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与思想史
张旭|大陆新儒家与新康有为主义的兴起
也参见,章永乐,《旧邦新造:1911-1917》,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2016年第二版,尤其是第四章“设计共和:康有为《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评注”以及对康有为的“主权在国论”的论述。
2020年1月15日
访谈昆廷·斯金纳丨剑桥学派与思想史研究
问:您出版了好几本重要的研究著作,包括思想史研究方法论、现代早期的政治思想、马基雅维利、霍布斯、现代国家、莎士比亚等方面的内容。你的这些著作是否存在某种内在逻辑?您这些不同文本的“意图性”是什么?
2020年1月10日
任剑涛丨建国三个时刻:马基雅维利、霍布斯与洛克的递进展现
[13]乔治·萨拜因将城邦之后的政治世界命名为“世界社会”,并以此概观罗马与基督教时代的政治结构。参见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邓正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1页。
2019年10月8日
戴景贤丨论宋代文化之基本形态及其在中国史上之位置
而所谓宋代之士大夫欲将政治之“理念”、“知识”与“效益思惟”三者,合之于一种动态之“识见”,更是宋代儒学对于“政治人才”之一种新定义。此点常可于“理学家”对于当代人物之评骘中见出。此点影响后代亦巨。
2019年9月21日
余英时丨中国轴心突破及其历史进程
B.C.)之内,“哲学的突破”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分别发生在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等地,人对于宇宙、人生……的体认和思维都跳上了一个新的层次。事实上,这便是“轴心时代”与“轴心突破”说的一个提要。
2019年7月14日
葛兆光丨从“天人之际”到“内在超越”之路
不过,余先生指出,对“轴心时代”的哲学突破的讨论“主要是西方学人,他们对于以色列和希腊轴心时代的历史和文化变动,大致都具有亲切的认识,但相形之下,对于中国和印度则稍隔一层,而尤以中国为更隔”。
2019年7月14日
刘悦笛丨巫的理性化、政治化和文明化——中国文明起源的“巫史传统”试探
比如这样的主张:“国王们断绝了天人的交通,垄断了交通上帝的大权”,再如“萨满,因而成为每个国家朝廷的核心组成部分;事实上,古代中国研究者们认为,国王实际上就是萨满头领(head
2019年7月13日
李泽厚丨说巫史传统
1.“巫术礼仪”主要是直接为群体的人间事务而活动的,具有非常具体的现实目的和物质利益,绝非仅为个体的精神需要或灵魂慰安之类作。降雨、消灾、祈福等等均如此。包括巫师治病,主要也是通由神明而救治肉体。
2019年7月13日
葛兆光:几回林下话沧桑——我们所认识的余英时先生
当然,有人看到他上到尧,下到m,唯独没有重点写一部书讨论唐代,有人也传闻余先生曾经做了很多准备,要写唐代佛教与知识人的著作,我也曾经为此当面问过余先生。余先生笑而不答,说:“这个题目该你来写呀!”
2019年7月4日
余英时回忆录:美国哈佛大學时期
從上面的陳述,可見我們的價值系統大體相近,言談中處處融合無間,是非常自然的。如果還要加上一個因素,那便是我們的性情相投,即西方人所謂chemistry相合。所以我不認為我們的「一見如故」出於偶然。
2019年7月4日
王汎森: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
去年夏天,香港《亚洲周刊》要访问我,我说:「我不想接受访问,我不是重要的人。」可是后来他们还是把一个简单的对话刊出来了,里面我只记得讲了一段话:做一个研究生或一个学者,有两个感觉最重要
2019年7月3日
大师如何教大师:钱穆教余英时写文章
此信写于1960年5月12日,其时钱先生正尽力写作《论语新解》初稿,这里所引,截头——专门就余先生所寄文章的回应,去尾——相对私人间的问候与惦念,所剩即为学与为文的内容:
2019年7月3日
蔡元培:我为什么读书不得法
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然而我没有什么成就,这是读书不得法的缘故。我把不得法的概略写出来,可以作前车之鉴。
2019年7月2日
钱穆:略论中国社会学
中国人为人,始于在家中为幼童时,曰孝曰弟。成年为家长,仍贵不忘其本初。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推而至于家之外,则曰忠曰信。孝弟忠信,乃中国人为人之大道,处家国天下皆然。
2019年6月24日
阎步克:政体类型学视角中的“中国专制主义“问题
⑧这是简•敦巴宾(JeanDunbabin)的说法。转引自芬纳:《统治史》第1卷《古代的王权和帝国:从苏美尔到罗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6页。
2019年6月21日
甘怀真:皇帝制度是否为专制?
