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影中生产的人工智能文化——人工智能在科幻电影中的演进(上)

苏丹 四面空间 2024-04-21


↑ 点击关注四面空间


提  要  人工智能代表着人类技术发展的最高成就,它从幻想和推理开始,逐步借助学科理论和工业制造的发展进步走向现实。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中,一直伴随着科幻电影艺术,二者相互牵引相互促进。科幻电影既是人工智能文化的载体,也是生产人工智能文化的主体,它以其艺术创作的独特思维与批判性特征,一方面补偿了人工智能在技术层面单向演进的结构性缺陷,使其走向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另一方面警示人类在人工智能的伦理与技术层面不断反思,推动建立平衡和制动机制。针对人工智能发展未来中的重大关切,尤其是自然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价值差异问题,不同科幻电影借助各自独特的艺术性表达与话题内容展开追问,让人们在娱乐中参与到对人工智能这一新生事物的严肃思辨之中。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科幻电影  电影演进



电影是工业革命以来最好的艺术形式,综合了思想性、技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成为现代人类汲取多方营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后现代文化消费的主要产品。其中科幻电影更具代表性,它建立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对技术可能提出问题,既给科学技术以启发,也往往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扮演着推动历史的角色。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一种至高、至新、至尚的技术,它代表着人类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也反映了人类自我认知的反省和觉悟。电影艺术创作和思维的行为特征对于科学技术单向的演进而言,是一种结构性的补偿。艺术思维的散漫性,或许是弥补“为了技术而技术”观念中的偏执性的最佳选择。艺术创作和泛艺术类中的艺术设计能够极大地延展科技的应用界面,使人工智能这种先进事物更具广泛的应用前景,扮演从国家重器到社会日常生活的填充,再到对个体柔软内心抚慰的各类角色。同时,电影的先锋性和当代艺术的关联——先锋性电影是当代艺术——而批判性是当代艺术的重要特征,也是促进人类对一切技术建立平衡和制动机制的根本。所有这些都能在以影片《大都会》(Metropolis, 1927)为开端的人工智能话题类电影中看到:从1927年的《大都会》到2022年的《黑客帝国:矩阵重启》(The Matrix Resurrections),不断上演的这类题材的科幻电影都有科学的、技术的知识背书,也有艺术和哲思的背景。


人工智能类型电影海报,图片源自豆瓣,从左至右:
《大都会》(Metropolis, 1927)
《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1968)
《银翼杀手》(Blade Runner,1982)
《千钧一发》(Gattaca,1997)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The Matrix Resurrections,2022)


人工智能一方面在现实世界的实验室中成型,一方面在虚拟的世界中被虚构,两个世界相互对照、彼此衬托。我们有理由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中,一直相伴着科幻电影这样的艺术。如果说人类的未来将与人工智能发展紧密相关的话,那么我们也必须同时关注科幻电影——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对我们的指引。


从弗兰肯斯坦的怪物到机器人


幻想和推理是科技发展的推手,也是科幻电影内容创作的两种重要手段。一切美轮美奂的幻象都有其现实蓝本,而一切蓝本又都是在潜意识和疯狂的想象力作用下完成的。人类永不停歇地进行创造,从劳动工具到消费成果,直至复杂生产的系统,而创造一种接近自身的生命体当是最高的理想,潜意识里我们总试图扮演上帝的角色。《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是英国19世纪女作家玛丽·雪莱著名的文学作品,写于1816年。书中的主角弗兰肯斯坦在瑞士日内瓦长大,一直热衷于对生命起源的研究。经过多年努力,他终于发现了创造生命的秘密,于是他偷来死尸并将之肢解,然后拼装出一个八英尺高的人体,又通过数月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利用电击让这个怪物睁开了眼睛。


《弗兰肯斯坦》这个故事听起来虽然荒诞、荆棘,但折射着人类创造自身的潜意识,并极其预见性地把一个半世纪后的忧虑书写了出来。这个书写富有画面感,简直就是一部人工智能科幻小说的传统范本。概因工业革命之前的人类受见识所限,他们的幻想只能如此。


英国2011年丹尼·波尔执导舞台剧《弗兰肯斯坦》剧照,图片源自豆瓣。


工业革命以来,在钢铁和机械动力的支撑下,人工制造不断升级。火车、巨轮是第一个阶段体现能量的制造;电报、电话,电视、电脑等则是电流驱动下的技术不断提高的产物,彷佛弗兰肯斯坦最后激活巨人时那令人惊叹动作的缓慢回放。如果所有技术都可以看做是人类器官或肢体的延伸,这些外挂的骨骼或外延的神经感知系统依然离不开做为主体的人类身体和做为核心的大脑。让人工制造物思考是技术终极的关键,那么机器真的可以像人一样对扑面而来的信息进行辨别、判断、决定吗?


