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城市

社会

万亿城市争夺战,第一省易主了

文|凯风万亿俱乐部,再次扩容。随着江苏常州、山东烟台GDP迈过万亿大关,我国内地万亿GDP城市俱乐部正式扩容到26席,加上香港共有27个。万亿城市,仍以南方为主,北方仅有7席;且集中于东部地区,沿海省份占了3/4左右。从省域来看,江苏以5座城市跃居首位,广东4席,山东3席,浙江、福建都是2席,其他为香港、四大直辖市和中西部强省会。江苏为何这么猛?广东下一个万亿城市何时突围?山东、浙江、福建谁能更进一步?01江苏,为何盛产万亿城市?日前,常州正式官宣2023年GDP破万亿,由此成为江苏省继苏州、南京、无锡、南通之后的第5个万亿城市。5大万亿城市,除了省会南京之外,均属于广义上的苏南地区,都与上海毗邻,全部属于上海大都市圈的成员,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根据凯风《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分析,苏南地区的崛起,除了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苏南模式”,以及外向型经济的支撑,最重要的就是来自上海的产业外溢效应,当年的“星期天工程师”现象就是典型例证。不过,苏南之外,江苏其他地区也不弱,所谓“苏大强”说的都是这一点。作为中国经济第二大省,江苏与广东是全国仅有的两个12万亿级强省,与广东相比,江苏最大的优势在于区域发展相对均衡。在坊间,江苏素有“散装江苏”之称,下辖的13个设区市又获得了“十三太保”的称号,个个都有独挡一面的能力。虽说苏北与苏南地区仍有着巨大差距,但对比其他经济大省,江苏“十三太保”都足以称得上经济大市,全部跻身百强市之列,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所有地市都晋级百强的省份。且不说苏州、南京等第一梯队的领跑者,即使在江苏经济排名垫底的宿迁、连云港等地,放在新疆、甘肃等西部省份可排在第一,在四川、广西、吉林、黑龙江等省份可位居第二。所以,当苏南地区集体突围之后,江苏经济并未进入断层,仍旧“后继有城”。徐州为8000亿俱乐部成员,扬州、盐城为7000亿俱乐部成员,如果不出意外,未来3-5年,都不乏挑战万亿城市的可能性。换言之,到2027年前后,江苏万亿俱乐部城市很有可能扩容到7-8席,超过一半城市都为万亿城市,堪称冠绝全国。02谁是广东第5个万亿城市?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万亿城市数量一度领跑于全国,且广深两大一线城市经济总量抵得上6座万亿城市。然而,当广深佛莞四大经济强市集体晋级之后,却不得不面临断层的尴尬。究其原因,广东下辖21个地市,行政区划数量全国最多,远超苏浙鲁等大省,但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差距的存在,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广深佛莞之后,最接近万亿大关的是惠州,但惠州2022年GDP仅为5400亿元,2023年有望达到6000亿水平,但离万亿仍有距离。前不久,惠州市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成为广东第五个万亿GDP城市,这意味着,在2027年-2028年惠州有望跻身万亿俱乐部。惠州最大的优势,在于与深圳毗邻,作为深圳都市圈的正式成员而存在,深莞惠同城化,将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最大基本盘所在。背靠深圳,惠州自身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迈过万亿大关,其中作为最大支柱的电子信息产业突破5000亿元,而第二大支柱石化产业也达到3500亿元。根据规划,到2025年,惠州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产业集群产值分别达6000亿元、8500亿元,这是惠州晋级万亿的最大支撑。惠州之后,珠海、茂名、湛江、中山、汕头都未突破5000亿元,在未来5年,恐怕都没有挑战万亿城市的可能性。不过,随着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确定,以及“百千万工程”的推进,这些城市正在迎来飞速发展期。日前,广东正式发布5大都市圈发展规划,除了广州、深圳两大国家级都市圈外,还有珠江口西岸、汕揭潮、湛茂三大省级都市圈。珠海、汕头、湛江正是三大省级都市圈的领头羊,也是广东划定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承载起未来万亿城市突围的希望。珠海,人均GDP超过广州,位列全国前十,之所以未能晋级万亿俱乐部,原因是体量太小,陆域面积仅有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00多万人,放在全国地级市中都属于垫底水平。不过,珠海的优势在于与澳门毗邻,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极而存在,且不乏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国家级平台,有望打造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同时,珠海的战新产业开始崛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储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家电、低空经济都为长远发展提供可能。与之对比,汕头、湛江分别作为粤东、粤西的龙头城市,都属于沿海城市,不乏港口优势,也不乏做大化工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基础。前不久,湛江拿下了中国重化工行业外商独资企业“第一例”—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项目,总投资额将达100
1月12日 下午 2:00
其他

被哈尔滨放假整破防了?其实这些地方都有专属假期

各市政府官网、官方报道-end-
1月9日 上午 10:01
其他

成宜高铁开通,四川高铁里程跃居西部第二

2023年,四川高铁迎来丰收大年。继11月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开通运营后,成宜高铁也在年末建成通车,四川高铁总里程一举增加400余公里,达到1863公里,反超贵州,跃居西部第二。成都至宜宾高铁是全省首条新建时速350公里高铁,途径成都、资阳、内江、自贡、宜宾五大地市,连接西部重点铁路枢纽——成都东站,与西部最大国际航空枢纽——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都市圈和川南城市群迎来发展新机遇。四川首条高铁环线形成成宜高铁途径成都、资阳、内江、自贡、宜宾五大地市,全线共设成都东、天府、三岔湖、天府机场、资阳西、资中西、威远、自贡、沿滩、南溪北、宜宾东、宜宾12座车站,正线全长261公里,是四川首条新建时速350公里高铁。更高的时速带来更极致的通行体验。目前,成都东到天府机场站仅需25分钟,与天府机场基本可以实现“零换乘”;成都东至自贡、宜宾站的最快通行时间分别仅有51分钟、73分钟。经此通道,成都城区与天府机场、成都都市圈与川南城市群可实现快速连接。成宜高铁的开通,结束了内江市威远县不通铁路的历史,内江在全省率先迈入“县县通高铁”时代。此外,宜宾市南溪区也结束了不通高铁的历史,资阳、内江、自贡、宜宾集体迈入“双高铁”甚至“三高铁”时代。除了实现沿线城市点与点的快速连接,成宜高铁还与西侧的成贵高铁组成了四川首条高铁环线。西侧的成贵高铁经眉山、乐山抵达宜宾,东侧的成宜高铁经资阳、内江、自贡抵达宜宾,这条高铁环线串起7个地市,必将大大提升彼此间的人员流动、物贸往来。成宜高铁与成贵高铁成都经乐山至宜宾段相连,形成四川首个高铁环线。图/地图探路人据中国铁路成都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列车运行图调整后,铁路部门每日安排开行“成都东—自贡—宜宾—乐山—成都东”环线动车组列车4列,全程3小时45分钟左右。成都大熊猫、自贡彩灯、宜宾竹海、乐山大佛等优质文旅资源,将被串成一线。除了织密四川省内高铁网络,成宜高铁还将打开四川南向发展大通道。未来成宜高铁将与渝昆高铁、成贵高铁、贵广高铁相接,形成成都至昆明、贵阳、广州的高速铁路大通道,进一步强化区域交流、缩短时空距离、完善铁路网结构,满足沿线群众出行需求。川南龙头宜宾如虎添翼宜宾,成宜高铁南部终点,也是高铁开通受益最大的城市之一。宜宾位于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处,处于成都、重庆、昆明、贵阳的几何中心位置,地理区位相当优越。因金沙江、岷江、长江在此交汇,长江自此始称长江,宜宾也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三江口。图/网络水雾缭绕的蜀南竹海。图/视觉中国大江大河出美酒,这一特征在宜宾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为酿酒提供了最优原粮、优质水源、天然窖池与国宝窖泥,成就了宜宾“中国白酒之都”的美誉。这里诞生了五粮液等享誉全球的白酒品牌,是宜宾最闪亮的一张名片。宜宾五粮液景区。图/视觉中国2022年,宜宾规上白酒企业实现产量58万千升、营收1757亿元、利润395亿元,以不到全国白酒行业1/12的产量,支撑了1/4的营收和1/6的利润。根据《宜宾市白酒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到2025年,宜宾将实现白酒产量突破100万千升,白酒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翻番,分别突破2000亿元、600亿元。“中国白酒之都”以外,宜宾近年又增加了一张新名片,那就是“动力电池之都”。从2016年提出“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到2019年牵手宁德时代,宜宾从无到有拉起了整条动力电池产业链。2022年,宜宾产销动力电池72GWh,占全国15.5%;动力电池产业实现工业产值889亿元,强势跃居宜宾第一大产业。在优势产业的带动下,2018-2021年,宜宾GDP增速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经济总量由全省第四跃升至第三。2022年,宜宾GDP总量3427.84亿元,与第二名绵阳之间的差距缩小到200亿元以内,势头强劲。如今成宜高铁开通,对宜宾来说可谓如虎添翼——向北,可快速通达天府机场、成都城区;向南,通过成贵、贵南、贵广高铁通达贵州、广西一线;向西,通过渝昆高铁通达云南……未来,宜宾不仅能够加强与省内城市的人流往来和产业合作,还能充分利用广西、云南等沿海沿边开放口岸,深化与东南亚、南亚等南向国家(地区)开放合作。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的宜宾,迎来发展新机遇。自贡成川南四市高铁枢纽成宜高铁开通,对自贡的加持也十分明显。自贡因盐设市,甚至名字都是由“自流井”和“贡井”两个盐井名字合称而来。自贡制盐文化最早起于东汉,因而也有“千年盐都”的美誉。抗日战争时期,沿海盐区相继沦陷,自贡担起“天下盐”重任,一度为全国1/3的人口提供食盐,成为维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镇之一。时至今日,自贡仍是产盐大省四川的“最大底气”。据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消息,目前自贡原盐年产量已近300万吨,约占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二。如今,自贡正推动制盐向深加工、盐化工向精细化工延伸,打造中国盐高端日化用品生产基地,建设食用盐“中国盐谷”。燊海井开凿于清道光三年,是世界第一口人工钻凿的超千米(1001.42米)深井,也是全国仅存的手工制盐作坊。图/网络根植于千年井盐文化的自贡盐帮菜,既具备川菜麻辣鲜香的基本特点,又具有独特的烹饪技法和口味类型,代表菜品有火边子牛肉、冷吃兔等等。图/网络自贡的另一个标签是“南国灯城”,这也是近年自贡最出圈的标签。自贡彩灯文化拥有千余年的历史,到2022年,全市已注册彩灯企业2136户,承包了国内市场约85%、国际市场约95%的彩灯业务,形成了年产值超50亿元的产业。全市从业人数达15万人左右,约占总人口的1/20。2022年,中华彩灯大世界线下接待游客82万人次,线上观灯10亿人次,实现综合收入9200万元。图/国际在线自贡是中国重要的恐龙化石产地,被誉为中国“恐龙之乡”。结合恐龙文化与彩灯文化的自贡国际恐龙灯会,至今已举办29届。图/国际在线如今,自贡正站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口,瞄准新能源、新材料、无人机及通航三大千亿产业集群。成宜高铁的开通,为自贡带来了极佳的区位优势,助力产业协作——通过成宜高铁,自贡至天府机场仅需要25分钟;成宜高铁与绵泸高铁内自泸段组成人字通道,自贡成为川南四市高铁枢纽,形成了自贡至宜宾、内江、泸州的“半小时通勤圈”。未来,自贡将与成都及川南城市群加强产业协作。比如距离沿滩站车程10余分钟的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引进了德国梅塞尔工业气体等多个重大项目。高铁开通后,自贡梅塞尔期待与宜宾光伏、化工企业开发新业务,与成都梅塞尔、重庆梅塞尔形成三角互补供应链。内江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铁”成宜高铁的开通,还让小城内江脱颖而出,下辖所有县(市)全部开通高铁,成为四川首个“县县通高铁”的地级市。快捷的交通必将加快人才、技术、物资等各种发展要素的流入,助力内江产业升级。地处巴蜀腹心之地的内江,是一座老工业城市。历史上,内江以生产蔗糖、蜜饯闻名,享有“甜城”美誉。鼎盛时期,内江制糖规模居亚洲第三、西南第一,在全国处于龙头地位。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内江布局了航空、重型机械等11个行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时期,内江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纺织、医药、钢材、水泥、化工、采矿等产业发展壮大,“五白”(白糖、白肉、白纸、白布、白酒)产业风靡一时,带动全市经济规模一度仅低于当时的成都和重庆,赢得了“内老三”的称誉。然而近年来,受资源型产业衰退、三线企业外迁、区划调整等因素影响,内江工业经历了转型阵痛、衰退下滑的过程。如今内江重整旗鼓,大力发展“页岩气+、钒钛+、甜味+、装备+”四大主导产业和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两大新兴产业。其中,“页岩气+”和“钒钛+”两大集群剑指千亿。内江是全国第二大页岩气产地和第二大钒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威远页岩气综合利用化工园区2022年已获批省级化工园区,目前已具备企业承接能力。同样位于威远的川威集团是内江骨干企业,重点发展含钒钢、钒电解液、钒电池储能等含钒材料产业集群。成宜高铁的开通,不仅结束了威远县不通铁路的历史,也为内江产业升级铺就了一条坦途。资阳加速摆脱中部塌陷成宜高铁开通,也为“成渝之心、巴蜀门户”资阳带来了新机遇。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陈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几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一直存在一个缺陷,就是中部塌陷的现象。受到虹吸效应的影响,成都、重庆周边地区人口分别向两个城市聚集,导致成渝中间区域出现了发展不充分的情况。全省唯一直线连接成渝两地的城市资阳,就是最典型的例子。2021年,资阳常住人口228.4万人,较2011年减少132.2万人,是全省人口负增长最严重的地市。2021年资阳经济总量890.5亿元,较2011年增幅112.7%,远低于全省155.8%的均值。成宜高铁沿线五市,资阳是人口最少、经济总量最低的城市。资阳发展,交通先行。成宜高铁开通,资阳西站成为新的交通枢纽,10分钟直达天府机场。未来,资阳西站还将接入成达万高铁和成都城际外环线,成为全省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进一步打通资阳对外通道,实现快速集散。此外,资阳也在大力发展产业。资阳是全国最大的柠檬产业基地、全国最大的口腔产业生产基地之一以及全球最大的隐形矫治器生产基地。未来,资阳将重点推动医药健康、装备制造两个优势产业高端化,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三个传统产业新型化,以及电子信息、国防科技工业两个新兴产业规模化。愈发强大的区位、交通优势,将助力资阳产业崛起。一条串联五市的高铁,一段长达五年的期盼。成宜高铁的开通,助力川南城市抱团出圈,为川中城市铺就崛起之路。蜀道不难,大道如虹。参考资料:[1]
1月5日 上午 10:01
其他

广州地铁上新:串联莞穗佛 稳坐第三城

12月28日,广州地铁五号线东延段、七号线二期正式开通初期运营,广州轨交里程达到641.5公里*,再次与身后的成都拉开距离,坐稳了轨交第三城的位置。(*注:此为交通运输部数据,由于跨城地铁里程不重复计算,故总里程数与当地媒体数据略有出入。)此次开通的两条新线,均位于黄埔区内,距离城市中心有一定距离,但对广州地铁布局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两笔。从城市内部来说,7号线二期让广州东部和南部有了直接的连接,不必再经过中心城区;从城市间的角度来看,向西,两条线都进一步助力广佛迈向全域同城化,向东,5号线东延距离东莞仅一江之隔,“一线连三城”指日可待。总里程第三
1月4日 上午 10:00
其他

冰雪第一城,无限风光在险峰

岁末年初,这座绝美的“北国冰城”算是火出了天际。不过在一片赞叹的同时,哈尔滨冰雪产业的短板与危机也不容忽视,再加上隔壁长春虎视眈眈,哈尔滨想要稳住冰雪霸主地位,除了满满的诚意,更需要变革的勇气。
1月3日 上午 10:03
其他

城市的原力:2023搜狐城市年度之选结果出炉 无锡夺“双冠” 芜湖再“起飞”

经过半个多月的评选,综合专家评审和读者投票结果,2023搜狐城市年度之城最终结果正式出炉。芜湖、宜宾、无锡、哈尔滨、济南、深圳、杭州、合肥、淄博等当选“2023搜狐城市年度之城”,其中无锡分别获年度商机之城和年度跃动之城,成为本年度唯一双料冠军。本次评选选取了新质、焕新、商机、出海、通达、才智、低碳、青慕、出圈、跃动共10个维度对城市进行评价,27座入围城市同台竞争。以下为评选结果。年度青慕之城——合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评价:一个城市能够让青年人慕名向往,不仅仅在于政府的各种人才招揽政策,以及各种真金白银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市场化创业的机会。最牛风投城市,这是大家对合肥的称呼,其实这不仅仅反映了市政府在人才招揽方面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更重要的是,它带动了大规模的市场化投资。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城市更容易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这在当代有着非常重要而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年度新质之城——芜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云中评价:安徽芜湖助力科技创新,驱动新型产业发展。这十年是芜湖的机器人产业筚路蓝缕,从无到有的十年,已经初步形成了机器人的全产业链条。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未来发展的潜力很大。我也希望芜湖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机器人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取得更大的成就。年度焕新之城——宜宾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国土规划研究室主任黄征学评价:过去的宜宾以酒著称,现在的宜宾因动力电池闻名。近年来宜宾加快构建创新体系,积极引进链主企业,吸引一大批配套知名企业落户,形成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初步建立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基准。在2023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动力电池之都”的称号。年度出圈之城——淄博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城市品牌影响力报告课题组组长刘彦平评价:本年度淄博烧烤无疑是一个现象级的城市流量案例。一个不怎么受关注的小城爆红出圈,引发全网乃至国际媒体的围观。淄博的出圈,源于一个暖心的故事,得力于广大网民的热捧。期间,我们看到了淄博市民的善良与淳厚,看到了淄博政府的服务与担当。今天,提到淄博,人们都会心生几分敬意和暖意。这就是城市形象资产的力量,相信也必会转化为淄博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助力。年度才智之城——深圳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曾刚评价:深圳是我国一线经济强市,致力于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正在奋力扭转高校荒芜的尴尬。除了继续大力支持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14所普通高校快速发展之外,深圳如今在建筹备的还有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海洋大学等9所高校。可以预料,深圳集聚高教资源,弥补教育短板,必将进一步强化城市创新发展内生动力,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早日建成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年度通达之城——济南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城市与区域管理系教授陆军评价:一、济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枢纽功能提升。济南是我国华东与华北的连接门户,是连接华东华北和中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是全省公路网络中心和高速公路中心枢纽。二、济南线网布局优化,高铁框架日益繁密。郑济高铁全线通车,济枣高铁今年重启,济滨高铁全速建设,济南“米”字形高铁网络加速成型。三、济南都市圈快速通达,提升区域一体化。济南都市圈包括6市,辐射5.3万平方公里。济莱合并,强化了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网络化的发展格局。年度出海之城——哈尔滨华中科技大学开放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辽宁大学自贸区研究院研究员陈波评价:众所周知,哈尔滨正在打造向北开放之都。今年1-10月,哈俄班列共开行93列,发送货物9104标箱,货值1.53亿美元,同比增长2%。整个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1.1%,其中出口更是大涨了85%。在国际需求疲软、国际贸易不振的大背景下,哈尔滨的北向开放成绩显得尤为突出。年度商机之城——无锡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评价:当地政府部门做事果断,在为企业排忧解难方面往往行动迅速。相关的一些话题,也在今年频频成为热搜。无锡市政府历来非常重视营商环境优化和打造,积极地打造“无难事,悉心办”的良好形象。这样规模的城市,在长三角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推动下,可以较好地平衡宜居和宜商之间的关系,可以让企业高效经营,也可以让居民舒适生活,所以未来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更大。它当之无愧是今年的年度商机之城。年度跃动之城——无锡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冬奥会遗产报告主执笔人白宇飞评价:今年的无锡马拉松,不仅晋升世界田联金标赛事,还成功获得了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布达佩斯世锦赛选拔赛、杭州亚运会选拔赛和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的承办权,实现五赛合一。凭借江南山水,粉红樱花,智慧系统,专业态度,无限创意和暖心服务,锡马已成为众多跑友心目中的“零差评、细节控、此生必跑”顶流赛事。当然,9岁锡马的引流能力绝不止于跑者。本届锡马沿途共有27.3万名观众现场观赛,超七成的外地观众提前到达无锡,赛事带动周边产业收益达1.95亿元。无锡以一场马拉松为媒介,向世界全方位展示了一座运动友好型城市。年度低碳之城——杭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振伟评价:今年杭州成功举办了第19届亚洲运动会,并在亚运历史上首次实现了碳中和,这是杭州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一次集中展现。这背后既有组委会精心筹备、周密组织,对低碳行为引导和落实的积极作用,也有场馆等市政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建设的默默奉献。早在2020年,亚运村建设指挥部就与浙江省建筑设计院、浙江大学等单位开展了从场馆绿色建筑到区域绿色生态城区的规划设计,并制定了碳减排目标这一系列工作,助力了杭州市节能减碳与经济增长的双轨发展,使得杭州在这次提名中脱颖而出。
1月2日 下午 2:02
其他

义乌出海、宁波西进,浙江“超级货运”铁路来了

12月31日,连接宁波和义乌的甬金铁路终于正式通车。从2016年底正式开工,到2023年底建成通车,甬金铁路足足耗时7年,是浙江近年建设时间最长的铁路,备受期待。当然,这条铁路也确实不负众望。它途径宁波、绍兴、金华三市,连接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与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是义乌商品出海、宁波通往中西部最便捷的运输通道。货运王者不负众望甬金铁路东起宁波云龙站,西至金华义乌站,新建正线全长约188.3公里,共设云龙、奉化、溪口、新昌北、嵊州新昌、嵊州西、东阳北、苏溪、义乌9个车站,设计时速160公里,预留200公里时速条件,为客货共线的I级双线电气化铁路。甬金铁路的开通,结束了东阳市不通铁路的历史。东阳市地处金华,2022年经济总量761.37亿元,常住人口108.9万人,是金华经济、人口第二大县(市)。这里坐落着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横店影视城,木雕、竹编工艺也是享誉全国。乘着杭州亚运会的东风,2022年底,连接金华主城、义乌和东阳的市域轨交线路通车,东阳迈入轨交时代。如今甬金铁路开通,东阳正式迈入铁路时代。未来杭温高铁开通,东阳还将迎来横店高铁站,开启高铁时代新纪元。甬金铁路的开通,也为宁波往返金华提供了另一条通道。此前,宁波与金华之间虽然已有高铁连通,但都需要绕道杭州或者温州。如今甬金铁路开通,初期每天安排1对复兴号列车往返宁波与金华,全程时长3小时零3分,可以更好地满足沿线居民出行需求。除了强大的客运功能,甬金铁路还有更加强大的货运实力。它是国内首条可通行双层高箱集装箱的铁路,这一点正是为了方便义乌货物出海。因为义乌小商品大多以轻泡货物为主,重量不大,体积较大,用高箱集装箱装运更为经济。考虑到这一点,甬金铁路在建设途中从最初的满足双层集装箱运输设计,改为满足双层高箱集装箱设计。因此,已经开挖好的隧道需要扩拱加高,接触网也要增高,甬金铁路的建设时间便足足耗费7年之久,成为浙江近年建设时间最长的铁路。义乌喜提出海捷径甬金铁路西端连通义乌,东端连接宁波枢纽,与甬台温铁路、宁波北环线、宁波港口北仑支线、穿山港支线和镇海支线相接,义乌货物可以最快路线直通宁波舟山港出海。此前,义乌货物出口的主要路径是由集卡运送集装箱经甬金高速到宁波舟山港出海,或绕道浙赣线、萧甬铁路,成本、运力、效率都并非最佳。而通过甬金铁路,义乌到宁波舟山港的货运里程将减少近百公里,对义乌商品出海、外贸提级无疑是巨大助益。义乌的商业和外贸有多强,搜狐城市此前已有过详细介绍(点击阅读)。过去40余年,义乌靠“鸡毛换糖”开启经商新起点,逐渐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早在2019年,义乌进出口总额已高达2967.8亿元,超过武汉、长沙、合肥、福州等一众经济强市,以及烟台、惠州、珠海、中山等多个沿海城市。过去几年的疫情,甚至也未对义乌外贸产生太大影响。2020-2022年,义乌进出口总额一直呈正增长,接连突破3000亿、4000亿大关,占金华进出口总额比重从64.3%提升至70.0%。2023年1-11月,义乌进出口总额更是突破5000亿元,占比也升至73.5%,成为拉动金华外贸快速增长、逼近全国前十的最大功臣。强大的进出口实力,主要来自占比高达九成的出口。2020年以来,义乌出口总额连年增长,从3000亿逐渐突破4000亿、4500亿,占金华的比重也从65.2%一路升至75.5%。对于未来,义乌有着更大的野心。2023年9月,义乌向全球发布“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品牌出海计划,将通过海外分市场、海外仓、海外展厅、海外站和海外展五大模式,打造“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品牌体系。如今甬金铁路开通,对义乌品牌出海无疑是强大助力。宁波西进拓展腹地甬金铁路通车,对于宁波舟山港从一流大港走向一流强港也有重大意义。关于港口实力,业内有个通俗的标准:港口大不大,看吞吐量;港口强不强,看集装箱。2022年,宁波舟山港完成年货物吞吐量超12.5亿吨,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不过集装箱吞吐量3335万标准箱,位居全球第三,与上海港(4730万标准箱)有着较大差距。浙江对宁波舟山港寄予厚望。2023年2月,浙江发布《浙江省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工程(2023-2027年)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4000万标箱,集装箱海铁、江海河联运规模翻番,宁波舟山港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强港。要提升港口能级,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拓展腹地范围至关重要。截至目前,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比例刚超过18%,发展受到较大制约。其中原因除了铁路设施供需不匹配,比如镇海港区铁路资源难以利用,北仑、穿山港铁路支线满负荷运行外,也有地域因素。一家宁波物流企业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宁波舟山港的主要货源集中在长三角地区,不是铁路的经济运距,中、短运距内,铁路、水路低成本、低能耗、高运力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导致海铁联运等模式发展动力不足。因此,拓展腹地范围,深入更远的中西部地区,无疑能够助力港口发展。甬金铁路西端与沪昆铁路、杭长高铁衔接,是宁波、舟山地区通往江西、湖南等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运输通道。港口腹地直接从长三角地区扩大到长江中部地区,发展不可限量。就在甬金铁路开通之前,宁波舟山港公布了一个好消息——截至12月28日18时,宁波舟山港2023年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已超3500万标准箱,达3505万标准箱,成为全球第三个年集装箱量超“3500万箱”的港口,进一步彰显了全球枢纽港的地位。想来随着甬金铁路开通,牵手世界小商品之都、腹地扩大到长江中部地区的世界第一大港,必将如虎添翼。参考资料:[1]
2023年12月31日
其他

