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游戏中的“朋友圈”,你了解吗?
过去,家长们非常关心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生活;如今,孩子在网上的“朋友圈”也不容忽视——孩子能在虚拟世界里交到“真”朋友吗?
在新一集《新游记》中,著名心理学人叶壮分享了几个实用技能,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游戏中的社交生活,让孩子在游戏中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建议您点击上方视频观看完整课程,以下为文字精选版。
很多时候,伤害孩子的,并不一定是这些外在的短暂影响,而恰恰是来自家长的保护欲。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早晚都要和人打交道。在孩子走入社会之前,被现实教训的头破血流之前,用游戏练练手,见见世面,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管理到位的情况下,游戏中的代价会更加可控,试错成本也更低。毕竟,游戏世界中的社交环境没有现实复杂,但是对于人性在各种可能性上的表现,还是预留了足够空间。
家长也不能要求孩子在现实与游戏中接触到的其他孩子,都是完美同伴。人是复杂多样的,完美的同伴只能出现在梦里。让孩子早早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练习,要比给他营造一个完全被保护的封闭空间,来得更有价值。
孩子如果觉得一个人不适合来往,可选择不和他相处。如果孩子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与之相处,他也总要学会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不具备在游戏里和相对复杂的环境打交道的能力,家长又怎么指望他突然就能拥有在社会中立足所需的种种技能呢?
比如上大学、出国后如何处理好室友关系;上班后如何搞定复杂的职场关系;恋情中,如何摸清亲密关系里那些复杂的界定?
当然,游戏并不是训练这些能力的唯一手段,但至少它可以作为一个初级训练场所。家长们也要置身于这个训练场中,了解并且保障孩子所面对的挑战,这才能起到锻炼的效果。
所以,游戏本身是可以给人际关系赋能的。不同于很多人误以为的那样,爱玩游戏的孩子会越来越孤僻,恰恰相反,游戏本身就是一种优质社交的入口。
有研究发现,小时候玩过红白机(类似国内风行一时的“小霸王”)的孩子,比那些没玩过的孩子,在长大后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家里有个游戏机,可以显著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还能促进孩子与其他同龄人更多地进行户外活动;甚至在孩子们的群体中,那些玩游戏的孩子也被同龄人认为“更加合群”。
▶游戏社交时,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注意哪些问题?
对于孩子在游戏中社交,叶壮老师有一套在线上参与社交的方案供大家参考。家长们要在自己理解后,以一种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告诉孩子们,他们需要在收获朋友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
第一,不是好游戏里才能交到好朋友,也不是烂游戏里就都是烂人。
评估线上游戏的好坏时,“玩家素质”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有的游戏在玩家社群上运营不力,就造成了“品行不良”的玩家扎堆的问题。有的游戏门槛高,那么能玩出名堂的人,通常也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好的游戏通常拥有新知性、审美性、快乐的纯粹性等特点。具体如何甄选好游戏,各位家长可回看《新游记》第八集内容。
第二,玩家应该知道,即使是游戏里,也要懂得珍惜羽毛。
很多人玩游戏会端着满不在乎的态度。他们认为虚拟的游戏世界里没有严格的约束,真是的身份也不会暴露,所以做什么都无所谓。这类玩家还会说“再不济,我以前的号不要了,重新再开一个号。”
这样的玩家就很难收获一个很好的社交圈子,反而极容易陷入社交孤立的恶性循环。
生活需要认真的态度、积极的心态,游戏世界同样如此。
首先,是直接或者变相的关系绑架。
比如,“如果你还跟某某一起玩,我就不跟你一起玩了。”或者“是兄弟,你就要跟我怎样怎样。”游戏是游戏,关系是关系,关系好,不能是行为绑架的借口。
这样的关系绑架,非常容易升格为其他的问题,甚至超出游戏影响到现实生活。
其次,就是不平等的交流。
玩家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也许在一些游戏中,存在着职务分配的差异,但是玩家与玩家在个体层面上,依然是平等的,并没有高低之分。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如果碰到了有人对你颐指气使,或者强制让你低声下气,就要立刻警惕,采取应对措施。
如果有人跟孩子提出来要花钱买他的某个装备,出现金钱交易,这就涉及到线上与线下的资源置换了。
不过这并不是最严重的,在一些极端情况下,有的人会要求线下见面,就会造成人身安全方面的风险。
最后,是线上霸凌问题。
有的玩家装备好,或者拉帮结派,确实也存在游戏中霸凌他人的可能性。
没有谁面对这种霸凌有“活该挨着”的义务,但很多时候,孩子的愤怒与复仇心态会被引爆,自然就容易有冲动的行为。发脾气、偷偷拿出爸爸的信用卡,付费刷屏来回击,这些都是可能的。碰到线上霸凌,要及时止损,打不起也躲得起。
玩线上游戏,当然有开心快乐的时候,但依然有需要“一票否决”的时候。如果孩子有以下的感受,又暂时没有可行的解决方案,就可以选择立刻结束当下与对方在游戏中的沟通和交流。
第一,孩子只要玩的不开心了,就没有什么玩下去的必要了。
毕竟玩游戏,目的是为了高高兴兴,但现在因为跟别人的互动,感到不爽了,那有何必继续呢?
人是需要社交的动物,而线上游戏很大程度上依靠游戏和互联网的交融,迎合了人在这方面的刚需。
玩游戏是为了高兴,不是为了社交——社交只是让玩家玩的更高兴的一种形式罢了。只要把握住了这个原则,在玩线上游戏时,偶尔碰见的那些人际关系问题,就不足为虑了。
所以,家长朋友们要通过观察和沟通,找到孩子在游戏中的朋友、社群。让孩子们讲给你听,他在游戏世界中感受到的美好,比如,他和玩友一起度过的成长时光、一起收获的战役的胜利、互相赠与过的装备或道具。
当然,家长们也要记录下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因为社交而产生的不开心的事。比如队友技术水平差,导致团队竞技失败;有玩家向孩子索要装备;或者看到有人在游戏中吵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