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其他

会议通知|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扶持”专题研讨会邀请/征稿函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五个一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脱贫攻坚“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建成集中安置区3.5万个,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乔迁新居,有效解决了全国近五分之一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搬得出”不是易地扶贫搬迁的终点,“稳得住”“能融入”“能致富”才是其终极目标。“十四五”期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重点任务。特别地,持续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守住大规模返贫的底线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此做出重要指示。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强调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2021年,《关于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意见》从就业、产业、生态保护与社区管理等方面对搬迁后扶工作提供方向指导。截至2022年6月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取得较好成效,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能力不断提升。搬迁脱贫群众的就业规模达到459.4万人,超过2021年全年水平,218万户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基本实现至少1人就业。安置点累计配套建成帮扶车间、工业园区以及乡村旅游点等各类产业项目2.5万个,不少产业初具规模。教育、医疗、文化设施等逐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和社会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由此,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内生发展、社区治理仍需进一步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并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均有较强关联性。从学术研究来看,目前学界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基础理论探索、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效应评估、可持续模式凝练等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亟需在把握搬迁后续扶持的基本内涵、时代特征以及重点任务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易地扶贫搬迁及其后续扶持的过程、机理、效应与模式,探索解决如何协调搬迁人口与安置点有限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如何扎实开展安置点就业扶持工作?如何推进安置点产业可持续发展?如何做好安置点社区治理的体制机制创新?如何提高搬迁群众的可持续生计能力?如何在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中更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如何推进大型安置点更好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等系列重大问题。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不仅能形成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理论,丰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体系,还可为更好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供科学参考。贵州省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易地扶贫搬迁人数近192万人,减贫人数和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十三五”期间开拓性地探索了“六个坚持”“五个体系”政策体系和实施路径,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成效显著的脱贫路径。“十四五”期间,贵州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把产业就业作为后续扶持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全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全面做好产业就业、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等重点工作。为此,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工程专业委员会拟召集和举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扶持”专题研讨会,由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共同承办,结合国家发改委、国家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制定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的40项重点任务以及贵州省202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模式分类优化及后续帮扶措施研究》、贵州省202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大中型集中安置区特色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开展,并进行专题征稿,优秀成果拟以专题形式正刊刊发于《自然资源学报》,并将在其中择优形成《中国自然资源观察》系列专题建议。
2023年2月9日
其他

