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廉德瑰:疫情将重塑欧美与亚洲关系

廉德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3-01-01

●●●●
在西方人的视角下,“东方”是个比较多义和模糊的概念。对西欧来说,东欧属于东方,亚洲也属于东方,并有近东、中东和远东之说。在现代,“东方”也不乏狭义地指代东亚的中日韩三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日韩三国在发展过程中成绩优异,在东亚乃至整个亚洲合作进程中作用越来越明显。于是,出现了特殊含义的“亚洲”与“西方”的东西方对比。至少在抗击新冠疫情问题上,这种对比耐人寻味。
抗疫形势对比加剧了西方的不自信。马可·波罗描述的东方曾经是富饶迷人的,有中国开封的绸绢谷粮、苏州的金锦织物、漳州的珍珠宝石和日本的黄金宫殿,引发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西方国家接踵踏上寻找东方之路。他们曾带给亚洲技术和现代思想,但同时也带来殖民榨取、掠夺与杀戮。西方国家经过五个世纪的扩张,凭借软硬实力维持了国际政治主导权,并形成对亚洲根深蒂固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在上世纪经过东西方冷战的洗礼,又在意识形态上形成居高临下的傲慢与偏见。
但如今伴随亚洲国家发展的成功,西方正在失去自信。新冠疫情以来,中日韩最先一波遭到冲击但都通过努力取得各自的初步抗疫成效,这进一步与美欧疫情暴发至今但应对乏力形成明显对比。
国际协调不复存在。18世纪以来形成的“不受阻碍的贸易意味着和平”信念,在20世纪30年代曾遭到一次大的破坏,当时的全球性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国际经济机能失调引起的。二战以后,美国领导的西方重拾开放与自由贸易信念。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仍能谋求与亚洲国家合作,挽救世界经济。
但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国自身被疫情打得溃不成军,但仍玩弄政治权术,拒绝团结,拒绝国际协调。国际上不少学者指出,美国自动放弃了国际合作,甚至从根本上失去了领导西方协调抗疫的意志。
亚洲经验可圈可点。相比西方,亚洲的中日韩在抗击疫情上表现不俗。中国不仅成功实现疫情逆转,还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联防联控经验,并向近百个国家提供援助,充分体现了大国担当。日本以国民高度自觉为特点的“水边极限”防控也初见成效,虽有反复并在昨天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但无论感染人数还是死亡率,在当前世界遭受疫情冲击的国家中都不算特别严重。日本政府施策虽然保守但也比较冷静,既把经济损失和社会混乱降到最低,又没导致医疗体系崩溃。韩国则根据本国国情,以早发现、大规模检测、彻底精准追踪和有重点收治、关闭等方法达到良好效果,感染人数远远低于西方国家。
难能可贵的是中日韩三国间还表现了互相鼓励和支援的团结合作精神。新冠疫情发生之初,日韩两国都积极向中国提供援助,日本的援助物资上写着唐诗,体现了亚洲国家之间深厚的人文渊源。尤其是面对疫情,日本政府官员和学校都向人们提示:可怕的是病毒,不是人,呼吁人们不要歧视特定国家的人。当日韩疫情严重后,中国各地开始数倍报恩援助,出现良性互动,展示了亚洲的报恩文化。中日韩三国外长还及时召开视频会议,在共同抗击疫情方面达成一致。大敌当前,首先在东北亚实现了国家间的团结与协调,体现了命运共同体精神,形成了亚洲经验。
当然,不能忽视的是日本也被看作“西方”一员。在2月末举行的G20财长会议上,有西方国家代表当着日本财相麻生太郎的面,说新冠肺炎是黄种人的病,与西方无关。事后,麻生对西方的傲慢态度表达了强烈不满。某种意义上说,日本无论在地理、文化还是人种上,既脱不了亚,也入不了欧。
抗疫是对国力的测试,也是对“国格”的考验。亚洲在团结抗疫,互相援助和鼓励,西方不少人却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疫情总归要过去,到时候,在西方与亚洲之间谁更表现了有效治理、经济活力、文化魅力和国际责任,想必不难见分晓。不少学者都说:21世纪是亚洲世纪。至少在这次疫情中,亚洲的中日韩三国站在了世界前列和时代前沿。“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相信后疫情时代的亚洲将以负责、开放与协调的姿态,拥抱世界,拥抱未来。

作者廉德瑰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来源 | 环球时报



 相关阅读 

□ 上观新闻 | 上外学者姜锋:疫情加剧,德国还能再淡定吗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姜锋:呼唤合作抗疫东亚模式

