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去花开,都江堰推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前,百余辆自驾车从都江堰市出发,驶向重庆市南川区,这标志着“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自由行”都江堰市-南川区双城互动百车自驾游活动拉开帷幕。这是继5月8日双方签订《金佛山景区与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战略合作协议》后的又一次紧密携手。
此举旨在切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助力都江堰市、南川区双城经济圈文化旅游市场同推同享,深化“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自由行”,不断提升都江堰市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推进都江堰市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这仅仅是都江堰市在推进天府旅游名县提质升级建设中的一个缩影。自2019年4月都江堰市率先晋级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以来,便紧密围绕“如何做实、叫响、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从“国际化标准、全域式推进、特色化彰显”三方面持续深化天府旅游名县建设,大幅提升旅游产业能级、城市功能品质、旅游品牌形象等,奋力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挥“名县”带动效应 文旅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成绩来之不易,发展更有信心。在2019年4月29日的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上,刚刚荣获首批天府旅游名县的都江堰市便表示,要继续传承发扬古蜀先辈恪尽职守的奉献精神和科学治水的创新思维,对标国际、聚焦旅游,继续以“全域旅游”理念为引领,全力推进旅游国际化、旅游全域化、城市公园化,持续推动旅游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
当年摘获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后,都江堰市便迅速制订了“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动品牌价值向投资效应转化,新招引签约投资10亿元以上文旅项目11个,协议总投资371亿元,拉动全市GDP、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8%、11.1%、13.6%。
与此同时,都江堰市立足基础设施补短板,完成M-TR旅游客运专线基础施工,实施都江堰、青城山两个快铁站TOD开发和都江堰-四姑娘山观光轨道建设,全力打造川西旅游枢纽;立足旅游经济组织创新,建立旅游主导的三个产业功能区,组建了四川省首个旅游装备制造园区,推动形成全地域覆盖、全要素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实际上,对于天生丽质的都江堰市而言,文旅资源可谓是得天独厚。在2020年4月30日的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第二批试点县普查成果省级评定会上,都江堰市以16081处六大类文化资源、2065处旅游资源的雄厚实力稳居全省7个试点县前列。
坐拥优势资源、手握“金”字招牌,都江堰市以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建设,聚焦“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从空间布局优化、顶级IP打造、多元场景培育、国际营销拓展、品质服务提升等方面入手,并按照李冰文创旅游主消费、精华灌区康养主延伸、青城山旅游装备主配套的差异化功能布局,完成三大旅游功能区更名、总规和“两图一表”修编,全域旅游产业生态圈加快构建。
据统计,2019年,都江堰市新签约灵岩山国际禅文化旅游区等10亿元以上重大涉旅项目13个,开工建设环球融创·青城溪村等10亿元以上重大涉旅项目5个,在建文旅项目完成投资88.3亿元,旅游市场主体同比增加18.3%,获评“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国际化生态旅游产业的吸附力和区域竞争力提升显著。
为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都江堰市还全面推进三大产业功能区建设。都江堰市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项目持续发力,引进普罗·杉杉奥特莱斯等11个重大项目,成都融创文旅城六大核心业态78.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全面完工。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全年完成工业投资58.8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0.5%。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生态价值持续转化,开工建设蓝城文创小镇、国家农业公园等15个项目,“都江堰猕猴桃”品牌价值超19亿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不懈奋斗下,都江堰市还在2019年创建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青城康养旅游度假区”也成为四川省内第二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了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三遗”品牌价值不断彰显的良好局面。据统计,2019年,都江堰市共接待游客2618.8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8.14亿元,同比增长5.18%和19.28%。
