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中文系

其他

【讲座预告】孟国栋:文本逆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源自《汉书》考

01主讲人孟国栋教授02主持人杨琼特聘副研究员03讲座时间2023年7月7日(周五)上午9:0004讲座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107室主讲人简介主讲人简介孟国栋,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著作有《石上人生:传记文学视阈下的唐代墓志铭研究》,在《文学评论》《文献》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获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研究青年成果奖。主办单位浙江大学文学院·惟学书院编辑丨王明睿审核丨王挺斌
2023年7月2日
其他

【讲座预告】吕家慧:从兴礼乐到感人心:中唐秩序重建与文学变革

01主讲人吕家慧助理教授02主持人咸晓婷副教授03讲座时间2023年7月6日(周四)下午14:3004讲座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107室05腾讯会议954-257-549主讲人简介吕家慧,台湾大学学士,北京大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助理教授,主要从事中古文学与文化研究,曾发表论文十余篇。主办单位浙江大学文学院·惟学书院编辑丨王明睿审核丨王挺斌
2023年7月1日
其他

【讲座预告】刘成国:王安石文集的再整理

01主讲人刘成国教授02主持人仲瑶副教授03讲座时间2023年7月5日(周三)下午14:3004讲座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107室主讲人简介刘成国,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宋代文学史、学术思想史研究。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史》《中华文史论丛》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专著《王安石年谱长编》《荆公新学研究》。《王安石年谱长编》获第十届邓广铭学术奖励基金一等奖。主办单位浙江大学文学院·惟学书院编辑丨王明睿审核丨王挺斌
2023年6月30日
其他

