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和J.K.罗琳的人生真谛:努力刻苦并不会让你离成功更近
人活一世,有谁不想做些事情出来、有点儿存在感呢?可要完成这样的目标,一定要苦哈哈的吗?如果痛苦是必须的,那什么时候才能等到幸福?
在童书妈妈读书会年度精华分享会上,金融学博士后、国家注册会计师、二级心理咨询师、CFA讲师屈博做了《幸福当下与成就未来》的演讲,为大家细细梳理了“克服困难-幸福当下-成就未来”之间的关联。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你是不是也羡慕巴菲特的工作境界?屈博还将告诉你:职场人如何既能掌控当下,又能赢得未来成功,获得幸福力。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563duvvvy&width=500&height=375&auto=0
▲ 童书妈妈年度精华分享大会精彩视频,由一刻talks拍摄并剪辑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怎么通过掌握当下的幸福来成就个人未来?
当下不刻苦,
未来一定没成就?
首先,我们看一下核心理念,就是未来的成就源自当下的幸福。
这里,我想讲一个很普遍的错误观念,就是刻苦等于成功。我弟弟上高三时,我去教室接他,他们教室的黑板报上写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么多人都在接受这样一种理念:刻苦=成功。
假设这个前提成立,那是不是说你当下不刻苦,未来就没有成就?所以你就必须一辈子不停刻苦、不停受苦,因为你一旦不受苦了,那你未来就要失败了。实际上,他们一个班级真正考上好大学的人寥寥无几。
我要说的第一点:刻苦不一定能成功。可错误的观念到底来自于哪里?大家都跟我说来自于孟子的话: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句话讲的是什么?孟子讲的可不是痛苦,是困难!如果想要有所成就,肯定要克服很多很多困难,但这个过程并不一定等于痛苦,刻苦也未必就一定克服得了困难。
在做的事情中感到幸福
才能取得成就
我们不如回到《论语》看看孔子是怎么说的,在七十二门徒里,孔子对颜回的评价最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孟子跟大家说,要想增益其所不能、成就自己,必须克服困难。 而孔子早就告诉我们了:怎么能克服困难呢?“回也不改其乐”——你必须在你做的事情中获得幸福,才能取得成就。所以,克服困难等于什么?幸福啊!
克服困难-感到幸福-未来成就
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J.K.罗琳的《哈利·波特》应该是全球最有名的一套童书了,她本人的经历比较坎坷。她有一段时间没有工作,为了取暖,这个单亲妈妈就带着两个孩子坐在咖啡馆里写作。
当时,她拿的是低保,作品被多次退回来,她写作是为了赚钱吗?这基本不太可能。但她仍然每天快乐地教育两个孩子。是什么让她快乐?
她说:“我最爱的是写作,写作本身就能给我幸福。”从某种意义上说,《哈利·波特》最后给那么多人带来那么多的幸福,也来源于作者的创作初衷。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她的成就源自她自己的幸福。
再看洛伦·巴菲特,他最有名的一句话叫“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它表明,工作本身就能带来快乐。巴菲特现在已经80多岁了,他说死后,钱全部捐出去,不留给孩子。他并不为了金钱而工作,就是为了工作带给自己的快乐。
很多人问我:金融领域,你最推崇谁?我说是巴菲特。他们再追问:你觉得他的哪些方法最值得学习?我说:不是他的投资方法,而是他的工作理念,这才是他成功的本质。
如果大家想学巴菲特,最应该学的一件事情就是——“跳着踢踏舞去上班”,这才是他带给大家最重要的财富,这个财富也是可以共享的!
卡尔·马克思先生说过一句话:共产主义社会时,劳动是第一需求。
一开始,我理解这句话是在说道德需求,大家都要努力工作不计回报。但现在看,这还是理解反了。现在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如果咱们每个人都像巴菲特一样,把工作当成幸福快乐的事,那这动力得有多大?!
在我看来,这三个人其实代表了我们走向成功的三个境界。
就幸福而言,它让J.K.罗琳女士克服困难,逐渐由困境走向成功。而巴菲特已经有了极大的成就,工作中的幸福可以让他可以继续全情投入其中。卡尔·马克思则表明,如果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得幸福,那么社会之大同指日可待。
职场人士如何获得“幸福力”?
