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学研究

其他

会议预告|《古典学译名手册》编译工作专题会

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古典室)▲《古典学译名手册》书影(普鲁塔克《伦语》的从属条目)《古典学译名手册》概况
4月19日 上午 8:30
其他

现场·回顾|古典学教学科研交流座谈会纪要

2024年1月24日下午两点,北京大学西方古典学中心团队由彭小瑜教授率队,范韦里克副教授、林丽娟副教授、吴靖远助理教授和李文丹助理教授一行五人莅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与古典学研究室团队就古典学的教学和科研展开了交流。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古典学研究室的贺方婴研究员代表外文所古典学团队对北大团队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张培均助理研究员、顾枝鹰助理研究员和李贺博士后参加了本次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吕厚量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李隽旸副研究员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欧洲处的李旸处长和项目官员赵禹婷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本次交流会。座谈会上,两个研究团队就西方古典学在中国的教学与科研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与会学者围绕西方古典语言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国内古典学人才培养的模式、西方古代经典的翻译以及构建中国的古典学学术共同体、推进古典学学科发展等重要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彭小瑜老师结合目前国内西方古典语言教学的实际指出,在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语言训练和多样化的专业课程设置的同时,应当考虑到教学者自身所承担的研究任务,有必要扩大教学和科研团队的人数。与会的范韦里克、李文丹、吴靖远、林丽娟老师都是北京大学古典语言教学的一线教师,他们从各自的教学与专业研究方面分享了经验与方法,提出了古典学界要加强专业交流,多举办一些专业讲座和读书会、增加古典学研究资料储备以及把古典语言的学习与学生未来的专业深造和升学规划联系起来等建议;吕厚量老师则以自己在社科大的古希腊语教学为例,李隽旸老师以在北大古典学中心多年旁听课程的经验为例,就目前古典语言教学的课时量、教材、教学方法和如何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贺方婴老师以自己近年来在外文所开设的古希腊语和古典拉丁语研究生课程为例,结合目前古典语言课时量有限的教学实际,提出要将古典语言的教学与文史原典的理解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提高研究生的古典素养;张培均老师从自己的学习经验出发,表示古典语言的学习需要学生投入充分的时间和热情,而这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此外,老师们还就古典语言的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古典语言教学与统一的古典语言成绩认证相结合的可能性展开积极的讨论。本次座谈会的另一个重要论题是关于古代原典翻译与教学的探讨。顾枝鹰老师提出,目前国内的古典学研究与教学可能存在几个问题:第一,对注疏式翻译的重视程度不够;第二,经典作品中译本的品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三,在古典语言的教学环节中,应当注意训练学生用汉语翻译拉丁语和古希腊语文献。林丽娟和吴靖远老师表示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国内古典学界在古希腊罗马经典文献的翻译方面仍然任重道远;就此而言,公元8―10世纪的巴格达翻译运动可能会是我们的有益借鉴。最后,彭小瑜老师和贺方婴老师就西方古典语言标准化考试、“四校联盟”等合作设想,以及各校之间古典学研究和教学资源共享、学分互换等问题,提出了构想和建议。欧洲处李旸处长表示,国际合作局愿意大力支持社科院古典学的学科发展和国际交流,并诚恳地向在座老师征询了在国际交流方面的实际困难与潜在需求。本次座谈会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古典学研究室与北京大学西方古典学中心的第一次正式且深入的交流,与会学者从专业的古典学研究视野、丰富的古典语言教学经验出发,为中国的西方古典学教学与科研积极献言献策,双方都期待今后的进一步交流,愿意为构建中国的古典学学术共同体而努力。撰稿:李贺编辑:梁单于飞
2月19日 上午 8:30
其他

预邀函|柏拉图与古典学:第十一届全国古典学年会·广州

填写参会回执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回执并发送至会务组邮箱(截止时间:2024-03-31
2月1日 上午 8:00
其他

现场·回顾丨华夏出版社《柏拉图全集》研讨会纪要

柏拉图在中国的翻译和研究暨华夏出版社《柏拉图全集》研讨会2024年1月5日,华夏出版社主办的“柏拉图在中国的翻译和研究暨华夏出版社《柏拉图全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学者们围绕“柏拉图翻译经验”“柏拉图研究范式”“柏拉图教学经验”这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Platonis
1月26日 上午 8:30
其他