浙江大学“智慧古籍平台”上线

智慧古籍平台:科技赋能,让古籍“活起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中华民族在华夏大地上繁衍生息、奋斗创造,留下了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在千百年的流传中,成为中华民族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载体。这些典籍多为纸质文献,难以保存与传播,一旦遭到损毁便不可逆转。近年来,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大批古籍的数字化,让古籍文字实现从纸本到网络的空间转移,不仅能长久地留存古籍内容,延长古籍的文化生命力,而且还可以打破传统古籍的种种限制,提升了古籍文献的普及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是学术工作者应当肩负的文化使命。“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了充分发挥中华古籍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需要由古籍的“数字化”进一步向“智慧化”转变。通过构建智慧古籍平台,系统性地整合碎片化的信息,实现数据化、可视化建模,进行立体重构和生动再现。将有助于让古籍从“活下来”,真正转变为“活起来”。为了让古籍活起来,浙江大学徐永明教授及其团队多年来致力于文史大数据结构化和智慧化的建设。2018年3月19日,以徐永明教授为首的“大数据+学术地图创新团队”与哈佛大学地理分析中心合作共建的中国首个综合性“学术地图发布平台”(http://amap.zju.edu.cn)上线,迄今已发布1600余幅地图,共有60余个国家数十万的读者访问,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结构化的文史数据与数字地图相结合,大大增强了人们的空间认知,激发了人们的时空想象,使高冷的象牙塔学术也快速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将人们带入了一个读图的时代。然而,不得不承认,结构化数据也存在着数据碎片化的遗憾,它不能将完整的文本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使孤岛不孤,碎片不碎,徐永明教授及其团队始终孜孜不倦地探索将大数据技术与古籍进行深度融合的方式。2020年6月,徐永明教授承担了中央宣传部委托的智慧古籍大数据调研项目。2020年12月,徐永明教授成功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明代文学智慧大数据及平台建设”。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智慧古籍平台”(http://csab.zju.edu.cn)终于应运而生。01探索智慧古籍新模式“智慧古籍平台”是借鉴知识图谱理念,综合运用大数据的计量统计、定位查询、聚类查询、空间分析、数据关联、网络分析、机器标引、众筹众包等技术,将中国古典文献和研究成果图谱化、智能化,从而打造集浏览、查询、研究、欣赏于一体,熔审美阅读、知识学习、场景体验于一炉的古籍智慧大数据平台。该平台拥有强大的后台技术和完备的前台功能。(一)强大的后台技术1.OCR识别:OCR即“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该技术可将图像中的文字转换成文本格式。平台现试用的OCR技术能较为精确地识别版刻古籍,准确率达到90%以上。2.智能标点:借助计算机学习技术,智能标点以数亿字的已标点古籍为训练集,可根据特定算法为古籍文本自动标注现代中文标点符号。平台采用先进的机器古籍标点技术,标点准确率达到90%以上3.智能标引:利用了结构化的地名、人名、职官、词典等数据库对上传的文本进行批量标引,从而使文本与后台的数据产生了关联。读者在平台点击已标引的字词即可查看释义。4.众包技术:即一项工作,可以由不同地方的人员在线完成。平台利用众包技术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遴选和组建专业团队,突破团队人员数量和地域的限制,更高效地完成线上古籍整理。5.空间分析技术:借助ArcGIS、QGIS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结合在线地理信息系统,使古籍中留存的地理信息可视化。智慧古籍平台与学术地图发布平台相连接,点击著者详情,即可查看所连接的人物行迹图。该技术亦已应用于古籍文本地点释义功能中。刘基行迹图6.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平台以人物社会关系数据库为基础,借助图数据库的功能,已实现了社会网络和家族世系的可视化。可以在平台关系图谱页面查询人物的世系图及社会关系图。刘基社会关系图刘基世系图上传到“智慧古籍平台”的文献资料将经过OCR识别、机器标点、人工对、专家审核、机器标引、标引审核,然后在前台发布。(二)完备的前台功能1.著述导览功能。读者点击智慧古籍平台首页的“著述导览”页面,便可查阅著述的章节目录、著述提要等基本信息及相关作者的世系图、社会关系图。2.篇目导览与作品阅读功能点击“篇目导览”即可进入文本阅读界面。文本阅读是本平台的特色功能。首先,为提高文本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本平台提供了古籍图片与古籍数字化文本一一对应的功能。其次,为降低阅读时频繁查阅相关资料的工作量,本平台提供关键字词的释义功能。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及疑难词已按人名、地名、职官、时间、典故、名物不同类型以不同颜色显示,点击即可查看不同类型的释义。(1)点击职官名词称将展示详细释义。(2)点击地名词将显示该地点的地理定位。(3)点击人名词可跳转到该人物到详细信息。(4)点击传统纪年则展示现代公历的时间。(5)点击疑难词将展示相关释义信息。3.著者导览功能读者点击智慧古籍平台首页的著者导览,即可查阅该人物的小传、名言、著述目录、人物行迹、世系图及社会网络关系图。作为界面友好、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人机交互式智慧数据共享平台,智慧古籍平台将全面立体地展示古籍信息,满足读者一站式、查询、阅读与研究已经收录文学文献的需求。此外,读者还可以借助本平台的标引功能与数据库功能,借助本平台的标引功能与数据库功能,实现个性化的阅读方式。02打造古籍研究、阅读新范式智慧古籍平台的建设,将为读者扫除古代文献阅读障碍,推动古籍阅读普及化,打造古籍阅读、整理和研究的新范式。同时激活学者的研究成果,突破学术圈的壁垒,将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大众共享的文化资源。让原本深藏闭锢的古代文献典籍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成果“活起来”,化身千百,“飞入寻常百姓家”,切实而高效地继承和宏扬传统文化。此外,智慧古籍平台的建设将进一步推进古籍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开放共享,改变“数据在中国,数据库在国外”的局面,帮助我们获得运用智慧化中国古代典籍资源的主动权,助力推动“数字中国”建设,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更好地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编辑
2021年11月13日
其他

我系翟业军老师获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日前,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的第十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颁奖典礼在唐弢故里宁波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等领导、专家出席典礼。●
2021年10月10日
其他

庄初升|当前我国的语言生态与中国语言学的使命

当前我国的语言生态与中国语言学的使命庄初升时间:2021年6月24日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人文学院419室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这次讲座的题目是:当前我国的语言生态与中国语言学的使命。预计前来听讲座的将会有不同专业的学生,所以我就选了一个比较切合当前现实生活的题目。这个题目前几年我给中大的本科生讲过一次,去年我们基地给贵州省望谟县进行普通话培训的时候,我也跟学员们讲过一次。这一次,我对ppt做了一些修改,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这次讲座主要有三个部分。一个是关于语言生态跟语言濒危的关系问题,讲到语言生态,首先要讲到语言濒危,当前全球性的语言濒危现象是非常突出的。第二是当前我们国家的语言生态,不仅仅是语言濒危,还包括语言文字使用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像所谓的网络语言。大家知道,当前我们中国的网络语言实际上已经失控了,这是一个很糟糕的事情,也是语言生态的重要方面,但我这里只是谈我个人比较熟悉的语言濒危跟语言生态的关系问题。第三就是面对语言濒危这样一种迫切的形势,中国语言学界还有中国的语言学家,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工作?我将结合当前国内外的一些基本的做法,还有几个重要的工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01关于语言生态与语言濒危中共十八大的报告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此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在很高的层面,但很少谈到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把它正式提了出来,而且在十九大的报告当中进一步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生态(ecology)这个词,是指一切生物——包括人、动物、植物在自然界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所以也称为自然生态和生态系统。“生态学”(ecology)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2021年10月4日
其他