昌景黄高铁开通,江西高铁里程杀进前六

12月27日,昌景黄高铁建成通车,江西浮梁、乐平、余干和安徽祁门、黟县等多地跨入高铁时代,至此江西成为全国首个市市开通时速350公里高铁的省份。高铁拉近时空距离,为产业注入活力。昌景黄高铁串起皖赣两省“名城、名镇、名湖、名山”等黄金文旅资源,也让江西与长三角走得更近,可谓一条高铁赋能十城。一线牵十城本次建成通车的杭昌高铁昌景黄段线路全长288公里(江西段约20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共设黄山北、黟县东、祁门南、浮梁东、景德镇北、乐平北、鄱阳、余干、进贤北、南昌东10座车站,其中黄山北、景德镇北为改扩建车站。南昌、黄山就不必提了,高铁沿线城市各独特色,其中就包括瓷器之都、赣剧之乡、红茶之乡。窑火延续千年,享誉国际的景德镇,不必赘述。单说首通高铁的几个小城也是各有“绝活”——乐平被誉为“赣剧之乡”,建成了全省首个水上大型古戏台,占地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黄山西麓祁门,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地处北纬30°“黄金产茶带”,森林覆盖率88.64%,优越的自然生态造就祁门茶叶独特品质,“中国红茶之乡”同时孕育着红茶、绿茶、安茶。
2023年12月28日
其他

四川加压副中心 绵阳拼六千亿宜宾泸州冲万亿

近日,湖南、四川接连发文聚焦省域副中心,政策重心分别是“放权鞭策”和“加压鼓励”,共同点是“卷”——与湖南“两副”自卷相比,四川一众省域副中心则是外卷。四川给省域副中心设立高增长目标:绵阳冲6000亿元、宜宾泸州冲10000亿元,同时在金融、财政、土地、能耗等多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可谓胡萝卜加大棒并行。搜狐城市聚焦省域副中心“新政”,下篇关注自打从“娘胎”开始,就卷着的四川省域副中心,看看这些从赛马机制跑出来的种子选手,能否让四川“五区共兴”战略达成。省域副中心“七选五”2018年,四川提出“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这七个省内经济排名靠前城市成为候选。此后经年,七地争先赛打得火热。直至去年上半年,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支持绵阳加快建成川北副中心、支持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副中心、支持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副中心。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除了延续党代会报告对于三个副中心的定位之外,还提出构建“五区共兴”新格局。近日,四川又接连发布“关于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关于支持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相较过去7个候选城市并列,此时省域副中心明确指向5个城市——虽然从选拔赛中出线,但近段时间这些城市表现迥异。前三季度,四川经济“二当家”绵阳GDP增长8.2%,增速全省第二。绵阳强在新兴产业,新型显示、核技术应用、新型储能、激光技术应用、智能机器人及无人机增速分别达到24.8%、14.7%、13.9%、13.1%、11.7%。前三季度,宜宾GDP增长7.3%,排名全省第四,“1+4+4”产业增加值增长12.8%,其中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智能终端、酒类分别增长99.5%、25.5%、25.3%、8.5%。与宜宾搭档的泸州则不尽如人意,上半年增速2.7%,排在全省21个市州倒数。南充和达州组团则没有亮点,达州增速6.6%中规中矩,而南充增速垫底省内市州。前三季度,南充一二三产增加值增速分别为4.2%、2.7%、7.8%。南充还是弱在第二产业,在全省经济总量五强城市中,南充第二产业增速最低。虽然成绩有高低,但这五个城市未来的路都不轻松。宜宾泸州组团冲万亿先看优生。虽然绵阳、宜宾产业经济走势不错,但省里给的任务不轻。对绵阳,上述文件要求“2027年,建成川北省域副中心,GDP超过6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年营收3500亿元、占全省比重超11%”。从目前3600亿元走向6000亿元,意味着年均增加600亿元。绵阳目标不低,但努力踮踮脚有希望达成,而宜宾泸州组团则需要齐心协力,一个都不能拉后腿。省里给两地定下的经济目标是万亿左右,去年宜宾和泸州GDP分别为3427.8亿元和2601.5亿元,合约6029.3亿元。要在2027年达到万亿,意味着每年都得上一个千亿台阶。提目标给压力的同时,四川也给了政策支持。相比湖南简政放权,四川的支持更加直接,也更加实实在在。除了产业、交通和城建等领域,“支持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还在金融、财政、土地等多方面给予政策。在财政金融政策上,意见提出,支持两市更多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规划。加大省级财力补助力度,在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额度给予倾斜,支持申报发行最长30年期限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申报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在两市设立分支机构。在土地政策上,意见提出,支持优化调整城镇开发边界和永久基本农田布局,支持单独选址线性工程项目按规定变更调整及新增建设用地报批。指导加快处置存量土地产生更多计划指标保障项目用地,指标确有不足的,当年年底视全省计划指标结余情况由省级统筹调剂支持。意见还提出,支持天然气(页岩气)资源地争取用气量价优惠。对主要单位产品能效达到国家标准先进水平的六大优势产业项目,能耗替代比例按10%执行。这对于当地优势产业,是难能可贵的政策优势。副中心助力五区同兴如果说,湖南省域副中心的卷是自卷,即尽快完成新旧产业转换,担负起振兴全省经济的职责;那四川省域副中心的卷则是外卷,且还得卷两次——从7个区域中心到5个副中心(组团)是“赛马机制”下的卷一次,从副中心再到全省“五区共兴”是区域协调的再卷一次。近年来,四川先后提出“多点多极”、“一干多支”,直至“五区共兴”战略,这五区包括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川西北五个板块。四川当前区域政策的主基调,试图破解发展不平衡问题,这就让(川南、川北、川东北)三个副中心浮出水面——它们必须尽快跟上成都的步伐。与湖南省会首位度仅28.7%不同,四川省会首位度较高,而且最近几年仍在扩大——去年成都GDP占全省比重36.7%,比2020年提高0.2个百分点。从另一个角度看,去年湖南地市经济头名长沙与二名岳阳GDP比值为2.96,而四川头名成都与二名绵阳GDP比值高达5.74。前三季度,成都GDP实现的增量1185亿元、增速6.7%,均位列十强省城首位;而长沙521亿元的增量、4.6%的增速,均排在十强第七位。省会首位度以及经济走势的不同,让四川和湖南的省域副中心,得到的支持和压力完全不同,这是两地副中心政策的内涵差别所在。四川省会经济高歌猛进,部分省域副中心产经转型亮点频出,叠加省里的政策和财政支撑,以及较低的经济基数,四川副中心虽然被赋予了高调的目标,但轻装上阵也容易出成绩。把时间线拉长看,四川经济总量长期稳定在全国第6,领先后面的湖北、福建并不多。只有“五区同兴”,四川方能“坐六望五”。-end-
2023年12月27日
其他

湖南强省会受滞 放权副中心发力

进入年底,湖南、四川接连发文聚焦省域副中心,前者赋予岳阳、衡阳部分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后者支持绵阳、宜宾泸州分别加快建设川北、川南省域副中心。就像“湘菜鲜辣,川菜麻辣,共同点都是辣”一样,湖南、四川新近推出的省域副中心政策,其内核分别是“放权”和“加压”,共同点则是“卷”。这样的卷,能卷出什么?搜狐城市聚焦省域副中心“新政”,上篇关注岳阳、衡阳,这两个副中心能否在长沙增速不尽如人意时,挑起湖南经济大梁——摆脱来自身后的安徽,凶猛的追击?首次放权,效果尚不明显自从被官方确立为省域副中心后,岳阳衡阳已获至少两次“力挺”。第一次是2020年,湖南在“支持岳阳、衡阳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两份文件均提出,在用地审批等方面赋予其省级事项管理权限,鼓励“点状供地”先行先试,支持产业园区创新土地出让和开发建设模式。用地审批“放权赋能”可增强岳阳、衡阳项目建设、县域经济的灵活性与主动性。不过,以过去三年的数据来看,效果并不太明显。2020年,岳阳、衡阳GDP分别刚跨过4000亿元、3500亿元台阶,在省内排第二、第四,占全省比重分别为9.58%、8.4%;两地GDP增速分别为4.2%、4%,同期全省、全国分别为3.8%、2.3%。今年前三季度,岳阳、衡阳GDP分别为3388.3亿元、3149.8亿元,占全省比重分别为9.17%、8.5%。两地GDP增速分别为2.4%、5%,同期全省、全国分别为4%、5.2%。这意味着,岳阳GDP占比降了,增速还远低于同期全省、全国平均;衡阳占比微升,但增速低于全国平均。从数据上看,岳阳衡阳半斤对八两;从产业上看,岳阳衡阳均要回答“新旧动能转换”这道难题。数据显示,岳阳、衡阳六大高耗能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长期处于四成左右——去年,岳阳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7.7%,占规模工业比重为42.3%,比上年增长1个百分点;衡阳六大高耗能产业增长12.4%,增速较上年上升7.2个百分点。再次放权,助力先进制造旧的没去,新的没来。去年岳阳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8.9%,虽然增长28.3%,但比例太小;今年前10月,衡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4%,同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反而下降2.4%。新旧转换爬坡艰难之时,省里来了第二次“力挺”,其中就涉及“先进制造”等领域。11月,湖南再次对省域副中心简政放权,分别赋予岳阳、衡阳及相关园区先进制造、市场准入、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14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与放权鼓励相伴的还有鞭策批评。湖南主政者近期调研衡阳时,要求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让省域副中心城市更加名副其实”。湖南官方媒体《湖南工作》近期一篇《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的稿件提到,“(岳阳衡阳)两市融入全省战略布局的主动性和前瞻性不够”,以及“两市的竞争力和发展能级还需大提升,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和对全省经济的贡献度尚显不足”。“一核两副三带四区”,是湖南2020年确定的区域发展格局,这里的“一核”就是长株潭,“两副”衡阳、岳阳分居长株潭的南北翼。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给全省更多贡献、给周边更多辐射,岳阳和衡阳必须开启自卷模式,拿出成绩了。原因在于,“一核”动能偏弱。一核势缓,湖南两副承压2021年底,湖南党代会报告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2022年初,湖南印发《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去年长沙经济在万亿城市中增速最快,总量占全省比重约28.7%,相比2021年的28.8%,反而降了0.1个百分点。就在去年,国家要求“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确需调整的要严格程序、充分论证”,今年以来,湖南已不再强调“强省会”。前三季度,长沙经济没一次跑赢过全国平均,521亿元的增量、4.6%的增速,均排在十强第七位。长期以来,湖南集全省之力优先长株潭发展,当“一核”增速不理想时,湖南希望两个副中心能提供足够动能,支撑全省经济大局。这意味着不管是省里给的支持,还是从“一核”往“两副”的辐射,都很弱,此外,“两副”还得肩负更多(助力全省的)经济贡献——这也是“名副其实”的实质所在。把时间线拉长看,湖南从2012年全国第10来到2022年全国第9。不过今年前三季度,湖南GDP为36953亿元,只领先身后的安徽1300亿元,这个优势相比整个体量,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如此背景下,湖南“一核”也好“两副”也罢,都得咬紧牙卷起啦,才有可能让经济总量从2012年全国第13位猛窜至2022年第10的安徽,追不上。不然,湖南又被挤到第10,十年努力,转眼成空。-end-
2023年12月26日
其他

四大直辖市人口趋势:天津常住人口大跌 京沪向郊区转移

2022年,上海、北京、天津常住人口继续下滑,重庆增量也缩减到0.9万人。但户籍人口的变动,却呈现出相反趋势。市民化的推进,让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逐步享有了和户籍人口接近或者同等的服务权利。近日多地发布相关人口数据让我们把观察窗口细化到区县。四大直辖市人口变迁表现各不相同:北京致力于均衡中心城区与其余城区人口;上海通过发展高新产业,引导人口向新兴城区转移;发展阶段落后一步的重庆,则仍未走出人口向中心城区聚集的阶段;而天津相比均衡人口格局,更囿于人口流失严重问题。常住人口仅重庆正增长天津6年流失80万人京沪常住人口下降,早已不是新闻。自2014年北京提出“疏解非首都功能”后,人口增量便踩下了“急刹车”,2015年,北京人口增量从此前数十万迅速缩减至十余万,2017年起,北京常住人口已连续6年负增长,六年间累计减少11.1万人。上海人口则呈波动下降趋势。上海的人口“刹车”趋势比北京还要早上一年,并在2015年、2017年两度出现常住人口负增长,但其余年份仍保持了少量正增长,直到2022年,一年之内,上海常住人口减少13.5万,超过北京6年总和。天津是直辖市中常住人口降幅最大的城市。2017年一年,天津便跌去了2014年至2016年三年增幅,六年间,天津常住人口总共减少80万,这还是在“海河英才”计划同期引入47.7万人的基础上(点击阅读《天津引才47.7万人,“海河英才”再升级》)。对天津而言,维持人口数量本身,就已是一大课题。重庆则是四市之中唯一常住人口仍能维持正增长的城市,但近两年增速也明显放缓。从2012年到2020年,重庆人口以每年20-30万的速度增加,但2021年,重庆全年增量仅3.5万人,到2022年,更是降到0.9万。直辖市户籍人口稳步上升外来人口市民化成果显著与常住人口的下滑趋势不同,近十年,四大直辖市中,哪怕对落户保留了最严苛条件的北京上海,户籍人口也一直稳步上升。其中北京10年间户籍人口增加111.4万,除2017年有小幅回落,2020年增幅不大之外,其余年份均保持了每年10万以上的增长。落户条件更宽松的天津,10年间户籍人口更是增加了157.3万。反倒是常住人口增势凶猛的重庆,户籍人口数量反复波动,在2015、2017、2020和2022年均出现负增长。这与重庆自身为人口流出市的特点有关。四大直辖市中,重庆是唯一一个户籍人口数量超过常住人口的城市。不过,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近年来重庆外出人口的回流态势也很明显。据重庆统计局数据,2022年,重庆流出市外人口规模403.53万人,比2021年的412.56万减少2.2%,已连续9年保持减少态势。从这个角度来看,直辖市对人口吸引力仍然强大。要知道,2022年,上海重庆天津三城户籍出生人口均少于死亡人口,户籍人口的增加完全依靠外来人口落户。北京户籍人口虽有5.6万的自然增长,但14.2万的增量中,也有六成为新市民迁入。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趋势反向而行,也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户籍改革以及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结果。虽然直辖市作为特大超大城市,落户条件相对较高,但“让外来人口逐步享有和户籍人口接近或者同等的服务权利”的目标是一致的。随着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松动,可以预见,未来城市外来人口占比也将逐步降低。京沪向郊区转移重庆向城区聚集在城市内部,人口流动也各具特色。近年来,北京除了疏解非首都功能,也致力于降低主城区人口密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无论是加快城市副中心和郊区新城建设,有计划有目的地向郊区转移产业,还是土地规划、甚至细致到积分落户的加分设置,无一不在引导人口更均衡分布、向更大区域空间流动。有统计数据显示,2014-2021年,北京“城六区”常住人口下降15%。在2010-2020年两个普查年度,北京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减少72.8万人。对比2018年和2022年各区人口密度可以发现,城六区均出现明显下降,其中降幅最显著的东城区,人口密度从每平方公里19637人降至16818人,降幅达14%,西城区也从每平方公里23333人降至21769人。与此相应地,其余10区中,除位处远郊的延庆有小幅下降,平谷维持不变之外,人口密度均有提升。其中北京大力打造的副中心通州人口密度增长最快,5年间,26.5万人涌入通州,增量位居16区之首。相比北京,上海的人口转移没有这么普遍,但也可以明显看出,近年来,黄浦、虹口、静安、杨浦人口密度下降明显,其中黄浦、虹口降幅超过10%,离中心城区较近且新兴产业发展良好的嘉定、宝山和松江成为很多人的新选择。重庆却是另外一番光景。2020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着力构建“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所谓“一区”,是指重庆主城都市区,包括21个区和万盛经开区,“两群”则是指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范围包括剩余的17个区县。到目前为止,“做大做强主城都市区,做特做优两群”依然是重庆的城市发展方向。2022年,重庆全域常住人口仅增加0.91万的情况下,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增长8.77万人。北京人口受教育程度高上海老龄化亟待缓解从人口结构来看,北京拥有文化素质最高的劳动力人口。这与北京高校众多、“抢人”更侧重于高学历专业人才有关。据七普数据,北京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64年。2022年,北京每10万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56181人,占比过半,遥遥领先其他城市,排在第二的上海,这一比例为39.9%。直辖市中,重庆人均受教育年限最短,刚刚突破10年,大致相当于北京在本世纪初的水平。即便如此,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91年。除了较高的人口素质,北京还拥有直辖市中最优秀的人口结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5.1%为四城中最低,15-64岁劳动力占比72.8%为四城中最高。这方面,上海就比较头疼了。2022年,上海的老龄化65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18.7%,如果把年龄放宽到60岁以上,比例将达到25%,意味着在上海,每4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如果仅看户籍人口,这一比例高达36.8%。雪上加霜的是,上海年轻人的结婚意愿和生育意愿也低于其他三城。2022年,上海仅72048对新人结婚,出生率4.4‰,而总人口数少于上海的北京有91300对,出生率5.67‰。近年来,上海接连放宽落户条件,除了为高新产业储备人才,也未尝不是出于引入新鲜血液、减缓老龄化步伐的考虑。对四大直辖市而言,人口方面各有各的课题,在全国人口负增长的大背景下,及早制定好下一步的策略,才能取得先发优势,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参考资料:[1]
2023年12月25日
其他

搁置多年,山东“最美高铁”终于来了

岁末年终,串联济南、泰安、济宁、枣庄四大城市,有山东“最美高铁”之称的济枣高铁,终于在搁置多年后重启了。从2016年纳入路网规划,到2021年被紧急叫停,再到2023年正式重启,济枣高铁可谓命运多舛,一波三折。这条从规划之初便伴随着争议与质疑、关注与期盼的高铁,究竟有何特殊之处?又会为鲁南、省会两大经济圈乃至山东半岛带来哪些机遇?曲折的历程济南到枣庄一线其实是有高铁的。早在2011年京沪高铁开通,济南、德州、泰安、济宁、枣庄便成为山东第一批迈入高铁时代的城市。但由于京沪高铁客流繁忙,为了更加方便省内城市高效往来,山东计划再修一条串联济南、泰安、济宁、枣庄四市的高铁线路。早在2016年7月,这条高铁已纳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25年)》,2018年9月又纳入《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2020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济枣高铁年内开工。同年年底,山东省接连批复济枣高铁项目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济枣高铁开工在即。根据彼时规划,济枣高铁全线共设港沟、南山、泰安东、宁阳东、曲阜东、邹城东、滕州东、枣庄南和台儿庄9座车站,串联济南南部山区、泰山景区、三孔文化区以及台儿庄古城,被誉为山东“最美高铁”,备受期待。济枣高铁线路图/2020年济枣高铁环境影响报告书2021年3月4日,济枣高铁发布招标公告,计划4月1日正式开工。直到此时,济枣高铁的推进都还比较顺利。然而仅仅过了11天,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合理确定高铁设计时速,严格控制建设既有高铁的平行线路。因此,与京沪高铁走向高度重合、并行里程超过40%,且前期客流密度较低的济枣高铁,在开工前被紧急叫停。经过两年多的争取和博弈,今年11月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对济枣高铁选址进行批前公示。根据公示,济枣高铁全线共设济南东、历城、南山、泰安东、宁阳东、曲阜东、邹城东、滕州东、枣庄南、台儿庄10个车站,正线线路长268公里,与此前无太大差别。12月16日,济枣高铁正式开工,沿线居民持续7年的等待终于迎来美好结局。争议与期盼在被国家政策卡在“临门一脚”之前,济枣高铁就引发了颇多讨论和争议,在搁置的两年多里也并未停止。根据当地媒体记者梳理,部分网友及业内人士并不看好济枣高铁,反对理由基本集中在与京沪高铁平行、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和前期客流较少这几个方面。这些担忧其实不无道理。从线路规划来看,济枣高铁确实与京沪高铁高度平行,规划引出站点济南东站与济南西站仅差30公里,滕州东站还与京沪高铁并用,两条线路距离极近,并行里程超过40%。此外,部分站点人流量较少,易造成资源浪费。比如济枣高铁在济南设的三个站点,均集中在城区东部与东南部,短期内客流相对较少。不过,济枣高铁依旧有其建设的必要性,备受鲁南、省会两大经济圈的期待。一来,京沪高铁虽然运营成熟且客流稳定,但难以完全满足济南、泰安、济宁、枣庄一线的出行需求。2021年京沪高铁开通十周年数据显示,全线累计发送旅客13.5亿人次,利用率超过90%,已处于超饱和状态。其中,济南到曲阜段是京沪高铁、甚至全国高铁最繁忙的区间,每日通过列车数量多达160对,车次密度超过广州-深圳、上海-苏州等热门区段。二来,为打造轨道上的城市群、经济圈,山东也需要布局更多高铁通道。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济枣高铁纵向连接省会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对于半岛城市群、鲁南城镇带的发展有积极影响。种种因素下,一波三折的济枣高铁“虽迟但到”。它的开通,将为鲁南、省会两大经济圈,乃至整个山东半岛带来哪些机遇?泼天的富贵济枣高铁的第一大作用,是填补了济南南部山区、泰安宁阳县、济宁邹城市和枣庄台儿庄区等地的高铁空白,既方便了当地居民出行,也助力山东实现“2035年县级行政中心45分钟上高铁”的目标。其次,济枣高铁可以极大缓解京沪线通行压力,分流山东段客流,为济南、泰安、济宁、枣庄沿线出行和旅游发展提供更多机遇。要知道,京沪高铁开通十年间,曲阜游客平均停留时间由0.5天增加至1.4天,旅游、住宿、餐饮等行业集体爆发。目前济南至曲阜段高铁经常一票难求,济枣高铁的开通必将为沿线的旅游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第三,济枣高铁连接省会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可以更好地辐射带动鲁南经济圈发展。近年山东正在构建“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发展格局,推动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协同发展。如今济南与济宁、枣庄所在的鲁南经济圈交流协作日益密切,彼此间却仅有京沪线一条高铁通道,公路服务能力已到了一定阶段,新高铁通道的建设极有必要。此外,济枣高铁也将大大提升省会济南的枢纽功能。目前,济南“米字型”高铁网已经逐渐清晰——京沪高铁、济青高铁、济郑高铁、石济客专和济莱高铁都已建成通车,济滨高铁正在建设中,济济高铁正在推进前期工作,济枣高铁的开工被视为济南“米字型”高铁冲刺信号,也是济南迈入强核时代的关键一步。最后,济枣高铁还将成为山东南下长三角的又一通道。在《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中,山东旅游高铁通道中还有一条枣庄至徐州新沂的干线通道。也就是说,济枣高铁并不止步于鲁南,未来还将延伸到徐州,服务苏北乃至整个淮海地区,进而南下连接长三角。鲁南经济圈,省会经济圈,乃至整个山东半岛,都有机会迎接这场泼天富贵。参考资料:[1]
2023年12月22日
其他

北京建院双总工吴晨:中国需从“城市更新”转向“城市复兴”

12月12日,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3冬季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城市发展”。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席教授、人居科学学院院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总规划师吴晨在现场做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与城市发展的认识和思考》的主旨演讲,分享了当今中国城市发展的若干挑战与思考。以下为搜狐城市根据吴晨现场演讲和展示PPT进行的内容精编。吴晨在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年终岁尾的一些思考,自成体系,也是只言片语。应对当今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如何寻找新的城市价值增量的思考,如何重新审视科技对城市双向影响。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跟大家分享。大城市住宅、写字楼市场均现疲态首先是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2022年末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5.22%,如果按照城镇建成区规模看,《全国国土规划纲要》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空间规模已经超过10万平方公里。按照城市人均用地规模100m/人计算,我国城镇空间已经能容纳全国80%以上的人口。根据国际经验,在此之后,就会出现城市化和城镇化放缓的平台期,此时,城市存量空间和土地价值非良性竞争就开始出现了。过去40年中,中国每年以1.5%的速度推进快速城镇化。从17%发展到65.22%,基本是以土地出让方式所形成的城市化,这是一个大量投资拉动的过程,也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现在来看,以土地金融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似乎已经遇到瓶颈或者到了尽头。以上海为例,上海被称为“中国楼市的信仰”,其顶流学区房正在疯狂挤泡沫。中国楼市风向标深圳,整体均价已经倒回2018年。除住宅外,写字楼也有一些状况。根据最新数据统计,二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吸纳量,指报告期内销售和出租房屋的数量之和,编者注。)再度为负,达到-5.3万平米。来源/吴晨演讲PPT金融街、CBD、中关村三大传统商圈的甲写净吸纳量都为负值,乙级写字楼市场,二季度净吸纳量达-3.6万平方米,已经连续5个季度净吸纳量为负。据统计,除了丽泽以外,北京其它地方基本都是下跌的。上海也是如此。上海二季度吸纳量为15万平方米,目前它的吸纳量基本处于平稳状态。据预测,2023-2024年,由于新增供应量大幅入市,上海写字楼空置率和租金都开始要进入到下行通道当中。上海写字楼状况
2023年12月2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领馆第三城,悬念犹存

