的转变,逐步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发挥司法为民“大作用”。执行指挥中心有哪些功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将手机横屏观看END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2年5月5日
其他

智慧法院一周新闻速览【4.26-5.2】

01周强:推动海事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2年5月2日
其他

抗疫 | 上海浦东法院:线上诉讼ing 公平正义不缺席

近年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始终立足为民、便民的原则,不断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力促以高科技、高智能、高水平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立审执质效。同时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最大限度为诉讼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司法服务,切实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正值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浦东法院干警在踊跃下沉参与防疫工作的同时,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畅通线上诉讼渠道,采用网上立案、云端开庭、线上调解、电子送达等模式,确保审判“不打烊”、诉讼“不停摆”。一、网上立案显身手,司法服务“不打烊”网上立案作为一种重要的立案方式,因其方便性、快捷性受到了越来越多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的青睐。浦东法院顺应趋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宣传网上立案服务,持续推动网上立案服务工作“全覆盖”。居家办公中的立案庭法官助理危威,像往常一样进入互联网端上海高级人民法院网站的法官登录平台。在看到原告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递交的批量金融案件网上立案申请后,危威第一时间进行了立案审查。审查通过后,危威即点击了批量立案,并将审查结果线上告知当事人,整个立案过程仅用了10分钟。而此前,原告代理人在危威的指导下,运用要素式立案辅助系统和网上立案系统相配合的方式,完成整个批量案件的立案申请,仅用了不到20分钟。居家干警进行网上立案的审查互联网立案审查界面当事人可在线查询网上立案结果疫情防控期间,浦东法院“网上立案突击队”采用居家外网审查与内网网上立案相结合、内外网协调推进的模式,采取先由居家干警进行外网审查、再通过工作群在线共享立案信息、最后由在院干警内网立案的方法,持续推进网上立案审查工作,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立案工作“不打烊”。二、“线”在开庭云端见,足不出户到法庭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浦东法院积极引导当事人运用信息化平台参与诉讼活动,通过开展“互联网+”的开庭方式,不仅避免了当事人的奔波,降低了出行风险,而且庭审过程公开、便捷、高效,收获了当事人的好评连连。沈晨玲法官审理的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此前双方当事人已历经一审、二审、发回重审、再审等多个诉讼程序,矛盾较为突出。为避免矛盾激化,减轻疫情对案件审理的不利影响,沈晨玲法官当即决定使用云间法庭在线审理。“画面是否清晰?可以听清楚吗?”沈晨玲法官耐心指导诉讼参与人通过“12368上海法院微开庭”微信小程序进入“云庭”、参与庭审并上传诉讼材料,最终规范完成了整个庭审流程,有效推进了案件审理工作。沈晨玲法官开展线上庭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浦东法院各审判团队积极运用“云间法庭”,并及时总结经验、相互取经,全面提升互联网庭审应用水平,实现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参与庭审,确保居家办公期间审判工作的正常运行。三、异步诉讼止纷争,案件化解“零距离”在线异步诉讼(“微法庭”)作为在线同步庭审的有益补充,实现了诉讼活动“隔空”“错时”。法官及当事人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参与庭审,具有高效、便捷的优势。浦东法院坚决落实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在线异步诉讼的若干规定(试行)》,深度运用“微法庭”审理各类纠纷,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浦东法院信息部门迅速提升互联网法庭覆盖率,并创新培训答疑方式,发布《浦东法院全流程网上办案技术指南》共享文档,同时也打通了“法官互助”有效渠道,保障“云审判”分秒不松懈。2022年4月8日,立案庭金融案件办案团队的孙姣娜法官成功调解了一起信用卡纠纷案件。原、被告双方在法官的指引下,通过“微法庭”在线进行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随即在法官的指导下通过电子签名,在线确认了调解笔录。整个“群聊”调解过程仅用了30分钟。与此同时,房屋租赁案件速裁团队的法官顾慧,在积极参与社区抗疫工作的同时,借助“微法庭”即时排期的优势,对速裁案件进行分类梳理。分别于2022年4月5日、6日成功调解两件房屋租赁合同案件,现当事人均已按期履行。孙姣娜法官利用“微法庭”进行在线调解顾慧法官利用“微法庭”进行在线调解“微法庭”调解界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浦东法院各审判团队充分运用“微法庭”这一跨越时空的新型模式审理各类案件:满足当事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参与诉讼的需求,有效减少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真正做到了便民、高效地化解纠纷。四、电子送达“加速度”,便民快捷暖人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电子送达作为推进“智慧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一个重点环节,以其“送达快”“成本低”“接收易”的特点,发挥了极大的优势性。浦东法院顺应网络时代要求,深入推进电子送达工作,实现案件送达“零距离、零等待”。原告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与被告李某的信用卡纠纷案件在承办法官的主持下已经达成了一致的调解方案,并在线签署了调解笔录。原告代理人和被告李某均向法院表达了想尽快拿到调解书的意愿。可疫情防控之下如何将调解书尽快送达到当事人手中呢?该案的书记员朱美圆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通过电子送达方式向原、被告发送了含有送达信息的短信链接,原、被告点开链接就可以查看本案的调解书,收到了双方当事人的一致好评。点击短信链接在线查阅电子版调解书浦东法院各办案团队积极运用“电子送达”方式,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的送达不再难。姚利伟办案团队通过电子送达方式,将29件案件的判决书第一时间送达给当事人,跑出了送达“加速度”;立案庭金融案件办案团队则深度运用电子送达方式,向当事人送达受理通知书、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等法律文书共计5500余次,累计送达2200余人。五、诉调工作“不停摆”,发挥调解能动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诉调工作一度因设备、人员等原因停滞不前。为此,浦东法院立案庭紧急制定“诉调团队疫情防控期间诉调委派工作方案”,确立由窗口立案干警直接对新收诉调案件进行征询及在线委派委托,由特邀调解组织在线调解,并根据调解情况向法院申请确认调解协议。2022年4月6日起,浦东法院已与部分特邀调解组织在线组建了“诉调工作保障组(防疫期间)”这一非常时期的对接平台,作为尝试,现已陆续委派30余件案件,部分案件已由调解组织开展在线调解。后续,浦东法院将及时搜集各项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完善疫情防控期间诉调案件全流程。立案干警王振鹏在线委派调解调解员在线调解浦东法院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立审执工作,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司法服务“不打烊”“不掉线”。未来,浦东法院将持续依托信息化的发展进步,为全面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赋能,用智慧和专业守“沪”,让人民群众在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务中迎接春天。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2年4月28日
其他