《自然资源学报》2023年1期早知道

《自然资源学报》2023年38卷第1期来啦!本期为“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专辑,共分为“专家访谈”“转型绩效与影响”“增长与收缩效应”“绿色低碳与高质量发展”四个栏目,计270页。专家访谈o摘要资源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为清晰认识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存在的问题以及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十位专家就当前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困境与突破路径等研究前沿进行访谈,访谈结果表明: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距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距离,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仍未能摆脱资源依赖的发展路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素集聚偏弱和碳减排目标下资源型城市的内、外部均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新时期需要重新认识资源型城市的作用和地位,提升资源型城市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的能力;在深刻把握传统资源禀赋概念内涵基础上实现对新资源体系的再认知,注意挖掘新资源,充实资源型城市研究的新知识体系;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条件,分类施策,因地制宜推动资源型城市的创新发展;要继续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就业的能力,并充分重视就业机会的创造和培育;要加快探索绿色、高效的转型发展道路,同步实现“存量”的绿色化和“增量”的绿色性;要综合考虑资源型城市开发基础和要素资源条件,从传统的“增长和扩张型”转变为“高效增长与精明收缩结合型”发展模式;要整合新数据与新技术方法科学/智能地支撑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空间治理;要树立民生优先的指导思想,通过城市更新弥补过去资源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历史欠账,全面提升资源型城市的宜居水平、经济活力,重塑城市社会空间网络;要充分借鉴“强链、补链、延链”等“链长制”方案与模式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提供借鉴。以上观点为中国资源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理论和决策支持。转型绩效与影响o摘要本文总结了中国20多年来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政策演变和不同阶段的转型发展重点,并分析了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效。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政策近20年来的发展演化路径,基本遵循了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的发展逻辑,经历了从“行政干预”“行政引导”到“综合治理”的变迁,国家角色不再以单一化的行政干预方式出现,而是以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复合型关系系统推进政策治理,施策对象逐步扩大,施策领域呈现精细化、专业化的演化特征。综合来看,政策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解困阶段、分类治理阶段和高质量发展阶段。(2)当前国家已经形成了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资源富集城市创新发展、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为重点的“四位一体”的发展政策框架。从解决资源枯竭城市衰退问题入手,重点关注两类特殊困难地区,同时面向未来规避资源富集地区发展路径依赖,构成了全方位的政策引导体系。(3)各资源型城市充分利用当地优势和发展基础,初步形成了特色化的转型发展模式。(4)在新时期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碳减排任务大、经济增长乏力、特殊地区发展困难等严峻挑战,亟需全力破解重点问题,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o摘要基于中国资源型城市2003—2018年面板数据综合测度城市转型绩效,采用空间马尔科夫链、空间计量模型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探究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特征及其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逐渐提升,与此对应的是区域差异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四种类型资源型城市之间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内差异,成熟型城市贡献最大;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发展格局由以跨越区为核心的“多点式”零星分布向先行区为核心的“组团式”聚集形态演变。(2)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在不同时期存在状态转移的可能性,具有滞后区、起步区、跨越区和先行区4个趋同俱乐部特征,空间马尔科夫链表明转移趋势存在明显空间关联性,状态转移通常出现在相邻等级之间,较少有“跳跃式”转移现象,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特征。(3)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而且这种效应存在不同资源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空间区位的异质性特征,经济产业转型、社会生活转型和生态环境转型是发挥碳减排效应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的政策冲击分析表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设立对城市碳减排具有积极的政策效应。o摘要高铁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型运输方式,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外部驱动力。基于此,以2004—2018年中国114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选择多期双重差分法,探讨高铁开通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高铁开通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高铁开通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高铁开通对沿海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其经济增长影响却并不明显,而与之相比,内陆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受高铁影响并不明显,其经济增长受高铁影响比较显著;高铁开通对不同发展周期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作用也存在异质性:高铁开通对成长再生型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对成熟型、衰退型资源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作用并不明显,与之相比,高铁开通对成长再生型和成熟型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影响并不明显,而对衰退型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o摘要产业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重要发展问题,探究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及其经济韧性的演化机制,对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演化经济韧性视角出发,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构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熵值法和PLS偏最小二乘法,定量揭示2000—2019年湖北省大冶市产业转型过程中经济韧性的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研究区经济韧性经历了衰退适应、抵御恢复、响应提升的演化阶段,分别对应其经济衰退转变期(2000—2009年)、发展恢复期(2010—2014年)、高效提升期(2015—2019年),经济韧性水平呈现出“缓慢→快速”的上升态势。(2)2000—2019年研究区经济韧性演化的驱动因子由产业结构转变和创新水平提升转向多要素共同推动,其中居民收入、市场规模、政府调控能力、产业技术水平等因子是推进研究区经济韧性演进的关键因素。(3)产业多元化转型是研究区经济韧性提升的直接动力,以产业相关多样化为传导路径,在多要素驱动下研究区向更高层次的城市生命阶段演进。当压力要素消解、城市状态调整、响应方式优化时,经济韧性将通过激活产业要素、均衡化拓展驱动力来推动产业的“路径突破”,进而演化为更高水平状态,以此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o摘要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化娱乐业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黄土高原资源型城市2010—2019年面板数据,在构建综合指数测度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成效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文化娱乐业对经济转型的作用。结果表明:文化娱乐业对经济转型的影响呈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曲线,在文化娱乐业发展初期,文化娱乐业的过度发展不利于经济转型升级,当文化娱乐业密度跨过拐点(5.104个/万人)后,经济转型成效会随着文化娱乐业的发展而提升;文化娱乐业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可以有效促进邻近城市经济转型,且邻近城市经济转型的提高会带动本市经济转型。研究结果有望为黄土高原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增长与收缩效应o摘要中国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的增长与收缩面临着内外部条件的系统性重构,资源型城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如何摆脱“矿竭城衰”的历史宿命,实现城市人口的正增长,目前尚缺乏经验证据。本文采用2010—2020年116个资源型城市的截面与面板数据,定量刻画了资源型城市增长与收缩的演变轨迹,并实证考察了产业结构转型对人口增减变化的相关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六成以上的资源型城市在研究期内表现为收缩状态,呈现出“一带两片”的空间分布格局;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在短期内均对资源型城市的人口增长表现为挤出效应,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转为正向,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补偿效应暂未显现;产业结构多样化在短期内可促进资源型城市人口的增长,但长期来看并不显著。基于此,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需要以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为重要突破口,以产业结构高级化为长期主线,基于地方比较优势实施产业延伸与产业更新并行战略,构建多元化的产业体系,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应强调战略差异化。o摘要以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住房价格的中介作用,构建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选取土地和房地产市场发育比较完善的111个资源型城市,基于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分类型检验资源型城市住房价格对土地财政影响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财政显著正向影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增长和住房价格,但是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性。再生型城市的影响系数最大,成熟型城市的影响系数最小。这种差异性与城市的资源保障能力相关。(2)资源型城市总体和成熟型城市住房价格对土地财政影响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而再生型城市、成长型城市和衰退型城市住房价格对土地财政影响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不显著。o摘要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增长是当前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重要目标之一,以服务业为驱动的发展模式对于提高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1—2018年中国23座资源枯竭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等探究服务业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1)服务业在不同时期对城市转型的经济效应存在差异,随发展水平提升呈现“促进—抑制—促进”变化趋势;(2)生产性服务业在不同时期对城市转型的经济效应存在“负向—正向—负向”演变趋势,生活性服务业随发展水平提升呈现“抑制—促进—抑制”的效应变动;(3)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部门对城市转型的经济效应为负向,信息传输等高端服务业部门的效应为正向;(4)服务业对煤炭型和森工型城市转型的经济效应显著为正。o摘要以中国人口收缩现象突出的资源型城市为例,分析了2005年以来案例城市人口和住宅价格的时空演变特征,从住宅价格增幅和增速两个方面比较了人口收缩期内案例城市住宅价格的差异化响应特征,通过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住宅价格差异化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资源型城市人口收缩现象呈加剧态势,但人口收缩期内90%的资源型城市住宅价格呈上升态势,仅黑龙江东部、甘肃西北部、山西中部等少数资源型城市住宅价格小幅下降。(2)人口收缩背景下资源型城市住宅价格响应强度差异明显。相比之下,高强度响应等级以人口中期收缩的资源型城市、衰退型与成熟型煤炭资源城市、边境与省际边缘区资源型城市为主。(3)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人口收缩和住宅价格响应关联并不紧密,其他影响因素与住宅价格响应的关联相对更为紧密,并随着住宅价格响应强度的不同存在显著差异。o摘要资源型城市通常面临环境恶化、景观破碎、生态流动性受阻等问题,生态系统亟需修复;同时,其作为收缩城市的重要类型之一,人口外流、经济衰退导致大量用地废弃与房屋空置,低效的用地亟需调整。以冷水江市锡矿山为例,本文将传统生态安全格局修复范式引入到收缩城市空间治理工作中,以电流密度计算结果得到的关键生态流路径和障碍点作为分期修复的依据,结合实际土地利用情况制定分区分期收缩计划,对关键障碍点进行再利用设计策略思考并检验修复效果。将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和资源型城市空间收缩治理相结合,整合“生态分析—政策研究—规划设计”探索符合资源枯竭城市分步式生态修复路径,及其土地利用和空间形态分期、有序地实现精明收缩和地理设计方法。绿色低碳与高质量发展o摘要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否具有推动作用,通过何种路径驱动以及是否存在城市类型异质性有待进一步理清。本文选取2004—2019年中国113座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与GML指数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随后通过构建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科技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优化在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机制及其在城市类型间的异质性。研究表明:(1)从全样本回归结果看,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系数显著为正,产业结构优化和外商直接投资均发挥了显著的正向中介效应,而科技创新表现为间接抑制作用;在非资源型城市中,三类中介效应均不显著。(2)类型异质性检验显示,科技创新在成长型、成熟型城市中发挥了正向中介效应,在再生型城市中表现为间接抑制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在衰退型城市中的中介效应值为正,而在再生型城市中表现为负向中介效应;产业结构优化在成长型与成熟型城市中发挥了正向中介效应。(3)对比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全样本回归时,产业结构优化、外商直接投资和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梯次递减,产业结构优化的中介效应占比接近80%,环境规制的直接效应大于总体中介效应。成长型城市和成熟型城市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两种渠道发挥中介效应,衰退型城市主要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再生型城市通过科技创新和外商直接投资发挥中介效应,稳健性检验表明结果可靠。最后,本文从建立资源开发与污染排放的外部性约束机制、采取分类引导和因地制宜的环境规制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o摘要基于中国114个地级资源型城市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测算各资源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并利用系统GMM模型、静态面板门限模型和动态面板门限模型,探讨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对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2011—2018年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总体向好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极差扩大现象,且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态势;(2)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对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3)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对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城市低碳生活基础设施水平的调节和制约,存在门限效应。基于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了相应的政策含义。o摘要基于资源型城市面临经济转型与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本文采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实证测度了2004—2019年中国114个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QAP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效率差异、时空演变以及差异来源进行探讨。研究表明:(1)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后,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均值降至0.230,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碳排放效率高值区集中于再生型与成熟型城市,分布较为分散;低值区则主要为成长型与衰退型城市,并于东北、中部等地区呈现集聚性特征。(3)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差异较大,其中,组间差异贡献率最高,但呈现下降趋势;再生型和成熟型城市组内差异相对稳定,成长型和衰退型城市组内差异逐渐扩大。(4)人口密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规模企业数量差异会显著扩大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差异,而且人口密度、人口结构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异对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差异呈现显著的异质性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三点政策启示:一是依据资源型城市类型,采取因地制宜的减排方案;二是增加低碳创新投入,促进产业绿色转型;三是推广绿色消费方式,加强居民端减排。o摘要绿色发展是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的重要体现。通过构建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体系,基于MinDs模型、泰尔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测算2001—2019年西部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时空分异特征,分析其驱动因素。结论如下:(1)西部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以2015年为界,呈“先升后降”变化,西北、广西的资源型城市整体上升,西南和内蒙古的资源型城市近年呈下降趋势,成长型城市发展较为稳定,成熟型和再生型城市2017年后下降明显,衰退型城市呈上升趋势;(2)西部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表现为极低和极高区间数量少、中间得分数量多的正态分布特征;(3)绿色发展效率空间非均衡的问题较为严重,其中,西北与西南地区的成熟型城市的变化是导致绿色发展效率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4)经济发展、城市化、城市规模和技术创新能够显著提升西部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不同空间范围和不同生命周期下的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驱动因素各有特点。研究对提升西部各类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有实际意义。o摘要海岸带资源型城市是陆海资源高度交错的空间载体,以跨系统影响的视角对其进行空间治理,有助于突破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局限性,实现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首先,本文厘清了跨系统影响的复杂性与海岸带资源的多样性,并以空间资源作为研究的核心要素。其次,强调陆海全系统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以“陆海统筹”作为指引,深化海岸带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再次,探索了“关键资源识别—空间效益评价—空间资源调控”的高质量发展空间治理路径。即通过识别跨系统影响范围、开展资源空间调查、明确资源组合模式来甄别关键资源,进而构建包含“综合效益评估”和“跨系统影响修正”的资源空间效益评价框架,明晰各资源空间效益的差异,为空间治理提供决策依据。最后,根据空间效益评价结果,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在资源空间优化、区域资源统筹、空间总量分配、开发模式引导等方面提出海岸带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调控方式。《自然资源学报》于1986年创刊,现为月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投稿方式:请登录《自然资源学报》官网(http://www.jnr.ac.cn)或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www.geores.com.cn)选“作者投稿”,根据提示在线投稿。联系电话:010-64889771E-mail:zrzyxb@igsnrr.ac.cn
2023年1月10日
其他

佳文推荐|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内涵、现状及对策

编者按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国家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谋划部署的发展战略之一,是新时代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自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三年来,国家部委和三省一市开展了大量行动,促进经济分工集聚、区域协调共进和体制机制协同。随着当前一体化发展由传统的经济一体化迈入高质量的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被赋予哪些新内涵,主要采取了哪些行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目前发展到什么水平状态,还存在哪些挑战问题,这些理论和现实问题都亟需解答,以便能更好地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陈雯研究员等于《自然资源学报》2022年第6期发表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内涵、现状及对策》一文,系统回答了上述问题。首先,在解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态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四更”内涵,即新发展格局下更高战略定位的一体化、新发展理念落实的更高效率和水平的一体化、共同体发展视角下更加协调的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更优空间形态的一体化。然后,重点回顾总结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年多时间所做的主要行动和工作成效,按照高质量发展就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基本逻辑,构建了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理念的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估了2018—2020年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状态。最后,剖析了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下面临的挑战问题,从空间部署和重点领域等方面提出相关路径建议,以期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作者简介陈
2022年6月28日
其他

佳文推荐|碳中和目标下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理论框架与实践策略

编者按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性内容,决定着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产业布局、城乡建设和区域开发的整体规划治理能力。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既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迫切要求。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将碳中和目标纳入到国土空间规划和治理体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土空间格局,对于从基础层面推动社会经济系统全面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丁明磊等于《自然资源学报》2022年第5期发表了《碳中和目标下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理论框架与实践策略》一文。该文构建了碳中和目标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国土空间格局、人地关系与碳收支的内在关系,从“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的视角探讨了碳中和目标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调控机理,并提出了面向碳中和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路径和关键领域。研究发现:(1)国土空间格局是特定时期和地域人地关系的集中体现,其通过用地结构和强度及其变化、以及承载的人类活动方式等影响区域的碳收支状况。(2)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低碳转型的主要途径,应以调控人地关系为手段,以用地功能、规模、结构、布局调控为核心,以国土空间结构和功能优化为重点,以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实现区域低碳、协调与可持续发展。(3)未来要在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的基础上,从面向碳平衡的“双评价”方法、国土空间碳风险监测与评价、碳排放空间约束下的三线划定和碳达峰的产业空间结构调控等入手,探索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路径。(4)国土空间规划实践应重点从差别化的生态碳汇提升方案、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体系、面向碳中和目标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方案、基于生命周期的建设用地碳排放评估、低碳高效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国土空间碳补偿体系构建等关键领域开展应用研究。
2022年6月4日
其他

