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夜话丨“无废城市”试点工作倒计时一年,规划如何更好落地
针对各地在“无废城市”推进的过程中,如何构建长效稳定的商业模式,以及如何有效地支撑“无废城市”及垃圾分类浪潮下的有机垃圾资源化工作,12月19日晚,在2019(第十三届)固废战略论坛期间,专门进行了一场以“‘无废城市’示范规划落地的探索”为题的闭门沙龙友谊对话活动。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陈伟浩
针对各地在“无废城市”推进的过程中,如何构建长效稳定的商业模式,以及如何有效地支撑“无废城市”及垃圾分类浪潮下的有机垃圾资源化工作,12月19日晚,在2019(第十三届)固废战略论坛期间,专门进行了一场以“‘无废城市’示范规划落地的探索”为题的闭门沙龙友谊对话活动,该活动由E20环境平台固废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E20研究院首席行业研究员潘功主持。
此次沙龙邀请了,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PPP中心、环保产业研究室主任赵云皓,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传斌,许昌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谷明川,铜陵市生态环境局固管中心主任唐宣,与E20环境平台董事长、首席合伙人,清华海峡研究院生态中国创新中心主任,《两山经济》作者傅涛,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薛涛及行业资深专家、优秀企业决策者等齐聚一堂,一起参与了关于“无废城市”规划落地探索的讨论。
两年试点区域投资1237.98亿 “十四五”后爆发
垃圾处理从减量化到无害化,“无废城市”最终提倡的是资源化,涉及到垃圾处理前中后各端全产业链布局,更多依赖于政府的顶层设计能力。夜话活动首先由赵云皓发言,她参与了生态环境部 “无废城市” 建设试点的相关研究工作。赵云皓表示,目前国际上,已有8个城市明确提出了“无废城市”的建设方案和目标,其建设成效已获得国际社会认可,也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018年6月16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提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赵云皓还专门提到,无废+城市的概念,就是要上升到一个城市层面来推动“无废城市”的建设。“无废城市”由生态环境部牵头,具体由固体司固体处推进,充分做好政府部门的顶层设计。“无废城市”建设要求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整个试点工作,前后加起来也只有两年的时间。
2019年5月,生态环境部出台《“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9月份生态环境部就组织专家进行了统一的评审。现在,11+5个试点城市和地区已陆续印发实施方案,各个部门积极推进。
赵云皓表示,在这两年中,“无废城市”重点要建四大体系,包括制度、监管、技术以及市场体系。尤其是市场体系与原来的水和气有明显的区别,“无废城市”要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推进项目落地,并不能单纯地依靠财政支出来完成。
“无废城市”只有真正地市场化,固废才能真正地转化为资源。根据实施方案,整个“无废城市”两年内要建476个项目,总投资达1237.98亿。这还只是11+5这个地区范围,未来“十四五”,“无废城市”将梯次推开,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释放。
“无废城市”规划落地所面临的问题
“无废城市”试点时间为2019-2020年,正处于“十三五”总结评估和“十四五”谋划初期,“无废城市”的建设,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相衔接,也要与此前固体废物相关试点工作相衔接。“无废城市”涉及到固废领域全产业链,正在探索之中,其中不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传斌结合他在绍兴和宁波参与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
周传斌谈到,对于“无废城市”的建设,大家都是时间紧,任务重,边规划,边思考,而且这个过程还会持续。对于“无废城市”国家层面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比如工业废弃物要趋零增长;固体废弃物全量利用;无废的细胞等。“无废城市”是城市绿色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但也带来很多挑战和思考,它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家底不清。固废的处置量,目前在统计上口径不统一;
第二、指标是否可达。“无废城市”规划指标有50多项,各个城市虽做了删减,但在做目标可达性的时候,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第三、基层的落地执行。市里下来文件,到基层去执行,区一级政府再到街道、乡村去推行相关的政策,这就需要街道、农村相关人员要对“无废城市”有足够的认识及能力去落地执行;
第四、制度和市场机制的设计。大家目光更多盯在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国家在设计“无废城市”时,更多侧重在制度和市场机制的设计,未来在这一块怎么做,也是值得探索的一个话题。
“无废城市”试点的核心要义是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道路
许昌市作为“无废城市”试点城市之一,既没有沿海城市的先天优势,也没有省会城市的资源优势,但有自己的产业、区位和文化优势,许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紧扣“无废城市”指标体系,围绕“无废产城”制度链、“无废乡村”生态链、“无废经济”发展链、“无废文化”传承链四大亮点,重点开展八项任务,全面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关于许昌“无废城市”规划的落地实施,许昌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谷明川作了分享。
谷明川表示,“无废城市”要注重培育市场化的机制。以生活垃圾为例,生活垃圾的处理,包括分类、运输,最后到焚烧、填埋等,费用都非常高,单纯靠财政去补贴,是不可持续的。“无废城市”建设环节所涉及到的项目,最终还是要走一条自我发展的市场化道路。