【建设实践】北京平谷法院:全方位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科技赋能”建设智慧法院

智慧前言信息革命、数字经济,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增进人民福祉的“前沿阵地”,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在疫情防控已转入常态化的今天,除“云法庭”外,网上立案、网上交费、在线查控等各项在线工作均纳入日常重点保障事项。同时,平谷法院信息化部门注重总结规律,提炼经验,通过常态化培训提升全院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全力协助全院干警司法理念和办案习惯的更新与养成。平谷法院充分运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及时启动依托互联网的线上司法服务系统,引导法院干警、当事人开展线上诉讼、执行工作,智慧法院在抗疫第一线“大显身手”。平谷法院采取“互联网+司法”模式,利用互联网开展审判执行活动,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立案“不打烊”、审理“云端见”、执行“不掉线”,接访视频“面对面”等非接触式司法活动,通过多种平台实现了“隔空办案”。一是自主研发执行办公信息化平台,实现文书制作、查控财产、一键登录、案例分析四项功能于一体,极大地提高了执行效率。二是深度推进诉讼服务信息化,提供“24小时不打烊”立案服务,立案数量达到数千件;增加微信扫码和农行掌银APP交费渠道,网上交费渠道不断扩宽;电子送达使用率与日俱增,减少当事人诉累。三是利用“分调裁一体化平台”,进行在线调解和远程质证,真正实现“在线调解化干戈,足不出户解纷争”。平谷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自主开发“平e微法院”网上法律服务平台,整合在线讲法、网上立案、案件查询、在线调解、乡镇对接等20多项功能,对接区三级“说事评理议事普法中心”,提供线上法律服务。院领导班子成员对接全部乡镇、街道,设立法官工作站。为了提升全院干警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平谷法院也作出了诸多努力。一是线上宣传和线下宣讲一体部署,持续强化干警主观意识。一方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平谷法院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迅速将法院的大部分工作转入线上模式。为了强化平谷法院干警的主观意识,采取了线上宣传的方式,例如在内网设置专题宣传栏,在宣传栏中设置信息化应用系统的相关操作手册,信息化应用前后对干警工作效率提升的具体数据比较等。另一方面,通过邀请一些对信息化应用系统操作熟练的干警通过宣讲的方式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在应用信息化办公后的各种成效。平谷法院通过多元的宣传方式提升了干警对信息化应用的重视。二是内部培训和外部推广双向发力,助力信息化应用成效再提升。内部培训方面定期邀请技术运维人员举办一些培训讲座,对干警进行各种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实操培训,通过常态化培训提升了全院干警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加快司法理念的转变和工作习惯的养成,加强对10余个重点系统应用的培训,云法庭、网上立案、网上交费、在线查控等各项在线工作被纳入日常重点监控事项。外部推广方面依托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的力量,在律师群体中大力推广线上参与诉讼活动。推动网上立案、云端开庭、电子送达等线上办案工作的全面开展,助推平谷法院的信息化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三是考核通报和奖励公示齐头并进,促进信息化应用工作良性运转。平谷法院每月将各个部门的信息化应用绩效任务完成情况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尤其信息化应用绩效任务完成情况较差的部门要进行重点通报,督促干警使用线上系统。另外,对信息化应用绩效任务完成情况突出的部门,在全院范围内予以公示表扬。通过考核通报和奖励公示两种形式在全院内形成“比用赶超”的良好信息化应用氛围。四是技术人员和操作手册双重保障,确保信息化应用效能充分释放。其一,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收集合理意见和建议,及时联系技术人员优化升级系统,增强便捷性、实用性。其二,在技术室人员工作时间随时待命的现有模式下,开通技术答疑微信群,在线答疑、电话指导,线上线下双重保障信息化应用工作正常开展。其三,制作干警常见问题手册,将常见信息化应用问题的解决流程制作成手册的形式,分发给院内干警,以备技术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现场解决时,干警可以自行解决,避免影响工作进度。“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作为首都法院的一份子,平谷法院顺势而为,努力开拓法院信息化发展的新境界,让智慧法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助力。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2年4月26日
其他