活动预告 | 袁一丹:议政复讲学——速记术与近代中国的言文一致运动

浙江大学中文系青年教师系列学术活动议政复讲学——速记术与近代中国的言文一致运动主讲人袁一丹(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与谈人陈力君(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范雪(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邢程(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颜炼军(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主持人张广海(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主办浙江大学中文系时间2021年7月8日
2021年7月6日
其他

汪维辉教授《汉语词汇史》出版

汪维辉教授所著《汉语词汇史》近日由中西书局出版。该书为“大学讲义”系列丛书之一,32万余字。从2010年起,汪维辉教授为浙大“汉语言文字学”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开设“汉语词汇史”课程,每年一次,已经讲过十一轮,该书就是在“汉语词汇史”课程讲义的基础上修改增补而成,可供语言学专业的硕博士生参考。全书共分八章:绪论,意义和词的关系,基本词汇的演变,历代特色词汇描写,外来词汇的借入和吸收,构词法的发展,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发展变化,汉语词汇演变的总体趋势和基本规律。书后附录相关文章八篇。据悉,“大学讲义”丛书之前出版的两种——蒋绍愚教授《论语研读》和刘丹青教授《语言类型学》近期也将推出修订本,以后还会陆续出版同系列的新著。编辑:吴
2021年6月24日
其他

汪维辉、真大成主编《却顾所来径——汉语史青年学者访谈录》出版

汉语之所以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承载着中华几千年的灿烂文明,我想不仅得益于汉字的魔力,更源自它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胸怀。汉语的兼容并包成就了它的独特复杂、生生不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021年6月19日
其他

书讯 | 陈力君《参照,比照和映照——从文学到影视的转换研究》出版

作者简介陈力君,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影视文化,在新时期启蒙文学和鲁迅影像等方面有比较深入的思考。目
2021年5月31日
其他

书讯 | 翟业军《洞穴与后窗 ——从文字到影像的旅行》出版

洞穴与后窗——从文字到影像的旅行翟业军著,北岳文艺出版社2021年出版内容简介“洞穴”是柏拉图“洞穴比喻”的略称,此处指具有穿透现象看本质的力量的文学;“后窗”借用自希区柯克的经典电影,指向的是作为“幻象之窗”和“欲望之窗”的电影。本书以“洞穴与后窗”为名,核心便是要论文学、说电影。在一个视觉文化占据绝对优势的时代,文学往往只能在电影中最终实现自己,而电影也必须从文学中汲取灵感和养分,于是,本书最精彩的讲述,就是那些从文字到影像的旅行的文章。比如:《从沈从文的“天眼”到侯孝贤的长镜头》《从系在扣子上的魂到情感的“孤儿院”——论〈陆犯焉识〉与〈芳华〉的文本旅行》。文字的画面感与穿透性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屋建瓴的洞见思考。作者简介翟业军,1977年生于江苏省宝应县。200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旋即留校任教。2016年底入职浙江大学中文系。曾担任韩国崇实大学客座教授、韩国外国语大学访问学者。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出版专著《春韭集》《金风集》,主持国家、教育部、江苏省项目多项。收入本书的文章《退后,远一点,再远一点!——从沈从文的“天眼”到侯孝贤的长镜头》获得广泛关注
2021年5月25日
其他

讲座预告丨程光炜:抢救当代文学史料

14:00——16:00地点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大楼429室直播腾讯会议ID:
2020年12月2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讲座预告丨党圣元:“辨体明性”与传统文体批评

浙江大学“百年中文”系列讲座“辨体明性”与传统文体批评时间2020年12月22日(周二)19:00-21:00地点线上:腾讯会议
2020年12月17日
其他

讲座预告丨周国辉——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漫谈十四五

浙江大学“百年中文”校友系列讲座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漫谈十四五时间2020年12月16日15:00—17:00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人文大楼107室主讲人周国辉
2020年12月14日
其他

