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代化进程中高校课程的人性放逐与归复 | 本科教学系列文摘之八

于小艳 教育文摘周报 2023-06-28

人性本位的高校课程是按照人性和人性发展的要求组织的高校课程。建构人性本位的高校课程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探求高校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
高校课程设置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多方面需要。理论上,高校教师是教学质量的主要保障人,在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方面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他们是某个高校的教师,在归属于该高校的同时归属于某个学科或专业领域。这些领域作为非正式组织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其兴趣及交流方式,也决定着他们的教学方式和课程编制的倾向。所以,在理论上,高校教师从高校课程的制订到实施都享有一定的主动权。但是,这种主动权在现实中是有折扣的。因为高校课程是高等教育价值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其制定和实施更受到大学外部需求及力量的影响。

在伯顿·R·克拉克的三角协调模式中,国家权力、市场和学术权威是影响高等教育系统的三种力量。其中的国家(或者说政府)、市场属于大学的外部生存环境,其体现在课程中的是来自大学外部的需求。要使高校课程走上回归人性之路,政府和市场也应当有所作为,从价值引导和宏观治理上为高校课程走向人性复归铺平道路。


二、坚守高校课程人性本位的价值取向


在我国,就教育目的而言,长期存在着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争论。在“社本主义”的影响下,高校课程的价值取向也一直处于变动之中。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在某种意思上是共生共存的。个体是社会的基础,个人本位是充分发展人性的必要条件,激扬人性的个人本位是社会本位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课程应回归人性本位的课程。大学要有自己独立的、明确的价值取向——大学课程应以人性为本位。回归人性本位的高校课程,意味着其既需要强化个体价值取向,又需要维持个性化和社会化之间的必要张力,以人为基础,尊重人,实现人,发展人。


三、建构可塑的人本主义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就是某课程门类或科目学习完以后所要达到的学生变化状态以及发展水平的描述性指标,这些指标是构成课程设计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因素。高校课程目标是高校价值指向的承载者,是高校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具体规范,也是高校学生学习的指南。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高校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一种社会本位论,更多地遵从社会、高校的需要和评价。课程是专业的基础,对专业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课程的开设和发展。当下高校专业及课程以就业率高低作为衡量专业好坏的标准;以专业的研究成果确定专业排名;高校学生选修课程考虑的首要问题是课程是否与找到理想的工作高度相关,等等。与此同时,当下高校的课程目标要求各个高校的学生“齐步走”,同时、等质、等量达到课程目标。这些“见物不见人”的、僵化的评价严重扭曲了高校课程的目标。
四、完善“内外”并重的课程结构

第一,高深知识和内在体验并重。大学自产生以来就是探究、保存、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人有“向外看”的认识世界进而改变世界的需要,也有“向内看”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需要。现代科技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向外看世界的能力,但同时我们向内看自己的能力和意愿却在萎缩,我们差不多已经变成自己的陌生人。高校课程应当“向内看”,关注学生内在的需求,尊重学生的内心,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理智地“向外看”。


第二,重视人文教育。就学科课程类型来看,一方面,中国高校需要处理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设置过程中的矛盾,另一方面,中国高校的选修课也有待改进。随着“科技理性”“工具理性”的张扬,中国高校的人文社科课程日渐式微。须知,大学不仅传播知识,也是探讨生命意义的场所,而人文学科最适合、最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重视人文教育课程,才能使高校师生将眼光转向自身,关注人的精神和灵魂,回应大学何以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而即将导致教育终结的质问。


五、课程实施中张扬师生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形成基于价值取向的课程评价


课程实施的两个主要过程是教学和课程评价,两个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应是高校师生交往中凸显的特性,而基于价值取向的课程评价则是鼓励高校课程由注重知识转向注重人的重要途径。就目前而言,高校课程的实施需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高校课程实施过程中张扬师生的主体性。课程不应再被视为由官方指定、专家制定的不容置疑、不可揣测的课程“文件”,高校学生可以把课程当作美学的文本来理解,当作性别文本来理解,甚至当作种族文本来理解……高校学生在课程理解中成为课程的一方主体,完成价值观建构或重塑,促进自身人格的完善,发展自我。
第二,重建高校师生的主体间性。在中国高校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需增加必要的亲历、体验、磨合、困惑、反思和交往,将“弱交往”“无交往”或“负交往”“非自主性交往”现象转化成“强交往”“正交往”“自主性交往”,使高校课程的实施从单向度的活动转为师生互动,在师生交往中发掘课程的价值,张扬人性光辉。
第三,形成基于价值取向的课程评价。当下的科学实证主义理念下的课程评价致力于用自然科学量化的评价方法去衡量课程对预定目标、计划的达成程度。这种达成度是针对课程的预设的显性目标而言的,追求客观性、信度、效度。如此,课程实施中生成的“计划外”的隐性目标就被忽视了,而基于学生个体的课程体验大多是“计划外”的和无法评价的。因此,需要形成一种基于价值取向的评价来衡量学生的“向内的”“精神性的”“人性化的”发展,把课程的着眼点转向学生的主体感受和内在体验,且强调师生对课程的创生能力和反思性思维,通过评价方式转变鼓励高校课程的人性化发展。
(全文见《现代教育管理》2018年第6期)


文章来源 | 《教育文摘周报》2019年第50期
责任编辑 | 张北北
微信编辑 | 孟思杨


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优先属性与基本架构 | 本科教学系列文摘之六新时期推进本科教学改革的路径探析 | 本科教学系列文摘之五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 本科教学系列文摘之四论新三中心:概念与历史——美国SC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一 | 本科教学系列文摘之三何谓好的大学教学?——30年来国外大学卓越教学研究的回顾、特点及启示 | 本科教学系列文摘之二大学本科的教与学:理论与经验、理念与证据 | 本科教学系列文摘之一设计思维 : 促进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的深度融合面向创造力培养的STEM教学模式研究国际项目式STEM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启示学本课堂:概念、理念、内涵和特征学本课堂视野下优秀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教育力?河南内乡菊潭学校  QGP学本课堂绽放色彩“智能+”推动教学创新智慧课堂的发展、平台架构与应用设计——从智慧课堂1.0到智慧课堂3.0基于智慧课堂的学科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人工智能赋能课堂革命:实质与理念智能化时代的文化变异与教育应对信息技术时代的课程论发展

  教育文摘周报  

关注教育动态 ▲ 纵览教育文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