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娘娘

其他

索菲婚礼上的金鱼饼干

美国密苏里州的维克夫妇有十一个孩子,索菲是他们的三女儿。维克夫妇既不是索菲的亲生父母,甚至也不是她的“第一任”养父母。他们能够成为一家人,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1997年,在维克夫妇结婚十年的时候,他们开始准备从中国领养一个孩子。他们收到了一个小女婴的照片,第一眼就爱上了她。1998年,他们去江西领养了这个女婴,取名艾比。艾比是维克夫妇的第一个孩子。考虑到一个孩子太孤单,2000年,维克夫妇又从江苏高邮领养了一个小女孩奥利维亚。当时,在维克夫妇的心目中,家里有两个孩子已经是非常圆满了。(他们大概没想到,后面他们又陆续领养了九个中国孩子!)把二女儿从江苏高邮带回家六个月后,维克夫妇听说,在二女儿同一个孤儿院里,有个小女孩也将被领养。那个女孩只比奥利维亚小几个月。有一户美国家庭打算领养她,已经办好了各种手续。这个美国家庭到了中国,和小女孩呆了一周后,最终决定放弃把她带回美国。因为在给小女孩做体检的时候,医生说她的心脏问题非常严重,已经到了终末期。听说这个可爱的孩子被再次抛弃,失去了得到一个家的机会,维克夫妇的心都碎了。孤儿院没有给小女孩继续医治的计划,而且她的信息也从CCCWA(中国儿童福利和领养中心)上撤下来了。那个时候,几乎在所有人的心中,这个女孩都活不长了。维克夫妇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恳切沟通,领养机构才把小女孩的收养材料重新传回美国以匹配领养家庭。维克夫妇想在美国给她重新找一个收养家庭,后来却意识到她应该成为他们的女儿。2002年10月,维克夫妇再次去到中国,那时这个女孩索菲已经两岁半了。那次旅行维克太太哭了很多次。小索菲脸色发紫,走几步路就会呼吸困难。看到她瘦小的身体,发紫的皮肤和艰难的呼吸,维克夫妇以为领养的是一个快要死去的孩子。幸运的是,距离维克家一小时车程就有一家全国知名的儿童医院,有着全美最好的心脏外科医生。维克夫妇一回到美国,就带索菲去了医院。医生从来没见过像小索菲这么严重的心脏缺陷,但是她的手术很成功!刚刚来到美国的小索菲,面对陌生的环境,以及从天而降的新父母,有些抗拒。尤其是对爸爸,她总是把头扭在一边。维克先生想了一招,他买了金鱼小饼干,放到索菲面前。哪个孩子能拒绝金鱼小饼干的诱惑呢?索菲转过头,拿起饼干吃了起来。从此以后,维克家又多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索菲的心脏手术很成功,她像一个正常孩子一样,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她和两个姐姐年纪相仿,一起长大。家里后来又陆续添了七个妹妹和一个弟弟,都来自中国的福利院。索菲大学毕业后,成为一个小学老师。她还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与一位优秀的小伙子卢克相爱了。2024年6月15日,距离父亲节还有一天,距离索菲24岁的生日还有九天,她和卢克举行了婚礼。婚礼在堪萨斯城的一个小教堂举行,不少亲朋好友都来参加了。索菲的父母、姐妹和弟弟,除了远在洛杉矶的二姐之外,全部来参加了婚礼。姐妹们和弟弟成了伴郎和伴娘。维克先生作为新娘的父亲发言。他讲了金鱼饼干的故事,并且从怀中掏出一小袋金鱼饼干交给卢克,让他继续照顾索菲。父女二人还跳了婚礼上的第一支舞曲。维克夫妇没有自己的亲生孩子。在过去的27年中,他们领养了十一个中国孩子。老大和老二是健康的,她们被遗弃的原因可能只是因为她们是女孩子。其余的九个孩子,都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和残障,包括自闭症、侏儒症、失明、唇腭裂、马蹄足、智力障碍、癫痫等。十一个孩子里的老七,患有严重的癫痫和智力障碍。几年前的一天,她在睡梦中去世了。这件事对维克一家的打击很大。我和这个家庭也是在这个时候建立了联系。当时我正在组织“心愿单活动”,给领养了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通过心愿单购买礼物。正在经历丧女之痛的维克家,收到了许多华人寄来的礼物,给他们带来了安慰和祝福。今年五月初,我曾受“完美的爱”基金会邀请,在洛杉矶与维克一家度过了三天时间。我见到每一个孩子都很阳光、很懂事、很快乐。说实在的,我很震惊,这要付出多少精力和爱,才能把孩子都养得这么好。维克太太跟我说:“你知道吗?也许在别人看来,我们是这些孩子的养父母。但是,在我心里,从来就是把她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我从没有过一丝这些孩子不是亲生的想法。”维克夫妇俩就是孩子们的亲爸亲妈,孩子们有了依靠,有了温暖,有了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和爱护。所以,她们才能长得这么好。看看索菲的笑容,多么纯净又灿烂。只有真正幸福的人,才有这种发自内心的笑吧?我得知索菲即将结婚的消息之后,从索菲那里拿到她的结婚礼品清单,在朋友圈分享给大家。有许多朋友都从清单上购买了礼物,为索菲的新婚送上祝福。索菲很感激华人们的慷慨。北大84级校友蓝思堃博士,代表“完美的爱”基金会和心愿单社区,参加了索菲的婚礼。索菲,这个当年被从死亡线上救回来的女孩,是父母心中最完美的女儿,是姐妹和弟弟最亲密的手足,是孩子们最爱戴的老师。她也将成为一个幸福的妻子,与另一半携手共同走过人生旅途。她曾经是一个孤独、无助又病弱的小女孩。维克夫妇给了她新的生命和完整的家。如今,索菲拥有许多家人、许多朋友、许多爱。她曾经差点被这个世界遗弃,今天,她拥有了整个世界。祝福你,索菲。(请看索菲的婚礼视频)前文导读:艾比的婚礼我心依旧
7月14日 上午 10:10
其他

艾比的婚礼

住在美国密苏里州的Weik夫妇没有自己的亲生孩子。但是,他们却有一个大家庭。他们从中国领养了11个弃婴!艾比是他们领养的第一个孩子。Weik一家是我们心愿单活动资助的第30号家庭,他们的故事在这一篇文章里
5月25日 上午 3:28
其他

一位华二代对中文学校的反思:让我们与自己的文化渐行渐远

我的女儿璐璐读大二,这几天回来放春假。和许多中国家长一样,当她7、8岁的时候,我们就在每个周日送她去中文学校。就这样,坚持到了初中毕业,她也完成了中文考级。学中文的“使命”就这样结束了。这次回来,她给我布置了一份作业-为她翻译她写的一篇文章。这文章是她花了一天多的时间写成的。她详细地反思了中文学校和家长们的中文教育,对于华裔孩子们的影响。说实在的,我一边翻译,一边吃惊,心里又有一种隐隐的自豪感。原来,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到大,都在进行着身份认定和文化之根的追溯。而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的中文学校,以及家长们的中文教育,不但没有对孩子们的中文学习起到太大作用,很多时候,反而让他们对中文学习抱有厌恶心理。值锝欣慰的是,长大的孩子们,几乎都找到了与中文和中国文化健康相处的方式。璐璐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你不需要把中国文化强加给你的孩子。你不需要向他们“证明”中国文化是美丽的、有趣的或值得的。它本来就是如此——我现在看到了。你的孩子最终也会看到这一点。”璐璐的文章挺长,里面有许多有价值的观点。我觉得在美国的许多家长,都能从中了解到很多孩子们的想法,了解到如何才能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了解到如何才能让孩子们热爱中文和中国文化。下面就是这篇文章的翻译,略有删减。明天的公众号会发英文全文。美国的中文学校正在让孩子们与他们的文化疏远家长们能做什么?一位成长于美国的ABC(美国出生的华裔)孩子的视角许璐璐第一部分:介绍就像我的妈妈罗新一样,我喜欢在网上与人分享我的想法和爱好。最近,我发了一个TikTok视频,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这个视频已经获得了三万多次观看,有250多人发表了评论!这让我非常吃惊。这个视频讲的是我在中文学校的经历,以及从我小时候的感受,讲到我现在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感受。我谈到了我对中文学校的管理方式,以及它们如何扼杀华裔孩子对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兴趣的不满。我谈到了现在我多么后悔在中文学校里没有更加努力,我多么希望我学到的一切都能更好地留在我身边。我很高兴看到有200多人认同我的经历。我知道我不是唯一一个讨厌中文学校的人-
3月22日 下午 2:02
其他

我心依旧 - Cheryl的领养之路

所有捐款都可以抵税,我们可以提供收据。“在上帝我们的父面前,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3月5日 上午 10:52
其他

在美国当被告,我花四年打赢了这场荒唐的官司

2023年10月25日,中午12点20分,我坐在美国新泽西的博根郡法院331法庭的被告席上。我的心脏怦怦地跳,仿佛要跳出胸口。屋子里的温度很低,我紧握的双手却似乎有了汗意。刚刚,女法官宣布,陪审团已经做出裁决,即将宣布结果。这场长达四年之久,并且耗费了我们无数心神精力的荒唐官司,到底结局如何,就要揭晓。七位陪审员鱼贯而入,为首的一个年轻小伙子手里拿着一张纸。他是一号陪审员,那张纸上就是裁决结果。陪审员都落座后,女法官询问小伙子:“陪审团做出裁决结果了吗?”“是的。”“好的,请回答我的问题:原告白兹先生是否被XX公司拒绝了申请工作的机会?”“没有。”“投票结果是什么?”“7:0。”我的大脑似乎有烟花绽放。我们赢了!7:0,压倒性的胜利!面对咄咄逼人的大牌律师团,我就像一个打不死的小强,硬扛到今天,终于让对方一败涂地。一、碰瓷事情要从四年前说起。我和家人在博根郡开了一个小店。2019年圣诞节前夕,我收到一份厚厚的法庭文件。打开一看,发现我们被人告了。原告是一个西班牙裔的69岁的老人。他说他是我们店的常客。在2019年3月30日,他看见我们店的门上贴了一个招聘启事,他就走了进去,向一个非裔主管申请工作。但是这个非裔主管却说:“不,你太老了”,然后还加了一句西班牙语:“太老了”。老头就离开了。他指控我们对他有年龄歧视的违法行为,并以此找了律师,到新泽西高级法院把我们告了。厚厚的文件里都是他的律师写的冗长的法律条款,要求我们提供一切相关证据,甚至包括所有社交媒体的信息等等。突然之间成了被告,我有点懵。按照指控,这件事发生在差不多9个月前,但是我和几个家人都一无所知。店里的确有个黑人员工安东尼,但是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员工,不是主管。打电话问安东尼是否有这个事情,他一口否认,还说:我怎么能说这个话,招聘这事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干嘛要去得罪人。他是我们的老员工,平时也不是那种喜欢得罪人的性子,而且他就是普通店员,招聘的事的确不关他的事。我们被碰瓷了!我开始在网上搜索这类案件。控告职场年龄歧视的案件有很多,比如有些公司解雇年龄大的员工;比如有些公司在录取的时候,选择了年纪轻的候选人。我大概有了点底。第一,我们店里没有“非裔主管”;第二,唯一的黑人员工否认说过这句话;第三,这个人没有递交简历,没有被面谈,没有在我们店里工作过一天。第四,我和家人们作为这个店的主人和管理者,从来不知道这件事发生过。冤,真冤,比窦娥还冤!但是,事情砸自己头上了,只能去应对。于是,我和家人去寻找律师,从此踏上一条长达四年之久的应诉之路。二、律师A第一个律师A是一个大约60来岁的白人。他是由我们认识的另一个律师推荐的,是专门负责劳动法这方面的律师。2020年的元旦刚过,我们就在他的律师事务所见面。他听了整个情况后说:我经常是替被歧视一方打官司,如果这个人找到我,我是不会接这个案子的。第一,案子的证据太单薄,基本上就是他的自述。第二,即使是打到最后他赢了,也最多赔他几个月的工资,作为律师,根本没多大油水。他说很多情况下,面对这类案子,被告的一方出点钱,早早了结就好。这也是后来几乎所有的律师,以及所有知道这个事情的人,给我们的建议。在美国,打官司是一个漫长而昂贵的过程,快速和解,是最经济的做法。当然,这个时候还不到和解的阶段。律师A接下这个案子,开始回应对方。他的费用是每个小时400美元。我们一开始想的有点简单:原告指控一个“非裔主管”拒绝了他的工作申请,我们根本没有“非裔主管”,所以他的指控不成立,这事就应该到此为止了。双方律师开始索要材料,进行取证。这时候,我们的律师犯了第一个错误,他没有向法庭提交撤案动议(motion
2023年11月1日
被用户删除
社会

在美国当被告,我花四年打赢了这场荒唐的官司

我一直参加我们镇高中家长组织的一个慈善歌舞剧演出。这个演出是为镇高中的毕业生筹集奖学金,主要的筹款方式是一本广告杂志,里面是本地一些商家的付费广告。我翻看里面的律师栏目,也给其中的一两个发了邮件。
2023年10月31日
其他

一个中国弃婴和他的机器人之梦

埃里特刚刚过完12岁的生日。现在,他是美国南卡罗莱纳州一个七年级的学生。他聪明、善良、热情、快乐,成绩很好,又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有爸爸妈妈,还有哥哥姐姐。从他的笑脸上,你看不出他曾经在死亡线上徘徊。埃里特出生在于陕西省宝鸡市,因为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他被遗弃后,一直生活在孤儿院里。一对美国夫妇David
2023年8月21日
其他

世界上最美好的双向奔赴

8月14日晚上,美国休斯顿的一位单身妈妈黛比,在她的脸书账号上,发了一个长帖。开头,就是带着三个惊叹号的一句话,全部是大写:感谢华人社区!!!结尾,是两个惊叹号:他都不想离开密尔沃基了!!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在过去的三年里,一共帮助了100多个美国领养家庭,我和大部分的领养家庭,都加了脸书好友。在7月下旬的时候,我偶尔刷脸书,看见了第21号家庭的妈妈黛比发了一个帖子。她说她的儿子Tray有资格参加8月初在密尔沃基举行的全美铁人三项赛,她想带Tray去,但是机票太贵,她询问大家在哪里可以买到便宜机票。这个家庭我很熟悉。黛比是一个单身妈妈,领养了7个残疾孩子,来自5个国家,其中三个来自中国。我们发过她家的领养故事,以及Tray的故事。我知道黛比家的孩子虽然都是残疾,却都参加体育比赛,而且取得不错的成绩。Tray能够有机会参加全美比赛,机会难得,如果因为机票等费用不能去,那该多么遗憾啊。我于是联系黛比,提出在华人中发起一个捐款,募集一些善款来支持Tray的比赛。黛比同意了,并且给我发了不少Tray的照片和视频。我对于到底能够募集到多少钱,心里并没有底。不过,当我的文章“这个曾经跪着的男孩,跑进了全美比赛的赛场”发出之后,得到的反响,出乎我的意料。我和负责收捐款的心愿单义工曲奇,一直忙个不停,一笔又一笔捐款不断涌入,有美元,也有人民币,有长期支持心愿单活动的热心人,也有第一次参加捐款的新朋友。我也把黛比的Zelle账号,分享给一些读者和朋友,让他们可以直接给黛比捐款。文章发出24小时,我汇拢了几个方面的捐款数字,发现捐款已经超过2500美元!这个数字,达到了我事先预计的捐款目标。于是,我就停止了捐款,并把所有的钱都转给了黛比。有了资金,黛比放心大胆地购买机票。她买了时间和机场最合适的直飞机票,花了$1585。机票比她之前的预算要贵一些,但是时间上不耽误她周五上班,周一的班也能赶上,只不过要迟到一点。因为Tray有轮椅,所以黛比租了一个大车,在密尔沃基几天里可以带着Tray和轮椅去训练和比赛。又订了三个晚上的住宿。黛比对我说:谢谢大家!没有你们,这个比赛我们就无法成行。上百名华人齐齐助力,让一个残疾中国孩子,走上国家级赛场。本来,这个故事,到这里,已经可以是一个幸福的结局。但是,它的高潮其实还在后面。当大家热火朝天地捐款时,大概没意识到Tray去参加的是个什么比赛。今年的全美铁人三项赛(
2023年8月16日
其他

