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开始都是冲着爱情来的!" 对话十位青年摄影师,"拾城"的爱恨纠葛

2016-11-01 小麦 拍者

点击蓝字订阅中国最具新闻精神的摄影公号



“很多人进拾城,一开始都是冲着爱情来的!”

“拾城是一个应该谈爱情的地方,而不是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怎么去寻找面包上。”

“我相信,加入拾城对大多数成员而言,都是自带'面包'来寻找'爱情'的。”


本想“正经”做个采访,

万万没想到,

原来你们是这样的拾城!


青年纪实摄影师团队"拾城"的成员,都是或曾经是新闻摄影记者/图片编辑,在本职工作之外,因为同样喜欢“城市记录”而走到一起。

关于区别于执行新闻工作时的拍摄和讲述方式、为何选择这一切入点呈现题材,以及“面包和爱情”等话题,拍者君跟其中的十位年轻摄影师聊了聊。



上排左起:朱骏、倪黎祥、浦峰、林宏贤、冯中豪

下排左起:冯海泳、陈中秋、沈伯韩、刘阳、黎湛均


(一)放下职业身份,在拍摄方式等方面会有不同吗?

(二)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题材,从这个角度去记录城市?

(三)在拾城,能找到“面包和爱情”吗?

(四)聊聊过程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拍摄经历吧?


排名不分先后


朱骏(嘉兴日报摄影记者)


其实我更愿意自己可以努力成为一个纪实摄影师,当然新闻是这个身份下的表达方式之一。从第一天做摄影记者开始,我就努力尝试将更多摄影类别和在其他领域里学到的东西一点点融入到日常工作和拍摄中。

比如我是学平面设计的,有时候就会在摄影作品中融入设计的创意、画面上加入点线面的构成;我也会把音乐中旋律的逻辑性和表达方式融入其中,用篮球的战术走位处理采访中的沟通协作关系等。


《嘉•家》将我工作的城市浙江嘉兴和我在农村老家的影像进行对照展示。

融不进城市、回不去老家,这是拍摄的初衷,表达我自己在成长阶段的心境。我想,很多与我年龄相仿、在城市工作打拼的人都会面临和我相似的经历或者说困惑。

同时,在这些照片里能看到中国城市和乡村在当下的共性和差异,这就是我们每天最司空见惯、最熟悉的场景,是我们最触手可及的影像,也最容易引起共鸣。


其实我想,很多人进拾城,一开始都是冲着爱情来的,还没有考虑面包。因为很多时候只有有了爱情才会有可能一起去为面包努力,有了面包之后可以去帮助你的爱情。从我个人来说,拾城是一个应该谈爱情的地方,而不是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怎么去寻找面包上。没有过多经济来源的话,大家可以过的朴素一点,把照片上的事情做的更有趣一点。我觉得在很多摄影人心目中,小而美也很好。

拾城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家有着共同的爱好和价值观,依然靠情怀在做这些事情。目前商业涉及的不多,不过大家也在慢慢地开始考虑,以后可能会去做一些可以投放到市场的作品,所谓的市场其实也就是人们关心的或者社会聚焦的问题。不过,拾城的根基还是一些散片,因为这是拾城发起的初衷。

没有感受到什么不利的因素和太大的困惑,也不会对我的工作产生大的影响。这里大部分都是来自纸媒的摄影记者,很多人现在的工作量比以前少了,甚至有些已经转战到幕后了。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人的惰性就会出来,拾城反而会告诫大家摄影的初心。我觉得这一点,拾城的很多摄影师都是有共鸣的。据我了解,很多摄影师觉得,如果没有拾城,他们就不会每天拿着相机出去拍照片。


▲ 上图:2014年3月,嘉兴。葡萄牙国家交响乐团在嘉兴大剧院演出。下图:2015年2月,老家。民间乐队为村民的婚丧喜事演奏。朱骏/摄



倪黎祥(苏州日报摄影记者)


会有相当大的不同。业余创作的摄影作品可分为单幅和专题两类。单幅的话更注重自己的感受和画面表现,拍摄上更为自由和感性,通常也不以发稿见报为目的。

专题而言,题材选择首要考虑是个人兴趣和社会价值,拍摄方式选择上更为严谨(基本上摒弃新闻摄影的方式),影像的叙事结构也会边拍边调整,在与采访对象的沟通上,会比工作报道更细致、更深入,从聊天中得到启发。