西南地区领事馆“暗战”升级。年中,阿根廷宣布决定在成都开设总领事馆;年底,原本也是阿领馆备选地的重庆随即“扳回一城”——中越联合声明,中方支持越方在重庆设立总领馆。领事机构的多寡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城一地的对外开放水平,且实质利好当地政经、民生。目前,外国驻沪、驻穗领事机构数量遥遥领先,驻蓉、驻渝领事馆数量则分居三四位。近年来,随着陆海通道发力,西部开放格局逐渐打开,成渝两地领馆齐增。得益于与东盟的经贸合作,领馆数量暂时落后的重庆并非没有机会赶上——领馆第三城花落谁家,尚有悬念。成渝领馆数量居国内中上领事馆,是一国驻他国某地领事代表机关总称,负责管理当地侨民和其它领事事务。目前,国内拥有领事馆的18个城市中,有14个是直辖市或省城,如沪穗蓉渝沈武等。此外,还包括青岛、厦门两个沿海副省级城市,以及满洲里、二连浩特等2个“口岸城市”。当前国内领事机构最多的城市是上海——上海外事办网站最新数据显示,各国驻沪领事机构总计77个,其中包括72个总领事馆、1个领事馆、4个名誉领事馆。这里多说一句,名誉领事,又称选任领事,通常是一国政府从接受国当地居民中选任的执行领事职务的兼职官员,可以是派遣国国民,也可以是接受国国民或第三国国民。上海之后是广州,截至6月,各国驻穗总领事馆总计68个。沪穗领馆数量“断崖式”领先,之后就是成渝。截至目前,获批在川设立领事机构的国家达23个,其中包括16家位于成都的总领事馆;重庆外事办官网披露,外国驻渝总领事馆13家,不过,其中两家显示为闭馆。2019年以来,成渝领馆数量起伏较大,两地均有进有出。成都进四退一:包括尼泊尔、智利、西班牙、土耳其新设驻蓉总领馆,而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则撤馆;重庆进三退二:乌拉圭、白俄罗斯、缅甸新设驻渝总领馆,2021年,丹麦领馆闭馆,埃塞俄比亚领馆“临时闭馆”。从现有领馆数量来看,成渝处于内地城市中等偏上水平,虽然两地领馆加起来不足沪穗半数,但比起中部、东北等区域的中心城市还是要高得多。而且,成渝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还可能会有领馆落成——阿根廷选中了成都,越南领馆有望进驻重庆。领馆选址看辐射力覆盖面2020年,时任阿根廷驻华大使接受专访时说,“阿根廷将在四川或重庆开设新领事馆。”去年年底,成都日报从四川省外事办公室获悉,中国政府与阿根廷就阿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达成协议。今年年中,阿根廷正式宣布决定在成都设立总领事馆。由于川渝地理位置相近,外国在中国西南片区新设领馆选址往往是“二选一”。阿根廷从最初的“四川或重庆”,到如今决定在成都设立总领馆,意味着这是一场“零和游戏”。被阿根廷“弃选”的重庆,今年也有收获。中越近期联合声明,中方支持越方在重庆设立总领馆。说到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领事馆选址在成都、还是在重庆,这到底取决于什么?整体而言,外国领事馆选择驻地一般都会评估城市在相应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物流等多方面影响力。倘若该国与中国距离较远,那么其领事馆驻地主要考量城市区域辐射力。如果与中国相邻,除了辐射力之外,城市地理位置也是一些邻国选择领事馆驻地的核心权重。比如,二连浩特拥有中国通往蒙古国的唯一铁路口岸、满洲里北边与俄罗斯相邻,这两个城市分别成为临国领馆驻地。此外,东南亚国家多数在昆明南宁设立领馆。对于拥有领馆的城市来说,最显性的好处就是本地人办理相应国家的签证更方便。从城市主政者的角度讲,可以借此与相应国家增加政治、经贸、文化交流,尤其重要的是,在海外招商引资时,领事馆会是一个巨大加分项。例如,1998年法国领馆入驻武汉后,美韩英驻汉领馆也相继成立。2013年,武汉只有跨国机构11家,5年后增加到27家。除了能便利市民办证,利于引进跨国机构、跨国企业之外,领事馆更重要的是给驻地城市带来“脸面”,作为城市国际化重要指标,领馆数量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如前所述,地理距离相近、辐射范围重叠的成渝,在领事馆争夺战中,就是彼此最重量级的对手。重庆领馆一度五年零增长近二十来,重庆、成都相互“抢夺”领馆数次,互有输赢。比如,本世纪初,德国考虑在中国西部设立领事馆,彼时重庆特意在城区扩容领馆区,而德国选择了成都;2008年,菲律宾领事馆计划在成都入驻,但当年年底选择了重庆;阿根廷的故事也是一样,这里不再赘述。目前成都领馆数量领先重庆,但其实直到2014年11月之前,重庆总领馆数量都比成都还要多了3个。此后五年,重庆领馆数量停止增长,而成都猛增五个。直到2019年之后,成渝两地又开始齐头并进。成都的领先优势建立在2014-2018年,那几年成都的优势是什么?结合上述领馆选址考量条件,成都首要赢在辐射力上,这体现在软硬两方面。从软的政策条件及对外交往看,2016年初获批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对成都的定位包括“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对重庆则无此表述。国际友城和国际友好合作城市,彼时重庆不足成都一半。从硬的交通辐射来看,成都是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航线、高速公里、高铁路、轨交均比重庆方便。截至2019年,成渝分别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26条、95条;成都高速公路为1000余公里,而总面积约为成都6倍的重庆,高速公路总里程仅为成都3倍。除了对外辐射力,还有一个领区覆盖范围因素。成都所在的四川与7个省份相接,其中包括重庆可覆盖的云贵陕。相比成都,重庆更接近中部,但湘鄂赣等省份早已是沪穗领馆覆盖范围,在重庆新设领馆优势不大。2014年到2018年这五年,重庆领馆数量停止增长原因复杂,但终究逃不开辐射力和覆盖力这两点。2021年前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上日程,重庆的软硬条件逐渐追上成都,两地领馆数量开始齐齐增长。在此背景下,领馆第三城角逐重启。现阶段重庆该拿什么姿态来跟成都争?答案就是向东盟各国敞开怀抱。重庆借陆海通道拥抱东盟东盟目前共有10个成员国,另有1个候选国和1个观察国。其中,泰国、新加坡在成都设立领事馆,柬埔寨、菲律宾、缅甸则选择了重庆。如今越南很可能会在重庆设馆,在东盟,重庆对成都是“完胜”。为何重庆能赢在东盟?一方面是经贸合作节节高升,一方面是早早布局“水到渠成”。以越南为例,事实上,早在2015年,越南驻重庆贸易促进办公室就已成立。办公室彼时为何首选重庆?“越南已多年成为重庆在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占重庆与东盟四成贸易额以上。”由此可见,经贸往来促发办公室设立,八年之后“瓜熟蒂落”,中方支持越方在重庆建领馆。这是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相促的结果,也是重庆格局打开的体现,但仅有越南领馆,还不足够。重庆如何招引更多东盟成员国领馆?关键就是西部陆海通道。作为重庆对东盟辐射力的放大器,陆海新通道东中西三条主通道,有两条经过重庆。其中,中线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东线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西线自成都经泸州、百色至北部湾。东盟是重庆最大贸易伙伴,去年,重庆对东盟外贸进出口达1266.3亿元,占全市总额15.5%。同期,四川对东盟外贸总额为1840亿元,占比18.3%。虽然当前,重庆对东盟的外贸额不及四川,但未来几年,重庆有可能追上。重庆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五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行的货运量、货值、与中欧班列和长江黄金水道的联运箱量均实现倍增,与东盟进出口额占比稳定在70%以上,通道综合物流成本下降20%,全程物流运行时间压缩30%。”作为全国首个“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重庆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可谓相互成就。近日,重庆江津区商务委复函政协关于“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的提案,称“加强与老挝、越南、泰国等领事馆及行业协会联动”;围绕泰国、越南、俄罗斯等通道沿线重点国家布局新海外物流基地,明确选址方案和合作对象。江津区这些行动何尝不是为未来的外国领馆入驻早早布局?东盟、西部陆海通道沿线国家在与重庆经贸合作成熟后,如果领馆进驻西南面临“二选一”,那答案就能轻易给出。2004年德国领馆之争,重庆本有希望却最终落败,就有声音称“重庆方面不积极”。如今,有了通道加持、商贸链接,还有主动出击意识,功亏一篑的局面大概率不会再现。(搜狐城市
2023年12月20日
其他

盛产才子的扬州,向南京发出“引才专列”

扬州,自古便是烟雨楼台繁华处,文人墨客聚集乡。李白送别孟浩然,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向往;杜牧寄赠友人,留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怀念;徐凝回忆扬州,发出“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赞叹……《旧唐书》所记:“天下文士,半集维扬”,一点都不夸张。曾经的扬州揽尽天下文士,如今的扬州主动招才引智。近日,扬州推出“引才专列”,与南京大学等高校定向对接,邀请1000名南京高校大学生赴扬州文旅研学。不仅如此,扬州还送出史上最大力度“人才礼包”,包括南京大学生一年内免费乘坐公交车、人才驿站免费入住3个月等多重福利。倾全城之力,对接省会人才。天下文士,半集维扬想方设法招揽人才的扬州,曾经是最不缺人才的城市。扬州虽然从未做过大一统王朝的都城,但其经济发展、历史底蕴和人气名望,曾让大部分城市可望不可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扬州曾经历三度繁华。西汉时期,吴王刘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开盐河(通扬运河前身),扬州迎来第一个繁荣期。隋唐时期,大运河纵贯南北,扬州成为水运枢纽,繁华程度仅次于都城长安。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开通,集漕运、盐运便利于一身的扬州富甲一方,迎来第三个繁荣期。被水包围的扬州城。摄影/张卓君地灵自然人杰。从古至今,扬州诞生了许多著名人物,比如汉代大儒董仲舒,“孤篇盖全唐”之作——《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赴日本传戒的僧人鉴真,“扬州八怪”代表性人物郑板桥,著名文学家朱自清等等,扬州才子之名享誉天下。扬州更是文人墨客汇聚之地,尤其是在盛极一时的唐朝。彼时扬州是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流连于此。据不完全统计,唐代至少有158名诗人写下435首吟咏扬州的诗篇。《旧唐书》记载:“天下文士,半集维扬”,足以说明其文化氛围和人气名望。明清时期,大批盐商聚集于此,它们不仅修筑园林,也资助书院,为扬州奠定了相当不错的教育基础。大名鼎鼎的安定书院、敬亭书院、虹桥书院和梅花书院,便坐落于此。尤其梅花书院,是我国古代唯一一个专门招收举人的书院,吸引了大批举子来此求学。教育实力雄厚的扬州,自然是科举场上的宠儿。以清朝为例,扬州进士数量361人,位居江苏第三位,仅次于苏州和常州。进士数量占总数的1.3%,相当于每100名进士中就有1.3个扬州人。状元、榜眼、探花共计11人,是全国均值的10倍。可惜时移世易,随着漕运中断、盐政废弛,扬州不再是富甲一方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天下文士,半集维扬”的盛景也再难寻觅。高教洼地,人才短缺时至今日,扬州还拥有一些顶尖的初中、高中,比如高居全省前列的扬州中学,前身为光绪年间创立的仪董学堂;但在高等教育方面,却仅徘徊在全省中下游。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23年6月15日),扬州共有9所普通高校,居全省第6位。9所高校中本科院校仅有3所,分别是扬州大学,以及民办的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和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没有一所211、985和“双一流”高校。扬州的人才数量,也相对短缺。2022年,扬州普通高校在校生12.72万人,排在全省第9位。2023年,全市人才总量刚刚突破百万,不足南京、苏州的1/3,无锡的1/2。扬州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专及以上人口1.75万人,不及全省均值(1.87万人)。扬州的人口吸引力,也不是特别突出。根据七普数据,扬州常住人口455.98万人,排在全省第10位;较六普增长9.97万人,排在全省第9位。老龄化程度相当严重,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9.99%,高居江苏第3位。扬州的户籍人口,已经连续6年持续下滑。2022年,全市户籍人口448.46万人,较2016年巅峰时期减少了13万人。这些外流人口,很大一部分都去了南京。根据百度迁徙大数据,今年春节前夕,迁入扬州来源地排名第一的就是南京,占到20%左右。扬州要招揽人才,一江之隔的科教重镇南京,无疑是最优选项。倾城之力,招揽人才如今的扬州,比以往更加渴求人才。2022年,扬州经济总量7104.98亿元,排在全省第7位。前有常州、徐州猛冲万亿,后有盐城贴身肉搏,居中的扬州实在没法“躺平”。今年,《扬州日报》频频在头版刊发评论文章,呼吁扬州要“走出舒适区,告别‘温吞水’”“耻于居中,力争上游”。9月,扬州市委书记在全市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推进会上提出“大干三五年,奋力过万亿”,拉开扬州奋起的大幕。招揽人才,无疑是扬州发展的关键一环。早在2021年,扬州便提出“到2025年,新增在扬州就业创业大学生10万名以上”的目标。2021年和2022年,扬州分别新增大学生1.7万和2.2万,压线完成年度目标。如今全国抢人大战愈演愈烈,扬州也在持续加码。近日,扬州在南京举办“青年人才协同发展推介会”,推出“引才专列”——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定向对接,邀请1000名南京大学生赴扬州开展两天的文旅研学,免费品尝扬州早茶、游览景点、参观重点企业。明年,扬州将以不少于10批次10000人次的规模,邀请南京大学生到扬州文旅研学。同时,扬州还送出史上最大力度“人才礼包”——驻宁高校大学生一年内免费乘坐203条公交线路;44家景点免费游;14个青年人才驿站最长免费住3个月;6个指定体育场馆篮球、羽毛球等免费玩;8处饭店餐费打折、36间店铺购物优惠等等。作为南京都市圈的一员,扬州与南京本就关系紧密。宁扬城际加速建设,扬州即将融入南京“半小时都市圈”。仪征市作为对接南京都市圈的桥头堡,近年积极承接南京产业转移,引进了中圣清洁能源、金陵船舶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教育、科研、人才等资源的互通,也是都市圈发展的题中之义。而且,宜居宜业的扬州,对南京大学生也很有吸引力。不到1.5万元的房屋均价,比省会南京低了一半还多。还有清秀婉约的瘦西湖,名扬天下的淮扬美食,“非遗”级别的搓澡服务……扬州的一切都让人心生向往。全力打造的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生命健康等六大主导产业,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不错的发展机遇。日前扬州在南京举办的推介会,吸引了南京20余所高校的3000余名大学生进场,经双选洽谈,达成初步录用意向1099人,比重不低。今年1-11月,扬州新引进高校毕业生2.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从1.7万到2.2万到2.4万,扬州近年引才数量持续增加。都市圈时代,扬州的发展机遇真的来了。参考资料:[1]
2023年12月19日
其他

这条高铁,为何湘赣两省砸锅卖铁也要建?

自规划以来便“一波三折”的长沙至赣州高速铁路,最近在环评阶段又遭遇了新的风波。日前,湖南省生态环境厅答复网友询问称,目前长赣高铁项目环评处于中止状态。作为2023年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原计划的年内开工已难以如期实现。从过往类似情况来看,环评中止并不会对项目进展造成太久的影响,但长赣高铁为何进展如此缓慢?它的开通,又将带来哪些影响?缓慢的进展官方并没有直接给出具体环评中止的原因,但从公示的今年10月环评公众座谈会会议纪要以及网上相关资料来看,应当是由于线路经过市区,而沿线的公众对振动大噪音大等问题有担忧,并担心因此会影响房价,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投诉和纠纷。从过往类似情况来看,环评中止并不会对项目进展造成太长久的影响,也许不久的将来,长赣高铁会对线路微调后,重启环评。即便不考虑此次环评纠纷,长赣高铁在全国高铁网中,也算进展较为缓慢的一条。长赣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之一的渝长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在2014年开启规划研究,2017年底,被纳入《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但在直至“十三五”结束,也没能迎来项目开工。直到2022年10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才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今年8月,环境影响报告书被生态环境部正式受理。同样是“八纵八横”铁路网的组成部分,潍宿高铁,今年5月可研报告获批,11月28日结束环评公示,已确认于12月31日开工建设;合武高铁,今年6月可研报告才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10月生态环境部受理环评文件,日前已开启土建施工招标,有望于年底前正式开工,进度均比长赣高铁快上不少。紧张的资金网上流传一种说法,因为长赣高铁并未经过省会南昌,故而得不到江西的重视。诚然,从已公布的项目进展来看,确实湖南段进度较快,而江西段相对落后。但并不能就此断定江西推进不积极。长赣高铁在湖南境内线路约131.8公里,而江西境内线路长约297.7公里,是湖南段的两倍有余,且沿线多为山区,地质情况复杂,需要更多的前期准备时间。除了地质原因,线路还面临着资金压力。长赣高铁846.23亿的总投资中,铁路建设基金、湖南省、江西省和银行贷款的出资比例为15.75%、19.71%、
2023年12月18日
其他

​外贸第一省,终于出招了

开放层次高、优惠政策多、功能齐全、手续简化,“buff叠满”的综合保税区是外向型经济的核心平台。作为外贸第一省,广东综保区数量长期低于山东和江苏,如今它终于发力了。11月底,广州知识城综合保税区获批,这成为羊城第4个、广东第12个综保区;一周前,佛山首个、广东第13个综保区也获得批复。综保区从2个增加到13个,广东只花了4年。广东的焦虑是,外贸规模连续37年位居全国第一,但总额占全国比重从40%下滑至19.8%。现如今,如同“下饺子一般”获批/验收/封关的综保区,能否让广东外贸触底反弹?综保区外贸占比小增速快广东13个综保区中,有6个为保税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升级而来。这背后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不同需求——随着跨境电商等业态兴起,单一功能区逐步退出,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口等功能于一身的综保区成为必然选择。按流程,综保区的诞生一般要经历批复、验收、直至封关三个核心阶段。封关后区内封闭管理,境外货物入区保税或免税;境内区外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区内货物交易免征增值/消费税。广东13个综保区,除新批复的两个之外,其中11个均已封关运作。从2018年的912.5亿元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5247亿元,再到去年7022.38亿元,综保区进出口总额占广东全省外贸总额比重约为8.5%,如果再加上福田保税区、珠海保税区、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等,这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总额占全省比重约14%。虽然占比不算太高,但增速快。去年广东进出口值8.31万亿元,增速0.5%;而全部海关特殊监管区进出口值1.14万亿元,增速13.2%,其中,出口进口分别增长14.1%、12.4%。今年前11个月,广东保税物流进出口值1.32万亿元,增长8.1%,占比提升至17.5%。分市来看,2021年,广州综保区进出口值1288亿元,增长44.6%,高于全市31个百分点;前十月,深圳综保区进出口值3413亿元,增长11.6%,对全市外贸增长贡献率18.6%;2020年至2022年,汕头综保区进出口值从78亿元跃升到209亿元(占全市比重1/3)。从广东综保区地理分布看,广州4个,深圳3个,佛山、东莞、珠海、湛江、汕头、梅州各1个。从设立时间看,广州白云机场、深圳盐田综保区获批时间较早,其余均为近五年获批。回头来看,从2019年2个到如今13个,广东设立综保区有两个“高峰”时段。两次建设高峰期指向迥异首个高峰是2020年,共7个保税区获准生证,分别是广州南沙保税港转型升级为南沙综保区、深圳前海湾保税港整合优化成前海综保区、深圳出口加工区改置坪山综保区、广州保税物流园升级为黄埔综保区、汕头保税区升级综保区,此外,梅州、湛江分别获批综保区。另一个高峰就是今年,除了广州知识城综保区、佛山综保区获批之外,珠海高栏港综保区也已封关运行。2020年和2023年,这两个综保区“生育高峰”形成背景不同——前者有推进广东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底色,后者则是珠三角寻求产业转型、试图提振外贸的努力。2020年,广东实施“一核一带一区”规划,东西两翼和北部区域开放需求迫切,于是地方申建综保区获全力支持,汕头、梅州、湛江各分得一个。比如,梅州综保区获批,粤东北建设“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检测维修、销售服务”等中心有了政策,区域发展有了“操作平台”。截至今年4月,梅州综保区内已落户项目24个(加工制造7个、国际贸易4个、跨境电商4个、供应链及报关服务9个),总投资6.3亿元。上半年综保区进出口额6.39亿元,增长352%。近期,综保区迎来首家保税加工外企,总投资5000万元,11月起已投产。2023年的这波高峰,主要在珠三角核心区域。广州、佛山、珠海等地综保区主要瞄准转型升级,更注重从制造链向服务链延伸。以新近获批的广州知识城综保区为例,规划范围位于知识城北起步区,与生物医药价值创新园、湾区半导体产业园相邻。对聚集知识城的生物制药、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战新产业而言,企业加工、物流、研发等保税需求强烈,借综保区能更好“引进来、走出去”,融入国际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比如生物医药企业核心原材料进口量大,进驻综保区后,关键仪器设备进口成本变低、效率更高。佛山综保区则是以国际贸易为基础导向,围绕高端装备、智能家电、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发力“海空联运货站、国际物流配送、跨境电商产业、国际拼箱、国际供应链运营”等。从发力方向看讲,是助力企业产品外销、更是助力区域产业升级。综保区有助打通内外市场对于佛山来说,综保区获批实属雪中送炭。今年前三季度,佛山外贸进出口值4556.3亿元,而2022年、2021年同期分别是5066.4亿元、4757.9亿元。这意味着,佛山外贸增速不仅为负,且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1%)。要知道,过去几年,佛山是逆势上扬的外贸标兵。2020年,广东外贸负增长0.9%,佛山则是增长4.8%,并在当年首次突破五千亿大关;2021年,佛山外贸增长21.7%,超全省5个百分点,突破六千亿元大关;2022年,佛山外贸进出口值6637.8亿元,增长7.7%,增速居珠三角首位。到了今年,佛山外贸就突然宕机了。不管是逆势上扬,还是逆势下行,这都与佛山自身产业结构关系紧密。2020年、2021年,佛山家电、家具出口暴增;2022年,佛山纺织箱包增速明显。一方面这些产业都是佛山的王牌,更重要的是,与莞深相比,佛山产业相对独立,疫情期间国际供应链受阻时,佛山也可相对较快地实现生产。到了后疫情时代,佛山优势不再,传统产业产品出口受挫。而与外界产业链联系更紧密的广州、深圳外贸增速分别达到7.4%、7.3%。前11个月,广东“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分别增长3.1倍、18.1%、27.5%,这些是广深两地的拳头产品。在此背景下,佛山不能只低头赶路,还得抬头看天——借助综保区,佛山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都有望进入更广阔天地。对于珠三角来说,综保区动能是大的。多数城市产业(进口出口)“两头在外”,综保区有利于出口转内销,实现国内国外双循环。例如黄埔综保区转型前只有单一保税物流业务,如今有保税物流、保税维修、进口汽车保税存储、跨境电商保税进口等,转型后进出口值增长96%。广东这一波的综保区建设高潮,可能还会持续。过去两年,除近期“遂愿”的佛山之外,还有包括肇庆、江门、中山等多个地市,都在谋划首个综保区。它们瞅准广东稳外贸的迫切需求,意图搭上这阵东风。不断扩充的综保区阵容,有利于广东稳外贸,但想要强劲反弹依旧有赖于产业革新。路且远着。-end-
2023年12月15日
其他

深圳,中国低空经济第一城?

2023年,深圳迎来低空经济发展元年。从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成立专家委员会,从动辄数千万的资金支持,到出台全国首部产业发展法规,深圳今年可谓大展拳脚,颇有领先全国之势。近日,深圳南山首个A类高架直升机机场与城市候机楼启用,深圳“空中的士”版图再扩张。这座在无人机市场一骑绝尘的一线强市,正向中国低空经济第一城发起冲击。经济版图低空经济的概念,近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报道和社会生活当中。但究竟该如何定义低空?又包括哪些经济版图?大部分人仍是一知半解。根据2010年发布的《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低空空域垂直范围原则为“真高1000米以下”。当然,1000米只是一个相对值,随着低空应用的发展,管理部门和业内已普遍将高度上升至3000米。低空空域各类飞行器及其参数。在此范围内进行的飞行活动,及其辐射带动的研发制造、服务运营、创新应用等上下游产业,都算作低空经济的范畴。比如无人机、直升机的整机及零部件制造,比如各项软件系统的开发运营,再比如医疗、执法、物流、商务、旅行、运动等相关服务和应用,“无人机+配送”“直升机+跳伞”等等。近年来,低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市场规模已达千亿美元级别。2021年2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出台,明确提出要“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这是“低空经济”概念首次写入国家规划,也正式揭开了多城竞逐的序幕。多城竞逐过去两年,深圳、上海、广州、南京等多个城市纷纷跟进,将发展低空经济列入自身规划。比如上海和合肥,将低空经济列入未来要发展的主导产业——上海提出打造未来空间产业集群,探索空中交通新模式;合肥将低空经济纳入“6+5+X”产业集群体系,作为全市前瞻布局五大主导产业集群之一。深圳和芜湖则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预计到2025年,深圳低空经济产值规模突破1000亿元;芜湖提出到2025年,低空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众多城市中,深圳是目标最具野心、规划也最为完备的。首先,深圳今年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低空经济中心”,正式迈入“低空经济”发展元年。其次,8月出台的《深圳市关于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是一众城市中最为全面、实用且又“壕气”的产业政策——新落户深圳的低空经济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资助;在深追加产业投资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资助;开通低空物流配送新航线,给予每年最高2000万元资助;企业、高校等建设高端创新载体,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制定行业相关标准,也能获得最高200万元资助……更重要的是,针对目前深圳低空经济发展最大痛点——公共低空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主要依靠企业自建,导致运营成本高且用地协调困难,不利于商业应用规模扩大的情况,深圳也给予财政补贴,各区年度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最后,深圳还出台了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法规,解决产业顶层制度保障缺失、空域资源申请繁琐、政府部门职责不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安全监管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从资金支持到政策保障,深圳已完全做好了冲击低空经济第一城的准备。实力碾压除了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深圳也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和实力。2022年全球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到千亿美元级别,其中无人机和航空器市场规模占比约70%。而在这一领域,尤其是无人机市场,深圳拥有极强的产业基础——比如材料领域,无人机的主要材料之一是碳纤维,深圳早期航模业和碳纤维产业的发展已经积攒了极大优势;比如动力供给,坐拥比亚迪的深圳锂电池产业发展风生水起;比如整机生产,深圳成熟的芯片、电子行业足以提供强力支撑。如今,在无人机领域,深圳的实力足以碾压一众城市——拥有大疆、丰翼科技等一系列低空经济链上企业超过1500家,2022年无人机产值高达750亿元,占全国70%;其中,消费级无人机、工业无人机分别占到全球70%、50%的市场份额。大疆无人机是绝对霸主,在全球无人机产业规模中占比超过40%,位居世界第一。除了无人机的生产制造,深圳在服务运营、创新应用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比如物流配送——2021年,美团无人机在深圳完成了首个面向真实用户的订单配送任务;截至2022年底,美团无人机在深圳5个商圈落地,11条航线覆盖18个社区和写字楼,累计完成用户订单超12万单,平均配送时长约12分钟。再比如空中交通——深圳东部通航是全国首个拥有民航机场和直升机运行基地的企业,也是中国低空改革试点单位。目前,东部通航业务已经覆盖城际飞行、跨境飞行、空中摆渡、商务出行、空中通勤、城市空游、航空救援等多种场景,一小时内可到达大湾区任一城市。近日,东部通航与联想后海中心共同打造的南山区首个A类高架直升机机场与城市候机楼启用,为周边商务人士提供出行选择。图/深圳发布有基础有实力,有资金有政策,声名远扬的“无人机之都”,正式向低空经济第一城发起冲击。参考资料:[1]
2023年12月14日
其他

城市的原力:搜狐城市2023年度城市之选正式开启

即将过去的2023,在复苏的期待中爬坡过坎。激荡的时代洪流中,中国城市仍在中流击水,以期浪遏飞舟。漫长的调整中,总有城市佼佼者突破周期,率先开启新的世代。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这些城市迸发的闪亮火花,足已穿透迷雾,照亮同行者循迹向前。探究、记录这些城市发展的原生之力,亦是时代之责。由是,2023搜狐城市【原力之城评选】如约而至。本次评选选取了新质、焕新、商机、出海、通达、才智、低碳、青慕、出圈、跃动共10个维度对城市进行评价。最终将通过专家评审和读者投票的综合考量,产生“搜狐城市2023年度十大城市”。欢迎您的关注和积极参与,请您投票选出心目中的年度城市。投票方式: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详细信息,即可直接参与投票。投票时间:2023年12月12日至2023年12月27日。-01-新质之城提名:常州、武汉、芜湖-02-焕新之城提名:包头、沈阳、宜宾-03-商机之城提名:青岛、深圳、无锡-04-出海之城提名:广州、哈尔滨、绍兴-05-通达之城提名:福州、济南、西安-06-才智之城提名:深圳、苏州、郑州-07-低碳之城提名:成都、杭州、上海-08-青慕之城提名:长沙、东莞、合肥-09-出圈之城提名:石家庄、天津、淄博-10-跃动之城提名:杭州都市圈、黔东南州、无锡
2023年12月12日
其他

对标前海学服务,杭州临空还差啥?