如前文所述,主权者的一大特色是主权者即立法者。如果我们说皇权是绝对的,亦即专制的,他应该是立法者,于是皇帝有权根据自己的意志立法。法国的专制君主路易十五(LouisXV)有下面这段露骨的话:
2019年6月21日
阎步克:中国传统政体问题续谈
(27)例如克罗齐埃认为,领导人拥有两种权力:制定和颁布规章制度的权力;做例外处理、对规定视而不见的权力。两种权力要找到最佳结合点。见其《科层现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
2019年6月21日
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主义说的知识考古
再如1932年出版的周予同著《开明本国史教本》上册,第三编“中古史——中央集权制的确立与平民革命的暴兴”中说:从此以后政权遂集中于君主的掌握,官吏变为君主的仆从,而确定二千余年来的君主专制的基石。
2019年6月20日
钱穆丨《国史大纲》前言及引论
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欲其国民对国家当前有真实之改进,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真实了解。我人今日所需之历史智识,其要在此。
2019年6月18日
干春松丨王道与天下国家——从儒家王道政治重思天下国家观念
但是,即使考虑到这里的“国”与现代“民族国家”之间的差别,我们依然需要考虑国和天下之间的关系,因为,相比之下,身、家、国是实体性的、实际存在的政治建制,而“天下”则是一种理想的政治秩序。[5]
2019年6月18日
钱穆:读书漫谈
论语上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家宅是为自己的,旅馆是为人的。为己的并不是为私,为人的并不是为公。从为已为人的心理差别,可以影响到他读书的态度形成绝大的距离。
2019年6月9日
余英时:回忆跟钱穆先生读书的日子
以上回顾我早期史学研究的经历和成果,读者立即可以看出:一九五三—五五两年间在钱先生指导下精读汉史,对我此下的学术生命确实发生了难以估计的影响。
2019年6月3日
钱穆:学问的三方面
照理讲,义理之学似乎所占地位最高。我此处所讲义理,并不即如我们今天讲思想。义理当然要思想,但思想并不即成为义理。义理也不即如西方人所讲的哲学,双方也有些不同,今天不能在此细讲。
2019年6月3日
赠书活动丨任锋:《立国思想家与治体代兴》
立国思想家是今人从身份角度进行的界定和切割。历史上,司马光、苏轼、陈亮、叶适、宋濂、方孝孺、张居正、黄宗羲,这些人当然不只是思想家,而首先是政治家,是经世意义上的实践者和思考者。
2019年6月1日
钱穆:五华学院人文研究班文史学科三年修业纲领(推荐阅读部分)
右精读书二十四种。分三年,资高者,一年读八种,以全读为读。资鲁者,一年读四种,三年读十二种,以半读为度。才中者,视其资性而进退上下之。
2019年5月26日
葛兆光:前近代、亚洲出发思考与作为方法的中国 ——重新理解沟口雄三教授的一些历史观点
四,可是,这种具有近代意味的思想在李卓吾之后就遭到「挫折」,东林党是一种转向,使历史回到朱子学的轨道,因而清代是一个「反近代」(性质上)的「近代」(时间上),一直要到清末,中国才又一次进入「近代」。
2019年5月10日
钱穆:略论中国政治学
中国文化传统极重政治。欲研讨中国文化,孔子自为其中心主要一人物。但研讨孔子,一为两千五百年前之孔子,一为两千五百年来之孔子,此两者,不可缺一,否则不足以见孔子之全貌。
2019年4月13日
钱穆:《国史大纲》前言及引论
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欲其国民对国家当前有真实之改进,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真实了解。我人今日所需之历史智识,其要在此。
2018年1月27日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这一转变,意义却甚深甚大,但在中国史上,此种大变化,也只是一种潜移默运,和缓地变了,并没有急剧明显的革命斗争为之判然划分。这最是中国史之难读处,同时又是对中国史之必先了解处。
2018年1月27日
亨廷顿: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保守主义
Conservatism,Passim.在像柯克这样批评现代自由主义民主制度和理论的人与像莱因霍尔德·尼布尔这种仅限于批评自由主义理论但同时又赞扬其制度的内在智慧的人之间作出区分是非常必要的。
2018年1月25日
【纪念】邓正来:学术与人生
这四个领域各不相关,都围绕一个核心问题,这也是鄙人之所以能够继续活下去的一个重要动力源,这个问题就是,社会秩序的性质及其建构的合法性问题。这与人生何干呢?这来源于我活生生的生命中的困惑。
2018年1月24日
秦晖:持守底线
于是在世纪之交,我们身处一个剧烈变化中的中国,面对一个全球化与多元化同时发展的世界,在"文化"之争、"主义"之争与"部门"之争中,我们应当如何定位、如何把握自己和社会的命运?