此外,都江堰市还突出“农商文体旅医养”融合发展,引入豪生荟、盛铂仕丹等4家精品酒店,培育“逅舍”等精品网红民宿38家,创建8家成都市A级林盘景区,提升打造6条主题文化街,“七里社区”入选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虹口漂流入选全省唯一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在今年的“五一”假期里,都江堰市“全域旅游”魅力绽放,假日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102.91万人次,达到去年同期的89.18%;旅游综合收入14.4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47%。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备受游客追捧,预约门票在每日上午基本售罄;熊猫驿站主题文化酒店(都江堰古城店)在“五一”前夕预订量就达到了80%以上,碧屋、坐忘、上山上、幽道山房等特色民宿在“五一”假期里一度出现“一房难求”的景象。
据透露,总投资550亿元的融创文旅城也将于今年暑期开门迎客,并陆续推出温泉度假、会议中心、旅游购物、主题运动等六大业态,为前往都江堰市旅游的广大游客提供了新的选择。
用好“名县”标杆效应 旅游环境、品牌形象齐优化
“在这里,吃得好、耍得好、住得好,安逸!”今年“五一”期间,前往都江堰市旅游的内江籍游客安先生一家对此行体验交口称赞。安先生说,他们一家把这个假期的行程都放在都江堰市,一方面可以感受亲子乐趣,另一方面可以趁此机会体验都江堰新的旅游产品。
对都江堰市心驰神往的不止安先生这样的国内游客,还有许多慕名前来的外国游客。2019年,都江堰市接待境外游客80.65万人次,同比增长13.91%。
借助“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品牌魅力、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及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都江堰市在不断放大城市形象和旅游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全力优化旅游环境。
2019年以来,都江堰市已先后承(举)办了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中日双边活动、2019中国(成都)国际会议发展大会等国际会议,2019年成都双遗马拉松赛、都江堰放水节、虹口国际漂流节、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都江堰分会场、熊猫超级山径赛、高地美路大青城自行车赛、第十六届北京世界华人篮球赛、“决战青城”世界功夫冠军赛、2019年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都江堰赛区)、世界体育舞蹈节等重大外事活动及文旅活动。
都江堰市还十分注重“走出去”和“引进来”,一方面充分发挥天府旅游名县文旅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作用,牵头开展天府旅游名县北京、重庆、西安推介会,同时,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与重庆市南川区、大足区建立文旅合作机制。另一方面,赴芬兰等国家开展了9场“让世界了解都江堰”系列活动,并积极参加北欧旅游博览会,举办了“欧洲知名旅行企业赴都江堰旅游线路考察”等国际营销活动,吸引德国途易西南总部落户;开展大熊猫主题公园规划全球招标,扩大熊猫品牌国际旅游市场影响力。
在不断做大品牌影响的同时,都江堰市还积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优化旅游环境。在城市品质和旅游服务功能上,都江堰市启动了5G旅游示范城市建设,建成开通5G基站240个;新建小游园微绿地5处,新增城市绿地70.8万平方米,新改建绿道96公里,新(改)建旅游公厕25个。同时,创新编制《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规范》《国际生态旅游名城指标监测体系》,实现旅游交通、景区(点)、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等动态实时监测;上线“倾城旅游”运营平台,推出“金牌解说”“一键游都江堰”等智慧旅游产品。
今年“五一”假日期间,青城山-都江堰景区采用的智能体温筛查头盔和“5G+红外线”监测技术,不仅高效准确地提升了体温测量速度,更为入园游客节约了时间。“相对于测温枪,这种方式更加方便也更加省心。”前往都江堰市景区的游客李女士说。
据了解,目前,都江堰市旅游信息数据已全面接入“智游天府”文旅公共服务平台、都江堰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智能交通信息终端、新媒体公众号等媒介进行实时播报展示,这既便于景区(点)控制流量,又便于游客有效掌握旅游信息、提升旅游舒适度。
此外,在核心景区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品牌、设施等方面已日趋完善的情况下,都江堰市以“全域旅游”理念为统领,全市丰富的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激发全域旅游的新动能。今年“五一”假日期间,都江堰市推出的乡村游、运动游、夜间游、文博游等一大批“+旅游”产品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宠儿”。
在营造健康有序、文明温馨的旅游消费环境方面,都江堰市通过优化提升“1+3+N”综合监管体系效能,建立执法信息实时互通联络机制,高压震慑“黑车”“野导”、欺诈消费等违法行为;进一步理顺“96526”咨询投诉处理机制,完善“7×24小时”线上线下投诉受理服务,对各景区(点)周边的商场、酒店等进行严格督查,并将全市景区(点)全部纳入应急监测平台实时监测;常态化开展旅游志愿服务,游客满意度稳步提升。
据了解,今年都江堰市还将全力争创“国家文明旅游示范区”。都江堰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曾岷介绍说:“我们将及时开展标准培训、专家释疑等工作,抓好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宣传引导,以国家文明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着力营造‘便捷、舒适、优质’的文明旅游服务环境,展示都江堰市文明旅游良好形象。”
