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青记观察㉟丨抗疫采访要加强六种意识
导 读
不同于自媒体,专业的新闻机构要有“慢半拍”的态度,专业的新闻记者要有理性的判断。
准确意识
现场意识
不自己去看,就容易有问题。在本次疫情报道中,“双黄连”等几个造成重大影响的报道几乎都是通稿所致。如今,新闻通稿成了一些机构或企业为了统一宣传口径所统一组织撰写的稿件。有了所谓的“通稿”,一些记者越来越懒,也越来越缺少现场意识。新闻现场在哪里,记者就应当出现在哪里。记者新闻采访的过程,应该是在新闻现场观察的过程。在新闻采访过程中,不是只有张嘴才是采访,更多时候,默默无声的观察也是记者进行采访的一种重要方式。记者要学会在现场中敏锐观察、细致描摹,要像办案的刑警一样,善于在现场发现新闻点和闪光点,再用记者的思维整合,以写出鲜明、准确、生动、形象的新闻作品。
调查意识
对于记者来说,要有好奇心和怀疑精神,这就是调查意识,而不能“有闻必录”,更不能“有录必发布”。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组专家陈焕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SARS冠状病毒。”这一表述引起了巨大争议,随后,陈焕春承认存在口误,漏掉了“相关”两个字,应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SARS相关冠状病毒。在这场新闻发布会后,很多媒体都发布了有错误的信息,后来又发布辟谣信息。记者应增强调查意识,在发布新闻前向相关专家求证一下。采访的过程是一次认知历险,哪怕是数百字的消息,记者在发布之前都应带着怀疑精神进行调查。
监督意识
我们可以看到,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武汉当地媒体基本处于缺位失声的状态,缺乏监督意识,未能及时引起政府和公众的重视,也贻误了信息公开和扩大社会影响的最佳时机。随着疫情的发展,《中国新闻周刊》《环球时报》等媒体记者补位,发挥监督作用,进行深度报道,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红十字会物资分配事件” “假口罩” “大理征用重庆口罩”等事件正是在舆论监督之下得以纠偏。相关媒体的报道也推动了中央决策,经中央批准,国家监察委员会决定派出调查组赴湖北省武汉市,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的有关问题进行全面调查。疫情涉及公众利益,记者要时刻怀有监督意识,在依法合规的采访中为民众利益代言,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服务意识
在本次疫情报道中, 媒体要把受众的需求作为第一诉求, 记者要采访报道受众最需要的信息, 注重传达受众的需求和疾苦。如疫情初期,记者要告知大众如何自我防护、如果感冒发烧如何就诊、封城或小区管控后如何购置生活用品等,这些信息虽小,却是大众最需要的。
释疑意识
我国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要定位恰当,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传递和解读政府的政策,从而妥善解决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在疫情面前,政府与媒体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 双向互动、默契配合, 以有效地安抚人心, 推动疫情防控的稳步推进。此外,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谣言也会随之出现。在这种时候,媒体要第一时间发布消息,争夺话语权。在新媒体时代,新闻机构尤其是传统媒体机构最大的优势就是专业化和深度化。媒体应该起到类似于口罩的作用,记者要带着释疑意识,采访基于事实的权威消息,以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发布信息。不同于自媒体,专业的新闻机构要有“慢半拍”的态度,专业的新闻记者要有理性的判断。主流媒体要借助权威的第三方,如采访卫生领域相关专家、学者进行科普报道,和政府部门形成良好互动,做信息时代的“把关人”及社会舆论的“压舱石”。(作者为中国新闻社天津分社采编室主任)
编辑:小青
欢迎来稿
链接:《青年记者》邀您讲述疫情采访故事
☆ END ☆
青记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