刚才,我一直在“纠正”大家的原有观念,但观念扭转了,就能获得成就了?也未必。那我们到底该如何获得这样的幸福力?我们得有方法。
第一步:怎样做一项工作,通常需要从工作量开始考量。过多的工作会带来过大的心理压力,大家很难从工作中获得幸福。
心理学研究证明,超过一个人最大能力的5%,这是最好的工作量,正好可以给你带来幸福。
如何把握这个量呢?有经验的人当然比较好把握,对新手而言,你可以记录下来安排的工作量和最后的结果,再进行调整,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第二步:工作的开始。对于这一点,多少有点儿拖延症的朋友大都会说:其实最难的不是工作,而是开始工作。对此,心理学研究有几个方法供大家参考。
如果你喜欢看小说,OK,翻开一本小说,然后开始你的工作。注意,这里我们说的是,只要开始就是最好的,所以,你这时可以干任何事情,只要能让你开始,这一点很重要。
之后呢,进入工作进行状态,这时你主要做的是沉浸在幸福之中。慢慢地,你发现看小说成为工作的干扰,你会自动合上书,那么你就可以专心工作了。
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一开始,不要怕同时做几件事,那些干扰是在帮助大家进入工作状态。
工作结束,做得好就记录下开心;做得不好,也记录下问题,比如开工两天没啥进展,那你要做的是只要记下来你用了两天,不要担心,也无需懊悔,日后由两天变成一天半就可以了,这是一个逐步改善的过程,最后你会从工作中收获很大的幸福感。
如何应对多线程工作
当你能把一件事情做得很有幸福感的时候,大家可能会说:我同时要完成多项突破,这时候如何还能获得幸福感?这还真是一项比较高阶的能力。
首先,你要做的并不是去工作,而是要储备足够的体力与脑力。当一个人极度疲劳的时候,他既没法工作,更无法获得任何幸福感。
这方面,我也只能说多锻炼多睡觉,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但是我可以给你一个标准,看自己是否具备了这两项能力——
如果在工作中主要靠烟、茶或者咖啡来帮助提神的话,那么我只能说这时你已经没有足够的体力和脑力了。很多产生重大成就的人,他们有个特点就是五点之后一定要下班,一定要休息。他们其实是在保持脑力,这样工作效果才会好。
其次,在多重工作任务的状态下,你得做好工作规划。
先做哪个后做哪个?我想说,先做那项给你带来幸福的工作,避免卡在某一项工作上长时间没有任何进步。这需要我们做好工作规划。
多长时间做一个计划比较合适?根据牛津大学一名教授的研究,他推荐一个月做一次计划,关键在于你一定要充分留出针对意外情况的时间。如果遇到意外情况无法执行,如果工作安排不满,那么你会发现自己无所适从。一个月内如果还有一些空余时间,那就可以做一些改进。
最后,关于工作的切换,也是最难的。当你完成一项工作时,你会产生幸福感,“我要沉浸在这种幸福感之中”。但是你一天肯定不只做一样工作,你最好把这个工作切换点同自己的一些生理节点结合。
比如,人肯定是要睡觉的,所以一天只做一件工作肯定是切换起来没有任何压力;如果一天要做两项工作,那切换点就是午饭;再说得更细点儿,可以是喝水、去卫生间这些节点,这时切换工作,你会发现容易很多!
最后,希望在未来一年之中,大家都能获得满满的幸福,掌握获得幸福的能力,逐渐走向自己的成就。 谢谢大家,我们2019年再见。
作者简介:
屈博:童书妈妈北京读书会会员,金融学博士后,国家注册会计师,二级心理咨询师,CFA讲师,超级奶爸。
___END___
童书妈妈三川玲
会员文章精选
2018年会分享《选择力:如何培养有选择力的孩子》
2018年会分享《发现优势,发现幸福》
清华妈妈的技术贴:发现天赋培养优势不能只靠follow your heart!
2018年会分享《被低估的亲子朗读》
2018年会分享《反脆弱》
斜杠青年的育儿经:脆弱的反义词不是坚强,而是反脆弱
2018年会分享《如何通过吵架让彼此成长》
2018年会分享《荷兰育儿法》
2018年会分享《坚毅》
土木工程博士爸爸用技术分析:为什么嗑瓜子可以随便嗑半小时,学习却不能?
2018年会分享《选择自由》
2018年会分享《当改变来临》
阅读《罗恩老师教育奇迹》
阅读《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
阅读《爱的教育》
阅读《孩子:挑战》
阅读《教养的迷思》
阅读《夏山学校》
你是选择让孩子出人头地做精英阶层,还是幸福而平凡地生活?这就是夏山和伊顿的区别
阅读《自然法则》
阅读《富兰克林传》
阅读《芬兰教育全球第一大秘密》
阅读《亲密关系》
阅读《为未来而学,为未知而教》
阅读《朗读手册》
阅读《坚毅》
阅读《大学之路》
会员专栏
女神王晓琳心理学专栏 王美女的名言是:我提倡的每个做法,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父母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你敢让孩子填这份童年负面经历问卷吗?
艾米园长阅读专栏 艾米园长创办了一个热爱阅读的幼儿园:每个孩子每天要听五个以上的故事,孩子们入学的礼物是书,得到的奖励是书,家长会的纪念品也是书。艾米园长发现,有一些绘本,总是以“破书”的形象出现,那是因为小朋友太喜欢太喜欢太喜欢,翻了太多次太多次的缘故。艾米园长把这些小朋友百看不厌的“破书”收集起来,一本一本写给大家。订阅童书妈妈,每周看艾米园长的翻破专栏。
不是每个打着缓解入园焦虑的绘本,都能帮助孩子,有效方法看这里
大米老师青少年成长专栏 文学硕士,曾为杂志撰稿人及摄影师;初三男生的妈妈,也是应试教育观察者,深切经历过从心灵封闭到开放的过程;长期关注心理学与教育学,多年来一直探索青少年结伴成长的模式。
▼ 点击阅读原文,可进入童书妈妈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