苏州有非常丰富的水系,城市性格也深受“湖文化”影响。常在水边行走,能拍到一些想要的画面。其次,在水边我同样是“他们”中的一员,得到平静和慰藉。


我相信,加入拾城对大多数成员而言,都是自带面包(有工作)来寻找爱情(对纪实摄影的热爱)的。就我个人来说,保持对摄影的初心,一年能拍到几张“留得下”的照片,并能找到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够了;这也是最重要的。

当然,未来如果有商业模式的话,会让拾城走得更远。“面包”不是目的,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困难和不利是目前中国纪实摄影的生态,虽然已经大有改观,但机制和条件还不成熟,在省、地市级影赛依然是风光沙龙盛行;对有志于纪实摄影的年轻人扶持还远不够,僧多粥少吧。

加入拾城对本职工作完全没有影响,只有积极的促进。当下担心的是自由支配的时间少,拍得还不好。


▲ 2015年,小提琴手。倪黎祥/摄



浦峰(新京报资深摄影记者)


对于我来讲,从来没有局限于自己的身份,都是按自己的想法去拍摄所有图片。唯一的宗旨就是,不管用何种手段、方式,拍到最好的图片。


因为新京报的《城市表情》栏目,所以让我一直以来就比较关注城市中的细微生活。美好的、幽默的、奇葩的、梦幻的……只要出现在我眼中,我都会留意拍下来。

我的笑脸系列更是城市表情的一个升级版本,虽然是一种称不上是作品的小品,但它却是我人生的一剂解毒药。


之前一年半拾城最大的问题在于,生产的内容和当下互联网喜欢传播的内容有矛盾,我们是一个个制作比较精良的单品,太单薄,各门户喜欢整桌的菜,够量。

我们最大的困惑就是一直没找到这个中间平衡点。既能让自己高兴,又能让互联网爽。所以现在只能欺骗自己说:面包会有的。毕竟现在不是以这个为生,大家都有各自的工作。但这个也是最致命的缺点,没有利益条件下,每个人的惰性,久了必然会损伤团队的凝聚力。

我们前几天开第一次年会,调整了一些方向,但毕竟都没有经验,希望有所进步。最担心的是,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拾城可能会慢慢走向死胡同。


▲ 北京,笑脸。浦峰/摄



林宏贤(新浪网高级编辑,原南方都市报摄影记者)


《夜魅》的拍摄方式很自由,这种自由既是相对于职务作品来说(不需要向供职单位交稿),也是对于拍摄本身而言——在夜里拍摄能更加隐蔽。在这组作品的拍摄过程中,我都未曾跟被摄者有过沟通。我只是出现在那,拍下这一刻。

客观性是纪实摄影毋庸置疑的本质特性,也是大多数纪实摄影师所秉持的执念,在拍摄时当一个“隐形人”,我希望自己做到了。


记录城市的方式多样。假如说《北京折叠》刻画了第三空间的底层人民,《夜魅》则是以图片的方式刻画了被白天所掩盖的夜晚,它是喧嚣过后的另一个切面。

人是城市的灵魂,我希望从人的角度来刻画其所在的城市。弗洛伊德认为,人会把愿望埋藏在内心深处,清醒状态时意识会抑制愿望。夜晚的隐蔽性给夜游者释放自己的机会,我想,这种状态下的人们应该更接近自己本来的面目,更接近“本我”。

从他们身上,观者能得以一窥城市更真实的一面。另一个原因缘于我是一个晚睡强迫症患者,总是对夜里悄然而出的各色夜游者痴迷,拍摄他人,也是看见自己。


拾城的发起源于成员之间共同的兴趣:热爱摄影、衷于纪实。对我而言,加入其中也是在应对奔流而来的过载碎片信息冲击,在心底保留念想的自然选择。因为成员来自全国各地,在举办这次展览前大多数人都未曾见面,对彼此都不够了解

和本职工作不会引起冲突,摄影师的本职工作正是纪录当下瞬息万变的迹象。商业模式并不是我们最注重的,我们相信只要作品有受众,自然会赢得它本身的价值。


▲ 2014年,广州。一名盗窃嫌疑人被便衣民警压往派出所。林宏贤/摄



冯中豪(凤凰网《在人间》栏目摄影师)


