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论文是改出来的?外语教材研究的作者们这样说
2023年7月14日晚,《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编辑部组织的“《外语教育研究前沿》面对面”第十二期活动举办。本次活动特邀“外语教材”栏目作者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刘熠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贾蕃副教授和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廖晓丹老师,从二语教材文化内容研究、思辨能力融入与数字教材编制三方面,帮助一线教师提升论文撰写、领悟审改意见、开展外语教材编写研究。
活动通过“外研社•U讲堂社区”和“外研社高等英语资讯”公众号直播,吸引了近4000人次观看。
刘熠教授
刘老师从新选题、巧设计、深挖掘、精修改四个方面,呈现《国际期刊中二语教材文化内容相关实证研究现状与启示》一文从选题到刊发的全过程。
第一,新选题。新颖且有意义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刘老师一直非常关注外语教育课程思政,注意到外语教材在研究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教材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却是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通过文献阅读,刘老师发现国内二语教材文化研究虽多,但鲜有实证研究。通过对比国内外教材文化内容研究现状,又发现国内教材研究主题在2010—2019年间开始出现跨文化交际等文化相关内容,而国外教材研究一直非常关注文化,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关注文化在教材中的研究。至此,选题雏形初现,这一过程刘老师以emerge一词概之。
第二,巧设计,综述类文章写作的“实证化”。撰写综述类文章不仅要做研究述评,而要把文献当作语料进行分析,选取合适的理论框架与清晰的分析框架,把综述类文章变成实证研究文章。从近年核心期刊发表的综述类文章看出,题目中基本不会采用研究述评、研究综述,而是选择可视化分析、研究现状分析、问题与对策等表述。
第三,深挖掘,充分挖掘内容深度是高质量论文的关键。1)文中对核心概念要有清楚的界定。2)撰写实证研究文章,不仅要描述数据,更要结合数据进行深度的论述。3)研究设计部分论述要翔实。
第四,精修改,严谨细致的修改体现研究者的科学态度。论文是改出来的,不是一次写成的。同时要具备读者意识,如研究设计部分,考虑到读者可能不太了解研究过程,需要翔实地论述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还要重视论文格式等细节问题。
最后,刘老师总结道:1)创新选题需要大量地阅读文献;2)核心概念要清晰界定;3)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和清晰的分析框架;4)研究方法和分析过程论述要充分、翔实;5)按审稿意见逐条修改,认真撰写修改说明,并按时上传投稿系统;6)按目标期刊要求调整论文格式。简言之,论文撰写、投稿要谨记read、write、revise。
相关文献
刘熠、刘建宇,2023,国际期刊中二语教材文化内容相关实证研究现状与启示[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1):83-91。
贾蕃副教授
贾老师以“思辨能力与外语教材研究”为题,从外语教材研究主要类型和文章审改意见两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外语教材研究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文献综述类文章,如《中国外语教材评估研究30年(1990~2020)》对教材评估进行了综述性研究;二是观点思辨类文章,如《思辨能力融入外语教材编写的实践研究》对某一话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三是实证研究类文章,如《“产出导向法”理论框架下〈国际人才英语教程〉评价研究:教师视角》对教材编写进行评价。
其次,贾老师解读了评审意见并提炼三个修改要点。
第一,聚焦研究内容。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展示教材编写如何体现思辨能力,贾老师构建了外语教材思辨板块编写框架,并根据理论框架逐一阐释思辨能力在教材编写中的方案。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聚焦研究问题,贾老师把思辨能力在教材编写中的困境与问题大幅度压缩在引言,着重探讨教材中如何系统融入思辨能力培养。
第二,提升学理价值。为使思辨能力融入课文和活动练习层面,应挖掘和提炼具有特色的原则和途径,进一步提升理论高度,为教材编写提供更多启示。以思辨情景化实现原则中的关联性和迁移性为例,一是不能脱离课文载体单独讲述思辨能力,要和课文紧密结合;二是进行思辨内容设计,实现思辨能力从课文到学生的学术、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迁移。