讲座预告丨朱刚:南宋“演僧史”话本蠡测

浙江大学“百年中文”系列讲座南宋“演僧史”话本蠡测时间2020年12月17日15:00—17:00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人文大楼1003室主讲人朱刚教授浙江绍兴人,1969年生,1987—1997年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新宋学》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佛教。著有《宋代禅僧诗辑考》《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唐宋诗歌与佛教文艺论集》《中国文学传统》《苏轼十讲》《苏轼苏辙研究》等。主持人胡可先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中文系主任。编辑:徐凌柯
2020年12月12日
其他

讲座预告丨肖瑞峰:白居易及其诗歌在日本平安朝的传播与接受

浙江大学“百年中文”系列讲座白居易及其诗歌在日本平安朝的传播与接受时间2020年12月16日15:00—17:00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人文大楼1003室主讲人肖瑞峰肖瑞峰,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先后获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浙江省特级专家。学术兼职有中国韵文学会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已出版《日本汉诗发展史》《晚唐政治与文学》《中国古典诗歌在东瀛的衍生与流变研究》《刘禹锡诗论》《刘禹锡诗传》《刘禹锡新论》等多种学术专著,并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专题研究论文100余篇。先后获教育部及浙江省科研成果奖8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近年从事文学创作,在《中国作家》《人民文学》《当代》《十月》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中、长篇小说数十篇,多篇为《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转载。已出版中篇小说集《弦歌》《儒风》《静水》(合为“大学三部曲”)、长篇小说《回归》、非虚构文学《青葱岁月的苔迹》等。主持人周明初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编辑|季紫菱
2020年12月11日
其他

讲座预告丨江荻:藏语形容词的音节数形态与形态类型

浙江大学“百年中文”系列讲座藏语形容词的音节数形态与形态类型时间2020年12月12日(周六)14:30地点
2020年12月10日
其他

讲座预告丨初金一:俄国文论中的“故事体” ——兼议鲁迅与果戈里的《狂人日记》

启真月光书会(第68期)俄国文论中的“故事体”——兼议鲁迅与果戈里的《狂人日记》时间12月11日(周五)18:00地点紫金港校区人文大楼107室简介“故事体”对于理解俄国形式主义的美学诉求至关重要。作为对“活的讲故事的人”叙述声音的书面呈现,“故事体”关联着陌生化理论的核心之一,即“叙述的可感知性”。本讲座主要涉及三个问题:讨论梳理二十世纪初俄国批评家集中关注“故事体”的背景与成因;探究俄国的“故事体”与西方理论家相关概念的共同渊源与路径异同;在这一思想史背景下,结合鲁迅和果戈里的《狂人日记》,谈谈“故事体”对阅读经验和批评实践的意义。主讲人初金一斯坦福大学博士,现为耶鲁大学斯拉夫语言文学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俄国现代主义、俄国思想史、中俄文学关系、批评理论等。主持人邢程北京大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中文系“百人计划”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鲁迅研究等。编辑|季紫菱
2020年12月9日
其他

讲座预告丨赵敏俐:中国早期经典文本生成问题

浙江大学“百年中文”系列讲座中国早期经典文本生成问题时间2020年12月3日(周四)19:00-20:30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人文大楼1003教室主讲人赵敏俐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中国《诗经》学会、中国屈原学会、乐府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研究。主要学术著作有《两汉诗歌研究》《先秦君子风范》《汉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中国诗歌通史》(主编兼汉代卷作者)等。承担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各种项目。其成果先后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等多项。主持人周明初教授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编辑:徐凌柯
2020年11月28日
其他

讲座预告丨吴振武:从《张黑女志》谈起——收藏、眼光、学术、常识、旁通

浙江大学“百年中文”系列讲座从《张黑女志》谈起——收藏、眼光、学术、常识、旁通时间2020年11月29日19:00-20:30地点紫金港校区人文大楼107室主讲人吴振武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匡亚明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曾任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长、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曾出版《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合作)《校订》等专著5部,独立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指导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论文2篇。主持人方一新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编辑:徐凌柯
2020年11月24日
其他