特辑 | 江西赣州中院:信息化人员的成长进阶之路

智慧前言有这样一群人,每当法官在加班加点结案的时候,他们也在背后默默保障线上办案系统正常运转。有时,他们敲动着键盘,通过一串串代码进行系统后台维护;有时,他们带着工具包上门检修各部门故障电脑设备;有时,他们出现在讲台上熟练地培训平台操作。他们,就是法院的信息化人员,还有一个更耳熟能详称呼——技术员。术业有专攻,在实践中积攒经验每一个工作多年的老技术员都在实践中积攒了独特的工作经验,是不可替代的财富,“老带新”成了最常见的搭档模式。为服务好司法审判工作,无论是在诉服大厅、法庭还是法官办公室总能看到技术人员忙碌的身影。“李工你好。我们的宣传展示屏一直黑屏,可以过来看一下吗?”接到电话后,赣州中院技术员小李迅速来到现场,经过检测,发现设备仪器本身没有问题,原因在于连接展示屏的电脑电源线松动了,重新拔插接入后,展示屏又能正常使用了。“在各类维修过程中我们总结出,大约有四分之一的问题在于电源。在工作排期紧张的情况下,我们通过报修电话初步判断情况后,可以先电话指导现场人员检查电源线是否松动,重新开启电源来解决,这样就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了。”处理好问题后,技术员小李不忘向新入职的技术员小沈传授维修心得,小沈认真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经过两个月向前辈虚心学习,小沈逐渐能熟练处理各类维修问题,在专业之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资源齐共享,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古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便做着同一项工作,每个人擅长之处都不一样。为提升工作质效,赣州中院的技术员们成立了信息化互助小组,促进成果资源流通共享。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互联网庭审需求量加大,但是每个云庭审账号同时只能开一个庭,如果刚好遇到排期冲突的情况怎么办呢。对此,赣州中院号召部分有意愿的基层院在满足自身互联网开庭需求情况下,将云庭审账号的空余档期共享给其他法院使用,集中利用闲置资源解决当下难题。每当新信息化项目推行之初,向参与试点的法院“取经”,也是高效推进工作的好办法之一。在开展档案e管理工作期间,赣州地区先行试点的章贡法院和崇义法院成为众多法院现场参观学习的对象。只需提前预约好时间,就会有专门的技术员全流程演示无纸化办案和电子单套制归档过程,并浅谈试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困难之处,共同商讨改进办法。培训多样化,打破技术与业务的沟通壁垒在服务审判工作的路上,一线办案人员的需求,就是信息化工作的定位坐标。部分法官年龄较大,他们有着丰富的办案经验,但是在学习使用新平台的时候适应期相对较长。针对这种情况,技术人员更要主动作为,发挥专业所长,在讲解的时候抓住事物本质,丰富使用场景,让办案人员更易于理解。在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上线之初,赣州中院组织技术人员前往法官办公室进行点对点培训。为了提升培训效果,技术人员和办案人员一起梳理了原有办案流程,运用测试案例在平台演示操作流转过程,加深了办案人员对平台应用的理解。刚推行无纸化办案的时候,负责培训的技术人员打破常规思路,从办案人员熟悉的网上文书制作功能开始讲起,迅速将办案人员带入使用场景中。培训结束后,赣州中院发放内容全面、指引清晰、简便易行的操作手册和视频,确保参训人员能够随时随地复习直到熟练使用平台。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技术人员作为智慧法院建设先行者,无论是宏观层面的项目建设落地,还是微观层面的维修软硬件问题,都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找出规律,不断提升工作质效,让信息化更好地服务审判工作。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2年4月25日
其他