2018年1月20日
钱穆:建国信望
四九:工农相配合的经济政策,将以“安足”为目标,不以富强为目标。安足乃“内感自觉”的,富强乃对比竟成的。期求安足,其极可以富强;期求富强,其极将不安足。尚安足则主“和平”,尚富强则必主斗争。
2018年1月20日
马克·里拉:“反动”的概念
当然,我们知道,有各种各样的革命与革命者。但我们很少意识到,反动与反动派也是形形色色的。我设想,存在着两种值得区别和研究的反动类别。我把第一种称为"复辟的反动",第二种称为"救赎的反动"。
2018年1月19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社会的活动要由他们个人的发明活动来代替,解放的历史条件要由幻想的条件来代替,无产阶级的逐步组织成为阶级要由一种特意设计出来的社会组织来代替。在他们看来,今后的世界历史不过是宣传和实施他们的社会计划。
2018年1月18日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所以现在的中国,社会上毫无改革,学术上没有发明,美术上也没有创作;至于多人继续的研究,前仆后继的探险,那更不必提了。国人的事业,大抵是专谋时式的成功的经营,以及对于一切的冷笑。
2018年1月17日
刘擎:自由主义及其不满
德沃金特别考察了美国各种政治力量对于经济增长问题的争论,这与中国当下的状况有很大的相关性。他指出,自由主义的批评者经常指责自由主义的所谓“增长心态”(growth
2018年1月16日
于建嵘:北京东书房记事
丙戌年冬,余在国都之郊借地筑院,名东书房。盖因其位处京畿东门之宋庄,为藏书纳报之所,谈经论道之屋;又因其以深究民情为旨,故以别庙堂高深之南书房也。
2018年1月15日
李猛 :自然状态与家庭
⑤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46页(译文有改动);《早期制度史讲义》,冯克利、吴其亮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4—176页,比较第154页以下。
2018年1月14日
严耕望:宾四先生对于中国史上政治制度之观察
凡此种种,既阐发中国传统政治内蕴之幽光,亦为今后治中国制度史、中国思想史者,别开一门径,要在读者之能含英咀华、善于领悟而已!