喜报丨我系吴秀明教授、陈力君副教授开设的课程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线下课程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我系吴秀明教授、陈力君副教授开设的课程“当代文学前沿问题研究”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线下课程。课程独特在哪里?1课程概览“当代文学前沿问题研究”从2010年开课以来,就是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核心课程。现代大学文学教学基本都是围绕着“经典”进行的一种教学,“经典”教学可以说是构成现有文学教学的主体和核心。而对“经典”之外的文学,往往是忽略的。尤其是现当代文学教学,这个问题就更突出。在相当程度上缺乏对鲜活的当下文学现场的敏锐感知与判断。这不利于学生健全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学养的培养。有鉴于此,本课程以当代中国文化现象与文学热点为主要内容,是对现有的现当代文学史的“接着说”。此外,不同于“经典”文学课的教学,这门课程更强调问题意识,突出对“今”的观照。为了更好地进行课程改革,也是为了追踪时代变化及知识更新,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对原有内容进行如下调整:一是从开始的“散点化”教学,即一次讲一个专题,到后来的“板块化”教学,也就是散点化同时有相对的集中。如金庸武侠小说,由最先1讲增至现在3讲,内容也由“金庸”扩展到“后金庸”乃至“网络武侠小说”;二是紧跟时代发展的节奏,及时有效地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扩充。如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后,根据这一新的情况,本课程就增加了莫言小说1讲,及时对之作出反映。上述情况还反映和体现在课程的教材编写上:先后编写出版并修订了《当代文化现象与文学热点》,以及自行编印了《当代文学前沿问题研究参考资料》等配套教材和参考资料。其中,《当前文化现象与文学热点》还被翻译成韩文,由韩国学书房出版社出版。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课程的教学团队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吴秀明教授、中文系陈力君副教授以及3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的研究生。2教学理念——关心当下在教学理念方面,与通常文学史围绕经过“经典化”沉淀下来的文学作品进行教学不同,本课程注重拓展“经典”之外的新空间,给学生提供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文学新现象、新信息。希望通过讲座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来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文化和审美品位,以及解读文学作品、文化现象和进行跨学科综合评判的能力;再进一步,在引导他们关心当下现实,提升人文素养的同时,以科技前沿的融入,积极促动学生进行知识结构方面的调整。本课程的目标,可以归纳为十二个字、三句话:前沿把握,读解能力,关心当下。3教学内容——热点难点就配套的内容和范围而言,本课程涉及当下正在行进中的、充满歧义的文学热点难点问题。大致包括:武侠小说、生态文学、80后文学、国学热、《百家讲坛》、红色经典、莫言获诺奖、女性文学、网络文学、底层文学等等。具有前沿性、思想性、开放性、创新型,以及与社会现实对话、与文化批评对接等特点。4教学设计——三位一体在具体的教学设计方面,课程采取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方式,在教师,助教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下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如课前的线上资源获取与互动,学生可以通过共享的资源进行课程大纲、阅读材料与影视资料的获取,并与助教团队及任课教师进行交流答疑;课中以讲座与研讨的形式进行线下的教学;课后以邮件、QQ群、微信群等平台进行小组的资料搜集与调研。5教学方法——立体多维在教学方法与实施方面,课程采取:“讲座+讨论课+课外资料搜集与文献阅读”的方式,也就是“2+2+2”方式,对与当下社会紧密相关的诸多文化现象与文学热点,进行立体多维的考察与分析。6教学效果——有口皆碑本课程自开设以来在浙江大学本科生中具有良好的口碑,连续12次被评为“优”。编辑:徐凌柯
2020年11月4日
其他

讲座预告丨浙江大学“百年中文”系列讲座——刘钊教授:马王堆汉墓帛画《太一出行图》解读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领军人才,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秘书长。研究领域及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学(侧重古文字与出土简牍帛书),兼及古代汉语和商周考古。
2020年10月22日
其他

学生习作 | 潘石昀·客心草

潘石昀编辑
2019年11月22日
其他

何哲涵 | 杜甫研究高端论坛暨中国杜甫研究会第九届、 四川省杜甫学会第二十届年会综述

吴明贤(四川师范大学)大会报告《有关杜甫研究的思考》,从“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和推己及人的仁者之怀三方面,探讨了杜甫与孟子的关系,为杜甫儒家思想的研究提供了特定的视角。
2019年11月21日
其他

讲座 | “帝乙归妹”之谜与经典诠释的适度性问题

讲座题目“帝乙归妹”之谜与经典诠释的适度性问题主讲人沈立岩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主持人胡可先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2019年11月20日
其他

