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二十——人生苦短咖啡长
这里推出的《比利时光》系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比利时光:城市和大学”,这一部分向大家介绍访学的申请过程、寻找住宿的经历,鲁汶城、鲁汶大学以及作者所在的研究所的人、物、事。第二部分是“比利时光:语言与文化”,包括比利时的语言、各种由异国语言生发的趣事以及中比两国在历史上的文化交流。第三部分是“比利时光欧陆风”,这一部分作者行走在欧陆大地,边走边看,写下对欧洲其他城市,如巴黎、柏林、布达佩斯等城市的观感与体悟。
但是来到此间之后,所谓“在罗马,就做罗马人”(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别无选择,也去喝一杯吧。这里的咖啡吧多如牛毛,市中心有个叫“老市场”的地方,是咖啡一条街,据说是世界上最长的咖啡街。跟着同事喝过五六家店了,有一家叫做Mont Cafe,标记是只猴子。店外有广告语:Life is too short to drink bad coffee,我把它译为“人生忒苦短,咖啡来偿还”——当然得是好咖啡。
文学批评家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从小在英、德、法三门语言的环境中长大,对欧洲文化思想传统熟稔的程度当今罕见。他概括欧洲文化特征时,第一个特征就是欧洲到处都有咖啡馆,很多欧洲的文化就是诞生于咖啡馆里的。而美国多的是酒吧,好像主要是为了男女社交服务的。的确如此,欧洲遍布着咖啡馆,弥漫着咖啡味。大城如巴黎,小城如根特,河两岸的咖啡馆林立,男男女女在遮阳棚下喝着咖啡,聊着笑着,的确是欧洲的一大景致。更别说大学城,如海德堡与鲁汶,没有咖啡馆,还有地方聊学问吗?
喝咖啡最好坐在室外。中午时分,看着天外云卷云舒,眼前花开花落,手捧一杯咖啡,小啜两口,这份闲适,大概只属于欧洲小镇。想起威廉 · 布莱克的那句诗了,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And eternity in an hour(“手心握无限,须臾纳永恒”)。在鲁汶则是,手握一杯咖,瞬间成永恒。
到了比利时这个巧克力国度,才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在鲁汶,走几步路就有一家巧克力店,Godiva、Neuhaus、Leonidas在比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其中Neuhaus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可谓是老品牌。在比利时的布鲁日,市集广场边有一小店,名曰“chocoladehuisje”,里面除了店员和计价器外,其余皆为巧克力所做。形状繁多,有沙滩武士,有海盗船,也有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甚而至于女性穿戴之物,不知让人如何下口。入口即化之物,然则惟妙惟肖,极尽繁琐之能事,亦一趣也。
生活的魅力或许也在此,你永远都无法预知明天将会发生些什么。如果一切都按部就班,都已经有人安排好了——上帝的安排另当别论——那生活则了无乐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确如此。还记得在看《楚门的世界》电影时,为主人公楚门的生活深深地悲哀,所有的一切都已经预设,生活由他人导演,明天在街上会遇见谁事先都能推测出来,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影片最后楚门划着船驶向大海,推门离开那个一成不变的世界,哪个观众内心不为之欢呼?谁不渴望丰富,谁不渴望多彩,谁不渴望未知?谁不想把“三”字加一竖,变成“丰”,谁不想把routine稍加变化,变成romance!
往期回顾
第一部分——比利时光:城市和大学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十——ICAME, I saw, I experienced
第二部分——比利时光:语言和文化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十二——鲁汶植物园的“中国苹果”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十四——Chinamur、Delhaize和Amsterd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