同时他还提到,“无废城市”试点结束并不意味着“无废城市”创建工作就结束了,否则试点工作就失去了意义。“无废城市”试点最重要的是要在试点期间摸索出一套“无废城市”可持续实现的基础,然后再去夯实,这是“无废城市”试点的核心。许昌市充分发挥本地环保装备产业的优势,以建筑固废再生利用为切入口,在各个县区选取一条道路和一个社区为试点,有望在试点期探索出建筑固废再生利用方面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体系。
“无废城市”的试点期只有两年时间,许昌市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不只是完成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还注重“无废产业”、“无废思想”、“无废文化”的共建,甚至是“无废行为”的养成,最终培育成全社会自觉地“无废”理念,实现“无废城市”目标的可持续性。
薛涛作了补充发言,任何事情要做到极致的时候,就会有正收益,许昌当年做建筑垃圾和园林垃圾的时候,打破了很多部门利益,最后产生了正效益。在不同的城市的不同节点上,做完以后,再形成各自的组合,各地的经验,可能对未来固废管理带来新的借鉴。
资源枯竭型城市“无废城市”试点工作的路径探索
铜陵相比于其他试点城市相对较小,下辖3个市辖区、1个县 ,常住人口只有162.9万。2019年4月,铜陵成功入选全国“11+5”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名单,也是安徽省唯一入选城市。试点工作启动以来,铜陵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及时出台《铜陵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铜陵市生态环境局固管中心主任唐宣说到,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铜陵参与国家级的试点相对比较多,包括垃圾分类、绿色矿山,以及资源枯竭型城市等试点,做的都比较成功。铜陵是以工业“无废”示范为核心,统筹推动生活“无废”管理、农业“无废”发展、开展“无废”文化建设,最终蹚出一条长江经济带资源枯竭型城市“无废城市”的建设路径。
铜陵在长期的资源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固废,包括铜渣、硫酸渣、磷石膏等,为解决工业固废资源利用,铜陵大力开展国家首批循环经济、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等试点工作,其中,年综合处理磷石膏超过150万吨。
在推动粉煤灰、硫酸渣、磷石膏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同时,铜陵还大力探索农业绿色发展新路径,推动农业废弃物利用产业化发展。下一步,铜陵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铜陵“无废城市”建设,努力打造长江经济带资源枯竭型城市,建设“无废城市”样板。
“小循环”系统布局
目前,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已经全面启动,而资源循环利用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路径,在生产领域内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生活领域内要构建社会化的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这样,既可削减固废产生量、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又可变废为宝发挥固废的经济价值。
实现城市生产无废的关键,是发展城市生产领域的循环经济,消解生产领域固体废弃物的最佳路径,是在生产领域内部实现闭合循环、再资源化。这就必须打造城市生产领域的循环经济共同体,促进企业内部、企业间、园区间、产业间、区域间物质和能量的生态化链接,构建生产领域内循环化的食物链、价值链和经济链。
傅涛表示,“无废城市”的初心,就是生态文明,其理念就是人和社会,城市和大自然的生态循环,这个循环有时间跟空间的概念。“无废城市”核心的问题还是要设计适合生态文明,适合互联网社会的循环体系。“无废”标准对于不同领域要求也应不同,应该让物质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循环起来,并形成多个“小循环”。
傅涛认为,物质只要循环起来就不是废物,完成三条“小循环”路径就可以更好地实现“无废城市”,第一是工业废品的“小循环”;第二是产品的“小循环”;第三是易耗品的小循环。实现这三条路径的“小循环”,也是未来的趋势,但核心的问题还是要设计适合生态文明,适合互联网社会的循环体系,这样,“无废城市”就更有示范意义。
“小循环”不应走工业化大循环,不能认为电只有上电网才值钱;也不要认为水只有进入河道才值钱;更不要认为土壤处理到农田才值钱。“小循环”一旦打通以后,会有无数的商业机会,每打通一个,就会出现一个小产业,都是几十亿的细分领域;如果打不通,还是原来的传统思维,就会面临一堆问题。
潘功对傅涛的观点又进行了一些补充,他提到,这些“小循环”一旦形成了闭环,就是巨大的商业机会。政府如果想要一个有闭环的循环,企业自然会主动抢着来参与,也就不用担心钱的问题;如果企业自身带着一个循环的闭环模式,也不用担心钱的事,可以把方案提给政府,自然也是通的。
最后,赵云皓作了几点总结,一、循环利用确实是“无废城市”建设很重要的一把钥匙,各个领域闭环形成之后,商业模式就会出来,产业自然也就会形成;二、创建“无废城市”试点,并不只是为了让这“11+5”的城市实现“无废”,更大的意义在于,将这些城市所积累的经验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方案,向全国推广;三、“无废城市”的建设不是单单解决城市的固废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增强民众的幸福感。
首创环境戴小东:打通“产学研”落地通道 用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升级
朗坤环境廖润之:用项目塑造“硬实力” 高效解决垃圾分类末端难题
合续环境李文生:改变乡镇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模式,是政府期待的更好选择
嘉诺严峥:“分分合合”中,垃圾分类政策与分类处理工艺的博弈与联动
国务院国资委赵华林:央企进军环保产业,混改是未来一个重要方向
“E20水网固废网”公号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若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刘女士:17610899796(微信同号)
编辑 |郭香莲、汪茵
统筹 | 谷林
2019年,E20研究院重磅发布——年度报告、细分领域及总裁专属报告,明确政策趋势和产业形式,为把握市场机会提供有力支撑,具体报告名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