佳文推荐|碳中和的缘起、实现路径与关键科学问题

编者按中国将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彰显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碳中和目标对于全球碳减排与碳中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和意义。碳中和问题涉及学科面广,对其源头、关系、路径和机制等基础性问题认识还不清晰,研究亟待加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明星等于《自然资源学报》2022年第5期发表了《碳中和的缘起、实现路径与关键科学问题》一文。该文梳理了碳中和提出的气候变化和温控目标的缘起背景,归纳了碳中和实现的碳源、碳汇的多元路径,提出碳中和是一个复杂系统科学问题,涉及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等多圈层耦合过程与作用机制,需要跨学科交叉、综合与协同研究。强调从碳源的需求侧,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城市化转型,将对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展望了8个方面的科学问题:气候变化—碳中和—可持续城市化关联关系、中国及各地区碳中和实现的路线图与时间表、城市区域尺度碳排放的精准核算、绿色生活方式与低碳社会、绿色生产方式与低碳经济、能源结构优化、风险与不确定性、碳中和长效机制的治理创新等。作者简介
2022年6月2日
其他

专家访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关键问题

编者按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央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必将引起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在当前“双碳”背景下,中央提出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各地自然资源部门也正积极制定“双碳”行动方案,这对未来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自然资源管理模式提出了新要求。百年未有之时代变革和国家战略的叠加进一步凸显了自然资源的地位和价值,对重塑自然资源治理体制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亟需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资源管理领域创新,将“双碳”目标全面融入自然资源管理和空间规划体系,不仅有助于为降碳增汇、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自然资源领域的方案和贡献,而且对于提升经济社会的资源承载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副院长、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赵荣钦教授邀请了来自碳排放相关领域的黄贤金、郧文聚、吴克宁、陈银蓉、王少剑、卢鹤立、方恺、李宇等8位专家,形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关键问题》访谈文章,发表于《自然资源学报》2022年第5期。该文围绕“双碳”目标下的自然资源管理,分别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创新自然资源管理的策略,为基于“资源要素—国土空间—生态系统”多层次视角构建低碳导向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提供参考借鉴。该文认为:未来应构建“双碳”目标下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系统性应对框架,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要素—空间—系统”多层次协同管理的体制机制;构建全域自然资源及国土空间碳循环监测网络和符合中国国情的碳核算标准体系,探索差别化国土空间管控方向;加强“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资源流通管理,探寻基于资源优化管理的区域协同碳减排路径;将碳汇价值纳入碳交易和生态补偿体系,构建基于国土空间碳中和评价的区域横向碳补偿制度,推动区域协同减排和公平协调发展。(原文请到中国知网下载阅读)《自然资源学报》于1986年创刊,现为月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投稿方式:请登录《自然资源学报》官网(http://www.jnr.ac.cn)或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www.geores.com.cn)选“作者投稿”,根据提示在线投稿。联系电话:010-64889771E-mail:zrzyxb@igsnrr.ac.cn
2022年5月29日
其他

佳文推荐|新旅游资源观视角下旅游资源研究框架

编者按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旅游产业发展供给的重要物质载体,决定着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传统的旅游资源观把旅游资源概念静态化、固着化,把一些非物质性资源排斥于旅游资源系统外,影响了旅游资源功能的发挥。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资源逐渐完成从原始的自然资源到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再到知识资源、管理资源等范畴的转变,已经被抽象为一种要素和价值。因此,重新认识旅游资源的价值和作用,构建一种新的旅游资源观,对于进一步发挥旅游资源功能、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安徽师范大学任以胜等于《自然资源学报》2022年第3期发表了《新旅游资源观视角下旅游资源研究框架》一文,该文系统梳理与总结传统旅游资源观视角下旅游资源研究成果的发展脉络,研究发现:(1)
2022年4月7日
其他

佳文推荐|新时代生态文明背景下中国草原分区与功能辨析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草原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与山、水、林、田、湖统一筹划管理,筑牢“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强化了草原的保护、建设和利用管理。由于中国草原面积大、分布广、空间异质性高(高原、山地、丘陵、平原),不同区域的草原资源及其功能属性差异较大,统一的管理体系难以实现草原的分区管控,因此草原分区管理是亟待解决的挑战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尚没有统一完善、科学合理、精准细化的草原分区体系,无法科学指导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和恢复管理,无法全面支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治理的需要。北京林业大学董世魁教授等在《自然资源学报》2022年第3期发表了《新时代生态文明背景下中国草原分区与功能辨析》一文,构建了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时代性的草原分区体系,提出了生态地理单元分异、主体功能优先、产业布局协调、结合历史传统、行政边界完整的分区原则,确立了区、亚区和小区三级分区体系的主要指标、命名方式、功能判定及产业布局的厘定方法,将全国草原分为5个区、47个亚区、2899个小区,并给出了不同分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及产业发展方向,使草原管理分区结果具有综合性、协调性和时代性。本文构架的草原分区体系和蓝图,可以实现全国、区域和县域水平的草原资源精准化分区管理,不仅可以为中国草原生态修复与草业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而且可为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及“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治理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作者简介董世魁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美国康奈尔大学自然资源系客座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林草局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北京市优秀人才,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领军人才,主要从事草地生态保护与恢复、草地生态监测与评价、草原资源利用与管理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目前担任中国草学会副理事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系统管理委员会(CEM)东北亚地区主席、《Restoration
2022年3月31日
其他

《自然资源学报》2022年3期早知道

《自然资源学报》2022年37卷第3期来啦!本期共推出17篇文章,计278页。本期看点是推出了“新时期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栏目,含5篇文章。新时期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o摘要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决定着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旅游资源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关系日益密切,树立新旅游资源观是对区域发展实践的再认识和再实践,能够为旅游资源研究提出新的课题。梳理与总结传统旅游资源观视角下旅游资源研究成果的发展脉络,研究发现:(1)旅游资源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方向日益多元,在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积极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论指导实践”与“实践完善理论”的良性互动局面。(2)新旅游资源观是指在科学技术进步、价值观念变革、旅游需求提升、人均收入提高等背景下,人们对不同来源、不同结构、不同层次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配置、重组和优化的动态过程,表现为人们的思维认知对旅游资源性状改变的一种能动响应。新旅游资源观是对传统旅游资源观的根本突破,呈现出新旅游资源价值观、新旅游资源利用观、新旅游资源发展观、新旅游资源效益观和新旅游资源空间观等特征。(3)从旅游资源价值转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旅游资源融合发展、旅游资源区域效益、旅游资源空间重构等方面构建新旅游资源观视角下的“五维一体”的旅游资源研究内容体系,强化旅游资源的跨区域聚合、竞合与融合,揭示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相互作用机理。(4)面对新旅游资源观视角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课题,多学科交叉融合与新方法引进是开展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性、动态性、区域性和系统性研究的必然趋势。o摘要草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功能(如水源涵养、水分调节、水土保持、初级生产、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保护)和社会经济价值(如牧业生产、牧民生计维持、牧区文化传承等)。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和有效恢复是草原资源和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根本基础。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后草原主体功能从生产转向生态,草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凸显。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快速推进过程中,对标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治理的总体战略,聚焦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理念,提出基于地理分异和功能特征的草原分区方案,是推进草原资源高质量管理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利用文献调研、专家问卷调查和会议咨询等方法,构建以“生态保护优先、兼顾绿色发展”为主导思想的中国草原分区体系,提出生态地理单元分异原则、主体功能优先原则、产业布局协调性原则、历史传统相结合原则、行政边界完整性原则,提出了区、亚区和小区三级分区体系的主要指标、命名方式、功能判定及产业布局的厘定方法,将全国草原分为5个区(内蒙古高原草原区、西北山地盆地草原区、青藏高原草原区、东北华北平原山地丘陵草原区、南方山地丘陵草原区)、47个亚区、2899个小区,并给出了不同分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及产业发展方向。分区结果具有综合性、协调性和时代性,可以为新时代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供科学支撑。o摘要将土地因素引入水—能源—粮食系统,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2005—2018年水—能源—粮食—土地系统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空间尺度上来看,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用地由中心向四周扩散;从京津冀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来看,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和增长趋势。(2)将土地纳入水—能源—粮食系统降低了京津冀城市群大多数城市水—能源—粮食系统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3)土地与水—能源—粮食子系统组成的两要素系统的协调水平会进行叠加或抵消进而影响水—能源—粮食—土地系统耦合协调度。本文的研究启示在于:京津冀城市群在考虑水、能源、粮食协调发展的同时,应考虑土地对水—能源—粮食系统整体及内部子系统的影响,根据城市自身资源优势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布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o摘要考虑粮食生产中的净碳汇和面源污染排放,构建全局EBM模型测算2001—2018年中国30个省份及三大功能区的粮食生产效率,借助分布动态模型考察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动态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中国粮食生产效率总体水平不高,样本期间呈现先降低后增长的态势,主产区粮食生产效率高于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2)三大功能区粮食生产效率的分布动态存在差异,主产区由“多级分化”趋向于“两级分化”,地区差距逐渐缩小;主销区分化程度有所加剧;产销平衡区“多级分化”逐渐加强。(3)中国粮食生产效率总体上存在向中高水平聚集的趋势。相比高效率省份分布流动性较强,低效率省份存在明显的“贫困陷阱”,粮食低水平发展的恶性循环不易突破。o摘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全球重要的人口集聚区。以人粮关系为主线,从全域到国别研究了1995—2017年沿线国家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格局。结果表明:研究期内,(1)沿线国家耕地总量与人均耕地量分别降至6.96×108
2022年3月17日
其他