像艾登那样活着

一马特和梅丽莎是在美国弗罗里达生活的一对美国夫妇。他们也是我们“心愿单项目”帮助过的第71号家庭。最近,他们的家里,多了一幅"画“,上面是四个手印。每个手印下面都有一个名字。四个手印,来自这个家庭的四个孩子:老大Tyler,老二Brooke,老三Gabe。三个名字的字迹不同,是孩子们自己写上去的。老四的手印旁,没有名字。那一天,是2023年6月12日。老四艾登(Aiden),家中最小的孩子,已经病得非常严重。那天,临终关怀机构的工作人员,来到梅丽莎家,给每一个孩子做了手印。当然,也包括艾登。艾登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昏迷之中。他已经无法写下自己的名字。20天后,艾登在父母的怀中安详离去。那一天,距离他15岁的生日还差3天。二马特和梅丽莎夫妇一共有四个孩子,全部是领养的。老二Brooke是来自韩国仁川的女孩,其余三个都是来自中国的男孩。四个孩子均有残疾。
2023年8月9日
其他

这对年过六旬的美国夫妇,毅然领养第十二个中国残障孤儿

2018年,康妮和丈夫克莱顿把他们领养的第十一个中国残障弃儿从中国带回了家。之后,他们觉得到此为止了。他们是居住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一对再普通不过的美国夫妇,二人从结婚到现在已经是38年了。他们自己有三个亲生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也有了五个外孙和孙子。克莱顿目前的工作是校车司机,下班后他主要负责家里的农场,种地养牛,家里可以帮手的孩子们也会一起参加劳动。而康妮要照顾一大家人,自己也做些小生意,给别的领养家庭提供喘息服务(respite)。他们本来是美国内地大农村里一个非常普通人之家。但是,在2003年,他们听到了一个中国残障弃儿的故事。之后,他们再也坐不住了,开始了他们的领养之旅。2004年中秋时节,他们在广西贵港度过了三周,接到了第一个中国女儿,14个月大的凯登Kayden。但是他们的心留在了那些中国的孤儿院里了,他们知道有很多残障的孤儿弃儿等待被领养。从那之后,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回中国去领养,有时侯是一次同时领养二个孩子。2007年他们去了重庆秀山,接11个月的女儿凯布瑞
2023年8月5日
其他

来自西安的脑瘫女孩,打破了全美记录

一前不久,Lucy破了一项全美记录。她的照片还上了媒体。我很喜欢这张照片,喜欢那大大的笑容,以及浑身散发出的愉悦和自信。Lucy是谁?她原名曲晓慧(音译)。她19岁,来自西安,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总是喜欢笑。她患有脑瘫,脊柱弯曲,双手和双脚也有严重残疾。看看这段录像你就知道了,她的情况还挺严重的。她也是休斯顿的Sarich家庭的一员。这个家庭,由一个单亲妈妈,加上来自四大州的七个残疾孩子组成。Lucy曾经是个被遗弃的孩子,如今她有了一个妈妈,六个兄弟姐妹。她还打破了美国残疾人运动会的铅球记录。二Lucy的领养经历一波三折。她在13岁11个月的时候,被一个美国家庭从西安的福利院领养。13岁11个月,这是一个特别的数字,因为按照中国的相关规定,超过14周岁的孤儿,就不具备被领养的条件了。所以,为了赶在这个期限之前领养成功,不少美国家庭都要争分夺秒地办理各种手续,力争在14岁生日之前把被领养的孩子接出来。这些“最后一分钟”孩子,被领养之后,有不少与新家庭相处融洽,生活的很幸福,但是也有不少遇到问题。与一两岁的婴儿相比,14岁的孩子,语言、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基本都定型了,又正处于青春期,敏感、叛逆。所以,他们与新家庭的磨合,要比小婴儿艰难的多。Lucy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是14岁生日前被那个美国家庭领养的。在新家庭里,Lucy不太适应,过得并不开心。两年之后,德州休斯顿的单亲妈妈Debbie
2023年7月26日
其他

这个曾经跪着的男孩,跑进了全美比赛的赛场

一Tray在6岁之前,一直是跪着走路。两个膝盖在地上拖动,不管去哪里,做什么,这是他唯一的行走方式。他跪行的速度不慢,但是,跪着,就要比别人低上大半个身子,而且,耳边,还经常有旁人的嘲笑声。Tray的人生头六年,就是这样度过的。在江苏淮安的孤儿院里,跪着,被嘲笑着,活着。他的一条腿天生畸形,手指也有残缺。那时,他的名字是杨军,人们也叫他“大军”。在距离大军的六岁生日还有一个月的时候,他的生命中,出现了一个最重要的人物,他有了“妈妈”!一位来自美国的善良女性,Debbie
2023年7月23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白色的父亲节,以及如烟花一样璀璨的她

Brooks,在三月份的时候,不幸去世。从此,父亲节,对于Jason
2023年6月18日
其他

回国记:海外华人支付、出行、玩乐完整攻略

出国很多年了。以前每年回国一到两次。上一次回来,是2019年11月下旬。然后就是疫情,隔断了我的回家路,整整三年半。2023年4月29日,经过28小时的奔波,我终于又踏上祖国的土地。关于回国旅行中核酸、健康码、转机等事宜,我都发在这一篇文章中,有需要的人可以看一下(请点击:新政策第一天回国:核酸、转机、健康码)。我知道,会有一大波海外游子,像我一样,踏上回乡路。很多人离开故乡的时间比我还长,对于回国也有些焦虑。我决定记录下来自己回国的点点滴滴,包括遇到的问题,踩到的坑,以及一些我去过的地方,吃过的美食。也许,我的某些经历,会对你有些帮助。一、支付问题如果你有以下三大利器,你基本上可以在国内横着走了。这三大利器是:一个中国身份证、一个中国电话号码、一张国内银行卡。有身份证,就可以办理电话卡。有身份证加电话卡,就可以办银行卡。有了身份证、电话卡、银行卡,就可以使用各种app,衣食住行,全部搞定。没有身份证的话,也可以使用护照办理电话卡和银行卡,当然,不如身份证那么方便。大家可以到小红书或者知乎上找找这方面的攻略。如果你已经有三大利器,那么,在回国前,最好提前下载各种app,比如滴滴打车、高德地图、美团、支付宝等,并熟悉一下。回国后我的三星手机不能使用play
2023年6月7日
其他

新政策第一天回国:核酸、转机、健康码

三年半没有回国了。本想等等从纽瓦克直飞北京的航班恢复,但是遥遥无期。等不起了,三月初订了国泰从纽约JFK机场飞香港的往返机票,然后又买了一张从香港飞北京的机票,国航。出发的日子是4月28日,国泰的航班是早上10点从JFK起飞,29日下午2点到达香港。国航的航班是下午5点半从香港起飞,时间上应该来得及。4月23、24这两天,我开始到处查可以做核酸检测的地点。因为是要48小时的核酸报告,所以我打算26日下午去做。25日早上醒来,就看到朋友发的信息:中国宣布从4月29日开始,取消核酸检测,用抗原检测代替。多巧啊,我刚好卡在这个日子上。那么,我到底是否需要做核酸呢?多方查证的结果,入境香港是不需要核酸检测的。我是28日上午十点JFK出发,29日才到香港,然后转机北京。根据新政策,我不用核酸。那么48小时抗原怎么做?网上有人建议拿着手机的时间和抗原结果拍照;有人建议带上一条杠的检测棒;还有人主张P图。还有朋友问我是否需要“坏分子”抗原自测盒。我去年9月底阳了之后,亲身多次测试了几款抗原试盒。其中有一款,不管我是阳的多么厉害,它的结果永远是阴。我称之为“坏分子”,并把我家这一款试盒全部丢进垃圾箱。​我当然不会去用那个“坏分子”。27日晚上临睡前,我找出家中新领的自测盒,做了个抗原。结果不出所料,是阴性。​我测的时候很认真,因为是回去看年迈的老母亲,我当然不希望自己是阳性却不自知。这大概也是要求48小时抗原的意义吧。28日早上,我6点40就出发了。路上有些堵车,8点才到。值机很顺利,没有人等待,也许大多数人都已经值完机了?国泰的值机口,工作人员只看了护照,没有要任何新冠检测信息。安检之后,时间还早,我就下载了微信小程序“海关旅客指尖服务”,开始填写“出/入境卫生健康申报”,也就是所谓的“黑码”。申报并不难,如实填写就行。这里要敲黑板:第一,港澳往来人员,这里要填“否”。我是在香港落地,入境,然后再转机。所以我一开始是填的“是”。这是不对的。​第二,这个黑码是24小时有效,我是在纽约准备登机前填好的。因为旅途时间长,加上香港到北京的飞机晚点,以至于我在北京出关时,我的黑码已经作废。​​飞机从纽约出发的时候,因为等待跑道,耽误了40分钟左右。这一班飞机是16个小时,相比于我之前经常坐的纽瓦克飞北京,要多出3个小时。飞机上看了四个完整的电影,又迷糊了几小觉。时间也就过去了。有两部电影值得一看。一部是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生无可恋的奥托”,我几乎是哭着看完,强烈推荐。​另一部是赵婷导演的“无依之地”,也拍的相当好。​虽然飞机出发时晚了一些,依然在29日下午两点准时到达了香港机场1号楼。我是买的两截机票,纽约到香港,香港到北京,不是联程。所以我需要出海关,然后拿了行李再去国航柜台值机。这里敲黑板: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买联票。我是因为回来的时候要从其他地方去香港,不从北京走,所以没有选择联票。购买联票转机的旅客,跟着指示牌,直接去转机,不用考虑行李,也不用出关。而我,首先,要在机场填一个小的申报卡片。出关很简单,也没什么人,只看了中国护照和小卡片。然后,我去取行李。等了40多分钟。然后,我拉着行李,去找国航的值机柜台。好在也在同一航班楼,乘坐电梯,从L5到L7就到了。​国航的值机柜台有很长的队伍,在这里,我又花了40多分钟。办理国航登机手续的时候,没有要任何核酸证明,也没看健康码。办完值机手续,再次过了安检,已经是下午4点。距离我到达香港,已经过去整整两个小时。所以,如果有人需要像我这样分开两段走,一定要在两班飞机之间留出足够的时间。在机场的“美食广场”要了一份河粉,因为不太会微信付款,还被服务员善意地“嘲笑”了一下。​国航飞机起飞时,晚点了一个多小时。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40。我拉着行李箱,一路快走,因为我的健康码快过期了!机场太大,紧赶慢赶,我还是在9点50分的时候才到达健康码通道。抱着侥幸心理,我去扫码,果不其然,无法通过。好在旁边就是一大排申报健康码的机器,把护照放上去,系统就找到我之前填写的各项信息,很快生成了新的申报码。​ 扫码通过,然后入关,工作人员问了一句:“你上一次回国是什么时候?”
2023年4月30日
其他

一百美元的实验:2022年

我的一百美元的实验,今年是第五年了。2018年12月18日,我早上带着一百美元出发,给车加油,吃早餐、午餐,购买日用品,买菜,买衣服......。到了晚上,一百美元花的干干净净。我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了,发表了第一篇文章:一百美元的一次实验
2022年12月28日
其他

2022圣诞心愿:祝福这些走入我们心里的家庭(五)

2022年的圣诞心愿单行动,热热闹闹地启动了。2022圣诞心愿:祝福这些走入我们心里的家庭(一)2022圣诞心愿:祝福这些走入我们心里的家庭(二)2022圣诞心愿:祝福这些走入我们心里的家庭(三)2022圣诞心愿:祝福这些走入我们心里的家庭(四)从去年12月初开始,一共有100个美国领养家庭,通过Amazon心愿单的方式,走入了我们的世界。今年,在短短两天内,这100个家庭中的52家,为我们提供了他们这一年的情况更新,以及一个新的心愿单。加上一个新的家庭,2022年的心愿单行动,将有53个美国领养家庭参加,他们领养了近200个残疾中国儿童。心愿单行动,是一个影响了很多人,很多孩子的社会事件,也一座完美地连接美国和中国普通百姓的桥梁。说一件挺暖心的事。杭州有个高中女孩Maymay,听说了心愿单这事,心生感动,就在同学中发起募捐。不少同学响应,除了捐款,还用英文给领养家庭以及那里的孩子们写了不少关心和鼓励的话。我今天把这些留言发到领养妈妈们的脸书群,感动了一大片。这些家庭很多都面临各种困境,特别需要理解和关爱。下面,是13个家庭提交的2022年情况更新。如果有愿意通过心愿单为他们购买礼物的朋友,请注意以下几点1、请将心愿单的链接复制到浏览器,然后打开。(公众号无法直接打开链接)2、挑选完礼物后,选择“gift
2022年12月22日
其他

2022圣诞心愿:祝福这些走入我们心里的家庭(一)

从去年12月初开始,一共有100个美国领养家庭,通过Amazon心愿单的方式,走入了我们的世界。心愿单行动,是一个影响了很多人,很多孩子的社会事件,也一座完美地连接美国和中国普通百姓的桥梁。2022年的圣诞节快到了,在过去的一年里,这100个家庭都怎么样了?他们过得还好吗?尽管我们之前一直在忙一位领养家庭的房屋装修,分身乏术;尽管国内大部分地区正在爆发疫情,让我们忧心不已。我们还是决定做一次“2022圣诞节心愿单活动”。因为这些家庭,值得我们继续的关爱和支持。因为这些家庭,也非常希望能让孩子的母国人民,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匆匆给这些家庭发了通知,希望他们提供:1、过去一年的情况;2、附上几张近照;3、开一个Amazon心愿单。我们的建议得到了非常热烈的反响。几天内,我们就收上来50个家庭的材料!下面,我们会陆续分享这些家庭提交的2022年情况更新。如果有愿意通过心愿单为他们购买礼物的朋友,请注意以下几点1、请将心愿单的链接复制到浏览器,然后打开。(公众号无法直接打开链接)2、挑选完礼物后,选择“gift
2022年12月21日
其他