会讯|“柏拉图在中国的翻译和研究”暨华夏出版社《柏拉图全集》学术研讨会

柏拉图在中国的翻译和研究暨华夏出版社《柏拉图全集》学术研讨会01会议简介刘小枫教授主编的《柏拉图全集》于2023年5月由华夏出版社出版。这套《柏拉图全集》的出版经过了长期的准备。2005年,“柏拉图注疏集”系列设立,展开了以严格的学术标准、以语文学研究的方式翻译和注释柏拉图作品的工作,研究成果得以陆续出版。2019年,“阅读柏拉图”系列设立,旨在突破以往形而上学导向的柏拉图研究范式,突出柏拉图作品的情节论辩和戏剧性,以中篇注释的形式来翻译和注释柏拉图中短篇作品及长篇作品中的重要篇章,迄今已积累研究成果七种。2023年5月,《柏拉图全集》简注全译本出版。至此,华夏出版社形成了三种注释篇幅的柏拉图作品集:一,简注版《柏拉图全集》,三卷全译本,既可作为学术引用工具书,也适合广大读者通读。二,中篇注释本“阅读柏拉图”系列,单行本,注重挖掘柏拉图字里行间的意蕴,展现柏拉图的精彩笔法,适合读者深入阅读。三,长篇注释的“柏拉图注疏集”,单行本,注重语文学考辨,可供专业人士深入研究每一篇作品之用。华夏版《柏拉图全集》的译文以“柏拉图注疏集”和“阅读柏拉图”两个系列的研究为基础,经过了长达近二十年的积累和反复打磨,其出版离不开主编和各位译者的付出,以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们的敦促和推进。自出版以来,华夏版《柏拉图全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陆续收到了许多学者和学生的反馈。华夏出版社非常重视这套《柏拉图全集》的出版工作,深知学术出版始终需要精益求精,因此举办“柏拉图在中国的翻译和研究暨华夏出版社《柏拉图全集》研讨会”,深入讨论柏拉图作品的翻译研究和出版,总结经验,以期来日进一步完善这套《柏拉图全集》,提高学术出版水平,为中西文明互鉴贡献应尽之力。02议
1月4日 上午 8:30
其他

古典•学人|李致远:柏拉图《理想国》的开场戏

358a):第一类是本身好(如快乐);第二类是本身和结果都好(如思想、观看和保健);第三类是结果好(如体育、治疗、医术和赚钱)。格劳孔假定第一类最高。苏格拉底则认为包括观看在内的第二类最高。
2023年12月14日
其他

思·读 | 刘小枫 :古典学的何种“传统

Wolf)在如此新派的大学中找不到他热爱的古典学专业,并不奇怪。奇怪的应该是,沃尔夫在1795年发表《荷马绪论》(Prolegomena
2023年12月4日
其他

重磅·现场 | 古典学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 文明互鉴与中国古典学建设 ”学术研讨会回顾

2023年8月12日至14日,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古典学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文明互鉴与中国古典学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密云科研基地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重点学科“世界文学与文明互鉴”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西方古典学中心、重庆大学古典文明与政治哲学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希腊研究中心协办,来自国内近30所高校、科研机构和出版社的近5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开幕式▲
2023年9月30日
其他

征稿启事|《古典学研究》期刊全年公开征稿

《古典学研究》期刊征稿启事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古典学研究》(半年刊,国内统一刊号CN10-1927/I1)即将公开出版,出版单位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古典学研究》期刊的办刊宗旨为: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刊发立足中国自身文明传统的中西方古典学研究成果,服务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聚焦学术、理论和思想创新发展,助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互鉴。《古典学研究》期刊常设论文、古典译丛、书评等栏目,专致于研究、解读古典文明传世经典,旨在促进我国学界对中西方历代经典的再认识,臻进中西方古典文明互鉴,力求贯通文史哲和古典语文学,研究并诠释古代中国、古希腊罗马、欧洲近代的经典文本,乃至古希伯来和阿拉伯文明的传世经典。《古典学研究》期刊全年公开征稿,欢迎学界同仁(含博士研究生)惠赐佳作,来稿须为未经发表之独立研究成果(已见于网络者亦不算首次发表)。投稿说明事项如下:一、本刊刊发论文、译文和书评三类来稿。论文以一万二千字至一万八千字为宜,确需必要,可适当放宽;译文不限字数,以古典作品中篇幅较短者为佳,相关研究文献亦可;书评以五千字以上为宜。编辑部保留学术性修改和删改文稿之权利。二、本刊仅接受中文稿件,文稿请使用简体字。三、本刊采用在线投稿的方式,投稿请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将可编辑的word文件发至本刊电子邮箱(researchinclassics@163.com),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古典学研究》投稿+作者单位+姓名+论文题目”,谢绝纸质稿件。四、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等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所付稿酬已包含上述电子出版物及网上服务的报酬,不另付酬。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皆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五、作者须确保投稿文章内容无任何违法、违纪内容,无知识产权争议。遵守学术规范,引文、注释应核对无误,严禁剽窃与抄袭,切勿一稿多投。六、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经过责任编辑审阅、专家匿名评审和编辑部成员集体讨论决定是否采用。凡投稿3个月未收到录用通知,请自行处理。本刊限于人力,对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敬请海涵。七、来稿一经刊登,即奉稿酬,并赠送当期刊物两本。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版面费和其他发表费用。八、稿件各项内容顺序及稿件格式:1.
2023年9月11日
其他

