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女孩跳楼自杀,围观怂恿者是不是“坏人”?
6月20日下午3点,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一座大厦外的街道突然聚集起人群,他们正在看着楼上一个19岁的女孩。女孩在窗户外的窗台上,正欲跳楼,消防车在楼下准备施救。
据网传视频和(现场围观者)微信朋友圈截图显示,楼下围观者,有的鼓掌,有的怂恿,有的甚至喊出“跳啊,快跳啊”“在那里犹豫什么?丢不丢人?快跳啊!”等。傍晚19时许,女孩最终跳了下去,当场身亡。现场营救女孩的年轻消防员失声痛哭。
围观者的如此表现已构成自杀怂恿,在网上人神共愤。时隔数日,他们的“看客”心态和行为继续发酵,引起成刷屏式的指责、批判和讨伐。
下文作者长期关注和研究社会心理学,他认为,自杀怂恿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一个普遍社会心理学现象,自杀怂恿与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人们通过一系列的道德伦理规范,希望克服人性的弱点,消灭自杀怂恿,但收效甚微。
撰文 | 唐映红
大约五年前(2013年),一位叫凯西(Kathie Yount)的美国母亲为他自杀身亡的儿子迪伦(Dylan Yount)写下一篇文章,《自杀怂恿:他们为我孩子的跳楼而欢呼》(Suicide baiting —they cheered while my son jumped)。
《自杀怂恿》(Suicide Baiting )一文局部。来源:https://ipinionsyndicate.com
2010年2月16日下午,她的儿子,罹患心理疾病并在心理混乱的情况下在旧金山哈利迪广场(Hallidie)一座建筑(Forever 21)的六楼窗台上试图自杀,现场聚集了超过千人的围观人群。临近黄昏时,人群中开始有人喊“跳啊”(Jump),马上有人迎合道“(这么久不跳)没劲!”(That’s awful!)就这样,迪伦在50分钟后真的跳下身亡。
凯西对围观人群怂恿迪伦自杀感到困惑无助,她搜集迪伦自杀前后相关的资料,发现迪伦所遭遇到的自杀怂恿现象并不是一个孤例,在美国有许多类似的事例。她甚至加入一个由像她这样孩子被自杀怂恿后身亡的母亲组成的团体,“被人喝彩的自杀者的母亲们”(mothers whose children’s deaths are cheered group),制作facebook页面来呼吁社会预防自杀怂恿,特别是呼吁法律能对参与自杀怂恿的人予以严惩。
群体心理·延伸阅读之一
作者: [法] 塞奇·莫斯科维奇
译者: 许列民 / 薛丹云 / 李继红
版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年5月
“骚动的、情绪高昂的群体。”
可以理解一位母亲的心愿和吁求,但凯西的愿望恐怕真的只是一个愿望而已。围观人群的自杀怂恿现象无论古今中外都有发生,是一个普遍的,甚至是普世的现象。那些围观人群中喊出“跳啊”的人也不是什么穷凶极恶之徒,他们大多数只是普通人,混迹在人群中也就是与你我一样的芸芸众生。
心理学家曼恩(Mann)曾经在1981年对此前15年来发生在美国社会的当众自杀以及自杀未遂现象做了一个汇总比较研究。
在21起有人群围观的跳楼自杀事件中,有10起发生了自杀怂恿,也就是说差不多一半发生了围观人群起哄怂恿自杀的现象。
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发现,有两个重要因素影响了是否发生自杀怂恿,一是夜幕降临,二是大规模的围观者。围观人群在300人以上,自杀怂恿发生的概率是300人以下的两倍;下午6点之后自杀怂恿发生的概率是6点之前的4倍多。
注意,曼恩的研究里,与自杀怂恿相关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与人群构成都没有什么关系,夜幕降临使围观者面目模糊;而大规模人群则使置身其中的个体意识不到自己。这两个因素在社会心理学里都与去个性化有关。
