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请艺术家放过艺术吧:当代艺术圈秘而不宣的“秘密”

Editor's Note

该文“陈丹青”、“王华祥”虽然不是“关键词”,但仍然属于“艺术对话”范畴。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李沐之 Author 李沐之

秦淮河畔谈艺录(二)


按:沃霍尔说,在未来人人都可以做15分钟的明星,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未来已来,“观念艺术家修炼秘籍”横空出世,这次对话解读的是成为当代艺术家的十大套路,只要抽出15分钟时间看完这篇对话,你也可以成为艺术家。

 


L:上次“由王华祥喷陈丹青事件引起的关于艺术的对话”里我们谈到,没有美学层面上的突破,全球所有艺术家都是二流艺术家引发了很多争议,为什么这些艺术家是二流水平?你能给出更令人信服的说法吗?

A:让人信服的说法就是当代艺术套路化,按照套路创作的艺术怎么可能有美学的创新?创作者怎么可能是一流艺术家?

在远古时期,艺术家的身份是巫师,而现在美学上的建构推进陷入困境,艺术家重新扮演起巫师的角色,当代艺术家在当下更像是玩“皇帝的新装”游戏的那个光着身子游行的皇帝。

L:是没有人知道当代艺术家就是那个没有穿衣服的皇帝?还是缺一个说真话的孩子?大家都知道就是不说?

A:圈内人不愿意说,他们是既得利益者,圈外的人被天价的当代艺术品拍卖给唬住了,艺术的行业壁垒还是挺高的,不懂的人也不敢乱说。

 

L:上次你说过“正因为当代艺术不需要技术,你只要懂套路,立马可以成为艺术家,”这次对话我们主要谈套路,好吧?

A:没问题。既然美学建构陷入困境,要想成为艺术家我们只有靠套路了。

要想成为观念艺术家首先要获得艺术批评家的认可,他们之间可以沟通的路径就是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默而不宣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可以套路化解读的。



小兄弟,我看你骨骼清奇,拯救世界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L:那么哪些套路才能做出让艺术批评家眼前一亮的艺术作品呢?

A:我归纳出10条

 

当代艺术家修炼秘籍10大套路:

 

①放大

②转换材质

③转换文化意义指向

④对神圣性的解构

⑤玩意识形态的隐喻

⑥做世界文化大餐中的中国特色春卷拼盘

⑦玩比惨游戏,玩突破社会道德原则和性禁忌

⑧玩大地田园环保社会学考察

⑨女性艺术或女权理念

⑩坏画的新玩法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混圈子拜码头走江湖拜总瓢把子

 

L:最后给出的关键是要会混圈子,哈哈哈……

今天我们就详细解读一下套路。

 

A:第一个套路是放大


如果一件作品不够有内涵有深度,那么至少有视觉张力不难吧?放大,放大是当代艺术的第一招。像昆斯的充气狗,不仅放大,还包含


第二个套路转换材质,将气球转换为不锈钢。


昆斯与他的《充气狗》作品


L:1962年欧登伯格用布制作了一个巨型汉堡包,这么说的话,这件波普艺术也遵循了放大的规则和材质转换的规则。


欧登伯格的《地板汉堡》


A:对的,欧登伯格通过转换材质变换质感,再放大来获得人们对平常之物视觉上的陌生感。

第二个套路转换材质在中国艺术家中属于用烂的招式,比如中国艺术家用药丸做佛像,就是基于材质转化的思路。

L:药丸好像是赫斯特偏爱的艺术创作的元素。

 

A:第三个套路是转换不同文化的意义指向或拼贴这种指向。


L:感觉第三个套路会比较难一点,这个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洞察力,至少对东西方文化体系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属于高级套路,大部分中国当代艺术家都做不了。

 

A:在国际上活跃的中国当代艺术家都在玩这个套路啊,四大天王徐冰、蔡国强、谷文达和黄永砅他们的成名作或代表作都是在玩神秘的东方文化如何作为中国春卷参与他们想象中的全球艺术盛宴。

你看谷文达的《联合国》,徐冰的《天书》,蔡国强的《草船借箭》,黄永砅的《搅拌东西方美术史》。

L:按照前面说的套路分析,谷文达的《联合国–中国的纪念碑:天坛》这个项目至少糅合了3个点子式套路:不仅有①放大,还包含②材料转换(中国文字的墨变成了头发)和③文化的指向的转换。