【成果巡礼】河南濮阳中院:蹚出智慧法院建设新路 打造“数字正义”濮阳样板

2022年3月9日,河南省濮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河南省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立即转变工作阵地,提供“足不出户”的指尖诉讼服务,引导当事人线上保障权利,让当事人“山川异域”,却能“风月同天”。这一切都得益于濮阳市两级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建设,濮阳中院始终把智慧法院建设作为服务群众、破解难题、提升质效的有效举措,扎实推进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持续加大智慧法院建设力度。2021年,濮阳中院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标、网上办公办案率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三名,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考核的24项质效指标中濮阳中院23项达到优良,濮阳中院被河南高院荣记集体二等功。破题画好智慧法院建设“路线图”“以前我们骑自行车下乡办案,来回得一整天。现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手机,能开庭、能送达、能执行,真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便捷!”濮阳中院老干部蔡云峰参观完智慧法院建设后感慨道。濮阳中院以新审判庭建设为契机,坚持“高标准、重建设、强应用、提质效”的发展思路,克服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的问题,“一把手”主抓、“一揽子”统筹、“一盘棋”推进,迎难而上、加大投入,实现智慧法院建设跨越发展。智慧法院建设就是为法官办案“减负”、为当事人参诉“增效”、为审判管理“提质”,濮阳中院坚持实用、管用、通用原则,聚焦审判执行、当事人诉讼重点难点堵点问题,以模块化数据机房为中枢,以电话网、互联网、法院专网、无线网为基石,项目化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建成科技法庭、数字审委会等7大系统,服务诉服、庭审、执行等11类场景应用,打造符合濮阳中院需求的智慧法院,让司法为民温暖人心,公正司法加速抵达。濮阳中院大胆拓荒,迎难而上,蹚出了一条濮阳“智慧法院”建设新路。落地抓好系统建设“硬支撑”
2022年4月20日
其他

【成果巡礼】执行加速度 浙江法院“执行一件事”改革化解司法顽疾

登门临柜效率低下……查人找物困难重重……执行环节来回奔波……处置财产程序繁琐……执行难问题由来已久,成因复杂,是一项桎梏司法公信力提升的顽疾。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就指出:“执行难不解决,不仅关系到当事人的权益,更重要的是法律的尊严得不到维护,法律的权威树立不起来”,要求“花大力气解决‘执行难’问题”。2021年,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深入贯彻最高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建设”和浙江省委“数字化改革”决策部署,以破解执行工作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之事为导向,聚焦“数字赋能、信息共享、系统集成、协同联动、整体智治”,深入推进执行领域数字化改革。“执行一件事”改革总路线图浙江高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浙江省数字法治系统建设方案》《浙江省政法智能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推进建设“浙江全域数字法院”重大改革的实施方案》,完成浙江法院信息系统总体设计,制定“浙江全域数字法院”建设方案,指导全省法院开展“执行一件事”综合集成改革工作。浙江全省法院紧紧依靠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凝聚部门合力,形成协同治理机制,构建以完善党委领导下综合治理从源头解决执行难大格局的主轴主线。按照“大场景、小切口”的思路和急用先行、高频优先的原则,以执行高频事项、多跨协同场景为细分鱼骨的“鱼骨图”,推动形成前端多元化解、中端协同联动、末端有效衔接的现代化执行新模式。2022年,“执行一件事”综合集成改革被评为浙江省首批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线上一体线下协同执行问题一次解决浙江法院“执行一件事”综合集成改革利用全省法院一体化办案办公平台、智慧执行2.0模块、“总对总”“点对点”查控系统、“浙政钉”等平台功能,推动执行事项标准化、执行业务数字化和流程优化再造,实现执行工作跨业务、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全方位高效协同,提升执行工作质效和规范化水平。01一网通办
2022年4月18日
其他