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迎来了节点性时刻: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启动区详细规划近日获批。动迁比规划来得更早,今年元月,萧山即已启动“万亩大拆迁”。“拆迁先行”背后是杭州想要一流临空产业区的急迫,当地官方媒体将示范区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对标。只是,给自己挑了个不同类型、量级的榜样,杭州软硬件能否跟得上?三年拆迁腾出万亩产业空间11714亩,这是示范区三年内要腾出的产业空间,落到今年任务是3099亩。当地称这是萧山头一回“掐住秒表拆迁”,年初至年中“史上最大规模”农户征迁、企业征迁分别启动。期间“萧山拆迁两儿子得三人安置面积、一儿一女得两人面积”的政策,一度被网友热议。争分夺秒推进征迁的动能来自示范区“升格”——2017年,示范区获批“国家级”后都是由萧山区级层面管理运营,去年年底,示范区升级为“省级支持、市级统筹、区级主导、机场共建”。管理升格,目标确立。近日获批的国土空间规划显示,示范区定位“全球数字贸易创新港、国际航空服务枢纽港、全国临空高科技产业高地、全国临空会展商务新高地”,发力“航空服务、数字贸易和会展商务”三个千亿级服务业、“智能制造和生命健康”两个千亿级制造业。示范区目标是,2027年建成一流临空产业强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GDP分别过百亿、千亿。去年示范区实现固投100.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32.9亿元,GDP总量345亿元,这意味着未来三年,年均增速至少要达25%。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萧山全区GDP为2064亿元。目标确立,榜样也现成。今年杭州党政代表团考察广深后,杭州日报提到“示范区将制度创新、对标学习对象聚焦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扩容后前海合作区120.56平方公里,与杭州临空区142.7平方公里相差不大。前海最值得杭州临空学习的,自然还是服务业。杭州临空“空港+会展+保税”前海服务业经验是什么?一是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区,二是提供优良营商服务。去年前海开建“风投创投、天然气贸易企业、融资租赁、跨境电商、涉税服务、高端智库”等六大集聚区。今年加推“人工智能、供应链、集成电路、海工装备、航运服务、国际咨询”等新六大集聚区。前海“为全球企业落户提供全方位支持”并非说说而已。前海方案发布两年多,配套政策频出。就在今年,“金融支持30条、知识产权16条、涉税服务18条、支持就创业12条”接连落地,这些政策是前海产业博兴“地气”。同为副省级城市,杭州可以从深圳这里借鉴不少经验。例如,在前海支持港澳青年就业创业12条中,成立青创企业最高奖100万元,杭州示范区也可奖补鼓励降低就创业门槛;前海“金融支持30条”中,有个亮点是“优先服务民生领域金融创新”,杭州示范区也可率先引进专业服务类人才(律师、税务),这是搞好服务业的基础。除了营商政策,杭州临空区在产业上也要借鉴。杭州日报报道称,前海“空港+会展+保税”引发的乘数效应也是杭州临空区的方向。作为数字贸易主形态,跨境电商在前海爆火,近两年规模翻了近4倍。去年前海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2352亿元。数字贸易刚好也是杭州强项,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2014年1.2亿元增长到去年1203亿元,翻了千倍。当前杭州跨境电商体量仅约前海半数,示范区增长潜力很大。杭州大会展中心明年一期建成,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将永久落户。示范区要“打造比肩进博会的临空会展品牌”。整体而言,前海合作区依赖以宝安机场为核心的“空港、海港”,可实现“空港+会展+保税”联程服务。杭州临空区也有空港、高铁,产业也向空港、自贸、会展、智造等领域聚集。不过,相比服务业的“旗鼓相当”,杭州临空区的制造业要匹配前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杭州临空枢纽机场货源承压前海去年GDP近2000亿元——约6倍于杭州临空区。杭州临空示范区负责人曾以“机场是蛋黄,五大产业平台为蛋白”来类比杭州临空产业格局——如果说杭州临空区是鸡蛋,那前海合作区则是鹅蛋。先来看“蛋黄”,深圳宝安机场、杭州萧山机场上半年旅客吞吐量分别为2436万、1923万,货邮吞吐量分别为74吨、42万吨,后者只有前者六成左右。作为罕见的位于“都市中心”的大型机场,宝安机场地理优势突出,前海扩容后将机场纳入,优势更加凸显。不光如此,两个新机场分流萧山机场现有业务。由顺丰投资的湖北鄂州货运机场2022年投运,由圆通投资的浙江嘉兴航空物流机场计划于2025年建成,预计2030年货邮吞吐量分别达330万吨、110万吨,而顺丰、圆通目前正是萧山机场最主要航空物流提供商。从杭州萧山机场与深圳宝安机场的上半年吞吐量数据来看,萧山机场货运提升潜力极大——既要抓住嘉兴机场建成前短暂窗口期,留住存量货源,也要与省内其他机场、宁波舟山港合作,努力“开源”。除了航运还有港运,前十个月深圳货运吞吐量23576万吨,同期杭州为6592万吨。今年7月,杭州首个千吨级内河港口开港试运行,年设计吞吐量300万吨。运河新航道升级、八堡船闸建成和下沙港开港,杭州通航能力提升至8400万吨,这也为临空区货邮带来活力。随着72万平米T4航站楼运行,萧山机场可承载旅客吞吐量跃升至9000万人次,货邮吞吐力达360万吨,成为华东第二大航空枢纽。如此大的“胃口”,机场要努力找货源,尤其高货值货源,才能“吃饱、吃好”。萧山腾笼换鸟充实产业腹地再来看“蛋白”,即周边产业。虽然全球货运量中航空货运仅占1%,但货值占比高达35%。前海本身拥有不同特色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完备。而宝安是深圳制造业“压舱石”,提供巨大腹地,辖区高企超7000家、每平方公里差不多就有18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35家。2020年,示范区临空与非临空产业增加值35%∶65%。当前传统纺织化纤、装备制造仍然是区内主导产业。萧山如今还在大拆迁,去年二产增加值800.73亿元,增速-
2023年12月11日
其他

天津引才47.7万人,“海河英才”再升级

近期,天津“海河英才计划”再升级,不但扩大了奖励范围,增强了对留学及海外人才的支持,而且姿态上更加积极主动。天津在2018年发布的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曾让全国瞩目。作为直辖市以及北方第二城,天津以接近“零门槛”的宽松的落户条件,在当年各地激烈的人口争夺战中,扔下一颗重磅炸弹。5年多过去,海河计划产生了哪些影响?升级版计划又是作何打算?激烈的人口争夺战时间回到2018年5月16日,在正在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天津正式对外公布吸引人才的“海河英才”计划:本科生40岁以下,硕士45岁以下,博士不受年龄限制,只要持身份证、学历学位证,即可办理直接落户。对技能型人才,只要在天津市工作,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即可根据工作年限落户。此外,还对对顶尖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创业领军人才、“海河工匠”等高技能人才等给予一系列奖励。计划发布20小时内,就有30万人登陆并下载“天津公安”APP办理落户申请。“天津公安”App一跃闯入同类App下载排行榜前10名,可见吸引力之强大。不少北京及临近河北城市的年轻人,请假连夜坐火车前去办理手续。彼时,全国上下,从北上广深到三四线小城,纷纷推出人才新政,其中新一线城市更是拼抢激烈——西安市先后发布“百万大学生留西安计划”,削减落户申请证明文件和手续;武汉从2月打出“5年留下百万大学生”口号后,每个月都有政策出台;长沙对本科以上学历青年落户并工作,提供2年生活补贴;成都实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2018年也被称作城市人才争夺战元年。当年,西安疯狂席卷79.5万人落户,常住人口增量达38.7万人,成为抢人大战中的大赢家,成都人口增量62.5万人,杭州增长33.3万人,但天津在户籍人口增量达31.64万的情况下,常住人口依然减少了27万。“海河计划”最大的争议便是,吸引了大批并不在天津工作和生活的“空挂户”,尽管将户口迁入了天津,却没有为天津的经济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不过,天津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2天后,“海河计划”增加了先转档案再落户、三部门联合预审等要求,后期还要求在津高考必须有3年完整学籍,进一步堵住了“高考移民”的漏洞。仅2018年当年,海河计划就为天津引进各类人才13.3万。人口结构优化近日,天津人社局局长沈超透露,截至2023年11月底,“海河英才”计划共为天津引进人才47.7万人,平均年龄32岁,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业人员占比超过26%。这一结果清晰地反映在人口数据上。从2011年至2017年,天津户籍人口6年增加54万,但2018年起,5年内增加了111万。但另一面,天津常住人口数量却在2016年达到顶峰之后一路下滑,6年间减少80万。可见,天津在大力揽才的同时,也在经历着人口流出之痛。尽管整体人口增量不算理想,但“海河计划”给天津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确实显著。首先,劳动力得到了快速补给。据天津统计局数据,从2010年到2017年,天津劳动年龄人口从645.1万人一路下探到613万,但2018年起,出现了明显反弹,从2018年到2021年,劳动年龄人口再次攀升回642.49万人,略高于2011年数量。育龄妇女数量的变化曲线类似,自2018年起,天津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反弹,2021年达到263.6万人,超过2011年的此前高值。劳动人口和育龄妇女的增加,也减缓了天津老龄化进程。2010年至2017年,天津市60岁以上人数占比迅速攀升,7年提升了5.5个百分点,2018年后,这一趋势得到了有效缓解。但三组数据都在2022年再次出现了拐点。2022年,天津劳动人口减少2.5万,育龄妇女微跌0.6万,60岁以上人数占比增长时隔4年,再次超过1%。在全国总人口下降的大势下,各地已不仅限于抢人才,而是只要是年轻人都抢,留给天津的时间已不多。主动出击天津的“十四五”人口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常住人口达到1500万人左右,户籍人口净增长80万人以上。以近两年天津常住人口状况来看,这一目标显得有些遥远。再度升级海河计划,也体现了天津在人口问题上的着急。此番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十项措施中,专门强调了积极“走出去”,热情“请进来”。前者指赴高校集中的城市,提前锁定有意向来津的高校毕业生,后者则是邀请知名高校师生代表,来津实地考察,吸引优秀大学生来津留津实习实践。比此前单纯靠低门槛和奖励吸引,多了一份积极主动。此前,苏州也曾包下8节高铁车厢,定向邀请600多名武汉高校学生乘坐,来苏州进行为期2天的现场招聘和城市体验之旅,往返车票和食宿全包,试图通过自身的城市魅力,吸引更多大学生留下。有网友感叹,今年的抢人大战越来越“卷”了。然而,“卷”只是表面,真正能吸引留住人才,还要靠产业。自2017年起,身处转型期的天津GDP增速就在3%左右徘徊,长期低于全国平均增速,2020年起更是跌出全国前10。今年前三季度,天津GDP增速仅4.6%,垫底四大直辖市。2022年,天津利税最高的行业依然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占比超过42%。从2017年到2022年,6年间,天津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仅从20.8%提升至23.2%,转型进展略显缓慢。但是,细看分类数据,可喜的转变也正在发生。今年前三季度,天津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1%和11.2%。2023年,天津引入百亿以上项目52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先进制造业、科技和产业创新领域项目投资占比近3成。4月,德国汉特曼集团追加1.4亿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线,10月,优诺金重组生物制品新药基地项目落户经开区。工业品产量上看,城市轨道车辆产量增长3.8倍,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9倍,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22.9%,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产量增长19.8%。“海河计划”引入的相关人才,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而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吸引了相关技术人才集聚。产业兴则人才聚,人才政策只是一个方面,夯实产业基础,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才是根本。参考资料[1]
2023年12月8日
其他

推迟晋级万亿目标时间点,太原有何苦衷?

2021年初,经济总量刚刚突破4000亿的太原,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展雄心:到2025年,经济总量向万亿规模迈进。2022年,《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35年)》再度重申:到2025年,太原经济总量迈向万亿。然而,2023年11月,太原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贯彻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支持太原市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行动方案》,却将冲击万亿的时间点推迟到了2027年。对于太原来说,言及万亿确实是为时过早。可供参考的是,同样属于小透明省会的南昌,在经济总量站上5500亿台阶的2021年初,也仅将2025年发展目标定为“8200亿”。如今太原也站上5500亿台阶,在五年内突破万亿,步子确实大了点。增速趋缓
2023年12月7日
其他

新能源汽车第一城get√,深圳想要的更多

深圳距离“新能源汽车第一城”越来越近。前10月,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17.7%,照此增速全年产量将超190万辆。而前10月,老对手上海产量102.85万辆,西安仅70余万辆。以产量为指征的“新能源汽车第一城”,深圳即便拿到也不会满足。拥有电子信息产业沃土、叠加一超多强龙头企业,深圳想要的是“全产业汽车城”。深圳唯一的对手,现在只剩上海。三次交集三次蜕变11月底,华为与长安汽车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新成立公司将聚焦智能网联汽车。长安与深圳产生交集,已不是第一次了。十多年前,双方即有过一场不太成功的合作。不过,回顾这段往事前,我们把时钟再往前拨一拨,看看二十年前,深圳寻求产业转型,开拓汽车产业的“筚路蓝缕”之路。本世纪初,深圳相继与东风风神、雷诺项目擦肩而过,尤其风神在深圳注册,但两年后搬到广州花都。引入合资车企遇阻,深圳瞄准自主品牌,恰好比亚迪“杀入”车市。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获得资质,深圳希望比亚迪把项目引入。双方合意后,龙岗坪山造车故事开场。当时,想借深圳打开南方市场的还有哈飞汽车。2004年,哈飞深圳基地开工,但哈飞玩不转轿车,2007年基地停产。三年后,基地易主长安PSA(中法合资),长安深圳就此结缘。可惜长安PSA连年亏损,十年后的2020年,长安认赔22亿元出局,基地由宝能接手。出局的长安,有了新的合作伙伴。2020年底,长安、华为及宁德时代联合打造了新能源汽车“阿维塔”,这是长安与深圳的再次交集。直到如今,长安与华为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布局智能化赛道,形成了与深圳“第三次交集”。前面铺垫这么多,其实是以长安在深造车往事为切片,来一窥深圳汽车产业进程——三次交集恰好对应了不同“蜕变”——如果说,长安汽车收购哈飞代表了过往(燃油车),打造高端品牌阿维塔是现在(新能源汽车),那与华为组建智能部件企业则是未来(智能网联)。经历二十年,深圳迎来收获季。去年汽车产业产值2154亿元,增长125%;新能源汽车产量87.47万辆,增长170%。深圳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出口量分别超200万辆、60万辆,汽车工业产值达万亿。造车履历精彩,深圳继续布局智能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计划2025年营收2000亿元;全国首部智能网联汽车法规也在深施行,确立市场准入并支撑商业落地;直至近日八部门联合发文聚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对“突破关键零部件环节”给予千万元级资助。智能网联“三长两短”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逐步完善的深圳,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多头并进”。《城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与最佳实践》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位居前五。虽然排名靠前,但是深圳拥有的优势和面临的短板同样明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深度融合了汽车、电子、人工智能、通信等行业,价值构成中约三成来自IT,这恰好能与深圳电子信息产业有效衔接。深圳汽车电子产业资源丰富,近半汽配企业均与电子相关,在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及车规级半导体等核心技术,深圳有领先优势。深圳另一优势是,上述各领域都有龙头。扎根深圳的比亚迪无需赘言,IT巨头腾讯、通信龙头华为早已布局汽车相关业务。华为去年研发投入过千亿,其中很大部分流入智能汽车领域,在智能驾驶、座舱方面,华为属国内顶尖。华为与长安合作可谓各取所需、相互成就。有“大龙”,也有“小龙”,在智能汽车制造供应链细分领域,深圳也有不少拔尖企业,这是第三个优势。激光雷达方面,深圳有大疆览沃、昂纳科技、速腾聚创等;自动驾驶领域,深圳有元戎启行、裹动智驾等,还吸引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国内头部自动驾驶企业落户。深圳的短板一方面是人才,另一方面是土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多学科,决定了人才队伍体系的搭建需要跨界,相关人才需要具有汽车、IT、人工智能等跨学科知识。相比京沪,深圳的科创实力,尤其是顶尖复合型人才尚处于弱势。土地短缺一直是深圳工业“短板”,但深圳对汽车产业豪不吝啬,比亚迪过去一年先后在深汕竞得3块产业用地,总面积超过200万平米。此外,汽车产业电动、智能、网联化趋势,也有利于深圳,一个可供参考的案例是特斯拉上海工厂,9平方公里产能未来可超100万台。深圳八部门联合发文,有针对性举措:推动高校设交叉学科,鼓励企校“订单式”人才培育;鼓励“深圳总部+飞地生产”新模式。值得一提的是,深汕飞地作为生力军,亦竞逐智能化、网联化风口——比亚迪工业园一期重点发展零部件、视觉雷达、传感、定位、电控系统等。整体而言,在智能汽车产业链,深圳拥有龙头整车厂商、方案供应商。而在芯片、供应链方面,国内市场格局未定,深圳强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后发优势。随着人才、土地短板补齐,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有望腾飞。深沪争夺“一流车城”新能源汽车上半场,行业洗牌一轮又一轮。过去两年,关于“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话题热度不断。进入新能源汽车下半场,龙头企业、产业城市版图也许还会生变。对于深圳来说,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已不是核心目标,鹏城意图打造“全产业的汽车城”、“世界一流汽车城”。由于生产车型差异,今年比亚迪产量增长重心在长沙、深圳和常州,西安汽车产量增长不及预期(去年西安比亚迪产量99.5万辆,占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98%)。前10个月,西安比亚迪汽车产量71万辆,增长20.3%,而整个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量也只有82.9万辆。按目前形势看,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冠军西安很难卫冕。深圳和上海今年前十个月的产量均已突破百万辆,比西安多出约30万辆。数据显示,前10个月,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17.7%——按去年产量测算,深圳前十个月产量已超过150万辆了;同期上海产量102.85万辆,增长38%。预计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会是深沪对决——同时,深沪也是最有可能成为“一流汽车城”的种子选手。深沪汽车产业发展历程不同,但如今两地进入正面交锋阶段。在销量、保有量和渗透率上,去年上海新能源汽车销量33.5万辆,排名全国第一;保有量94.5万辆,位居全球首位;新车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5%。深圳这三项数据分别为23.9万辆、76.6万辆、61.8%。虽然年销量和保有量暂时落后,但是新车渗透率较高的深圳,短期内有望追上上海。较高的人均收入,前卫的消费文化、完善的基础配套,会让深圳上海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及保有量长期缠斗——从某种层面上讲,就如同比亚迪与特斯拉的竞争。深沪以新能源汽车为起点驶向智能网联,但行进“轨迹”不同,原因在于体制机制及产经结构迥异。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深圳,试错空间大,新产业容易萌芽;上海重资产的国企,制度创新掣肘颇多,但方向确定后容易做大做强。深圳上海谁能率先成为一流汽车城,悬念犹存。如同《促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里所提及到的,增强关键技术研创能力、提升产业先进制造能级,是深圳走向“世界一流汽车城”的必经之路;利用好自身强大电子信息产业基本盘,深圳才能在智能网联赛道拥有优势。深沪,极有可能“殊途同归”。参考资料:深圳16条举措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证券时报-end-
2023年12月5日
其他

22城卖地盘点:合肥溢价率最高 上海依旧“揽金王”

自今年10月,部分热点城市土拍恢复“价高者得”后,土地市场热度出现明显分化。有的城市出现了许久未见的数十乃至上百轮竞拍的高溢价地块,但更多城市依然以国企拿地+底价成交为主,甚至取消或流拍的地块多于成交地块。重点22城(原集中供地22城)中,哪些城市土拍市场表现更好?谁吸金最多?厦门成交均价高
2023年12月4日
其他

强邻环列流量互争,南昌凭什么逆袭突围?

天下地域梗若有一石,江西可独占八斗。从“阿卡林省”,到“环江西经济带”、“环江西985高校圈”、“环江西自贸区”……有关江西的地域梗,映射的大抵都是经济实力不足、存在感薄弱的社会现实。发展的紧迫性之下,这两年江西重新排兵布阵——“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提升南昌发展首位度和综合竞争力”。南昌,这位江西方阵的领头大将,开始发力冲刺,并率先突围。流量飙涨南昌,火了。“去南昌了!滕王阁序背了、国内最高的摩天轮去了、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去了、鱼尾洲公园去了,拌粉和瓦罐汤吃了、老三样吃了……”今年以来,各大社交平台上,“特种兵式旅行之南昌”的攻略讨论不断。一向低调的南昌,初尝网红城市滋味,话题度飙升——“感觉全世界的人都来南昌了”、“南昌全是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南昌成新晋网红城市了吗”……南昌地标建筑“滕王阁”/网络与激增的热度相对应的是,一组直观的旅游数据。“五一”假期,南昌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326.31万人次,不仅比2019年同期增长54.2%,还超越了广州、南京等老牌旅游城市;同期,接待旅游收入77.62亿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73.6%。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南昌热度不减,全市累计接待游客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3.5%;旅游综合收入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2.2%。暴涨的流量,也在南昌地铁数据中有所印证。双节期间,南昌地铁线网客运量达1266万人次,其中,“十一”当天,单日客运量达206.83人次,创历史新高的同时,更以1.61万人次/公里的客运强度首次摘得全国榜首宝座。而更重要的是,南昌的火,不只体现在文旅兴盛所带来的客流,还体现于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所吸引的常住人口“增量”。据南昌市统计局,截至2022年末,南昌全市常住人口达653.81万人,同比新增10.06万人,此增量不仅超过北上广深汉蓉等一众强市,还带领江西人口增长扭负为正。近年来南昌市常住人口增长情况/搜狐城市制图不断流入的人口,也使南昌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一路攀升。2000年,南昌市常住人口占全省人口总量的比重约为10.44%,但在二十余年后,南昌将占比提升至14.44%,人口集聚能力进一步提升。步步为营长沙、武汉、合肥等强邻环列之下,一向“低调”的南昌,为何能在这场流量争夺战中突围?解析其后原因,自然离不开当地政府在打造文旅IP方面的努力,但若挖掘底层逻辑,则得归功于强省会战略引领下,南昌的“步步为营”。2021年11月,江西“强省会战略”正式出炉,南昌“一枢纽四中心”的定位也随之确立——“打造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科创中心、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与高品质服务业集聚发展中心,提升省会经济首位度和辐射带动力”。隔年5月,江西省印发一系列举措,宣布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对南昌予以倾斜,目标到2025年,南昌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升至25%左右、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提升至第12位,到2030年,比重进一步提升至28%左右、排名再前进2位以上。同时,江西省委进一步释放信号——“怎么重视省会城市都不为过,怎么支持省会城市都不为过”。上层战略既定,南昌“闻风而动”。以打造交通枢纽为例,2022年11月,《南昌市第二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获南昌市政府批复,本轮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共12条,总里程约539公里。同期,南昌市1号线北延、东延及2号线东延3条延长线在建里程31.7公里,设站19座,计划2025年底建成通车。今年6月,南昌宣布将大力实施“十桥同架”规划建设,预计在2027年所涉十座桥梁全部完工。这是南昌历史上首次出现“十桥同架”的情景,创南昌市桥梁建设史之最。如果说,“十桥同架”、“三条地铁延长线同建”,助力南昌畅通“微循环”;那么,投运在即的昌景黄高铁、南昌东站,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昌九高铁,将推动南昌牵手主要经济区,连通经济“大动脉”。待南昌东站投运后,南昌将形成以南昌西站、南昌站、南昌东站为主要客站的铁路枢纽布局/网络昌景黄高铁西起南昌,经瓷都景德镇,东至安徽黄山,预计年底全线通车。该线路通车运营后,不仅将是跨越皖赣两省的世界级黄金旅游线,还将会成为南昌连通长三角的又一条高铁大动脉。此外,正在建设中的昌九高铁,作为“京港通道”的组成部分,将是辅助南昌打通南北向时速350公里高铁通道的关键区段。南昌,一座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综合交通枢纽,正在逐渐成型中。工业脊梁与大手笔交通基建同步推进的是,南昌在工业领域的谋篇布局。无论是“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中心”的战略定位,还是南昌市市长万广明的公开表态——“工业强则省会强,省会强则全省强”,无一不在表明南昌力图“挺起工业脊梁”的决心。其实,南昌工业底蕴深厚,作为中国重要的新兴工业城市,南昌曾制造出新中国工业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架飞机、第一辆轮式拖拉机、第一辆边三轮摩托车、第一批海防导弹……历经多年发展,南昌现如今的工业格局可概括为“4+4+X”新型工业产业体系,即四大支柱产业、四大特色优势传统产业,以及多个前沿科技未来产业。据《南昌市新型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南昌为四大支柱产业设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营收力争突破5000亿元;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营收突破3000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营收突破10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航空装备产业纷纷力争突破600亿元。江铃新能源汽车产线,江铃系南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网络而目标营收的设定,也大抵透露了南昌日后工业经济发展的两大绝对重心——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至于如何实现上述产业发展目标,南昌市政府近期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表明了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南昌将主攻移动智能终端ODM制造、深耕LED芯片制造和封装,在支持现有龙头企业倍增发展的同时,努力招引一批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以构建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生态圈。今年一季度,南昌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华勤电子科技二期项目全面投产,在LED芯片市场占据了约40%份额的兆驰半导体,则于今年二季度完成扩产,南昌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持续提升。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南昌亦有所收获。作为新能源电池企业的材料供应商——华创新材,正在南昌建设全球单体最大的铜箔生产基地。预计今年12月底,项目将具备10万吨高端锂电铜箔的生产能力。此外,南昌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军企业——江铃新能源于10月推出易至EV3青春版,力求在新能源微型车市场分得一杯羹。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11月,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李红军率队赴美访问福特汽车公司,希望福特加大在昌投资力度,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加速推动江铃汽车迈上新发展台阶,助力南昌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而无论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是电子信息产业,除南昌之外,武汉、郑州、合肥、长沙等中部省会城市也都在力争一展身手,产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至于如何在这场产业竞争中突围,《南昌市新型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大抵给出了答案:新一轮区域竞争,已由过去的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低成本优势竞争,转向投资创业的制度性成本、城市活力、创新生态、文化感召力、公共服务资源等软实力的竞争。那现在便是到了南昌秀“内功”、拼“内涵”的时候了。参考资料[1]南昌市各项国民经济指标数据,南昌市统计局[2]南昌市新型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南昌市政府[3]关于进一步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南昌市政府-end-
2023年12月1日
其他

重拾工业初心的济南,能否撑起万亿雄心?

