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汪精卫生平与理念

王克文 东方历史评论 2020-01-20

撰文:王克文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无论是否熟悉近代历史,中国人对汪精卫这个名字,总带着几分好奇。这位在中日战争期间脱离抗战阵营,出面与日本谈和的国民党领袖,在国、共两党的官方史书中早已认定为十恶不赦的“汉奸”,但坊间的传言揣测却从未停息。最广为流行的说法是汪氏与蒋介石存有默契,一主和一主战,各为中国谋出路;另一种说法是蒋介石故意让属下替汪氏与日本牵线,然后过河拆桥,驱使汪氏成为日本傀儡,以除去党内竞争对手;还有一种说法则是汪氏为了照顾沦陷区的百姓,不得不牺牲自己,用成立政府的方式去缓解日本占领军的压迫。多年以来,有关汪氏的史料陆续公诸于世,从未能证实以上任何一种说法,却也从未止住人们的猜想。
 
众说纷纭中,官方宣传里汪精卫“卖国求荣”的罪名,始终是难以服众的。在当时的中外局面之下,对日谈和不但不能“求荣”,而且必定“招辱”,宁可“招辱”而执意为之,背后必有其不得不为的考量,甚至“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和决心;至于“卖国”,且不说汪氏没有送出任何未被占领的国土,如果只是希望以谈判的手段结束战争—即便是侵略战争—就叫卖国,则古往今来一切国际争端,包括目前之中东和阿富汗,均无从收拾。正因如此,大家心中总存着一丝疑惑,传言揣测亦由是而生。
 
可惜研究汪氏的专业学者,在矫正官方说法方面并未作出太多贡献。这些年台港的史学著作的确慢慢放宽了尺度,汪氏的诗词、年表也偶见重刊,但数量极少,影响似仅限于学界。西方有关这段历史的研究,则在八十年代后转向地方的沦陷与通敌现象,罕以汪氏为主题。绝大多数的汪氏传记和汪政权书籍出自中国大陆,这些作品固然资料丰富,但往往分析薄弱,无法跳脱政治框框,却主导着通俗文化和大众印象。因此时至今日,中国人眼中的汪精卫,仍然一半来自耳语、一半附和口号。
 
平心而论,汪氏在抗战一年多后毅然主和,的确是想为濒临崩溃的中国寻求一线生机。抗战伊始,中国实无长期作战的准备与条件,战前国民党所谓“黄金十年”,内忧外患、派系纷扰,国防和经济建设都才刚刚起步,政治与军事统一更无从谈起,一旦日军大举入侵,不仅国、共角力继续,各地军头的观望自保也原形毕露,下级队伍则兵匪不分、趁火打劫,荼毒百姓有时竟与敌人无异;地方官吏望风而逃,社会秩序随之瓦解,许多城镇日军铁蹄未至,却也陷入无政府状态;中共游击武力逐渐活跃于敌后,并不能扭转战局。直到珍珠港事变之前,中国精疲力竭而夺不回一寸失地。那时的混乱、无助和恐慌,如今已被国、共两党在战后各自制造的神话“领袖英明、军民一心、奋勇杀敌、迎接胜利”所掩没,但如果记不得抗战初期中国处境的艰困和恶劣,就无法理解为什么在战事最不利的关头,谈和可以成为没有办法之中的办法。汪氏当年不得已而谈和的尝试,抗战胜利之后自然证明是得不偿失、多此一举了,但果真如官方宣传所称,是“丧心病狂”吗?用“卖国求荣”一笔抹杀当年委屈谈和者的苦心,不仅健忘,而且残忍。
 
不过,当汪氏与日本直接接触,发现日本的条件未守最初承诺时,他本可急流勇退、就此束手的。过去数度翩然下野的汪氏,在此关头却选择继续与日本周旋,并在日本的卵翼下成立政府,其心路转折,着实令人费解。固然,他对抗战形势的估计未变,或仍以为妥协至少比全面战败好,但他个人为此付出的代价,未免太大。胡适曾说,汪氏“终身不免有烈士的complex”,不少人都认为这句话一针见血。所谓“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汪氏在南京仰日本之鼻息,作“和平之示范”,难道真是一种凌迟自己、从容就义的选择?