快讯 | 热烈祝贺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古典学研究分会正式成立!

2023年8月13日上午,北京密云风和日丽,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古典学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文明互鉴与中国古典学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密云科研基地隆重召开。▲
2023年8月13日
其他

议程 |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古典学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文明互鉴与中国古典学建设”学术研讨会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古典学研究分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9:20–9:30大会合影9:30–12:30第一场专题讨论会:文明互鉴与中国古典学建设主持人:李永平
2023年8月11日
其他

会议纪要 | 古典学与中希文明互鉴:《古典学研究》期刊建设座谈会

本次会议非常荣幸地邀请到老一辈学者、中国的古希腊罗马研究的开创者之一王焕生先生,他在发言中衷心祝贺《古典学研究》越办越好。
2023年8月4日
其他

新刊上市 | 古典学研究第十一辑:重读阿里斯托芬

新刊|古典学研究第十辑:古典自然法再思考(编辑:金政晗)关注我们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2023年7月27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回顾 | 卢梭的心灵与世界:纪念卢梭诞辰310周年学术研讨会纪要

2023年6月10日至11日,“卢梭的心灵与世界:纪念卢梭诞辰31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密云科研基地(栗林山庄)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北京大学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研究中心合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项目重点学科“世界文学与文明互鉴”学术团队参与协办。来自全国20所高校、科研机构与出版社的42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2023年7月6日
其他

回顾 | 施特劳斯与古今之争:第十届全国古典学年会纪要

2023年6月17日,第十届全国古典学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开幕。本届年会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古典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承办。2023年是德裔美国思想大家、古典政治哲人列奥·施特劳斯逝世五十周年,本届年会以“施特劳斯与古今之争”为主题,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海内外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施特劳斯与古今之争”“施特劳斯与中西古典传统”“施特劳斯与现代性问题”“中西经典与解释”“中西古典学领域其他议题”展开研讨。▲
2023年7月2日
其他

简讯 | 施特劳斯与古今之争:第十届全国古典学年会开幕式纪要

2023年6月17日,第十届全国古典学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开幕。本届年会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古典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承办。2023年是德裔美国学者列奥·施特劳斯逝世五十周年,本届年会以“施特劳斯与古今之争”为主题,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海内外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施特劳斯与古今之争”“施特劳斯与中西古典传统”“施特劳斯与现代性问题”“中西经典与解释”“中西古典学领域其他议题”展开研讨。▲
2023年6月19日
其他

议程 | 施特劳斯与古今之争:第十届全国古典学年会 •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6月18日(周日)上午第一单元(8:30—10:10)每篇论文宣读15分钟,评议3分钟,回应、讨论2分钟。第一会场(明新0202)主持人:吴雅凌(上海社科院)报告人:王承教
2023年6月15日
其他

重磅 | 新版《柏拉图全集》上市(刘小枫 主编)

Press)按忒拉绪洛斯体例刊印柏拉图作品,史称现代印刷术出品柏拉图全集的开端。法兰西宗教战争期间(1578年),古典学者、出版家亨利·斯特方(Henricus
2023年6月1日
其他

刘小枫 | 古典学问的当代困境

纳斯鲍姆,《天性、功能与能力:亚里士多德论政治分配》,见麦卡锡选编,《马克思与亚里士多德:十九世纪德国社会理论与古典的古代》,郝亿春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页260
2023年5月23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华夏 | 《苏格拉底的申辩》(第三版)[吴飞 译疏]

柏拉图注疏集(刘小枫、甘阳主编)(编辑:cqcedar)关注我们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2023年5月16日
其他

