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德威谈枕边书

王德威 中华读书报 2023-03-14

《中华读书报》2022年、2023年征订正在进行,恭请读者朋友到当地邮局订阅,或长按二维码在线订阅。

王德威

中华读书报:1990年,夏志清先生调您到哥伦比亚大学担任现代中国文学教职,接替他的位置,你们在一起会经常交流读书心得和方法吗?

王德威:夏先生在哥伦比亚大学有一间很大的办公室,有很多书架。他对我说,这些都留给你了。然后问我能不能给他保留一张办公桌。我说当然可以。每周他都会到办公室坐一坐,一起聊聊天。他的言教和身教对我影响很大。他思维跳跃,处处机锋,喜欢讲笑话,从这里讲到那里经常离题万里,后来我想这不就是举一反三?但谈到实际的文学人事,文本,他突然就严肃起来,不假辞色。他对文学作品好恶分明,令我印象深刻。

中华读书报:夏先生对您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王德威:夏先生对文学的兴趣是很广义的。他有很强烈的信念:文学和人生是分不开的。不能谈作家不谈他的生命,不可能只谈中国现代文学不谈古典文学、不谈西方文学,那种思路的开放性给我很大启发。夏先生那一代文人,经过严格的西方文学的正统训练,包括文学传统的教养。我联想到钱锺书。读钱锺书《管锥编》,感觉很难进入他的世界:纷乱的、散乱的,但也许后面有很深的寄托。他的方法就是“引譬连类”。我在《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里引用了《管锥编》“用管窥天,用锥指地”(语出《庄子》)的喻意,以无数中西篇章典故碎片,汇集成一股集知识、史观、诗情为一炉的论述。

夏先生对现代文学史有相当个人的立场,他对张爱玲的刻意拉抬,对鲁迅的刻意批评,有个人情性,你不见得同意他,但是不能不理解他做这个判断时投注的热情。他认为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我们现在写文章都不敢这样写。夏先生有那样的气魄和胆识评价张爱玲,也是读过相当数量西方小说后做出的判断。这是比较文学的方法,是我敬佩,也是我希望做到的。

中华读书报:夏先生对鲁迅的认识有过纠偏吗?

王德威:对鲁迅的认识,夏先生是一贯到底的。鲁迅后来转向杂文,夏先生认为很可惜。夏先生有他的一己之见。我可能的反驳是,鲁迅的短篇小说很精彩,杂文也很精彩——杂文也成为一种“文类”——是很见情性、很见时代感的文字的发挥。

夏先生真性情,他有所谓的魏晋六朝、竹林七贤人物特别的风度。不论中国大陆或海外,不管你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观点,他是绕不过去的学者。你当然可以批判他或附和他,但是写不出他那种强烈的问题意识。他看小说,对文字特别讲究,特别不能忍受五四以来拖沓的文字。一般讲张爱玲讲她的风花雪月、儿女私情,但他欣赏张爱玲、沈从文,看重的是他们作品中展现的强烈的道德警醒和历史感悟,这在西方作家中是少见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面貌。夏先生的坐标是那样的。他的文学史有独特的时间、环境的使然。现在这个时代变成众声喧哗,我做《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也是对夏先生文学史一种迟来的对话。

中华读书报:您曾出版《落地的麦子不死:张爱玲与“张派”传人》。能否简要概括一下,您如何评价张爱玲?和夏志清先生的评价一致吗?

王德威:我认为张爱玲是伟大的作家,教课也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无论中外,没有任何现代中国文学训练的学生,对于鲁迅、沈从文、张爱玲往往初读就很容易体会。这是作家神秘的文字魅力。他们的文字、故事、意向能让不同世代、语境的读者感动。张爱玲是强大的作家,有时候“杀伤力”也很强,但她同时又很脆弱、复杂、怪异。但是我会不会把张爱玲放在我喜欢的作家的名单上?她肯定是我喜欢的作家,是不是最喜欢,我有保留。这也许和个人的气性有关。

中华读书报:您喜欢的作家有哪些?

王德威:除了沈从文,我推荐七月派作家路翎,张爱玲同世代的作家。他的《财主底儿女们》,除了华丽和苍凉之外,还有更壮阔的东西,个人被卷入历史的风暴,生命本身所透露的痉挛的异质性。他所呈现的时代的混杂性,暴烈与温柔,比张爱玲更感动我。我会喜欢路翎、沈从文、穆旦,后来还喜欢陈映真、郭松棻等作家。他们都有精彩的作品。陈映真本身敏锐的文学感受,他的生命和作品之间的张力,还有无可奈何的世代环境特征(他是台湾左翼)……都让读者动容,从而思考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这些作家以文字作为托命所在。

沈从文后面的四十年几乎没写什么严格定义的文学作品,但是我读了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非常感动。他下笔的每一个字,经手的每一个物件,都能生发出对于一个时代的联想,大大小小的篇章都像是一条历史长河沿途的风景。这不就是“史蕴诗心”?这不就是“文”的终极呈现?我从不掩盖对沈从文的推崇。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当然鲁迅也很伟大——有谁规定伟大的作家只有一个?