图片源自网络


1949年埃德蒙·伯克利出版了《巨型大脑:或思考的机器》(Giant Brains:or Machines That Think),他在书中感慨当时全社会对奇怪的巨型机器相关信息的痴迷,人们被它们的速度和巧妙处理信息感到震惊。他认为如果这些机器有类似肉和神经组成的复杂大脑,那么机器就可以处理信息,可以计算、总结、选择……因此机器可以思考。1950年图灵在论文《计算机与智能》的开篇,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机器能思考吗?”这个提问将长久以来潜藏在人类意识深处的愿望直接了当地提了出来,启发了无穷的想象。它预示着一个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即将开始。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是一个人工智能启航的时刻,在这次会议上,“人工智能”一词正式诞生,马文·明斯基、约翰·麦卡锡等那一时期人工智能先驱们满怀激情地宣告:“我们将尝试,让机器能够使用语言,形成抽象概念,解决人类现存的各种问题。我们的研究基于这样的推测——学习的每一个方面和智能的任何特征,原则上都能被精确地描述,并为机器模仿。”


理论上的成立和精英阶层的共识是推动人类探索最大的蛊惑,但理想变成现实却需要步步为营的努力,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自我挑战。1973年英国的莱特希尔报告、1982到1992年日本第五代计算机的研制失败,都是人工智能研究历史上遭遇的巨大波折。人工智能是人类幻想中的,自己制造出的极健壮的处子。但和人类生殖不同的地方在于,人类的发育是从大脑到肢体的过程,而对人工智能来说,这个次序好像颠倒了过来。人工智能的工业制造需要技术集成,需要学科交叉,需要建立智能发育的通道。于是我们看到,数学和神经学、脑科学开始紧密结合。


早在1998年,原雷丁大学控制论教授凯文·沃里克就将芯片植入了自己的手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戴着芯片行走的人”。这个芯片就像一个植入人体的GPS系统,把沃里克教授的实时位置传送给芯片对应的计算机,而计算机则能够根据他所处的不同位置给出相应的反应,如今这个世界上第一枚在人类身体里逗留过的芯片已被英国科学博物馆收藏。沃里克给他的第一个实验命名为Cyborg1.0。四年后,沃里克教授再次将芯片植入体内,开始Cyborg2.0的实验计划。最有趣的是,沃里克为其妻子也植入了芯片电极,以让夫妻俩大脑连接。比如,当妻子紧攥拳头时,沃里克的大脑就会收到相应的脉冲电流,这种电流被他描述为“一种在我们的神经系统之间非常基本的电报形式的沟通”。②


凯文·沃里克讲述机械手工作原理。当芯片连接电脑时,想要抓紧拳头,大脑的电子信号就会通过神经系统,经手腕传到手掌。晶片电极与神经细胞有所接触,所以也会接收到大脑的电子信号。晶片把信号传给电脑,电脑记录和分析这个信号,而且复制出同样信号,然后传给机械手,机械手做出抓紧拳头动作。图片源自网络。

凯文·沃里克的妻子伊琳娜也在手腕里植入晶片,他们二人尝试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电子信号转移,图片源自网络。


人工智能需要有学习和决策的能力,而它们面对的基础信息常常是不完整的。1763年,托马斯·贝叶斯开发出一个推理事件概率的框架,当获得更多可用信息时,可使用数学来更新假设成立的概率。贝叶斯推理成为今后机器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人工智能发展历史上最早的里程碑之一。1842年,英国数学家艾达·洛夫莱斯帮助查尔斯·巴贝奇发布了第一个由他的分析引擎执行的算法,这是第一台通用机械计算机。然而,洛夫莱斯看到了数学以外的机会,她设想了一台不仅可以处理数字,还可以解决任何复杂问题的计算机。在当时,机器具有超越纯粹计算的应用是革命性的。她把这个想法称为具有诗意的科学。


20世纪人工智能的发展,实际上是在人与机器的反复竞争中得以提高的。1997年IBM所制造的超级计算机深蓝(Deep Blue)击败了国际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其实从理论上看,在计算层面IBM制造的机器显然远远优于作为人类的卡斯帕罗夫,它每秒能够评估多达2亿个招数。然而,人们仍然发出这样的疑问:除开计算,它可以进行战略性的思考吗?答案是肯定的。以至于卡斯帕罗夫这位才华横溢的棋手在这场人机较量中甚至猜疑,这个机器对手的后台一定有人在控制。