佳文推荐|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若干问题解析

编者按水、能源、粮食均为战略性、基础性资源,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彼此制约,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受人口增长、快速城市化、经济增长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对水、能源和粮食需求不断攀升,水、能源、粮食资源短缺的现状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阻碍着经济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因此,厘清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有利于保障资源安全、提高系统整体利用效率、促进三者协同发展,进而推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王红瑞教授等于《自然资源学报》2022年第2期发表了《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若干问题解析》一文,该文对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从理论分析到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评述,包含发展历程、理论辨析、概念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尺度等。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变化环境影响下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概念框架及其风险关系的传递与表达,指出当前对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理解尚未统一,广泛采用的有“联系论”和“方法论”。当前对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评估、资源间相互消耗关系的量化、不同情景下的仿真模拟三个方面,发现了相关研究中存在数据缺失、不一致,评估因素单一,缺少动态反馈机制,难以真正应用到政策调控中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今后发展关注的重点领域应为数据整合、模型集成、风险评估与动态调节、提高韧性、城市尺度研究和智慧管理等。作者简介王红瑞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水资源管理以及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5部,北京水利学会副理事长,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带教导师等。E-mail:
2022年3月3日
其他

《自然资源学报》2022年2期早知道

《自然资源学报》2022年37卷第2期来啦!本期共推出18篇文章,共274页。本期的看点是推出了“新时期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专栏,含5篇文章。新时期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o摘要生态资本利用的空间关系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北部湾经济区2006—2019年面板数据为例,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环境规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资本利用的空间关系,结论如下:(1)环境规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资本构成三E系统。(2)生态资本利用存在显著空间正自相关关系。(3)生态资本供需、流量利用及存量占用与环境规制显著空间正相关,环境规制抑制了存量占用及资本供需和流量利用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空间正相关,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提高了资本供给需求与流量利用,也增大了存量占用。(4)交互效应显著抑制了两者对资本供需与流量利用的影响、抑制了环境规制对存量占用的影响,也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存量占用的影响。研究结论对区域生态资本管控有实际意义。o摘要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创新发展措施,将有效促使乡村振兴战略长远推进,形成我国农业农村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基于甘肃省86个县域研究单元,从创新投入、创新保障、创新效果三个维度构建了包含28个二级指标的农业农村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就农村地区创新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甘肃省农业农村整体创新发展得分呈上升趋势,但增长幅度较为缓慢。综合创新能力得分较高的县(区)主要集中在河西地区东部,得分较低的县(区)主要集中在南部民族地区。河西地区创新保障和创新效果水平处于全省前列,南部民族地区创新投入水平较低。(2)全省农业农村创新发展在东西方向上表现为西高东低,2013年以后逐渐表现出“两头高、中间低”趋势;在南北方向上表现北高南低;在东南—西北方向上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在西南—东北方向上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创新发展指数方向特征未发生明显变化,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锁定性。(3)创新发展热点区域集中在河西地区张掖市、武威市及金昌市,冷点区域集中分布在南部民族地区;极冷点区和极热点区数量减少,县域农业农村创新发展差距在减小。(4)多元资本投入、农业经济发展、自然地理条件及资源禀赋、农业基础设施配置、农业发展政策等通过内外因素结合创新发展供需两侧作用于甘肃省农业农村创新发展时空演化。o摘要水、能源、粮食均为战略性、基础性资源,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彼此制约,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通过梳理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领域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尺度等,进一步明确了变化环境影响下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概念框架及其风险关系的传递与表达,指出当前对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理解尚未统一,广泛采用的有“联系论”和“方法论”。现有研究对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进行了现状评估,资源间相互消耗关系的量化与不同情景下的仿真模拟。研究中存在数据缺失、不一致,评估因素单一,缺少动态反馈机制,难以真正应用到政策调控中等问题。因此,数据整合、模型集成、风险评估与动态调节、提高韧性、城市尺度研究和智慧管理,均是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发展关注的重点领域。o摘要水、能源、粮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通过对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协同演化机制的探究,能更好地厘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实现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自组织理论,从水、能源、粮食三个角度构建理论模型,运用哈肯模型分阶段地对中国西北地区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协同发展的演化机制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协同得分的时空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2000—2010年间,中国西北地区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协同演化的序参量是水资源子系统,其主导着整个系统的演化方向,而能源子系统、粮食子系统处于从属地位。在协同得分的时空变化规律上,西北五省区协同得分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地区得分差距较大。(2)2011—2018年间,中国西北地区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协同演化的序参量是水资源子系统和能源子系统,两者共同主导着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的协同演化,粮食子系统则处于从属地位。在协同得分的时空变化规律上,西北五省区协同得分仍保持平稳上升趋势,省际间得分差距明显缩小。o摘要“甜甜圈”理论是行星边界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原有的15个社会经济系统评估维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研究样本概括了每个维度对应的具体指标,并总结了指标阈值设定的方法,包括惯例的延续、经验的借鉴以及典型样本的参考等。在此基础上,利用统计年鉴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创新性地将“十二五”规划文件中相关指标的预期值设定为阈值,揭示了中国在收入水平和工作机会方面已达到最优状态,贫困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水资源和能耗方面表现不佳;中国南部地区“自西向东”可持续发展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北部则是“自北往南”。社会经济系统需要在内容的丰富、理论的深化和阈值的客观设定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其他研究论文o摘要国内旅游是释放内需潜力、促进消费升级、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载体。加强国内旅游时空格局演化研究,对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助推国内大循环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为例,分析县域尺度国内旅游发展的时空分异和影响因素,得出主要结论:总体格局呈现出以南京市区、苏州市区为核心的空间结构,并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两阶段增长率较快的县域主要存在于苏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江苏省县域单元国内旅游人数保持着稳定的冷热点格局,热点区域主要聚集在苏南地区,冷点区域则主要存在于苏北地区,南北方向的空间差异最为明显;GDP是江苏省国内旅游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因素,而公路里程影响较小,人口数、A级景点影响显著性在不断提高。o摘要传统村落在历史、文化、经济、旅游和科学等多个方面价值颇高,保护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和文化内涵极为重要。以中国湘江流域上中下游六个典型传统村落为例,以景观基因理论为基础,运用景观基因分析法识别了湘江流域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分析了上中下游传统村落显性物质景观基因与隐性非物质文化基因的变异特征,总结了湘江流域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及分异规律,研究结果显示:(1)湘江流域上游传统村落平面基因变异相悖于本土的情况侧重发生在平面结构变异上;立面基因的变异相悖于本土、突变后直接消亡的情况较多;文化基因上受外来冲击的不适感较强,有加剧景观基因变异的风险和趋势。(2)湘江流域中游传统村落对立面基因的改动需求较大,且改动时间较早,造成立面基因变异以及平面基因中街巷格局、平面布局变异较大,变异后相悖于本土的特征显著;而在文化基因中,对文化的变异融合接受能力强,变异相融于本土的情况显著。(3)湘江流域下游传统村落在形态、布局特征明显的平面基因中产生的变异不大显著;在立面基因中遭遇突变后直接消亡的特征明显;在文化基因中,对家风信仰的基因变异以相融于本土为主,习俗礼仪的基因变异呈现分化趋势,单民族聚居式的家族以相悖于本土的特征为主,多民族聚居式的家族以相融于本土的特征为主。o摘要乡村性是描述乡村地域特征的重要指标,其时空分异可以有效反映乡村发展及转型的基本面。聚焦我国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长江经济带”,采用乡村性指数测度模型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探究2000年、2005年、2010年及2017年长江经济带县域乡村性的时空分异格局,并运用GWR模型重点分析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2000—2017年,长江经济带县域乡村性总体有所减弱,空间上呈现“东部低、中西部高”的特点;县域乡村性在城市群(圈)、省会及大城市附近呈现较低水平,向外围逐渐升高。(2)乡村性高高集聚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传统农区,随时间推移明显缩减;低低集聚则集中在长三角、武汉、长株潭等城市群(圈)地区,且整体格局较为稳定。(3)农业技术、政府支持、资本投入、市场调节因素能促进乡村发展及转型,其中,农业技术的作用最强。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则兼具促进和限制作用。这些影响因素对不同地区乡村发展及转型的影响存在差异性,未来制定区域乡村发展策略应针对不同地区分类精准施策。o摘要以新晃侗族自治县(以下称“新晃县”)84个出列村农户为研究对象,从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收入状况、产业发展四个方面构建脱贫成效指标体系,对2019年新晃县出列村农户脱贫成效的空间格局、脱贫类型划分与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新晃县出列村农户脱贫成效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基础设施脱贫成效平均得分为2.53,整体呈“北高南低”的态势;教育医疗脱贫成效平均得分为2.65,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收入脱贫成效平均得分为2.48,呈高、中、低得分区域交替分布态势;产业脱贫成效平均得分为4.23,但差异明显,仅东部、南部少数村域得分较高。(2)新晃县出列村农户脱贫类型可分为单因素主导脱贫型、双因素驱动脱贫型、多因素综合脱贫型三个大类和F因素主导型、F-E因素驱动型、P-E-I因素综合型等13个小类,同时针对不同脱贫类型提出巩固脱贫成效的策略与路径。o摘要耕地撂荒是世界各国长期普遍存在的一种土地利用变化现象。基于闽赣湘山区640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Tobit和IV-Tobit模型回归分析得出:农户家庭非农就业每提升10%,耕地撂荒占比会增加1.11%;小规模农户土地转入会提升其耕地撂荒规模,此时扩大经营规模对耕地撂荒的减缓作用甚微,而土地转出会降低非农就业对耕地撂荒的正向影响。此外,农户的劳动力、土地与农业机械等要素投入,以及灌溉条件和地块数等均稳健影响其耕地撂荒行为。农业机械化和土地流转是缓解山区耕地撂荒的重要举措,政府在推动经营规模扩大的同时,应着重提高地块规模,鼓励留村务农劳动力换工,并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以及拓宽农户家庭多元化的收入机会。o摘要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保有相当规模的承包地,如何高效集约利用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利用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在分析省域承包地处置方式差异的基础上,以其社会融入水平为切入点,分析其承包地处置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粮食主产区承包地流转已具一定规模,但撂荒在全国也有相当比例,显性撂荒呈“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格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承包地处置方式的集聚特征与其流动目的地社会融入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2)社会融入水平的提升会显著降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自耕意愿,易于形成亲朋耕种、流转等承包地处置决策,但是,撂荒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加;(3)地方土地流转政策尚不足以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转移经营权的意愿完全转化为亲朋耕种、流转等行为,依然有较高概率显性或隐性撂荒。针对这些问题,流出地与流动目的地的政策应统筹考虑。一方面提升社会服务水平,降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生计风险;另一方面应积极引导其将承包地流转,避免撂荒造成耕地资源浪费。o摘要精准识别返贫脆弱性,预防和化解返贫风险是“后扶贫时代”的工作重点。基于区域与个体尺度融合的新视角,运用BP神经网络法、熵值法和偏相关分析法对六盘山、秦巴山和大别山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区进行返贫脆弱性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1)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区返贫脆弱度大致呈现由西向东递减的空间格局;(2)三个典型县区域和个体返贫脆弱性评价结果均显示古浪县>新县>栾川县;(3)高返贫风险县域中,高生态暴露度特征最为显著,而高返贫风险家庭中,生计动力不足特征最为明显;(4)区域返贫脆弱性主导因子为自然环境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个体返贫脆弱性主导因子则为家庭劳动力综合素质、家庭收入、生计来源多样性、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和婚姻成本等。o摘要污染治理是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难点与痛点,而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正是造成长江环境问题的重要诱因。从对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机理出发,采用加权标准差椭圆等方法,识别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份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格局并探究其绿色经济效应。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深度弱于全国水平,产业结构朝绿色低碳化转型;长江经济带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地区分异显著,中上游地区污染产能集聚能力较强;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能力在短期内具有抑制作用,但存在长期绿色转型机制,上中下游地区绿色转折速率梯度提升。研究结果可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集聚发展提供借鉴。o摘要基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内涵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核密度估计法及空间收敛模型,对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71个市(州)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区域差异及收敛态势定量刻画。结果表明:(1)2007—2018年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整体水平中等,各粮食主产区效率差异明显,效率损失主要源于投入冗余所带来的投入非效率,其中劳动力投入冗余度最高;(2)时间维度上看,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整体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始终存在两级分化的现象,整体内部差异呈扩大趋势,但逐步趋于稳定,各粮食主产区内部差异演变具有较大分异性;(3)空间维度上看,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情境下,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整体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且在科技水平、农户收入水平、灌溉水平及空间溢出效应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以1.01%的速度条件收敛,但各粮食主产区收敛态势具有区域差异性。应建立粮食主产区协同机制,因地制宜,分区施策以提升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水平。o摘要在讨论农产品质量安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产品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CRITIC法、Ganger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方法,使用2005—2018年中国时序数据,测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内部协调度的农业要素投入和管制导向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农产品质量安全内部存在相对单向的扰动,属于数量安全高于质量安全的非均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内部呈现出高度的内部耦合,但发展协调度不高;化学品投入和产业投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内部协调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其他要素投入影响不明显;管制导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内部协调度有积极影响,其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数量的正向影响最大。未来应该通过优化管制效能,不断提高技术投入等要素的投入效率。o摘要基于PVAR模型,以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10—2018年数据为例,从全国和东中西区域层面分析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从全国层面看,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自身具有较强的协调性且相互间能够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2)从区域内部来看,自东向西,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的协调程度逐步递减。东部地区基本实现了三个变量的协调发展,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尚未形成双向互动关系,碳排放效率对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的推动力不足;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碳排放效率较低,三者均未形成良性互动。o摘要生计风险作为移民社会整合的标尺,已成为研究生态移民生计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视角。以祁连山北麓的武威市为例,利用Binary
2022年2月19日
其他