汪精卫
 
凡此种种,都使人不得不从探讨汪氏的生平着手,将汪氏在抗战期间的作为,放在他一生从政的思想和言行中来考量。汪氏去世七十余载,至今难见一本不带“政治脸谱”的中文传记。由汪精卫纪念托管会筹划出版的这本《汪精卫生平与理念》,汇聚传记、史料与回忆,从各个方面重新呈现汪氏与中国命运密不可分的一生,称得上是摆脱“政治脸谱”的一项重大努力。
 
全书的最主要部份是何孟恒先生的遗著《汪精卫‧现代中国》。汪氏生前曾说他不必写自传,因为他历来的公开言论,就可以当作审视他一生的材料。孟恒先生认真履行了汪氏的遗言,将汪氏生前的书信、演讲、论文,诗词、乃至清末被捕时的供状,一一摘要引述,串连而成一部完整的汪氏传记,除说明时代背景及政治形势外,几乎不作任何分析或评断,尽量让汪氏“夫子自道”。书中既不像大部份汪氏传记那样谩骂嘲讽,也不盲目地歌功颂德,只是从汪氏本人的角度见证自清末以迄抗战之动荡中国,娓娓道来,令人耳目一新。

然而《汪精卫‧现代中国》的可贵之处不止于此。传记的前半部,约从汪氏出生到一九二七年,所引用的乃是一份从未发表的汪氏自述手稿(本书将其定名“自传草稿”)。这份六万多字的手稿发现于曾仲鸣后人之手,经孟恒先生详加鉴定,认为除起首“汪先生少年时代”一段外,无论从字迹或内容来看,都应出于汪氏本人。作为汪氏的女婿和长期亲信,孟恒先生当是极少数有资格作此鉴定的人,当年金雄白(朱子家)在香港收到汪氏遗嘱《最后之心情》时,无法辨认真伪,请教的第一位就是孟恒先生。
 
除了孟恒先生的考证以外,笔者愿意再作一些大胆的推定。从手稿的内容看,这份自述截止于一九二七年底,当年十二月十七日汪氏宣布引退,偕曾仲鸣等离开上海,前往法国马赛。如果手稿果真出自汪氏之手,那么它很可能是汪氏在旅途中或初抵法国时写成的。手稿看来象是一份大纲或草稿,没有章节段落,但有时在页旁注明年份或提示,便于日后整理。自述的口气完全是汪氏的,也相当口语化,会不会是汪氏口述而由曾仲鸣笔记的呢?不能说绝无可能(曾氏模仿汪氏字体相当有名,手稿中也偶见谐音字笔误),但自传的性质并不因此而改变。
 
汪氏为什么会在这时产生回顾自己生平的念头?可能他以为自己将离开政坛一段时间,不妨对前半生的经验稍作总结;也可能是受到曾氏的敦促,写一部自传而由曾氏增补润饰,译为法文出版,使西方对这位中国政治领袖多一份认识。这也可说明为何手稿中有些地方特意加注法文、引用法国的例子(如以清廷刑部大狱与法国巴士底狱相比),又常费心解释中国对西方的态度。这部自传后来没有完成,原因不难揣测,汪氏抵法不久便开始遥控国内的改组派反蒋,一九二九年十月又匆匆回国,硝烟弥漫之际,自然无暇再从事这类著述,几年后他更说不写自传了。然而曾仲鸣手中的大纲或草稿亦非尽付东流。当时担任国民党驻欧通讯主任的汤良礼,后来成为汪氏的英文祕书,他在一九三〇年用英文写过一 本《中国革命祕史》(The Inner Histo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叙述国民党自清末以迄一九三〇年初的政治历程,以汪氏为中心;次年又根据前书部份内容,改写成一本英文《汪精卫传》(Wang Ching-wei: A Political Biography ),两书中的若干环节,如清末汪氏行刺摄政王的经过、孙中山临终前与 汪氏的对话、国民政府成立前后汪氏的作为,以及宁汉合作的交涉内幕等等,都与手稿内容极为近似。汤良礼在《中国革命祕史》的铭谢语里首先感激曾仲鸣的协助,或者就是因为他在曾氏处看到了这份手稿。
 
