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带一路”十周年 | 外语教学研究还有这些方向可以挖掘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Author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外语教育研究前沿》重要栏目之一“‘一带一路’语言人才培养”积极探讨各语种人才培养及教学实践和研究等话题,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作出贡献。2023年6月2日晚,“《外语教育研究前沿》面对面”第十一期活动特邀“‘一带一路’语言人才培养”专栏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董希骁教授和亚洲学院苏莹莹教授,深入探讨我国非通用语语言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现状及人才培养机制等内容,助力相关研究的发展。活动通过“外研社•U讲堂社区”和“外研社高等英语资讯”公众号直播,吸引了近2000人次观看。


董希骁教授


董老师就非通用语种的人才培养特点、专业发展趋势、相关研究设想等话题与大家交流、分享。


首先,董老师梳理了“一带一路”语言的相关概念,“一带一路”语言主要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65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以及少数民族语言等。我国对非通用语种的明确定义是指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之外的其他外语语种。一般来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数的语言都属于非通用语种的范畴,也就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非通用语种。


其次,董老师阐述了非通用语种专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一方面,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非通用语种发展飞速。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各高校积极响应,纷纷开设新语种专业,专业布点猛增,后来北外提出“101工程”,开设101个语种,而近三年专业点数量增长基本平缓,也标志着非通用语种教学开始从量到质的转变。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也需要多加关注。第一,师资力量有待提升,教材体系急需完备。第二,学科发展及其与区域国别研究的融合需要找到契合点。第三,面临人才储备问题,近几年供需脱节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能力层次上存在脱节,即重培养、轻储备的问题,因为非通用语种具有长期储备、紧急动员的特征,平时的需求可能不多,但是一旦需要,那么就是其他语种无法替代的,如果没有做好人才储备,则无法保证人才语言水平的维持和提升,就会制约国家语言能力的提升。第四,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层次,应往更深层次的科研合作、产出共同成果方面迈进。


最后,针对上述问题,董老师提供了一些研究选题思路,同时提醒大家既要结合自身学术兴趣和专业背景,也要多多了解各个期刊的关注点。一是从语言政策与规划视角探讨国家语言能力,如语种设置、专业布局、储备模式、动员机制;二是探讨从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国别研究所需要的跨学科研究能力,如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三是从讲好中国故事角度出发,结合新闻传播等学科,运用我们的语言能力,通过话语分析研究对象国话语,经过比较、借鉴,更好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四是探索非通用语教育教学改革,包括教师发展、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课程思政。


苏莹莹教授


苏老师从三方面讲述“一带一路”语言人才培养相关研究的延伸和拓展。


第一,进一步对学术史进行比较全面的回顾、梳理与总结。现代非通用语高等教育肇始于1942年,2022年是中国现代外语非通用语高等教育创办80周年,历经80多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学界已有很多专家对非通用语学科建设历史进行梳理,如钟智翔教授对非通用语80年发展做了一个比较好的历史回顾。但总体来说还不够,应对学术史(学科整体或聚焦某个专业)有比较全面的回顾、梳理与总结。2021年出版的《人类命运的回响——中国共产党外语教育100年》在“非通用语种教育发展”这一小节,对新中国外语非通用语教育进行了回顾,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后至2021年非通用语教育发展的各个时期:创建发展期、生存困难期、艰难探索期、快速发展期和蓬勃发展期。总之,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聚焦不同专业,对学术史进行更好的梳理,尤其是具有半个世纪以上历史的老专业,对这些专业历史进行全面梳理的研究还较少。钟智翔教授和陆蕴联教授分别梳理了缅甸语和老挝语的发展,但对其他语种的梳理可能还不多。因此,除了对非通用语历史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更重要的是从中找出一些共性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为非通用语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作贡献。


第二,专业布点方面的“自由生长”与“有序规划”。苏老师指出通过对非通用语高等教育80年的梳理,可以看到特别是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非通专业在全国呈现自由生长的发展态势。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和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这两个重要的教学纲领性文件的出台,把“质量为王、标准先行”的理念推行到高等教育的各个学科、专业,我们应认识到,这种自由生长的蓬勃状态,已经慢慢地转入一种有序规划的理性状态。正如2020年4月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指出的:“近五、六年来,我国的非通用语教育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很多高校新开设了专业教学点,使非通用语教育开始‘膨胀’起来。上述变化是形势所致,也是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不过,也有盲目和跃进之嫌。”从2023年4月6日公布的《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可以看到,全国高校非通专业新增备案11个专业点,撤销了9个专业点(2021年新增备案9个专业点,撤销了12个专业点)。全国高校新增专业点数和撤销专业点数基本持平,这些专业点的撤销有些是因为高校办学定位的调整,有些是因为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的筹备面临较大困难或是其他原因。如何立足科学论证对专业进行有序规划非常值得研究。


第三,加深对外语非通用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研究。随着近二十年来非通用语专业建设的蓬勃发展,全国非通用语学界围绕专业建设和语种教学等问题,开展了丰富的研究工作。其中,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主要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学校层面,各个学校开设的非通专业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围绕教学大纲、教学方案、课程体系、教材编写、辞书编纂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开展研究,有大量教学专题论文和报告收入各单位编辑出版的学术集刊和论文集。二是全国层面,主要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会组织,承担对全国非通教学开展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的任务,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和工作交流,出版教学研究文集,对全国的非通用语种教育事业和科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组织、协调和推动作用。


【提示】在线阅读/下载

1)点击“阅读原文”或在期刊官网(http://www.celea.org.cn/class/28)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2)在CNKI下载论文全文: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Detail?pcode=CJFD&pykm=WYQY



相关·阅读

前沿面对面 |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选题及论文写作指南

前沿面对面 |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选题与写作案例

前沿面对面 | 教学研究如何转化为学术论文?

前沿面对面 | 情绪劳动:外语教师的第三种劳动

前沿面对面 | 课程思政融入外语课程,讲好中国故事

前沿面对面 | 深化“云连接论”研究,助力虚拟教研室建设

前沿面对面 | 高水平的英文摘要应该包括哪些要素?

前沿面对面 | 如何产出高质量的外语教材研究论文?

前沿面对面 | 做有韧性的研究者——语言评价素养研究论文的刊发

前沿面对面 | 如何在《外语教育研究前沿》投稿成功?

前沿面对面 |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投审稿问答精华

前沿面对面 |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学术论文写作问答精华

前沿面对面 | 外语教学及学习类文章审改要点

前沿面对面 | 语言教师情绪劳动有策略吗?可测吗?

前沿面对面 | “用外语讲中国故事”有哪些切入点?

前沿面对面 | 新时代外语教师如何抱团发展?

前沿面对面 | 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和中文摘要有什么不同?

前沿面对面 | 外语教材研究还有哪些新视角?

前沿面对面 | 做语言评价素养研究,你对教学评价实践入戏够深吗?

外语教育研究论文刊发攻略——“前沿面对面”回顾与展望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2—2023年重点选题方向

刊讯 |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3年第1期目录及提要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2年总目次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2年度期刊好文汇总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诚征投稿


【声明】感谢《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编辑部授权iResearch发布此文。本文版权归《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编辑部及作者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493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外研社外语学术科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