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0号茶室】再跌17%!中国人口危机远超多数人的想象!千年大计,鼓励生育十万火急!

3117期 90号茶室 2023-04-17

90号茶室姐妹号,专注股市投资分析,敬请关注!


【90号茶室】系列公众号,2万篇精选文章,财经/科技/政治/股市/美文,一键关注,六十万高端人士每日必读,商务推广18906171289(手机、微信)

作者:刘忠良,著《大国危途》

首发:中立智库(ZKSXGC)、新世纪智库(WXSJZK)、新视界观察 


 前言:2021上半年,中国新生人口下降17%。按照目前年轻育龄妇女迅速下滑的趋势,考虑到新冠病毒疫情延续及打疫苗半年内不建议生育的影响,预计2021全年新生人口跌破1000万以下。2020年中国死亡人口已经突破1000万。这就意味着,2021年中国人口步入负增长,比过去计生委预计的负增长时间(2030~2050年)大幅提前!


    到2040年以后,中国每年死亡人口2000~3000万,每年新生人口数百万,中国人口将加速崩溃!人口是民族国家的生命载体、实力载体、力量之源,持续的超低生育率、超级老龄化和人口大崩溃,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最大危机!因此,希望更多人警醒!




中国某地人口倒金字塔,接近“绝种”的危险!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国人的思想观念在改变。尤其是结婚、生娃这两个观念,仿佛在一夜之间大变。两组数据,可见一斑:一是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813.1万对,同比下降12.2%,全国1.7亿90后,2020年的结婚率不足10%,而且三成以上的已婚90后现在的婚姻状态是“离婚”。值得一提的是,过去7年我国的结婚率已经“7连降”;二是根据七普数据,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仅为1200万,较“全面二孩”政策实行第一年(2016年)1786万,足足减少了586万。



8月22日,央视报道,202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是1.3,已经低于1.5的国际警戒线,成为全球倒数第十,大有跌入低生育风险的潜在可能性。



基于近几年我国的结婚率、离婚率、出生率、出生人口等数据,一众专家学者预测,“如不采取措施,最快5年内,我国的出生人口将跌破千万。”尤其是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还曾大胆预言,5年内,我国将步入“人口负增长”发展阶段。至此我国的人口警报将彻底拉响。所以他在2年前就呼吁国家,尽快放开生育,让生育权回归家庭自主。



然而,现实数据证明,我国的人口问题远比很多专家想象的还要严峻。



2021年上半年出生人口数据出炉,出生人口数量再次下跌17%!



根据官方公布的2021年各地出生人口与生育登记情况统计汇总显示,2021年上半年(部分地区统计范围是1-7月份),河南、宁夏、贵州、湖南、山东、江苏、云南、湖北、四川、重庆、江西、浙江、安徽等13个省市出生人口总数同比下跌17.2%。



其中降幅超过30%的地区有:山东省鱼台县(-30.49%)、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61.11%)、江苏省如东县(-35.23%)、云南省瑞丽市(-31.15%)、重庆市万州区(-32.22%)、江西省瑞昌市(-35.34%)、宁波市镇海区(-33.86%)、马鞍山雨山区(-31.47%)、安徽省砀山县(-32.56%)。



基于今年上半年全国13个省市的出生人口下滑情况,有专家直言指出,今年我国的出生人口总数将跌破千万——2020年出生人口是1200万,按照17%的跌幅,2021年的出生人口数量是996万。



专家的这个说法还是比较靠谱的,因为事实上,过去5年有4年时间,下半年的新生儿数量减少得比上半年多,尤其是2020年更出现了大幅下降。



此外,人口专家梁建章等认为,2020年死亡人数的数据没有公布,那么我们就看2019年的数据,死亡人数是998万,正常情况下,死亡人数是逐年增加的,所以今年很可能是人口拐点——我国的“人口负增长”或出现在今年。



毫无疑问,这是最接近事实的预测,也是最让人感到恐慌的预测。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美国经济学家哈瑞.丹特在其《人口峭壁》一书中曾经明确提出,人口负增长将是中国债务、房地产泡沫加速破灭的根本原因。



