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自体:我总觉得活着没意思
文 | 李雪
欢迎到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与李雪评论互动
01
什么是虚假自体
很多妈妈感到懊悔,睡眠训练后,孩子哭着醒来,回避妈妈不肯眼神对视。问还有救吗?
这样的情况,经由爱和自由的养育,完全能温暖回来。因为被挚爱的父母伤害后,孩子表现出痛苦,恐惧,失望,这是正常反应呀。
真正困难的情况是,睡眠训练后孩子一醒来,看见父母和其他人,立刻弱弱的讨好的笑。这已经逆转成心理防御机制,形成了虚假自体,需要更艰难的重新养育过程。
虚假自体是一种抑郁的生命底色。
虚假自体,也可以是良好地“适应社会”的,比如人际关系也挺好,学习也挺好,工作事业也没问题。
但致命的问题在于,当事人无论取得什么成绩,都不会为自己感到开心,无法享受当下的生命。
有的人非常优秀,在别人眼里是“我要是有你那么优秀,我开心死了”,但当事人就是无法开心,甚至觉得“你们都觉得我优秀,是被我骗了,我是骗子”。
虚假自体,好像自己跟自己的生活,始终隔着一层罩子,没有真实感,甚至觉得一切都是假的,活着没意思。
这些感受我怎么知道的?都是血与泪的体验啊。
我妈妈说我,小时候特别好带,很少哭,能自己睡很久,醒来时看见人就笑。而我的梦里经常出现的意象是,我快死掉了,拼命呼唤妈妈,妈妈却完全看不见我。
无论任何人夸我聪明,我都羞愧得要死。我觉得那个聪明的不是我,是我让你们觉得我聪明从而关注我,真实的我其实是个垃圾,下水道里的蛆虫,人见人厌。
这种感觉持续很多年,一直到我对虚假自体有了很多觉察,才好一些。
活到现在真的太难了。如果再重新来一遍,我不知道自己是能成功闯关还是早早自杀,或者进入社会被渣男猎杀。
只是希望,为人父母者,别再无谓自坑,别再“科学程序育儿”,别再制造,曾经的“我”。
附 ①:现在给孩子爱与自由,还来得及
附 ②:真实自体出生前,我们都是假装活着
附 ③:假自我 与 不存在感 的痛苦
02
睡眠引导,导向抑郁的生命底色
前不久的“睡眠引导”致死惨案发生后,网络上一片谴责。而“睡眠专家”们立刻跳出来撇清责任,说“是方法不得当导致,而‘睡眠引导’本身是科学的,没问题的”。
这就好比说,强奸致死案发生后,说这是强奸犯动作过于激烈导致的,强奸本身是没问题的。
而“睡眠引导”本身,就是对婴儿的精神强奸。肉体致死时而发生,但毕竟是少数,对精神的摧残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因为反对睡眠训练,我被骂了很多年。有的睡训拥护者说,以前孩子一觉哭几次,现在孩子独自一觉睡到天亮,醒了就对爸妈笑,睡训导师拯救了我们全家,李雪你就是邪教!
我帮补充一下,开始睡训时孩子是哭着醒来,回避爸妈的眼神,很多妈妈就此看见了孩子的痛苦,放弃睡眠训练,弥补创伤。
还有很多妈妈,被睡训导师催眠,说这是关键时刻,一定要坚持下去,然后坚持下去了,果然成功了,孩子醒来看见自己就笑!
妈妈们于是觉得导师太牛逼了,感恩戴德。
防御性的虚假自体,就这样形成了。而且因为形成于婴儿早期,长大后极其难疗愈,需要长程的精神分析治疗。如果成长过程中还遇到一些创伤事件,可能就此被诊断为“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甚至“精神分裂症”。
如果一个人在婴幼儿时期,被爱和自由浇灌,那么今后遇到创伤事件,不是说神一样没有痛苦不受伤害,而是再大的创伤,都有生命底层的温暖能量,去化解,去完成哀悼,继续幸福前行。
而那些早期就形成了虚假自体抑郁底色的人,可能就此被诊断为“××症”,再也无法回到真实丰盛的人生了。
附 ③:睡眠训练:奠定孩子灰暗的生命底色
03
焦虑的源头,并不是孩子
人,没有办法给出自己尚未体验过的东西。
父母看我的文章,知道了痛快满足孩子的益处,但是满足孩子时很痛苦。因为没有体验过富养自己呀。
父母知道了“无条件的爱”,可是看到孩子打游戏不写作业就焦虑。这个焦虑是孩子带来的吗?不是。这个焦虑是自己内在的“不优秀不配活”的自恋幻想,生不生孩子,都一样焦虑。
真正的教育,本质上是父母的自我修行。父母的修行境界,就是孩子的人生起跑线。
爱和自由,先给自己。痛快满足自己,随顺当下的现实,不逼迫自己成为另外一个样子,你舒服了,孩子自然舒服。
你不舒服的时候,严守界限,不去搞孩子,就有了向内看的能量,剧情是自己的,走出剧情,幸福的是自己,孩子的起跑线也高了。
生孩子之前,三思再三思。
生孩子之后,做不到完美妈妈不要紧,先照顾好自己,不要认为婴儿有问题需要“引导”,那么母婴会越来越同调,滋养和疗愈彼此。
附 ①:不优秀,也配放肆地活
附 ②:父母,不要破坏孩子的内驱力
附 ③:天才是保护出来的,不是教导出来的
04
成年人的自我养育
每个成年人,都可以用爱和自由养育自己。
无论自己现在是怎样,胖也好瘦也好,皮肤白也好黑也好,赚钱多也好少也好,性格受欢迎也好,不受欢迎也好,早睡也好晚睡也好,自律也好懒散也好,积极向上也好,瘫尸无力也好。
无论跟家人关系是怎样,亲密也好,疏远也好。仅仅是现在的自己,就可以活。不用等自己更美了、更有钱了、更自律了、更…了才能放松下来。
现在就可以,松松地呼吸在当下,享受已有的生活。
生命本来只是一场大型VR游戏,死亡之时也就是退出游戏时。游戏里的名闻利养没有一样带得走,带得走的,只有灵魂的体验。
灵魂的这一场虚拟游戏体验,过舒服点。
对于身边人,尤其是你爱的人,不必给他们带去紧张和评判。不必逼迫自己,不必逼迫别人。当下自在,怎样都好。
05
一位妈妈发了一条微博
@沁薇妈妈:照片由上而下:① 睡眠训练时大而空洞的眼神 ② 刚停止睡眠训练后的眼神 ③ 停止睡眠训练两年后的眼神
一个孩子从 睡眠训练 到 亲密育儿 后的变化
@沁薇妈妈:孩子10个月大之前,跟婆婆一起,婆媳关系不好,每天很焦虑,孩子也睡不好。百度孩子睡眠问题,得到的科学答案是睡眠训练,我就开始进行睡眠训练。后来同事送给我《当我遇见一个人》,看了之后恍然大悟,重新看见孩子,回应孩子。
孩子的照片变化说明一切。有人说是笑和不笑的区别,有趣的是,我翻遍手机照片,发现爱和自由养育后,孩子总是在笑。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电影《导演万岁》剧照
/ 延 伸 阅 读 /
《 人类受苦、无法丰盛的两大原因 》
《 外星人解决不了人类的孤独 》
《 真 爱 的 基 础 》
《 疗愈一个人的,是真相本身 》
我是作者李雪,感谢你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