书讯 | 陈东辉主编《杭州学海堂课艺合集》出版

位于杭州西湖孤山苏公祠之右的学海堂,创办于清同治五年(1866),与著名的杭州敷文(万松)书院具有深厚渊源关系。汇集肄业生徒课艺之作的《学海堂课艺》,乃杭州学海堂办学水平之集中体现。
2019年11月19日
其他

黄健 | 鲁迅的“立人”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

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中,面对痛苦的文化冲突和所产生的意义危机,鲁迅对以儒道两家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激烈的批评,但整个批评的重心还是落在对传统文化不适应现代文明的思考方面,其鲜明的思想认识特点是:不再是单纯地在传统文化的诸多概念和构架内去反复的论证,小心的推论,而是自觉地面对现代文化建设的整体构架,探究在转型中的现代文化全部的逻辑结构和历史进程,从中发掘出能够迅速改变落后的中国传统文化机制,选择其所不拥有的新因子、新质料,以便在重新认识传统,改造传统当中,能够以新的面貌来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作者简介
2019年11月16日
其他

活动预告 | 东西对话——接触视野下西北方言和东南方言语法研究

评议人敏春芳(兰州大学)史文磊(浙江大学)主持人李旭平主办:浙江大学中文系本次活动受浙江大学中文系青年教师系列学术活动经费支持编辑
2019年11月12日
其他

讲座 | 高建平:中国文论七十年

Art(《中国艺术的表现性动作》)(英文),译著《先锋派理论》《艺术即经验》等,发表中英文论文百余篇,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编辑
2019年11月11日
其他

胡可先 | 杜甫研究再攀高峰——杜甫研究高端论坛学术总结

左汉林(中央财经大学)《杜甫〈潼关吏〉中的“大城”“小城”考证》,作者通过对潼关一带山川地理及其防御体系的实地考察,认为杜诗中的“大城”是指潼关关楼,“小城”则是指禁沟边上的十二连城。
2019年11月10日
其他

胡可先 | 杜甫研究高端论坛暨中国杜甫研究会第九届、 四川省杜甫学会第二十届年会欢迎辞

杜甫研究高端论坛暨中国杜研究会第九届、四川省杜甫学会第二十届年会今天在浙江大学举行,我代表浙江大学中文系对于莅临会议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2019年11月9日
其他

讲座 | 吴秀明:90年代文学及当下文化前沿问题的若干思考

点西溪校区教学主楼377主办单位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承办单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工支部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编辑
2019年11月8日
其他

预告 | 杜甫研究高端论坛暨中国杜甫研究会第九届、 四川省杜甫学会第二十届年会

时间:11月9日14:00-16:00(每人报告十分钟,评议十分钟,自由讨论二十分钟)A组:名物、意象与绘事地点:东楼六楼易正厅主持:李寅生一、蔡锦芳、许琛琛:“盍簪”“簪盍”“盍戠”“戠盍”系列考
2019年11月7日
其他

陈力君 | 神话、迷途和幻境——论东君小说的空间意识

摘要:“70后”的温州籍作家东君小说世界中构设了东瓯古越、返乡路上和变异精神界等空间意象,其间分别有类遗民、城市失所者和精神变异者等人物形象类型,不同形象的空间意识体现了作家对世界的历史和现实的感知和精神追求。东君运用了多种叙述手法来表达复杂又丰富的“浮世意象”。此空间意识带着温州当代作家群的共同感知,又贴合作家虚、奇、秘、玄的小说风格表达,也在探索
2019年11月5日
其他