佳文推荐|近35年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脉络、热点及展望

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经济高速增长和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的辉煌成就,也引发了单位经济产出的资源消耗量过大、国土开发和建设布局无序与混乱等问题凸显。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学者以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为开端,于1986年开启了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系统研究,并涌现丰硕的研究成果。近35年的累累硕果不仅对于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效解决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关系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地理学学科发展具有积极理论意义。因此有必要以系统思维对其进行梳理。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旅游学院的孙阳、王佳韡、伍世代于《自然资源学报》2022年第1期发表了《近35年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脉络、热点及展望》一文。该文首先通过定量分析,描绘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载文曲线,识别学术争鸣主要场地,聚焦核心研究学者,认为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广厦已经从“理论基础—技术手段—应用研究”被全面搭建起来。其次,以核心期刊和核心学者的成果为支撑,刻画中国1986—2020年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的演化脉络:评价轨迹遵循“单要素”—“多要素”—“动态集成”评价,应用研究从回答“人口容量”—“区域发展单方面问题”—“区域发展多方面问题”的方向演进。再次,以“科学评价—机理揭示—实际应用”的逻辑轨迹,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热点进行梳理。最后,提出未来在动态评价思维、差异化评价思维等方面有待优化;在机理规律揭示等方面有待加强;在学科交叉性、评价指标特异性与先进性、机理揭示深入性、承载力评价动态性等四个方面有待深化。作者简介
2022年2月17日
其他

佳文推荐|中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与制度:现状、问题及展望

编者按自然资源作为大自然的宝贵赠予,是基础性生产要素之一,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其地位和作用愈发重要。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对自然资源管理高度重视,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的体制、制度以及理念方法也在不断变革创新,正在形成符合本国国情的管理体系和模式。然而,资源外部性特征和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使得自然资源管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矛盾。自然资源管理需要基于理论和现状,明确相应的管理体制、制度和政策,并结合一定的科学技术加以实现。安徽财经大学宋马林等于《自然资源学报》2022年第1期发表了《中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与制度:现状、问题及展望》一文,从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的现状着手,聚焦管理对象、管理主体和管理保障三个方面,阐明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的发展困因,凝练当前制约自然资源管理实践发展的突出现实问题,并从构建国家安全视角下的多维自然资源管理体系和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两个方面,为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考和建议,可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提供有益参考。
2022年2月1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佳文推荐|中国自然资源生态服务重要性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

编者按自然资源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能量来源,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赋存于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资源,又具有强大的提供产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服务功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识别我国自然资源生态服务的重要区域,诊断自然资源利用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为区域自然资源管理及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决策依据,对于保障生态安全、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吴英迪、蒙吉军于《自然资源学报》2022年第1期发表了《中国自然资源生态服务重要性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一文,该文基于NPP定量指标法识别中国自然资源生态服务的重要区域,并进一步分析空间格局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自然资源生态服务极重要和高度重要区约占总面积的1/4,以东北山地、江南地区、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东部等水源涵养能力强、水土保持较好、防风固沙水平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地区为主;(2)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生态服务重要性差异显著,耕地资源的产品提供服务重要性显著,林地和草地资源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及生物多样性维护服务重要性均较显著,水域主要提供水源涵养服务;(3)各生态服务重要性在空间上均显著集聚,自然资源综合生态服务的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长白山、浙闽山地、武夷山、南岭山地、秦岭山地、滇西南地区和藏东南山地等;(4)自然资源综合生态服务重要性的空间分布与农业自然带/亚带呈现较高的一致性,热带和温带地区的重要性级别较高。作者简介
2022年1月27日
其他