一次装修纪录,以及一个圣诞奇迹的诞生

一、是不是破纪录了?美国康州的一对夫妇瑞恩(Ryan)和格蕾丝(Grace),一直想装修家里的地下室。2016年,他们从徐州孤儿院领养了两个身患残疾的中国男孩,九岁的Joshua(约书亚)和三岁的Hudson(哈德森)。加上他们自己的三个亲生女儿,一个五口之家,变成了七口之家。之后,这个家庭又有三个新生命出生,分别是现在四岁的双胞胎,和两岁的小不点。仅仅几年,这个家庭的人口,就翻了一倍,成了一个十口人的大家庭。孩子们多了,又在一天天长大,他们家需要更多的空间。如何增加使用空间?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地下室。他们家的地下室面积很大,有很多空间可以利用。两口子找了一个装修公司询价,希望只装修地下室的一部分,并加一个洗手间。询价的结果是:完成这样的一个工程,需要3、4万美金,工期要一个月。3、4万美金,对于大多数美国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大数目,需要通过贷款才筹到。3、4万美金,对于瑞恩和格蕾丝一家来说,更是天文数字。两个男孩子的领养费用,以及各种医疗和康复费用,都不低。在物价飞涨的今天,维持一个10口之家,更是不容易。而家里的8个孩子,全部在家上学,一个来月的工期,也会给这个家庭的生活造成相当大的影响。所以,这个地下室改造计划,一直无法实现。然后,仿佛是一场梦。又仿佛是电视上的真人秀节目。三天,只有三天,一个崭新的,装修完好的地下室就完工了。而且完工的不仅仅是地下室。一楼的洗衣房被改成了一个房间,原来的主卧室又隔出了一个洗衣房。楼上楼下,所有卧室的地毯也全部换成了地板。这样的工程,从开工,到完工,只有三天!这是装修史上的一个纪录吧?一不小心,我们成了破纪录的人。二、筹备过程还是先交代一下来龙去脉吧。我和郑琼导演去年圣诞节开始发起给美国领养家庭购买心愿单的事,后来在许多志愿者的帮助下,一共做了100家。格蕾丝家,是其中的第23家。后来,郑琼自费来到格蕾丝家拍摄一部纪录片,准备深入探究一个领养家庭的现状、成长、欢乐和挣扎。格蕾丝家需要扩大生活空间这事,郑琼和我提起几次,我们一直放在心上,也想了一些办法,比如希望有个企业或者集团一次性给她家搞定,但是没什么效果。感恩节之后的那个周日,我和朋友陈师傅夫妇去探望格蕾丝一家。临走前,郑琼拉着陈师傅夫妇把格蕾丝家转了一圈,解释了他们的居住困境。陈师傅的第一个建议是把一楼的洗衣房变成一个房间,把洗衣机和烘干机放到地下室。格蕾丝不满意这个方案。她每天都要洗四缸衣服,洗衣机和烘干机放在地下室,会让她非常不方便。8个孩子,最小的才两岁,每天要洗的衣服的确很多。洗衣机旁边的卧室比较大,陈师傅又建议从卧室里再隔出一个洗衣房。这样,洗衣服仍然在一楼,房间却多了一个。大家一起站在那里比比画画讨论:这里拆个墙,那里安个门,我看向一旁有点茫然的格蕾丝,安慰她说:“别紧张,今天大家就是讨论讨论,打开一点思路。”当时的我,觉得陈师傅来做装修,并不太现实。年底了,陈师傅很忙,手上有好几个工程。我们又都住的比较远,来格蕾丝家单程几个小时。即使是陈师傅来做,也需要等他有时间后,踏踏实实拿出两个星期来才可行。在回程的车上,我和陈师傅说着说着,也不知怎么的,不光他要来给格蕾丝家搞装修,而且,一个洗衣房改房间的“小”工程,变成了除了增加房间,还要换所有房间的地毯,还要改造地下室的“大”工程。陈师傅夫妇,本来就是利用休息日过来看望一下这个领养家庭,送点钱,送点吃的。结果,就被我和郑琼拉上“贼船”,要干一票大的,还免费!接下来,就是做预算,排时间,找工人,买材料。最主要的,是筹款。找“大款”的方式没能奏效,眼瞅着买材料的钱哗哗出去了,我只能祭出自己的“杀手锏”,写文章募捐。于是,这篇文章就出台了,里面把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以及各种捐款渠道都写清楚了。(见前文:约书亚的小屋:一个特别的圣诞心愿)文章发出后,果然马上有人捐款。这两年,帮助领养家庭这个事,有不少热心的人士不断加入。他们积极购买心愿单,给领养家庭捐款捐物,分享这些家庭的喜怒哀乐。我和郑琼为啥一开始想找“大款”,是因为我们实在不好意思薅同一批人的“羊毛”了。这几年,全世界的经济形势都不太好,这些领养家庭的“铁杆粉丝”们,很多人也不富裕,而且有不少人自己就有特殊需求的孩子,金钱上和精力上的负担都不小。文章出来后,又是这同一批人最先站出来捐款。心愿单的义工冯斌是第一个捐款的,捐了$500。他本身并不富裕,还有一个自闭症儿子,所以多年一直是自闭症领域的倡导者。随着文章的转发,也陆续有新的爱心人士加曲奇或者我的微信,愿意给“约书亚小屋”添砖加瓦。与此同时,瑞恩开始扒家里所有房间的地毯,小孩子们也跟着忙前忙后。新地板也定好了。福临地板店的老板听说了格蕾丝家的故事,又给打了折。三、一波三折事情的进展有点快。瑞恩跟公司请了假,12月12日和13日可以在家,算上之前的周六周日,就一共有4天时间。陈师傅把手里的活挤了又挤,决定配合瑞恩的时间,11日到13日过来。第一个难题来了。工人从哪里找?陈师傅经常使用的几个墨西哥裔帮工,明确表示:我们每天都要回家睡觉!而格蕾丝家居住的地方,有点像大农村。瑞恩的动手能力强,家里修修补补都自己做,所以也从没接触过什么Handyman。我在网上查了格蕾丝家所在地的Handyman价格,三个小时的人工费用竟然就要$200多。郑琼又计划每天找出租车接送墨西哥裔帮工。车程来回6个小时,车费需要$400。这真让人有点崩溃。就在我们愁的头发都白了几根的时候,纽约永建集团横空出世了。我和郑琼两年前就认识了纽约永建集团的高总。当时我们在帮助密西根州的Katie家,高总自告奋勇参与进来,打算为Katie家装修。后来Katie家换了大房子,装修这个事情就没有做成。但是高总的急公好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当高总看到我在朋友圈发的关于“约书亚小屋”的信息,马上表示他可以帮忙。这不正是雪中送炭吗?高总会带两个工人过来,陈师傅那边,也找好了两位墨西哥裔工人。人员问题解决了。第一天收到的捐款没有达到目标,我继续动员。我的北大84级校友们出手,让第二天的捐款几乎增加了一倍。沈群师兄的"A
2022年12月18日
其他

约书亚的小屋:一个特别的圣诞心愿

我又一次见到了约书亚(Joshua)。他是最后一个走入家门的人,推着助行器,一步一步,走的很慢。已经过完了15岁生日的他,模样和几个月前相比,并没有太多变化。他看见我,咧嘴露出了笑容。他喜欢对着人笑。他的笑容,总是那么温暖而纯净。七年前,就是约书亚那有些羞怯,带着真诚的笑容,捕获了一对美国夫妇瑞恩(Ryan)和格蕾丝(Grace)的心。他们开始了收养约书亚的征程。一年后,2016年7月,这对夫妇去了中国徐州孤儿院,领养了约书亚。同时领养的,还有另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哈德森(Hudson)。哈德森是手指、脚趾、关节都有缺失。他的肘部关节根本无法伸直。而约书亚,则患有一种罕见的脑部发育不良,导致他的身体就像面条一样软,也影响到他的逻辑和情感发育。约书亚在孤儿院长到9岁,他常年只能歪歪斜斜地坐在一个椅子上,生活的范围极其狭窄。他没有见过任何动物,甚至不知道饭是做出来的。在孤儿院的时候,每到吃饭的时候,阿姨们就会端来一碗碗食物。所以,在约书亚的心中,食物都是凭空变出来的。2016年7月,瑞恩和格蕾丝把约书亚和哈德森万里迢迢带回美国。当约书亚第一次看到Grace做饭的时候,他瞪大眼睛:原来,饭是这样一步步做出来的啊!现在的约书亚,可以自己做一点简单的饭了。约书亚在孤儿院里也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甚至从没拿过笔。从教他握笔开始,Grace一点一点给他进行知识启蒙。如今的约书亚,英文已经非常流利。他可以阅读小说,可以写漂亮的连体字,也可以写文章了。Ryan每天清晨三点多就起床,四点就走出家门去上班。他在一个连锁超市Aldi做管理工作。每天这么早上班的原因,是他可以有一个安静的时间段在办公室里读圣经,另外也可以早点下班回家。Grace是五点多起床,然后开始一天的劳作。做饭、洗衣、挤羊奶、喂家畜、打扫卫生......,一个十口之家,有8个精力旺盛的孩子,家务事可以说是源源不断。8个孩子,全部在家里上学。他们年龄从2岁到15岁,Grace就是他们的老师。她要教从学前班到高中的所有课程:英文、数学、历史、生物、物理、化学......。我每每看见Grace,都觉得自己是在看一个超人。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个小时。其他人的24小时,可以有刷手机、看电视、闲聊、发呆的时间,而Grace的24小时,几乎是连轴转。就拿洗衣服来说,她每天要洗四缸衣服。她家的洗碗机,几乎是24小时都在运转。Grace曾经在大学教过书,也曾在企业里做过管理人员。如今的她,是全职妈妈,也是老师、厨师、保姆、工人.....,甚至是心理治疗师,因为她经常要和某个孩子谈话,来解决他们面临的一些心理问题。累不累?当然累。但是,Grace似乎已经失去了喊累和躺平的资格。每一天,她都被无数的琐事包围着。忙碌、辛苦,但也有收获和欢乐。去年的12月4日开始,我和郑琼开始通过购买心愿单的方式,来帮助美国领养家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做了整整100个家庭。Grace家,是其中的第23号家庭。他们和其他99个家庭一样,都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寄来的圣诞礼物。今年的2月份,Grace一家的故事,被整理成“我们的儿子来自徐州孤儿院”一文,发出后引起强烈反响。Grace一家的生活,有了一些变化。约书亚收到了新的健身器材和助行器。他的病是无法治愈的,需要通过每天的锻炼,来保持身体的机能不退化。他们也收到了热心人士捐赠的电脑。8个孩子,如今有了5个小笔记本电脑,可以更好地学习各种知识。他们收到了吸尘器,和面机,果汁机,他们也收到许多人寄的二手衣服、鞋子、玩具.....。美的集团美国分公司给Grace家捐赠的洗碗机,也在路上了。这些东西,的确解决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需求,但是,却无法解决他们面临的最大一个难题。这个难题已经迫在眉睫,却又棘手的很。这个难题就是,8个孩子在一天天地长大,他们住的地方不够了。Grace家的房子其实不算小。大约有3000平方英尺。但是,车库上方的位置建了一套单间,做Airbnb(家庭旅馆)。全家只有瑞恩一个人工作,所以,这个小家庭旅馆的收入,对于他们很重要。那么,剩下的空间,对于一个10口之家来说,就有些局促。两个男孩来到这个家庭之后,他们在二楼布置了一间漂亮的卧室供两个孩子合住。但随着约书亚不断长大,上下楼梯对于他越来越困难。
2022年12月3日
其他

2022年的秋天,引爆了我的朋友圈

据说,果树有大年和小年之分。同一棵果树,这一年是硕果累累,下一年的果子可能就是寥寥无几。树叶,应该也有大年和小年之分。2022年秋天,对于美东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年”。进入十月份以来,五彩缤纷的颜色,染遍了山,染遍了水,染遍了居民区和大街小巷。也染遍了我的朋友圈。我9月25日从土耳其回来,发现自己阳了(见前文)。一周后,痊愈的我,开始被满目秋色所震撼。于是,我每天出门,随手拍下了一幕幕,希望能够把这个最美的秋天定格。发在朋友圈的照片,每一次都会收获很多赞,还经常有人想借图,我都会说:没问题,随便拿,美景,就是让大家欣赏的。朋友们都开车出去看红叶,有的要走几个小时。我由于没有太多空余时间,走的都是周边地区,最远不过半个小时车程,最近就在自家门口!其实真的不用走太远,今年,几乎每一处,都有美丽的秋景。下面,就看看我这些引爆朋友圈的照片吧。一、自家门口我家窗外有几棵树,每天看着树的颜色,就知道秋天的脚步又近了几分。最早开始黄的,是窗外的枫树。每天一点点变黄变红的树叶,在清晨的阳光照射下,撒下一室灿烂。好友翻出从没机会穿的礼服,来我这里“打卡”了。拍完室内,来到室外。有棵参天大树的叶子黄了。哇,真没想到,礼服与枫树,竟然是绝佳组合。窗外的红叶渐渐落了,家侧面的一棵大树,又慢慢红了。这棵树,今年迎来它的“大年”。上一次它这么红,还是2018年。每天早上阳光透射过树叶,那种美几乎都无法形容。​当这棵树的颜值达到顶峰时,我在网上看到北京人都去奥林匹克公园的一棵神树下拍照,于是我也在树下拍了几张照片。我觉得这效果不比奥林匹克公园的那棵树差。关键是这棵树就在家门口,又没人,可以独享啊。你们看我随便拍几张,是不是都像电影画面?​叶子越落越多了,秋天接近尾声了。二、芹菜农场这是离家十分钟的一个小生态公园,不能带狗进来,里面基本上是原生态,主要靠志愿者维护。里面有郁郁葱葱的树木,湖上有各种鸟栖息,随处可见鹿群。三、Goffle
2022年11月5日
其他