简讯 | 智媒时代的编辑出版教育高端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

智媒时代的编辑出版教育高端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2019年10月31日,智媒时代的编辑出版教育高端论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隆重召开。论坛由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研究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中文系承办,浙江大学数字出版研究中心协办。来自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河南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界专家和来自商务印书馆、浙大出版社等出版单位的业界专家齐聚浙江大学,共谋智媒时代的编辑出版教育。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楼含松、浙江大学中文系系主任胡可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楼含松教授代表学校和学院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期待会议能够推进浙江大学编辑出版学科的发展。胡可先教授代表承办方介绍了浙大中文系的发展概况和浙大编辑出版学的办学特色。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建伟代表主办方致辞,围绕新形势下编辑出版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对本次会议的主题进行了申发。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平,学会副会长、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在主席台就座。开幕式由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于文主持。开幕致辞浙江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浙江大学数字出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洁教授,首先就智媒时代的编辑出版学发展与规划,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浙大编辑出版学科近年来对于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方面所进行的改革和探索。为应对智能媒体时代的新变化,在创立浙江大学数字出版研究中心产学研实践的基础上,浙江大学编辑出版学科、商务印书馆、浙江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浙江科技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共同发起成立“浙江大学编辑出版学科产学研共同体”,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制度化和常规化。与会者发言大会随即举行了浙江大学编辑出版学科“产学研共同体”成立仪式。浙江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兼聘教授袁亚春作为成员单位代表宣读了《浙江大学编辑出版学科产学研共同体倡议书》,介绍了产学研共同体成立的背景、宗旨和六项共同倡议。于殿利总经理、胡可先教授、金更达副社长、郑重社长、章建林总编辑、江兴佑总编辑、毛建锋副社长等成员单位代表在现场共同签署了倡议书。楼含松教授、吴平教授、李建伟教授为产学研共同体揭牌。产学研共同体成立仪式会议研讨分为两部分。圆桌论坛1聚焦智媒时代的编辑出版教育,由于文主持。中国编辑出版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建伟,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志强,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主编范军,学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频,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副校长吴平,学会副会长、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蔚华,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师曾志先后发言。圆桌论坛1李建伟指出学科建设的要素是人才,希望学报、出版社和学校能联合培养学生,增强编辑出版的整体实力。张志强教授强调要思考综合性高等大学和专业类大学、重点大学和高职高专、重点与非重点大学的编辑出版教育区别这三个问题。范军教授则认为出版与传媒和文学联系密切,应该从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来加强研究生培养。李频教授首先高度评价了浙江大学编辑出版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随后着重强调浙江大学编辑出版学科产学研要做实,“学研”要坚持批判反省。吴平教授表示新时代编辑出版要走融合之路,坚持业界与技术的融合,培养高端人才,但在融合之路的发展过程中要打造属于自己专业的特色。于殿利编审认为出版史是文明形态的总概括,而不是把文字简单的公之于众,强调要改变对于编辑出版的传统定位。郑重编审指出出版是知识的源头,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源头,编辑出版要拥抱新经济,要有出版的文化自信。周蔚华教授认为应加强学科建设和学生的理论教育。最后师曾志教授阐述了“红皇后假设”理论,认为要坚守编辑出版的学科教育,并指出“媒体永远不会消失,消失的只是谁在做媒体”。专家学者们的观点针针见血,发人省醒,引发了在场听众对于智媒时代出版教育创新的大讨论。圆桌论坛2圆桌论坛2则聚焦于智媒时代的出版产学研合作,来自共同体的成员单位就如何深入开展合作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会议由陈洁教授主持。袁亚春总编辑认为高校教育和社会职业的衔接做的不够好,学生应兼备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章建林总编辑指出编辑出版专业的教育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较大等问题,提出专硕招生可以放宽本科专业限制以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建议。江兴佑总编辑肯定注重对本科生实践经验的培养,认为本科生教育要打牢基础。最后陈洁教授认为业界经验是教育的理论源泉,建议以工作坊等多种创新形式来实现产学研合作的落地。本次“智媒时代的编辑出版教育”高端论坛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是编辑出版学科一次高规格的盛会。会议为智媒时代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的转型升级探明了方向,而产学研共同体的成立亦为浙江大学编辑出版学科深化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制度保障,这些会议成果将助力浙江大学创建一流编辑出版学科。撰稿
2019年11月4日
其他

活动预告 | Language, Time, and Change – Disciplinary and Life Lesson

Professor时间:2019年10月31日(周四)14:30-16:30地点: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人文学院咖啡吧
2019年10月29日
其他

孙敏强 | 《桃花扇》和《红楼梦》的中心意象结构法 ——兼论孔尚任“曲珠”说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35]靖康之变之后的南宋诗人们,在“却道天凉好个秋”[36]的含蓄与平淡中,抒发着别样的家国与身世之感。
2019年10月28日
其他

王元骧 | 审美:回归“身心一体”的人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7、13、31、36、88、6页。[23]
2019年10月23日
其他