第三,具备问题意识。当研究问题对教材研究或教学研究的贡献不明晰,教材编写缺乏理论指导时,一方面,应在提要中凸显问题导向,在引言中梳理研究问题的表征和原因,各小节也应与提要、引言相呼应;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学理价值,以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为例,当上下位概念模糊时,在教材编写中应将上位概念思辨能力具象化,并合理地、有层次地展现下位概念思辨技能,使概念清晰并实现可操作化。
相关文献
贾蕃、徐晓燕,2023,思辨能力融入外语教材编写的实践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1):75-82。
贾蕃,2022,中国外语教材评估研究30年(1990~2020)[J],《当代外语研究》(1):83-92。
贾蕃、沈一新,2020,“产出导向法”理论框架下《国际人才英语教程》评价研究:教师视角[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3):19-26。
贾蕃、周小兵、郭曙纶,2019,基于语料库的商务汉语教材词汇考察[J],《对外汉语研究》(1):107-118。
廖晓丹老师
廖老师以《韩国英语数字教材的编制特点与启示》一文的审改过程为例,详细阐释论文修改常见问题,以期为我国外语数字教材编写研究论文撰写、修改提供启示和借鉴。
首先,明确研究对象,聚焦研究问题,凸显研究贡献。聚焦韩国英语数字教材现状特点,从研究缘起和研究必要性出发,提出我国数字教材存在的问题,从更宏观的层面探讨数字教材研究核心问题,明晰研究的理论贡献或实践启发,在启示部分突出韩国与我国数字教材的可比性。
其次,加强论述,表述严谨。具体介绍数字教材的特点,通过数字教材截图为研究提供直观视角,让读者对数字教材产生具体化形象。针对韩国数字教材的突出特点和我国数字教材的不足之处,深入探讨研究结果,并与以往研究互动,分析差异及其原因,总结研究局限性。
再次,具有读者意识,优化文章结构,如将韩国数字教材发展概述融入引言,将研究理论融入研究设计部分,呈现具体的数据分析过程,将研究综述具化为教材研究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梳理文章脉络。
最后,廖老师谈及本次投稿感悟:1)审稿流程可视化,意见反馈及时,文献核查严谨,工作效率高;2)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不是一次就能写出来的,要重视写作规范和细节;3)充分领悟评审意见,收获将远超论文本身;4)具有问题意识,围绕问题分析,清楚地阐述解决路径,选取合适的分析框架,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研究结论的拓展性;5)文章要具有连贯性,研究理论、研究过程、研究结果和启示应一脉相承、环环相扣。
相关文献
廖晓丹、陈坚林,2023,韩国英语数字教材的编制特点与启示[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69-77。(点击阅读全文)
廖晓丹,2020,韩国中小学数字教科书的开发应用及对我国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7):119-128。
廖晓丹,2023,《中韩英语数字教材编制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一直积极呈现外语教材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助力外语教师了解前沿研究成果,构建理论框架,领会教材编写理念,探究教材研究方法。欢迎广大作者及读者老师积极投稿,不吝赐教。
【提示】在线阅读/下载
1)点击“阅读原文”或在期刊官网(http://www.celea.org.cn/class/28)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2)在CNKI下载论文全文: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Detail?pcode=CJFD&pykm=WYQY
相关阅读
外语教育研究论文刊发攻略——“前沿面对面”回顾与展望(点击查看第三至八期活动精华、问答精华)
前沿面对面 | 做有韧性的研究者——语言评价素养研究论文的刊发
前沿面对面 | “一带一路”十周年:外语教学研究还有这些方向可以挖掘
前沿面对面 | 做语言评价素养研究,你对教学评价实践入戏够深吗?
【声明】感谢《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编辑部授权iResearch发布此文。本文版权归《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编辑部及作者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493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