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MOOC透视】会有一所杰出的学校……

王涛 室联网 MOOC 2022-08-02

【总第211期】



会有一所杰出的学校……

MOOC透视


最近看到的两则教育新闻,对我触动很大。


一则是说,由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牵头、美国300所著名院校招生主任联名发布的明年招生指引,明确表示不再需要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而把自我照顾、照顾他人提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关注对家庭、社区和他人的贡献;而学术表现,尤其是分数,在录取中的地位显著降低,更强调学生在特定家庭生活背景下的学术表现和努力过程,关注某个贡献是否发自内心的和有意义的,而不只是结果。


说真的,这则消息很令我感动,这就是我心目中期望的每个学子应当受到的考察角度和教育方式,这是考察和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方式,特别是经过这场疫情,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何为生命、何为生活之后。



这让我想到爱因斯坦曾在《论教育》中所说的:“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过分强调竞争制度,以及依据直接用途而过早专门化,这就会扼杀包括专门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种精神。”“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我也想到其教育思想塑造了现代美国教育的大教育家杜威,曾强调“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教育即生长”,未成熟的人为生长而有的特殊适应能力,构成他的可塑性,因此应尊重儿童,这其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国高等教育全球领先确非浪得虚名,全球各国学生带着不同的梦想、克服不同的困难,纷纷去美国求学,也给美国高校带去了不菲的经济收益。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的报道称,2018—2019学年,在美百万名国际留学生对美国经济的贡献为410亿美元,而我国约40万名在美留学生,贡献了超过140亿美元。




尤其是今年在美国疫情严重的形势下,所有高校突然全部转为在线教学,学习效果比校园面授课程效果打折扣是难免的,在学费不减、很多人被迫离开校园生活成本上涨和安全风险增加的情况下,大量中国留学生滞留在美国,留下坚守以完成学业,表现出的是对困难局势的理解、忍耐和成长的渴望。


这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是不够强啊!我们是教育大国,但仍不是教育强国,这使得很多优秀的青年在追求更好的教育时,甚至在家庭条件并不是很优裕的情况下,甘愿在美国忍受不如国内便利的生活条件,接受更为严格不讲情面的学术训练,只为磨砺自己更能适应未来的挑战。


我们何时能有真正不逊色于美国的高等教育呢?无论是从学术训练水平,还是从人文氛围,都具有足与多数美国高校相媲美的一批好大学?这不是竞争之心,而是希望能为我们国家的青年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使他们可以为了体验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风格而全球游学,但不必为了接受好的教育而唯有外出留学一条路可走。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个问题最近在我心中挥之不去,甚至让我这个一直醉心于通过技术创新协助各类教育机构提升教学效果、改善教学管理的人,萌生了一个办学的冲动:我能在在这一轮由危机驱动的全球在线教育巨型实验中,基于室联网理论和技术体系,创办一所“大院线”场景模式的新型大学吗?让它成为一个突破一切界限、融合传统与未来、激发教学双方潜力、以人的和谐成长为目标的试验场?


能做到吗?一定会非常艰难吧?


这时我看到了那则关于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故事,这位在我眼中近乎圣徒的“燃灯者”,数十年呕心沥血,办起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这所大山里的免费女子高中,招收很多贫困、辍学或落榜的女学生,使她们考上大学,走出大山,走向未来。张校长在说到她们在为社会做贡献的时候,自己就觉得是值得的,只要他们过得比自己好,她就很欣慰时,她憔悴的面容上闪着坚定的光----这是我心中真正的老师的模样!




我被自己想创办一所新型大学的念头激动着,也被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鼓舞着。我曾因虑及自己不愿意与人交流的性格和条件,出于对毕业后可能要做教师的担忧,而在南开大学二年级后选择了从自己深爱的数学专业,转到计算机系软件专业,为的是做个程序员,安心地对着电脑搞好开发,让优秀的程序说话就行。(虽然后来发现,转专业的决策实在是太对了,IT真的最适合我!)


后来,因为种种因缘,还是转到了教育行业,只不过是专注以技术创新推动教育变革。而这样在此领域深耕了十几年后,我今天竟然萌生直接办学和做教师的冲动: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不亦乐乎!开辟一块小小试验田,或许这就是走向美好的开始呢?




从逃离做教师开始,到以技术重回教育领域,到再次萌发做教师的冲动,这或许应了那句老话:“人生就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而我愿意接受生活的启示和天命的召唤,渴望与更多同道一起承担时代的重任,为我们的年轻人、未来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



王涛(微信号:ioxroom)


【室联网】理论的提出、体系构建和实践者;室联网学习空间站、室联网教师发展空间站、室联网大健康空间站、室联网国学空间站、室联网孤独症资源空间站、室联网社区家育空间站、智慧党员活动室等【室联网】空间站的原创设计、规划和组织实施者;“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MOOC研究中心、中国绿发会丝路研究院室联网中心主任;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博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国际工商管理硕士;业界知名有20多万教育专家的MOOC微信公众账号(微信号:openonline,公号名称:MOOC)的发起及运营者。


更多资讯

《在线学习》杂志:教育信息化应走产业互联网之路

王涛《现代教育报》打造未来教育教学的“蝶变场”

【MOOC】“大写”的黑板

【MOOC】关于室联网的FAQ(上篇)

【MOOC透视】室联网体系如何推动教育领域完成数字化转型?

【MOOC透视】新教育基础设施支撑下未来教育的根本特征

【MOOC透视】疫情催生的教育“新常态”与人类生存的“新常态”

【MOOC透视】在这一波次的世界教育变革中,中国会成为那个领跑者吗?

【MOOC透视】室联网:未来教育的新基础设施

【学习强国】室联网“智慧教室”:打造全新教育生态

中国教育报:“室联网”教育新概念融入智能教室

王涛:“室联网”是未来教育与教育数字转型的蝶变场

王涛:从黑板时代到超级屏时代的教育推手

教育信息化规划建设中的“伪需求”辨析系列文章汇编

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学习环境设计与室联网的崛起

【慕客茶会】基于“室联网”的新维空间站助力教育新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MOOC透视】基于室联网场景回归的混合教学模式走在国际前列了……

【MOOC透视】“室联网”已不再是个单纯的理论概念

【MOOC透视】室联网,也许是你与教育的新联接方式

【MOOC透视】首次亮相:今年,这个词儿可能会叫响……

【每日半刻™】隆重上线:古朴又全新的高效学习、幸福生活模式,【每日半刻™】在线写心!

【每日半刻™】之党建篇:传统又创新的党员学习模式,【每日半刻™】邀您在线写心,一起守住初心!


本文系微信公众号【MOOC(微信号:openonline)】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任何单位、公众号转载需包含本条和下条授权的完整模板信息,并链接本文地址,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按住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