去个性化(deindividualization)一般泛指群体中个人到了一定群体情境中,就丧失其控制力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它导致个人做出在正常单独条件下不会做的事情,这意味着个人在群体中的责任心、责任感降低。比如“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编者注
普通人,而不是罪人,只要置身在去个性化的社会情境中,他就会被所知觉的他人的言行所吸引,不再能注意到自己,也就是出现自我意识淡化的趋势。而一旦自我意识被削弱,那么他所具有的道德感、羞耻感和愧疚感都不再能成为阻止他做出不道德言行的堤坝,那么人性中的暴戾天性,与生俱来的侵犯性倾向就会自然而然地滋生出来,从行为上就表现为放纵人性之恶。
与2010年迪伦跳楼自杀前遭遇到围观人群的自杀怂恿一样,近日在甘肃庆阳市西峰区一名高中女生李某奕在丽晶百货大厦8楼试图跳楼自杀,也遭遇到了相似的自杀怂恿现象。
群体心理·延伸阅读之二
作者: [法] 古斯塔夫·勒庞
译者: 陈剑
版本: 译林出版社 2016年1月
古老的、甚至是过时的,但它还是经典的。
2018年6月20日下午,李某奕在朋友圈留下遗言后,爬到了丽晶百货8楼的窗台外试图自杀。当围观人群越聚越多,而时间也越来越久时,下面的围观人群开始出现自杀怂恿现象,有人开始嚷嚷“怎么还不跳”,接着就有更多的人参与吆喝,“你倒是快跳呀”“在那里犹豫什么?丢不丢人?快跳啊!”
李某奕在丽晶百货大楼8楼窗台外沿与迪伦在哈利迪广场Forever 21六楼窗台外沿类似,警方救援人员都难以企及,这是导致他们都同样在窗台外沿呆了很久。李某奕自杀前罹患抑郁症,迪伦也同样罹患心理疾病。李某奕自杀前现场聚集了大规模的围观人群,迪伦自杀前也一样。李某奕自杀前围观人群出现了自杀怂恿现象,迪伦自杀前也一样;甚至李某奕自杀过程中有围观的人现场直播,迪伦自杀时也有围观的人将现场图片和视频发到网上。
中国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丽晶百货大楼前的围观人群,与美国加州旧金山哈利迪广场的围观人群,有什么共同点吗?估计八杆子也打不着。中国甘肃庆阳人 vs 美国加州旧金山人?中国内五线城市社会 vs 美国西海岸大都市社会?如果要把这两起时隔八年、距离半个地球的两起跳楼自杀围观人群找出什么共同点,他们充其量都是恰好逛到或路过城市商业区的普通人,芸芸众生中随意舀起的一瓢。
换句话说,自杀怂恿与其说是社会人群的道德堕落,毋宁说是社会人群自然而然的社会心理现象。跳楼围观人群出现自杀怂恿固然令人齿寒,但却未必就反映了社会人群的道德水准,它更多反映的是人类在去个性化情境下很容易被唤起天性中的暴虐和侵犯倾向的那一面,匿名化加上大规模人群的情境中哪怕只有一点点线索诱发,人类个体天性中的暴虐一面就很容易被激活,并不自觉地放纵。
迪伦的母亲对此深感不解。她在文章中质疑到,她的儿子自杀的现场有24名警察,却没有人去制止围观人群的起哄,如果有警员去喝止围观人群的怂恿起哄,迪伦有可能就不会真的跳下来。她并且查询到,根据加州刑法401条款,唆使自杀是刑事重罪,而围观人群的自杀怂恿却没有人因此受到事后法律的追究。
群体心理·延伸阅读之三
作者: [美] 凯斯·R.桑斯坦
译者: 尹宏毅 / 郭彬彬
版本: 新华出版社 2010年5月
“许多时候,一群人最终考虑和做的事情是群体的成员在单独的情况下绝不会考虑和做的。”
事实上,美国社会几乎没有人因为跳楼围观的自杀怂恿起哄行为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凯西以及她加入的“被人喝彩的自杀者的母亲团体”所致力的将那些围观人群中的自杀怂恿者予以法律惩处的吁求,更像是在与风车挑战。没有人能拍胸脯保证,当置身在去个性化的社会情境下,自己一定能够保持一如既往的理性,恪守一以贯之的道德规范。包括那些高声呼吁对自杀怂恿者予以严惩的人,相比于在围观中起哄的人群并没有证据表明他们有更高尚的道德,他们或许只是侥幸没有置身在类似的社会情境中。