长路 | 从《古典研究》到《古典学研究》的十三载

编者按创刊于2010年的《古典研究》是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主编的国际学术季刊,2010年至2017年共推出29期。2018年《古典研究》改为《古典学研究》辑刊,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出版,共计出版10辑,每辑字数约15万字,全文收录于中国知网。2022年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并成立了新一届编委会,迎来新的开端。最新一辑(即第11辑)将由华夏出版社出版,每辑字数增至20万字。回顾《古典研究》至《古典学研究》的十三载,刊物始终关心中国古典文明的现代处境,坚持跨学科的视角,力求贯通文学、哲学、史学和古典语文学。从具体文本入手,研究、疏解、诠释古代中国、古希腊罗马、欧洲近代的经典文本乃至古希伯来和阿拉伯文明的传世经典,以促进对中西方文明的深度认识。立足于中国文明“伟大复兴”的当下语境,在《古典学研究》辑刊即将迈向新征程之际,我们回顾十三载的云和月具有特殊的意义。既重温了学术情谊,向一直支持刊物发展的作者、译者和编辑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也期盼未来有更多学界同仁成为我们的作者和译者,共同见证《古典学研究》的成长。《古典研究》发刊词:无往不复刘小枫中华民族有着踏实、温厚的教化传统,但在西方文明引发的现代性文化冲击下,这个传统已然支离破碎。百年来,我国学人面临的尚未完成的历史使命是:深入理解西方文明,进而重整中华传统文明精神。如今,何谓“西方文明”,对于中国思想文化界仍然还是个带惊叹号的大问号。百年来,虽然诸多前辈学人曾致力于认识西方文明,但更多关注现代的、而非古典的西方文明形态。即便我们了解了西方的现代文明,也并不等于我们理解了西方的古典文明;如果不了解西方的古典文明,我们未必能透彻了解西方的现代文明;没有透彻了解西方的整个文明形态,也不会通透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精神处境及其未来命运。像西方学人一样,现代之后的中国学人面临两条道路,不得不在两种命运面前做出自己的抉择:要么盲目而热烈地跟从种种后现代主义以更为彻底的解构方式破碎大道,要么切实回归古典学问。现代中国学术的视域已然全盘西化,由于对古典西学缺乏深入细致的理解,数代中国学人虽不乏开创华夏学术新气象的心愿和意气,却缺乏现代之后的学术底气和见识根底。因此,积极开拓对西方古典传统的深入探究,当是中国未来学术的基本方略。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重读自己的历代经典时才会有知己知彼、心底踏实的学术底气,从而展开广阔、深邃的学术新气象。重拾中西古典学问坠绪,回归古典精神之路,不仅是因为现代性问题的时势所迫,更因为古典学问关乎亘古不移的人世问题和心性取向:古学经典需要贴文解释,如此解释是涵养心性的澡浴。疏证诠释中西方古学经典,不外乎跟随古典大智慧一起思想,以期寻回精神的高度,不负读书人的亘古使命。《古典研究》编辑委员会主编:刘小枫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丁耘、王扬、王献华、甘阳、巴莫曲布嫫、包利民、白钢、成官泯、朱振宇、李猛、吴飞、林国华、邱立波、周春健、张文江、张辉、黄瑞成、程志敏、杨克勤、熊林名誉编委:Ronna
2023年4月26日
其他

议程 | 古典学与中希文明互鉴:《古典学研究》期刊建设座谈会

《古典学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专致于研究、解读古典文明传世经典,旨在耕耘体现中国文明特色的古典学学术园地,促进我国学界对中西方历代经典的再认识,臻进中西方的古典文明互鉴。本刊立足于中国文明“伟大复兴”的当下语境,从跨学科的学术视角出发,力求贯通文学、史学、哲学和古典语文学,研究、疏解、诠释古代中国、古希腊罗马、欧洲近代的经典文本乃至古希伯来和阿拉伯文明的传世经典。《古典学研究》的前身为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主编的国际学术季刊《古典研究》,2010至2017年间共推出29期。2018年,《古典研究》改为《古典学研究》辑刊,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出版,每辑字数约15万字,全文收录于中国知网。2022年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成立了新一届编委会,迎来新的开端。本次会议特邀全体编委会成员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莅临指导,就《古典学研究》的办刊方向及未来发展等相关论题展开讨论,共商《古典学研究》的发展前景。座谈会定于2023年4月27日上午10点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多媒体会议室召开。古典学与中希文明互鉴《古典学研究》期刊建设座谈会·······✦时
2023年4月24日
其他

柏拉图《王制》与哲人下降到洞穴

Spock),是个无情无欲的理性人(北美的大学生有时候把他比作哲人)。哲人并不自足:他不是神灵,也不是圣人,而是一个贫困的凡人,一个有情人。▲
2023年4月21日
其他