为了提振生育,国家操碎了心。



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仅仅5年后,又宣布放开三孩政策,而且时隔仅3个月,又将三孩政策正式入法。效率之高,可见生育率下跌的紧迫性。



到此,我们终于明白为什么要放开三孩了。首先,不得不说,过去这几年,国家层面对于我国生育率的提高太过自信了,所以错过了催生的最好机会——2016inane出台二孩政策时,发布了一个纲领性文件,其中明确提到,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总和生育率方面提出到2030年仍然能维持1.8。可是现实很打脸,2020年我国的人口总和生育率就已经下滑到1.3了;



其次,我国的人口警报已经拉响,出生率大幅下滑所导致的人口负增长局面也即将到来。事实上,国家层面早已经意识到了人口负增长可能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一是导致社会巨大的养老负担。三十年前的养老方式和现在有天壤之别。过去是儿子承担主要的养老责任,所以很多父母愿意多生孩子,而且特别重男轻女;现在我们的养老不是靠自己,而是靠社保养老制度。未来随着人口总量减少,少子化、老龄化会同时到来,届时我们的社保养老储备可能就不足以支撑巨大的养老任务;



二是对经济发展不利。人类的活动可以归纳为生产和消费,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老龄化社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生产能力不足——老人比例过高,意味着只有消费,没有生产,这会导致整个社会生产力不足,会导致消费无法满足。



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早在二十年前日本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现在是深度老龄化社会。社会上的各个主要行业的位置上,依然能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忙碌的身影。反观日本的年轻一代,早已没有了进取心,更有甚者早就选择躺平了。他们无欲无求,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孩子,无论国家怎么鼓励都无济于事。其代价就是“日本失去了30年”——年轻人躺平,提高生产力就成了空话,日本的GDP早在30年前就已经达到了5万亿美元,30年后的今天依然维持在5万亿美元的水平。



除此之外,人口负增长还可能导致人口比例失衡加剧、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紧缺等“恶果”的出现。一句话,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这不仅意味着出生人数少于死亡人数,也意味着社会形态、社会制度安排都会随之改变。人口负增长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质量。正如经济学家马光远所说的,人口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综合而言,国家之所以在短时期内放开三孩,是为了催生,为了让我国的生育政策起到效果。根本原因是,目前我国正处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生育政策的成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国运。



放开三孩,大家就愿意多生了吗?在我们看来,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一方面,生育始终是个人选择,想要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仅靠政策诱因很难达到。直白点说就是,国家放开三孩,可能也是杯水车薪;另一方面,不得不说,不管是二孩生育配套政策还是三孩生育配套政策,都没有直击绝大多数人不愿生、不想生的“痛点”——现在很多人连一孩、二孩都不愿意生了,三孩从何谈起?



在谈到三孩生育政策时,央视名嘴白岩松曾一针见血指出,现在的年轻人不太愿意生孩子,更多的是不愿意生一孩。一孩都不愿意生,怎么可能愿意生生二孩、三孩呢?



在我们看来,想提高中国的生育率,还是应该从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着手。因为生三孩意味着更大的房子,更多的育孩时间,更大的消费支出,而这些恰恰都是现在的年轻人所欠缺的。



住房方面:2020年末,全国平均房价接近万元一平。中国房价行情网数据显示,2021年6月份,全国有23个城市房价超过2万元一平。另外,易居研究院数据显示,全国重点50城房价收入比数值已经高达13.3,所以不管是基于哪个数据来看,在中国购买一套房子都需要掏空绝大多数积蓄。尤其是全国排名20的城市,普通的工薪阶层基本不能指望靠工资收入买房。一言概之,动辄百万甚至是千万的购房款和后续的还贷压力,正在成为数以万计年轻人不买房、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娃的最大阻碍。