2018年1月13日
哈耶克:我为什么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
Way)的倡导者,而且他们也只为一种信念所支配,这个信念就是真理一定存在于两个极端中间的某个地方——结果,不论哪一翼出现一种更为极端的运动的时候,他们都会随之转移其立场。
2018年1月10日
刘巍:“诸子不出于王官论”的建立、影响与意义(上)
以上“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其言虽殊,而相灭相生、相反相成;各有长短,而“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师古曰:‘裔,衣末也。其于于《六经》,如水之下流,衣之末裔。’)。”[viii]
2018年1月9日
任锋:宪政儒学的传统启示
“那些在变动的环境中仍对他们自己的同一性和延续性保持一种鲜活感觉的社会应该算是幸运的,不是因为有别人缺乏的东西,而是因为他们已经动员了无人不相干,事实上所有人都依靠的东西”。——奥克肖特
2018年1月8日
白彤东:一个老右派对新左翼的感想
party)。而美国被叫作自由主义者的(liberals),往往是支持通过政府干预达到社会公平的,一般隶属于民主党。这倒是与中国的新左派比较接近。
2017年12月15日
干春松:康有为政治哲学的人性论基础——以《孟子微》为中心
诸国相争,杀人如麻,各夸攻伐,铭功金石,耀美史书,其罪应若干倍,不待言矣。取非其有,按律犹科大罪,此固古今万国之所同,至于杀人无数,万骨枯于成功,则夸名将之伟绩殊功矣,如此不公,义实难解。(57)
2017年10月20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上)
所有这些对共产主义的物质产品的占有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责备,也被扩及到精神产品的占有和生产方面。正如阶级的所有制的终止在资产者看来是生产本身的终止一样,阶级的教育的终止在他们看来就等于一切教育的终止。
2017年10月9日
法国式革命暴力与现代中国政治文化(上)
这不能说不是一个伟大的成功。老资格且一度极为强大的国民党始终没有能够实现的梦想,却在后起的、曾一度极为孱弱的中共手里化作了现实。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中共而不是国民党有能力建立起这个新中国?
2017年9月30日
【荐号】了解政治与政治学,你需要关注这些!
以人大宪政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为主体,宪法类公众号中编者最为钟爱的一个;就与政治学相关而言,可一并推荐公众号“政治宪法学”
2017年9月26日
政治与政治理论——以及萨拜因、施特劳斯在中国
对柏拉图主义-施特劳斯主义话语统治的不服从;亦是,对当下中国学术写作之“潜规则”(拜思想“教父”、吹“高贵”牛皮、搞“微言大义”、立山头“路标”……)的不服从。
2017年8月15日
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第一版序言
self-evidence)的信念,乃是在用一种更无从证实的理念去替换另一种无从证实的理念。就存在着任何类似于历史“必然性”(historical
2017年8月15日
政治哲人施特劳斯:施特劳斯、自由主义、后现代
但是施特劳斯指出,这种“德性”在权利之上的观念到20世纪就被完全颠倒了。他在全书第一章开头的论述几乎已经将罗尔斯等后来的立场表述得一清二楚。他说20世纪的“大方的自由派”(generous
2017年8月3日
政治哲人施特劳斯:施特劳斯在美国
Philosophy),在他看来进步学者就是要作民主的吹鼓手,也没有什么好难为情的。另一位有名气的民主派政治学教授巴伯则认为施特劳斯政治哲学是要用“哲学家暴君”(Philosopher
2017年8月2日
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引言及现代性与“历史观念”的问题
society)即柏拉图意义上的“自然洞穴”,而象波普尔这些自以为已经走出“自然洞穴”的人,在施特劳斯看来只不过是已经堕入了现代人自己制造的“人为洞穴”或“第二层洞穴”而尚不自知罢了。
2017年8月1日
观念史中的意涵与理解(六)
approach),许多问题将变得更为清楚。其中我们会很快想到概念革新现象,以及语言和意识形态变迁的研究。有关方面我将在其他地方做进一步论述。
2017年7月23日
观念史中的意涵与理解(五)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就一切正式的论断而言,仅仅研究一位作者的言论并不足以帮助我们理解其中的意涵。要理解某一论断,我们不仅需要掌握作者言说的意涵,而且同时要把握这一言说的意欲效应(intended
2017年7月22日
观念史中的意涵与理解(二)
这种赋予某一著作家本来就无意阐发的意思显然是大而无当地。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为严重的危险,那就是力图在经典文本中找到我们所期待的某些学说。例如,在《论教会政体》(Of
2017年7月14日
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
在梁漱溟看来,点头承认他是正确的,这就叫有“雅量”;不承认他是正确的,那就叫没有“雅量”。那样的“雅量”,我们大概不会有。但是,我们这一点“雅量”还是有的:你梁漱溟的政协委员还可以继续当下去。
2017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