我个人在工作中几乎都是线性结构的拍摄,结合文字和图片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因此是一个纵向的讲述和呈现。但在拾城中,我不给自己设定任何条框和方向,不刻意关注某类群体,或专注于某条街道,就像我参展的“行”影,行走中捕捉光影,有的是故意出门寻找,有的是生活中无意所得。

至于沟通形式,日常工作中我会花相当大的时间成本在与拍摄对象的沟通上,但在拾城中的作品,我的沟通成本就是一个微笑。


其实我并没有太多预设立场或刻意要记录城市影像,原因很直接,我喜欢拍摄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精彩瞬间。如果生活在农村,我记录的可能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从“行”影这个角度来记录,纯粹是因为我的拍摄立足点就是不给自己带镣铐,随“行”所至,走到哪拍到哪,而不是工作中的拍哪就要走去哪。


确实看过一些对拾城能走多远的怀疑,但对我个人而言,面包一口吃急了也容易噎着。好内容永远是稀缺资源,我们不着急生产面包,先经营好爱情,有情饮水饱。


▲ 2015年8月17日,三名顽皮的孩童在正阳门玩耍。冯中豪/摄



冯海泳(腾讯新闻《活着》栏目摄影师)


应该还是差不多吧,毕竟自己是一个摄影记者,感觉还是脱离不了新闻的套路,当然整个人状态会比拍新闻放松一些,以前也想脱离这种新闻片的感觉,但还是改不了。


我希望自己的照片里面是有故事的,所以想通过我所拍摄的小人物来组成我的城市记忆。


其实还是出于能跟摄影同行老师们一起交流学习才加入拾城的,至于商业模式还真的没找到一条出路。

这几年大家应该都会有点焦虑,毕竟媒体环境确实大不如前,我觉得拾城的大伙儿应该也不是以赚钱的目的而加入的,这个大家庭尽管不能有面包,但是会带给你安慰。


▲ 婷婷是广州的一个平面模特,曾经她崇尚自然,从未想过整形,但有一次因为胸部不够大,她失去了做封面女郎的机会。于是,她也坐在了手术台上。图为医生为正准备做丰胸手术的婷婷进行消毒。冯海泳/摄



陈中秋(都市快报摄影记者)


其实并不是在放下摄影记者身份的前提下拍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正是我在日常采访中记录的,同时我们的报纸也刊发了。当然,有主题的照片,我会特意去拍摄,但在拍摄方式、讲述手段方面,我还是遵循自己的拍摄习惯,没有特意改变。


《水城杭州》是从我拍摄的很多相关照片中挑选出来,进行整合的。我自己也会拍摄一些专题,记录城市中的人和事。接下来,我们(拾城)也将集体拍摄一些更具现实意义和更有深度的题材,用我们的优势,力争记录下这个时代的中国。


未来我们不仅要把日常扫街,记录城市每一面的初衷保持好,更要着重进行集体专题的策划和拍摄。扫街是一种视觉训练,必须坚持,集体专题是为了加强内容深度和力量,都是为了拾城更好地走下去。只要齐心协力,我们对未来很有信心。

拍摄拾城的照片对我工作没有影响,反而是一种帮助和督促,让我更好地观察和记录身边的人和事,这也是我的摄影追求。


▲ 2011年1月25日,杭州,北山路西湖边,一只天鹅探入水中觅食。陈中秋/摄



沈伯韩(新华社摄影记者)


在拍摄方式上会更加自由,不用关心一张照片是否能被图片编辑看中、是否能吸引读者,不会产生“拍不到那样一张照片可能就没法发稿”的焦虑,只要自己觉得好就好。

讲述手段会更加多元和个性化,因为不用太在意别人是否“看得懂”,能引起共鸣的自然会对这张照片有感触。

如果是说与被摄对象的沟通形式上,倒不会有多少不同;如果是说与照片观看者的沟通形式上,会有不同,可以不用那么急于去诉说清楚什么,可以“喃喃自语”甚至可以“呓语”。


对光影的敏感,应该是很多摄影师的一个共通之处吧,从这样一个角度观看城市时,会觉得城市本身显得比较立体与丰富。我希望能在照片里更多地传达我对城市生活的感受,而不只是单纯记录光影,那就和沙龙摄影没什么区别了。


刚开始用iPhone拍照时的一张照片。印象中那时刚下过雨,天气转晴出了太阳。我在下班途中被前面一个身着红装、背着黄色大包的女人吸引,于是就跟着走了几步。在两个楼之间有一片光漏下来,等她进入这片光的时候,我拍下了照片。