教育方面: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部教育费用支出,其实不亚于购买一套房子。尤其是在过去各种教育机构遍布的情况下,孩子从小学开始,就不得不被各种兴趣班、教学班包围。机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一个孩子幼儿、小学、中学以及大学,这四大项教育开支合计总成本大约是75.8万元到199.1万元之间。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其实住房、教育等直接成本高,才是导致生育率低,导致现在的年轻父母们不愿意多生孩子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想达到“催生”的目的,推出的任何政策都应该跟降低住房成本,降低教育成本挂钩,否则一切都是枉然。



对比之下,人口专家梁建章和经济学家任泽平的“催生”建议,还是比较直接的。比如梁建章曾经建议。具体实施上,可以对已经有多孩的家庭买房直接降价,两个孩子以上家庭可半价买房。也就是地方政府将相应地价部分从卖地收入中免除,对于买房以后多生的家庭则可以退还地税部分。再比如任泽平认为,75后-85后才是生三孩的主力军,基于此他建议对一线城市生三孩的人,每人每月发放3000元-5000元的教育基金。与此同时,还应该给予多孩家庭购房适当的贷款优惠,房价打折。



那么问题来了,每月奖励3000-5000元,二孩家庭买房打半价,你愿意多生孩子吗?



放开三孩也难逆转中国人口雪崩!印度将为此崛起!2021~2023年中国人口负增长!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说实话,放开三孩完全是杯水车薪,就是现在全面放开生育并鼓励生育,也难当未来中国人口大崩溃。现在,由于住房、教育、医疗等压力,很多年轻人无法结婚,还怎么生孩子?或者结婚了,也不敢生孩子。

生三胎的前提是生二胎,没有二胎就没有三胎。同样,生二胎和三胎的前提是生一胎。许多年轻人生一个孩子就是孩奴,二胎就不敢想,还怎么生三胎?即便生了二胎,感觉压力太大,放开三胎也没有多大用!





中国的最大优势是人力资源优势,但由于半个世纪的强制计划生育和高民生压力,中国已经陷入超低生育率二十多年,未来超低生育率将继续持续,由此形成超低生育率和超级老龄化的恶性循环,进而未来陷入持续的人口大崩溃!

刚刚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出生人口为1200万,比2019年下降了18%,比刚刚放开二胎的2016年下降了33%!对比历史,中国新生人口已经跌破清朝中期水平,为中国二百多年来最低水平!

实际上,2020年新生1200万人口,还有放开二胎后的历史堆积释放的影响。如果没有二胎积压的释放,新生人口数量会更低。同时,随着年轻育龄妇女的下滑和超低生育率的持续,中国新生人口正在进入一波下滑阶段。

受放开二胎影响,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786万人,2017年为1723万人,2018年为1523万人,2019年为为1465万人,到2020年仅1200万。按照近几年的新生人口数量下滑速度,2022年中国新生人口就可能跌破1000万,甚至2021年就可能跌破1000万!

即便考虑到今年放开三孩,有少数已经生二胎的想生三孩,可以为2022年补充一点新生人口。但是,由于新冠病毒疫情所导致的收入下降、压力增大,特别是年轻育龄妇女的快速下滑及年轻人的巨大压力,2021年和2022年将依旧延续新生人口快速下跌的趋势!

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死亡人口一直稳步增加。2016年死亡人口为977万,2017年为986万,2018年为993万,2019年为998万,估计2020年死亡人口突破1000万。

到2022年,或者2021年,新生人口可能跌破1000万,而死亡人口高于1000万,这就意味着2022年或2021年中国人口负增长!即便现在立即全面放开生育,也许仅推迟到2023年中国人口负增长!

2020年新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的118.1下降6.8,新生人口性别比仍比较严重失衡。虽然新生人口性别比有所改善,但仍有超过10%的男孩在未来沦为“光棍”!

由于放开二胎的二胎堆积影响等因素,这次人口普查显示的总和生育率约是1.3,比2010年的1.18略有提高。实际上,如果扣除二胎堆积因素影响,正常生育率应该是下降的。考虑到比较严重的性别比失衡,从女孩考虑,有效生育率实际上也就1.2左右。

按照发达国家2.1的世代更替生育率,如果维持1.2的生育率,这就意味着下一代人口比上一代减少45%,两代减少70%,三代减少83%,四代减少91%,五代减少95%!