《联合国 – 中国的纪念碑:天坛》


A:谷文达的这个作品具有更多诠释的可能性,不仅套路用上了前三个,后面还有几个套路他都用上了。


第四个套路是解构神圣性,不仅是宗教的神圣性,还包含生活中各种被“神圣化”的事物。


有一个作品是尿中某种神的照片(为了避免刺激宗教人士,神的名字就匿了)。

L:还有一个艺术作品很好玩,教皇被天外陨石击中,这个应该也属于“解构神圣性”的套路。

这个艺术家是和赫斯特一样的小混混,整天瞎混,他甚至没有读过大学,也没有学过艺术,有一次看朋友做当代艺术,他突然发现,艺术原来谁都可以搞啊,然后他就成为艺术家了。这个作品无论是陨石还是教皇都是他请别人做的,他只提供创意点子还有签名。


当代艺术家真是很好当的哦,完全不需要技术,只要有点子就可以了。



艺术作品“教皇被天外陨石击中”


A:这个艺术家名字叫凯特兰,有意思的是,这个作品展出后被教徒疯狂抨击,瑞士有个艺术批评家是这样为艺术家辩护的:教皇被砸也是“带有尊敬意味”的,被砸在陨石下代表了教皇背负着的沉重的救赎,同时还象征教皇“获得来自天上的启示”。

 

此处有两人的笑声……


A:第五个套路是玩政治隐喻,玩意识形态信念抗争。


这一条只能讲讲打擦边球获得成功的案例。

比如张晓刚,如果没有里希特“图像学转型”的美学珠玉在前,张是可以进入人类艺术史的,可惜美学上面的拷贝导致了张的作品更多是历史记忆的脸谱化价值。

L:其实张晓刚的画精神的张力还是挺强的,可惜这种图像学标准是人家的,用人家的标准,做自己的名牌。

我觉得文革期间照相没有表情是和中国人的文化有关,中国文化从来不倡导咧开嘴露出大门牙那种美国式的笑,说到底这种表情还是文化决定的。


关于历史记忆的油画作品

被时代标记为怒吼而艺术家宣称是哈欠的油画作品


A:第六个套路是主动做文化殖民地的春卷拼盘。


这个就是订单式艺术标准化生产的方向,欧美资本喜欢看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正如栗宪庭著作中宣传的那样,重要的不是艺术。

中国艺术家要想获得“世界范围”的名气,就要变成合欧美人口味的春卷,

 

L:我觉得当代艺术的功用性更多时候是资本流动的一个路径,甚至是洗钱的一个路径。

A:哪个地方的资本泛滥必然带动了当代艺术的市场,而不是当代艺术火爆吸引了资本入场。一定要搞明白这个顺序的关系。先有资本的流入,后有按照资本来源国标准筛选的当代艺术品交易的崛起。

资本来源决定了艺术品繁盛的种类和语言模式。


旗袍可以说是中国符号中最具辨识度的


L:带有明显的中国符号的作品更容易获得国际艺术盛宴中的中国春卷参入资格的,本质上是欧美带有优越感的猎奇心理下的对中国艺术家的翻牌游戏。

 

A:第七个套路玩比惨游戏,玩突破性规则和性禁忌,挑衅社会公众道德原则。


上世纪60年代维也纳行动派才是最激进的,史瓦茲·科格勒用刀片一寸寸连续切割自己的阳具。

 

L:这个听起来就感觉肉疼。

A:阿孔齐在画廊手淫,博顿让人向自己开枪,布鲁斯让人在自己身上大小便。

国内不是有个吃屎的艺术家吗?吃完只是生硬地写几个字太简单直白化了,缺少隐喻的路径,让批评家无法进行深层次的诠释,应该是作品方案没有准备好就吃了,哎,要是早看到我们这对话录就好了,怎么也可以叠加几个套路点子,进这个时代的人类艺术史的概率就大增了(虽然这个人类艺术史的保质期可能有点短)。


图文不符之艺术家曼佐尼以黄金时价等价出售的大便罐头


L:像那种比黄金还贵的大便罐头被美术馆争相抢购,真的能在人类艺术史上留下来吗?

A:上次对话不是讨论过了吗?没有新美学的建构,这些点子式的艺术只能是暂时引发轰动效应,最终会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第八个套路是大地艺术田园环保社会学考察。


美国包装艺术家克里斯托及其夫人珍妮-克劳德喜欢用白布包裹他看到的任何东西,包括国会大厦这种巨型建筑。

L:这种作品除了一个观念之外,还有特别大的包裹物在视觉上的陌生感更强,和欧登伯格的《地板汉堡》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艺术的名义包裹德国国会大厦

 

A:其实蔡国强有一个作品我挺喜欢的,这个作品特别静谧,有宗教的情怀,甚至可以说是美的。就是“遗产”。

L:这个作品能留得下来吗?