远读 | 刘小枫:古典学家眼中的柏拉图与荷马

(张辉主编)(编辑:肖炅焘)关注我们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2023年4月15日
其他

刘小枫 | 伏尔泰与十八世纪游欧的中国文人

编者按:原文首发于“冯至讲坛”微信公众号(2023年4月6日),本次推送为完整版。感谢刘小枫教授和“冯至讲坛”公号授权转载。启蒙时代的法国作家伏尔泰(1694—1778)喜欢编段子,他曾写道,1723年,有个中国文人游历荷兰,在一家书店与几位欧洲学人有过下面这番交谈:这个中国人会说一点荷兰话,有一天,他和几位[欧洲]学者一起来到一家书店。他想买一本书,人们就建议他读读波舒哀的《论普遍历史》,尽管书的译文质量很差。一见到“普遍历史”这个美好的词汇,他立刻说道:“太高兴啦,我要代表一个存在了五千年的民族的人民,以及统治了我们很多世纪的一代又一代帝王,看看别人怎么评价我们伟大的帝国;我想知道别人怎么看待我们的文人宗教,怎么看待我们对上苍的崇拜。“当然咯,能听听欧洲人怎么谈论我们的艺术,也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我们很多种艺术的历史比欧洲所有王国的历史都悠久!我觉得作者在书中可能会误解我们在2552年前对好战的东京(河内)人和日本人发动的那场战争;还有强大的蒙古帝王在公元500000000000079123450000年派我们去执行的那个庄严使命。”“唉!”一位[欧洲]学者对他说道,“这本书里压根儿就没有谈到你们,你们微不足道。书里谈的几乎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世界上唯一的民族,包括伟大的犹太人。”中国人说道,“难道他们是世界至少四分之三的土地上的主人吗?”[那位欧洲学者说道],“他们为自己有一天能成为世界的主人而自豪。”……[1]伏尔泰笔下的“这个中国人”提到的那些年代事件,明显是瞎扯,但他讲的这个段子本身则未必如此。1682年,出生于南京的中国天主教徒沈福宗(1657—1692)跟随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Philippe
2023年4月7日
其他

致敬 | 《经典与解释》辑刊出版61辑纪念

编者按:《经典与解释》辑刊由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主办,是古典学研究的专门学刊,创办于2003年。《经典与解释》辑刊主要针对中国和西方的经典文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阐释,每一期的主题以西方思想史上的主要思想、人物或者作品为主,选译经典的解释文献,深入理解西方的思想传统,同时发表有关古典作品和思想的研究论文。在中西古典方面同时用力,以期为人类文明的深入思考提供思想资源和动力。该刊为CSSCI来源集刊,先后由上海三联书店、华夏出版社出版,迄今共出版61辑。六十为一甲子,“感鸾鹥之特栖兮,悲淑人之稀合”。由于没有建制性的支持,仅靠出版社和实业界朋友的资助,《经典与解释》辑刊能勉强维持二十年,殊为不易,未来难料。不过,令我们高兴的是,这份辑刊有了二十年的云和月,伴随着61辑的出版,新一代学人已经成长起来。我们还是展望它的下一个六十辑吧。为纪念《经典与解释》辑刊出版61辑,“古典学研究”公号编辑部特别推送这一致敬特辑,向二十年来所有鼎力支持过《经典与解释》辑刊出版的朋友们,向全体编者、译者和作者致敬!
2023年4月3日
其他

预邀函 | 施特劳斯与古今之争:第十届全国古典学年会•北京

获取回执第十届古典学年会施特劳斯与古今之争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
2023年3月31日
其他

程巍 | 伦敦蝴蝶与帝国鹰:从达西到罗切斯特

Victorians”这个带贬义的集体名称,它的同义词,“对一个人来说,是道德上的伪善,对另一个人来说,是情感上的拘谨,对第三个人来说,是社会上的势利。”
2023年3月29日
其他

高妙的教化者:《道德书简》的风格

强调性地将“敬神”(colitur)放置在句首,似乎造成句子后面部分渐弱的趋势,但后面否定性的短语保持了一种张力,它们刻画了习俗的虔敬姿态,这一系列意象让人联想到卢克莱修和尤文纳尔,并且在高潮式的
2023年3月16日
其他

《理想国》中城邦与灵魂的类比

柏拉图注疏集(刘小枫、甘阳主编)(编辑:聂汝杰)关注我们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2023年3月2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古典诗文绎读​(刘小枫主编)