对研究清末民初政局和国民党早期历史的人来说,这份汪氏手稿绝对是极其珍贵的史料。长久以来,有关民国史和国民党史的论著对汪氏都着墨甚多,因为他是诸多重大事件的要角,而汪氏本人始终无语。学者们所根据的材料,大多受到汪氏成为“汉奸”的后见之明影响,对汪氏的忆述往往十分负面;既然听不到汪氏的自辩,只有接受“一面之词”。现在这份手稿面世,至少可以稍稍得到平衡。举例而言,汪氏对一九二五年五月与廖仲恺、蒋介石汕头之会的忆述,证实了蒋介石史料的说法;对同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他出任党政军领袖的忆述,使人发现邹鲁《回顾录》不尽可靠;对永丰舰(即中山舰)事件的忆述,一方面可以与陈公博《苦笑录》相印证,一方面也显示学者们的分析有时似乎“过份解读”;对宁、汉从分裂到合作的忆述,更提供了他前后态度的清楚说明,所言与那时立场相左的《李宗仁回忆录》并无矛盾,可见确非子虚,学者即使不必照单全收,也能从中看出吴稚晖之流的歪曲宣传,不仅混淆当时,而且误导后世。

陈公博
 
值得注意的是,汪氏在这份手稿中对蒋介石相当客气,分析蒋氏从中山舰事件到宁汉合作时的各项举措和心理,尽可能保持客观、就事论事。这不仅增加了自述的可信度,也反映了汪氏“谦谦君子”的风度。国民党诸领袖中,胡汉民一向以刻薄严厉著称;近年来《蒋介石日记》公布,大家才知道蒋氏稍一受挫便对政敌狠毒咒骂,异己者非“逆”即“贼”,器狭犹在胡氏之上。与胡、蒋相较,汪氏在下野后仍能有此胸襟,诚属难得。固然,这份手稿执笔时,汪氏尚未与蒋氏决裂,仍视蒋氏为可与共事之后进,他的宽容或亦带有一份政治考量,但笔者在档案中爬梳汪氏史料多年,所见各种汪氏未公开之言论,即使在沦陷区成立政府之后,也鲜少对蒋氏恶言相向。丑诋汪氏者常将汪氏之君子风度看成“虚伪做作”的表现,然则人生在世,要做到何种地步才算真正大方?执意作诛心之论,适足反映丑诋者本身的小人之心而已。
 
《汪精卫‧现代中国》的后半部由孟恒先生自己编纂,如上所述,主要是串连汪氏已揭橥的言论,加上简单的逐年纪事和背景介绍。但有两段特别具有价值,其一是一九三八年底汪氏在河内遇刺的经过,其二是一九四四年汪氏从旧疾复发到病逝日本的经过。这两段史实孟恒先生亲历直击,作了第一手的描写,可以补充其他史料的不足。如河内刺汪,过去除了行刺者陈恭澍等的回忆之外,以曾仲鸣次子曾仲鲁发表的口述历史最为详细,可是曾仲鲁不在现场,他所根据的乃是其母方君璧数十年后的追叙,自然不及孟恒先生从遇刺者角度提供的资料生动而完整。
 
对汪氏出走主和的动机,孟恒先生没有多作分析,只根据汪氏当时的言论平铺直叙,但平铺直叙中看不出有蒋、汪“唱双簧”的痕迹,也在某种程度上回应了屡见于其他著作的一些解释,如所谓“失败主义”和“不甘屈居蒋下”。“失败主义”指汪氏对抗战前途缺乏信心,悲观怯敌,因此求和,然而衡诸史实,自抗战爆发至汪氏离开重庆,中国内外形势实无乐观之理由,传记中将战局的恶化与汪氏言论交叉对照,显示汪氏的估计不过“实事求是”(realism)而已,不能称为“失败主义”(defeatism)。“不甘屈居蒋下”则指汪氏自九一八事变后与蒋介石共同主政,蒋之权力逐渐凌驾于汪,抗战初期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举蒋为总裁、而以汪为副总裁,尤令汪氏难忍,故转与日本合作。传记中对这个问题的处理相当微妙:只字不提汪、蒋权力之消长,仅引用汪氏出走前的家书和谈话,证明汪氏早已料到主和将使自己声败名裂—言外之意,既知如此,何能再作与蒋争权的打算?这自然是亲近汪氏者的看法,但也只有他身边的人才掌握得到这些信息。孟恒先生还隐约指出,汪氏最初计划是以出走的方式摆脱汪、蒋合作之局,到境外公开主和,下一步行止则尚未定。但河内血案迫他离开当地、进入沦陷区,也促使他改变离蒋下野之初衷而迳行组织政府。传记中大篇幅记述重庆特务行刺的始末,以及汪氏事后的痛心和愤慨,毋宁寓有深意。