A:难。



蔡国庆作品《遗产》


A:第九个套路是弘扬女权主义或女性艺术


女性艺术有一些天然优势,特别是对伤害的迷恋,对性的隐喻表达,结构化展开出来都很抓眼球。


小野洋子的行为作品《切片》,展览期间任何人都可以拿起剪刀剪掉艺术家的衣服直至全裸


L:我有时候会想,像小野洋子这类的艺术家,她们会怀疑自己艺术的价值吗?

A:应该会有吧,但是这是一个皇帝的新装游戏,只要没有人说破,这个游戏就可以以艺术的名义继续玩下去,即便是裸体她依然可以装作穿着衣服的样子。

L:还有最后一个套路,赶紧扯完回去喝一杯。

 

A:第十个套路坏画的标准是技法的观念化装置化行为化。


杂糅或指鹿为马,转向观念、图像学、符号学及行为艺术化。

 

L:坏画的标准是没有标准,所以普通人更容易抵达。

A:后现代绘画,其实是反绘画的,他们坚持的标准是坏画的标准,装置化的标准,观念隐喻的标准,杂糅拼凑的标准。

 

L:后现代绘画是反绘画美学,走的是当代艺术的方法论。

A:是的,后现代绘画完全逃离不了图像学转移,符号学转移,装置化转移,杂糅拼凑机械化表达等套路,它们本质已经不是绘画了。

比如巴塞利玆的很多倒置的绘画作品,从方法论上看我们应该将之视为观念艺术。

 

巴塞利玆的作品


L:国内曾梵志赵能智他们现在就是学习这种坏画的标准,依然是拾人牙慧。

A:曾学习坏画并不彻底,乱线最后还要加上表达外国人一贯喜欢的政治隐喻解构的主题,就因为这种画受欧美白人青睐和追捧,好卖而已。

 

乱线背后是历史性的政治会面


L:让我看看,还有最后一条特别提示,混圈子拜码头闯江湖拜总瓢把子。

A:这个其实是相当重要的一条,是懂得上面规则之后艺术家能否成功最关键的一步。中国还是人情关系社会,到现在应该还是没有摆脱儒家文化中的类宗族的家长式管理模式,所以你要成为成功的艺术家,必须要拜码头,认老大,搞派系,战江湖。

这条其实没有多大意思,就不细化讲述了。



如何多快好省地使用套路成为可以大卖的当代艺术家?


L:普通人能够把握住上面的一个点做出来一个套路点子艺术就已经可以成为艺术家了。

A:如果你能把两个高级的点子糅合到一起展示,那么恭喜你,你能获得国际天才奖,比如将②和③融合到一起的点子就获得了“麦克阿瑟天才奖”。

 

L:你说的是徐冰吧,获奖作品是以911废墟粉尘做出来的《何处惹尘埃》这个作品。按照上面的标准,他应该不属于春卷艺术家吧?

A:徐冰的艺术属于高级的春卷,以传统文化禅宗棒喝的点子入观念艺术,外国人没有见过,乍一看角度很是新奇。

这种作品一样依赖材料转换的隐喻,并通过引用东方佛教哲学的理念对911遇难者进行新的超度。

艺术家再次扮演起巫师的角色。


徐冰的作品《何处惹尘埃》

L:我不喜欢“文化动物”这个作品,太白了,徐冰太依赖文字。

A:“天书”作品当年也是很轰动的,可以说是恢弘壮观,以不可忽视的视觉及文化压力逼迫你的认可,这个作品在全球范围内被认可得益于符号学文字学的新流行。

可诠释性非常强。

L:简单说就是①+③+④+⑥,要想多角度诠释的可能性就多加几层嘛,不就是点子而已。

 

A:我觉得用这些数字描述当代艺术的方式会火。


L:这是一种可以看清楚看明白当代艺术的数字量化方式,这样解读下来,艺术权利被掌握在欧美白人手里,第三世界国家艺术家的晋级之路必须走④⑤⑥路线。

 

A:一方面拷贝欧美的艺术语言模式能够获得资本的青睐,另一方面诋毁自己国家的人事物展现立场搞意识形态对立的政治前卫被欧美艺术话语权通过资本的方式追捧,这些人都是国际资本背后意识形态政治扩张文化殖民的宠儿。

L:高明潞在他书里梳理过美学前卫和政治前卫,看得出来他对政治前卫有些瞧不起。

A:相比较美学前卫来说,政治前卫作为明显的工具存在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

但是目前美学前卫陷入困境,所以,“多研究些问题,少提一些主义”的说法就抬头了。高明潞是对的,这种搞意识形态对立,搞权力的异见人士在艺术层面的价值远远不如他们作为欧美政治扩张文化殖民的工具价值大。

 

L:制作了一亿颗景德镇烧制的陶瓷葵花瓜子,我们可以用上面的套路解读一下吗?