如果一代人按照30年,以2020年的1200万为基数,这就意味着30年后中国新生人口是660万,60年后是360万,90年后是204万,120年后是108万,150年后是60万!

这就意味着,150年后中国新生人口数量将退回到春秋战国之前的水平!中国两千多年的人口基业,二百年内就可以毁掉,中华民族正在面临千年一毁!

面对如此危险,还有人不痛不痒的认为,只要放开生育,中国新生人口立即反弹,不用担心人口危机。这是幼稚!随着城市化、学历提高、思想转变、生育压力提高等因素,加上中国民生高压力,中国超低生育率将长期持续!

所谓经济,就是人的创造满足于人的需求。所谓科技,就是人发现客观规律并服务于自身需要。军事实力,就是经济科技实力的组合。因此,人口就是经济科技军事的生命载体。当然,人口指的是数量、质量、结构三位一体。

由于新生人口的教育水平显著高于上一代,中国超低生育率的结果不仅大幅提高老龄化水平,又拉低中国人口的平均质量水平。因此,超低生育率将导致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同时恶化。

关于日本1990年代开始以来的经济增长几乎停滞,各种解释有很多,但最关键的就是人口,因为人口就是经济的生命载体。没有人口,GDP、科技、财政、就业、社会资源及财富将化为乌有!





日本从1960年代陷入低生育率,则1990年代年轻人口快速减少、老龄化快速发展,投资、消费、生产创造力的提升均变得低迷不振,必然导致日本不断的“失去十年”!

随着超低生育率,中国2023年进入重老龄化,2033年或更早进入超级老龄化。2021~2023年中国人口开始负增长,2028年劳动人口将快速减少,2040年之后就进入人口超级大崩溃。到2040年后,每年人口减少将最高超过2000万,五六年减少一个亿!

中国的人口优势,从目前趋势来看,早已经无法维持。旁边的印度,每年新生人口已经是中国的两倍以上。2024年左右,印度总人口就赶超中国。总人口背后掩饰的是,中国新生人口和年轻人口迅速崩塌。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18.70%,与10年前相比上升了5.44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比例增幅高达41%,老龄化发展速度非常迅猛。





2020年,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是38.8岁,已经超过美国38.3岁,远高于印度的28.4岁。到2050年,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近50岁,美国近43岁,印度仅为37岁出头。2030年左右,印度人口的年龄优势将显著的展现出来。

从2035年开始,印度每年步入劳动年龄人口将是中国的两倍以上。此时,中国已经陷入超级老龄化,年轻人口正在迅速崩塌。此时,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工业化的后期,经济增长动力衰竭。因此,2030~2035年左右,世界将明显的看到印度崛起、中国相对衰落。甚至,2025年以后,这个趋势就会比较明显。





中国超低生育率带来的,不仅是民族国家的危机,还有经济危机、养老危机。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3.8亿,占总人口比例30%;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接近5亿,占总人口比例40%。

到2050年,中国养老保险抚养比将下降到1.3:1,也就是1.3个年轻人养活一个老人。不仅年轻人面临巨大养老压力,老年人也因为养老金体系濒临崩溃而老年艰难,国家财政将被养老拖死,陷入超低生育率与超级老龄化的恶性循环,人口持续超级大崩溃!

到那时,中华民族不是实现伟大复兴,而是在千年一毁的路上狂奔!

现在,早已经不是放开二孩三孩或四孩的问题,而是中国年轻人压力巨大,不能结婚、不愿生孩子或不敢多生孩子。解决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压力,解决年轻人的婚姻和家庭危机,全面出台实惠的鼓励生育政策,已经刻不容缓!否则,放开十胎也没有用!


中国废除计生!鼓励生育,其实是抢救所有中国人的未来!