1997年IBM所制造的超级计算机深蓝(Deep Blue)击败了国际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图片源自网络。


2017年5月,“中国乌镇·围棋峰会”上世界围棋史上年轻的围棋职业九段棋手柯洁与DeepMind的AlphaGo之间的巅峰再次引发全世界的期待。然而,最终的结果是代表机器阵营的AlphaGo依旧毫无悬念地战胜了人类选手。对于机器在人机较量中的胜利,一些人称赞这是人工智能成熟的时刻,而另一些人依旧认为,这只是显示了机器在具有明确规则的高度专业化工作中的强大力量。


发生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的这几场举世瞩目的人机大赛,令人工智能展现了令人生畏的储存记忆和计算能力,标志着人工智能在计算能力的发展方面已经进入到一个高度成熟的阶段。


电影中生产的人工智能文化


1921年捷克作家卡雷尔·卡佩克在他的戏剧R.U.R中引入了“机器人”这个词,“机器人”一词来自捷克语“robota”,意思是工作或奴隶。弗里茨·朗导演的《大都会》一直被认为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科幻电影,也是首次描绘人工智能的电影。它构想了一个反乌托邦的未来:富人在摩天大楼里统治,而穷人在底层空间辛勤劳作,运行着为城市提供动力的所有机器人。这部电影采用了人形机器人的形式,这是人工智能早期的形象,便于理解,也便于接受。


电影《大都会》剧照,上层社会以及每天寻欢作乐的富人。图片源自豆瓣。


电影《大都会》剧照,底层社会的人们在辛劳工作。图片源自豆瓣。


电影《大都会》剧照,人形机器人。图片源自豆瓣。


有关人工智能的科幻电影首先给我们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人工智能文化生态系统,它包罗万象,从城市建筑到交通工具,再到服装服饰、餐饮社交,以及所有的生活道具。这些展望未来的设计通过工业设计美学、装饰美学设想未来的生活场景和生产方式。历史上发生的未来主义运动、现代主义运动、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代表性样式、符号都能在这些电影中看到。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莱特的作品反复出现在这类影片中,比如1982年的《银翼杀手》(Blade Runner)和1997年上映的《千钧一发》(Gattaca)中。意大利设计界的鬼才杰尼·科伦布的许多设计也出现在科幻电影中,并带动了现实中都市生活的时尚。


电影《千钧一发》剧照,图片源自网络。

电影《千钧一发》剧照。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莱特马林县市政中心被选为该片最重要的“建筑演员”,在“涂脂抹粉“的改造后,扮演着与其本身风格、理念大不相同的航天中心的角色,从而完成了从建筑空间向电影空间的转化。信息源自网络。

上图:电影《千钧一发》剧照,文森特乘电梯到Gattaca公司二楼。

下图:同一角度马林县市政中心照片,图片源自网络。


人工智能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支撑下,其面目日趋清晰。与此同时,有关这方面的哲学性思考和追问也从未停息,且其已然不仅仅是一个精英阶层的话题,而是早已渐渐进入全社会的舆论和注视之下。③这一切仿佛是在为人工智能的科技成果真正进入社会而进行的技术、心理、法律层面的准备。在诸多有关人工智能文化的渲染方式中,电影由于其难以替代的社会作用而当之无愧地成为推动力量中的巨擘。事实上这些小心翼翼的各项准备的确和20世纪以来不断推出的扣人心弦的科幻电影密切相关,这些电影的上映给大众呈现了科学界、哲学界和艺术界的思考,让人们在娱乐中也参与到这些严肃的思考中,并在思考中逐步加深对这即将闪亮登场的新生事物的认知。


美国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科幻片《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1968)荣获第22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最佳影片奖,该片的成功也奠定了库布里克在世界影坛的地位。这部电影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具有历史标志性的意义。在思想性方面,他着重刻画了人工智能本体形象,不仅摒弃了借助人类形象去影射人工智能的传统模式,还对人工智能在情感上的冷漠和理性的偏执也进行了深入刻画。对赫尔的刻画令人不寒而栗,那个几何形状的表象背后是一整套相互关联和彼此支撑的巨大计算机系统。它不动声色地为人类服务的同时,也在极其冷静的算计着人类主人,并几乎大获成功。当那位死里逃生的宇航员开始逐一关闭这个庞大的计算机系统中的子系统时,人工智能冷冰冰地发出了哀求。在这一连串的乞求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异样的生命消失过程,它是物理的、明确的、数字化的。这部电影中人工智能的形象告诉我们,它在以往曾经表现出的一切情绪、体贴不过是人类虚妄的想象投向自我的结果。