古典诗文绎读《古典诗文绎读》打破现代学科分割,以可读性强的原典绎读开学养正,不仅为人文科学的本科生,也为社会科学各专业本科生提供通识教育基础读本,亦可供理工农医科学生休闲。上哲历来罕见,唯有进入古典诗文,我们才能与之相遇——“经典者,身之文也;所以陶铸神情,启悟耳目”。西方大学教育的奠基人昆体良早就强调,大学时光务必先读、多读古人作品,后读、少读当世作品,理由是,选择作家非常重要也非常困难,作家越古,选错的可能越少,我国古人所谓“为文之难,知之愈难”——我们的大学如今“不述先哲之诰”,则“无益后生之虑”。编者弁言告别严酷的高考争战,满身阳光的学子走进大学,对这片更多绿荫的园地无不心起肃然憧憬:他们可能意识到,在这里自己将要度过的是今生最后一段清纯的闲暇岁月——自上中学以来,我们的少年们就几乎没有过闲暇,大量误用的文科或声光电化课程爬满了稚气的时间……人到老年,闲暇时日会自然再来,可那个时候,闲暇必然被暮气笼罩,甚至被遗憾、懊悔纠缠……这段最后的清纯闲暇确乎珍贵无比——如何善用这段闲暇,值得每个珍视自己人生的青年憧憬。不过,值得憧憬不等于能够憧憬——多数大学青年不能够憧憬,因为,如今的大学主要培训实用技术知识,政法理工财经商贸诸科占据了如今大学的大半场地。无论中西方的教育传统,高贵的闲暇就是读毫不实用的圣贤之书。按此标准,即便大学文科学生也没可能指望拥有高贵的闲暇,因为,按照当今教学大纲,文、史、哲三科文科生首先修读的基本课程是各专业的概论和通史——从一级学科的概论和通史进到二级学科的概论和通史,让学生们获得虚假的满足:以为通过概论和通史已经掌握历代圣贤心脉。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新潮时髦论说,年轻的灵魂很快被拖进种种“主义”洪流——“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为何青春闲暇时光得抓紧时间多读历代圣贤之书?即将告别襁褓的青春少年正在、甚至已经步入生命的道德牵缠,此时最需要的莫过于依伴历代前贤文迹陶铸性情,以备充分的德性涵养走向属己的人生。资器虽有大小,闻见纵有浅深,要其功化。上哲历来罕见,唯有进入古典诗文,我们才能与之相遇——“经典者,身之文也;所以陶铸神情,启悟耳目”。西方大学教育的奠基人昆体良早就强调,大学时光务必先读、多读古人作品,后读、少读当世作品,理由是:选择作家非常重要、也非常困难,作家越古选错的可能越少,我国古人所谓“为文之难,知之愈难”——我们的大学如今若“不述先哲之诰”,则“无益后生之虑”。▲
2023年2月13日
其他

旧文新读 | 自然权利理论与政治中的柏拉图主义

按本文原题目为《自然权利理论与政治中的柏拉图主义——试论人权考古学》,刊于《经典与解释(31):柏拉图与天人政治》(刘小枫、陈少明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9月),作者为纳什-亨奇克
2023年2月8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政治哲学文库(甘阳、刘小枫主编)

政治哲学文库政治哲学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学人研究政治哲学的基本任务有二:一是批判地考察西方政治哲学的源流,二是深入疏理中国政治哲学的传统。无论是批判考察西方政治哲学的源流,还是深入疏理中国政治哲学传统,都有待学界同仁共同努力,逐渐积累研究成果。但我们相信,置身于21世纪开端的中国学人正在萌发一种新的文明自觉,这必将首先体现为政治哲学的叩问。我们希望,这套文库以平实的学风为我国的政治哲学研究提供一个起点,推动中国政治哲学逐渐成熟。总
2023年1月30日
其他

《古典学研究》新刊 | 张立立:《泰阿泰德》中的苏格拉底“跑题”

即《泰阿泰德》通过对“知识是什么”问题的讨论,展示了苏格拉底问答法本身将导致无结果的讨论,但讨论本身揭示出一条指向理念论的道路,而后者事实上是苏格拉底通过精神助产术导出的柏拉图的精神产物。(The
2023年1月11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施特劳斯集(刘小枫主编)