党圣元 | 王元骧文学理论的“风骨”谈片

内容摘要王元骧先生既是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建设者,又是新时期文学理论的见证者,他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出版的专著、教材,展现了新时期四十年文学理论发展演变和学术深化的历史轨迹。本文尝试以中国文论固有的“风骨”这一关键词,来简要地表达对王元骧先生文学理论的认知。王元骧先生的文学理论是有“风骨”的,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强调的文章精神,在王元骧先生的文学理论文章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王元骧文学理论学术论文的“风骨”主要体现为:一、充满文气,有“风力”有“骨鲠”。于他的论文总是有“风”通体灌注。二、善于锻炼文骨。三、取熔经典著作、广泛吸收中西文论精华。王元骧的论文有主干骨鲠,有人文情怀,才气锋颖出众,在追求“风骨”方面,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领悟。作者简介党圣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与阐释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列文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
2019年10月23日
其他

李咏吟 | 实践论美学与人生论美学建构的公民立场

摘要:实践论美学与人生论美学,既是现代中国美学的两大重要流派,也是现代中国美学的两种基本思想建构方式。现代中国实践论美学的建立,源于马克思的实践立场,即通过对劳动实践的价值肯定,确证人的生命本质力量;现代中国人生论美学的建立,则源于先秦儒家的诗乐人生理想或先秦道家的道法自然观念,强调人生的幸福自由。从变革意义上说,确立实践论美学与人生论美学的当代方案,如果引入公民原则,就能超越美学观念之争或美学概念辨析的积弊,为两种美学理论建构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关键词:实践论美学、人生论美学、美学主张、实践方案作者简介李咏吟,男,1963年生,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人,哲学博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撰有《美善和谐论》、《文艺美学综论》、《希腊思想的道路》等著作。对两种美学理论的反思
2019年10月17日
其他

青年学者专栏 | 邢程:现实照进旧事 ——《朝花夕拾》中的“流言”与“自然”

作者简介邢程,1986年出生于天津市,200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2017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追忆与建构——鲁迅“自叙”研究》。2017年至2019年在北京大学国际批评理论研究中心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现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鲁迅研究,论文见于《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刊物。1927年5月,鲁迅在广州编订了前一年于《莽原》上连载过的十篇“旧事重提”,更名为《朝花夕拾》。在《小引》中,鲁迅谈起两件事,第一是“记忆”的“蛊惑”:“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第二则是写作前后的环境:“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关于记忆,鲁迅虽然明知那可能并不如许真实,却仍然温情脉脉。关于眼下,鲁迅特别提及的是写作时的处境:前后经两城多处辗转,大抵都身陷纷争与流言之中。鲁迅先生像纸面之外的现实与纸面之上的旧事,共同创生了《朝花夕拾》这样一个文本。“回忆”是在现实的种种作用之下,发生并被组织起来的。这提示了重新进入《朝花夕拾》的视角,也提示了面对鲁迅的“自叙”文本时,论者应该持有的态度。一直以来,《朝花夕拾》的角色,往往是令研究者在文献材料的维度上过于倚重、在文章修辞与叙事技巧的维度上又过于轻忽的。更直白地说,对《朝花夕拾》中叙述出的鲁迅之早年经历及形象,人们往往无条件地采纳接受,并将之作为一手的基础性材料,用以进行更多的研究和分析。而这个文本本身的真正的“文学性”价值,“真”与“诗”之间的张力,则始终沉默。《朝花夕拾》因此在多数人的视域里,先天地成为一把“钥匙”,被用以注疏他物,其本身的问题却始终未得破解。黄子平在近三十年前的看法是值得注意的,他提到了“旧事”的“寓言”意味:
2019年10月15日
其他

简讯 | 汪维辉教授访问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近代汉语词典》副主编、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主任汪维辉教授10月8日访问了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语言文字出版中心的各位编辑和汪教授举行了座谈。汪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语言学研究,特别是汉语史研究的现状和一些热点问题,比如语体问题、汉语字词关系等。汪教授对于语言文字出版中心出版的语言学著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认为我中心应该继续继承优良传统,注重图书质量,严格把关,更要有精品意识、质量意识,引领学术最前沿,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基础上有所开拓。在会上我社还聘请汪维辉教授为上海教育出版社语言文字出版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副总编辑袁彬同志向汪维辉教授颁发了聘书。(左:汪维辉教授
2019年10月15日
其他

关长龙 | 中国日月神话的象征原型考述

39.清·汪灏等著《广群芳谱》卷40引,上海书店1985影印版。按:前《群芳谱》已言木犀有四季花和逐月花者,则《闽部疏》所谓的木犀乃特指只在八九月开花且不结子的木犀,而不是广义的木犀了。
2019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