智慧法院一周新闻速览【4.12-4.18】

01周强: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2022年4月18日
其他

【成果巡礼】一庭多用“内外”共享——吉林汪清法院打造三合一智慧融合法庭

吉林省汪清县人民法院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开庭方式单一、内外网开庭不能互联互通导致智慧庭审功能便利程度不高等问题,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积极探索,通过建设三合一智慧融合法庭,实现内外网融合,全面打造新型审判模式,让庭审不再有障碍。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状态下,面对同案多名被告分别在各地等无法到庭的复杂情形,汪清法院利用三合一智慧融合法庭成功审理了此类民事案件。在庭审时,法庭内只有办案法官、人民陪审员和书记员,显示屏实时双向传输多方音视频及数据信息,实现了异地展示证据及作证,法官与分散的原、被告身处不同的空间顺利完成了庭审。三合一智慧融合法庭,是将互联网法庭、内网本地智慧法庭、内网远程法庭三类场所互联的综合性建设方案,支持原告、被告一方在互联网,一方在现场以及三方庭审、公诉人在互联网的模式。汪清法院投入三合一智慧融合法庭建设,可以满足智慧法庭、传统科技法庭、互联网法庭、庭前会议等多方面业务应用。以往的远程开庭只能通过法院内部专网结合微信、QQ视频的方式进行,虽然可以实现三方在线庭审,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而且视频数据不易保存。而三合一智慧融合法庭的应用恰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其主要优势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智慧庭审系统架构设计可延伸覆盖法院专网和互联网,打通了传统意义上的内网单独互联与外网单独互联之间的壁垒,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为法官、各方当事人、证人、诉讼代理人等角色提供全时空、融合化庭审服务。二是打破分割套分割的画面效果,尽可能单画面对单画面,区别单纯视频信号引流的互联网庭审,三合一智慧融合法庭可以提供所有参与庭审方的视频图像及声音信号,保存完整的庭审视频。三是突破性地将互联网庭审、智慧庭审软件客户端合二为一,在三合一智慧融合法庭模式下,法官仅在内网操作即可控制外网庭审参与人的庭审活动,与传统内网开庭操作相似,维持了工作人员的操作习惯。四是区别单纯视频信号引流的互联网庭审,三合一智慧融合法庭将相关庭审数据通过光闸进行实时传输,保证了电子签名、笔录、证据展示的内外网庭审交互数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三合一智慧融合法庭系统的使用真正突破了内外网融合限制,通过内网审判管理应用平台和互联网远程平台的网间融合,使传统互联网法庭远程审理的优势嵌入到法官办案系统的内网环境,解决视频画面及音频信号不通畅,法庭资源紧张等问题,符合法官、书记员使用习惯,避免多系统重复录入操作,实现在线庭审模式与本地庭审模式“一庭通用”,节约了司法成本,同时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的权利。在人民法院信息化4.0版建设的过程中,汪清法院将继续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为目标,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问题,进一步完善庭审功能,把法院信息化建设成果服务于法官、服务于人民,使庭审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高效,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智慧法院的红利,努力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不断提高公正司法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好书推荐“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是一套政务信息化建设工具书,已出版5册,深入总结了智慧法院建设体系工程方法、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优秀案例、地方实践和互联网司法实践,丛书集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操作于一体,既适用于智慧法院建设者,也适用于智慧法院科技创新研究者,对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见。点击图片
2022年4月15日
其他

智管 | 四川宜宾南溪法院:数字赋能 打造智慧陪审“南溪模式”

人民陪审员参审,是彰显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随着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深入,人民陪审员管理工作中邀约难安排、参审不均衡、考评不科学等一系列管理机制、履职能力与陪审员工作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逐渐显现。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人民法院深化数字赋能,积极推动人民陪审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于2022年1月引进“智慧陪审系统”,实现人民陪审员“数字管理、随机抽选、科学考评”的全程信息化管理,有效推动法院人民陪审工作现代化发展。一、数字管理,开启“指尖对接”新模式南溪法院建立人民陪审员数据库,并与办案系统对接,将案件发布、陪审报名、动态调整纳入数字化管理,开启陪审工作“指尖对接”新模式。将人民陪审员的姓名、住址、专业、学历等基本信息录入系统,实现对人民陪审员基础信息、专业分组、候补和罢免实行集中管理。法官发布案件后,系统将自动向人民陪审员推送开庭信息,人民陪审员可直接在微信小程序随时随地进行报名。同时,实现网页系统与微信系统信息交互,人民陪审员可即时查看开庭次数、复庭次数、绩效分数等信息,设置开庭报名、抽取结果等消息提醒。法官可在微信系统实现查看个人案件、设置开庭提醒等功能。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查看报表,全面客观地掌握人民陪审员的现状和工作效率,促进人民陪审员积极履职和均衡参审。·电脑端
2022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