中华读书报:您写《当代小说二十家》,选择“二十家”的原则是什么?

王德威:我对当代小说的面向是打通的,不希望局限于某一个区域,内地的王安忆、台湾的朱天文、香港的董启章,还有马华作家李永平、美国的李渝……这样的写作有对话的意义。当时我拿到的是王安忆的《长恨歌》打字稿,读了三天三夜,很长时间没有那么专注的阅读。我从来没有给作家写信这样的粉丝行为,看完《长恨歌》后我写了封信给王安忆,很好奇地问她怎么这么像张爱玲。她回了一封很大气的信,她说她当然读过张爱玲,但不认为自己和张派有什么关系。她的小说人物是在现实人生里,是从历史一步一脚印走过来的。

她想的和我想的不一样。

朱天文也不同意我对她的评价,尤其认为我误读了胡兰成。她曾写了五万字的回应(《花忆前身》),叙述她和我所谓“张腔”和“胡说”的因缘。她认为我完全读错了胡兰成。这很有趣啊——这就是对话,而不是盖棺论定。对话是文学的一部分。我相信文学不止是纸上文章。我和作家保持刻意疏离的联系,君子之交淡如水。“二十家”每个都是我亲自邀稿,为每位作家都写了导论。有的作家认为写得对,有的不以为然,认为你写的和我想的不是一码事儿。也有作家拒绝合作。

我希望把心目中的文学扩大到文化的一种互动关系,我关心的是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和“史”的对话关系重新呈现,让文学、历史的关联性彰显出来。我给自己的定位一直是专业读者,我在海外教书,能在中文世界做一点事情,很享受。

中华读书报:您会通过学生或朋友的推荐阅读吗?

王德威:会。有时候机缘也要学生或同行的推荐。《三体》是我的学生(现在已是教授)宋明炜在2008年给我推荐的,他帮我买了一本《黑暗森林》,文字没有想象的好,但内容和视野太精彩了。2011年我在北大演讲,题目就是《从鲁迅到刘慈欣》,有些听众觉得有趣,有些感觉有些奇怪:刘慈欣怎么可以和鲁迅并列在一起。这两年我也在海外推荐了双雪涛、班宇、陈春成等作家。我原来不知道陈春成。一个学生推荐给我,我居然在网上找到他的作品,看了之后很感动,辗转找到他的邮箱,说很想帮你出繁体字版。我看到精彩的作品忍不住想介绍,马华女作家黎紫书的作品也是如此。

但也常有看了某家作品没那么喜欢,就放下了。坦白讲,个人眼界和品味都很有限,很多作家进入不了他的世界,只好半途而废。你的能量只有这么大,当然会有盲点,有自己的审美的判断——但愿我的判断是对的。有的时候很好的作家错过了也没办法。错过就错过了,我不过是“一个”读者而已。

中华读书报:在选择上有一定的偶然性?

王德威:机缘是一部分。当然我读过了相当数量的作品,也有专业知识上的判断力,知道这些作家在某个文学领域有一定的代表性。

中华读书报:您不怎么用社交媒体。

王德威:我需要花很多时间静下来,阅读大量作品和写作。阅读是享受的过程。但如果写文章,特定作品要读好几遍。我愿意把时间花在阅读,不是读Email,读微信。我但愿扩大生活圈,得到很多资讯,可是没有时间和精力。

中华读书报:您有一再重读的书吗?

王德威:一再重读的是沈从文,不论是散文、小说还是后来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是不简单的人。他的作品有非常深刻的悲哀和启悟。一个从边城来的作家,进入到文学圈,他有抱负,经历过很多挫折,经历了很多时代环境的不如意。表面看来是抒情作家——抒情很容易引起误解,大家讲到抒情总是太简单、太轻易,以为是邓丽君式的呢喃,以为不外是轻吟浅唱。

不是。《楚辞·九章·惜诵》里有“发愤以抒情”,鲁迅写《文化偏至论》也讲抒情,文学是复杂的,不一定敲锣打鼓讲出来才是伟大的文学。

中华读书报:您曾在哈佛大学主持举办“沈从文与现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写实主义小说的虚构》《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中对沈从文有多重发现。