可资对比的是,围观现场起哄怂恿李某奕自杀的人,以及拍摄并将视频上传网络的人都在事后受到警方及时的追究。目前一些起哄者以及发布视频者已经被警方拘留,其他起哄者也受到进一步的摸排追究。问题是,他们受到惩处到底是因为他们做错什么,还是碰到了很容易唤起和激发他们人性之恶的去个性化社会情境?如果置身在去个性化的社会情境中不自觉地放松人性之恶就应该受到追究和惩处,其实,在事后评论中坐在高案前呼吁严厉惩处那些自杀怂恿者,心理机制也是在纵容暴虐的人类天性。
当然,不是每个人置身在去个性化的围观情境中都会出现自杀怂恿的言行,这里既有个体差异的因素存在,也有社会化规训和教化的长期影响因素。在社会心理学经典的从众实验研究中,心理学家阿希(Asch)发现,有大约75%的实验被试至少一次追随明显错误的他人答案,表现出普遍的从众效应。但是,仍然有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在多此重复实验中,始终坚持自己的判断,没有表现出从众来。
群体心理·延伸阅读之四
作者: 鲁迅
版本: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6年1月
鲁迅笔下的“看客”。
在围观跳楼的去个性化社会情境中,没有追随他人起哄怂恿的那部分人相当于得到了犒赏,可是这种人格差异的特异性反应同样也表现在需要做出某种表态的去个性化社会情境中。自杀怂恿的人同时也是积极从众表态的顺从的人,而没有追随他人起哄怂恿的人同样也可能不会追随他人做出的某种表态。换一种去个性化的社会情境,此时得到犒赏,彼时就受到处罚;而那些起哄怂恿的人,此时受到惩处,彼时就可能得到嘉奖。
当然,在任何社会价值观和伦理标准的尺度下,自杀怂恿都是恶劣的不正当的行为,对个体而言都应该设法避免。人性的软弱和在去个性化社会情境下不自觉地放纵人性中暴虐天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后天的社会化规训和教化来加以矫正和改善。独立思考、不随大流、拒绝煽情、坚持理性,这些习惯和品质的养成以及坚持,才更可能使一个人即使置身在去个性化的社会语境下也不会乱了方寸,失去理性。
值得警醒的是,李某奕自杀事件相关的舆论情境恰好被营造成煽情的氛围,但当事人被无良教师猥亵、受到围观人群的自杀怂恿和起哄、消防员抓不住她滑落的手而失声痛哭……置身在强大的网络舆论煽情的氛围中,其实也同样是一个容易去个性化的社会情境。在我看来,越是在煽情的舆论氛围中越需要保持理性,不轻易给那些在跳楼围观中出现自杀怂恿的人群贴上道德的标签,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坏人。他们做出令人憎恶的言行,其实更应该是提醒我们每一个人,如何避免在类似去个性化情境中不自觉地放纵自己天性中的恶。
本文系独家原创内容。作者:唐映红;编辑:西西。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在法律面前,舆论节节败退还是步步紧逼?
好的道德,离不开制度正义
▼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杠精的诞生 | 猫奴的诞生 | 晓书馆 | 4·23书系 | 好书致敬礼|2017十大好书|聚会方式|第一批90后|陈小武性骚扰事件|黄仁宇|社会我XX | 孩子们的诗 | 2017年度好书 | 打call | 至爱梵高 | 南京大屠杀 | 隐私 | 余光中 | 屠岸 | 《芳华》 | 西南联大 | 性社会学 | 双11 | 秋季书单 | 江歌案 | 鱼山 | 龙榆生 | 阅读评审团 | 霉土豆 | 我和你 | 儿童性侵 | 广播体操 | 嘉年华 | 保温杯与中年危机 |《二十二》| 人性恶 | 低欲望社会
点击阅读原文,到我们的微店看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