施特劳斯集如果中国文明因西方文明危机的影响也已经深陷危机处境,那么施特劳斯的学问方向给中国学人的启发首先在于:自由主义也好,保守主义、新左派主义或后现代主义也好,是否真的能让我们应对中国文明所面临的深刻历史危机——“施特劳斯集”致力于涵括施特劳斯的所有已刊著述,并选译有学术水准的相关研究文献。我们相信,按施特劳斯的学问方向培育自己,我们肯定不会轻易成为任何“主义”的教诲师,倒是难免走上艰难地思考中国文明传统的思想历程。施特劳斯(Leo
2023年1月9日
其他

新年特辑 | 我们致敬“经典与解释”的2022年

在此,我们致敬优秀的作者、译者和编者,致敬辛勤的出版界同仁。日日劳作,中心不倦。我们也要感谢各位读者一直以来对中国古典学术的支持。愿我们在新的一年,继续携手,共同进步。
2023年1月1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伯纳德特集 (张辉主编)

伯纳德特集伯纳德特(1932-2002)不仅翻译和疏解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以及欧里庇德斯的若干戏剧作品,发表了关于赫西俄德、希罗多德的研究论文和专著,还为几乎所有重要的柏拉图对话写了非常耐人寻味的义疏。他解析柏拉图笔下的“生活的悲剧与喜剧”的“情节论证”的高超功力,他在体察柏拉图笔下的“道德与哲学的修辞”时所表现出的见微知著的惊人智慧,他与古代圣贤相遇和对话的奇特方式,无不出于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问的热情,足以促使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我们反省自己的学问旨趣。与许多伟大学术天才一样,他的思想学术分量在他身后才凸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西方思想史和古典学史上的独特意义也日益彰显。他无疑是我们时代最有学问的人,也是最深刻的思想家。伯纳德特
2022年12月19日
其他

新刊 | 程志敏 : 再论古典自然法

编者按:本文原载《古典学研究(第10辑):古典自然法再思考》(刘小枫主编,贺方婴执行主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11月)。感谢程志敏教授授权“古典学研究”公号网络推送。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再论古典自然法程志敏西方思想史上的“自然法”几经浮沉,在最近半个世纪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复兴景象,重新让西方政治、法律乃至哲学界焕发生机,好像带领西方人走出了绝对主义理论崩溃后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阴霾。无论怎么说,这似乎都是值得庆贺的事情,毕竟,当代丰盛的自然法学说是以两次世界大战千千万万人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反思(据说每次大规模的惨烈战争都会引发自然法的繁荣和更新),也是人们日渐厌恶怀疑主义和实证主义的产物,更是各种理论聒噪和话语通胀之下痛定思痛的结晶。不过,我们进入“今天的观念市场”(today’s
2022年12月17日
其他

纪念 | 法语翻译家柳鸣九:“一生只为打造一个人文书架”

深切缅怀柳鸣九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国文学专家、翻译家和散文家柳鸣九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15日凌晨3点40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88岁。为表哀思,“古典学研究“公号特转载此文,以纪念著名翻译家柳鸣九老先生值得尊敬的一生。●
2022年12月16日
其他

施特劳斯讲学录 | 《卢梭导读》(曹聪 译)

卢梭著述颇丰,但其作品风格题材迥异,且充满含混的术语和棘手的矛盾,读者很难读懂、读透卢梭的作品。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特劳斯1962年开设了卢梭导读课,本书是一部篇幅巨大的讲学实录稿。★
2022年12月3日
其他

柏拉图的立法乌托邦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新刊上市|古典学研究第十辑:古典自然法再思考

《古典学研究》第九辑:卢梭对现代道德的批判(编辑:金政晗)关注我们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2022年11月23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启蒙研究丛编(刘小枫主编)

启蒙研究丛编百年来,我国学界译介了难以计数的西方启蒙文化的文史作品,迄今仍在不断增进,但我们从未以审视的目光来看待西方的启蒙文化传统。如果要更为自觉地继承争取中国文明独立自主的中国式启蒙精神,避免复制西方启蒙文化传统已经呈现出来的显而易见的流弊,那么,我们有必要从头开始认识西方启蒙传统的来龙去脉,以便更好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事实上,西方的启蒙传统在其形成过程中也同时形成了一种反启蒙的传统。深入认识西方的启蒙与反启蒙之争,对于赓续清末以来我国学界理解西方文明的未竟之业,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哲学家的晚餐》,Jean
2022年10月31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华夏 | 朗佩特《尼采的使命——〈善恶的彼岸〉绎读》(李致远、李小均 译)

Lampert,1943—),加拿大人,1970年代在美国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其后执教于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分校(Indiana
2022年10月29日
其他

