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母亲”这个身份,简单的赞美和批评都显粗暴

你们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1-01-12

又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往年的这个时候,我们总会聊聊自己对“母亲”这一身份的感受与思考,今年,我们尤其想听听大家怎么说。


于是,在母亲节的前一天,我们向大家发起了征集:想知道屏幕前的每一个个体,与母亲之间的故事。征集发出后,我们收到了大家各种各样的热情响应——不管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不管是愉快的还是悲伤的,我们都感谢每一个你,愿意将心底的话告诉我们。


今天,书评君就从这些响应中精选了一部分,作为母亲节的特别分享。这个母亲节,我们不做简单抽象的歌颂,因为“母亲”并非天生与必须;我们也不做尖锐粗暴的批判,因为“母亲”并非羞耻与罪过。更多的时候,“母亲”这个身份,如同世间万物一样,或好或坏,就只是那样发生了。我们想透过这些讲述,试图去认识这个身份的复杂、力量与局限。


也期待你跟我们分享对“母亲”这一身份的感受与思考。


作者|书评君的读者们


“都快退休了谁会找你?”
“你呀”

@桃桃,27岁,事业单位员工

晚上回家突然想和妈妈视频。看了看表,11点,她可能睡了—— 拨一下吧,反正她睡觉都会关机的,即使睡了也影响不到。


拨通,一秒通了:“妈你还没睡?” “没有,刚躺下” “怎么睡觉没关机,你不说对身体有辐射吗?” “我觉得也没啥辐射,怕有人找” “都快退休了谁找你?” “你呀”


@伊笑倾城,28岁,自由职业

以前在家的时候总是对妈妈百般挑剔,嫌弃妈妈做的饭菜不够可口,嫌弃妈妈不太会说好听的话。现在结了婚,生了孩子,在婆家生活不顺,才觉得只有自己的妈妈才是最亲最爱自己的人。她对我所做的一切,无论好坏,都没有一丝作假,她所给的爱一直都是最真切的。妈妈,我爱您。


@远远

与母亲的故事并不多。自初中从云南回湖南上学开始,与母亲见面的机会就极少极少。每年都是在寒假,搭乘火车赶往千里之外的云南,然后再转车到达母亲所在的小县城。


每年的那个时候,母亲总是很关心我是否买到票,听到了肯定的答案时,她会给我回一句“太好啦”。虽然隔着屏幕,但我依旧感同身受。常年与母亲分隔两地,彼此的情感却愈加深厚。


如今,母亲已经在云南待了将近二十年,将人生中最黄金的时段留给了一座籍籍无名的小城,也给我和弟弟带来了无可回报的厚爱。昨天,给母亲买的手镯送到了她手上,愿她永远年轻,也祝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Wongchin ,年龄24,办公室职员

我妈吧,是一个40多岁的农村妇女。生我的年代,家里很穷,我母亲经历过3次流胎才最终怀上了我,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小时候瘦,家里的营养品就只有自家养的母鸡下的蛋,牛奶、猪肉、鱼肉是很少见的,母亲就把家里为数不多的鸡蛋都留给我。


直到现在,我妈吃什么都会给我留一份,每次回家还是会给我准备一大包东西。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晴朗,30岁,私企职员

我的母亲于去年六月一场车祸被夺走了生命。以前家里穷,年幼的我,看母亲望着商场柜台里标价几十块的面霜不敢买。每当做了荤菜都全部分给我和弟弟让我们多吃点…那时候我就想等我长大一定要好好孝顺她。


后来我们长大了,工作稳定了,家里状况也慢慢好了起来。却应了那句老话,“子欲养,而亲不待”。没有母亲的家是不完整的。


《哀痛日记》

作者: [法] 罗兰•巴尔特著 

[法] 娜塔丽•莱热整理、注释 

译者:  怀宇 

版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

母亲去世的翌日,罗兰巴特动手写作了这部书,追忆关于母亲与生死的点点滴滴。


@王丁融阳,33,设计师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去年惊蛰前一场意外,母亲一句话都没留下, 匆匆离我们而去。对于家里最小的我,完全已有天塌之感。母亲是在快40岁的时候有得我,想想高龄产子,身体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母严父慈,在我们家里,母亲扮演了全部的重要角色,小时候的吃喝拉撒,长大后的学习工作,事无巨细,都是母亲在操持,在忙活!小时候贪玩厌食,母亲就亲自逼着一口一口吃完饭才能走开,现在想来这才是作为母亲的最基本最伟大之处!每在学习中、感情中、工作中遇到挫折,都是母亲在悄悄劝导、排解,而我们给予母亲的却少之又少!