发展工业,济南是认真的。近年济南重拾工业初心,终于在今年厚积薄发——前三季度,济南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9%,刷新“十三五”以来新高,居全省和24个万亿城市之首。如今,济南再提工业强市新目标——到2025年,济南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四大主导支柱产业规模总量达到2万亿元。全新起飞的济南工业,如何撑起万亿雄心?昔日荣光与转型之痛如今提起工业强市,人们很少会想到济南。但回望过去,济南也曾是享誉全国的工业重镇,是少数拥有41个工业大类和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的城市之一,在工业领域创造了70多个全国第一。济南的工业化进程起步于1904年自开商埠,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腾飞。“一五”“二五”时期,济南重型机器厂、山东拖拉机厂、济南汽车制造厂等一批大企业相继建立,生产出了全国第一部重型载重车、第一台小机床、第一台龙门刨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济南享受着如“共和国长子”般的荣光。轻工领域,济南同样辉煌,诞生了济南轻骑、小鸭洗衣机、康巴丝钟表、趵突泉啤酒等一批知名品牌,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济南轻骑曾是中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企业,生产了我国第一辆民用轻便摩托车;小鸭生产出了亚洲第一台滚筒洗衣机;“康巴丝”石英钟是我国第一款石英钟,连续多年担当《新闻联播》报时钟……彼时,工业是济南的绝对支柱,撑起了全市经济“半边天”。上世纪70年代,济南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50%以上,80年代也基本维持在40%以上。直到90年代,济南提出“退二进三”发展战略,鼓励发展城市服务业。再加上济南在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变革的大潮中转型较慢,实体经济首当其冲。一大批工业企业开始向周围城市,比如滨州、淄博、潍坊、泰安转移,济南传统工业优势逐渐丧失,泯然众人。2000年以来,济南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都在40%以下,至2019年降至23.0%的最低值。济南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迟缓,2019年营收6512.7亿元,较2010年增长不足50%。整整十年,济南规上工业营收起起落落,仅跨越了两个千亿台阶。重拾初心与再度起飞昔日工业重镇泯然众人,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哈尔滨和长春。但也有城市抓住新能源等产业风口,焕发工业“第二春”,比如西安和常州。济南工业再度起飞,走的正是这条路。2019年,济南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这是济南时隔15年再度发出“工业强市”的号召。第二年,济南又召开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动员大会,发布加快工业强市建设“19条”,举全市之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工业基础,济南决定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发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四大支柱产业集群,提出到2022年,四大支柱产业集群规模突破万亿。济南是相当努力的。比如在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领域,济南拉起了新能源汽车产业。2020年,济南与吉利签署合作协议,引入新能源车生产线。2021年,济南又与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牵手,建设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园。为了比亚迪尽快投产,济南在签署协议后3个月便火速动工,到首台整车下线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创造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济南速度”。为了支撑比亚迪项目的用工需求,济南专门成立省专班,在省市人社部门支持帮助下,为比亚迪在全省发布招聘岗位信息,并与聊城、德州、滨州等临近地市人设部门对接,保障用工需求。劳心劳力,可见一斑。再比如精品钢与先进材料领域,济南几乎再造了一个济钢。在环保督察全面开始、散乱污企业治理、煤耗能耗压减等多重冲击叠加的2017年,济钢与钢铁主业切割,成为全国首家生产线整体关停的千万吨级钢厂,转型发展空天信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济钢六大非钢产业重新达到当年以炼钢为主产业时的产值,等于再造了一个无钢的济钢。种种努力之下,近年济南工业成绩非常喜人——2022年,济南工业增加值2869亿元,占全市GDP比重23.9%,较2019年提升了0.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8139.9亿元,较2019年增加25%;四大主导产业集群规模顺利突破万亿,达到1.4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济南工业更是迎来大爆发——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9%,刷新“十三五”以来新高,居全省和24个万亿GDP城市之首。其中,受新能源汽车、重卡载货汽车双重因素影响,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9%,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最大功臣。万亿雄心与产业引擎工业再度起飞后,济南近日又出台《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文简称《行动计划》),瞄准万亿目标——到2025年,济南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四大主导支柱产业规模总量达到2万亿元。规上工业营收三年跨过两个千亿台阶,这并不简单,但也算不上艰难。飞速崛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便是济南工业冲击万亿的最大引擎。如今,济南已形成从芯片、车灯、动力电池等零部件生产到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整车生产的全产业链条,2022年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规上企业实现营收692亿元。仅仅比亚迪一家企业,就在济南规划了全方位的智能汽车产业链,除了整车工厂,还有弗迪动力电池、IGBT半导体等项目,比亚迪在济南的项目总投资达到484亿元,年总产值超1100亿元,预计实现税收74.5亿元,带动就业约5.7万人。根据《行动计划》,到2025年,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群规模要达到3000亿级。如果顺利实现,济南规上工业营收破万亿指日可待。而且,济南还有更多引擎,比如电子信息制造业。济南是中国服务器产业高地,浪潮服务器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中国第一,AI服务器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按照《行动计划》,未来三年将推进中国算谷建设,巩固提升服务器产业优势,到202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在企业培育方面,济南也不容小觑。前三季度,济南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累计达13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瞪羚、单项冠军、独角兽等优质企业总量达5743家,新增和总量均居全省第一。这些力量,都将成为济南冲击万亿的强力引擎。有基础、有优势、有目标、有雄心,济南工业未必不能重现昔日荣光。参考资料:[1]
2023年11月30日
其他

广州立法敲打“钉子户”,城中村还能拆出“土豪”吗

说起广州的城中村,无法绕过天河冼村。网传信息显示,与广州中轴线距离不过数百米的冼村,近期发布一则“关于拟收回集体土地使用权的预公告”,以图“限期”解决钉子户问题。冼村下达“最后通牒”的背后,是广州城中村改造的提速。正在征求意见的《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草案修改稿)》提出,征地补偿方案“双三分之二”同意即可,相比此前大幅下降。这是广州首次针对城中村改造立法,该条例也是全国首个,专门针对城中村改造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纷纷扰扰近三十年,裹挟着“人、产、城”的广州城中村改造,是否迎来“终章”?筹资:年投“三成财政支出”修改稿摘要:“市区政府应制定本区域城中村改造资金平衡方案,统筹改造资金安排”《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诞生过程可谓迅猛:7月,广州就条例征求意见;11月,草案修改稿再次征求意见;公示一月后,年底第三次审议并交付表决。以前“市场主导,房价买单”,城中村改造进度慢,当前立法明确职责、放宽启动条件,意味着“公共利益主导的强制性”。眼下,喝了头啖汤的广州必须回答“钱从哪来、地怎么征、产如何兴”这三个核心问题。“嫁个杨箕佬,生活乜野都变好;嫁个石牌佬,有车有地楼又好;嫁个潭村佬,珠江新城值钱宝;嫁个猎德佬,日日数钱数到老。”杨箕、石牌、潭村、猎德,都曾是广州城区最普通的城中村,过去是脏乱差代名词,如今成为“土豪”聚集地,靠的正是“旧村改造”这个金手指。上述顺口溜也从侧面反映了,以前因过度市场化导致补偿标准不断攀升,平台公司从中获取巨额利益,从而抬高旧改成本的现实。当下,如何筹措资金、善用资本,仍是城中村改造面临的难题。目前,广州以固定资产投资“强力推进”,推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年度任务。广州明确今年城市更新固投2000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127个城中村改造项目,预计完成固投983亿元,约为广州去年财政支出三分之一;其余1017亿元已分解到具体项目,主要包括城市更新重点片区、旧厂房改造(收储)、旧城混改及其他条件成熟的城中村改造。条例修改稿提到,改造具体资金来源包括:国家有关城中村改造项目的专项补助;政府专项债券等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专项贷款;企业债券、基金等社会资金;其他符合规定的资金。从目前的投入构成来看,资金主要还是来自财政。证券行业研报称,若按广州投资强度外推,粗略估算,全国21个特大超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投资潜力约1.5~2万亿元,其中建安投资及货币化安置费约1万亿元。不过,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并非所有城市都拥有广州的雄厚财力。“如今市场相对低迷,让地方财政拿出足够资金改造城中村很难实现”,原国家房改课题组组长孟晓苏建议,应由国企或城投主导,从源头上降低改造成本、提升统筹力度,同时引进“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创新模式,鼓励民间资本介入。地产公司让出主位,政府主导筹资征地的背景是,房地产市场已发生根本变化。广东三旧改造协会秘书长田光明称,“过去放手让市场干,现在政府要稍微往前走一步”。广东已提出“强化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调控管理”,接下来对征地标准、规划把控等问题,都要进行规范。征地:改造启动标准大幅降低修改稿摘要:“纳入城中村改造计划的项目……经项目所在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和三分之二以上村民同意的,方可启动改造”即便筹得到钱,也未必能快速征地。目前广州有272条城中村,村域面积7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74万人,面积、人口分别占全市10%、36%。一方面,城中村数量多面积广,的确是“富矿”,另一方面,
2023年11月29日
其他

“V”字变“一”字,这两个北方大省开始贴贴

随着济郑高铁山东段和濮阳至鲁豫省界段先后进入试运行阶段,济郑高铁全线开通运营也进入了倒计时。山东、河南这两个北方经济大省的省会,终于迎来了“不拐弯”的高铁线,1.5小时即可通达。历时7年,鲁豫“握手”济南、郑州两城,直线距离仅369公里,但长久以来,两城之间高铁线路,要么绕行江苏徐州,要么绕行河北石家庄,最快也要近3个小时。相比之下,济南到北京直线距离约400公里,高铁直达最快1小时23分;济南到上海直线距离约800公里,高铁直达最快3小时6分。济郑高铁全线开通后,郑州到济南的通行时间将缩短至1.5小时,青岛到郑州有望缩短至最快3.5小时左右,此外,通过郑州枢纽,济南、青岛到西安、重庆等西部中心城市的时间也将随之缩短。济郑高铁的修建由来已久。济郑高铁概念在2010年就已提出,2016年10月,济郑高铁动工,到今年年底通车,已过去7年。进展缓慢,主要是两省有着不同的考量,在线路规划上出现了南北之争。河南的想法是,以郑州为起点,依次通过新乡、安阳、濮阳,然后进入山东聊城,最后接入济南,也即“北线方案”。这样,将结束濮阳不通高铁的历史,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目标。但山东希望的是,从济南出发,经过聊城、菏泽,接入河南兰考县,最后到达郑州,即“南线方案”。这将结束聊城、菏泽不通高铁的历史,补上鲁西高铁的空白。当然,节省资金也是一大考虑。如果济郑高铁走南线,同时开通建设日兰高铁(日照-兰考),可以省一份钱。因为无法达成一致,两省开始“各干各的”。2016年10月,河南开建济郑高铁郑州至濮阳段,12月,山东开建日兰高铁临沂至曲阜段。两段连接山东和河南的高铁,都成了“断头路”。最终,经协商,山东放弃了“南线”方案,开始修建济郑高铁山东段,河南也同意开始修建日兰高铁兰考段。两条“断头路”终于迎来了皆大欢喜的结局。高铁一响,黄金万两济郑高铁除了连接济南和郑州两座万亿城市之外,时空距离的缩短也给沿线城市带来了发展所亟需的资源要素。2022年6月20日,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开通运营,河南"米"字形高铁网正式成型,濮阳也结束了没有高铁的历史。高铁的开通,加速了跨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和产业转移,为濮阳融入郑州都市圈创造了条件,也增强了濮阳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的吸引力。据当地媒体报道,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以来,濮阳招商峰会签约项目40个,总投资额855亿元,近950余名氢能、涂料、化工领域专家、企业客商前来洽谈合作。此外,濮阳还引进青年人才2万名,引进博士后35人,完成率位居全省第一。2022年,濮阳市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大幅上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居全省第1位;工业投资增长34.3%、居全省第2位;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增长50.8%、居全省第1位。今年前三季度,濮阳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7.0%,保持全省第1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居全省第2位,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1.6%,居全省第3位。待济郑高铁全线贯通后,濮阳还将进入济南一小时经济圈,势必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山东的聊城,将是这条高铁线另一受益者。济郑高铁在聊城一口气设了茌平南站、聊城西站、莘县站三站,向东30分钟到济南、90分钟到青岛;向西60分钟到郑州,连接陇海客运专线,直通陕甘疆。待修建中的雄商、聊邯长高铁通车后,这座因黄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而兴盛的千年运河古城,将重新成为交通枢纽,并有望凭借高铁带来的资源、人才、客流,成为区域中心城市。鲁豫联手,不止火车今年8月3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交通互联互通服务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协议》。当中,除了提出要加快鲁豫省际高速铁路规划建设,并特别指出“济郑高铁计划今年11月具备通车条件”外,还涉及公路网、陆海联动物流体系、国际航空枢纽等交通的各个方面。更进一步的是,《合作协议》对会商机制、保障措施也进一步明确,可以说是城市群之间合作的沟通机制的典范。相对于长江流域发达的内河航运,黄河流域的水运基础偏弱。这与黄河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势游荡、水量不足的自然条件有关,也与沿线港口布局规划不完善、建设资金匮乏有关。黄河内河航运的状况短期内难以解决,但郑济高铁的通车,将为两省陆海联运、空港多式联运等提供更好的条件。山东是黄河流域唯一拥有出海口的省份,河南与之“牵手”后,也相当于间接拥有的出海口,货物可以直达青岛港后出海,青岛的自贸区、上合经贸示范区等政策红利,有助于河南企业降低运输成本;对山东来说,河南巨大的经济体量也有利于提升港口能级。在《合作协议》中,两省明确提出,要重点加强河南中豫港务集团与山东港口集团合作,统筹推动郑州、洛阳等城市共建内陆港;常态化开行“郑州—青岛”“新乡—青岛”等铁海联运班列。而四通八达的高铁网和空港经济则是郑州的优势。济郑高铁的开通,有利于增加郑州新郑机场货运量,巩固郑州全国物流基地的地位。若把目光放到更大的范围,济郑高铁也将是黄河沿线城市抱团发展的开端。2021年10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提出构建形成黄河流域“一轴两区五极”的发展动力格局,加快形成以“一字型”“几字型”和“十字型”为主骨架的黄河流域现代化交通网络。济南经郑州至西安、兰州、西宁的高铁,正是“一字型”东西向大通道的一部分,它让沿黄主要经济区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也让沿线城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交通互联只是一个开始,相比长三角和大湾区的一体化程度和产业链协同,沿黄城市的协同合作仍处在浅层起步阶段,鲁豫两省的“抱团”,还有很大想象空间。参考资料[1]
2023年11月27日
其他

GDP增速30%,它是“全广东最靓的仔”

如果区域合作有段位,那深汕合作区就是王者——前三季度生产总值74.24亿元,同比增长30%,该增速在广东所有已公布数据的区县中拔得头筹。增速高且持久,深汕合作区表现亮眼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日前发布,深圳、汕尾、广东的三方共赢之路还将持续。经济:GDP五年翻了一番停不下来,根本停不下来。一季度、上半年、前三个季度,深汕合作区经济总量同比增长均在30%上下。按前三季度增速测算,2023年全年,深汕经济总量将超过100亿元。经济长红源自工业发力、投资高企。前三季度,深汕二产增加值38亿元,增长60.1%。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5%,其中制造业增长180.8%。行业大类中,专用设备制造、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2.8%、79.3%。此外,水生产和供应增长76%,侧面反映了工业的红火。前三季度,全区固投221.04亿元,增长54.1%。工业投资增长71.8%,其中制造业增长46.5%;基建、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增长55.8%、38%。值得一提的是,深汕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5.5%,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投资分别增长86.6%、21.8%。深汕合作区高增速并非今年才启动。从2018年38.95亿元增长至2022年84.25亿元,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5%以上;从2018年66.74亿元增长至2022年229.12亿元,固投年均增长30%以上。不出意外,今年全年深汕GDP、固投将分别突破100亿元、300亿元大关。机制:深圳主导汕尾配合作为南粤飞地经济头羊,深汕合作区博兴首先应归功于“人和”。通过管理权限限期移交,将多层级架构转化为单层级,提升统筹力,这是深汕合作区的成功经验。事实上,2008年深圳汕尾因产业转移工业园结缘,到2011年设立深汕特别合作区,开启“飞地经济”改革试验。此后经年,两地也存在各种经济、社会和政治力量对合作区控制权的争夺——管理机构职能交叉、权责不明晰,导致部门摩擦不断、效率低下——这也是大多数飞地经济“通病”。直到2017年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运行,才形成深圳主导、汕尾配合的格局。随着汕尾对管理权力的全部让渡和合作区内部新权力体系的重构,合作区才成为深圳真正意义上的“飞地”——让“在深汕,是深圳”成为共识,这一路走得不容易。模式走通了,就能走更快。11月,全国首部“飞出地”地方性法规《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施行,一方面这是巩固“深圳主导、汕尾配合”的改革成果,另一方面以立法形成长期稳定的管理模式——为产业定向、给投资者吃定心丸,这种“人和”局面是深汕继续飞高的前提。“人和”之外是地利。国际上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一般是30%,但深圳早已触达警戒线,开发强度约50%,深汕合作区缓解了深圳缺地之困。合作区距深圳东部约60公里,离市中心约120公里。西北与惠州惠东县接壤,东与汕尾海丰县相连,总面积468.3平方公里,相当于四分之一个深圳。南有大海阻隔,北有山川挡道,过去汕尾囿于交通闭塞,发展缓慢。如今广汕高铁已通车,深汕高铁全面动工,深汕枢纽力争年底动工。此外,小漠国际物流港已开通汽车滚装船班轮航线,汽车出口单月突破万辆——不要小看,对志在“世界一流汽车城”的深圳来说,小漠港填补深圳港空白,是“产运销汽车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风口:深汕全域建汽车城等风来,迎风起。年初深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标准规划建设世界一流汽车城,并提到建成投产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汽车产业新旧格局翻覆,这就是深汕合作区产经崛起的“天时”。数据显示,深圳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125.8%。以此估算,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与上海还有差距,但大概率超过西安了。如果趋势继续,深圳将占据新能源汽车城市二号位——而深汕合作区将是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基地。深汕合作区形成以新能源汽车为主,以新型储能、新材料、智能制造机器人为辅的产业格局。深圳提出,将深汕合作区全域建设为世界级汽车制造城,包括建设绿电、高端电子化学品、光储充三大专业产业园和动力电池、汽车电子、车联网、未来汽车四大主题产业园。深汕的计划并不浮夸。短短不到一年,比亚迪已先后在深汕竞得3块新能源产业用地,总面积超200万平米。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二期项目总投资250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100亿元。除了龙头比亚迪,还有力劲科技、京西重工、东风李尔等上下游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够长、规模够大,也需要足够的产业空间,而深汕恰能满足汽车制造及汽车测试、展示、贸易、出口运输等配套所需的产业空间——赶上风口的深汕合作区,也恰好具备了诸多软硬条件,天时地利人和“拼图完成”。探索:深汕如何共享利益过去十五年,深汕合作区经历“被动产业承接——主动产业选择——战略产业培育”的转变。产业经济走上正轨、体制机制逐渐理顺,但利益分配机制还有待确定。2017年,《深汕特别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方案》发布前,合作区GDP七成归深圳,三成归汕尾;利益分成深汕各占25%,50%归合作区。经过(2017年)调整后,GDP全纳入深圳,但深圳汕尾不参与税收分成,直接留给合作区。上述方案称,“2021年后的分成方案再研究”。过去两年,深汕财税分成并未披露。刚刚施行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依旧没有给出答案,条例要求“深圳汕尾协商建立合作区收益共享机制,具体由省政府指导深圳汕尾共同协商确定。”这意味着利益分配细则待出。不过,从合作区财税状况看,当前做大蛋糕是要务,分蛋糕方案尚可再议——因为蛋糕实在太小。合作区主要收入包括土地出让金、市扶持资金、以深圳国企为主的投资、转移支付及政策补助。2017年以来,深圳市财政向合作区转移支付约374亿元,市政府投资深汕项目约1397亿元。去年合作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8亿元,其中税收3亿元,占总收入97.7亿元约3%,这意味着合作区财政主要靠“输血”。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益分配方案就显得无足轻重了。现在属于做蛋糕阶段,暨南大学教授胡刚预测,“以后税收大头可能会归深圳,但是具体多少比例不好说。”抛开利益分配细则,合作区对于深圳汕尾广东三方终究是共赢:深圳土地资源紧张,急需扩张空间;汕尾产业待兴,往深圳靠拢是合理方向;广东可通过合作区发展带动粤东。何乐而不为?参考资料:“飞地园区”的领域重构.中国名城法治护航探索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示范.深圳特区报打造升级版飞地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百强县“腰斩”、千亿县“挂零”,中部第一大省如何破题?

近日,赛迪顾问发布《2023中部县域经济百强研究》,中部第一大省河南再度面临尴尬局面。2023年中部百强县榜单中,河南上榜县(市)最多,达到28个,几乎相当于安徽、江西、山西的总和。然而数量虽多,却无“头雁”,中部六大千亿县,河南未占一席,远远落后于湖南、江西、安徽和湖北。县域强则省强,对河南来说更是如此。河南县域面积约占全省的85%,常住人口约占全省70%,生产总值约占全省60%。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无疑是河南的重中之重。大而不强河南县域经济大而不强,在近年百强县数量的沉浮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国家工信部下属的赛迪顾问,已连续多年发布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报告。在2019年中国百强县榜单中,河南上榜县(市)共有8个,包括郑州新郑市、巩义市、荥阳市、新密市、登封市,商丘永城市,平顶山汝州市,以及省直辖的济源市,数量居全国第四、中部之首。然而此后四年,河南百强县数量三度下滑,较2019年惨遭“腰斩”。2020年和2021年,河南百强县数量均为7个,与湖北并列中部第一。2022年,河南百强县共有6个,被湖北反超,降至中部第二。今年百强县仅剩4个,与湖南并列中部第二。不仅数量逐渐下滑,河南县域的顶尖力量也不算突出。中部六大千亿县,湖南独占三席,其中长沙县更是全国十强县中唯一的中部成员。江西南昌县、安徽肥西县、湖北仙桃市的经济总量分别在2019年、2021年、2022年突破千亿大关,三大省份均实现了零的突破。在部分榜单的统计中,河南也是有千亿县的。郑州新郑市与中牟县的部分区域,被划入郑州航空港区、经开区、郑东新区等几大功能区,若加上这些功能区的经济总量,新郑市与中牟县也已突破千亿,达到1400亿元左右。然而新郑市与中牟县的统计公报并未将功能区的经济总量计算在内,加上巩义市多次提到要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县(市)中率先突破千亿元,因此严格来讲,河南确实尚未实现千亿县零的突破。百强县“腰斩”、千亿县“挂零”,河南县域经济亟待激活。增速趋缓河南县域数量众多,共有县(市)102个,面积14.0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的85%;常住总人口6740万人,约占全省的70%。众多县(市)中,千亿县种子选手只有2个,分别是巩义市和禹州市,2022年经济总量分别为962.58亿元、926.93亿元,今年或明年便能突破千亿大关。还有4个县(市)处于800亿元档位,分别是长葛市、新郑市、济源市和永城市。其余近百个县(市),基本都在500亿及以下档位。巩义和禹州的崛起,既有产业基础,也有区位优势。比如巩义特色鲜明的高精铝产业,拥有规上企业100多家,2022年铝板带箔产量约占全国近30%、河南省57%。禹州是中国“五大名瓷”之一——钧瓷的唯一产地,也是明清时期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新材料、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三大产业发展良好。区位优势在于,巩义市地处郑州和洛阳的中心,被赋予“打造郑洛联动发展先导区”的重任。禹州市地处郑州和许昌之间,是郑许一体化中的“产业转移和都市体验功能区”。产业基础加上区位优势,巩义和禹州才逐渐成长为河南县域的佼佼者。然而即使是这样的佼佼者,也面临着经济增长趋缓、新兴产业不足、人口持续流失等问题。千亿县种子选手禹州,过去两年经济增速分别为6.3%和2.7%,均跑输全国大盘。河南十强县中的长葛、荥阳,去年增速仅有0.7%和0.1%,几乎零增长。经济增长趋缓,产业是最主要问题。河南县域传统产业占比较大,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不足,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以巩义为例,二产占比超过60%,高精铝、新材料、特色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贡献率超过85%。其中,高精铝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65%,一产独大,新兴产业发展仍显不足。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有自身原因也有外部因素。自身原因在于资金、土地、企业、科教、创新等要素保障不足,功能配套服务设施尚不完善,人口持续外流,传统观念较为突出等等。外部因素则在于郑州、洛阳等大城市支撑带动作用不足等等。面对如此挑战,河南如何激活县域经济?能级提升河南2021年出台的《关于推进新发展格局下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等文件,已经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目标——推进县域经济“成高原”,到2025年,力争10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超1000亿元。提出目标的同时,也规划了路径。首先在体制机制上,深化放权赋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赋予县(市)255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强化省级财政对县级财力的支持,这两项改革在2022年均已落地实施。其次在产业发展方面,引导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推进“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建设。通观河南头部县域可以发现,它们几乎都有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比如巩义的铝产业、长垣的起重产业、长葛的卫浴等等。这样的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转型升级的基础和载体。再次,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能级、推动郑州都市圈扩容提质、培育壮大副中心城市,提升大城市的支撑带动作用。河南县域大而不强,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中心城市能级不高,存在科教资源不足、高新技术企业偏少、知名企业相对缺乏等短板,很难带动周边县域。这一点,在与其他中部省会城市的对比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论科教资源,河南全省没有一所985大学,武汉、长沙、合肥都是科教重镇。论高新技术企业,郑州去年刚刚突破5000家,不足武汉(1.26万家)的一半。论A股上市公司,郑州2022年共有37家,不足长沙(84家)的一半。得益于中心城市的强力带动,肥西县、仙桃市近年接连突破千亿,安徽、湖北实现了千亿县破零。比如仙桃,近年坚持依托武汉、配套武汉,深耕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引进容百科技等重点项目,成立仙桃(武汉)离岸创新中心,筹建仙桃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去年经济总量顺利突破千亿。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就曾指出,当县域GDP发展到800亿元,县域需要完成从产业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单纯的规模扩张会受到较大的环境、资源压力,需要提升经济发展的质效才能跨越这一瓶颈,顺利晋升千亿县。而这一点,尤为需要大城市的引领带动。好在,郑州都市圈已正式晋升为国家级都市圈,想必能吸引更多投资和资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河南千亿县破零,指日可待。参考资料:[1]
2023年11月23日
其他

透视15城企业基本面:宁波外企减少,南京企业所得税下滑

宏观经济增长动能有待加强的背景下,作为国民经济细胞的企业,也面临着重重挑战。2023上半年,15座副省级城市的市场主体数虽都有所上涨,但在增长的另一面,南京、宁波、哈尔滨新创市场主体数量减少;宁波、深圳外企数量下降;武汉、南京的企业所得税收入有待改善。成都市场主体增幅领跑被视为市场经济基础细胞的市场主体,其数量的增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暗示着经济发展的活力,也折射出企业生存发展的境况。毕竟市场主体的登记与注销,正是经营者基于对企业生存环境的感知所做出的理性决策。由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作的《西安市2023年上半年市场主体发展分析报告》,透露了中国大陆15座副省级城市2023上半年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民营经济发达的深圳,是市场主体实有量最多的副省级城市。2023上半年,深圳市场主体数量达到405.32万,同比增长6.29%。总体而言,2023上半年,15座副省级城市无一例外地均实现了市场主体数量的正增长,其中,成都以17.32%的同比增幅强势领跑。2023上半年副省级城市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搜狐城市制图市场主体增量,是新登记市场主体与注销/吊销市场主体两者综合计算的结果。而若进一步分析,可发现部分城市市场主体新登记量呈现下滑走势。副省级城市中,南京、宁波、哈尔滨新登记市场主体数就出现了明显跌幅。2023上半年,南京新登记市场主体数虽超10万户(12.33万),但较去年同期仍减少了8000余户,跌幅为6.28%。而这还是基于去年低基数的结果,2022上半年,南京新登记市场主体户数即同比下降14.06%。相比南京,宁波、哈尔滨新登记市场主体数的减量规模更大。2023年1-6月,宁波与哈尔滨新登记市场主体数均较去年同期减少万余户,两地降幅分别达到11.45%和16.81%。市场主体新登记数走低的同时,有些城市的市场主体注销吊销量却在走高。以南京为例,2023上半年,南京市共注销吊销市场主体8.29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超2万户。深圳私企占比高按类型划分,市场主体可分为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类别。一般而言,一座城市的市场主体结构以私营企业与个体工商户为主。作为经济总量最高的副省级城市,深圳不仅实有最多的市场主体,也坐拥最多的私营企业。2022年,深圳市累计在册的私营企业达237.93万户,占据了全市市场主体总量六成以上的份额(60.42%)。此外,2022年,深圳实有个体工商户148.00万户,占比37.59%。如此,深圳市场主体98%以上的份额由个体工商户与私营企业占据。副省级城市市场主体结构/搜狐城市制图而哈尔滨的市场主体结构正好与深圳相反。当深圳私营企业占比超60%之时,2022年,哈尔滨私营企业数量约为23.99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的比重仅为22.11%,垫底副省级城市。在哈尔滨的市场主体机构中,个体工商户占据着绝对的比重。2022年,哈尔滨全市个体工商户数量达78.74万户,占比超过70%,领跑副省级城市。考虑到私营企业与个体工商户在创造经济效益方面的差距,这或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哈尔滨与深圳近些年经济发展的不同走势。副省级城市内资非私营企业数量/搜狐城市制图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内资非私营企业数量方面,即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广州数量优势明显。2022年,广州市内资非私营业达14.18万户,领跑一众副省级城市。而同期深圳内资非私营业只有6948户,垫底副省级城市。宁波外企减少外企,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动力之一。15座副省级城市中,深圳拥有最多的外资企业。2022年,深圳外资企业数量达7.15万户,比成都、南京、宁波、武汉、大连、西安、沈阳、济南、哈尔滨、长春十座副省级城市的外企数量之和(6.47万户)还多。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宁波、大连、沈阳、哈尔滨四市在2022年出现了外企流失的现场。以宁波为例,2022年,宁波市外资企业总数为0.98万户,较上一年度减少了2.24%。宁波实有外企数量减少的一大原因,在于新登记外企数出现了大幅下滑。2022年,宁波市新登记外资企业数不足500户,较上一年度同比大幅下降了35.12%。不止是宁波,15座副省级城市中,仅广州、武汉、沈阳三市2022年新登记外资企业数录得正增长,其余12市无一例外地出现了下滑走势。副省级城市外资企业情况/搜狐城市制图宁波外企撤出的趋势,至2023上半年仍在延续。据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截至2023年6月底,宁波累计实有外资企业9748户,而这一数据较2022年的9764户减少了16户。此外,2022年外企数量微增的南京,也在今年上半年转入了负增长的轨道。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南京实有外商投资企业10159户,较2022年的10197户减少了38户。外企数量领跑的深圳,也不得不面临外企流失的难题。截至2023年6月底,深圳实有外企70569户,较2022年底的71518户减少了近千户(949户)。南京企业所得税下滑能够体现企业盈利能力的企业所得税,是透视企业生存境况的另一重要指标。目前15座副省级城市中,仅南京和武汉两市的税务部门公布了2023上半年企业所得税数据。2023年1-6月,南京市税务部门组织征收的企业所得税共计367.70亿元,约占同期全市税收收入(1471.66亿元)的1/4,在南京税收格局中,企业所得税是仅次于国内增值税的第二大税收来源。但若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南京市367.70亿元的企业所得税收入不仅比2022年上半年下滑了15.84%,还是近5年最低点。南京、武汉企业所得税收入/搜狐城市制图与南京相似,武汉企业所得税收入状况也有待改善。2023上半年,武汉全市实现企业所得税376.36亿元,同比去年同期下跌了15.66%。而纵观近5年,376.36亿元的收入体量仅高于多数时间处于封城状态的2020年同期。或是意识到企业活力减退的难题,2023年2月,武汉市政府印发通知,力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提出强化金融支持、支持企业扩大经营、帮助企业松绑解压等十六项举措激发经济活力,提振市场信心。至于市场经营主体的诉求与关切,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也予以回应,表示将分批次、分阶段推出有针对性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不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不断提升企业的发展信心。参考资料[1]各地市场主体发展分析数据,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2]各地企业所得税数据,当地税务局[3]西安市2023年上半年市场主体发展分析报告,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4]关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武汉市政府-end-
2023年11月22日
其他

广州第一大支柱产业,还能支棱多久?