 

据新华社报道,20218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我从2008开始反对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2009年完成《大国危途》初稿,但这本反对计划生育的书在2012年才找到出版社,于2013年1月出版。

从这次《计生法》修订来看,废除计划生育罚款“社会抚养费”、开除公职等条款,等于废除了强制计划生育。中国从1971年全国计划生育,1980年一胎政策,到2021年才停止强制计划生育。强制计划生育在中国经过了半个世纪。

《计生法》原来第四十一条规定,“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第四十二条规定,“按照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其他人员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组织给予纪律处分。新修订的《计生法》删除了上述条款。

中国1991年的生育率已经低于世代更替水平,就应该停止计划生育了。199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陷入超低生育率,就应该鼓励生育了。2000年人口普查,总和生育率是1.22。2010年人口普查,总和生育率是1.18。2020年人口普查,受放开二胎的出生堆积影响,总和生育率略微反弹至1.3。

由于人是两性生物,至少要成活两个后代才能实现世代更替。在发达国家,总和生育率达到2.1才能完成世代更替。按照中国1.3的总和生育率,中国下一代将减少40%,两代减少64%,三代减少78%,五代减少92%!

人是社会的生命载体,经济就是人的创造满足于人的需求,没有人口就没有GDP和财政收入,更没有民族国家的实力。人口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文明的生命载体,人口的长期变化将决定文明与国运的长期变化。持续的超低生育率,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最大危机!


怀着挽救民族国家未来及民生权利福祉的理想,我从2009年开始在网上大规模发布反对计划生育的文章。但是,计划生育从上到下,从整个教育宣传体系已经强制宣传持续了几十年,绝大多数国人的人口思想非常谬误!所以,我就写了《大国危途》这本书,系统纠正错误人口思想。




我从2009年开始在网上大规模反对计划生育,遭到很多人围攻,各种骂我的都有,比如骂我“汉奸、走狗、卖国贼、美奸、美帝走狗、祸国殃民……”就是到今天,仍旧不少人骂我。就是所谓“自由派”或“奥派”这样追求自由权利的,仍然也有键盘侠攻击或发难。

昨天,我把中国应该鼓励生育的文章发出来。有个假冒奥派说,鼓励生育是政府干涉人权、违背天理。之所以出现这类人,一方面是计划生育洗脑宣传中毒太深,另一方面就是绝对自由主义思想的传入。



中国已经陷入超低生育率二三十年来,少年儿童和年轻人口持续快速减少,老龄化飞速发展。由于持续的超低生育率和严重的“倒金字塔人口结构”决定,未来中国人口大崩溃及超级老龄化已经注定。因此,中国需要全面鼓励生育。但是,由于计划生育洗脑宣传影响,很多人思想还是谬误重重。

比如说人均GDP,扣除资源型国家,人均GDP的本质是经济技术的生产力水平。从全球及历史来看,人均GDP就是人均生产力。人均生产受科学技术、技术应用普及、资本投资、教育及实践学习、法律制度、思想文化、智商与努力、国际贸易等影响。比如,发达国家全部出自于欧美白人和东亚人,这是智商、文化、制度等共同决定的。相反,黑人和伊斯兰教国家,没有一个是发达国家。

人口多,市场大,财政收入多,市场利润多,资本成长空间大,科研人才多,科技投入资金雄厚(比如发展航天),将更加有利于科技发展。因而,人口多且制度、智商、文化等将人口变成人力资本优势,人口多反而有利于经济科技发展及人均GDP的提高。





比如说就业,就业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的劳动分工。有人口才有需求,有需求才有就业,失业率和人口多数没有任何关系。相反,达到一定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才能实现规模效益、降低单位成本,反而有利于就业实现。

有人说,未来机器人发展,GDP不需要那么多人,就业不需要那么多人。这是非常无知的!GDP的本质是人的需求和满足人需求的创造,没有人的需求及服务于人的需求的科技手段,也就没有GDP。同样,就业来自于人的需求,没有人的需求也就没有就业。