佳文推荐|环境正义研究及其启示

编者按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环境正义不仅是审视社会正义的条件,也是政府治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和应有之义。探讨中国环境正义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题中之义。尽管环境不公已成为多个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然而,环境正义议题并未得到充分深入的讨论,研究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理论创新和系统性。因此,有必要对环境正义的研究脉络和已取得的进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提炼环境正义研究的重点及难点,探寻环境正义的未来研究方向。《自然资源学报》2021年第11期戴其文等《环境正义研究前沿及其启示》一文,通过对国内环境正义研究文献的梳理,比较分析环境正义所涉学科、内容和方法后发现:环境正义研究呈现出多学科视角、多元化主题和学科交叉趋势,但研究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理论创新;亟待构建中国特色环境正义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总结中国环境正义研究案例和解决模式;环境正义概念需进一步厘清和辨明;考虑多维内涵、多重维度和多维原则,建构和完善环境正义概念体系;环境正义问题主要表现在多尺度区域和多类型群体两个层面,环境强势群体(区域)与弱势群体(区域)的环境权责不对等是焦点;需加强经济弱势地区和环境弱势地区环境正义研究;解决环境正义问题的政策措施缺乏系统性考量和可操作性,在具体的社会文化和地方情境中探讨环境正义及其解决之道是重点;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分区域分群体逐步消除环境不正义;环境正义评价标准欠缺,不同学科数据和方法交叉融合不足。该文指出未来环境正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建构一个问题导向的、跨学科交叉的环境正义理论框架;精确表征和测度环境(不)正义;模拟多尺度、多主体的环境正义演变过程;基于地方性加强环境正义的典型案例研究。作者简介
2021年11月29日
其他

佳文推荐|中国乡村旅游研究历程与新时代发展趋向

编者按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旅游是新时期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繁荣乡村经济、传承乡村文化、促进乡村转型、推动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乡村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学和旅游地理学的重要课题,研究成果数量不断增加,研究主题日益拓展,研究内容逐步深化,为促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但已有的研究多是基于乡村旅游自身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社会经济背景和研究价值取向分析相对不足,尤其是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研究进展与研究方向剖析相对薄弱。为此,有必要系统梳理和总结乡村旅游研究历程,准确把握乡村旅游的研究脉络和学术特征,同时结合新时代的国家战略、时代特征和乡村旅游发展需求,进一步明确乡村旅游的研究方向和关键科学问题,推动乡村旅游理论研究深化和实践应用创新。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黄震方教授等发表在《自然资源学报》2021年第10期的《中国乡村旅游研究历程与新时代发展趋向》一文,依据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检索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的3092篇乡村旅游文献,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分析,回顾总结了中国(不含港澳台,下同)乡村旅游的研究历程,将乡村旅游研究划分为初级化应用研究(1992—2005)、多元化拓展研究(2006—2015)和融合性深化研究(2016—)三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的时代背景和研究价值取向,借助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揭示了研究主题的变化过程与研究特征。围绕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和旅游发展需求,阐述乡村旅游的基本特性,构建了新时代乡村旅游的研究框架,提出了主要科学问题,并对乡村旅游的研究趋向及其学术创新进行了展望。作者认为,认知乡村旅游特性是开展乡村旅游研究的基础,强调乡村性和游憩性是乡村旅游的基本特性,应围绕新时代的国家战略及高质量发展要求,紧跟国际学术前沿,立足于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的本土实践,将产业、生态、文化、治理、生活作为核心要素,构建“五位一体”的乡村旅游研究基本框架,聚焦乡村地域系统及其复杂性、关键性旅游科学问题,加强研究平台与专业人才建设,综合集成多学科理论和技术方法,强化数据驱动与科技赋能,深入揭示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格局、机制和规律,探索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振兴发展模式与路径,提高乡村旅游学术水平、创新能力、服务价值和国际化水平。研究成果对深化乡村旅游理论研究,推动学术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参考和应用价值。作者简介
2021年10月29日
其他

《自然资源学报》2021年10期早知道

《自然资源学报》2021年36卷第10期来啦!本期共计18篇文章,总计274页。本期主要看点是推出了“秦岭生态文明建设”专栏和“城乡融合发展”专栏,分别包含10篇和4篇文章。“秦岭生态文明建设”专栏o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重大战略,秦岭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清晰认识秦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相关专家就秦岭生态格局与地理过程、科学考察、水资源保护等研究前沿进行访谈,访谈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深刻影响下,新时期的秦岭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更要深入认识秦岭在中国乃至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从系统整体、动态交互等视角持续关注秦岭的重大科学命题。通过综合科学考察及“空—天—地”一体智能监测技术和数据支撑,持续深度挖掘数据,探索新科学问题,在发现秦岭独特地理现象和规律的同时,从机理上深入理解秦岭作为南北地理分界线的生态环境效应,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上的关键作用,开展“基于自然”的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研究;在新流动性范式下,用动态的眼光看待移民安置工程,关注不同群体和类型移民的生计,通过多元化保障体系解决移民问题;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重视秦岭对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响应研究,摸清秦岭水资源的演化规律和变化趋势,开展系统治理工作,保障水资源的长期安全供给,推进区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为秦岭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理论和决策支持。o摘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地域功能转型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采用熵权-TOPSIS法和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了陕西秦巴山区地域功能转型格局演进阶段性及其空间差异性,探究了地域功能转型机制及其高质量发展路径。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秦巴山区地域功能趋向优化,其中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功能提升快速,农业生产和生态服务功能经过短暂调整后逐步提升。地域各系统功能耦合协调度呈现从低水平平衡向高水平耦合的递进式演进规律,地域功能经过了由农业生产主导型向生态保护主导型,再向各功能均衡协调渐进转型的过程。不同县域单元地域功能耦合协调度差异明显,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高值区集中在秦岭北麓地带和汉江沿岸。研究认为陕西秦岭山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路径包括: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地区之间互动,提升地域功能协同度;构筑绿色发展体系,促进各系统功能互补,提升地域功能耦合度;探索高质量发展模式,补齐地区发展短板,积极融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搭建科技创新智库平台,创建秦岭综合研究示范区,提升区域系统创新能力。o摘要大型山脉在其走向上往往是生物扩散和分布的天然廊道。然而,由于人类干扰引起的生境碎片化,山地廊道的连通性已大为降低。20世纪以来,人们普遍意识到当前或过去的自然保护措施往往规模太小,无法维持许多物种的长期生存及其所依赖的生态过程。因而,山地廊道的连通性保护日益受到关注,大尺度生态廊道被认为是长远意义上保护气候变化下生物多样性的最优策略。综述连通性保护和生态廊道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国外大尺度生态廊道建设实践的经验,并从连通性保护的角度对秦岭国家公园建设提出一些建议,强调大尺度的连通性保护和生态廊道建设对于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的长远保护具有重要意义。o摘要受全球变化的影响,温度带边界在空间上的变化呈现出向高纬度方向显著移动的趋势,其中亚热带区空间分布对全球变暖的响应较为敏感,对其边界空间变化特征的研究对于认识全球变化对自然景观的潜在影响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基于秦岭及其周边74个气象站点1960—2019年日均气温数据,选取保证率80%的日均温≥10℃持续日220天等值线和1月0℃等温线为北亚热带北界指标,探讨了近60年气候变暖背景下秦岭气候带界限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1960—2019年秦岭日均温≥10
2021年10月18日
其他

佳文推荐|国家安全视角下的我国西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完善与基本导向

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的非均衡性持续增强,这在新时代全球大变局中可能成为国家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问题或重大变数。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经济地带和“脱贫攻坚”的重要区域,对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与社会和谐,促进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是:面对国家需求和西部特殊情境,如何通过完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以增强国家安全和促进西部高质量发展?这个议题是一个跨学科的系统性问题,值得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切实关注。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杨永春教授等于《自然资源学报》2021年第9期发表的《国家安全视角下的我国西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完善与基本导向》一文,基于生态安全、生存安全、生活安全、生产安全建构或补充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文章提出了国家安全要求下的西部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导向,建议考虑基于国家安全考量的西部国土空间规划的跨省区、跨流域问题,在规划中制定“生态安全规划”“国防安全细则”“西部和谐社会建设细则”和“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重构区域尺度的生态空间、生存空间、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并着重强调了西部的边疆城镇/村寨建设和“环青藏高原重点建设带”。该成果为基于国家安全考量,优化西部国土空间规划,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1年10月15日
其他

佳文推荐|面向国土空间安全的城市体检评估方法及治理策略

编者按国土空间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关注重点。近年来,极端天气、工厂爆炸、新冠疫情等重大公共事件频繁发生,交通拥堵、积水内涝、垃圾围城等“城市病”日渐普遍,已经对国土空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持续的负面影响。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建立常态化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第十五篇标题即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这对国土空间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对国土空间安全的评估方法和治理策略进行深度探索迫在眉睫。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詹美旭、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魏宗财等学者于《自然资源学报》2021年第9期发表了《面向国土空间安全的城市体检评估方法及治理策略——以广州为例》一文。该研究基于广州城市体检实践,梳理总结了国土空间安全的分类、安全风险源和安全风险空间,进一步聚焦于城市安全,通过广泛深入的部门数据挖掘和社会调查,形成“城市安全评估—问题诊断—综合治理”的流程框架,提出城市安全指标的筛选和优化的技术方法,从政策办法、标准规范、行动计划、建设项目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并通过满意度调查和体检信息平台持续监测城市安全的治理成效。该成果能为国家城市体检评估工作提供研究支撑和参考。作者简介
2021年10月13日
其他