人生最大遗憾,就是在母亲节再也无法和母亲通个电话、说说心事,想珍惜,故人已去,痛在心中!想起贾平凹的《怀念母亲》:……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子欲养而亲不待,实乃人生最悲怀!



重男轻女“拒绝做母亲,我怕会辜负孩子”

@绮玲,21岁,学生

重男轻女的家庭。从小就被迫懂事,以前被我妈大骂是家常便饭,但实在是忍受不了她言语中对我的厌恶和辱骂,也少不了搬弄是非侮辱我。在这个过程里,我一直铭记于心的一个字:忍。渐渐变得内向,心里慢慢也变得强大。当我高中后,高三的一天,她踹了房门,无理取闹的骂人,我用沉默对待她一个多月。在长大的这么多年,我和她是有隔阂的,相信她也察觉到了,我甚至在她旁边哪怕一分钟我都想逃离。


再后来呢,我不理她,加上亲戚都跟她说不能一直这样对待自己的女儿。再慢慢地她意识到了,对亲戚哭诉说,要补偿我。通过亲戚才知道这番话,我心里想的是,已经都不重要了,不想要补偿,以前都没有,现在更不需要了。

《母爱的羁绊》

作者: 卡瑞尔·麦克布莱德

译者: 于玲娜 

版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年10月


现在呢,虽然我还是会有点芥蒂,但我始终明白,她是我妈,是生我的人。我不记恨她,反而有点可怜她,真的,也心疼她。人好矛盾!


我记得去年母亲节看到一句话,不是所有人都一定要当母亲,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当母亲。其实我不是不爱她,只是曾经的伤害深深烙在心底,就算不提,偶尔深夜里或者看到类似有关母亲的事情,想起来还是会隐隐作痛。


现在的我,很坚强,已经不恨她了,她对我也慢慢变得比以前好了。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拒绝当母亲的想法越来越强烈。我怕我会辜负自己的孩子。


@静静,30岁,教师

我从小是超生的,父母把我送给好几户人家养,都没人愿意要我。因为我总是生病,收养我的人怕养不活我。收养我的一家人,大年三十要回老家祭祖,怕我死在他们家不吉祥,过年的时候把不满一岁的我独自留在临时工作的农场。


母亲得知后,大哭了一场,最后叫来了舅舅和姨妈商量,每月给姨妈一点钱,让我在姨妈家里生活。所以,从小到大我都是跟着姨妈家人一起生活,跟着姨父姓,叫姨妈妈妈。至于我的“母亲”,我总觉得我和她的关系不可能修复了。


@海带,25岁,南半球打工度假

越长大我妈离我越远了,我很孝顺,我妈也很爱我,但是我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为了让他成家,我妈下了血本,结果我哥一分都不给还债,最终债务落到我头上。


我还是爱我妈,但是最近这3年,已经不喜欢我妈了,她所做的事情一直在把我往外推、推出家、推出北京、推出北半球,我不再相信她了。因为她做的事情会伤害到我,我只能离她远些再远些。万里之遥我也很孝顺她,我会一直帮助她,但是不会和小时候一样喜欢搂着妈妈睡了。



“母亲”不是天生的,是被建构的


@林桃,27岁,会计

从小母亲这个角色给我最多的时候就是凶,一日打三顿,我是女孩儿,但我特别调皮,经常她打我的时候还会说你怎么不去死呢?你去跳楼啊!抄到什么家伙就用什么家伙打我,有一次还用扁担揍我,直到我读了高中,也许她觉得我长大了吧!大学开始爸爸开了一个家庭网,渐渐不知道怎么她变得好像特别依赖我,这个不会又一个电话打过来,弟弟咋了,妹妹不听话,村里人怎么样,每天晚上她都会给我打电话,一打我们就聊一两个钟,室友还笑我没断奶,那么粘妈妈。


从大学到现在我已经结婚生孩子做了别人妈妈了,我开始慢慢理解她的心情,因为自己的孩子调皮的时候我也会发火,过后我也会一个人心疼躲着偷偷哭,不知道她以前打完我是怎样的心情,也许也是很难过吧,我那么不懂事。现在面对越来越像小孩的她,越来越依赖我,不敢对她有一点不耐烦,怕她会像我一样敏感,希望她身体健健康康的,我知道她爱我,一直都爱我,我也爱她,只是我们都曾不说,我爱你。


@FantasticBear

你缺席了我大半个人生,你问我“怨你吗”,我只能回答“怨过”。我小时候,你还跟爸爸在一起,我记得他总打你。有一个晚上,做噩梦,梦里他又打你了,而我就像在现实中一样无能为力。于是我大哭,还叫我的舅舅快去阻止我爸。这些事已过去十几年了,但还在我脑子里,怎么赶都赶不走。