电影《2001太空漫游》剧照,无处不在的“HAL9000”高智能电脑,图片源自豆瓣。

电影《2001太空漫游》剧照,庞大且复杂的计算机处理器,图片源自豆瓣。

电影《2001太空漫游》剧照,1968年电影中平板设备的构想早已在当今社会实现,图片源自豆瓣。电影《2001太空漫游》插画,Art by Robert McCall。


《2001太空漫游》这部电影令人惊叹,在思想方面,如同一部浓缩的人类和其工具的进化史,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历史规律,暗示了我们对于自己创造出来的物种,并非会如想象那般能够一直为己所控制。在镜头语言方面,该电影所呈现的图像已经提前进入了当代艺术的范畴:影片中镜头的切换果敢利落,人物和机器之间的对白简练直接且高度理性。同时,他的艺术组成是综合的、复杂的。一方面艺术、科技、设计相互融合,另一方面古典的艺术形式,比如音乐和极简的画面,以及复杂的飞行器设计、严谨的太空舱设计交替并行。《2001太空漫游》描绘的景象和表现手法远远超越了那个时代,提前定格了当代电影风景的尽头,成为探索生命与宇宙的经典之作。它的图像格调和意味甚至让人想到当今风靡世界的当代艺术家马修·巴尼(Matthew Barney)的作品,半世纪过去了,他依然是难以超越的王者。


(待续……)



电影《2001太空漫游》剧照,图片源自豆瓣。


转引自《人工智能真的来了》,《人民政协报》2018年4月17日。

杨澜:《人工智能真的来了》,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148页。

2015年,我在参加米兰多莫斯设计学院举办的形而上俱乐部第二场活动中,就聆听到来自瑞典的人工智能方面的科学家向学生们介绍人工智能研究的新进展;2016年欧洲一位艺术界的朋友在我北京的工作室里对我说,欧洲正在讨论人工智能的上税方面的问题。如今在各种社交平台上,我们不难看到到处都有这方面的话题在被积极地讨论。




文章来源:

《影视文化》第26辑 文化艺术出版社2022年6月





感谢:

孙萌、杨澜、袁静提供的帮助





四面空间艺术中心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建设艺术咨询研究所




特别鸣谢

深圳市为爱设计有限公司




长按关注四面空间
一面自我  |  二面周遭三面历史  |  四面未来






更多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010-62798806

官方邮箱:cicasudan@126.com

微博:苏丹_TsinghuaUniversity

抖音:四面空间(1818422922)




   往期文章精选↓关注四面空间→阅读更多原创


90年代的时尚——光华路旧事之九
勾魂的军勾践踏下的青春——光华路旧事之八难忘的堂食——光华路旧事之七横竖都是个吃——光华路旧事之六
白话大白楼——光华路旧事之五
呼叫与被呼叫的机———光华路旧事之四
六号楼里尽朝晖——光华路旧事之三●圈内圈外——光华路旧事之二故人如故今有几——光华路旧事之一从画室到规划院——我在5个“单位”染上“批判味”●祖籍——看不见的故乡非遗新国潮,口罩亦摩登——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粤绣项目创新成果先睹为快 断裂:中世纪的抓光装置
抗疫异情——个人认知的集体胜利
大江东去——《我的大学系列》番外篇终结章庙从海上来墨索里尼的下午茶解密《沙丘》视觉语言现当代艺术博物馆策展与艺术史:三类策略
一个小型现代建筑的非正常死亡事件
现当代艺术展览空间模式溯源——20世纪早期艺术家、设计师的贡献死记的道路,硬背的人生——《我的大学系列》番外篇之十四环艺系的传家宝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8只悬臂椅●两只悬臂椅和它们的野种纪念达·洛查,浅见巴西现代主义四面空间展览回顾:肉之沼泽|SOLO NO.6—傅镭个展第六回设计院中的大生产中国古代建筑的规矩方圆之道    ●创业分享丨大学生创业浪潮中的不死鸟断裂丨中式“西方风情”的文艺复兴“为中国而设计”——平遥城里大变戏
都市照明丨景观形态研究课程汇报
课程中的一次作业
城市永在流逝而影像永生
汽车模型和小人国苗苒回归——从扣子到“扣子”如何超越时间沙从哪里来●上下废墟,艺术家在行动●何为盛宴
●苏丹:我的学生拍电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