回放时发现,她的周身竟然有一圈光晕。到现在我还是没搞明白为什么这张照片会有这样的效果。有意思的奇遇和好照片大多是上天的礼物,我一直这样认为。


▲ 2012年5月26日,一名女子走在街头,夕阳在她身上裹了一层光晕。沈伯韩/摄



刘阳(现自由摄影师,曾任职《新文化报》摄影记者)


可能女孩天生就是敏感的,很情绪化。当我觉得不安时,开始从街拍中寻找出口,因为记录别人的同时,也是在表达自己。

之后,我越来越注意感觉、知觉、想象和行为,当人物的情绪和我自身的情绪达到一个最佳切合点的时候,迅速拍下照片。

没人会注意到一个女性摄影师在做什么,女性身份可以更好地与对方进行交流。同时,我偶尔会借助手机这种低调的设备,拍摄情感更为自然的照片。


我的照片大多数拍摄于家乡长春,它是一座节奏很慢的小城。在这里,每一个圈子都能找到具有相应社交氛围的场地,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都反映着对外界事物的态度。


在某个步行上班的早晨,途中看见一名在公交车上处于“原始状态”的男子,瞬间勾起我某种情感反应,产生了拍摄的冲动。

当时与车窗内的人物关系并不是平行的状态,我便不动声色地逼近,举起手机选择盲拍,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只拍摄了两张照片,大有“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拍摄目的然后匆匆而去的感觉。

通过心灵来构图呈现出的是意想不到的惊喜。


▲ 公交车上。刘阳/摄



黎湛均(南方都市报摄影记者)


我觉得的是你拍摄的对象,首先能打动你,其次是能刺激你的视觉神经。工作的话,你必须去执行,而放下身份后,仅仅是个人兴趣使然,更加随心。


我也不知道,拍着玩。


最深刻的一次拍摄经历是2009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一周年,我跟同行远远地拿着长焦,每拍完一个祭拜的人,都会走到跟前说“对不起,打扰了,节哀”,那时感觉整个县城萦绕着哭声,心里感觉压抑。


▲ 2010年11月25日,广州市杨箕村处于拆迁停滞状态,已被拆除的废墟被绿色的纱布掩盖着。黎湛均/摄



“城记——青年纪实摄影师联展”

 

影展时间:

2016年10月28日至11月11日

影展地点:

中国摄影展览馆(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负一层)



本文图片均授权自拾城摄影师


- The End -

采访:小麦

编辑:小麦



▲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

官方网站:paizhe.com(拍者网)

官方邮箱:ipaizhe2016@yeah.net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脆弱的长江源就荷赛"新规"允许PS对话贺延光等资深新闻摄影记者 | 王宝强离婚案 | 金正恩"写真集" | LensCulture2016街头摄影奖 | 祖父母的爱情故事 | 吸毒者 | 中国摄影师闯美国 | 北京"直播工厂"里月入超十万的网红 | 当代摄影"为什么是他们代表中国" | 十万人守候国庆升旗 | "素颜"中国 | 流浪汉 | 台湾邮差的"乡土"摄影梦 | 不色情的裸照 | 朱莉和皮特 | 出租车司机的伟大摄影计划 | 寻亲十九年 | 营口运钞车劫案 | 舒淇御用摄影师 | 自学成才的囚徒摄影师 | 马克·吕布 | 王宝强原经纪人宋喆离婚案 | 临终肖像 | 世界摄影日 | Alex Webb | 资深图编谈视觉伦理 | 41岁7战奥运的传奇母亲 | 洪祸面孔 | 邢台大贤村 | 北京暴雨 | 震撼的母亲肖像 | 洪水一线的坚守 | 女性摄影记者云南"杀猪匠" | 从毛泽东翻译成为一代外交家 | 大同富商特大绑架案 | 800米悬崖徒手求学路 | 艾滋女童求学记 | 是谁买了北京"豪宅" | 抑郁症 | 保镖学院 | 广西16岁婚姻 | 目击大爆炸的摄影记者 | 距离天津爆炸点15米处 | 王林的"摄影术" | 2016荷赛颁奖 | 八宝山入殓师 | 排队的中国人 | 青山裕企 | 警局摄影师的13万张底片 | 民国女神 | 街拍黑马炼成记 | 无码照片 | 女洗手间 | 小黑裙上位史 | 人体冷冻过程 | 匪帮大叔的“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