《中毒的父母》

作者:  [美] 苏珊·福沃德 

译者: 许效礼 

版本: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3年7月


你离开我爸了,但生活不像故事里一样“从此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你连番遇到渣男,有的比我爸还糟糕,而我还是像小时候那样,什么都做不了。我高三那年,你被渣男骗走了钱,来给我送饭送零食的钱都是找别人借的。


所以你问我“怨你吗”,我怨不起来。我俩现在很少联系,我想你是怕打扰我吧。而我也没有勇气联系你,你的生活在我眼中还是有点糟,而我也受够了看着我爱的人遭罪却什么都做不了的无力。现在,我在离家挺远的地方上学,你在老家开了一间小酒吧。母亲节到了,希望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一切好好的,多注意身体,少喝酒少抽烟少熬夜。


@Lucidus,22岁,学生

“母亲”不是天生的,是被建构出来的,不是每位女性都愿意成为母亲,但是选择成为母亲的女性都很勇敢。母爱不应该被神圣化,不应该成为绑架女性自我实现的托词。我觉得如果我妈妈没有生我,可能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吧。好在我过了需要妈妈操心的年纪,希望以后可以支持她去做她想做的事情。


世俗与信仰夜读《圣经》,母亲用它代替安眠药

@日青

母亲是虔诚的基督徒。白天,常常忙于教堂的各种事务:培灵会、探望病人、慰问孤老、丧事礼拜兼及各种采购、记账等等。以前,父亲常开玩笑:你妈比总理还忙。夜晚,一颗亲近上帝的心依然炽热。上帝似乎给了她无穷的能量,让她像一枚陀螺不停地旋转。


夜深人静,黑暗袭上人的倦眼。上帝点上繁星,为人执灯。母亲开始夜航,她捧起了《圣经》。她的床头常年放有一本黑封面的《圣经》,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 有时候,我在母亲家里宿夜。半夜起来上洗手间,发现她房间的灯光还亮着,我推开房门,说:“妈,你怎么还不睡?”“睡过一阵啦。睡不着。”她披着外套,靠在床背上,看书。 我劝她再躺下,她答应着,但依旧看书。我便不再打扰。屋内只剩下钟摆的“嘀嗒”声。 


对于母亲的信教,我并不反对,但对于她向旁人的宣讲,我常常不置可否,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一开始,她常生气,后来,也觉无奈,但又有所希冀,只是说:“现在你忙,等将来空了,一定要去做礼拜。”我含糊其辞。 “神对人说道:我医治你所以伤害你,爱你所以惩罚你。”我很难理解这种神慈爱的右手和可怕的左手。当母亲向我宣讲神圣的教义时,我想的却是四姨的苦难。四姨一生命运波折,幼时被外婆送人,后返回,嫁人总不如意,几任丈夫死的死,离的离,母亲拉着她信教之后,她的苦难依旧,唯一的女儿得了精神疾患。上帝伸过来的都是左手。一句“这是上帝的考验”是远远解释不了我的疑惑的。 我不知道母亲会不会有疑惑的时候。即便有,我想她也是不会向我表露的。她为着家人,跪下来,虔诚地祷告,上帝似乎也给她带来了生命的礼物:她不再像以前一样郁躁。 


年少的我看来,她曾是一位性情乖戾的妇人。我父亲开过玩笑:你妈是咱们家的武则天。 我很少能够在她怀中任性撒娇;有什么委屈想要大哭的时候,总是被喝令着立马闭嘴;打酱油回来,在石阶上绊了一跤,瓶碎了,酱油流了一地,换来的是大声的斥责;母亲睡眠不好,白天补觉,我和哥哥走路都不敢喘气,生怕惊动了她,让她大发雷霆……我想这些话告诉母亲,她肯定难受。但当年的她,确实如此。 如今,母亲不再年轻,从98年到现在,她信教已经有许多年了。她的睡眠状况比以前好了许多,心气也平顺多了。有时候睡不着,她就拿《圣经》来替代安眠药。


 我不知道母亲郁躁的源头是什么。父亲几乎对她百依百顺。但或许每一个模样幸福的家庭都有底下错综杂乱的根,再加上我并不是一个贴心的女儿,眼拙嘴笨,不懂得软语温存,所以,在岁月的风霜背后,我依旧不能好好地了解她。只记得当年她是厂里的先进工作者,在手工画鞋样的年代,她手里的圆珠笔不停在皮料上笔划,很快就能完成工作任务。后来因为身体原因,母亲成了家庭主妇。一回,饭桌上,她恨恨地说:“我现在不工作,你们是不是都瞧不起我?”这哪儿跟哪儿啊!母亲就是太多思多虑了! 白昼过去,夜色如水。鸟的羽翼不再扑腾,它静静地安眠。母亲的船在夜的岸边出发,身心溶尽,神随浪摇。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愿上帝与她同在!