《江汉论坛》新刊 | 刘小枫:狄德罗与“自由思想者”文学

vice)的运动”,因为在他看来,属人品性并不比“非人性品性”(inhumanity)更“符合自然”。这意味着,马基雅维利不再相信人世间应该有“灵魂的秩序”以及“生活方式或好东西的等级秩序”(a
2022年10月24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古典学丛编(刘小枫主编)

古典学丛编深入了解西方古典学的来龙去脉及其内在问题,有助于懂得前车之鉴:西方古典学为何自娱于“钻故纸堆”,与现代问题了不相干。认识西方古典学的成败得失,有助于我们体会到,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人必经之途仍然是研习古传经典。中国的古典学理应是我们已然后现代化了的文教制度的基础——学习古传经典将带给我们的是通透的生活感觉、审慎的政治观念、高贵的伦理态度,永远有当下意义。本丛编旨在引介西方古典学的基本文献,凡学科建设、古典学史发微乃至具体的古典研究成果,一概统而编之。出版说明近百年来,我国学界先后引进了西方现代文教的几乎所有各类学科——之所以说“几乎”,因为我们迄今尚未引进西方现代文教中的古典学。原因似乎不难理解:我们需要引进的是自己没有的东西——我国文教传统源远流长一以贯之,并无“古典学问”与“现代学问”之分,其历史延续性和完整性,西方文教传统实难比拟。然而,清末废除科举制施行新学之后,我国文教传统被迫面临“古典学问”与“现代学问”的切割,从而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古今之争”。既然西方的现代性已然成了我们自己的现代性,如何对待已然变成“古典”的传统文教经典同样成了我们的问题。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我们实有必要深入认识在西方现代文教制度中已有近三百年历史的古典学——这一与哲学、文学、史学并立的一级学科。认识西方的古典学,为的是应对我们自己所面临的现代文教问题,即能否化解、如何化解西方现代文明的挑战。西方的古典学乃现代文教制度的产物,带有难以抹去的现代学问品质。如果我们要建设自己的古典学,就不可唯西方的古典学传统是从,而应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古典学:恢复古传文教经典在百年前尚且一以贯之地具有的现实教化作用。深入了解西方古典学的来龙去脉及其内在问题,有助于获得前车之鉴:古典学为何自娱于“钻故纸堆”,与现代问题了不相干?认识西方古典学的成败得失,有助于我们体会到,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人,必经之途仍然是研习古传经典。中国的古典学理应是我们已然后现代化了的文教制度的基础——学习古传经典将带给我们的是通透的生活感觉、审慎的政治观念、高贵的伦理态度,永远有当下意义。本丛编旨在引介西方古典学的基本文献:凡学科建设、古典学史发微乃至具体的古典研究成果,一概统而编之。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西方典籍编译部乙组2011年元月◭
2022年9月26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古典史学丛编(刘小枫主编)

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半岛战争志》卷八/118阿尔喀比亚德在斯巴达/123阿尔喀比亚德和福赫尼库斯/132四百人执政和城邦内部的衰败/141阿尔喀比亚德的回归/157第四章
2022年9月19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六点 | 西塞罗《图斯库路姆论辩集》(顾枝鹰译注)

此系第四稿,不同于中文版《剑桥古典希腊语语法》的附录。现代西语人名、地名的汉字音译基本遵照了《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和《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奥地利学者雷立柏(Leopold
2022年9月8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色诺芬注疏集(刘小枫、甘阳主编)

色诺芬注疏集色诺芬是古希腊伟大的著作家,苏格拉底两位最善于通过写作从事文教的学生之一,传下的著作体裁多样,文笔质朴清新,从古至今一直是古典语文学的基础范本。"色诺芬注疏集"广采西方学界晚近成果,不拘形式(或采译疏体专著,或编译笺注体译本,或汇集各类义疏),志在成就汉译色诺芬著作全编。色诺芬(Xenophon,约前430-前350)出版说明古希腊伟大的著作家色诺芬(Xenophon,约前430-前350)是苏格拉底的两位最善于通过写作从事文教的学生之一,传下的著作体裁多样:有史称西方自传体小说开山之作的《居鲁士上行记》、承续修昔底德笔法而修的史书《希腊志》、长篇政治教育小说《居鲁士劝学录》、以苏格拉底为作品主角的“苏格拉底文学”
2022年9月5日
其他

新刊 | 《古典学研究》第九辑:卢梭对现代道德的批判

propre堕落的过程,并将其视为导致人类社会中的不平等和邪恶的根源。而在《爱弥儿》和部分政治性作品中,卢梭则分别为amour
2022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