比如说养老,虽然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发展降低养老的人工成本,但是,随着寿命延长和医疗科技发展及医疗费用提升,老年人的医疗护理费用将持续提升,这些负担实际上基本都落在工作人口身上。





中国工作人口缴纳的社保比例非常高,高达工资的4成,是世界上社保最沉重的国家之一。比如,企业给你的工资开支是1万,你只能拿到6000,另外4000上缴了。年轻人口缴纳的沉重社保负担,却是大多数用来给与自己无关的老人进行养老及支付医疗费用。

人的年龄越大,医疗费用越高。随着寿命持续延长和医疗技术持续发展及费用提高,老年人消耗的医疗费用越来越大。但是,按照社保,老年人的绝大部分医疗费用实际负担都落到工作人口(相对年轻人口)的身上。

社保养老金和医疗基本是现收现付制,现在工作人口缴纳养老金及医疗保险金给当代老人养老及医疗,未来年轻人(工作人口)缴纳养老金及医疗保险给你养老及医疗。如果大家都不生孩子,未来没有年轻人口缴纳社保,也就无法支付养老金及医疗费用。

过去中国是八个工作人口缴纳养老金供养一个老人(包括医疗),未来是一个工作人口缴纳养老金供养一个老人(包括医疗),甚至更惨!这时候,无论是年轻人(工作人口)还是老年人,都面临沉重压力!如此,就会陷入超低生育率、超级老龄化和财政负债累累的恶性循环“死亡陷阱”!





也许有人说,我依靠投资房子养老、依靠储蓄养老、依靠商业保险养老、依靠投资公司股票养老……我适合告诉你,一切养老都依赖于有人生孩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否则一切养老方式都是死路一条!

比如,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城镇没人了,这里的房子你买吗?通货膨胀加寿命延长及医疗费用上涨,你的储蓄养老够用吗?没有人生孩子,未来公司就没有职员和市场,股票还有价值吗?商业养老都是盈利为目的,他们投资失败,谁给你养老?





所以,在中国超低生育率和老龄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现在鼓励生育、补助生育、降低年轻人生育成本,不仅关乎民族国家和经济社会的未来命运,也关乎每个人民生、养老、医疗的未来命运。否则,当超级老龄化来领时,养老和鼓励生育都严重缺钱,就更难以走出超低生育率的“死亡陷阱”了。





现在国家鼓励生孩子,降低生育成本,给生育孩子进行补助,这是很多低生育率国家都正在做的事情,发达国家更是早已把这些变成社会福利的一部分。把中国鼓励生育当成干涉人权、违背天理,纯粹脑袋里装的都是浆糊!

现在中国鼓励生育,就是抢救中华民族的未来,就是抢救每个中国人的未来!谁还受过去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思想影响而阻碍鼓励生育,谁就是祸害中华民族和所有中国人的未来!

过去骂我反对计划生育及提出鼓励生育的,是思想愚昧或无知。中国人口低生育率和老龄化危机越来越严重,还在骂我的,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良心有问题了。


MORE | 更多精彩文章

【大国博弈】

【国情】


【财经】

【人物】


【两性】


【疫情】


【台湾】

【其它】



90号茶室已经发了快十年了! 十年如一日,没有中断过一天,谢谢你的大力支持!公众号推送规则改变了。如果90号茶室,不是你的“星标关注”,没有经常被你点击“在看”,可能就再也看不到我们的推送了。麻烦各位关注我们的朋友,设为星标,点击再看,一个小动作就能让90号茶室每天准时出现在你面前。🙏🙏🙏


@所有版权原创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90号茶室】主编,打过工,教过书,出过国,从过政,办过公司,江湖奔波五十载,东阳,金华、长沙、镇江、北京、东京,无锡,一路走来,终于在某江南小城一个闹中取静之处,觅得一处门牌号为90号的茶室,一方小院,一间茶室,一杯清茶,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昔日书生意气,万丈豪情,江湖恩怨,随着袅袅的茶香,随着窗外的烟雨,逐渐淡去,淡去……


90号茶室 ID:tearoom90

长  按  二  维  码 , 一  键  关  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