蒋介石
 
《汪精卫‧现代中国》中已完整抄录了汪氏若干重要著述,如《革命之决心》和《艳电》等,为了证明这部传记言皆有据,《汪精卫生平与理念》更在传记之后提供大量私藏未刊史料,作为补充。除了上述汪氏自述手稿全文以外,还包括约六十件汪氏与部属、亲友的往来函电及散佚文稿,这些史料本身之价值,实不亚于孟恒先生所写的传记。试举数例:战前行政院长任内,汪氏有一封批评国民党及汪派自身问题的信,坦率透澈,堪称国民党领袖中所仅有;又汪氏离开重庆后,在一封给其子文婴的家书里说,“此次主张乃经妈妈及诸人累月之商量”,透露陈璧君确曾对汪氏出走産生一定的影响;而汪氏在曾仲鸣身亡后,写给同时受伤之方君璧的几封短简,更可作为探索汪氏进入沦陷区前心境的重要依据。相信这批新材料必能引起学者们的重视。
 
孟恒先生是植物学家,而于汪氏之文献与研究深致关注。笔者早岁攻读博士学位时,便在史丹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东亚图书馆里,看到孟恒先生亲手编订誊写的《汪精卫先生政治论述》,印象深刻。多年后笔者在大学任教,偶有关于汪氏的文字发表,竟数次收到孟恒先生来信,对其中的某些论据提出商榷,笔者对孟恒先生的观点虽不尽同意,但对他耐性辩解的苦心,则十分佩服。如今孟恒先生作古,其女何重嘉女士主持汪精卫纪念托管会,将父亲的遗著连同汪氏手稿、函电一并出版,并邀请学者详加考订注释,以供大众参考,允能继承孟恒先生之遗志。微有憾者,孟恒先生自幼便和汪家来往,后来又成为汪氏长女文惺的夫婿,半生都与汪氏亲近,却未在《汪精卫.现代中国》中谈到太多有关汪氏日常生活、嗜好习惯、乃至与家人相处的细节,笔下的汪氏稍嫌严肃而遥不可及;重嘉女士有见于此,乃以亲友们回忆汪氏的文字作为附录之一,从侧面描画汪氏“这个人”的面貌,既弥补传记之不足,也矫正了坊间作品中“小丑化”的形塑,用心可谓细致。
 
就像以往任何试图跳出官方八股的作品一样,这本新著大概也会被人指为“替汪精卫翻案”。其实探讨历史本就不该有所谓“定案”,学者根据史料进行分析,难免受到本身时代、背景、见解的局限,但独立思考、各有所见,无人敢说自己的分析便是定论。对汪氏的研究亦当如是。“翻案”云云,不过凸显言者本身对历史研究缺乏常识。
 