“新时期国土空间安全与规划创新”专辑推介

缘起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国土空间开发和利用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同时,我们也长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压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近些年来,极端天气、化工厂爆炸、传染病等重大公共事件的出现,已经对我国居民身心健康、城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家国土空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2021年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也强调从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城市韧性和规划管控等维度提出城市安全评估指标。可见,国土空间的“安全”问题,对构建我国国土空间现代化治理体系,促进国土空间优化与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要。因此,应对当前危机所引发的新需求,从国土空间安全角度,重新审视国土空间格局,对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与方法、国土空间治理体系进行研究与思考,具有重大的理论研究意义与实践指导价值。2020年5月12日,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规划与标准专业委员会和《自然资源学报》编辑部组织,南京大学承办了“国土空间安全与规划创新”在线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地理、规划、土地、生态、资源等多领域的专家,围绕国土空间安全的理论、方法与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展开了研讨。“国土空间安全与规划创新”在线研讨会部分线上合影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推进国土空间安全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资源学报》编辑部邀请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甄峰教授作为召集人,以论坛成果为基础,就“新时期国土空间安全与规划创新”为主题进行专辑组稿。经过严格审稿,本专辑共收录了18篇论文,包括国土空间安全理论探索、国土空间安全规划体系构建、国土空间安全的规划方法创新、国土空间安全机制与保障4个主题。所有文章都已经上传中国知网,请自行下载阅读。★
2021年9月17日
其他

佳文推荐|跨境水资源分配典型模式特征评述及中国主张思考

编者按跨境水资源是连接中国和周边流域国家的生命基础,是中国在周边地区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基础资源。作为亚洲乃至全球最重要的上游水道国,中国面临复杂的跨境水资源分配问题。其中跨境水资源分配和利用相对敏感的流域主要在西南地区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和西北地区的伊犁河和额尔齐斯河流域。如何结合流域特点因地制宜,保障我国在跨境河流上的应有权益,推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水资源合作,既关系到国家的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也关系到中国的大国责任和国际形象。河海大学商学院吴凤平、季英雯、李芳、许霞等学者于《自然资源学报》2021年第7期发表了《跨境水资源分配典型模式特征评述及中国主张思考》一文,该研究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跨境水资源确权与分配方法及保障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论文通过梳理现有的跨境水资源典型分配案例,从流域国利益关系视角概括出四种跨境水资源分配典型模式——“强权”模式、“传承”模式、“绅士”模式和“共享”模式,从适用条件、磋商履约、运行效率和潜在问题等方面系统评述不同模式的基本特征,并挖掘模式背后的深层次关系,最终提出跨境河流水资源分配的中国主张建议。该研究成果着力于保障中国跨境水资源安全,提升中国未来在周边地区的话语权和综合影响力,可为相关管理部门处理跨境水资源分配问题提供决策参考。作者简介
2021年9月15日
其他

佳文推荐|“半个地球”愿景下的保护地识别

编者按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国际社会的一项重要议题,在当今人类活动深刻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的背景之下,生物多样性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福祉,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然需求,其保护的价值与紧迫性得到了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为代表的众多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设立自然保护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有效的手段,目前已有众多学者就保护地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同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保护地建设的目标与愿景。其中,“半个地球”愿景提出未来应将地球陆地表层50%的面积纳入保护地范围,进而实现对全球85%以上物种的有效保护,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关于保护地建设的新一轮探讨。保护地应分布在哪些区域、如何将那些具有重点保护价值的区域准确识别出来、如何进行后续管理以使其具备应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这些问题是未来的保护地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必须要回答的核心问题,值得日后的深入研究。对于我国而言,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大力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在构建,必然需要借鉴国际社会已有的先进经验,将其与国内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的实际条件相结合后付诸实践。因此,理清并整合现有的保护地相关研究成果,并据此提出相应建议来引导日后保护地的识别、范围划定、常规管理等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博宇、闫慧敏、胡云锋、封志明等学者于《自然资源学报》2021年第5期发表了《“半个地球”愿景下的保护地识别——基于全球主要优先保护模块》一文,该研究为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子课题“生态承载力国别评价与适应策略”的重要成果。论文基于“半个地球”愿景,综述了全球保护地建设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并结合已有研究中具有较高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全球“优先保护模块(Conservation
2021年8月11日
其他

“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对外开放”专辑推介

缘起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我国政府历来都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我国先后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中国的粮食安全》两份白皮书,出台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等粮食领域专项规划,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安全战略。在政策、科技、资金等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成功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与此同时,国内粮食生产仍面临地下水超采、农药化肥过量施用、土壤地力下降、边际土地开发等资源环境压力,以及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国际农业竞争力不强、财政投入压力加大等社会经济挑战,对外,大规模的粮食进口受到了国际舆论压力、冲击国内市场、不确定性因素频发等诸多挑战。这种风险挑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我国于2004年首次成为农产品净进口国,贸易逆差规模呈现持续扩大趋势,2013年对外农业投资首次超过引进外资,寻求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与国外市场。美国自2018
2021年6月27日
其他

佳文推荐|“三生空间”统筹的科学基础与优化途径探析

编者按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生空间”),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然而,目前“三生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地方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研究和工作多侧重于政策及管理办法的制定或某单一空间的评价分析,如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缺乏全域范畴的“三生”空间综合集成研究,在“三生空间”统筹优化的技术思路与应用实践上尚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自然资源学报》本年第5期江东等《“三生空间”统筹的科学基础与优化途径探析》一文,面向美丽中国建设和新时期国土空间开发与优化战略需求,聚焦“三生空间”优化的理论体系与技术框架构建,以“三生空间”分类与识别、“三生空间”评价与优化为主题,通过对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进行检索、筛选和整理,对“三生空间”分类、识别与优化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回顾,探讨了当前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与不足,并以“三生”统筹为目标,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创新提出了“三生空间”统筹的科学基础与优化途径,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本成果将为破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三生”共赢等重大问题,科学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理论支撑与科学依据。作者简介江东,男,安徽寿县人,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态文明研究院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遥感监测,主要从事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建设以及资源环境与生态时空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
2021年6月16日
其他

“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专题论坛邀请/征稿函

邀请/征稿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论坛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就是一种高效率、公平和协调、稳健、可持续的发展,关键在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将原有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投资主导的规模扩张模式转型到以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为动力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克服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结构性与不稳定性的问题。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根据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2021年6月11日
其他

基于土地利用的中国城镇化SD模型与模拟

编者按在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中国城镇化过程将由高速发展逐渐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土地作为城镇化过程中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必将对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做出响应,并且土地非农化也是城镇化的重要体现和主控因素,合理和集约利用土地,成为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的必然要求。面向2050年中远期城镇化发展,中国未来非建设用地中耕地以及林地、牧草地和水域等生态用地将如何变化,建设用地总量是否仍将快速增长,亟待得到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室工程师曹祺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顾朝林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管卫华教授,于《自然资源学报》2021年第4期发表了《基于土地利用的中国城镇化SD模型与模拟》一文。该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的动力学模型与阈值测算”的重要成果。论文在中国城镇化SD模型基础上,将土地利用作为主控因子嵌入其中,整合不同类型土地利用与产业、人口、住房、交通等城镇化相关要素的关系,建立基于土地利用的中国城镇化SD模型,进而以此开展中国未来城镇化与土地利用的多情景模拟,以期为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多方案模拟、评估和决策提供科学服务。作者简介
2021年5月19日
其他

请关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20-2021年学术年会

敬请关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20-2021年学术年会各专业委员会、分会、工作委员会、省级学会、团体会员单位:经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决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20-2021年学术年会于2021年6月18日-2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年会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两山”理论,聚焦资源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创新,探寻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利用的新方式,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西部生态屏障建设;创新自然资源管理和绿色循环发展模式,服务于国家和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搭建专业性、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强化自然资源科技与地方社会经济融合,推动西部自然资源绿色及持续利用,为西部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路径。年会将邀请院士、专家作大会主旨报告;由学会专业委员会、分会、工作委员会联合全国资源科技类院校、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承办分会场及专业性论坛;组织召开学会八届二次理事会议,举办庆祝建党百年党建特色活动。请相关单位认真组织年会活动。欢迎各单位组织人员报名参会。—
2021年4月28日
其他

谁更浪费食物?南北差异视角下的南北方大学生对比

当前,食物浪费现象已成为一项世界性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国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食物浪费现象非常突出。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在消费阶段浪费食物也越来越普遍,规模甚至可以说相当惊人。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人2015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1700万~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5000
2021年4月13日
其他