旅行归来,我发现自己阳了

9月14日到25日,我参加了一个旅行团,去土耳其玩了十几天。25日这天,回到家后,我顾不上整理行李,第一件事就是洗手,然后拿出新冠自测盒进行测试。试了一个之后不放心,又拿出另外一种进行测试。15分钟之后,两个试剂都显示:我是阴性。我简直不敢相信。难道我的运气如此之好,竟然“逃过一劫”?交代一下背景吧。一场疫情,已经让我快三年没有出过远门了。2019年11月,我回国探亲。11月底回到美国,之后不久,新冠就开始流行,而且持续至今。这三年,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人们面对新冠,也从恐慌,到麻木,直到不再那么在乎了。特别是去年年底开始流行的奥米克戎病毒,传染性极强,更是让很多人都没逃过去。周围一个又一个人,得上了,痊愈了。新冠,不再神秘,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成了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和朋友们开始计划土耳其之旅。在四五月份的时候,就选定了旅行团,确定了行程。之后,全世界都加快了开放的脚步,各国不断取消对于新冠的防疫要求。2022年的暑假,应该是有史以来最热闹最繁忙的暑假。被关了太久的人们,满世界地撒欢了。我的朋友圈,每天充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照片,以及一个又一个接踵而至的消息:阳了。太多的人在旅途中和旅途后都阳了。以至于我有了个预感:土耳其之旅,也许会终止我保持了快三年的阴性纪录。土耳其有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一踏上这片土地就被深深地吸引。这次旅行团有100人出头,共有四辆大巴,我们的大巴有28个游客,加上领队、导游和司机。土耳其已经取消所有对于新冠疫情的限制。因为疫情影响而萧条的旅游业,焕发出勃勃生机。虽然暑假已经过去,各大旅游景点依然人头攒动,也几乎没人戴口罩。我们一路玩到第六天,领队告诉我们:我们车有一位游客阳了,她和同屋会留在当地酒店,不再与我们同行。领队让大家都戴上口罩。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其实没有太多感觉,发生这样的事也是意料之中。接下来的行程中,大家一开始还戴一下口罩,后来也渐渐不戴了。说实在的,我们这些人,坐车在一起,吃饭在一起,游览在一起,购物在一起。可以说我们之间是天天密接,而我们又与无数人每天产生密接。戴口罩,其实已经不能阻挡病毒的袭击。看明白这一点,把一切交给天意吧。这次旅游,一共是11天。后面的六天,依然是行程满满,快乐多多。到了最后两天,车上咳嗽的声多了一些,我也开始觉得嗓子有点发痒。旅行结束了。回程一切顺利,只是机场的人很多,而同班飞机上,更是有人一直大声咳嗽。飞机上我一直戴着口罩。不过土耳其航空提供了两餐,味道不错,我吃得精光。所以,这口罩,也跟没戴差不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我到家之后,马上测试,想知道自己中标没有。阴性的结果,让我松了一口气。询问同行的朋友们。以前阳过的,都没事。一位从没阳过的朋友,测试的结果是阳了。我开始觉得自己大概是那种永远都不会感染新冠的“一小撮人”。听说有科研机构在征集这些人的血,要分析这些人的血里有哪些特殊成分。我决定过几天如果还是阴性,就去参加这个实验,做小白鼠,为人类战胜新冠做贡献。这场疫情,实在是太磨人了。如果能让它早结束那么一点点,我献上几管血也是值得的。25日这天晚上,我休息的不错。第二天是26日,周一,早上,我再次进行测试,还是阴性。我更踏实了一些。这天是周一,我还戴着口罩去上班了。当然我尽量和其他人保持一点距离。这一天,我感觉自己身体出现了“皮肤痛”。那种疼不是从里往外,而且停于皮肤表面。疼痛不是很强烈。我以前也会偶然有这个情况,所以也没太在意。27日,周二。早上醒来,我发现有点不对:我有些发冷,而且身体的疼痛从皮肤表面,转移到关节内部。这种酸痛非常像病毒感冒引起的那种疼。我马上量了体温:37.1度。低烧了。我决定再次进行测试。鉴于前两天的试剂一直测试我是阴性,于是,我决定再换一个试剂。我找出最新收到的测试盒Ellume,上面有“高度精确”的字样。这个测试盒需要链接蓝牙,要求输入一系列个人信息,而且要强迫观看一段录像,再等待测试结果运转15分钟。总之,一切显得繁琐、正规、高大上。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我乱填了一个生日,其他步骤都按照要求一步步走。折腾了20来分钟,结果出来了,还是阴性!我有些疑惑:难道我只是感冒了?难道我真的不是新冠?我没有去上班,躺在床上休息,不停地喝水。浑身酸痛,体温高了一些,最高到了38度,嗓子也开始有些疼。我吃了一片泰诺,昏昏沉沉睡了一会儿。下午,我的体温已经下来,身体酸痛也好了一些。我不甘心这样不明不白,决定去做核酸检测。今天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先是去了一家做核酸的地方,朋友前不久还来这里做过。到了之后,发现人去楼空,铁将军把门。又在网上查到另一个做核酸的地方,是一个镇政府的停车场。开到那里,发现也不存在了。看来,核酸检测在美国已经没了市场,所以这些做核酸的地点都关门了。第三个地方,是一个Urgent
2022年10月8日
其他

从中国弃婴到美网冠军

今天是周六。今天是中秋节。今天也是美国网球公开赛最激烈的一天。因为一个女孩,我对今天的美网比赛,又多了一份关注。这个女孩是谁?在国际网球协会的轮椅网球的最新排行榜上,她是青少年组的2号种子;在2021年的阿拉巴马网球赛上,她获得冠军;打轮椅网球仅仅三年,她已经打入美国青年国家队;她患有脊柱裂;她15岁;她是一位中国弃婴;她就是Maylee
2022年9月11日
其他

心愿单故事第100家:9个被遗弃的女孩,找到了一生的爱

当心愿单故事做到了90多家时,我总是在想:第100家会是什么样子呢?这大半年,我和郑琼,以及许多志愿者,把90多个领养了中国残疾儿童的美国家庭,完整地呈现在中文读者面前。这90多个家庭,形形色色。有单亲妈妈带一堆孩子的;有收养了十几个残疾孩子的;有的家庭收养的全是盲童;有的家庭收养的全是聋儿;有的家庭失去了身患重病的领养孩子;有的家庭,已经办好领养手续,但是因为疫情,不能去中国接孩子,还在苦苦等待。有的领养父母已经年逾70;有的才30多岁。可以说,这大半年,我们看到了一幕幕的悲喜人生。这些家庭光是目前正在做骨髓移植手术的孩子,就有好几个。今天,我们迎来了第100个家庭。当我看到Mason家的故事时,我觉得没有比这个家庭更合适的代言人了。的确,第100个家庭,是一个里程碑。而Mason家,完美地代表了我们“心愿单行动”所要了解和帮助的群体。这个家庭,有虔诚的信仰,有持之以恒的爱心,有百折不挠的毅力,有跨越所有难题的勇气。这个家庭,收养了九个亚裔女孩,其中六个来自中国。九个女孩,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有的非常严重,需要在家里一辈子。可是,在这对伟大的父母的眼中,这些在很多人眼里的“无用之人”,是他们的无价珍宝。他们一次又一次,走到地球的另一端,领回一个身心都需要呵护的孩子,把她们放到自己的羽翼之下。这些孩子的生命之花,在一点点绽放。当一个女孩用脚绘画,数次得奖的时候;当另一个被认为只能爬行的女孩,可以直立行走的时候;当一个身患多种重病的女孩,不断获得进步的时候,你不能不惊叹:爱和信心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有时,这种力量可以超出你的想象。这就是我们的第100个家庭。我们这个临时起意的“心愿单行动”,曾经想在第16个家庭时停止,后来推到第32家,第64家,第88家,第96家。如今到了第100家!这也是爱和信心的力量。下面就是Mason家的故事。1989年,布伦特和我(我叫吉尔)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结婚。我带着与前夫的两个年幼儿子走入新婚姻,布伦特对他们视如己出。我们把婚姻和孩子都交托给主,尽我们所能按照祂的旨意生活。
2022年8月29日
其他

两次难忘的中国之行,虽然艰辛,却改变了我们的生命

和Griffin回酒店。Gunner跟我们分享零食,Gavin
2022年8月27日
其他

拥有这两个来自中国的唐氏宝宝,是我们的福气

帮助美国领养家庭的“心愿单活动”,进行到今天,已经帮助了97个家庭。过去的几个月,我们没有做新的家庭,而是注重在继续为这97个家庭提供一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比如陆续翻译和发表这些家庭的长版故事;为接受骨髓移植的孩子购买礼物;对有困难的家庭进行资助;拜访了几个领养家庭,并带去捐赠;收集二手衣服、书籍、玩具送给领养家庭,等等。今后几天,我们将分享三个新的领养家庭的故事。去年圣诞节临时起意发起的“心愿单活动”,就要做满100家了!下面就是第98号家庭,居住在Connecticut州的Lindblom一家的领养故事。我也将和几位心愿单活动的志愿者,在8月30日去探望这个家庭。Lindblom家的自述我们是住在康州的
2022年8月24日
其他

从中国领养了11个孩子的美国大家庭!

岁),Mylee(15岁),Andrew(15岁),Piper(15岁),Asa(11岁),Paisley(9岁),和Estie(8岁)。我们将要从哥伦比亚领养的三个孩子是:Cruz(
2022年7月27日
其他

在美国,高中毕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很久以前就耳闻美国人特别重视高中毕业。比如到美国大使馆申请签证,如果是家长去美国参加高中毕业典礼,就是响当当的理由,很少有被拒签的时候。美国的高中毕业,到底都要经过哪些事情呢?高中毕业典礼,又隆重到什么程度呢?我的二女儿璐璐,刚刚结束了高中生涯。我就把她走过的这一路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所在的镇,大约不到三万居民,收入水平属于中等偏上。镇上的公立学校包括六所小学,两所初中和一所高中。我们这个学区不错,在新泽西的三百多个公立学区中,排名常年在前30名。镇上居民的房地产税,绝大部分是用于这些公立学校上。平均每年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花费,是一万七千多美元。学生上学,从学前班到高中毕业,都是全部免费的。美国高中是四年制,申请大学是在最后一年开学之后。整个申请过程,大多在第二年的一月初结束。到了三月底,各个大学都放榜了。五月一日,每一个申请大学的孩子,都要选定自己想去的学校。璐璐她们的毕业季,就从3月初开始了。三月美国学校里,有一个重要的组织,就是“家长会”。家长会都是由家长志愿者组成,参与学校各种活动,发动各种捐款,开展各种义工服务......,林林总总。可以说,家长会占了学校的半壁江山。而每一届毕业生的家长们,又会在总的家长会下面,设立毕业生家长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将策划、参与和组织与毕业相关的一切活动。我们镇高中2022毕业季的第一项大活动,在3月初举行,是毕业生时装表演暨拍卖会(fasion
2022年7月15日
其他

自己养八个孩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22年6月5日,星期天。天气特别好,蓝天白云,凉风习习。我从新泽西开车一路奔赴康州,去见一个我钦慕已久的家庭。路上没有堵车,我一口气开了两个多小时。快到目的地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忘记给郑琼带她的摄影器材了。在出发前的48小时,我和郑琼一直在琢磨给这个家庭带些什么东西。从拼图到彩笔,从粽子到包子,从水果到奶酪。一边讨论,一边采买,出发前,又把东西一样一样搬上车。我全然忘了,我这次去的最初的目的,是给郑琼送她的一些摄影器材。我满心满眼,都是一件事:我就要看见Grace一家了。我就要看见两个从徐州孤儿院收养的男孩了。顺利地到达康州考文垂,Grace家的门是锁着的,一家人和郑琼都去了教会还没回来。郑琼通过Aldi网站订的食物都到了,密密麻麻摆满了门口。她家的占地面积真大啊。放眼望去,是一片宁静的景象。有菜园。有鸡笼。还有两只山羊。我把自己带来的东西从车上拿下来,也放在门口。Grace一家从教会回来了。Grace先从车上下来,和我拥抱,她的先生Ryan随后下来,然后就是一个又一个孩子蹦下来。一个,两个,三个......,一共八个孩子!最后一个孩子花费了很长时间才从车上下来,他是从徐州收养的Joshua,需要使用助行器。宁静的田园,瞬间充满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声音。自己抚养八个孩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来之前,我无法想象。从看见Grace一家开始,一个八孩家庭的生活,一幕幕在我眼前展开。孩子们开始往屋里搬东西。Hudson八岁了,他也是从徐州收养的。他的手指和脚趾都有缺失,关节也无法拉直。但是他搬东西毫不含糊。Joshua只能坐在椅子上,他也把食品一件件拿出来,交给爸爸妈妈放好。除了18月大的老八,其他孩子都在帮忙。老八自己爬到桌子上玩呢。我采购了很多中国食品,有饺子、包子、粽子、汤圆、葱油饼......。我和郑琼为这一大家子准备午饭。有这么多小帮手,午饭很快准备好了。开饭之前,大家一起祈祷。孩子们很喜欢吃这些食物,就连老八都一口气吃了7个饺子。吃完饭,大家一起收拾。Hudson的任务是把洗碗机里干净的碗拿出来。碗橱高些的地方他够不到,他就拉来一个椅子,站在上面把碗碟放好。显然,他经常做这些,非常熟练。外面阳光灿烂,我们来到后院。双胞胎中的一个把我拉进鸡窝,看她捡鸡蛋。20多只鸡,只有三个下蛋的笼子。母鸡每天为了下蛋都要排队。有的实在憋不住了,就把蛋下到其他地方。Grace说每天可以捡到十几个鸡蛋,够一家人吃了。后院的两只山羊刚刚来,是用来挤羊奶的。Grace自己挤奶。两只火鸡,一只兔子,也是这一家的成员。Hudson和双胞胎中的另一个拉我去前院。那里有菜园子,Hudson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各种水果和蔬菜。草莓已经开始熟了。我让Hudson给我们拍了一张照片。蜂箱的周围有不少蜜蜂,我们不敢靠近,远远地看了一眼。回到后院,小游泳池已经充好气了。今天的天气好,孩子们换上游泳衣,开始玩水。Joshua的腿还是没劲儿,每走三步就要摔个跟头。他大部分时间就是趴坐着,看其他孩子跑跳玩耍,脸上洋溢着笑容。每次看见他摔跟头,我的心里都一紧,都忙着问:“你没事儿吧?”后来,我看见全家人都不觉得他摔跤是一件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没有人会去扶他,没有人会跑过去关注他。每走三、四步,就要摔在地上,这就是他的生活日常,也是Grace一家的生活日常。他们接受这样的事实。反而是我,那种“关切”,其实是一种怜悯,是把Joshua看成不正常的人。还有Hudson,他的手脚都畸形,关节也无法伸直,但是,和他在一起,你感觉不到他是个“残疾儿童”。他活泼、阳光、勤快。他不觉得自己是“残缺”,只是觉得自己有些“不同”。孩子们在眼前跑来跑去,就像一个个小天使。我问Grace,“Myla是老大,那么老二是哪个?”Grace回答:“不,Joshua是老大。”她扳着手指数:“Joshua是老大,Myla是老二,Ellie是老三,Hudson是老四,Esther是老五,下面是双胞胎Pippa,
2022年6月13日
其他

非牛娃的大学申请文书:我的丑小孩

我的二女儿璐璐申请完大学之后,我就一直想写一篇总结文。但是,我觉得她的申请过程比较普通,没有什么戏剧性,所以写文的动力不足。这文章从4月底拖到5月底,终于在前几天发了出来。(见前文:一个非牛娃的大学申请经历)我只是想给这个申请过程留个纪念。但是没想到,我收到不少反馈,很多家长都说很有启发。原来,一位普通孩子的正常申请过程,也是有人看的,也会给人提供一点帮助。今年美国的大学申请竞争特别激烈。璐璐有几位同学,各个方面都非常优秀,但是申请结果却很不理想,只是堪堪拿到了保底学校。从网络上,微信群里,我也了解到,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从璐璐的申请情况来看,我自认为只有小遗憾,没有大失误。她的各方面条件我上一篇文章已经写了。根据她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意愿,我们选择了11所大学。最后录取了6所,一所waitlist,4所拒了她。这个结果,我们可以接受。有时,我也会想想:我们到底还需要做些什么,才能有更理想的结果?也许璐璐申请了Early
2022年5月29日
其他