A:当然可以,


全球当代艺术家的所有作品都可以用这10个套路来解读。


先看名字,“向日葵种子”,这里面就是隐喻和转换了,一个是材料转化,一个是隐喻,指涉不育,虽然是种子,向日葵解构的是神圣性,但没有发芽可能性了。

这个作品是①+②+④+⑤。


 陶瓷瓜子艺术品


L:当代艺术被这样套路数字化分析,这个圈子可就不好玩了。

A:玩没问题,就是想装大师有点困难了。

通过这些成功案例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想成功成为当代观念艺术家是比较容易的。

开动脑筋,画一个思维导图,通过联想,一般②都是要有的,就是材料的转换,再酌情添加后面几条中的一条两条都可以,不过是调味而已,想获得欧美白人的青睐少不了要加点④⑤⑥,调出他们需要的口味即可。

 

L:这样说起来,中国的当代艺术就是一个脑洞版的“大芬村”,搞的就是定制加工路线。

A:你可以这么联想,谁说出来谁就是观念艺术圈的公敌。

当然定制者身份还是很不同的,当代艺术的金主是国际资本政治扩张文化殖民的欧美资本集团,大芬村的油画购买者是没文化的暴发户,但是为客户定制的思路是一致的。

 

L:其实,说句公道话,中国观念艺术家也是无奈之举,国内没有市场,政府也不支持,要想活下去,欧美金主是唯一的奶源。

A:要生存艺术家比常人更不易是真的,但是懂套路的当代观念艺术家劳作收益比实在太高了。你看看国际大拍卖公司上拍,只要有政治隐喻的全都高价。

 

L:也容易,也不容易。

A:所谓“好”的当代艺术品不过是在隐喻上多加上一两层的转换。做当代艺术家怎么能说不容易?这至少比做设计容易,设计还需要依据不同甲方的口味来调整,当代艺术家的甲方金主的口味是固定不变的,只要你出②+④⑤⑥就可以了。

希望这篇对话出来以后,当代艺术家不再装逼,只要你想,人人都可以做当代观念艺术家。

 

L: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时代有你认可的艺术吗?就是你觉得好的不是定制的作品。

A:我很喜欢博伊斯的《7000棵橡树》计划,这是我认可的艺术作品。

 

在当下这个时代,如果从美学的推进来看,根本就没有真正创新的艺术品,但是如果非要选一个的话,支付宝上的“蚂蚁森林”就是一件向7000棵橡树致敬的艺术品,虽然它的观念形式是拷贝的,但是理念是有效的,至少是有用的,是一件好的“社会雕塑类”的观念艺术作品。

当代艺术太虚了,艺术家们自己估计也都觉得自己是在瞎搞,观念艺术之实的锚点应该在有用上,而不是装逼上。

我看好“蚂蚁森林”,虽然“蚂蚁森林”的创造者并没有宣称这是一件艺术作品。


支付宝中的“蚂蚁森林”以“低碳”为主题的公益程序

  

我们不需要隐喻,不需要解谜,圈内的艺术家基本都是忽悠别人的高手,他们就算看明白艺术已经不能做什么了,他们也不打算停止忽悠。

要我说,还是请当代观念艺术家们放过艺术吧。

 

L:……

    

 

 2019年11月18日於秦淮河畔







近文闲阅: 

《香港民主与人权法案》是个什么“法”?

泰勒斯丨“水是最好的”:最初的形而上学家

【往事】当年孔丹倡议废除高考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王华祥喷陈丹青事件,一场有关艺术的对话

朝鲜课本里的金日成父子有多少封号?

欧洲衰落的根本原因

一群走错方向的人,成就了量子力学的伟大,他们的核心是爱因斯坦

ASML“断供”中芯国际背后:有32项技术卡中国脖子!

刘瑜:我认识大量平庸得令人发指的文科博士

圆明园大姐

人是什么:中、西、印 思想的不同向路

得人工智能者得未来?

民企要主动向国企学习什么?

王石的整容和潘石屹的顿悟

王石口述:娶个年轻老婆不容易 

国家与一个人的安全感有多重要

得人工智能者得未来?

大多数人理解的“法治”,其实都是“人治”

写在陈嘉映“中西思想文化源流的若干差异”的边上

中国经济学为什么距离诺贝尔奖越来越远?

一旦住进神剧,所有的生活都成了笑话  

德国教授:我收藏了中国的一个时代

爱因斯坦惩罚整个德国

一头雾水的现实里,有多少人在假装清醒

回不去的中国

在一个只有“什么”而没有“为什么”的年代

我有一招救香港,不知道李嘉诚先生干不干

当李嘉诚们不再“低调”

「未来工业发展论坛」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的区别

梭罗并非因《瓦尔登湖》而伟大

那漫卷四季的傲慢:伦交所何以拒绝港交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