王德威:“沈从文与现代中国”是我在海外几十年所举办的会议中,最令我难忘的经验。我邀请了沈先生的公子沈龙朱、沈虎雏先生出席,欧美日本和华语世界的学者学生共聚一堂,向沈先生致敬。沈从文有一篇《抽象的抒情》,文章不长,我常引用。他讲得很直白,每个时代,每一个人蝼蚁一般,会随时间而消失。我们掌握的文明百不及一,只能抓住一点,抓住文学(后来是文物),抚摸它、感受它,体悟一个时代、一种环境里生活的悲欢。

大家喜欢鲁迅飞扬“暴烈”的一面,对古旧社会的批判今天仍然感同身受。我崇敬鲁迅,活出他那样的立场太不容易,多半人都是逆来顺受,因此对鲁迅的批判和嘲讽精神心向往之。但多少人能体会鲁迅生命的幽暗面?沈从文代表文学现代性的另一种选项。他的坚韧,和他所谓的“慈柔”,形成二律背反的关系,可能需要更大的毅力来贯彻。他就有文字的能力写出深沉静默,像水面没有波纹,但底下暗潮汹涌。这一点对专业读者来讲心领神会。告别了文学事业之后,沈从文展开另一新事业。这是一种新的“文学”。从这一古典脉络来理解,“文”这门学问不仅是美文而已,也是一种印记,一种“纹理”,一种“文心”,彰显于艺术、文化建构,甚至宇宙天道运行之间。沈从文重新发现了“文学”的可能性——他从没有放弃他的天分,他的故事。

《抽象的抒情》(1961年)是“抽屉里的文学”,是沈从文过世后发现的。我读了很感动,他“太食”人间烟火了,他了解穿衣吃饭之下最深层的无奈和寄托。他虽然是被动放弃文学创作,但经过多年摸索,已不再认为文学是唯一可行之道,所谓“抽象的抒情”,满可以在博物馆里、在日日相伴的各种文物中找到。

中华读书报:对于海内外的作家您都有评论,而且对年轻作家也总是予以足够的关注。您的评论非常耐读,有足够的学理性,鞭辟入里,又文采斐然,您对批评对象持怎样的态度?

王德威:文学和人生一样千姿百态。文学史收入的话题和人物未必是正统文学史里认同的,必须要有包容的态度,必须吸纳理解,一起放在文学史流变里,不断用我们的判断和想象来推动,无论是文学的创作或文学的批评都是如此。

对于文学的判断除了见仁见智,对阅读经验也是不断的挑战。我常对学生说,某位作家作品很糟,但可以成为作品批评很好的对象,也是欣赏口味的一种磨炼。我不太想一次性地评价某部作品坏到不可救药,或好到无以复加。作为专业读者我得说出来,好是为什么,批评的文字更应该说出道理。

(栏目主持人:宋庄)

点击阅读枕边书系列文章:

李佩甫 邵燕祥 阿来 李洱 莫砺锋 李敬泽 张抗抗 严歌苓 徐小斌 谢冕 宗璞 周大新 丁帆 毕飞宇 许子东 牟钟鉴 陈彦 格非 林希 冯骥才 马瑞芳 聂震宁 阎晶明 刘勇强 杨雨 张炜 宁宗一 刘亮程 王充闾 唐博 张庆善 叶永烈 韩少功 蒋子龙 汪涌豪 范小青 杨武能 余中先 詹福瑞 吴承学 叶兆言 鲍鹏山 王彬彬 黄霖 王立群 郦波 吴国盛 刘兵 易中天 康保成 苗怀明 江晓原 杜桂萍 赵本夫 张树铮 孔庆东 曹文轩 梁晓声 赵园 严家炎 王蒙 杨义 东西 袁隆平 朱永新 洪子诚 刘跃进 黄发有 周国平 陈鼓应 肖鹰 黄子平 孙绍振 黄源深 顾之川 邱华栋 柳鸣九 赵玫 朱向前 戴锦华 铁扬 刘文飞 赵丽宏刘醒龙 安乐哲 梁衡 钟芳玲 陈晋 温儒敏 池莉 徐贵祥 唐浩明 许钧 苏童 余华 李岩 陈众议 陆建德 王中忱 朱秀海 傅道彬 于丹 柳建伟 阎崇年 马原 杨红樱 黑鹤 汤素兰 张之路 金波 常新港 秦文君 刘心武 沈石溪

本文为中华读书报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留言。欢迎转发到您的朋友圈。

欢迎订阅《中华读书报》

书业的风向标

学者作家的交流平台  

教师学生的课外园地  

编辑的案头参考

书店图书馆的采购向导  

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中华读书报》由光明日报社和中国出版协会主办,彩色对开大报,每周三出版。每期20版,15万字,单价4.5元;全年50期,总价225元。新出好书、学术前沿、文坛风云尽在其中!您可以随时通过当地邮局订阅,也可以长按下方二维码,进入订阅页面: 

邮发代号:1-201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60

咨询电话☎️:010-67078085,67078076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邮编:10006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