一个非牛娃的大学申请经历

一、史上最卷的大学申请季2022年,是美国大学申请竞争最激烈的一年。这一年,不光是总的申请人数创了历史记录,每一所大学也都收到远远超出往年的申请者,导致录取率大大下降。2022年的大学申请,简直是太卷了!这样的哀叹,到处可见。我的女儿璐璐,也是今年的高中毕业大军中的一员。(璐璐)我一直有些犹豫,到底要不要写这篇文章。因为璐璐不是牛娃,也不爬藤。她的申请结果既没有超水平发挥,也没有堕入低谷。总之,她的申请过程,没有太多的戏剧性。一个普通孩子的正常申请过程,会有人看吗?后来我想通了。能考上常春藤等名校的学生毕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不是牛娃。这些孩子的申请大学经历,分享出来也有意义。”别人家的孩子“,可以让你羡慕,让你仰望。但是,普通孩子走的路,会给你启发,使你产生共鸣。二、出乎意料的专业选择美国的高中一共四年,申请大学是在最后一年的开学不久。所以,真正为了申请大学做准备的时间,其实只有三年。璐璐她们这一拨孩子,其实挺悲催。因为疫情,这三年中,她们有一年半是在网课中度过的,其中包括极为宝贵的10年级下半年和11年级全年。10年级和11年级的暑假,本来应该是去参观大学校园和参加夏校的时候,因为疫情,也都落了空。SAT和ACT考试,更是连续被取消了好几次。疫情下的日子,看似缓慢,其实也走得飞快,一转眼,11年级就结束了,到了璐璐开始申请大学的时候了。这时,璐璐跟我说,她想学艺术。我有点猝不及防。我的大女儿Zi就是学了艺术。她毕业于马里兰艺术学院的插画系,一直做freelancer,也就是自由画家。(大女儿Zi在书店里指着她的作品)我从没想过家里会出第二个学艺术的孩子。我的大女儿从小就喜欢画画,到了12岁,就定下来要去艺术学院,就连专业都想好了。从那之后,她从没动摇过。所以申请大学的时候,她申请的都是艺术学院。而二女儿璐璐,一直是各门功课比较平均。她小时候想当兽医,后来想当电视节目主持人。到了初中,她开始喜欢写作。从七年级开始,她连续三年参加Scholastic艺术和写作大赛,分别获得写作的金钥匙(七年级)、金钥匙(八年级)、银钥匙(九年级)。她自己也说以后想成为一个作家。我以为璐璐会选择与写作相关的一些文科专业来申请。所以,当她说想学艺术时,真的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她从来没有上过任何绘画方面的课外辅导班,也没有请过绘画辅导老师,更没有针对艺术做过任何升学规划。我只知道她从十年级开始就上AP艺术课,并且在11年级的时候,在Scholastic艺术和写作大赛上,获得两枚绘画方面的金钥匙,其中一幅作品,还获得全国银奖。(璐璐参加学校的画展,墙上都是她的作品)我一直觉得,这最多就是她的兴趣而已。当她提出要选择艺术专业时,我是挺不情愿的。学艺术是一条非常艰苦的路,我已经有一个女儿走上这条路,我不希望璐璐也走这一条。璐璐的姐姐虽然也是自学绘画,但是她毕竟从小就开始画,付出了许多精力和心血。而璐璐,我都不觉得她在画画上倾注过太多的心思。我委婉地劝说过璐璐,希望她考虑申请别的专业。但是,做父母的,永远拧不过孩子。璐璐执意要学艺术,甚至认为我们把她和她姐姐对比,是不公平的。算了,既然我一直做羊妈中的羊妈,就由她去吧。11年级之后的暑假,璐璐申请到去Montlair艺术博物馆的暑期工作,在暑期的艺术夏令营做助教。她带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有,每天带着孩子们画画和做手工。暑假过后,璐璐升入了12年级。每一年,各个艺术院校都会举办National
2022年5月25日
其他

【拔丝学堂】:愿天下无拐,“团圆”系统走过六周年

2022年5月15日,是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上线六周年的日子,六年来,“团圆”系统已经找回失踪儿童4960名,找回率为98%,避免了许多家庭悲剧。在“团圆”系统上线六周年前夕,针对拐卖妇女儿童这个社会问题引起的极大社会关注。北大84级“拔丝学堂”为此专门举办了一场讲座,专门介绍“团圆”系统。这次讲座的主讲人刘振飞,是1993-1996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现任高德地图总裁,“团圆”系统发起人之一。这个团圆系统是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打拐办在阿里巴巴集团的技术支持下开发的平台,是发布儿童失踪信息的权威渠道。这个系统以失踪地为中心,通过国内众多APP向一定范围内的群众推送失踪儿童信息,发动群众搜集拐卖犯罪线索,用于全国各地一线打拐公安民警即时上报各地儿童失踪信息。该平台于2016年5月15日正式上线,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困扰中国社会已久的(新增)儿童失踪问题。本次讲座的PPT由刘振飞提供,录像由北大84级校友李云制作,文字稿由罗新整理。下面是讲座的录像。“团圆”系统介绍刘振飞非常荣幸有机会在“拔丝学堂”分享,也感谢郭宗明和吕勇师兄的邀请。我做这个“团圆”系统公益项目已经有6、7年了,一直没有讲过。我觉得有这个机会分享这个国家公益项目挺好的。我现在是在高德地图工作,我还有一个身份就是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是我参与的第一个公益项目,我今天也会给大家介绍一下。下面这个图的场景大家可能都不陌生。我老家是河南的,我读大学的时候,回到老家的县城里,经常回看到这些寻人启事。以前如果孩子丢了,家长都是这样贴寻人启事去找孩子。那么,什么是团圆系统呢?团圆系统就是我们配合公安部打拐办而成立的一个公益平台。这个平台有两个作用。一是破案率大幅度提升,因为有了这个平台,群众举报非常方便。以前可能也有很多热心群众,但是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去提供线索。二是发案率大大下降。因为儿童丢失,会被推送到所有手机里,包括犯罪分子也会收到,会对他们有很大的震慑作用。所以,这个团圆系统,就是把以前非常低效的信息发布和传播,变成一个高效的官方的通道。而这个系统背后,还有一个群防群治的理念,就是发动群众去预防和打击犯罪。这是我们国家社会治安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我播放一段2009年央视播放的一个打拐视频,让大家对当时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想象每个人都对这种拐卖儿童的行为非常痛恨。这种犯罪行为丧尽天良,让人骨肉分离,给有孩子的家庭造成极大的痛苦。凡是家里有小孩的朋友,都能理解拐卖儿童会给家人带来多大的伤害。为了准备这个讲座,我特意从公安部找来了另一段视频。这段视频可以看到公安部门当年所做的一些工作,以及为什么让我们参与进来。从这个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在2001年的时候,国家层面比如公安部、妇联、全国法工委等,就深入地介入到打击拐卖这个事情中来。但是,有两个重要的事情,一是第一时间拿到儿童失踪这样的信息,二是第一时间传出去,让老百姓都知道。这两件事情,对于公安机关来说,都不是很容易能够做到。当时在国内,很多朋友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就是时常在朋友圈,或者微博,或者聊天群里,收到小朋友失踪的消息,大家都非常惶恐紧张。在2010年左右,我住在北太平庄附近,算是北京比较中心的地方。那时我也会听到这样的消息。这是在北京啊,都会有这个情况,可以想象当时全国这个拐卖儿童的氛围,让人觉得非常地恐慌。我记得当时有媒体报道说,每年中国的失踪儿童有20万。每年“两会”的时候,全国政协,全国人大代表都会提供相关的提案,所以这也给国家相关部门,特别是公安部门非常大的压力。到了2015年,李克强总理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就是用互联网来赋能各个行业。当时中国负责打拐的最高负责人是公安部刑侦局的副局长杨东。他当时就提出能不能也用“互联网+”来帮助公安干警打拐。当时公安系统缺乏这方面的技术力量,尤其是研发力量,所以就找到我了。下面这张照片,就是阿里巴巴“团圆”公益项目组的几个核心成员。其中穿黑衣服这位女士,我们叫她鸿姐。她曾经在央视工作,后来进入阿里巴巴安全部门。她跟全国的公安部门都比较熟悉,和杨东局长也熟悉。我当时负责阿里巴巴的技术管理部门和安全部门。2015年“双十一”之后,有一天鸿姐突然来找我,说咱们国家这个儿童拐卖问题比较严重,但是没有很好的技术支持。马云鼓励阿里巴巴的员工做公益,倡议每人每年做公益至少三个小时。鸿姐说咱们公司做“双十一”这么厉害,能不能协助公安部门做一个打拐系统?我当时也没多想,就是觉得这时一个功德无量的好事。别的咱不擅长,这个互联网平台,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不是难事。于是我当时就决定成立个项目组干这个事。我开始在内部协调一些资源来做这个项目。上面图片里穿白衣服的男士,他是隐樵。他当时是阿里巴巴安全部门的资深工程师,技术非常好,也是北大校友。我跟他比较熟,就让他也参与这个项目。鸿姐的角色类似于项目经理,因为她要跟公安部门,以及各个方面做协调。隐樵实际上是干活的,他带着人把代码一行行敲出来。我在里面相当于总负责吧。这个项目,当时第一期参与的有2、30人吧。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这个项目发布之后,隐樵的妈妈知道了这个事情,就对他说:你小时候就差一点被拐走。他和我是老乡,也是河南人。隐樵是70后,那时候拐卖儿童的事情还比较多。他小时候被人拐走,是一个邻居在车站刚好看见,把他从人贩子手中抢下来了。所以冥冥中好像有因果,他后来参与到这个公益项目中来。于是,2015年11月下旬,我们开始做研发,到了第二年的五月,系统完成。这时候我们做一些测试工作,要派志愿者去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手把手教他们,告诉民警当有人报警时,怎么去填写信息,然后发到系统中去。5月15日好像是国际家庭日,公安机关要对这个系统开一次发布会。所以我们要在这个发布会之前完成这些测试,把这些实验数据拿掉,之后才正式上线。可是就在系统还没有正式上线之前,就是5月13日,我们这个平台上出现了这样一条信息,标题也很古怪,是“吉斯么吃作”。我们以为这也是一条测试信息,就让发布信息的民警删掉。那个民警说这是真实发生的事件。那是河北衡水的一个派出所民警,他接到一个报警,说是5月13日下午,有一个彝族小姑娘被拐走。我们得知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件时,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的,因为马上就要开团圆系统的正式官方发布会了,这时候出现了这样一个案件,团圆系统的效果如何,我们是很有压力的。但是,很幸运的是,过了30个小时,这个小朋友就被找到了。左边这个图片,就是当时的便衣民警。这个信息发布的时候,为什么有那样一个奇怪的名字呢?因为这是一个彝族小朋友,她的名字的汉语发音就是那样的。她的小名是吉吉。她就是我们团圆系统找到的第一个失踪儿童。下面这张照片就是5月15日公安部的团圆系统正式发布会。中间的这位就是负责全国打拐工作的杨东局长。从那时到现在,这个平台一直在运行,背后的技术工作也在不断地优化和改进,加入进来的志愿者也不断增多。下面我介绍一下这个团圆系统的工作原理。这个系统,从技术上来说,并不复杂。首先,我们在钉钉上面,做了一个公安部挂牌的“钉钉团圆系统”。为什么要去钉钉做呢?当时其实也没有多想。因为公安这边需要一个协作平台,打拐涉及到儿童隐私,又需要快捷迅速的信息发布,所以需要做一个新的平台。我当时只有两个选择,就是微信和钉钉。钉钉是阿里巴巴做的,当时我就是分管它。钉钉可以理解成为工作用的微信,便于移动办公,在手机上就可以操作使用,非常适合做这个打拐平台。钉钉这个打拐平台建立了之后,从公安部,到省、市、县,四级一共6000多名民警,都参与进来。他们每个人都有权力去发布失踪人口信息。以前他们发布这些信息时,是通过电话、传真等,效率非常低。有了这个钉钉团圆系统之后,全国民警都能在这个网络里进行发布,非常方便。这个系统,相当于给公安部门的打拐行动插上了一个“互联网+”的翅膀,使他们的办案效率大幅度提高。因为公安部门的信息是最权威的,以往关于失踪儿童的信息,大家或者在街头看到,或者在微博里、朋友圈里刷到。这些情况下,往往不知真假,也有很多重复发布。而团圆系统发布的信息是具有权威性的。只要有人报警,公安部门经过确认,就会发布出去。儿童的失踪信息在系统上发布之后,不管事情发生在中国大陆的任何地方,我们都会以失踪儿童为圆心,通过官方授权的手机应用程序,进行推送。一个小时推送到方圆100公里的范围,两个小时推送到方圆两百公里,三个小时推送到方圆500公里。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因为根据公安部门的经验,拐卖儿童的人会开车往外跑,所以搜寻的范围从失踪地点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向外扩展,数据也实时更新。团圆这个平台,把中国几十家知名企业的app都联系到一起。这在全国是头一份。这些app包括新浪微博、头条、百度、QQ、支付宝、淘宝、央视等。所以,当公安部门发布失踪儿童信息的时候,你手机上的那些app,就会根据推送范围,把信息发到你的手机上。根据我们的统计,再过一两年,中国的绝大部分手机用户,就都能接受到实时发送的失踪儿童信息。我在北京,我的手机就接收过两次这个信息。我的同学也在他们的省市接收过信息。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真实的信息传播过程,让人们能够看到准确的权威的官方信息。这就是团圆系统的工作原理。团圆系统是2016年5月15日上线,央视还专门做了一期专题节目。这个系统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大家看一下上面左边这个图,上线一个月后,失踪儿童的找回率是89%,满了一年的时候,到了92.7%,满了两年的时候,是97.6%,然后到了上线5周年,就是去年,失踪儿童的找回率是98%。找回率不断提升。那么,前面说的是找回新的失踪儿童,那么,对于历史上的案件怎么办?刚才看的视频里提到,公安机关很早就建立了一个DNA数据库。丢了小孩的家长,去附近经过授权的公安机关去采血,血样进入基因库。如果某个成年人觉得自己可能是拐卖的,也可以去公安机关采血,然后血样进入国家的DNA基因库去做对比。这个基因对比非常精确。昨晚上我特意看了平台上最新的关于失踪儿童的动态。这是发生在今年3月7日的事,这个小朋友叫邓欣贝。她失踪后,家长报警,关于她的失踪信息就发到了团圆平台上,目前,这个小朋友已经被找到。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个团圆系统平台。在微博上,它的名称是“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比如这一条信息,是说2月28日在贵州余庆县有个小朋友叶子涵失踪。大家看一下,这里有小朋友的照片,有年龄,有失踪的详情,最重要的是下面有负责民警的姓名和手机号码。所以,如果你收到这个失踪信息,并发现线索,就可以与民警联系。大家看看下面这个图,这是截止到3月5日的一个综合数据分析。右边的数据表明,团圆系统自上线以来一共发布了5012条失踪儿童信息,找回了4934名,找回率是98.4%。左边是对5012条信息的一个分类。大家可以看到,离家出走的比例最高,超过60%。比如有的小朋友把同学的鼠标弄坏了,怕父母责骂,就离家出走了。这种情况比较多。还有一大类是迷路,就是走丢了。比如山区的孩子到了城里,和父母走散了。这个情况有581人,占11.6%。还有393人,就是7.8%的情况是去同学家,或者外出玩耍,没有告诉家里,玩起来忘了时间,大人发现孩子没回来,就报警了。剩下的还有“其他家庭纠纷”这个情况,这个有450人,占9%。这一般是指父母已经离婚,或者正在闹矛盾,一方没有通知另一方就把孩子带走,把孩子藏起来。还有就是溺水等意外死亡的就261个,占5.2%。其他原因的命案有60个,占2%,比如有时新闻里报道,邻里矛盾,有人把小孩子杀了泄愤,就算是这种情况。而真实的被拐卖案件,并且被公安干警解救出来的,只有60个。还有78个孩子还没有找到,他们的失踪信息会一直在团圆系统里,我们也会一直配合公安机关,争取把所有的孩子都找回来。所以,实际上儿童被拐卖的情况,在失踪儿童中是非常小的部分,绝大部分儿童失踪都是因为家庭问题。比如我前不久看到一个数据,中国青少年的抑郁症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这些家庭和心理问题,都能导致少年儿童失踪的情况。团圆系统是从2016年5月14日正式上线,只要是新增的儿童失踪报警,都会在第一时间记录下来,并积极展开寻找。这个团圆系统是针对新增失踪儿童的,那么以前的失踪儿童怎么办呢?国家有一个“团圆”行动,就是寻找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失踪人口问题。这个行动从2021年的1月份开始,已经找到了10333人,其中时间最长的是失踪74年被找回。我当时觉得这个数据是错的,询问之后才知道是真的。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图片,有些失踪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人,都被找到了,说明这个”团圆“行动的力度是非常大的,公安机关只要发现线索,就一定会想办法去解决。那么,老百姓如何参与到这个”团圆“系统中来呢?大家如果有支付宝的话,可以打开支付宝,在里面搜一下“团圆行动”,上面讲的很清楚。首先就是孩子丢失了怎么办。这是指新发生的失踪情况。那么就像前面讲过的,先报警,然后进入“团圆”系统。其次就是失踪被拐多年,怎么寻亲。那么就是家长,或者本人去采血,然后进入国家的失踪人口DNA数据库。一旦发现有两个血样的DNA相关,那么可能就是你的孩子,或者你的父母。所以公安机关是用这个方式,来解决那些历史上的失踪问题。前面我们看的2009年视频,里面有一个李静芝大姐,她的儿子很小的时候在西安被拐卖。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她的儿子已经在2020年被找到了。天猫超市的商品包装盒上,有许多失踪儿童的信息。李静芝大姐的儿子,小名是嘉嘉,他的失踪信息也曾被发在天猫的包装盒上。周围的人如果看见这类信息,有线索,甚至是有些孩子长大了,看见这类信息,怀疑自己是被拐卖的,都可以去公安部门确认。通过这种方式,李大姐和自己的儿子团聚了。我知道这个事情之后也很感动,看到”团圆“系统真正起到了作用。下面介绍一下这个女民警,她叫孟庆甜,我们都叫她甜甜。我在2015年认识她的时候,她还是公安部刑侦局的一个普通民警,她一直就专职做打拐工作,现在她已经是公安部打拐办的副主任。右边这张图是她在联合国的一个会议上介绍中国的打拐经验。因为中国的”团圆“平台做的实际效果和社会反响都很好,所以引起了国际上许多国家的重视,下面这个照片是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大会的合影。我国因为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原因,有段时间儿童被拐卖的情况比较突出。实际上东南亚等地区这方面问题也普遍存在。他们看到中国采取的方式效果很好,都愿意来取经。所以公安部、外交部也组织了一系列会议来分享打拐经验。当然,要想彻底解决失踪儿童问题,只靠”团圆“系统一个平台是不行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最终要靠政府、社会和企业等多方面的努力,一起去解决这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下面说一下“团圆”系统的志愿者情况。从2015年发起这个系统开始,我们还有6个主要参与者还在坚持,包括我在内。坚持5年的有52人,其中大部分是阿里巴巴的员工,另外有些人虽然离职,但仍然参与这个项目。而累计曾参与这个团圆项目的人,包括一些高校的志愿者,共有186人。这些是指我这边曾参与这个项目的产品设计和研发,以及培训等的人员,不包括各地的公安干警。因为团圆项目比较成功,国家禁毒局来找我们,问能不能帮他们做一个关于青少年禁毒教育这样一个平台。所以,2017年,我们就做了一个“青骄”平台,指青年骄子。这是一个第二课堂,主要面对从小学5年级到高中2年级的在校生。国家法律规定要对青少年进行禁毒教育,这是这个平台的一个重心。目前这个平台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希望把它做成一个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品牌。所以,我们的志愿者目前负责两大块,一个就是失踪儿童的“团圆”平台,还有就是青少年禁毒教育和健康成长的“青骄”平台。这个团圆系统刚发布后就引起轰动,因为老年人因为老年痴呆,走失的情况也不少,所以很多人关心是不是可以用团圆系统来找老人。我先给一个明确的答案,就是:不行。因为这个系统是公安部打拐办定制的,从法律上讲,针对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的拐卖是一种犯罪行为,从法律上必须禁止,所以这个平台是专门做这个的。从技术上来讲,这个平台是可以用来寻找其他人的。但是老人走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的是痴呆症,有的是家庭矛盾而生气出走的。但是这个问题更多的是社会问题。技术非常有用,但不是万能的。团圆系统目前只针对失踪儿童。团圆系统的成功,是建立在公安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协作下完成的,具有权威性。今后会进一步完善,把新增的失踪儿童问题完全解决,并且尽量寻找历史上遗留的存量失踪儿童。~完~拔丝学堂以往部分讲座:【拔丝学堂】:谈谈心脑血管病急救【拔丝学堂】:关于颈椎、腰椎疾病的治疗及康复的问答【拔丝学堂】:一个北大人的天下情怀【拔丝学堂】:如何改善睡眠【拔丝学堂】:牙周病,一个被忽略的健康“杀手”【拔丝学堂】:眩晕症——谈谈头晕与目眩【拔丝学堂】:我回到中国创业的这些年【拔丝学堂】:肿瘤与放疗【拔丝学堂】:揭开精神科的神秘面纱【拔丝学堂】:从自渡到渡人:我的抗抑郁之路【拔丝学堂】:积极心理学的幸福启示【拔丝学堂】:新冠疫苗背后的科技突破与局限【拔丝学堂】:身心健康提升的探索【拔丝学堂】:户外徒步运动常识【拔丝学堂】:从癌症专科的角度谈美国医生的职业规范【拔丝学堂】:美国是怎样研究中国和收藏中国文献的【拔丝学堂】:临终关怀与舒缓治疗【拔丝学堂】:癌症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和误区【拔丝学堂】:人生下半场的身心健康-照顾好我们和我们的父母【拔丝学堂】:协和医院教授谈科学管理更年期【拔丝学堂
2022年5月19日
其他