近日,广州车展上,某车企贴出标语——“不转型,就是死”,既表达出车企面对新能源大潮的焦虑,也戳中了广州这座“汽车第一城”的穴道。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加速崛起,燃油车市场失去往日光辉。而广州汽车产业新能源渗透率仅10%,远低于全国平均25%的水平,在此趋势下压力倍增。今年前三季度,广汽本田曾经的“销冠”雅阁,销量同比下跌25.5%,广汽丰田的经典车型凯美瑞虽然依旧高居中型车销量榜首,但同比已跌去40%,广汽集团整体净利润更是大降44%。广州,如何在时代大潮下,保住汽车这个第一支柱?中国汽车第一城的崛起之路2022年,广州汽车产量超过310万辆,整车产销再创历史新高,已连续四年居全国城市之首。作为拥有12家整车制造企业、1200多家零部件企业的城市,广州是名副其实的汽车重镇。但其实最初,广州并不被看好。在1987年那次决定中国轿车业命运的北戴河会议上,广州被定为“三大三小”之一,“三大”是指一汽(长春)、二汽(武汉)、上汽三大生产基地,“三小”则是北京吉普、天津夏利、广州标致三个小型轿车基地。然而,广州标致在80年代末经历短暂辉煌后,便迅速走上了下坡路。标致的股权结构复杂,分散在五家股东手中,当事人回忆称,“跑一笔贷款,得5家股东都签字担保,一圈转下来,往往费时半年。”其中法国标致仅持股22%,占据主导地位的外方管理人员不把利益的来源重点寄托在股权收益上,一味地强调和要求CKD(大散件进口组装)数量,国产化进展缓慢导致配件价格居高不下。此外,引入的车型也是法国已停产的型号,后续产品跟不上。1994年,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广州标致一车难卖,黄埔工厂累计库存超过8000辆,稍微宽一点的马路上都摆满了车,甚至还要租用黄村机场存放。公司大量负债,濒临倒闭,广州汽车业走入了至暗时刻。一位领导批评广州说,“上海只比你们早了半年,现在已经搞到十几万辆了,都卖出去了,你们1万辆都卖不出去。”那时,有关部门对广州的定调是:只会做些小生意,不会搞大工业,更不会做汽车。1996年,广州标致负债已超过29.6亿,比净资产还多出3亿多,是全国企业中第二大亏损大户。广州开始重新选择合作对象。最终,本田凭借优厚的条件从12家公司中胜出,广汽也由此开启了逆袭之路。吸取了广州标致的教训后,广州本田此后十年的故事有如爽文:1998年7月1日,重组后的广州本田成立,1999年正式投产,2000年,广本已实现盈利。广州本田在全国首创4S销售模式,其主力车型雅阁,最长曾连续19个月位列中高级轿车市场销量第一。2002年,汽车产业与电子、石化一同,被定为广州三大支柱。2003年,东风和日产全面合资,落户花都,主要生产风神汽车,发展同样迅猛。2004年广汽丰田成立,产能迅速攀升。广州汽车业开始了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和东风日产三足鼎立的局面。到2006年,广州汽车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从那时起,直到如今,汽车都是广州经济第一支柱。广州从“三小”中最弱小的“一小”崛起为华南地区汽车业的龙头。带领珠三角,成为与长三角、东北、华中比肩的四大汽车板块之一。“第一”背后的隐忧连续多年的“全国第一”并不足以让广州高枕无忧。首先,广州的整车产量第一并不具备压倒性优势,2022年,排名第二的上海,全年整车产量也超过302万辆,与广州差距仅11万辆。其次,虽然整车产量占优,但论产值,广州不及上海。2022年,上海汽车业产值已突破8000亿,广州仅6470亿。更严重的是,日系品牌在电动化方面的行动迟缓,也影响了广州汽车业的升级换代。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以超出所有人想象的速度迅速提升,这从车展上新能源车型的占比也可以窥得一斑。2021年的广州车展上,1020台展车中包括241辆新能源车,占比23.6%,而今年的车展展车总数1132台,当中包括新能源车469台,占比已超过4成。最新出炉的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10月,在全国乘用车零售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已达37.7%,较去年同期提升7.5个百分点。然而,广州新能源整车生产的渗透率却远远低于这一水平。2022年,广州新能源车产量为31.37万,而全年汽车总产量为313.68万,渗透率仅10%,即使与全国25%的平均水平相比,也差距甚远。今年以来,广汽本田销量大减,广汽丰田裁员千人,广汽三菱宣布重组……即便是埃安销量喜人,也难以弥补燃油车丢失的份额。今年前三季度,广汽集团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4.05%,广州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4%。受此拖累,前三季度广州经济增速也垫底一线城市。好消息倒也不是没有。今年前三季度,广州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大增1.1倍,追赶的速度见证了广州汽车工业的底蕴。只是广州已经被落下太远。2022年,西安新能源车产量已破百万,排名第二的上海也达到99万,深圳85万,柳州、重庆、长沙,连后起之秀常州产量都排在广州之前。即便年终时广州新能源车仍能维持产量翻番的增速,全年也就六七十万辆的规模,仅相当于西安上海去年水平的三分之二。纵观主要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及规划,广州是距离2025年目标最远的。况且,对手们增速也不低。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已生产新能源车91.5万台,全年有望破120万,深圳新能源车产量增长125.8%,直追上海。去年产量还排在广州之后的合肥,1-9月产量已达51万,全年有望破80万。此外,年产量35万的大众汽车合肥工厂即将投产,比亚迪在合肥的整车产能规划也在130万辆以上。前有狼后有虎,大概是时下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最贴切的描述。广州汽车业能否二次弯道超车?除了电动化转型不积极,日系车企相对封闭的产业链,也影响了广州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多年以来,广州汽车零部件产业更集中于产值低、技术含量不高的内外饰等领域,核心技术掌握较少。在新能源时代,广州产业链短板更加明显,动力总成、电池电机等供给不足,芯片方面也偏设计研发,生产加工能力欠缺。据当地媒体数据,2022年,广东省汽车产业整零比为1:0.78,其中广州仅1:0.35,而这个数字在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可以达到1:1.7。在202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中,广东仅有1家企业入榜;2022年全国零部件企业百强中,广东省企业也仅仅占据11个名额。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透露,“一辆车1元的价值,只有0.33元来自广州的零部件供应商,其他都要靠省外;而上海的这个比例是1:8.89,可以实现对外供给。”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曾直言:“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广东汽车产业在供应链上还有所欠缺,零部件产业相对落后。”2022年7月,广州出台《广州市支持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稳链补链强链的若干措施》,提出“供应商AB近地化策略”,即政企联动,推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等关键领域布局AB两家以上供应商,在本地及周边区域至少选择一家供应商;以及构建“432”汽车产业园区新格局,即打造4个自主品牌创新基地、3个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对口共建广清、广梅2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并拿出真金白银,奖励电池回收、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方面的突破。广州对零部件产业园的规划(图片来源:广州城市规划院)广州汽车产业的龙头也行动起来了。11月10日晚间,广汽集团宣布,拟发起设立首期规模达10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主要投向新能源电池、车联网、智能驾驶、汽车芯片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重要项目,意在打造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兼顾面向产业落地和前瞻技术赋能的供应链体系,同时支持传统领域面向未来转型升级。广汽集团还在能源及能源生态领域加大投入,2022年,广汽不仅亲自下场“买矿”,还独立成立了动力电池公司。广州的目标很清晰,一方面,做强做大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能够直接增加汽车产业总产值,另一方面,强化完善产业链,有助于吸引其他整车和相关项目落户。这方面常州是一个典型。凭借背靠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以及自身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多年经营,常州已经完成了通过发展完善产业链吸引整车企业,再通过整车企业的“链主”效应进一步完善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在全国新能源版图中拿下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新能源时代,广州能否通过强化产业链重塑吸引力,延续燃油车时代的辉煌,是关系到能否稳住汽车这个第一支柱,实现经济顺利“换挡提速”的关键。广州的汽车产业,在等待又一次的涅槃重生。参考资料[1]
2023年11月21日
其他

民营经济发展受缚,北方第二城主动出击

北方经济第二城,再度为民营经济送上“大礼包”。近日,天津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提出了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策支持等七个方面、二十九条举措。这已是过去半年来,天津出台的第二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磅政策。天津民营经济不振,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2010年以来,“民营经济实力偏弱”“市场主体偏少”等表述便持续出现在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当中。2022年天津民营经济增加值6045亿元,占GDP比重37.1%,在重点城市中排名靠后,确实是“实力偏弱”。不过从短短半年两度出台重磅政策来看,天津民营经济虽然遭遇较大挑战,但其做大做强的信心却毋庸置疑。后发优势从发展基础和历史脉络来看,天津国有重化工业基础较好,民营经济发展则相对缓慢。进入新世纪之前,天津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仅有14.1%,直到2011年才突破40%。彼时,浙江、江苏、广东三大省份的民营经济占比已分别达到62.1%、53.0%和51.8%。不过,天津民营经济却有一定的后发优势。彼时天津经济发展迅猛,依托天津港、北方交通枢纽和新兴制造业基地等区域经济优势,以及科技、教育、人才方面的资源禀赋,民营经济迈上发展快车道。再加上2013年天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培育民营大企业大集团、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等27条建议,也大大激发了天津民营经济的活力。2016年前后,天津民营经济迎来了高光时刻。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80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8%,民营市场主体突破百万户,全国民企500强企业数量达到13家,实现了质的飞跃。天津与其他经济强省的差距也在拉近。2011年,天津民营经济占比、民间投资比重、民企就业人数比重、出口比重与税收比重,与江苏、浙江、广东之间的差距几乎都在10%以上。而2017年,大部分指数的差距已缩小到10%以内,甚至有所超越。然而随着限产“环保风暴”等冲击接踵而至,长期依赖重化工业的天津进入转型阵痛期,经济增长也趋于缓慢。民营经济遭受较大挑战,进入低位运行期。低位运行过去三年,天津民营经济表现不尽如意。以2022年数据为例,天津民营经济增加值6045.4亿元,占GDP比重37.1%,低于60%以上的全国均值,在重点城市中排名靠后。其次,天津的民营企业既不够多也不够强。截至2022年,天津市场主体164.8万户,排不进全国前十,仅相当于重庆、上海的一半左右。天津龙头民企的数量也在减少。2016年全国民企500强榜单中,天津共有13家企业上榜,而2023年仅有7家企业上榜,缩减近半。7家企业中排名前百的只有2家,分别是荣程集团和云账户技术。其余5家企业,除友发钢管外,都排在全国250名开外。再次,天津民营经济主要指标表现也低于全市,活力不足。2022年天津民营经济增加值6045.4亿元,同比下降0.2%,比全市GDP增速低1.2个百分点。规上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6%,比全市低0.6个百分点。限上民营批零业商品销售额同比下降5.9%,比全市低5.5个百分点。最后,天津的民间投资低位运行,信心不足。2022年,天津民间投资总额1574.9亿元,同比下降23.1%,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13.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仅占全市的29.9%,较巅峰时期明显下滑。天津民营经济问题究竟出在哪?中共天津市委党校课题组对此有所分析:一是融资环境趋紧,民企融资门槛高、放贷难;二是重“引”轻“育”,企业落地易但生存难;三是权益保障力度不足;最后是政务服务尚有欠缺。无论从哪一点看,政府都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天津显然也未放弃努力,近年密集出台政策。走出低谷从2017年的“津八条”,到2019年的“民营经济19条”,再到2020年的“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26条”,天津近年密集出台相关政策,为民营企业撑腰。今年,天津更是在6月份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7条措施”)后,又于近期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9条”),提振民营经济的信心可见一斑。今年先后出台的两项政策,从完善制度机制、拓宽投资领域、加强融资支持等方面全方位为民营经济发展“加油”。其中可操作性举措颇多,比如政府采购活动预留面向中小企业的采购份额提高到40%以上,其中小微企业不低于70%;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资金投资工程建设;与民营企业常态化开展沟通交流等等。密集出台的政策其实已经开始“大展神威”,从今年主要数据来看,天津民营经济复苏势头相当明显——前三季度,天津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5.4%,好于全市生产总值0.8个百分点;民营经济税收总额同比增长29.9%,对全市税收贡献率达45.5%;截至9月底,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172.26万户,同比增长6.1%,新登记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同比增长13.8%;1-8月,民营企业外贸出口快于全市4.8个百分点,限上民营批零业销售额快于全市2.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也在加快。截至目前,天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到70%以上。全市生物医药等12条重点产业链的第一批100家“链主”中,民营企业共有52家,是重点产业链的中坚力量。种种数据表明,天津民营经济正在走出低谷。相信随着政策红利继续释放,天津民营经济终将展现出新的图景,为全市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参考资料:[1]
2023年11月20日
其他

城市固投三季报:上海增速称王,深圳破万亿在望

如果重点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有江湖,那么依据前三季度数据,可一一排定“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这四绝的名号归属,它们分别是上海、西安、深圳、天津。在武侠小说里,最厉害的是中神通。不过,在前三季度固投领域,中部一众城市并无神通,反而比较平庸。当然,在城市固投江湖中,除了大侠,也有秘笈。上海:招商项目最高奖一亿前三季度,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高于全国21.9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9%、第三产业增长27.4%——如果说工业是硬功夫、服务业是软功夫,那上海恰如“东邪”黄药师,能文亦能武。从主要投资领域看,工业、房地产开发、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14%、25.3%、15.2%。与其他城市相比,上海固投“没有短板”,在经历去年的蛰伏后,今年迎来爆发,增速居万亿城市之首。上海投资红火的最大秘笈是政策奖励。4月,上海发布24条新政提振投资信心,其中,对引进总部项目购租房最高给予1000万元补助;对重大招商项目最高奖励1亿元;设备融资租赁项目最高可获得2000万元支持。5月,上海再出台20条政策支持民间投资,这提振了投资质量。上海民间投资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数字经济等创新战略的骨干力量——去年全市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民企占比分别超过80%和90%。从固投资金来源看,利用外资成为最大亮点。前三季度,国家预算资金、国内贷款、
2023年11月17日
其他

四川雄起:经济增速领跑十大强省 “第二城”绵阳强势突围

四川是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复苏最强势的省份之一:经济总量43387亿元,位居全国第六;同比增长6.5%,领跑全国十大经济强省,创下2022年以来最高增速。四川各市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已公布数据的20座城市(除泸州外),经济增速全部跑赢全国;省会成都同比增长6.7%,不仅高于全国、全省,甚至领跑万亿俱乐部;“第二城”绵阳继续突围,以8.2%的增速居全省之首。当然,也不是所有城市都鲜花着锦。与绵阳同属省域经济副中心的南充和泸州,增速便不尽如人意。尤其南充,从2021年一季度起便持续跑输全省,川东北一大支柱塌陷。强有力的经济龙头通观四川各市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成都无疑是强有力的经济龙头。前三季度,成都经济总量16114.3亿元,同比增长6.7%。放眼省内,成都经济首位度高达37.1%,较过去三年同期均有上涨。放眼全国,成都增速不仅跑赢大盘,甚至领跑万亿俱乐部,迎来高光时刻。支撑成都高速发展的,主要是工业和消费。今年前三季度,成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高于全省。五大先进制造业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装备制造产业、医药健康产业更是呈两位数高速增长。近年顶尖城市纷纷回归实体经济,成都也不例外。去年5月,“制造强市”战略正式写入成都党代会报告;出台《“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工业规模占GDP比重达到26%以上,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集成电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10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如今成都制造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形成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和集成电路、新型材料等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成都软件和信息服务、成德高端能源装备等3个集群入选国家队,总量仅次于深圳。市场主体总量居全国第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企业、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全部跻身全国前十,经济活力可见一斑。消费是成都经济运行的另一大亮点。前三季度,成都乘着大运会等国际赛事、文艺演出的东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7%,居全省前五。数据显示,成都大运会举办期间,全市住宿业、餐饮业销售收入分别增长57.0%、42.3%。演艺经济也带动了消费热情,截至8月8日,全市娱乐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4.8%,文化艺术业增速更是高达100.1%。工业和消费狂飙的同时,外贸和投资却在承压。前三季度,成都进出口总额5533亿元,同比下降10.4%。受市场需求疲软、产业链转移等影响,成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进口分别下降22.2%和28.3%,占据大半江山的机电产品出口、进口分别下降10.1%和25.1%,影响巨大。前三季度,成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也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好在部分重点领域增长较好,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投资增长68.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52.4%,未来将成长为经济增长新动能。一路突围的经济二三城成都之后,是一路突围的“第二城”绵阳和“第三城”宜宾。前三季度,绵阳经济总量2719.1亿元,同比增长8.2%,领跑全省;宜宾经济总量2480.9亿元,同比增长7.3%,全省第三。绵阳与宜宾是四川过去三年的最强黑马。从2020年一季度开始,绵阳和宜宾的经济增速就持续高于全省,其中宜宾2020年、2021年领跑全省,绵阳今年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增速夺魁。单论增长速度,绵阳和宜宾绝对傲视全省了。虽然绵阳的经济总量并不太高,但它却有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是全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18家国家级科研院所,西南科技大学等15所高校,以及全省近半数的两院院士。得益于良好的工业基础与科创优势,绵阳形成了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装备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以及新型显示、光伏储能、磁性材料等八大新赛道产业。今年前三季度,绵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排在全省前列。新兴产业厚积薄发,新型显示、核技术应用、新型储能、激光技术应用、智能机器人及无人机产业都实现两位数增长,动能强劲。绵阳之后,宜宾的表现也颇为亮眼,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大增12.2%,相当强势。宜宾以白酒起家,五粮液的名头如今还相当响亮。近年,宜宾又增加了“动力电池之都”的标签,从2019年招引宁德时代起,宜宾从无到有拉起了整条产业链,助力经济腾飞。2022年,宜宾动力电池产业实现总产值889.5亿元、增长4.5倍、拉动增加值增速11.9个百分点、占比22.7%;动力电池超越白酒,成为全市产值第一的产业。乘着动力电池产业的东风,宜宾新能源汽车、晶硅光伏等产业发展势头也相当迅猛。前三季度,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99.5%、动力电池增长25.5%、智能终端增长25.3%,是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功臣。近年宜宾经济增长迅猛,与绵阳之间的差距正一路缩小,隐隐有取代绵阳成为四川经济“第二城”之势。未来绵阳与宜宾之间的比拼,都将是四川城市格局的最大看点。同命不同运的省域副中心与一路狂飙的绵阳和宜宾相反的,是同属省域经济副中心的南充和泸州。去年5月,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首次明确提出,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今年前三季度,绵阳、宜宾经济增速跑在全省前列,南充和泸州却是慢了一步。南充经济总量2006.5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暂居全省末位。泸州尚未公布前三季度数据,但是上半年的“成绩单”也并不理想——经济总量1218.8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全省垫底。南充和泸州的主要失分项都是工业。南充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2%,几乎等于零增长。全市四大主要板块——汽车汽配、食品加工、丝纺服装和石油化工,只有汽车汽配业增加值增长2.2%,油气化工业增长24.2%,恢复缓慢。泸州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2%,1-5月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5%。虽然其并未公布更多数据,但从近年工业经济数据来看,泸州传统产业也正面临下行压力——2022年,泸州传统四大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其中化工行业下降10.4%、机械行业下降2.0%,只有酒的制造业、能源行业实现正增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南充和泸州也谈及了自身问题——南充直言“工业经济相对薄弱,龙头企业支撑不够,提升产业能级仍需补短强基”,泸州表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够高,发展后劲需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并非易事,前路漫漫任重道远。当绵阳、宜宾、南充、泸州等省域经济副中心都能挺起脊梁,四川也就迎来“百花齐放”了。参考资料:[1]
2023年11月16日
其他

城见|飞手郭浩和他见证的郑州大时代

受访者供图今年6月份,郭浩的个展「航拍之美」在河南省当代艺术馆举行。在100幅展出作品中,超过一半的作品含“水”元素。个展的主题为“建筑与城,城市与人”,这里的“城”指郑州。郭浩工作照
2023年11月15日
其他

40城财力大盘点:京蓉两年增量破百 泉州西安增速领跑万亿城市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财政收入仍在恢复性增长中。40座重点城市中,35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呈正增长态势,其中19城增幅超过10%,增速最高的长春达到35.3%。但若与两年前相比,情况却不那么乐观,17城财政收入不及2021年同期水平,增量超百亿的仅北京、成都2城。成都锁位十强
2023年11月14日
其他

工业三季报城市“四宗最”

纵观前三季度工业强市经济数据,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深圳以52.9%的工业投资增速稳住了体量,也稳住了2023全年工业第一城的地位;以工业增加值增速来看,郑州博得头彩、东莞则是垫底。用一个字来概况城市工业成绩,如果深圳是稳,郑州是快,东莞是难,那武汉就是猛——相比去年全年,武汉二产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最多(1.5个百分点),增加值排名也从全国第十上升至第七。最稳:深圳工业投资增速达52.9%最近几年,工业经济头部集团较为稳定,深圳上海苏州分居三甲,深圳去年是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双项冠军。受内外环境及经济模式影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投资增速都处于三强最末尾的苏州,短期内没有冲击工业第一城的实力。前三季度,深沪苏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4.2%、3%、2.7%——增速领先上海1.2个百分点的深圳,“卫冕”2023工业经济第一城几无悬念。深圳的稳定首先来自投资。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工业投资增速52.9%,在所有公布该项数据的城市中排名第一;上海苏州投资增速分别是14%、13.1%。深圳工业高投资主要集中在深汕合作区,今年前八个月该区域工业投资增长高达82.9%。深圳工业投资含金量很高,尤其高技术产业投资活跃,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73.7%,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投资增长75.9%。除了工业投资体量大,深圳的拳头产品也很能打。前三季度,深圳规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5.6%,新能源汽车、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25.8%、68.8%。深圳新能源产业拥有龙头企业比亚迪。截至目前,深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86万辆,渗透率超60%。最快:郑州前三季GDP首破万亿过去五年,郑州GDP增幅在万亿城市中排队尾,与之相对的工业增加值增幅同样倒数。今年郑州迎来翻身仗,郑州前三季度GDP首破1万亿元,工业板块该记头功。去年工业二十强排在最后面的六个城市是武汉、南通、南京、长沙、青岛、郑州,今年它们齐齐上扬。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最高的郑州则达到9%。此外,郑州的二产增加值增速也最高,达到9.1%。不仅有比亚迪、尊绅光电、超聚变总部等工业大项目的持续拉动,上汽动力电池、三全港区工业园、盒子汽车等一批大项目也开工入库。前三季度,郑州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52.3%、11.1%。大项目背后是高投资,前三季度郑州工业投资增长26%,占全部投资比重21.4%,比去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郑州增速夺得头筹也靠“高技术”,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2.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9.4%。值得关注的是,郑州的高增速背后依旧有隐忧。只有彻底根治了产业层次较为低端、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缺少龙头企业等“顽疾”,郑州工业高增速才能持久。最难:东莞工业下滑“内外交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最快的是郑州,最慢的则是东莞。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3769.87亿元,同比下降3.6%,其中9月当月增长0.8%。分门类看,制造业下降4.2%。“五支四特”产业中,东莞经济的“中流砥柱”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5%。电子信息制造业原本是东莞王牌产业,在国内仅次于深圳和苏州,去年增加值超160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31.8%。但继去年下滑3.7%后,今年前三季度该门类继续下滑——这既有外部制裁打压的原因,当然也跟东莞产业转型受困有关。如果与竞争对手相比,东莞的“难”就更加明显了。东莞和无锡工业增加值数据相近,前三季度,东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3.6%,而无锡的增速高达7.6%。更重要的是,东莞产业转型陷入困局,而前些年在产业升级上屡屡受挫的无锡,现在可算是苦尽甘来。前三季度,无锡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42.3%、同比增长6.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1.8%、同比增长8.1%。这种趋势还将继续,前三季度,无锡固投增长9.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2.2%,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19.3%。而东莞工业投资增长5.7%,主要还是在传统产业领域:医药、食品饮料、医疗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08.8%、53.5%、40%,此外,石化投资增长15.8%。最猛:武汉努力重回工业十强有着深厚产业基础的中部中心城市武汉,近年来规上工业增加值已先后被佛山、宁波、无锡、东莞、泉州、北京、成都、杭州超越。在首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武汉申报的两大产业集群未能入选;在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小巨人”、独角兽等企业数量上排名也较靠后。过去三年,武汉产业经济颇有些灰头土脸。不过,今年前三季度,武汉二产增加值5248.59亿元(增长4.4%),这个数据排到全国第七,相比去年全年上升了三个名次——江城以迅猛的增势,一扫过去三年的低迷。前三季度,武汉七成行业大类实现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6%,分别比全市规上工业快6.6和0.8个百分点。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16.5%,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对于传统工业重镇来说,这点难能可贵。如果武汉想要重回工业城市十强(以工业增加值计算),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是重要推力。前三季度,岚图汽车、东风云峰产量分别增长66%、160%,本田首个新能源工厂、路特斯总部、小鹏汽车等多个项目均开足马力。在新能源汽车势不可挡的情形下,传统整车产能大市武汉,输不起这一仗。前三季度已经收官,第四季度工业强市进入冲刺状态。领先不必喜、落后无须忧,不管之前速度是快是慢,抓住今年最后的百来天,全力撞线方有可能博得一个好位次。-end-
2023年11月13日
其他