佳文推荐|“双评价”热点之后的冷思考

“双评价”是这两年多以来国土空间规划领域最为火热的词汇之一(火热度应居前三之列),也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随着各地陆续完成“双评价”,进入到规划编制阶段,该话题的热度有所降温。此时,在话题热度之后,不妨回过头来冷静思考一下。对于这项工作,我认为总体上应该给予肯定。自然资源部组建之后,按照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积极部署各地开展“双评价”并要求将其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工作,组织专家团队研制并发布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为各地快速、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双评价”提供了技术参考。各地开展的“双评价”也在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发挥了作用。或许有人认为,在尚有诸多争议的情况下就大范围地开展“双评价”工作略显草率。但实践是检验一切的标准,通过具体的工作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也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实际上,通过实践工作也的确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也更需要进行深度的理论思考。在此方面我本人的一些想法,写成论文投稿给了《自然资源学报》,在此文反复修改的过程中,评审专家也提出了相当尖锐的意见,经过多轮反复修改,最后得以刊发于《自然资源学报》2021年第3期(具体全文请见后附)。现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敬请批评指正。用“双评价”这一词汇作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简称是最近两三年才出现的。但这两项工作在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却有较长的历史,大家可以参考《百年来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承载力反思:概念、理论与实践》等系列文章。本文对于之前的工作就不赘述,仅从自然资源部成立后说起。2018年3月,由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负责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自然资源部高度重视国土空间规划中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由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实验室率先开展了专题研究工作,我有幸参加了该项工作。与此同时,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也邀请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所,以及自然资源部地质调查局、国土勘测规划院、经济研究院等8家单位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研究工作。2018年12月,组建“双评价”技术方法攻关组,集中开展评价指南的研制工作,并在广东、江苏、重庆、宁夏等部署了“双评价”试点工作。在试点评价和广泛征求多领域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历经多次修改,于2020年1月印发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我也有幸全程参加了该项工作。各地按照“双评价”技术指南开展的评价工作在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发现“双评价”在“怎么评”“怎么用”等方面仍然存在缺陷。客观说,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还是存在科学逻辑、技术逻辑和应用逻辑上的三重困境。在科学逻辑上,对于“双评价”深层次的理论问题研究不足,对于“双评价”的评价范畴、承载力和适宜性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影响“承载力”与“适宜性”的作用机制等核心问题缺乏清晰的界定。在技术逻辑上,“双评价”的技术方法仍存在缺陷,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整,人居环境适宜性等体现“以人为本”的要素没有纳入到“双评价”之中。在应用逻辑上,对于评价结果如何进行尺度转换和层级传导、评价结果如何应用等缺乏制度性的规定。为了提升“双评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今后的“双评价”需要面向生态文明理念下国土空间规划的新需求,不断推动“双评价”从分类到综合、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基础到应用、从单要素评价到综合集成评价。注重分析人地系统的耦合机理和作用机制,增强“双评价”的科学支撑;改进和完善评价技术方法,形成规范化的技术体系;健全评价应用制度体系,提高评价结果的实用性。针对“双评价”存在的问题,多数人认为通过在内在机理、评价方法和实践应用等环节开展“双评价”的科学逻辑、技术逻辑和应用逻辑研究,就可以提高“双评价”在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但实际上,国土空间规划面对的人地系统具有复杂的时空动态变化性,从而导致国土空间规划成为一个抗解问题,需要正视“双评价”在支撑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有限理性作用。期望通过不断完善“双评价”的科学理性、技术理性和应用理性,完全实现空间治理的决策理性是不可能的。幻想通过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技术规范去开展评价、完成规划编制工作也是不现实的。“双评价”是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决策基础,但并不能代替决策。未来应在改进“双评价”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同时,不断加强“三区三线”划定、规划指标分解、空间用途管制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和制度性研究,弥补“双评价”的缺陷;也需要加强“双评价”动态监测机制的建设,对国土开发利用活动进行实施监测,依据动态的“双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活动。另外,对于社会化转向和人文化转向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来说,更需要通过沟通合作、健全国土空间治理制度的方式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或许深入的调研访谈、充分的沟通交流、广泛的公众参与更有利于解决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作者信息Author
2021年3月29日
其他

关于《自然资源学报》微信公众号使用情况的调查

关于《自然资源学报》微信公众号使用情况的调查本次调查系匿名,感谢配合《自然资源学报》为了解所有专家读者对目前公众号推广的看法,特设置本次问卷调查,敬请配合,此次调查为匿名,请您放心填写,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复制链接进入问卷,期待您的回答!https://www.wjx.cn/vm/euNK29N.aspx《自然资源学报》编辑部2021年3月26日
2021年3月26日
其他

专家笔谈|系统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和治理能力建设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0年6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印发《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在国家层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首个综合性规划,是今后15年推进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基本纲领,是各项重大生态工程规划建设的主要依据。作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大专项规划,与2019年5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一脉相承,是从源头上解决生态修复总体布局和系统修复的根本之策。如何准确把握《规划》的主要特点,统筹协调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补偿、空间用途管制等重要关系,解决好实践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对于贯彻落实《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对此,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对《规划》如何更好地贯彻实施进行了深入研讨,基于此择要形成了题为《系统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笔谈,并刊发于《自然资源学报》2021年第2期,现摘其主题观点,以飨读者。主题观点《规划》的颁布实施,有利于形成多元投融资机制和开发式修复治理模式。主题观点《规划》的颁布实施,将为新组建的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探索出多门类自然资源统筹协调、统一管理的成功经验。主题观点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扎实推进多项基础性工作。主题观点落实《规划》当前应重点把握和处理好三大关系。主题观点基于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将科学开展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主题观点把握《规划》制定与实施主要特点,完善职能,提升能力,做好前期的综合调查和后期的监管与维护,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主题观点从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两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课题看,应正视《规划》实施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总结展望《规划》在我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实施《规划》应准确把握其四个主要特点、处理好三大关系、解决八个主要问题。(原文请到中国知网下载阅读)《自然资源学报》于1986年创刊,现为月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投稿方式:请登录《自然资源学报》官网(http://www.jnr.ac.cn)或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www.geores.com.cn)选“作者投稿”,根据提示在线投稿。联系电话:010-64889771E-mail:zrzyxb@igsnrr.ac.cn
2021年3月10日
其他

“面向生态文明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创新” 专题稿约函

《自然资源学报》于1986年创刊,现为月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投稿方式:请登录《自然资源学报》官网(http://www.jnr.ac.cn)或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www.geores.com.cn)选“作者投稿”,根据提示在线投稿。联系电话:010-64889771E-mail:zrzyxb@igsnrr.ac.cn
2021年2月7日
其他

《自然资源学报》2021年1期早知道

m以下的川水地区,说明当时耕地分布范围不大,海拔高度极大地限制了耕地的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灌溉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4)基于聚落重建耕地空间格局,其结果符合耕地随聚落分布的事实,更具有可靠性。
2021年1月27日
其他

专题访谈 | 世界能源百年变局与国家能源安全

投稿方式:请登录《自然资源学报》官网(http://www.jnr.ac.cn)或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www.geores.com.cn)选“作者投稿”,根据提示在线投稿。
2020年12月10日
其他

请查收“世界能源地理与国家安全”研究专辑

世界能源地缘博弈形势日趋复杂,中国的能源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专辑围绕能源地缘政治与能源安全,重点讨论能源地缘政治领域的理论创新、全球能源安全、中美能源权力、中国原油安全与天然气安全等内容。
2020年11月18日
其他

贫困的“物以类聚”:我国农村空间贫困陷阱及其识别

湖北武汉人,工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城市住房、土地与空间利用管理以及GIS应用与空间分析。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项目。在《Applied
2020年11月11日
其他

专栏推介|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理论与实践

投稿方式:请登录《自然资源学报》官网(http://www.jnr.ac.cn)或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www.geores.com.cn)选“作者投稿”,根据提示在线投稿。
2020年10月26日
其他

专题笔谈|黄河流域人居环境的地方性与适应性:挑战和机遇

201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0年9月18日
其他

佳文推荐|国家战略背景下旅游资源的理论内涵与科学问题

旅游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可以说是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旅游活动的开展为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新时期,国家战略的实施又为旅游资源研究提出了新的现实需求和科学问题。那么,新战略、新需求、
2020年8月20日
其他

《自然资源学报》2020年7期早知道(附本期看点)

投稿方式:请登录《自然资源学报》官网(http://www.jnr.ac.cn)或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www.geores.com.cn)选“作者投稿”,根据提示在线投稿。
2020年7月22日
其他

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福祉

两文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展开了理论与实证的前沿探索。前篇围绕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响应展开,后篇解析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下国土空间规划如何响应以增进居民福祉,以飨读者。
2020年7月8日
其他

红色旅游“红”起来了吗?基于网络关注度视角探析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目的地的运营与管理。
2020年6月8日
其他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如何核算生态这笔账?

我们核算的对象为森林、草地和湿地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功能。依据区域实际生态质量参数,分实物量与价值量核算两个阶段,依次计算出生态系统实物量参数和价值量参数,进而得到生态损益估算结果。
2020年5月9日
其他

新时代旅游资源看哪般?且听16位青年学者一席谈

《自然资源学报》致力于为广大作(读)者提供融媒体的阅读体验,致力于促进和服务于中国资源科学的创新和发展。
2020年5月6日
其他

《自然资源学报》2020年4期早知道

投稿方式:请登录《自然资源学报》官网(http://www.jnr.ac.cn)或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www.geores.com.cn)选“作者投稿”,根据提示在线投稿。
2020年4月29日
其他

从寄情山水到魅力国土——人文感知与理性判断的结合

兰州观城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师,主要从事城市设计及区域规划研究。
2020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