这个14岁的中国孩子,今天安息在母亲的怀中

McKinney两人都是55岁,有16个孩子,其中14个是收养的。领养给我们家庭的祝福,说来话长,我尽量简短吧!我们住在伊利洛伊州的中部地区。我们有16个孩子,其中14个是收养的。
2022年5月5日
其他

《我们儿子来自徐州孤儿院》作者写给中国读者的感谢信

Joshua,为了我们所有的孩子,我们要让他们感觉到他们的生命有价值,有人爱他们,不是一般的爱,是很爱。他们被我们,被上帝所爱。我们可以用我们的一生为我们的任何一个孩子追逐
2022年3月28日
其他

这些中国孩子,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很富有

春节前,在波士顿地区的莱镇华协帮助下,郑琼和我抓紧时间,又完成了一批美国家庭的心愿单。从圣诞前夕,到中国新年,我们通过心愿单这个活动,一共资助了88个美国收养家庭!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的我们,又迎来一个新“项目”:一位居住在印第安纳的华人,被美国收养家庭的大爱,以及心愿单行动的良好效果所感动,捐款5000美元,让我们继续资助收养家庭。本来,不出意外的话,春节一过,我和郑琼,以及志愿者们,就会继续寻找新的收养家庭,整理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困难,并把这5000美元的善款落实出去。我们已经这样做了88个家庭,一切轻车熟路。所以,我们当时并没觉得这个新项目有什么难度。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我们准备开开心心迎春节的时候,徐州”铁链女“事件曝光。在那之后,几乎是整整一个多月,我和郑琼,以及心愿单行动的一些志愿者,都被这个事件伤的不轻。气愤、无力、悲伤、恐惧,我们经历了一场群体的精神创伤。5000美元的“项目”,就这样被暂时搁浅了。我们没有人还有力气去张罗这个事情。等到我们缓过气来的时候,已经到了阳春三月。生活还在继续,心愿单的故事,也要进行下去。这一次,我们找到了8个新的收养家庭。在这8个收养家庭中,又出了一个“新记录”。前88个家庭中,孩子最多的一个家庭,是有19个孩子。这一次,我们找到了一个有21个孩子的家庭,其中18个是收养的!我们养一两个孩子都觉得吃力,他们到底是怎么养这么多孩子的?我们特意问了这个问题。大家看了文章,就有了答案。下面就是这8个新家庭的故事。他们中有人失去一生挚爱,有人失去经济来源,有人的退休账户空空如也。8个家庭,一共收养了35个中国孩子,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各种残疾。他们,带给孩子们爱,也从孩子那里,得到了生命的丰盛。每个故事后面,是他们的心愿单。如果你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可以给他们购买礼物。需要把每个链接拷贝到浏览器里,然后打开。89、Amy
2022年3月23日
其他

爱,是没有界限的

前阵子,看见有文章介绍了我们为美国收养家庭做心愿单的事。在文章后面有不少留言,大多是赞扬和鼓励。但是,有一条留言是这样的:长点心吧,多关注一下国内的贫困儿童!言外之意:这些被美国家庭收养的儿童,已经不是中国人,为什么要去给他们买礼物?中国人的爱心,应该都花在国内儿童身上。等等,让我理一下这思路。这些被遗弃的孩子,出生在中国,有的长到14岁才被美国家庭收养。他们是永远改不了的黑头发黄皮肤。他们的美国父母陪着他们学中文,过春节,买中国零食,看关于中国的书。这些孩子和美国养父母都认为孩子的亲生父母是因为无力医治自己,才把他们放弃,希望给孩子一条生路。他们都盼望能够找到亲生父母,表达感激之情。现在你说,这些孩子是美国人,和我们没关系。中国人给孩子们买点礼物,还要被你说三道四。这些孩子被亲生父母遗弃了第一次,难道还要被母国的人们彻底隔绝吗?在Facebook的收养妈妈群里,46号家庭的妈妈Sarah发过一段话。她说:“我儿子7岁了,今年他真的很挣扎,虽然他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但他从来没搞明白,为什么他的亲人最初会抛弃他,让他住在孤儿院里。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出生家庭必须做出这个令人心碎的决定。当我分享完来自这些远方的美好和爱之后,儿子说:看,他们(中国人)还爱着我!他们只是不知道去哪里找我!谢谢你们,帮助他被找到了。”看完这位妈妈的话,我心都要碎了。这个男孩有重度地中海贫血症,两到三周就要去输血,而且终身都要输血。已经不止一个孩子,在收到礼物后都很高兴地说:原来中国人还记得我,没有忘记我。另一位妈妈说:“昨天晚上,当我给孩子们看礼物的时候,我儿子Janan说:这太令人激动了!
2022年3月9日
其他

写在2022女生节

这个女生节,因为个人原因,我的心情有些沉重。我相信很多人心情上都和我一样,虽然可能更多的是因为时事:战争和拐卖都是对女性伤害最重的行为。这些事情像闷棍一样,让人眼前发黑。我们到底还有没有希望呢?这个世界还会好吗?当然有希望!这个世界当然会更好,因为我们的女生们越来越强大了。不服的就看看在冬奥滑雪高台上毫无畏惧,纵身一跳的金牌小谷吧。小谷和那些指指点点的人最大的不同,不在于人生的成功和失败,而是她的所有勇气都来自于爱。相反,一个像基督山伯爵那样内心充满仇恨的人,他的一切成功,都只是更大的失败。当然我们更深厚的信心来自于历史。我一直强调的人类总智慧的指数增长,对历史的冲击是最大的。战争和拐卖都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东西,仔细想一下就发现,这两件事情,基本上都是农业社会发扬光大出来的。谈到创造价值,农业经济最大的门槛就是土地和人力。因为可以耕种的土地非常有限,耕种土地需要大量的人力畜力又要靠土地上产出的粮食和草料喂养。要得到土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战争;拐卖女性和儿童,则可以帮助人口繁衍。所以,人类历史上战争频发,拐卖也屡禁不绝。牛顿力学为标志的现代科学出现后,人力就被取代,人类也进入工业时代。虽然人口的重要性不如农业时代,一般土地的价值就更不如农业时代,但是因为同样是资源驱动型经济,土地上面的人和土地下面的矿仍然重要。战争仍然频繁。现在进入信息时代,价值的创造已经是由智能和信息主导,地球上很大一部分工商业价值都产生于几个小地方和很少的几个人。这年头,人力和土地越来越没什么价值了。所有的有价值的少数土地,都是因为吸引了最有创造力的人。这些人,和我们的女性朋友一样,都讨厌战争,因为战争阻断连接。就知识的产生而言,创造是个没有实质性涵义的伪概念,连接才是增长的更本质的原因。创造力的本质是连接。信息的本质也是连接。所谓信息,不过是连接两个本身没有意义的点之间的关系。就像物理学里的质量概念。孤立物体是无所谓质量的。质量这个概念完全产生于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所以这个概念对孤立物体没有意义。那么,什么会产生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呢?爱。爱这种能力最多掌握在谁的手里呢?你又猜对了:女生。还是那句话:基因这种事情,不是你我可以改变的,跟爹妈商量也不会有效果。谁最在乎,谁就会拥有。女生在漫长的采集狩猎年代进化出来的照顾所有人的能力,不是任何力量能够取代的。照顾的本质,就是连接需求和供应。在照顾的过程中,女性练就了独特的连接能力:爱的能力。爱是这个世界最美的连接剂。在让人感觉分崩离析的今天,爱才是稀缺品。我开头和大家说我今年比较失落,这有我的私人原因:曾经照顾我们家所有人的母亲去年去世了。相隔大半年,很多事我都不记得了,但是我仍然记得在母亲的葬礼上对大家说的话:母亲就是在病得最重的时候,还在问候别人。她给我们最大的遗产,就是对身边的人们持续性无条件的关爱。这种关爱不会因为害怕没有回报或者受到伤害而停止。永远不要因为害怕伤害而放弃关爱。新的年代,需要新的思维和新的行动。在大家关爱下,战争一定会停止,拐卖一定会消失。未来一定会更好。谨以此篇短文,献给我的母亲、女儿和所有的女生们!女生节快乐!
2022年3月8日
其他

我们的儿子来自徐州孤儿院

去年12月4日开始,我和郑琼开始给一些美国收养家庭做圣诞礼物心愿单。当时我俩还为自己的“好主意”洋洋得意,因为我俩都是不愿意沾钱,只想写东西,做事情的人。而亚马逊心愿单,一边是读者,一边是收养家庭,从A到B,是一条直线。我们只需要把收养家庭的故事收集并且发布出去,然后,我们就不需要做什么了,读者自己选礼物,自己留言,礼物直接由亚马逊投递到收养家庭。我们想得太简单了。心愿单这个事情,突然就火了起来,很多人来询问各种问题,也有很多人,无法在亚马逊上下单,希望我们能为他们完成心愿。我大概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一大半的精力,都用在了收朋友的钱,并且给他们在亚马逊上买礼物了。而陌生的读者,则把钱转给我们后来指定的志愿者。我和郑琼这才意识到,我们一开始的想法,还是太简单了。不过,一开始只是想随便找两三个收养家庭献一下爱心的我们,又怎能预料到这么蓬勃汹涌的巨大反响呢?好在我们的身边不缺帮手。一批又一批志愿者加入了翻译队伍;有美国妈妈接过去几乎大部分与收养家庭沟通的工作;而我俩以前就认识的朋友张雯,也表示非盈利组织“国际儿童希望”(Children's
2022年2月23日
其他