山东,何以挑北方经济大梁

济南“翻身”连超泉州南通,青岛与“劲敌”宁波差距缩小,烟台增量领跑准万亿俱乐部,菏泽增速达7%,济宁挤进GDP50强……凭借济青烟三大“台柱子”的支撑,以及菏泽等“名角”的发力,山东经济得以在三季度“好戏”上演,斩获了一个颇具含金量的增长数字——6.0%,此增速不仅领先粤苏,还高出全国增速0.8个百分点。山东,这个人口超过1亿的北方大省,正挑起中国北方经济的“大梁”。经济亮色山东经济有三核:青岛、济南与烟台。2023年前三季度,三市经济总量之和占山东全省4成以上,而透视各市经济季报,三核各有一抹亮色。青岛,山东经济的“一哥”。
2023年11月10日
其他

浙江11市经济三季报:舟山领跑台州掉队 绍兴逼近全省第三

今年前三季度,浙江交出了一份相当亮眼的经济“成绩单”:经济总量59182亿元,排在全国第四;同比增长6.3%,高于5.2%的全国增速,领跑五大经济强省。浙江11地市“成绩单”也已出炉,看点满满:杭州、宁波经济总量跨入万亿,稳居头部阵营;“第三城”之争日益激烈,绍兴以黑马之姿狂飙,逼近温州、甩开嘉兴;舟山增速夺魁,台州是全省唯一跑输全国大盘的城市。有些城市已然厚积薄发,有些城市还在悄然布局。头部降速:杭州二产增速垫底宁波外贸陷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浙江城市格局暂未发生变动——杭州、宁波经济总量跨入万亿,遥遥领先;温州、绍兴、嘉兴、台州、金华、湖州、衢州、舟山、丽水分列第3至11名。这样的城市格局,从去年上半年起便已形成。根据各市经济总量,我们可以将浙江11市分成四个阵营——万亿成员杭州、宁波位居头部,后备军温州、绍兴、嘉兴属于颈部,台州、金华、湖州处于腰部,末尾的衢州、舟山、丽水居于腿部。位居头部的浙江“双子星”杭州与宁波,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5.8%和5.7%,虽然高于全国大盘,但低于浙江均值,排在全省倒数前三。其中,杭州的失分项主要在工业,宁波则是外贸。杭州以数字经济见长,经济发展高度依赖服务业。然而近两年疫情反复冲击,加上平台经济发展环境变化,杭州经济脆弱性显露,GDP已鲜少能够跑赢全省。2022年,杭州经济总量18753亿元,被武汉反超降至全国第九;同比增长1.5%,全省垫底。今年,在疫情放开和亚运会的双重加持下,杭州服务业恢复向好,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8%,排在全省前列。然而工业依旧是短板,二产增加值同比增长1.1%,全省垫底;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全省倒数第二。不过杭州早已有所行动——2019年,杭州提出“新制造业计划”,首次将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列为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2020年,杭州市党政代表团专门赴宁波考察学习;2021-2023年,“新出让工业用地1万亩”连续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杭州提出打造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今年招商也主要围绕五大产业生态圈,1-7月招引总投资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223个,同比大增214.1%。这些重点项目,比如投资百亿的合盛新能源材料与模组器件制造项目等等,将成为杭州未来经济增长新动能。宁波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9551亿元,同比下降0.6%,是浙江唯一外贸负增长城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欧美市场进出口下降——前三季度,欧盟和美国是宁波前两大贸易伙伴,贸易额分别为1638亿元和1592亿元,分别下降7.6%和5.4%。不过作为民营经济大市,宁波企业灵活度与市场敏锐度极高,去年还曾打响“出海抢单”第一枪,整体外贸韧性较强。虽然与欧盟、美国贸易额下滑,但与东盟和中东欧地区进出口增长较快,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占比已达44.1%。此外,从全国外贸格局来看,负增长的宁波还在晋位。由于东莞降速更加严重,今年一季度起,宁波进出口总额便反超东莞,晋级全国第五。宁波全年能否守住外贸第五城的位置,将会成为今年外贸十强格局中的最大看点。颈部厮杀:温州稳步冲击万亿绍兴抓紧机遇狂飙浙江“双子星”后,温州领衔的三大颈部城市表现优异。前三季度,温州、绍兴、嘉兴经济总量分别达到6230.2亿元、5569.9亿元、507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7.8%、6.7%,全部跑赢全省。温州是浙江万亿城市后备军,2020年已提出“到2025年,力争迈上万亿级地区生产总值”的目标。近年温州重塑产业体系,提出重塑电气、鞋业、服装、汽车零部件、泵阀五大特色优势制造业,培育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5+5”产业链,引进金风科技海上风电、比亚迪动力电池等重大产业项目,火力全开。今年温州工业迎来一波爆发,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近两年首次跑进全省前三。“5+5”产业中,泵阀、汽车零部件、电气、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等8大产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成绩喜人。稳步冲击万亿的温州身后,绍兴正以黑马之姿一路狂飙,经济增速自2021年上半年以来持续超过全省,不断向温州逼近。2020年,绍兴与温州之间还相差887亿元,2022年仅相差679亿元,差距从15%缩小到了9%。今年前三季度,绍兴GDP增速7.8%,居全省第二位,规上工业增加值、消费、外贸增速均居全省前三,相当亮眼。绍兴近年在持续推进产业转型,提出建立“3+2+4”现代产业体系,即纺织、化工、金属加工三大传统产业为支撑,黄酒、珍珠两大历史经典产业为特色,高端装备、现代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四大新兴产业为引领。在自身努力、亚运机遇以及杭绍甬一体化等多重因素和助力下,绍兴产业转型颇为顺利。前三季度,绍兴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7%、12.5%、11.2%,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分别为50.5%、39.5%、66.5%。如今,绍兴不仅在逼近温州,也将身后的嘉兴越甩越远。嘉兴是浙江接轨上海的“桥头堡”,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都与上海密切相关(点击阅读)。去年嘉兴经济增速一直低于全省,今年开始稳步恢复。前三季度,嘉兴经济总量、规上工业增加值、投资、消费增速均跑赢全省,总体向好。腰部分化:台州增速全省垫底金华外贸飞速回暖台州、金华与湖州前三季度经济总量在2000亿元至5000亿元之间,算是浙江的腰部城市。不同于颈部城市的集体向好,腰部城市增速明显分化——金华前三季度GDP增长6.7%,跑赢全省;湖州、台州分别增长6.0%、5.0%,低于全省,台州更是唯一跑输全国大盘的城市。台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也是浙江的“制造之都”,如今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医化、模具与塑料、泵与电机、缝制设备、通用航空和智能马桶七大千亿产业集群。只是台州制造业门槛不高,近年虽然加速改造升级,但总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增长乏力。前三季度台州经济增速全省垫底,工业是主要失分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全省倒数第一;十大重点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电力、金属、化学等五大行业都陷入负增长或零增长。此外,台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有1.5%,也是全省垫底,经济增长压力颇大。与低迷的台州不同,金华今年可谓扬眉吐气。凭借“世界超市”义乌的快速回暖,前三季度金华进出口总额5861.4亿元,同比增长15.9%,反超佛山、无锡、成都、重庆,跃居全国第12位。其与前十“守门员”天津之间的差距也仅有141亿元,已具备挑战外贸十强的底气。腿部狂奔:舟山增速领跑全省衢州丽水投资发力浙江11地市,衢州、舟山、丽水经济总量排在最后三位,是全省腿部城市。今年前三季度,三市经济增速均跑赢全省,其中舟山以9.2%的成绩领跑全省。舟山经济狂飙源于自贸区的发展和油气全产业链的建设。如今浙江自贸区在舟山挂牌成立6年有余,舟山已建成全国最大、单体全球第二的石化基地,全国最大的能源保障基地和油气贸易港,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全球第六大国际船加油港,全国重要的LNG登陆接收中心……凭借油气产业的爆发,2019、2020和2022年,舟山经济增速全部领跑全省,经济总量也逐渐反超丽水,升至全省第十。今年前三季度,舟山规上工业增加值大增17.7%,居全省之首。其中船舶修造业、石油化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5.0%、19.7%,是工业增长的最强动能。衢州和丽水的亮点在投资。前三季度,衢州、丽水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6.8%、16.5%,高居全省前三。其中工业制造业投资增长最为迅猛,衢州制造业投资增长41.0%,丽水二产投资增长57.2%。衢州今年聚焦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特种纸六大标志性产业链,签约引进了一道新能源、鹏辉储能、先导稀材、大族激光、东旭光电等多个重大项目。前三季度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78个,其中百亿级制造业项目6个,同比增长50%,收获颇丰。丽水主要围绕半导体全链条、精密制造、健康医药、时尚产业、数字经济五大产业集群招商,也是成果满满——上半年,全市半年度新引进亿元项目首次破百,达到107个,总投资额439.8亿元,同比增长15.2%。通过浙江各市经济数据可以看出,实体经济的“压舱石”与“稳定器”作用愈发凸显,各大城市对工业制造业的重视程度也在提升。如今有些城市已经厚积薄发,有些城市还在悄然布局。未来浙江城市格局将如何变迁,令人期待。参考资料:[1]
2023年11月9日
其他

昔日“内蒙古一哥”,咸鱼翻身

走出经济造假的丑闻,熬过产业不振的低谷,包头真的翻身了。据包头市统计局,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103.0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创8个季度以来新高的同时,连续11季度领跑内蒙古12盟市。昔日的“内蒙古一哥”包头,这次凭啥“咸鱼翻身”?走出低潮这一轮包头经济的低潮期,大抵起于2017年。当年,受内蒙古全区经济“挤水分”影响,包头市2017-2018年度地区生产总值未公布。直至2019年度包头市GDP总量(2714.5亿元)重回公众视野,坊间才惊觉较2016年的体量(3867.6亿元),包头经济“缩水”了近三成。经济数据“挤水分”,再加上当时包头市工业支柱——钢铁产业处于产能过剩周期,以及后续疫情冲击,包头经济很长时间都没能缓过劲来。2019年,包头经济总量被呼和浩特赶超,退居全区第三位。2020年,《包头日报》直言不讳地指出:近年来,包头发展面临一些困难,经济总量占全区比重有所下降,部分指标在全国、全区的排名也明显下滑。包头正面对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紧迫形势。2021年一季度以来,包头市经济增速始终高于全区、全国水平/搜狐城市制图或是形势逼人,渐渐回过神来的包头,开始全力追赶。2021年,包头以8.5%的经济增速领跑全区,同年GDP总量反超呼和浩特,重回全区第二位。2022年,包头经济增速再度位列全区第一,其3749.9亿元的GDP总量在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位列第81位,较上一年度跃升11位,提升幅度全国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包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1%,较同期全国、全区增速分别高出4.9和2.9个百分点,并连续11季度领跑内蒙古12盟市。“翻身”功臣作为“草原工业心脏”,工业基因是包头经济的底色。计划经济时代,包钢等国家重点工业项目的落户,曾让包头稳居“内蒙古一哥”宝座数十载。如今,工业仍是包头经济的压舱石。今年前三季度,包头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5:54.4:44.1,二产系占比最高的产业部门。而工业,也是此番包头经济“翻身”的最大功臣。自2021上半年起,包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就始终领跑内蒙古12盟市。今年前三季度,包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7%,增速为两年来最高水平,并连续37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2021年以来,包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表现/搜狐城市制图包头工业经济的增长动力,主要源于两大产业:光伏制造与稀土产业。据包头市统计局,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光伏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2.3%,稀土产业增加值增长18.4%,两大产业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8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的贡献率达到62.5%。在光伏产业链中,资金壁垒最高、产能刚性且扩产周期最长的环节,当属硅料生产。一般而言,光伏硅料的主要生产成本在于原料与电力,于是,硅矿资源储量丰富、风光资源富集(用电成本低)的包头,自然成了光伏制造企业的理想产地。2022年,全球多晶硅产量为93.8万吨,包头一市就占了其中的八分之一。同年,包头光伏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成为继钢铁之后,包头第二个千亿产值产业。稀土元素,则因其优异的磁、光、电性能,素有“工业黄金”之称。位于包头的白云鄂博矿区,轻稀土储量全球第一,工业储量占全国八成以上、占世界三成还多。凭此资源禀赋,包头稀土冶炼分离产能世界第一,并形成了从原矿开采选冶分离到功能材料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2022年,包头市稀土行业产值677.5亿元,创历史新高。应对挑战在光伏制造与稀土产业支撑起包头工业经济半边天之际,包头顺势而为,喊出了建设“世界绿色硅都”与“世界稀土之都”的口号。两都建设背后,分别是包头打造“全国乃至全球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配套率最高的万亿级晶硅产业集群”、“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的雄心壮志。包头也为两大支柱产业设定了产业目标,2025年,光伏装备制造业全产业产值力争达到6000亿元,稀土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但要想实现上述产业目标,包头仍面临不少挑战。以光伏制造业为例,随着硅料疯涨的盛景不再,硅料后期产能的扩张速度将大幅放缓。自2021年开始,因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供需错配,多晶硅料价格从8万元/吨一路暴涨,并在2022年触及33万元/吨的高点,超级牛市不仅令硅料厂商赚得盆满钵满,也给了厂商产能扩张的动力。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半导体器件生产中的主要材料/网络但从今年3月起,硅料价格正式步入下行周期。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11月1日当周,生产工艺要求更高的N型硅料成交均价也只有7.52万元/吨。随着硅料价格加速探底,厂商扩产欲望也随之降低。日前,光伏上游硅料头部企业大全能源宣布,包头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延期投产。另据上海有色网判断,硅料后期将迎来价格战,2024-2025年产能开始淘汰,后期产量增速将大大放缓。另一方面,光伏制造业作为高用电行业,其工业增加值将随硅料价格下降而降低,进而导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上扬,对工业节能降耗产生负效应,并有违低碳节能的主流发展趋势。对此,包头市统计局建议,硅项目审批不能贪大求快,要拒绝低水平重复建设,尽可能在有限的土地建设出高增加值低能耗的项目。而要想提高附加值,则意味着包头需要力争向产业链中下游延伸,发力技术革新以攫取高附加值,从而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参考资料[1]国民经济各项指标,包头市统计局[2]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
2023年11月8日
其他

珠三角三季报:广深新能源车“冰火两重天”,佛山工业增速夺魁

10月31日,肇庆公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至此珠三角九市三季报全部出炉——九个城市中有四个跑赢全省平均水平,增速最快的是深圳,东莞则继半年报后再次垫底。珠三角经济成色亮点颇多,例如,深圳的汽车制造业、广州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珠海的新能源产业增长较快。此外,各地的消费和外贸出现了回暖迹象。跳出珠三角来看,广州和东莞面临不小压力:前者增速低于重庆,穗渝前三季度经济总量差距扩大;东莞工业增加值持续负增长,而一众“准万亿城市”脚步渐近。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翻倍前三季度,广东全省经济总量96161.63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与上半年相比有所放缓。广佛莞深4座万亿城市GDP占全省三分之二,深莞增速“两极分化”——深圳增速5.4%冠绝珠三角,东莞增速2%垫了底;佛山4.9%、广州4.2%的增速与全省平均大差不差。三驾马车齐齐发力,让深圳连续多个季度增速居前。前三季度鹏城固定资产投资额、社消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3.9%、7.9%、7.3%。具体到投资而言,工业投资尤其增势强劲,增长52.9%。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拉动作用显著,增长66.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7.4%。工业为深圳经济筑牢底盘,规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5.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3%,专用设备增长12.2%。深圳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激增,其中,新能源汽车、服务机器人产量前三季度分别增长125.8%、68.8%。除了深圳之外,珠三角范围只有东莞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是正增长,不过这改变不了东莞经济增速垫底的局面。前三季度,东莞固定资产投资4.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4%;社消总额增速2.7%,东莞没有公布前三季度外贸数据。东莞外贸“宕机”,制造业也期待脱困。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3769.87亿元,同比下降3.6%,其中9月当月增长0.8%。分门类看,制造业下降4.2%。“五支四特”产业中,东莞经济的“中流砥柱”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5%。深圳全线飘红、东莞主线失守,两地经济增速分居珠三角头尾——尤其东莞,半年报、三季报经济增速连续垫底珠三角,而佛山和广州的经济则是“有亮点,也有不足”。广州外贸增速称雄珠三角前三季度广州固定资产投资额、社消总额、进出口总额增幅分别为3.3%、6.4%、7.4%。外贸增速称雄的广州,在工业上遭遇了“挫败”——前三季度,广州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其中,电子产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下降2%。作为整车产量全国第一的汽车大市,广州汽车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下降6.4%。今年4月,广汽本田在其官网上发布通知,2023年起将不再生产及销售Acura品牌的现有产品;7月,广汽三菱宣布临时停产和人员优化——这是广州传统汽车厂商挣扎之缩影。去年广州新能源车产量为31.37万辆,相比全年313.68万辆的整车产量,渗透率(新能源车产量在全部整车产量的占比)为10%,明显低于全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25%)。虽然广州新能源汽车前三季度产出翻倍,但终究填不满传统车型丢失的城池,与其他新能源汽车产能大市差距也不小。去年广州新能源汽车产量,不仅不到西安(101.5万辆)和上海(99万辆)的三分之一,也低于深圳长沙重庆。如想重振雄风,广州还要加把劲。好在广州部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显示器产量分别增长42.4%、40.3%、31.1%;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家用空气湿度调节装置、营养保健食品、运动服装等产品产量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这些产品撑起了广州制造业的门脸。珠三角工业增加值增速最快的是佛山。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4562.5亿元,增长6.3%。橡胶和塑料,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增幅均超10%。先进制造业增长7.1%,其中,新材料和先进轻纺分别增长13.3%和8.9%;高技术制造业增长6.0%。总体而言,工业依旧是珠三角经济压舱石,深圳佛山工业投资增幅均超过30%,广州东莞工业增加值负增长,这都反映在四个万亿城市的经济增速上。四巨头之外,惠州、江门、中山前三季度GDP增幅均为5.3%,超出全省水平,珠海肇庆增速分别为3.6%、3.1%,相对略低。广州经济被重庆拉开差距跳出大湾区看珠三角,才能看出经济底色。长久以来,经济总量相当的重庆,是广州的参照城市。从第三季度经济数据来看,广州被重庆拉开差距。上半年重庆GDP领先广州约215亿元。前三季度两地经济总量分别为22244亿元、217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4.2%。重庆经济总量领先广州474亿元,增速领先1.4个百分点,优势不可谓不明显。过去几年穗渝GDP交替领先,本年度应无悬念。从固投增速看,重庆的3.6%高于广州的3.3%;重庆社消总额1.12万亿元(增幅7.4%)也高过广州的8237.54亿元(增幅6.4%);外贸数据重庆并未公布,广州7.4%的增速应该高出重庆。广州输在哪里,或者说翻盘的希望在哪里?恐怕还是工业。前三季度,重庆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4%。其中,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34.3%,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4.9个百分点;医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1.3%、31.8%、34.5%。前三季度,重庆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尤其支柱材料产业同比增长10.3%,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达41.8%,而广州规上工业增加值是负增长。诚然,重庆是直辖市,广州是省会、副省级城市,两者当量不一,如果广州不能尽快扭转颓势,重庆大概率会绝尘而去。东莞排位落后“追兵渐进”作为万亿俱乐部排位最后一名,东莞担当了“守门员”的角色。从第三季度经济数据来看,东莞面临“追兵渐进”局面。东莞面临的局面比广州更复杂。1998年,东莞GDP首次超过西安,这种领先一直持续到2019年。去年西安超过东莞286亿元,这是继2020年后,西安近三年内第二次超过东莞。如今,这种态势还在延续。今年前三季度西安GDP达8535.52亿元,同比增长4.6%——从总量到增速都甩开东莞。此外,以前与东莞、西安处于“同一集团”的南通,前三季度GDP总量更是越过9000亿元大关,遥遥领先。东莞经济受困,成为万亿之城“守门人”,一众准万亿城市则追了上来。最接近“撞线”的烟台和常州,前三季度GDP分别为7260亿元、7006亿元,两地增速均高达6.7%。相比东莞,烟台和常州产业亮点频出,后劲十足。万亿俱乐部“扩容”后,东莞搞不好还得继续守门。当然,东莞经济并非没有亮点。1-8月,全市规上服务业营收1458.57亿元,增长13.1%。其中,软件业增长94.9%,互联网服务增长41.8%。对于制造业起家的东莞来说,服务业崛起是个不错的信号,但毕竟体量太小——未来东莞还得扬长避短、做好长期低头赶路的打算。-end-关注小号防走失
2023年11月7日
其他

“苏大强”经济三季报出炉:GDP增量居首 连云港增速夺魁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经济第二大省江苏的表现依旧亮眼,不仅增速跑赢全国,增量也居全国之首。江苏与第一强省广东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江苏下辖13地市,表现同样不俗。前三季度,江苏有11座城市经济增速跑赢全国,其中连云港更是以11.9%的成绩,成为百强城市“增速王”。整体向好的同时,内部变局也正在发生。苏南强市两极分化,苏州、南京增速垫底,常州、镇江表现强势;苏北城市一路狂飙,连云港领衔五市集体跑赢全省;苏中城市各自抱团,泰州势头依旧迅猛。此消彼长之间,有压力也有魄力,是时运也是机遇。苏南增速两极分化苏州垫底常州狂飙苏南是江苏最具经济实力的区域,经济总量撑起全省半壁江山。今年前三季度,苏州、南京、无锡经济总量均突破万亿,常州处于7000亿元量级,全年大概率将突破万亿。苏南五市经济总量达到5.22万亿,占了全省的56%。不过从增速来看,苏南五市却开始分化。前三季度,苏州、南京经济增速分别为4.2%、4.5%,是江苏仅有的2个跑输全国大盘的城市;无锡同比增长5.8%,与全省增速持平;常州、镇江分别为6.7%、6.5%,高于全省,领跑苏南。苏州、南京经济降速早有苗头。从2022年一季度起,苏州经济增速就持续低于全省。南京从更早的2021年一季度开始,也再难跑赢全省。其中的失分点,就在于工业和外贸。苏州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城市,工业和外贸就是它的左右脚。然而今年前三季度,苏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进出口总额增长-9.7%,均居全省末位。四大产业创新集群中,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生物医药规上工业总产值均陷负增长,分别为-0.1%、-8.2%和-3.3%。究其原因,国际贸易需求萎缩及产业链外迁或是主要因素。近年富士康、和硕、广达、仁宝等电子代工巨头纷纷外迁,转移了一大部分产能和订单。今年前三季度,苏州电子计算机、显示器、光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下降20%左右,占比近半的加工贸易进出口同比下降18%。如今,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转型,无疑是苏州的当务之急。南京工业近年也略显乏力,四大传统支柱产业——电子信息、石化、钢铁和汽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新动能尚未挺起全市工业脊梁(点击阅读)。今年前三季度,南京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居全省倒数第二;航空航天等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虽快,但体量实在太小。与苏州、南京相反的是,常州近年乘着新能源产业的东风,工业一路狂飙。前三季度,常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连续18个月领跑苏南。其中,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三大新能源行业产值分别增长146.8%、8.5%和11.0%,对工业增长居功甚伟。常州是江苏新能源产业第一城,聚集了理想、比亚迪两家整车企业,中创新航、蜂巢能源、江苏时代、时代上汽、北电爱思特等多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以及众多上下游零部件企业。今年前三季度,常州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45万辆,占江苏全省的2/3。去年全市动力电池产量108.5GWh,占到全国的1/5、江苏的1/2。不过,常州也并非全无短板,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与南京一起垫底。好在它们的工业、制造业投资都呈正增长,拉低增速的主要是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投资。包括苏州、无锡和镇江,工业、制造业投资增速也都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实体经济动能强劲,未来必将厚积薄发。苏北五市跑赢全省连云港成“增速王”苏南城市表现两极分化,苏北城市倒是相当一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全部高于全省,连云港同比增长11.9%一骑绝尘,宿迁、淮安、徐州也都在7.0%以上。江苏今年最大的黑马就是连云港。前三季度,连云港经济总量同比增长11.9%,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大增30.1%,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9.2%,均居全省之首。究其原因,主要是连云港石化产业进入爆发期,盛虹炼化一体化等多个重大项目相继投产,前三季度石化化工产值同比大增94.4%。此外,今年连云港盛虹炼化取得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助力全市前三季度进口额大增41.1%,也是亮点之一。今年以来,连云港得益于石化产业的大爆发,经济增速持续领跑全省,甚至成为五大经济强省“增速王”(点击阅读)。连云港的经济总量也因此反超宿迁,摆脱了去年全省末位的尴尬境况。被反超的宿迁成绩也并不差,前三季度经济总量、规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增速均居全省第二位。近年宿迁培育了光伏新能源、绿色食品、高端纺织、绿色家居、新材料、机电装备六大主导产业,总产值能占全市规上工业的90%左右。前三季度,宿迁六大产业均实现正增长,尤其光伏新能源产值大增35.6%,助力工业飞速增长。徐州是苏北第一个万亿俱乐部种子选手,近年凭借光伏、机械产业大放异彩(点击阅读)。去年徐州中润新能源、中清光伏二期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全市绿色低碳能源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前三季度,徐州绿色低碳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5%,太阳能电池产量大增294.9%,成为工业经济最大亮点。淮安与盐城同样深耕新能源产业。前三季度,淮安、盐城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2.8%、12.7%,均居全省前三。其中,淮安天合光能、捷泰新能源等重特大项目加快推进,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3.3个百分点。盐城1-8月数据显示,以动力电池、光伏组件为代表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7.2%。这些项目,无疑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新引擎。苏中城市各自抱团泰州势头依旧迅猛苏中城市前三季度稳扎稳打,经济增速均跑赢全国,在全省不算拔尖,也不至于垫底。其中泰州以6.8%的增速居苏中之首,扬州次之,南通居末。泰州是江苏过去三年最大黑马,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2020-2022年,泰州GDP年平均增长6.0%,高居全省之首。生物医药、高技术船舶、化工新材料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实力强劲,生物医药、海工船舶更是入选“国家队”。今年前三季度,泰州投资、消费、外贸增速均高于全省,势头迅猛。再加上已被拉入上海大都市圈,泰州可谓前景大好(点击阅读)。南通也是上海大都市圈成员,在2020年沪通高铁开通前后曾迎来一波高速发展期。不过2022年以来,南通受市场需求萎缩及订单转移等影响,电子、纺织、化工等重点行业增长乏力,经济增长也大都跑输全省。今年1-8月,南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还呈负增长,纺织业也仅增长1.6%,恢复缓慢。与泰州、南通不同,扬州是南京都市圈成员。今年前三季度,扬州经济增速虽仅略高于全省均值,但部分指标表现非常优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均居全省之首。扬州也是座工业城市,2022年二产占比48.8%,比苏州还高。今年,扬州喊出“大干三五年、奋力过万亿”的目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生命健康等六大主导产业集群是其冲刺万亿的基本盘。为此,扬州将全市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调整成120%,又一次性推出10只产业基金,倾尽全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扬州的消费数据,更是亮眼。今年前三季度,扬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已经连续16个月位居全省第一。今年的扬州,休闲露营节、美容美发节、冰火美食节、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等轮番登场,500多场促消费活动相继举办,近4000万元惠民券陆续发放,约40家品牌首店纷纷入驻……可以说是火力全开。总体来看,无论是两极分化的苏南,还是集体狂飙的苏北,亦或是各自抱团的苏中,都在加大投资,培育产业。想必不远的将来,江苏“十三太保”又将展开新一轮大比拼。参考资料:[1]
2023年11月6日
其他

连续跑赢全国大盘,沈阳真的要起飞了?