用好“名县”聚焦效应 疫后文旅经济快速复苏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也让整个文旅行业进入“停摆”状态。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的都江堰市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了巨大的“创伤”。据统计,疫情影响之下的1—2月,都江堰市游客接待总量同比下降80%,旅游综合总收入同比下降90%。这样的数据对于都江堰市文旅行业而言,无疑是“危机四伏”。
“祸福相倚,危机并存”,都江堰市深谙此理。在仔细分析研判了疫情对都江堰市文旅产业经济的影响后,都江堰市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推动全市文旅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开展复工复产工作,继而实现文旅经济的恢复性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疫后文旅企业复工复产,都江堰市出台了《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16条政策措施》,并设立2亿元专项基金;全面落实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减免租金等优惠政策;为企业申请各类政策性奖补资金2000余万元;开展“春风行动”网络专场招聘,组织文体旅及相关行业人员培训3324人次,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为全市文旅企业纾危解困。
为了让文旅企业复工复产更加高效,都江堰市还成立了11个文旅服务专班。服务专员通过一对一指导、面对面协调企业存在的防疫物资短缺、招工困难、资金紧张等具体困难。截至目前,都江堰市在建文旅项目、A级景区、规上限上企业、公益文体场馆复工复产率达100%。
文旅企业复工复产步伐稳步前进的同时,都江堰市还积极开展覆盖线上、线下的各类推广活动,全面提振文旅市场信心。
4月8日至13日,都江堰市组织青城山-都江堰景区、虹口漂流、青城豪生酒店和倾城旅游等25家涉旅企业,赴绵阳、广元、南充、泸州和宜宾等400公里以内自驾游和自由行主要客源地城市,现场推介都江堰市全域旅游资源,并推出免费景区、全市11个景区年卡、36家四星级以上酒店和民宿折扣券等优惠政策。其间,都江堰市文体旅联盟同绵阳、广元等5家旅游协会分别签订了“旅游资源互推营销及客户推荐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客源互推,市场共享,以此拉动双方二日游旅游产品消费。
此外,都江堰市以5G新技术为切口,积极创新探索“互联网+文旅消费”新模式,一场“春暖都江”文旅网络消费季系列活动应运而生。活动以都江堰市各镇(街道)为单元,围绕“全域化”“联动化”“惠民化”等亮点展开,以“一镇一品”的方式秀出各镇(街道)独特的文旅资源。
从古城灌口到沃野聚源、从饕餮奎光塔到户外蒲阳、从文创幸福到乡愁石羊,从浪漫天马到动感龙池、从萌宠玉堂到飞舞银杏、最后再走进幽幽青城山……这场历时45天11站的网络消费季系列活动通过“抖音客户端+火山客户端+在线旅游平台+本地官方平台”共同搭建全方位直播矩阵,邀请旅游网络红人担任主播实地打卡体验,联合都江堰市金牌导游、城市文化代言人、市长、镇长、村长直播推荐都江堰市11条主题旅游线路。
在此期间,都江堰市50多个经典旅游点位、100余户商家、600余件都江堰市特色旅游产品“云端”亮相,吸引了超过1000万人次的在线参与,实现了500余万元的销售成绩。
都江堰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曾岷表示,“春暖都江”文旅网络消费季活动是疫情之下全市推动文旅行业复苏的全新探索和尝试。“互联网+”的强大推力为都江堰市文旅行业插上了遨游广阔天地的翅膀,实现了文旅市场营销“地域限制”的突破,这既增强了文旅消费内生动力,也推动都江堰市有序复苏全市文旅消费并建立引导和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从“暂停”到“快进”的迅速切换。按照相关工作计划,都江堰市今年将在推动重点旅游项目和构建产业生态圈上持续发力:以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为引领,集聚发展旅游产业,计划完成产业投资超100亿元,力争全年吸引游客1500万人次、拉动消费110亿元,打造文旅消费新地标;以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为引领,转型发展新兴产业,打造产业创新平台,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8%,建设国内一流的旅游装备产业示范区;以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为引领,持续壮大都市现代农业,全面完成天府源田园综合体、农业农村部“产业强镇”项目建设,精准实施精华灌区修复和川西林盘保护,加快形成生态农业、田园颐养、乡村旅游高度融合的精华灌区“乡村振兴”新样板……
站在新的竞速赛道上,“旅游模范生”都江堰市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委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战略,持续巩固和深化“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成果,以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为指引,从城市生态本底、产业布局、国际视野等方面入手,探索打通“两山”转换通道的新路径、构建新型全域旅游城市体系、持续提升国际化开放合作水平,在四川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的答卷中作出最优解。
29. 疫去春来,到南海“胜日寻芳”
40. 疫去春来,湘约桃花源
44. 疫去花开,江苏奏响文旅发展新序曲
46. 疫去花开,江苏溧阳全域旅游加速跑
49. 疫去花开,广东增城全域旅游显活力
50. 疫去花开,“周”游吉林为文旅产业输血促复苏
52. 疫去花开,来自《富春山居图》实景地的盛情邀约,你收到了吗?
59. 疫去花开,“渝”你有约
61. 疫去花开,重庆巫山打好7张牌,构建“水陆空铁”立体游
作者:白骅 陈俊成
图片:都江堰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