从宏观的角度看,汪精卫的一生实可从多重面向加以探讨。在清季的变局中,他是第一代兼用文字和演说从事政治宣传的知识分子;在二十年代的革命运动里,他是尝试在共产党之外寻求另一条非资本主义道路的左派领袖;在国民党崛起的过程中,他又是力图抗拒“枪杆子出政权”的文人政治家。此外,笔者以为还有一层面向值得注意,那就是汪氏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密切关系。青年时代的汪氏服膺孙中山的大汉民族主义,认为中国之弱由于满人专制,故力倡排满,他在《民族的国民》一文中明言“夫民族主义,由种族观念而生者也”,欲实行民权政治,必先恢复汉人的中国,使“民族”与“国民”一致。民国成立,汪氏不再排满,开始关心以汉人为首的中国如何立足于弱肉强食的世界,一次大战后他在欧洲撰写的《巴黎和议后之世界与中国》是个重要指标;随着孙中山的联俄,汪氏也越来越将帝国主义视为中国的头号敌人,“反帝”更成为其后他领导“国民党左派”的意识型态基础之一。国民党上台,已入中年的汪氏出任党政领袖,此时日本对中国威胁日增,使他不得不寻求西方的援助,但不久前的“反帝”思想又令他无法完全信任西方;在思考对日和战问题时,汪氏始终犹豫中国应在西方与日本之间作何取舍,这从当时他与胡适的往来书信里,看得很清楚。到他决定与日本合作时,汪氏标举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为理由,珍珠港事变后汪政权更对西方同盟国宣战,表面上他似乎已作出了选择,然而其“救亡图存”的思路并未在“东亚共荣”的旗帜下消失。面对日本的继续占领和再三背信,唯一支撑晚年汪氏、或许也是汪氏唯一赖以自解的,乃是对中国民族生存的信念。他在遗嘱《最后之心情》中说,中国“清末不亡,袁氏时亦不亡,今日亦必不亡”,日本虽不能亡中国,但中国如何自立,乃至在战后如何摆脱日、美的牵制,仍令他感到焦虑。汪氏眼中的中国始终是衰弱而危在旦夕的,但他坚信这样的中国仍有希望、仍值得个人牺牲一切来拯救。这正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基调。
 
汪氏国族关怀和诉求的演变,不仅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形势的转移,而且由于他动人的口才与文笔,更经常引领着时代的趋向。这些在《汪精卫生平与理念》中均可见出端倪。将汪精卫与民族主义作连结,视汪氏为“汉奸”的人不免要大惊小怪,但这与是否赞同他的想法无关,若能将汪氏当作近代中国政治人物中摸索国族定位、追求国族生存的一个突出案例,对他在抗战期间的态度与作为,或可得到口号和耳语之外的另一种认识。
 
抗战爆发后不久,汪氏做过一篇演讲,题为《大家要说老实话,大家要负责任》,他在遗嘱中又重提此语。这句话今天仍对中国人有警醒的作用。至少在看待抗战历史的问题上,“说老实话”可以破除许多虚妄的迷思:抗战不是「必胜」的、不是“精神力量克服一切”的、不是“只要坚持到底”那样简单的。认清当时的焦头烂额、九死一生,并无损于中国最后获胜的自豪,但能将这份自豪建立在真切回首来时路的基础之上。唯有如此,汪氏选择谈和的失败尝试,也才能成为抗战经验里珍贵的一章。
 
在“大国崛起”的氛围里,要做到这一点恐怕不容易,然而为了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绝不能裹足不前。治史者固须“负责任”加倍努力,社会的集体记忆尤须摆脱官方神话的束缚,彻底解放。这本新着的意义当在于此。毕竟,一个民族如果不能诚实面对自己的过去,无论历史多么悠久,终究不能算是成熟的民族。

王克文,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博士,佛蒙特州圣迈可学院荣誉退休教授。主要著作包括《汪精卫‧国民党‧南京政权》,《战争与和平:试论汪政权的历史地位》。本文为《汪精卫生平与理念》(编著:何孟恒,出版社:时报出版)序言,经授权刊发。





点击 蓝色文字 查看往期精选内容:

人物李鸿章鲁迅胡适汪精卫俾斯麦列宁胡志明昂山素季裕仁天皇维特根斯坦希拉里特朗普性学大师时间121518941915196819791991地点北京曾是水乡滇缅公路莫高窟香港缅甸苏联土耳其熊本城事件走出帝制革命一战北伐战争南京大屠杀整风朝鲜战争|反右纳粹反腐|影像朝鲜古巴苏联航天海报首钢消失新疆足球少年你不认识的汉字|学人余英时高华秦晖黄仁宇王汎森严耕望赵鼎新高全喜|史景迁安德森拉纳米特福山哈耶克尼尔·弗格森巴巴拉·塔奇曼榜单|2016年度历史图书2017年度历史图书2018年度历史图书2016最受欢迎文章2017最受欢迎文章2018最受欢迎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