近日,沈阳抢在大多城市之前,高调公布了三季度成绩单——今年前三季度,沈阳GDP达到5821.6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高于辽宁省0.7个百分点。这是自去年二季度以来,沈阳连续6个季度增速超过全国、全省;也是辽宁省近10年来,首次同期跑赢全国水平。在新一轮“东北全面振兴”的风口之下,沈阳这个东北地区的龙头城市,真的要乘风而上了吗?深蹲起跳,沈阳准备好了吗?沈阳是新中国最早的工业基地之一,曾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重工业中心,孕育出一代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然而,改革开放后,随着东北的整体衰落,沈阳也逐渐掉队,从1978年到2022年,沈阳经济总量从全国第5滑落到第32位,低于徐州、温州等一众普通地级市。不过,近两年,沈阳滑落的趋势似乎止住了。自去年二季度起,沈阳经济增速持续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23年2月,沈阳制定了《沈阳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三个一”的目标,即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0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人口规模突破1000万。今年前三季度,沈阳经济总量5821.6亿元,同比增长6.0%,超越了上半年排在前面的厦门,并将和昆明的差距从240.74亿元缩小到127.55亿,为万亿GDP目标的实现跑出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细看分项数据,生产端三大产业增速分别为4.4%、8.2%、4.9%:二产表现突出,其中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需求端投资、消费、外贸增速分别达到2.2%、8.6%、3.5%:投资增速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大降35.6%的情况下,依然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整体正增长;社消零增速亮眼,主要是升级类商品拉动明显,其中新能源汽车实现了1.8倍的增长;外贸也顶住了压力,稳住了增长局面。更难得的是,前三季度,沈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8%,其中最能体现含金量的税收收入增幅达到18.3%。从“全面开花”的数据来看,这一轮沈阳经济的“小阳春”行情,似乎走出了以往单纯依靠投资拉动的粗放式增长,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内驱力”,站在了良性循环的开端。“三篇大文章”重塑产业今年前三季度,沈阳的规上工业增加值表现尤为亮眼,同比增长7.1%,高于全国3.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自3月份以来始终保持正增长。沈阳的工业基础并不差。这座有“东方鲁尔”之称的城市,在“一五”“二五”时期,曾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史上几百个第一,涵盖飞机制造、机床制造、变压器、冶金化工、医药等多个门类。数据显示,沈阳制造业人才积累极具竞争力,在一线、新一线城市中,沈阳制造业上市企业本科及以上人才占比(45.7%)排名第三,仅次于武汉、北京。扎实的基础让沈阳在这轮产业链转型中成绩斐然。以沈阳的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为例,2003年,宝马首次牵手华晨,得益于沈阳装备制造业的雄厚基础,20年来,宝马和沈阳的绑定不断加深,从最初租用生产线生产,到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再到建设研发中心、动力总成工厂、动力电池中心……在乘用车电动化趋势下,宝马也在加速电动化转型。2022年4月,华晨宝马沈阳大东工厂产品升级项目落成,升级后的大东工厂能灵活提供油车、插电式混动与纯电动车生产;6月,宝马斥资150亿元的里达工厂正式开业,这是专为纯电动车型而建设的宝马在华第三家整车工厂;11月中,投资约100亿的宝马集团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落定,专为本土化的新世代车型提供稳定的电池模组供应;2023年,宝马沈阳研发中心二期扩建项目也正式启用,19个新实验室中17个专门用于测试新能源车……连续的投资加码,让沈阳一跃成为宝马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的同时,在国内竞争激烈的新能源产业大局中抢占下一席之地。围绕着宝马,沈阳相关产业集群也迅速成型。宝马的重要电池供货商亿纬锂能,投资百亿在沈阳建立储能与动力电池厂和研究所,而作为储能界的“链主”企业,亿纬锂能还将吸引上下游产业链的正负极、电解液、隔膜、铜箔、设备等企业落户。世界500强企业采埃孚,在浑南区投资13亿建厂,专为新能源汽车生产电驱动系统总成,进一步帮沈阳吸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聚集。目前,华晨宝马全国430多家零部件供应商中,超过120家位于辽宁,近100家扎根在沈阳。除了汽车产业,沈阳的高端装备制造、航空、集成电路、食品制造等多个产业也有长足发展。前三季度,沈阳的汽车产量增长13.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54.8%;光缆产量增长15.6%,变压器产量增长17.7%,工业仪表产量增长1.3倍。“硬核产业”之外,沈阳还谋划实施了全市旅游业三年“倍增”行动,提出要深入挖掘工业旅游资源,“打造中国工业旅游第一目的地”。沈阳把老工业区搬迁、关停、闲置的厂区,变成各种文化创意园;把曾经的沈阳铸造厂,改造成中国工业博物馆;连曾经的工人宿舍,都被按年代复原成“工人村生活馆”,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点……曾经的工业遗产,由“重”转“轻”,继续为盘活经济添砖加瓦。上半年,沈阳累计接待游客约6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88.91亿元,增长67.98%。十一长假期间,沈阳接待游客1219.55万人次,同比增长221.43%,跨省游客旅游消费同比增长超990%。沈阳把这轮产业结构调整总结为“三篇大文章”,即深度开发“原字号”、改造升级“老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说白了,就是让原材料行业,通过补充、延长、强化链条,拉长产业的附加值;让传统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赋能,淘汰落后产能;再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让沈阳从“一业独大”迈向“多轮驱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增强经济韧性。东北在等待一个“双万”核心自2003年中央11号文件拉开东北振兴的序幕,已过去了20年,但时至今日,东北地区仍未有一个经济总量破万亿的城市,唯一的千万人口城市哈尔滨也因为人口外流严重,在2021年常住人口跌破千万。东北“屡振不兴”,是经济体制、经济格局演变、自然地理环境、人口结构、国际局势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比如,高度发达的计划经济,造就了过于强大的国有经济,抑制了民营经济发展,也导致人口结构上过早地出现少子化、老龄化。所幸的是,对沈阳来说,其中的一些因素,近年来出现了积极变化。国家政策层面,9月以来,东北全面振兴被不断提上议程。多次的高层调研、央企和金融机构的加码投资、外资的加快引进,让东北“活”了起来。10月27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增强发展新动能;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人口方面,沈阳是东北少有的能保持常住人口正增长的城市,早在2020年,沈阳就率先实行了“零门槛落户”吸引人才,截至2022年末,沈阳全市常住人口914.7万,今年8月,沈阳发布进一步促进外来人口落户的“十条新政”时,同步透露,全市实有人口数量已达984万。经济结构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沈阳新登记市场主体21.7万户,同比增长56.6%,增强市场活力方面,在全国重点城市中排在前列。沈阳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突破150万户,民营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超过50%。除了沈阳,辽宁的另一大经济龙头——大连,増势同样喜人,今年前三季度,得益于电子设备制造、化工及汽车制造业的狂飙式增长,以及出口火热,大连经济增速达到5.9%,经济总量6482.9亿,位居东北地区首位。单纯从经济总量来看,东北地区首个万亿城市可能会是大连,但在人口规模和区域辐射力方面都更强的沈阳,承载着更多的期待。一个GDP破万亿、人口破千万的“双万”城市,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源集聚,也能对周边地区起到更大的引领带动作用。也许这一次,沈阳这个老大哥,真的要引领东北走上复兴之路了。参考资料[1]
2023年11月3日
其他

常州的野心 不止“新能源之都”

“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97%,基本实现自主可控。涵盖电池材料、电池单体、电池系统、技术研发等产业链31个关键环节。全市动力电池产销量占全国五分之一。”常州建设“新能源之都”的底气何在?印在当地规划展示馆展墙上的这句话可以给出部分答案。从2010年左右至今,常州在动力电池领域已经跻身多个“全国第一”。以动力电池为关键突破口,不断扩大的新能源版图驳斥了“苏锡无常”的唱衰。常州新能源产业覆盖“发-储-送-用”全产业链
2023年11月2日
其他

软件名城扩容,重庆能否如愿?

近日,工信部发布“2023年度中国软件名城(园)创建申请”通知——这是《中国软件名城(园)管理办法》出炉后的首次评审,同时也意味着,时隔两年之后,软件名城即将扩容。据搜狐城市不完全统计,包括重庆、天津、合肥等地均提出创建软件名城。作为实力派“候补选手”,重庆曾提出“力争2022年成中国软件名城”,遗憾未能实现。这次,重庆能否如愿?京深软件产业领先2008年,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启动,两年后南京成为首个获此称号的城市。随后几年,济南、成都、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和杭州等相继获得“中国软件名城”称号。2017年,《中国软件名城创建管理办法(试行)》出台,中国软件名城被归置为“综合型”和“特色型”。从试行办法的“期待”来看,综合型“应瞄准打造国际级软件名城的更高目标”,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0家;特色型“形成产业集群竞争力,逐步从特色优势向综合优势转化“。2019年到2021年,福州、苏州、武汉、厦门、青岛、无锡等相继获得“中国软件特色名城”称号。去年年底,工信部发布“中国软件名城(园)管理办法”,新规不再划分软件名城类型,同时增加软件名园评审。其中,软件名城将被动态管理,且有退出机制——工信部每年组织评估,以星级体现(最高级为三星,星级越高发展质量越好)。对评估结果为一星的,给予提醒并责令整改;对连续两年评估结果为一星的,公告退出。新规指标体系包括产业实力、创新能力、应用水平、发展环境以及附加项等五个一级指标,以“产业实力”为例,下含“规模、增速、效益、结构”等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又分别对应不同的三级指标。新规为中国软件名城划的“硬杠杠”,即控制性指标有两个:软件业务收入不低于
2023年11月1日
其他

万亿俱乐部外贸格局大洗牌:沪广深电动汽车出口爆发 青岛成最强黑马

今年前三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多重困难挑战,我国进出口总值30.8万亿元,同比微降0.2%,展现出较强韧性。重点城市的表现参差不齐,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24座万亿城市,只有广州、深圳等7城进出口总额实现正增长,其余17城均陷负增长,西安、郑州等中西部城市更是集体降速。万亿俱乐部的外贸格局,也迎来新一轮大洗牌。与今年上半年相比,深圳反超北京,宁波力压东莞,无锡领先佛山,合肥连超南通、福州和武汉。攻守之间,尽显区域经济风云变幻。广深领衔7城跑赢全国首先,我们来看看今年前三季度万亿俱乐部整体外贸成绩单。从总额来看,上海以3.17万亿的成绩独占鳌头,深圳、北京同处2万亿档位,苏州位居1万亿档位。这4座城市的进出口总额占到全国的1/3,是中国外贸的头部力量。宁波、东莞、广州、青岛、天津位居全国前十阵营,也是主力选手。从排位来看,万亿俱乐部外贸格局出现不小变动。与今年上半年相比,深圳反超北京,重回全国第二宝座;宁波力压东莞,全年有望晋级前五;无锡超过佛山,扭转了持续半年的落后态势;合肥连超南通、福州、武汉三座城市。从增速来看,万亿俱乐部中仅有广州、深圳、青岛、杭州、济南、上海、北京等7座城市跑赢全国(-0.2%),并实现正增长,其余17座城市均跑输大盘。西安同比下降19.9%,在万亿城市中遗憾垫底。值得注意的是,万亿城市增速分化明显,西安、郑州、长沙等中西部城市集体降速,东部沿海城市参差不齐,广州、深圳、青岛等城市表现优异,东莞、苏州仍未走出失速阴影。东部沿海强市两极分化万亿俱乐部中增速表现最好的,是东部沿海的三组城市——珠三角的广州和深圳,长三角的杭州和上海,以及山东的青岛和济南。广州与深圳的增长动力,来源于回暖的出口。今年前三季度,广州、深圳出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8.5%、17.7%,因此在进口负增长的情况下,外贸总额依然实现了7%以上的高增长。仔细梳理数据可以发现,电动载人汽车产品出口大增,是拉动广深外贸的最大功臣。受益于广汽埃安、小鹏汽车等新能源车企销量大涨,前三季度广州电动载人汽车出口总额同比大增404.2%。坐拥比亚迪的深圳,1-8月电动载人汽车出口总额增速更是高达611.8%。上海外贸增速亮眼,“新三样”出口同样是功不可没。作为新能源汽车第一城,上海前三季度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91.8%、66.0%、21.7%,有力拉动外贸增长。青岛进出口总额同比大增7.3%,在万亿城市中与深圳并列,格外引人瞩目。而且,其进、出口分别增长13.7%、2.5%,表现都很优异。今年我国原油进口持续增长,青岛作为油品综合吞吐量排名第一的沿海港口,着实吃到了这波复苏红利。前三季度,青岛原油、成品油等大宗商品进口分别增长10.3%、116.4%,成绩十分亮眼。出口方面,青岛先进制造业动能强劲,汽车、船舶、锂电池、集成电路出口分别增长83.4%、46.8%、40.9倍、194.1%。进出口齐发力,青岛在去年反超天津晋级全国第九后,今年继续扩大优势,成为十强阵营中的一匹黑马。当然,沿海城市也并非全都表现优异,传统外贸强市苏州、东莞就仍未走出失速阴影。今年前三季度,东莞、苏州进出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2.8%、-9.7%,在十强阵营中遗憾垫底。东莞和苏州都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城市,外贸依存度超过100%,居全国前列。它们的资金、设备、技术、订单均高度依赖外资,出口产品以手机等机电产品为主,加工贸易占比较高。近年全球经济下行、需求萎缩、产业外迁等冲击接踵而至,东莞、苏州自然首当其冲。以东莞为例,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2.8%,其中占比近半的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大降18.5%,受挫严重。按贸易方式来看,占比近1/3的加工贸易下降19.1%,影响甚大。对东莞、苏州而言,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创新驱动转型,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仍是重中之重。中西部万亿军团齐齐降速与两极分化的东部沿海不同,中西部万亿城市的外贸正在集体降速。今年前三季度,西安、郑州、长沙、重庆、成都进出口总额均下降了10%以上,武汉、合肥相对较好,但也呈负增长态势。其背后,是全球需求萎缩、产业外迁、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比如,富士康等电子加工企业外迁,以及消费电子行业整体需求疲软,对郑州影响甚大。2022年,郑州手机产量1.54亿台,较巅峰时期的2.95亿台几乎腰斩。今年上半年,河南全省手机产量仅有0.65亿台,继续下滑。而郑州近8成出口总额由富士康贡献,其产量下滑对全市外贸的影响不言而喻。比如,美国芯片法案出台,限制了西安集成电路进出口。集成电路是陕西外贸主力,进出口总额占到全省的1/3以上,大部分来自三星西安工厂。而今年前三季度,陕西集成电路出口、进口总额同比分别下降24.7%、18.3%。再比如,俄乌冲突等外部因素对中西部城市的外贸也有较大影响。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中欧班列承担着亚欧大陆桥的角色,但受俄乌冲突及欧洲经济增长乏力等因素影响,总体需求是下滑的。而沿海城市可以借助海上丝绸之路辐射东南亚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相对优势更加明显。而且,中西部城市的民营经济普遍不如沿海地区发达,外贸主体的敏感性和灵活度相对较差。比如,在全国率先开展政府+企业出海“抢单”的是宁波、杭州、苏州等沿海城市,内陆城市行动普遍较晚。归根结底,中西部城市需要加速外贸结构转型升级,同时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增强自身外贸韧性。新环境有新需求,是新挑战,也是新机遇。参考资料:[1]
2023年10月31日
其他

双线稽查风波下,透视富士康的城市版图

2010年,深圳富士康“十连跳”的风口浪尖,无数地方官员反而携着各种政策优惠排起了长队,只为见上郭台铭一面。彼时释放了内迁信号的富士康,俨然成了地方政府眼中的“财神爷”。大家都心知肚明,富士康的“落户”意味着天量的就业、税收和GDP。十余年后的今天,富士康又一次站上了风口浪尖:税务部门近期依法对富士康集团在广东、江苏等地的重点企业进行税务稽查,自然资源部门对富士康在河南、湖北等地的重点企业用地情况进行现场调查。而此时的富士康,历经十余年扩张,已在中国大陆坐拥40余个园区,而其庞大的身量,也已深深楔入了地方产业经济的血与肉。起点1988年的深圳,任正非出任华为总裁,决定进军通讯业务;同年,王石以两千万竞得一块地,获得了万科进军房地产业的“入场券”;也是在这一年,郭台铭在深圳落脚,设立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个生产基地。富士康肇基于台湾,上个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土地、用工成本日渐攀升,一场制造业迁移潮随之开启。深圳,当时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凭借政策空间、廉价土地与劳动力的优势,成为这场制造业迁移潮最主要的受益者。1988年,富士康深圳工厂成立,此时它还只是一间位于宝安、只有百来人的简陋厂房,但此后几度扩产搬迁,至富士康龙华园区,已是一座高峰期拥有近30万员工的“小城”。而深圳与富士康的“牵手”,可谓是一场典型的双赢。2004年,富士康科技集团深圳公司年度出口首破百亿美元大关,不仅蝉联中国出口企业第一名的桂冠,还贡献了当年深圳1/8的出口额。富士康的存在,也使电子信息产业成了深圳经济的支柱。以2010年为例,当年深圳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由“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据。深圳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地位也随之确立,“深圳到香港的公路如果塞车,全球PC市场就会缺货。”而富士康借力中国大陆人力低成本优势,一跃成为“全球代工之王”。2005年,富士康首次跻身《财富》世界500强行列,郭台铭的财富也随之水涨船高,当年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郭台铭以32亿美元的身价,排名全球第170位,晋升台湾首富。2010年7月,深圳龙华富士康,为防坠楼事件,员工宿舍楼挂满防护网/视觉中国2010年5月21日清晨,深圳富士康一名21岁员工坠楼身亡,而这是半年时间内,富士康深圳园区发生的第十起坠楼事件。“十连跳”引发的滔天舆情,加速了富士康已在进行中的迁移步伐。当时的深圳土地、人力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而对富士康而言,一方面,由于代工模式的内在属性,成本控制始终是其核心要务;另一方面,苹果公司推出的革命性产品——iPhone
2023年10月30日
其他

直辖市前三季度考:重庆一枝独秀 京津跑输大盘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1.3万亿,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增长4.9%,超过此前预期。从四大直辖市表现来看,喜忧参半。上海凭借低基数优势增速居首,重庆工业发力,跑赢全国大盘;北京尚未走出疫苗产业带来的高基数阴影,天津则受房产投资拖累,均不及全国增速。上海增速回落北京两支柱稳大局经济总量上,上海以33019.23亿元稳居首位,但与2022年三季度相比,增量仅21.72亿,远低于预期。北京总量达到31723.1亿元,前三季度GDP首次突破3万亿大关,全年再破4万亿已无悬念。重庆、天津分别达到22243.88亿和12252.61亿。增速上看,上海、北京、天津分别为6.0%、5.1%、4.6%,相比半年报的9.7%、5.5%、4.8%均有所回落。其中北京和天津不及全国5.2%的平均增速,仅重庆增速达到5.6%,相比上半年的4.6%有大幅提升。从生产端的表现来看,北京一产、二产均为负增长,但主要还是受二产拖累,仅靠第三产业6.1%的增速支撑。前三季度,北京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7%,是四城中唯一负增长城市。不过相比一季度和半年时的-7%和-1%,降幅已明显收窄,近2月也均保持增长,全年有望重回增长区间。造成北京数据不佳的原因主要还是疫苗生产带来的高基数,前三季度,北京医药制造业增加值下降26.6%。剔除新冠疫苗生产因素,北京规上工业增长3.1%,还略高于上海——其中装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带动作用明显。北京第三产业GDP占比超过85%,远超其他城市。前三季度能实现6.1%的增幅,主要依赖于信息技术和金融业这两大支柱产业带动。这两大产业,不但在三产增加值中占比高,且增长稳定,堪比“定海神针”。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361.3亿元,增长13.4%;金融业实现增加值6331.8亿元,增长6.6%,二者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超7成。占比相对较小的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也在继续恢复中,增速分别达到了19.6%和20.7%。金融业也同样是上海第三产业的倚靠。前三季度,金融业为上海服务业贡献了6552.77亿的增加值,为上海第三产业6.6%的整体增速打下坚实基础。此外,曾深受疫情所苦的住宿和餐饮业,在增速上一马当先,增长28.7%。天津的新产业发展较快,城市轨道车辆、新能源汽车、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3.8倍、2.9倍、22.9%,但规模尚不足以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前三季度,天津二产增速仅2.8%,支撑力度明显不足。重庆二产增速6.1%为直辖市中最高,规上工业增速也以5.7%居首。支柱产业中,材料产业同比增长10.3%,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达41.8%;汽摩产业增速也达到7%,其中以问界、深蓝、阿维塔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速超10%。难得的是,这些都在9月同期基数较高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津沪房市冰火两重天重庆外贸持续受挫从需求端的表现来看,上海投资、消费均维持两位数增长,外贸进出口总值3.17万亿,再创历史新高。北京同样全部实现正增长,只是消费相对而言较为低迷;重庆消费增速7.4%仅次于上海,但外贸下滑幅度较大,达到12.5%;天津外贸小跌2.7%,但投资增速出现了-20.8%的大幅回撤。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四城两极分化严重。上海高达25%的增速亮眼。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4.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5.3%,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5.2%。是四城中唯一房产投资方面增长较快的。天津面对的则是另一番光景:全市投资同比下降20.8%,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2%,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2.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8.5%。相比上半年46.7%的降幅,天津房产开发投资三季度继续下探,接近腰斩的降幅严重拖累了整体数据。尽管三季度出台了一系列提振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商品住宅销售等数据也有所回升,但天津要想脱离房地产这个泥沼,恐怕尚需时日。后疫情时代,四大直辖市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成员,在消费上表现都可圈可点。最突出的还是有着低基数优势都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78.99亿,同比增长16.1%。其中接触性消费回暖尤为明显,住宿餐饮业比去年同期增长39.6%。天津也延续了一贯的“敢花”风格,社消零增速6.9%,其中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31.6%和24.7%,购物中心、百货店和便利店零售额分别增长26%、10.9%和10.4%。外贸方面,三季度全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0.2%,上海、北京在此背景下顽强维持了正增长。上海靠的主要是“新三样”——上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91.8%、66.0%、21.7%;北京则是成品油和汽车零配件撑起大局,其中,出口成品油增幅53.9%,价值占出口总值的36.1%,汽车零配件增长26.1%。重庆外贸则受累于出口商品结构,出现12.5%的跌幅。机电产品占重庆出口总值86%,前三季度出口下降9.7%,其中笔记本电脑出口减少10.7%;家用电器、电子元件降幅也均超10%。但相比一、二季度,重庆外贸降幅已明显收窄,有回暖趋势。京沪收入跑赢GDP重庆有待“富民”前三季度,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1%,为消费的快速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重庆增速5.1%看似不慢,但是四城之中,唯一一个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输GDP的城市。与其他三城相比,重庆收入水平本就低,过去五年可支配收入增幅也在直辖市中垫底。(点击查看《这些年,四大直辖市的工资涨没涨?》)对重庆来说,在追求经济总量狂奔的同时,也是时候考虑下如何提高居民们的获得感了。注:重庆未公布具体收入结构,图中显示工资收入为可支配收入总额按细分类别来看,天津、上海增长最快的是经营性收入,分别达到14.1%和13.7%。占比超六成的工资收入,上海也有较快增长,达到8.9%,北京紧随其后,增长8%。北京人社部发布的2023三季度薪酬状况报告显示,随着消费逐渐回暖和旅游等线下市场恢复增长,生活服务产业的月平均薪酬中位值增幅突出。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对于高素质人才需求持续增加,也进一步推动薪酬水平上升。以租金为代表的的财产净收入,北京出现了1.5%的下滑,天津却有7.7%的增幅。年初,四城对2023全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是:上海5.5%以上,北京4.5%以上,重庆6%以上,天津4%左右。从三季度情况来看,除了重庆目标定得较高,尚需在四季度努力冲刺外,其余3城大致能完成预期。期待接下来的四季度,四大直辖市能给出更多惊喜。参考资料:各市统计局、海关网站-end-关注小号防走失
2023年10月27日
其他

增速夺冠,东莞经济能否靠软件业硬起来

今年1-8月,东莞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5%,增速冠绝全省——对于电子信息产业“软硬件失调”的东莞来说,这是一剂强心剂。东莞软件业务收入规模排行全省第四,如果按照当前增速疾行,未来两年有望追上珠海。外向经济受挫的东莞,能否借此爬出泥淖?东莞电子信息产业“软硬失调”改革开放以来,从加工贸易、代工组装到自主发展,东莞形成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作为东莞第一支柱产业,去年该行业完成规上工业产值9470亿元,工业增加值1673亿元,占全市比重均超过三成。不过,相对全行业格局而言,东莞电子信息产业“软硬失调”。软件业是电子信息产业重要组成,占行业总量41.2%,利润则占到63.1%。去年全国软件业营收10.8万亿元,利润1.26万亿元,利润率为11.7%,远高于制造业的4.8%。今年1-8月,全国软件业营收7.5万亿元,利润8628亿元,利润率11.5%,软件业依旧是“下蛋金鸡”。而东莞软件业在规模占比上远低于行业水平。2022年,东莞软件业营业收入为357.5亿元,占东莞电子信息产业比重不到4%。软件业体量太小,哪怕利润率再高也不顶用,这会导致整个电子信息产业“长个儿不长肉”,产业整体效益不高。数据显示,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总产值比例仅为17.7%,远低于全行业的25.4%,营业利润率不足4%,也明显低于全行业的7.65%。《东莞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透露,超七成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使用外地供应商产品及服务,研发设计类软件市场80%被国外企业占据,100%被市外企业占据。目前东莞电子信息产业主要偏向制造领域,而信息软件、网络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软件产业分布少,且占比低——出现这种状况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人才、市场、创新等方面因素。过去几十年中,依靠人口红利,东莞一直将发展重心集中在制造业,而软件产业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其次,与传统产业集中度相比,东莞软件产业市场竞争不足;最重要的是,东莞地处深穗中间位置,受虹吸效应影响,东莞数字人才“找不到”、“招不来”、“留不住”。尤其金融危机后,东莞电子信息产业主导产品呈下行态势,布局软件业势在必行,东莞也一直在努力。早在2009年,东莞就出台软件产业政策,但总是不温不火。直到2020年,《广东省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出炉,东莞软件业才走上快车道。东莞产值连年翻番直追珠海如前所述,东莞电子信息产业优势集中在制造业等“硬”实力领域,软件产业基础薄弱。近两年软件业务收入增速较快,也是因为产业规模、产值基数较低。想要进入主流行列,东莞软件业还需要持续突进——在珠三角,东莞的首要目标是软件业务收入冲进前三甲。深圳、广州是广东软件产业的双子星城市,2022年软件业务收入分别为9983亿元、6464
2023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