失踪的花季少女和一场难以愈合的群体创伤

冬奥会闭幕了。我一向对体育赛事很有兴趣。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时,王军霞参加5000米比赛,我当时盯着屏幕,从头看到尾,眼睛几乎都没眨。15分钟的长跑,枯燥的一圈又一圈,我竟然看出了惊心动魄。今年的冬奥会,我几乎没看。我的心思,几乎都在那个生了八个孩子,脖子上栓着铁链的女子身上。从李莹,到杨某侠,到小花梅,我至今不知该如何称呼这个女子。从这个女子开始,我们又知道了一个又一个被拐卖女子,以及她们的悲惨遭遇。每当我觉得世界上不能有再惨的人了,总是又出现一个更惨的。在长达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一个个失去自由,失去名字,失去幸福,失去人生的女性,慢慢地浮现出来。盛世繁华下,一个角被掀开,里面是触目惊心的丑恶和罪行。我和很多人一起,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心理创伤。我听到有的人说,她们睡不着,晚上一闭眼,就是李莹那张充满阳光朝气的稚嫩脸庞。我听有的人说,她们喘不上气,想到那些陷入某地无法逃脱的女性,心脏仿佛被一只手狠狠地揪着。我听有的人说,她们的头脑几乎是空白的,只剩下对人贩子,强奸犯和帮凶们的愤恨。我听有的人说,她们的人生突然变得灰暗了,对社会,对未来,都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我怕自己也变成这样。于是,我一遍又一遍地看脱口秀大会和吐槽大会。我几乎背下了所有李雪琴、张踩玲的段子。有时,我边听边笑。至少在那一秒钟,我让自己的头脑放空。一天,在微博上看见冰墩墩被抢购,然后一个人说:“如果李莹没丢,她现在也想要一个冰墩墩吧?”我瞬间破防。岁月静好和生不如死之间,就差了那么一闷棍。而这一场很多人一起经历的心理创伤,需要多长时间,需要什么疗法,才能治愈呢?经历这一场心理创伤的人,不光是女性,不光是母亲,也有许多男性。今天,看到了作家周健良发的长微博,描写了自己的女儿走失了40分钟的经历。他的述说,可以代表所有丢失孩子的父母的心情。一个写军事文学的铁血汉子,女儿失踪的40分钟,几乎把他完全击垮。那些孩子丢了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父母,他们经历的煎熬,又是这位父亲的无数倍。杀人不过头点地。亲人失踪,就是慢刀子杀人,刀刀见血。这种日复一日的痛苦,给人的感觉,大概是痛不欲生吧。这辆冷藏车身上,贴满了失踪儿童的照片。亲人被拐卖的家庭,不是一个,不是几十个几百个,而是成千上万个。我们这些旁观者,仅仅因为听到和看到了这些故事,就已经被伤得不轻。那些丢失了孩子的家庭,又是生活在怎样的炼狱之中呢?最近总有人来问我:“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我思来想去,悲观地发现,我们能做的,真的不多。我们不能去救铁链女,我们不能进入山村打拐,我们不能去杀人贩子,我们也不能把法律条文一夜更改。我们甚至会被删帖、封号,被指责是“女拳(权)”和“境外势力”。但是,即使能做的不多,我们也不能放弃。个人的力量虽小,但是大家的力量加起来,就不容忽视。我找到了失踪少女杨紫仪的妈妈。她的独生女儿,于11年前失踪,这位单亲妈妈,从此踏上寻找宝贝女儿的道路。那是一条多么艰辛的路啊!杨紫仪,1998年7月18日出生,2011年5月17日清晨六点左右,在上学的路上,失踪于江西上饶铅山县老交警队附近。失踪时13周岁。她单眼皮,两个酒窝,头发发黄,右腿大腿有一块硬币大小的胎记,失踪时身高约156厘米。她的左眉梢和左嘴角,各有一个小黑痣。紫仪的父亲在2009年已去世,她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孩子的失踪,等于是要了母亲半条命。紫仪妈妈一人苦苦寻找女儿11年,近两年双腿骨头坏死,走路都困难,也无法工作,今年年初,在社会的捐助下做了一个大手术。但是,她一出院,就进了抖音直播间,就是为了继续发布寻找女儿的信息。紫仪妈妈说:我一定要坚持到找回女儿的那一天!紫仪今年24岁了。她失踪的时候已经是少女,一定记得家,记得妈妈。11年过去,她的相貌会有一点变化,但是不会太大。单眼皮、酒窝、黑痣,都是明显标志。请大家转发这个寻人启事,并且留意周围的人。如果发现任何线索,都请马上和紫仪妈妈联系,联系电话:13657936732,抖音号:寻女杨紫仪。这就是我能够做的事,也是你能够做的事。这也是我们面对这场群体心理创伤的自救。祝愿每一个被拐卖的人,都能够回家;祝愿每一个破碎的家庭,都能团圆。前文导读:《房间里的大象:不该沉默的沉默者们》《丰县铁链女,我至今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谜》《我大一时差点被拐卖的亲身经历》《从“盲山”到丰县》《通告之外的三件事: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一份迟迟未出的通告》
2022年2月22日
其他

房间里的大象:不该沉默的沉默者们

徐州“铁链女”事件的网络关注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但是到了2月17日以后,因为江苏省调查组的成立,事件的热度有所下降。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有一些隐忧:这个事情会不会像蔡莉一样,随着社会关注度的下降和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里?最终的结局,是否如同很多公共事件一样,罚酒三杯之后,匆匆落幕?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做的,不只是频繁地转发与之有关的各种推文,而且要尽量发出一些自己的声音,为彻查“铁链女”事件、改变中国女性处境贡献一份力量。关于此事件中官方调查的种种疑点,已有众多网友群策群力,我想谈的是房间里的一头大象,即某些最应该在此次事件中发声的主体,却集体缺席。我说的这些主体,指的是大部分的主流媒体,以及全国妇联和江苏、徐州、丰县各级妇联组织。前者是舆论场的正规军;后者,引用全国妇联官方的说法,是“全国各族各界妇女为争取进一步解放与发展而联合起来的群团组织”。主流媒体之所以被冠以“主流”二字,我想至少应该有这么两层原因:一是他们所关注、报道的事件应当是关切到社会大部分群体利益的;二是他们在获取信息渠道和发声的力度方面比小媒体、自媒体更有优势。但大部分主流媒体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却让人深感遗憾。就我所了解到的,截至目前,除了财新和深圳卫视做了独立的报道,其他的主流媒体除转发江苏省成立调查组这一则新闻外,都罕见地沉默了。尤其是对比一下“星巴克驱赶吃饭民警事件”和“大猩猩剪指甲”这两则新闻在主流媒体中的关注度,让人不禁感到疑惑:这几件事情孰大孰小,哪件事更应该被关注,为什么人才济济的主流媒体会拎不清呢?还是说,他们已然脱离了群众,根本无视舆论热点,无视沸腾的民意?至于妇联,我特地查了下《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该章程的第一章共计九个条文,规定了全国妇联的任务,其中第四条是这样规定的:“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倾听妇女意见,反映妇女诉求,向各级国家机关提出有关建议,要求并协助有关部门或单位查处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行为,为受侵害的妇女儿童提供帮助。”然而现实令人寒心。如果说徐州和丰县妇联是为了和地方政府保持统一口径而缄默不语,那么江苏妇联的态度则颇值得玩味。至于全国妇联这个超脱于一切地方利益的机构,作为全国各地妇联的主心骨,全国妇女利益的代表和维护者,其沉默态度则令人大惑不解。从全国妇联官方微博近期发布的内容来看,其明显更热衷于对冬奥会的实时报道和疫情的通报,对于“铁链女”事件,仅仅在江苏省成立调查组时对这则新闻做了转发。全国妇联的机关报《中国妇女报》也只是在2月18日深夜在微博上发布了两则姗姗来迟的短评。对于某些分外之事不惜笔墨,对于民众关注的关系广大妇女切身利益的重大事件却惜字如金,显然是搞错了自己的机构定位,忘记了初心。这些机构此种极端消极的表现让人没有理由不愤怒,不质疑。在社会经济发达、民众受教育水平大幅提高、法治环境如此昌明的21世纪,为什么这些最该代表女性利益、代表社会弱势群体大胆发声的机构,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却集体失声,噤若寒蝉?与这些主流媒体、妇联组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媒体和广大网民为追求真相作出的不懈努力,即使面临删帖、封号、禁言等结果,也要发出更多的声音、提出更多的质疑。此情此景给人的感觉,仿佛是战争来临之时,所有正规军队按兵不动,只有广大平民百姓扛着镰刀锄头上阵迎敌,简直难以想象!如果说行政机关的行政不作为,还可以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信访举报、审计、监察等途径被监督和纠正,那么这些本应积极发声的沉默者们,我们真的只能眼睁睁看着而无可奈何吗?让人禁不住想质问,为什么你们可以对摆在眼前的现实苦难视若无睹?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脊梁。”
2022年2月20日
其他

丰县铁链女,我至今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谜

徐州丰县铁链女,是2022年中国互联网上,不,甚至是全世界互联网上,最“知名”的女性。引爆网络近二十天后,官方通告四个之后,这位铁链女身上,还有许多谜团:她的姓名谜团,她的相貌谜团,她的身世谜团,她的年龄谜团。而有一个事情,一直让我“耿耿于怀”。铁链女,按照官方的说法,是1998年来到丰县欢口镇,并与董某民结婚的。那么,她已经在那里生活了整整24年。她意外地暴露在世人面前,是源于一次轰轰烈烈的“献爱心”活动。这次爱心活动,如今被人们嘲笑为“翻车事件”,因为就是这个活动,把铁链女一家推到众人面前,才引发了轰动全国的社会热点。下面就是这次爱心活动的宣传稿,发布在“欢口集”公众号上,现在已经被删。这其实是一篇中规中矩的宣传稿,或者是活动总结。咱们从小到大,不知看到过多少篇这样的稿子,自己说不定也写过类似的稿子。但是,令我非常疑惑的是,整篇稿子,没有一个字,提到了这个家庭的女主人“杨某侠”。请看文中这段:“母亲八十多岁,又有残疾弟,本身又有八个孩子实在艰苦,最大的才十岁,最小的3岁,......”因为是“献爱心”,肯定要写明这个活动的必要性。那么受助家庭的情况越差,就越能体现这次爱心活动是多么的温暖,多么“雪中送炭”。稿子也这样写了:80多岁的老母,残疾的弟弟,8个需要抚养的幼儿。为了渲染这个家庭的困难,23岁已经可以打工的大儿子,也算在了八个从十岁到三岁的孩子里。这是可以理解的,很多时候为了达到宣传的效果,稍微夸张一点事实,无伤大雅。但是,诡异的是,一个家庭里最重要的成员,孩子们的妈妈,却完全没有提到。仿佛这八个孩子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一样。如果是为了强调这个家庭的困难性,提一句孩子妈妈的情况,不是非常有必要的吗?“孩子们的妈妈患有精神病,几乎没有自理能力......”。如果觉得精神病这个词难听,也可以写成:“孩子们的妈妈身体不好,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总之,这篇稿子里提一句孩子妈妈的情况,是妥妥的加分项目啊!更能体现这个家庭是非常需要帮助的,更能增加这个活动的光环。但是,稿子里提了孩子,提了老妈,甚至残疾弟弟也占据了显著位置,就是一个字都没提孩子们的妈妈。奇怪,太奇怪了。这个爱心活动之后,有一些抖音博主看到,也跑来拍视频,送东西。然后,董某民自己也开了一个抖音账号,起名“八个孩子的爸爸”,经常发自己的生活日常。在官方的四个通告之后,编剧李亚玲发了一个长微博,说自己有“可靠的消息来源”,并且把铁链女这个事件整个梳理了一遍。她的微博,被不少人认为是真实的,接近事实真相的,被一些大V广泛转发。李亚玲写到:大儿子和父亲为了拉募捐,故意卖惨,摆拍。本来李亚玲的整篇微博,我读起来是有理有据的,挺流畅,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也被她解释的合理了。但是,这一段话,让我对她整篇微博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因为,她的这一段描述,完全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董某民开了抖音账号,大概的确是想红一把,拉募捐。但是,把小花梅带到老房子摆拍,却是李亚玲编造出来的。为什么这样说?你们知道董某民的抖音账号是什么样的吗?看到了吗?他的介绍里有八个孩子,有80老母,有残疾弟弟。他提到妻子了吗?没有!正常的介绍,应该是“我是一个八个孩子的父亲,妻子患有重病,家里还有八十岁老妈和一个身有残疾的单身兄弟”。这样,才完整,才顺理成章。如果他对妻子有感情,自然会把妻子放入介绍中。如果他对妻子没感情,为了卖惨,拉赞助,还是应该把妻子放入介绍中。董某民自己拍的生活日常,也几乎没有妻子的内容。我不知李亚玲说的,董某民带着小花梅的摆拍是什么。其实后来发现小花梅惨状的,是一个徐州的抖音博主。那段视频,相信许多人都看过。这个博主后来删除了视频和抖音号,退出江湖了。估计他也面临了很大的压力。所以,李亚玲所说的父子俩为了拉募捐,摆拍小花梅导致翻车,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从签名档就能看出,董某民没有丝毫意愿,把小花梅推到前台。这就是我一直在纳闷的地方:从董某民,到丰县搞宣传的小干部,为什么都要特意回避小花梅呢?是的,是特意。一个大活人,一个家庭的主妇,生了八个孩子的妈妈,而且是可以给家庭拉来不少同情分的残疾妈妈,为什么要完全把她从家庭版图中抹去?逻辑不通啊!这个事件的谜团太多,期待谜底会一一揭晓。不过,我觉得大家还是应该感谢这个博主,如果没有他的这个视频,铁链女,永远不会被众人知道。前年美国的一位黑人弗洛伊德被警察暴力执法致死,一位年轻女孩拍的视频,直接掀起舆论巨浪,并且引发了大规模的BLM运动。所以,那句话还挺有道理:围观也是一种参与。做不了太多,继续围观吧。前文导读:《我大一时差点被拐卖的亲身经历》《从“盲山”到丰县》《通告之外的三件事: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一份迟迟未出的通告》
2022年2月18日
其他