□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陈壮鹰:瑞士成欧洲“孤岛”,严重疫情下孤军奋战

 光明日报 | 上外学者晋继勇:携手抗击疫情 进一步提升金砖国家公共卫生合作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晋继勇:首次大规模疫情,欧盟协调受考验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晋继勇:全球“因病相依”,狭隘自保观要不得

 上外学者章玉贵参加凤凰卫视“万众一心 抗疫阻击战”特别节目,分析疫情对中国三大经济圈的影响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章玉贵:非常时期,美欧再启“国有化”药方

 广州日报 | 上外学者王广大  王玲宁:守望相助 打造中阿卫生健康共同体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程亚文:如何应对境外抗疫的新挑战

 光明网 | 上外学者张鹏:防控疫情亟需各国将主权级资源转化为直接行动力

 《文汇报》专访上外学者汤蓓:前5起PHEIC始末,看中国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

 中新社专访上外学者汤蓓:勿让全球防疫出现“双输”

 战疫@慕安会丨上外学者汤蓓: “上医医国”,经济链条畅通才能保障全球抗疫

 上外学者汤蓓@文汇讲堂:新冠肺炎的PHEIC警报4月底能否解除?中国带头支持世卫,全球抗疫会否减少弯路?

 澎湃新闻丨上外学者汤蓓:若对新冠病毒认知不充分,“群体免疫”就无从谈起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汤蓓:甩锅疫情恶化之责、掩盖党争——特朗普污名化疾病的政治私利

 上观新闻 | 上外学者汪段泳:我们为什么因为“扑朔迷离”的非洲担忧?

 新民晚报 | 上外学者陈越洋:阿拉伯国家智库为中国抗疫点赞

 人民网 | 上外学者范鸿达:面对不安的世界,中国更要定力与担当

 广州日报 | 上外学者王会花 王玲宁:共同抗击疫情,推动中国—中东欧17+1卫生合作更上层楼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赵璧:新冠疫情——英国“心理脱欧”的“助力”还是“阻力”?

  东方智库 | 上外学者赵璧:12周扭转英国疫情?——政治家约翰逊可没这么说!

  新民周刊 | 上外学者赵璧:身在英国的我,看清了首相约翰逊的防疫“真面目”

  东方网 | 上外学者赵璧:英国真的放弃“群体免疫”了吗?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赵璧:英国抗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东方网 | 上外学者王弘源:疫情影响下,英国能否顺利“协议脱欧”?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沈赟璐:“三不”消极抗疫 或置瑞典于险地

 澎湃新闻丨上外学者毛蕊  王玲宁:波兰暂禁外国人入境,全国停课关闭文娱场所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付博锐:“新冠民族主义”抬头,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新挑战

 东方网 | 上外学者王瀚浥:疫情当前,印度面临哪些挑战?

 东方网 | 上外学者王金钰:日本为什么坚持如期举办东京奥运会?

 东方智库 | 上外学者陈艺心:疫情发酵,党内初选占优的拜登会赢吗?

 环球网 | 上外学者马路遥  郭可:新冠疫情对国际传播格局的五大影响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高健: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弘扬中国文化精神

 光明网 | 上外学者王玲宁  邓惟佳:警惕全球传播时代“信息疫情”的危害

 中国青年报 | 上外学者王玲宁:战“疫”,公众沟通不可或缺

 澎湃新闻 | 上外学子:数据解读中国的输入型病例都来自哪里

 上外学者俞祖成:疫情防控 需要健康“守门人”

 上外学者俞祖成:尽快构建城乡基层社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团结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加强基层社区疫情防控能力建设

 社会科学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  林光志:面对疫情,日本应急管理如何实践“人文关怀”?

 团结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  黄佳陈:关怀疫情下的脆弱群体,社区在行动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俞祖成  王敏:台湾地区的早期反应与中期措施,当前局势可控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俞祖成  王金钰:日本疫情期间,志愿者活动为何陷入低迷状态

 团结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  黄佳陈:构建以社区为主体的脆弱群体关怀机制

 文汇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  白瑞: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再认识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王金钰  俞祖成:如何理解日本针对疫情危机的“紧急事态宣言”

 上外学者金锋:病毒肆虐,全球化意外“躺枪”

 上观新闻 | 上外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赵婧:阿拉伯兄弟这样诠释“患难见真情”




●●●●


阅读上外多语种资讯,欢迎访问

http://global.shisu.edu.cn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