父亲离世
我才意识到我还是离不开母亲

@小夜曲,23岁,研究生在读 

经过这么多年,最近我终于重新感受到与母亲之间强烈的情感联系:我很爱她。18年前,我内心很清楚自己很爱母亲。每天傍晚喝完汤,母亲便坐在胡同口的石墩上与邻居聊家常,而我必须被她抱在怀里听着她说话时胸腔的震动才能睡着,那时我知道我离不开这个女人。


9年前,我开始上高中,父亲和母亲在我心中的地位也在悄悄的转变。父亲总是在进步时鼓励我,退步时安慰我,而母亲不懂我的学业,也发表不出意见,于是每次回家我跟母亲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妈,我爸呢?”6年前,我如愿考入了大学,急着去看外面的世界。每天忙着学习,打球,社团,我是对不起父母的,我体会了他们从未体会过的世界,却流连忘返,经常放假提前回学校,一个月也不跟家里打一次电话。每次通话就是“喂,妈,我爸呢?喂,是爸爸吗,我没钱了能不能给我打点钱过来”。2年前3月份,父亲被查出了癌症,来北京看病。那时我真切的感受到我爱自己的父亲,如果他死去,我承受不了。但是母亲整日愁容满面,我有时会生出厌倦情绪。我希望能每天开心地照顾父亲,让父亲也多一些信心。可母亲整天不见一丝微笑的脸,让我很压抑。


《惜别》

作者:  止庵 
版本: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8月


2年前12月份,母亲一通电话打了过来,“妮儿,你快来吧,你爸爸头疼的受不了,昏迷了,我不知道怎么办呀”隔着电话听着她歇斯底里的哭声,我的心头一紧,赶紧打车去父亲看病的医院。之后的几天,我完完全全感受到了母亲心里的脆弱,小的时候就感觉父母是万能的,因为他们不会将脆弱展现给你看。而此时,我感觉我应该像个大人一样了。在ICU外度过了3天,医生说病情在恶化,随时会去世,一旦在医院去世就得在北京火化,不能带回家,你们考虑清楚。我和母亲做了艰难的抉择,最后放弃治疗,将父亲带回家了。两天后父亲在家去世,我感觉世界上最爱我的人不在了。而我和母亲也成为了彼此在这个世界上联系最紧密的人,她开始将她的梦讲给我听,她身体不舒服了会告诉我,家里的事情不知道怎么办了会问我的意见,而我也开始基本上每天都跟母亲视频聊天,因为我知道她需要我。


可是做大人真的很累呀,每当看到自己的同学的父母带着好吃的来学校看她们,她们关于学习生活和工作选择有决定不了的事情可以找父母商量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生活对我这么不公平,为什么我有了事情只能自己承受,自己选择。这段时间是责任让我和母亲联系这么紧密,而我并没有感受到对母亲强烈的爱,我并不是离不开母亲。前段时间,学校事情不多就回家了,在那十几天里,每天晚上和母亲在一起入睡,听着她的呼吸声我很快就睡着了,心中是从未有过的踏实和安定。回到学校后,再也没有那种安定了。


我意识到了,我还是离不开这个女人,这个和18年前一样的女人。因为我爱她,有她在身边我心里才踏实。活了二十多年了,非常惭愧的发现,父母对孩子是真的无私的爱,而我对父母的爱是自私的,只有从她们那里索取的时候猛然发现自己爱着她们,因为我贪恋做孩子的无忧无虑。未来希望自己能够时刻铭记对母亲的爱,不再忘记,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对母亲的付出不再仅仅是出于责任,还有爱。



今日互动

你跟母亲关系如何?

又是否有什么话想对母亲说呢?

欢迎留言,与书评君分享。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书评君的读者们;编辑:走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杠精的诞生 | 猫奴的诞生 | 晓书馆 | 4·23书系 | 好书致敬礼|2017十大好书|聚会方式第一批90后陈小武性骚扰事件黄仁宇社会我XX 孩子们的诗 | 2017年度好书 call | 至爱梵高 | 南京大屠杀 | 隐私 | 余光中 | 屠岸 | 《芳华》 | 西南联大  | 性社会学 | 11 | 秋季书单 | 江歌案 | 鱼山 | 龙榆生 | 阅读评审团 | 霉土豆 | 我和你 | 儿童性侵 | 广播体操 | 嘉年华 | 保温杯与中年危机 |《二十二》人性恶 | 低欲望社会

点击阅读原文,到我们的微店看看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