我大一时差点被拐卖的亲身经历

去年的11月底,我刚刚生完了二胎,是个男孩。因为老大是女孩,二宝的到来,让一家人欢乐无比,尤其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春节前,无意中看到了徐州丰县一个女子被锁了铁链子的新闻,心情突然糟糕起来。老公劝我,说坐月子期间不要看负面新闻,开始限制我看手机。我知道老公有好心。不过,还是经常偷偷地在网上跟踪丰县八孩女子的消息。我后怕!因为,我有过一段亲身经历。我害怕,万一我逃不出来,今天,我还会生活在北京吗?我会不会和被拐到丰县的女人一样,被一个光棍囚禁和玩弄,被迫生下一群小孩,自己却变得神志不清,精神恍惚。老公最理解我,他说,干脆再回忆一遍,把经历和后怕都说出来,然后提醒自己,已经过去了,早已过去了。随后就放下,要相信,北京的治安是最好的。那是大一放寒假回家的时候。那时我18岁。在这之前,我顺风顺水,哪知什么世事险恶人心难测,行囊一背,二了吧唧地就去异乡上大学了。没有一点安全意识。家里在一个小镇上,火车只能坐到邻县,然后再转大巴。下了火车是两点,我去对面汽车站买票,结果人多,没票了,要等到下午四点二十才会有,从这个县到我们县要2个小时,然后我还要再转车到镇上,去镇上的车少。五点半之后就没了,这样一来我就无法到家了。所以当时那个戴着墨镜的大叔问我要不要坐车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那是一辆银灰色的面包车,算上司机可以坐8个人,我坐在中间一排的座位上。大叔说他也要顺便去我们县,车费跟大巴一样就行,还说什么学生都不容易,一番话下来我自觉亲近了不少。走了半小时才开始不对劲的。车里又上来了四个人。一个坐在了副驾驶位,一个坐在了我旁边。恰好挡住了车门,还有两个在后面座位上。他们之间没有任何交流。我第一次心里感到害怕。这时我还不敢往太坏的方面想,还在自我安慰。一遍遍告诉自己没事情没事情,为了证明一切正常,还旁若无人地继续与大叔说话,大叔也一直回应着我。我心里稍稍踏实了一点,努力忽略旁边的人,闭着眼睛听歌,甚至开始有点睡意。朦朦胧胧中似乎听到他们在说话,我脑子一凉。猛然意识到一直被我忽略的一个问题——这个大叔和我一直在用普通话交流,而且还是带着南方口音的普通话。而邻近的本地人,由于方言跟我们差不多的缘故,与我们说话都用方言。我的头要炸开了。头皮一扯一扯地疼,好像头发全都要掉光。心狂乱地在跳。我恐惧到了极致。我似乎可以看到自己的死状。脑子里不切实际地开始想怎么死才不痛苦。但是我还是保持着原先的动作,闭着眼睛,一动不动。大脑冻住了,唯一的想法就是不能让他们知道我已经发现了不对劲。所以我睁开眼睛。若无其事地找话题和大叔聊,他还是回答我的问题,没有一点异样。我是晕车体质,可这个时候竟然被吓得一点都不晕车,想吐都吐不出来。那个厕所是我的转机。那是一个很大的楼,好像有好几层,一楼是厕所。我旁边坐着的那个男人去上厕所,我对大叔说我也想去,大叔犹豫了。我心里砰砰跳,自己都能感受到噪音的颤抖,被我强硬地压下去。然后自顾自地把身上的包包手机和MP3都扔在座位上,转身故作很轻松地说,大叔帮我看好东西,我很快的,马上就出来。可能是看到了我的手机和包包放在了车上,他们放下了戒心,我下了车。我腿软得不行,却蹦蹦跳跳地走,还哼着歌。原先去的那个人出来了,看到我过来,跟在了我的身后。我没管,这个时候我只能装下去。虽然我也不知道现在我还能干嘛,但是先远离那车是我的本能。进了一层,我看了一圈,一个人都没有。我觉得自己完了,我要死了。那个人还在看着,我继续进了女厕所。我从来没有这样感谢过清洁阿姨。她手里提着装厕纸的大塑料袋,还拿着夹子。一看到她,扑通一声我就跪下了。阿姨大惊失色,刚想说什么我捂住了她的嘴,外面还有人。我哆哆嗦喽说不出话,嘴皮子不听使唤,压着声音给她说我的困境。阿姨说着方言,让我等等,然后拎着大袋子走了出去。我瘫在地上,地上刚被拖过,还是湿的,有点潮。当时我的反应也只是,哦,这是湿的。已经完全呆了。具体等了多长时间我没有任何概念,门外开始有人催,我跑到隔间锁死门,想着从天窗翻出去逃走的可能性。我还在想在厕所应该怎么自杀才不会太痛。门外传来很大的声音。当阿姨在厕所外头叫我出来的时候,我才打开门。头在晕着,仿佛置身梦中。外面是一大群戴着施工帽子的男人,是在附近路段修路的农民工。他们热心地通知了我的父母来接我,这个时候我才知道那辆车一直走的是与我们县完全相反的路。我傻了,连句谢谢都说不出来。甚至于他们在我耳边说话我都听不到,记忆中我好像一直坐在厕所门口等父母。有太阳,暖暖的。等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看到我爸妈,我才大哭了出来。至今我都不坐出租车和网约车。我讲完了,满脸是泪。老公抱住我,婆婆站着给我擦泪,婆婆眼里全是泪水。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昨天也看到了关于丰县被拐女的第四次通报。感谢婆婆请了心理疏导师,感谢家人的体贴照顾,我已经走出来了。我今天把亲身经历写出来,一是让自己彻底走出阴影,二是想告诉大家,防人之心不可无。本篇小文,我不设置赞赏,也不设为原创,请大家转发出去,提醒更多的姐妹,要学会保护自己。(本文转自”阿敏读书笔记“)前文导读:《从“盲山”到丰县》《通告之外的三件事: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一份迟迟未出的通告》
2022年2月16日
其他

从“盲山”到丰县

疫情当道,新春之际独在异乡,感受不到故土的氛围,远离爆竹的声声震耳。但几天来在网络上耳濡目染的惊悚,岂是夜静时分爆竹的惊栗所及?起因在江苏的丰县,一个被铁链栓在破屋洞里,衣不蔽体,八孩之母的“疯”女人。在鼓励三胎的新国策下,网络“侦缉队”以敏锐的雷达扫描出隐藏在贫困区的“英雄父亲”,以七儿一女的显赫战绩名列为人口增长做贡献的奖台之首。“英雄父亲”一家的男人在国家仍实行独生子女国策的年代就有先见之明,高瞻远瞩了将会出现的人口短缺问题,为祖国的人口增长竭尽全力。先是家里的老男人,为了不断香火,慈悲大发,不仅“收养”了“走失”的幼女,还给了她一个“温馨”的家。没有理性的女孩居然不知好歹,毫不配合全力反抗。为了不让她再受“流浪”之苦,男人们只好亮出护花使者的骑士风度,武力制服不肯为国家人口增长做贡献的“疯子”。她想跑,他们有文明社会的铁链和铁锁。她咬人,他们为了自卫只好拔掉她的武器,但仍慈悲地留下几颗让她吃饭存活。二十三年,她要感谢她的生育能力赢得了他们的“养育”之恩。虽然她铁链拴脖,衣不遮寒,但他们在喂猪狗时没有忘记给她一口救命的残羹冷饭。女人说,“一窝
2022年2月11日
其他

通告之外的三件事: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徐州被锁8孩妈妈”事件,官方的第三个通报,终于来了。有人相信,有人不信,还有人半信半疑。各路网友,肯定会360度无死角地对这份官方通报的每一个字进行分析,我这里就不多说了。引起我注意的,是这三件事。第一件事,徐州的邳州市在2月5日,搞了一个相亲大会。当天,去的男士有一百多人,女士只有5人!邳州民政局也承认,当地的确存在适婚男女比例失衡的现象。我知道中国的性别比是失衡的。连续多年,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就一直位居世界前列,是重男轻女最严重的国家。(详情可见前文)但是,我没想到一个相亲大会,竟然出现100比5这样令人震惊的局面。第二件事,我在网上看到一篇硕士论文,是南京农业大学的杨洪涛在2007年写的,研究的就是徐州的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到了2004年徐州的人口普查数据。2004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达到最高峰,是121.18。而徐州呢,这一年全市的人口统计数据,出生性别比是126.98,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其中位居前三名的县是邳州(152.11)、新沂(136.78)、丰县(125.06)。上面是统计局的数字。从徐州公安局的户籍登记材料来看,
2022年2月8日
其他

一份迟迟未出的通告

这几天没忍住,发了不少朋友圈,也参加了几个群的讨论,都是关于徐州8个孩子妈妈的。有很多人和我的观点一样,但也收到一些不同意见。有人说:这位脖子上挂着锁链,被“收留”并生下8个孩子的妈妈,只是一个极个别的例子。中国是世界上女性地位最高的国家。有人说:8、90年代,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在中国比较多,现在已经基本绝迹。有人说:拐卖人口在哪个国家都有,中国出现几件这样的事,不足为奇。还有人说:大过年的,干嘛给大家添堵?关注点正能量的消息不好吗?我为什么要关注“徐州8孩妈妈”这个事情?不是为了给大家添堵,也不是小题大做,更不是只关注中国的阴暗面。“徐州8孩妈妈”这个事件,绝不仅仅是一个女性经历了惨无人道的折磨的孤立故事,而是整个社会都要面对的一个沉重的话题:女性的地位低下,伴随着性别失衡,正在出现一系列恶果。中国社会,准备好了吗?大家知道吗?国际上有一个衡量男女平等的指标,这就是“性别差距指数”。这个指数是由世界经济论坛于2006年首次发表的,通过一系列的计算,从经济、教育、政治和卫生福利四个方面,来测量一个国家里的男女差距,是目前最权威的衡量性别平等的指标。在2006年的第一次排名中,世界经济组织共对115个国家进行排名,中国名列第63位。2014年,142个国家,中国排名87位。2015,2016,2017,2018年,中国排名持续下滑,分别是91位,99位,100位,103位。2021年的最新数据,156个国家中,中国排名107。尽管中国已经是超级大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但是,妇女的地位,在世界上,是排在100多名之后的。在中国,女性受教育、参加工作,接受医疗的比例并不算低,最主要拉后腿的一个因素,就是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几乎是全世界最高的。什么是出生性别比?就是指新生儿的男女比例。由于男婴出生后夭折的几率大一些,加上在人类历史中,男性在成长过程当中,可能会有因为战争,因为打斗,因为抽烟喝酒等原因,寿命比女性短,所以,一般来说,一个社会的新生儿男女性别比,应该是103到107左右。也就是说,每出生100个女婴,应该出生103到107个男婴。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中国呢?从8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的新生儿性别比就超过107,然后一路向上,九十年代攀升到110以上,在2004年更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121.18。就是说,2004年的那一年,中国每出生100个女婴,就出生121个男婴。这是全国平均数据。放到农村,男婴的比例更高,有些地方高达140以上。今年,2004年出生的人都进入18岁了,再过两三年,他们就进入婚配年龄了。而且在那一年之后,中国连续十年的新生儿性别比,都超过115。最近几年虽然新生儿性别比在一直下降之中,但是2020年的人口普查,这个数字是111.3,仍然高于正常比例。法国人口学家Christophe
2022年2月6日
其他

被遗弃是内心最痛的伤,需要一生来疗治

这几天,心里很堵。是那种完全无法开解的愤懑和悲伤。那个因为被父母二次遗弃而自杀的15岁少年刘学州,很多人是他死了之后,才从各种媒体和自媒体中,认识他的。我却是在他活着的时候,就知道了他的故事,并去他的微博上看了他几乎所有的发言。看到他晒自己一墙的奖状;看到他找到亲生父母,然后又被父母拒之门外;看到他被媒体抹黑之后的愤愤不平;看到他充满斗志地要讨个公道。那时,他的微博关注不到一万人。两天前,突然听说他自杀了。一个鲜活的生命,就以这么决绝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现在他的微博有近30万人关注,但是我一直没敢看他的最后一条微博,就是他的遗书。他是一个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孩子,这个社会,却没有给他留一条生路。被遗弃,是内心最痛的伤。这种伤痛,恐怕终其一生,都难以痊愈。我最近在做美国收养家庭的心愿单故事。这些家庭都是从中国收养了被遗弃的儿童,大多数还是残障儿童。这些孩子,在美国得到家庭的温暖,被照料,得到治疗,上学,长大。许多人说他们幸运,但是,他们所经历的挣扎,他们内心的纠结,他们精神上的痛苦,却很少有人看见。我今天发几个收养孩子的故事,有的很励志,也有的真实的让人叹息。这些孩子,从被遗弃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要走一条比世人艰难得多的路。希望从他们的故事中,大家可以从中了解到一点他们的心路世界。一、Abigail的故事我叫Abigail
2022年1月26日
其他

有爱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从去年的12月4日开始,我和郑琼就像是两个冰上的陀螺,不停地旋转,一刻都没有停下来。我们被两群人用鞭子“抽着”。一群人是收养了中国儿童的美国家庭。他们不断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内,不断地敞开心扉,不断地用一个个美丽而又催泪的故事来打动我们。一群人是被这些故事而吸引的中国人。他们受到冲击,流泪、感动、一遍遍买空收养家庭的心愿单。被这样两群人夹击着,我和郑琼,后来又加上一堆志愿者,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己的极限。我们分享出来的家庭,从16个,到32个,又到了65个。两个陀螺,累得筋疲力竭,却心甘情愿!但是,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我们既没有三头六臂,也无法把一天变成48小时。所以,我们能做的,基本上已经到了极致。然后,莱镇华协就“横空出世”了。莱镇,是指麻省的Lexington,三万多人口,其中华裔大约有15%。心愿单这个事情出来之后,他们就有人去积极购买,后来又有人给一个有困难的收养家庭做了特别捐款。有一天,莱镇华协的Judy找到我,说要为美国收养家庭发起一次募捐。Judy说:可能会有一万美元。我和郑琼都不信。但是,我们特别欢迎莱镇华协的这个做法。有了他们的承诺,郑琼又开始放心大胆地收集故事去了。我不断提醒郑琼:控制人数,最多找8个新家庭。然后她带回来的故事,从8个,到10个,到16个,到21个!正当我看到这个数字有点发愁的时候,莱镇的乡亲们给了我们一个惊喜。他们一共捐了$16,435元!而且他们不光捐款,由华人青少年组成的翻译团,翻译了大部分的收养家庭故事!这样的华人乡亲,真是太给力,太有爱了。于是,21个新的收养家庭,每个家庭,都由莱镇的捐款,购买了一部分心愿单。另外,从前面的65个家庭,以及新的21个家庭中,我们又选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9个家庭,由莱镇乡亲们,给每一家送上一笔“春节爱心款”。这九个家庭,有的夫妻双双癌症晚期,有的孩子重病住院,有的热水器坏了却没有钱修,有的刚刚失去照顾多年的孩子......。这个春节,虽然寒冷,但是莱镇乡亲们给他们送去了温暖。21个家庭,50多个中国残障儿童,他们一起,走过了无数坎坷,度过了无数岁月。他们的人生,虽然在有些人眼里是充满缺憾,但是,却用勇气和信仰,塑造出了一种特别的美丽。有爱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下面,在21个新的收养家庭中,我分享18个家庭的故事。每一个家庭的故事结尾,都有他们的亚马逊心愿单。如果你读了有所感动,也可以为他们送上一份春节礼物。把链接复制到浏览器里,check
2022年1月24日
其他

【拔丝学堂】:谈谈心脑血管病急救

这一期北大84级的拔丝学堂讲座,请来了北大84级校友,脑血管专家,美国凯撒中心的神经介入主任冯雷医生。讲座的主题是“心脑血管病急救”。本次讲座的音频由北大84级校友李育红制作,文字由北大84级校友郭京华、肖灵、唐虹、周瑛、唐峋、罗金环、赵振平录入和校对,罗新最后编辑成文。大家好,我是冯雷。几星期前,罗新给我发了一个视频,是关于一个舞蹈教练在教大家跳舞的时候,突发脑梗去世的情形。她说这个视频在微信群里引起挺大的轰动,问我针对突发心梗和脑梗的情况有什么医学方面的建议。我想,咱们可以就事论事,进行一下讨论,因为到了冬季,确实是心脑血管的高发季节。前不久咱们八四级有一个同学正好又心梗去世了,让大家非常痛心。所以我想正好借这个机会,跟大家探讨一下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2022年1月20日
其他

人生是个人的选择:一个被收养的脑瘫儿的自白

我在跟罗新开始疯狂的心愿单行动之前,本来计划要见Kaylina的。介绍的人,没有讲太多,只说她是被美国家庭收养的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女孩,经常换些人民币给她还在中国孤儿院的朋友们。我这段时间一直都很忙,来不及跟她聊,就请她录写下了她自己的收养故事发给我。从12月初到现在,收到Kaylina陆陆续续透过微信传过来的文字,跟周围的一些朋友分享后,他们都被深深打动,她的收养故事也帮助很多人对收养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切的认知。现在也分享给更多的朋友,这位在美国生活了12年,经历过一次收养和两次寄养的北京女孩的故事。
2022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